[智叔的話]
驚聞廖啟智因病離世,我亦想起2013年曾因港視失落免費電視牌照相約他作了一次訪問,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再收錄於《文字欲》一書裡。訪問引起無線電視管理層關注,表示會檢討藝人福利。而這次訪問後,亦幸運地獲得智叔及其太太敏兒的回饋。
智叔言簡意賅地表示「訪問寫得很好」;而敏兒亦同意,文章把智叔的真性情表現了出來。雖然文章之中,智叔是個深沉內歛的人,但他每句說話,都是聆聽了我的問題,再深思之後才說出來的,用字謹慎,樸實無華。隨着自己年歲漸長,才愈來愈懂得欣賞智叔的厚實和智慧,特此把文章與讀者分享。
***
死水翻不了波濤——專訪廖啟智 (2013年10月20日)
廖啟智記得TVB 對他的恩情,一九七九年藝員訓練班畢業後,不久就獲派電視劇《上海灘》重點角色,九十年代《歡樂滿東華》不乏他的亡命表演,最經典要數「穿高跟鞋踩鋼線」和「用喉嚨頂纓槍推郁小貨車」。九十年代中工作量更創紀錄,有一陣子,平均天天在公仔箱曝光半小時,連年「爆騷」讓他有條件養妻活兒。太太陳敏兒是訓練班青梅竹馬同學。智叔有今日,不能不歸功於TVB。
性格上,智叔為人低調,甚少在娛樂版投訴抱怨,更多是默默耕耘。大眾記得,早些年幼子文諾因血癌病逝,兩夫婦靠宗教力量互相扶持,好爸爸形象深入民心。在觀眾心裏,智叔就像他拍的外傭廣告一早已和我們「融入家中」 。
然而,今次訪問,第一次接觸真人,才發現智叔內斂深沉,有點dark。不笑的時候,他那淺灰色眼珠望着你,嘴巴半張,像個洞悉世情的智者,又像個哀傷悲劇人物。導演爾冬陞 說過,智叔眼神「凶狠非常」,筆者見證,裏面像個深海,時而波平如鏡,時而翻起暗湧。
筆者問一個問題,他思考良久,最長一次想了一分鐘,他不是迴避你,而是不願信口開河,在一分鐘裏,他瞇着眼,頭傾側,吃力從深處挖出最精準用字。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答案,缺少了「無綫」「政府」等主體語,但批評依然扔地有聲。有時他會說寓言故事,聽得人模稜兩可,但只要連同那豐富的形體演譯和千變萬化的眼神,你會明白他說什麼。
在這個脈絡裏,你知道,當他要批評自己前僱主,嘉許一個新玩家,智叔的話,句句肺腑。離開無綫多年,去年替王維基 拍了一套劇,在新工作模式下,讓他重拾了久違的拍劇樂趣。今天,看到這個讓藝人有基本尊嚴,肯提升製作水平的老闆不獲發牌 ,智叔極度失望:「這次不發牌,是我演藝生涯的一件大事。我幾十年沒有享受過工作,現在有機會享受,忽然沒有了,還不大件事?」他更形容,現在發兩個牌,沒大幅改變電視生態:「一潭死水要加入活水才有生機,現在是在潭死水裏,加了兩滴水,泛起了兩個漣漪」。
發牌被阻,有人激憤得今天要上街 。智叔不肯透露他會否參加,但哀莫大於心死:「一字咁淺(嘅發牌道理)都要上街,我寧可唔要(個牌)。」更實際的做法,智叔說,大家「唔好睇」某大台才是力量所在。
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一種集體絕望。王維基說香港公義已死 ,智叔說得更深入:「香港沒有公義?從來都沒有,只是以前它(當權者)會給你一個希望,𧨾你說有希望的,傻啦,有(希望)的,現在是連希望也要幻滅你……」說到這裏,智叔在筆者眼前耍了兩下魔法,尤如一個欺哄人的小丑,然後忽然變臉,放空眼神,以poker face木訥地說:「現實就係,無!」在昏黃的初秋夜,一陣無情風颳起,把樹葉紙張吹得亂作一團,筆者打了個冷震,眼前恍惚看到扼殺香港創意工業的死神。
***
「壟斷」出現客觀現象
廖啟智出名謙虛。筆者致電邀約訪問,請他這位TVB老臣子又拍過王維基劇集的資深藝人,評一評發牌事件。智叔最初說:「我看法未必夠全面」,記者情急解釋,他才安慰:「我只是說自己經歷未必代表全面,但也願意跟你談。」到了約會時間,現於浸會大學教演戲的他下課後趕來,遲到五分鐘不忘道歉。記者上前跟他握手,他有點生硬,你可以感到一種害羞和慢熱,但骨子裏有一種誠懇。
入行三十多年,智叔是個「TVB傳奇」,自小在基層家庭長大,因親戚在大東電報局 工作,家裏得以用便宜價安裝「麗的映聲」 ,在粵語長片 裏看到童星馮寶寶,啟蒙他要做演員。中學畢業後,兩次投考無綫藝員訓練班才入圍。智叔常說,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高大靚仔」,但多年來在電視及電影機會不絕,兩次獲得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
智叔說,自己愛穩定,而無綫「樹大好遮蔭」,收入又不錯,一直沒動機外闖:「熟了制度,工作模式掌握到,人的自省能力會減低,(大台)沒競爭,偶然隔籬(亞視)咬一啖,我哋就醒一醒神,當隔籬台無嘢咬,我哋就繼續,叫對得住份人工。」智叔承認,演員也不敢進取:「要求太多,跟整個氣氛不夾。」
智叔認為,不理無綫認不認,「壟斷」已經出現:「像賽跑一樣,跑道上只得我一個跑,「沒人跟到我,我為何發力?」所以,無論它是否承認壟斷,客觀現象是出現了。」
智叔在TVB服務二十五年,至二○○五年離開。他強調,和舊公司關係不錯,亦感激對方給予的工作機會。然而,外界一直報道他離巢主要為家庭(其幼子二○○三年患病),但今日智叔透露,當初離開,和舊公司管理手法也有關。
智叔形容,最初TVB 成立,藝人大都是簽同一種合約:固定薪金,每月包十個「show」(一個show是半小時節目,即每月曝光五小時)。至九十年代中,合約種類變多,知名度低藝人出現不合理待遇:如只簽一個show 卻被合約綁死一年,亦有藝人因出show 不足,在下一期合約被追討:「有人覺得這些條款匪夷所思,或不合乎合約精神,但亦有人說:你可以不簽,但藝人有選擇嗎?」
智叔發現,公司氣氛有所改變:「以前覺得公司好溫暖,大家一齊打拼,而家(公司)建立了,開始同你計數,「不要跟我講感情」,甚至同事傾約,管理層說話和態度已經「公事公辦」,甚至出現「尖銳挑釁性字眼」,這個變化,令我向心力不強。」智叔形容,同事在負面情緒下工作,促使他於二○○五年離開。
部頭拍劇綁死兩年
離巢兩年,一位相熟監製邀請他回TVB拍劇,以「部頭」 形式接了一套劇,簽約前卻發現條文無理:一套只拍兩個月的劇,竟要綁死兩年,期間不可於其他免費電視台工作。智叔說,對方解釋「這是制度」「這是規定」,並不是針對他。智叔憤憤不平,「唔係嘛?我拍兩個月咋,拍完不就是拍完了嗎?」但也無奈接受,因為更悲哀是,爭取了自由身也沒用,事關另一個免費台亞視近乎沒製作,但智叔依然有氣:「我感受是不好的」。
智叔表面有點酷,卻掩蓋不住一個演員的高度敏感,訪問裏多次提及「感受」。他分析,無綫沒實質競爭,故此沒動機維持員工士氣,但叫他惋惜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創意工業,竟悄悄流失了「人味」,說到這裏,他聲線柔軟,但字字清晰:「最初入TVB一切都是新的,可以說不成熟,但很人性。當它成熟到一個階段,變成脫離了人味,它變成不需要顧及感受,但人往往需要一種感受。」
電視台沒「人性」可以去到幾盡?大台為了提升生產力,白天外景,晚間廠景,同一班演員早上六時開工,凌晨三時收工,每天只剩數小時回家冲涼睡眠,但人不是機器:「觀眾可以看到,畫面裏的演員好唔夠瞓,狀態跟劇情應有的不一樣」。藝人拍劇期間想有社交,想有正常生活,是一種「奢望」。
去年夏天,廖啟智參與王維基新公司的《警界線》製作,飾演一個亦正亦邪的卧底。電視界老臣子如他,像劉姥姥入了大觀園,首先是技術上的創新:全實景拍攝,兩部攝影機同步運作:「這些條件是「革命性」的,過往幾十年香港電視製作,沒人會想過用這些方法,是一種「奢望」。」
更可貴是,資深演員如廖啟智,數十年來首次覺得,「原來工作可以如此享受」。他形容,以前拍劇是在「精神體力極度壓縮」,現在是「有空間給演員入戲」:以前二十集拍兩個月,現在拍半年;以前每日工作十九小時,現在縮減至十二小時,當然,老闆給演員的支票大張了,花在製作的開支上升了:「除了頭幾年入行,慢慢已沒有享受過拍劇,這一次才有番。」怪不得,有人形容無綫叫「舊世界」,王維基開拓了「新世界」。
聽到這裏,筆者感到一陣悲涼,香港演員多年委曲求全,過着比「碼頭工人」更剝削的生活,還有人拿着「自由市場」作藉口,指藝人「自願」被剝削;亦有藝人把這種舊秩序「內化」,揚言感謝大台霸權,才能練就一口流利普通話回應其他電視台訪問。
筆者大學主修心理學,記得一個經典實驗,科學家把狗放在大箱裏,箱子一邊通電,只要狗躍過中間欄柵跳到另一邊,就可以免卻被電刺痛,研究發現,狗會不斷跳躍,即使氣來氣喘,心理依然健康。但若欄柵另一邊也是通電的,意味牠如何努力跳躍,一樣會被懲罰。最恐怖是,有一天,欄柵另一邊不再通電,狗也放棄再跳,只會伏在地上任電流刺痛。簡單說,這隻狗「認命了」。科學家說,人亦一樣,長時間發現努力白費,會產生一種後天養成的自我放棄心態(learned helplessness) ,現在政府的做法,如同關掉了創意工業工作者等待多年後的最後一扇逃生門,把業內最後一線生機也要滅絕。
人味流失希望幻滅
智叔像個智者,一矢中的點出今次事件最令人擔心的事實: 「希望的幻滅」。他承接了王維基所說,香港沒有了公義,卻更透徹地分析,公義或許從來也許沒有,但至少當權者會願意假裝,欺哄我們「有的有的,這世界有希望的」,但今次決定,如同把香港人僅有的希望也要消滅: 「現實就是,無」。
請智叔分析,事件對香港整體社會的啟示。他像老僧入定,苦苦思索,良久才語帶相關地指,這次發牌決策,也反一種「無人味」的管治思維: 「這次結果是,它不需要理會你的感受。」筆者追問,「它」是當權者?智叔沒否認,只慎重地重複:「它不會理會你感受囉。」
慎言的智叔,沒有落力稱許王維基,只是陳述客觀事實:在王維基治下,創作團隊過着較有尊嚴的生活,製作水平提升,藝人有空間可鑽研演技,觀眾多一個選擇。這不過是一個健康的自由市場裏應有的生態,六天之前,政府無情扼殺。智叔回憶,周二晚聽到港視失落牌照,愕然非常:「我腦海裏諗,唔係嘛!」
對於政府不發牌的理據,連兩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廖啟智也看不明白蘇錦樑局長 的戲碼。智叔幽默地道:「我真係理解不了,什麼叫一籃子(因素)?個籃幾大,裝什麼也不知道,我怎樣理解?我只是知道,(牌照)沒有。」
最大力量: 關電視
智叔說,不想猜度背後原因,說愈想愈令人難過。自稱懦弱的他說,感到扭轉事態機會渺茫,今天會否上街,他形容自己「思考中」,更有點絕望地說:「一字咁淺嘅嘢,(政府)都做唔到,如果下下要上街才可得到,我寧願不要,你可以說我消極,但消極也是一種抗爭。」他反而認為,關電視是一種可行方法:「既然,大家看到這個現象,就用選擇權去選擇,我覺得最大的力量是「唔睇」……觀眾要醒覺,有些習性我們不一定要堅持。」
兩個新牌電盈和有線 ,不會主攻電視劇,坊間認為,未能改變一台獨大,智叔以寓言故事,形容電視行多年如「死水」,今次選擇性發牌,死水也翻不了波濤:「水唔郁係死水,有嘢郁才是活水,你看死水裏沒可能有太大生機,活水才能養生,生命才可以延續。現在(發兩個牌)只能說是在一潭死水裏,加咗兩滴水,產生了兩個漣漪。」
一場革命需要勇氣
訪問在戶外,由黃昏一直進行到入夜,一陣陣秋風吹來,加上智叔的悲觀看法,令人絕望。我哀問智叔,香港人如何還有希望?智叔忽然小人物上身,推說自己沒責任令香港人有希望。大家靜了片刻,他又於心不忍心,引述港視同事收到噩耗後,發給他的短訊,內容是:「這是一場革命,革命不一定成功;一定成功的革命,便不需要勇氣。」智叔解讀,若大家把這件事看成革命,就知道革命會失敗,會流血,有犧牲,雖然過程難受,但至少「勇於去革命的人,才可貴。」
不少演員擔心得罪「舊有秩序」。智叔笑言,近年已轉向以電影為主,亦已過了「無嘢做唔得」的階段,故不太擔心。這次和王維基以「部頭」形式合作,不獲發牌他最傷心的是作品沒法重見天日。問他是否被大台列入黑名單,智叔笑着問:「我怎知道?但在公開場合,它(無綫)不會訪問你。」
對於香港電視觀眾,智叔有什麼說話要說?這個擅長演譯深沉角色的實力派,還是勸勉大家要內觀,要自省,戒掉對一間電視台的情感依賴:「其實人是需要有感情依附,一路慢慢成長,我們要學會不帶感情,或至少設個界限,做觀眾也是。觀眾好想有感情寄託,奈何有時所託非人,我哋都要有所取捨。」訪問完畢,我們客氣地道別,他一轉身,沿着昏黃的街燈漸行漸遠。我想起《無間道2》 ,智叔飾演的黑道人物,殺人之後,旁邊有人在埋屍,他在荒野裏用口琴吹起一首《Auld Lang Syne》。
***
[後記]
每一次訪問,都擴闊我的眼界.以前我以為,演藝人物在幕前口齒伶俐,幕後他們也應該口甜舌滑.訪問完智叔,令我大跌眼鏡.
我保留了當日訪問的錄音聲帶,教新聞採訪課時會播放節錄給同學聽.智叔在錄音中說話零碎、斷裂、主語欠奉,有時我問一個問題,接着是一片死寂,dead air數十秒,他才老鼠拉龜地回應.談話內容有時抽象,聽得人不明所以.學生聽到智叔的反應,忍不住苦笑,有時皺眉.
我會問同學:「廖啟智不想接受我訪問嗎?不是.」我的觀察是這樣的.從第一通我打給他的電話開始,他的每一個反應都顯示他願意做訪問,但他的開放程度有限,有意識去保護自己的私隱.例如他只把辦公室電話留給我,跟我碰面後握了一次手,握手的力度有一點僵硬(我在課堂上經常跟學生玩握手遊戲,請學生判斷不同力度握手表達了主人翁的甚麼性格).
遇到如此受訪者,採訪風格也要作出配合.由於智叔說話風格簡約,不少意思是由身體語言、語氣傳達,我大膽在文章裡做了一些詮譯和解讀.文章刊出後,有人認為我的書寫太過主觀.完稿後,雖然文章受歡迎,但我的心情仍然忐忑.直至幾天之後遇到一件事,才放下心頭大石.
話說港視不獲發牌後,員工連日在金鐘政府總部公民廣場留守,晚晚舉行集會,不少藝人出席,獨欠廖啟智.直至一個晚上,我在金鐘現場,赫然發現台上發言的正是廖啟智,我忍不住走近台邊.本來站在台上的叔智,在人群中看到我,緩緩地走到我面前,更彎下腰伸出右手,示意邀請我握手.我立即伸手回應,在數以百計的群眾面前,我們握了第二次的手.他一如以往簡約地說了幾個字:「篇文寫得好好」.那一刻,我的滿足感難以言喻.
之後,在台下遇到廖啟智太太陳敏兒.敏兒和她丈夫的性格相反,熱情親切,她捉着我的手,溫柔地說:「文章寫得好呀.」我忍不住說:「最初也擔心,把智叔寫得那麼悲觀會不好.」她答得有權威:「怎會呢?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呀!」我放下心頭大石,跟她說,現在我在大學教學生做記者.她如同媽媽般叮囑我:「現在很多傳媒寫的東西都是假的,你記住,要教導學生,只寫真的東西.」我會好好記住,謝謝你,敏兒.
(照片: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明報攝影記者陳淑安)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究竟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是怎樣呢,今日請來脫北者Sunny Kim為大家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 Q:有韓劇看嗎? A:我第一次看的韓劇是《浪漫滿屋》,是走私到北韓的光碟,那時候我在家把燈光調到最暗,然後把電視的聲音調到最小,很小心地看。因為經常都會發生鄰居向警察舉報的情況,所以就算鄰居跟你的關係再好,...
生活是 甚麼 在 張晨("鳥"不起) Facebook 八卦
【突然間短故】《在媽媽離開世界後,我發現了VR的另一種應用方法》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與媽媽兩人相依為命。
今天,醫生告訴我,
她癌症已經到達末期。
末期,就沒甚麼好說。
「康復的機會很微,可以的話,這段時間多點陪伴她。」
大約醫生對這段話早就熟練,但我依然難以接受。
回想以往的生活,
狹小的住所、艱難的生活。是我少年的寫照。
沒甚麼娛樂的我們,
媽媽唯一的嗜好就是用攝錄機將我的生活拍下,
當一種紀錄。
由最初的錄影帶、到VCD、DVD,至SD卡。
她總是樂此不疲。
畢業之後,我拼命工作,
希望我們兩母子不只是在生存,而是生活。
想要生活,就要無比的辛苦,
加上我開始沉沒於外面的花花世界,
這根煙、這杯雞尾酒、這班豬朋狗友、這幾個明知沒有結果卻又愛過的人,
所以,我留給媽媽的時間變少了。
她煲的湯再不是必需品;
她的關懷都似是煩人的符咒。
即使晚飯也只剩下沉默。
記得一次深夜她生病,想我陪她到醫院看急症,可是明早我有會議。
於是我提議為她召一輛的士,讓她自己早去早回。
對,
我寧願用錢買時間,或是用「付出昂貴車費」,
去掩藏「我不想陪你去」的內心答案。
媽媽微笑說:「不要緊。」
我想,其實是要緊的。
如果將與媽媽的感情形容為一場戀愛。
子女就像是有熱戀期、平穩期與怠倦期;
但媽媽卻只有熱戀期。
但今天,醫生告訴我,她癌症已經到達末期。
經過一連串治療後,媽媽的情況愈來愈差。
似乎起不了甚麼作用。
媽媽的意願是回家過最後一段時光,
我是反對的。但她很堅持,我只好就範。
這段時間,媽媽起了個小變化,
她的攝錄機很少拍我,鏡頭更多是對著自己。
我不以為意,難度想為自己留下甚麼紀錄?
或是一些老人的迷信?
我沒深究,但勸她別花精力,好好休息。
她笑著說:「我即將有無限的休息時間了,你就讓我做些喜歡的事吧。」
我心一酸,難以反駁。
每天有時間,她還是會帶著病容,做點小菜,
我也儘量抽空回家食飯,與她談天說地。
當然有些話題她接不上,我就表過不提。
她依然是舞動著鏡頭,像是自拍一樣。
這時我也想,媽媽一旦離世,我接受得了嗎?
我有自信,自己可以平靜接受。
畢竟有心理準備,二來我也長大了,日常生活也不依賴別人。
媽媽死後唯一的改變,
頂多是Whatsapp少了一句「仔今天回家食飯嗎?」
而我則不需再加一個「不」字。
就在那一晚,媽媽在睡夢中離逝了。
一開始,我的確如自己所想,很平靜。
一分鐘後,眼就自然變紅。
一小時後,記憶已經混沌,
被一種叫「傷心」的情感支配。
像是個失戀的小孩子,很想有人抱緊自己。
甚麼「心理準備」全都報廢,
當「生」變成「死」,這種現實的距離感,
根本沒人承受得住。
然後,無窮無盡的思念就侵襲我心,
很想再說一句話、
很想她再笑一次、
很想再好好吃一頓飯。
很多「很想」、盡皆成為空想。
一星期過後,我依然憔悴。
此時,一個包裹送到家中。
寄件人是我媽,收件人是我。
一開箱,是個VR裝置。
我恨自己,我大約猜想到甚麼一回事。
在飯桌前,我坐在自己位置,
面對一湯兩餸,拿起筷子,戴上VR。
「我開動了」
筷子開始移動,VR電源同時啟動。
眼前的景象,是我媽媽。
「仔呀,快啲飲湯先啦。」
我的眼淚沒歇止的流下,VR中的媽媽正跟我一起晚飯。
她依然在笑,依然有點囉嗦,依然像活著一樣。
我終於明白,為甚麼她堅持回家,
為甚麼她不時像自拍一樣攝錄自己。
也許她知道,我這種孩子,
只要永久失去了就會懷念。
這個VR是她最後可做的心意。
像愛情一樣,怠倦期時想分手,分手後又會懷念。
我們都是這種無可救藥的人。
這個VR中的媽媽,還會與我一起看電視、談心事。
只是我知道這終歸都是一場虛構故事。
再幾日之後,我發現一個更令人痛心的事。
在收拾媽媽的遺物時,找到另一部VR。
我恨自己,這次我也猜得到。
VR中的景象,是日常的我,媽媽一直拍下來的我。
我倒也沒想過,朋友不多的媽媽,平日生活是如何過的。
原來在我沒有陪伴她的時間,
她就在VR中尋找我的身影嗎?
所有自責都已經沒意義,
我沒有回到過去的能力,但沒有將人起死回生的力量,
我只能跪在地,感受身為人類的無力感。
我將兩部VR放在一起。
在想:
「科技沒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只是明確地告訴人類,你與她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望著窗邊的半月,
我將手伸得再直,也觸不到半點的情感。
=============
PS. 呢排寫咗叫《不存在的職業》(已完結)嘅小系列故事,冇嘢做時可以望下:https://goo.gl/xh4bbt
有時間可以加埋IG!(冇咩嘢睇,但多私人感受)
https://www.instagram.com/cheungson88/
(ID: cheungson88)
生活是 甚麼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八卦
看來今年謝金燕的跨年神曲遇到對手了!
「宋就好,姊姊也要照顧弟弟喔!」
因為創意團隊提出了一個點子:自己的競選歌曲自己唱。於是原本只有四歲小孩子唱的這首競選歌,就在兩天密集的訓練後,讓小宋親自上場合唱了。
這兩天的密集訓練是從五音不全的低谷,拉到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高峰,聽過的人都說這首歌太洗腦了,而且也太憾動天地了,居然可以從一開始的哈哈大笑,聽到最後慷慨激昂快要淚奔,把台灣人在這時代的心情給全盤托出了。
這首從網路徵來的祕密神曲是新人的創作發布日,恰巧和跨年女神謝金燕對上了,大家都說這首歌絕對可以跟謝金燕拚一拚,給新的一年來臨的倒數時刻,來一個翻天覆地的台灣歡樂歌。
宋就好這歌,是取宋的台語諧音,內容把爽這個字徹底有深入的顛覆,台灣現在太苦悶,需要放鬆的智慧,選舉太枯燥,來個中場放鬆時間。小宋主席特別要從這首歌來提醒台灣人要重視放鬆,不要甚麼都政治化,不要是對立,幽默一點,寬厚一點,不用「驚宋」,別計較就好。
你今仔日心內有宋無
ㄙ…ㄨ…ㄥ…(宋就好啦)
ㄙ…ㄨ…ㄥ…(小宋尚好)
ㄙ…ㄨ…ㄥ…(宋就好啦)
ㄙ…ㄨ…ㄥ…(小宋尚好)
(賣計較啦)
是欲叫你放乎鬆
不是欲放乎爛
是欲叫你學孩子
快樂簡單生活
是欲叫你放風吹
不是欲放歸暝
是欲叫你學孩子
可愛這片土地
宋就好啦
宋嘛好
宋就好啊
平安就好
宋就好啦
我愛你就好
宋就好啊
宋就好啊
(放乎鬆啦)
(請問要大宋中宋還是小宋)
(小宋尚好啦)
這 是咱熟悉的所在
這 有咱奮鬥的將來
這 需要愛放在心內
這 是故鄉嘛是後代
台灣 是世界的Taiwan
台灣 不驚任何困難
台灣 叫你一聲早安
台灣 講什咪攏會通
愛 是這時代的英雄
咱 是袂動無的力量
心 若有希望去堅強
夢 就袂一直在夢中
台灣 我心愛的台灣
台灣 人情味的台灣
台灣 有態度的台灣
台灣 有不同款的人
(人生賣計較 人生就鬆一半)
生活是 甚麼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究竟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是怎樣呢,今日請來脫北者Sunny Kim為大家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
Q:有韓劇看嗎?
A:我第一次看的韓劇是《浪漫滿屋》,是走私到北韓的光碟,那時候我在家把燈光調到最暗,然後把電視的聲音調到最小,很小心地看。因為經常都會發生鄰居向警察舉報的情況,所以就算鄰居跟你的關係再好,也切勿相信對方。
Q:平時人們穿甚麼?
A:我在北韓曾有過一件adidas衣服,那是南韓人的二手衣服,因為走私商人會在南韓收集大量的二手衣服,然後運去北韓賣給我們,這些衣服會比北韓的新衣服便宜。
Q:戀愛觀如何?
A:在北韓跟一個人開始戀愛就不會分手,別人聽到你分手會很驚訝。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北韓 #白飯 #餓死 #脫北 #走私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生活是 甚麼 在 樂人TV | 華語音樂娛樂影音平台 Youtube 的評價
支持「樂人TV」頻道,願意小額贊助「樂人TV」拍攝更多作品:http://pressplay.cc/subscribe/about/44/樂人 (備用連結:http://goo.gl/JGSWha)
更多現場音樂影片,請訂閱『樂人TV』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YuranMedia
『PressPlay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essplaycc
『樂人TV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uranmedia
『江松霖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iamsong?fre...
詞/曲: 江松霖(小松)
前腳才走 後腳寂寞
就幫你關上了門
房間裡桌上還有
你沒喝完的水
你沒看完的書
和送我的禮物
只能告訴自己 沒那麼久
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
一眨 再眨 眼淚 就掉下來了
甚麼時候 才能習慣
你不小心留下的寂寞
充斥著我的生活
是否能夠 不再遠離
一步的距離就緊抱著我
愛用嘴巴說 用擁抱感受
你的每一個細微的溫柔
都牽動著我 啦啦啦
特別感謝(Channel Support By):
『Urbanears Taiwan』: http://www.urbanears.com.tw
『彩虹人 aNueNue 烏克麗麗』:http://www.anuenue-uke.com
拍攝地點: 花博公園

生活是 甚麼 在 Crispy 脆樂團 Youtube 的評價
● Crispy脆樂團2019《有多少光就有多少黑》專輯巡迴 ◯
⠀ ⠀ 10/9 20:00 台北 Legacy Taipei(連假前一天)
⠀ ⠀ 9/28 20:00 台中 玩劇島小劇場 Little Play
⠀ ⠀ 9/27 20:00 高雄 LIVE WAREHOUSE 小庫
Crispy脆樂團
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crispycrispycrispy
「送給那些珍貴的單純與美好」
--
這是一個長大的故事
男孩總是與眾不同
在單調的世界裡不斷地摸索自己的模樣
女孩則是始終如一
對於自己的夢想抱持著最堅定的執著
"對你來說 學校是甚麼呢?"
我想 大概就是一個找到自己的地方吧
從幼稚園到小學 從高中到大學
每次的畢業 人生好像就複雜了些
但不管與時間的賽跑進行到哪裡
我們都還要記得
"曾經 生活是如此單純美好"
--
Crispy脆樂團 - 學校
詞/曲: Skippy Lu
演唱: Crispy脆樂團
導演: 蔡靜霈
影像製作: 怪"瘦"電力公司(Monslim Inc.)劇組
踩著腳踏車 追趕著鐘聲 穿越一張一張 稚氣面孔
有一點陌生 擁擠的教室裡我一個 人躲在角落
踩著腳踏車 追趕著鐘聲 穿過一朵一朵盛開的花兒
熟悉的笑聲 擁擠的教室裡我們在放肆喧嘩著
看著 同樣的教授上課
教著 早已滾瓜爛熟的理論
想著 我曾經也坐在那
想著明天就期末考了
想著午餐要吃甚麼呢
想著翹課要去哪裡呢
想著明天就要放假了
想著明天就要畢業了
(怎麼明天就要畢業了)
隨著年級越升越高
認識的人越來越少
熟悉的景色還是不是 我的學校
草地廣場人群喧鬧
彷彿就是在對著我 炫耀
曾經 生活是如此單純 美好
紅燈變綠燈 騎車變開車 每天路過的學校門口
有一點陌生 陌生的讓我想起這裡 不再屬於我
我想 同學都升教授了
教著 我 忘得一乾二淨的理論
換誰 在教室裡面坐著
"時間能不能不要逃 沒有人在和你賽跑"
--
Monslim Inc.劇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100級)
製片 賴庭筠
執行製作 張芷芸、潘玟宜
導演 蔡靜霈
場記 張家慈
攝影 蕭育融
攝影助理 李柏奕、林承逸、莊偉嫻
燈光 林雅筑
美術 林珊宇
美術助理 江蕙安
服裝 張家慈
梳化 林雅筑
黃英嘉 X 皇甫曼寧 領銜主演

生活是 甚麼 在 生活是什麼? - YouTube 的八卦
Comments · 佛禪:何為人生? · 喝的是茶,过的是 生活 Tea is more than a drink, but a lifestyle.丨Liziqi Channel · Upper class in Indi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