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來的自信】
前一陣子寶哥代表班上參加校內國語朗讀比賽,賽前每天認真練習,練到連小文盲梅弟都聽到把指定文章背起來。
賽後當天我問他表現如何,會不會緊張,他一派輕鬆回答:「不會啊,我覺得我講得很好,應該是第一名吧。」
比賽結果發表,兩名優勝,N名佳作,N+2剛好是所有參賽班級數,也就是一個人人有獎的概念。(這年頭學校是有多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寶哥的名字排在佳作的第一位。不知道是不是照順序排,總之我很確定不是前兩名。
我小心翼翼對哥哥說,你不是第一名耶,有可能是第三名,但也有可能是最後一名。不管怎樣,努力過了就很好。
(媽媽本人是個活到四十幾歲上台仍會腦袋空白瞬間軟腳的俗辣,覺得六歲半兒子能上台講話不怯場已是光耀門楣)
我以為他聽到結果不如預期會失望落寞,但竟然沒有。哥只一臉好奇追問:「那前兩名是誰?喔,XX和OO啊,她們也講得很棒!」
說完就繼續跟弟弟玩各種小男孩的打鬧蠢遊戲,根本沒把「不知道拿第三還是最後一名」這件事放在心上。
※
寶哥沒有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社團這學期也因為疫情暫時取消。每天在學校課後班寫完作業,三點半回家,之後的行程就是放空玩耍、看故事書、吃東西,偶爾傍晚阿公會帶他出門運動。台灣鄉下公立小學的小一生活過得愜意無比。
他的國字依然寫得像鬼畫符,但我早在小一上學期開學一個月後就已經放棄治療,左手抓右手忍住不當橡皮擦媽媽,只要每個字都寫得正確,老師也不嫌棄就好。
期中考前我們沒有買評量卷或自修,只在家用國語課本聽寫一遍生詞,並複習一下平常小考寫錯的照樣造句。
小一數學很簡單,但他平常小考經常粗心看錯題目或數錯格子,所以只再三叮囑:「寫完如果還有時間,一定要回頭檢查到最後一分鐘。」
上週考完寶哥歡天喜地回家報告,數學全班只有他考滿分,國語也是最高分。寫完數學考卷他原本要趴在桌上睡覺,但忽然想到媽媽說一定要檢查,所以有檢查出兩個地方不小心寫錯。國語錯的那兩題,就是真的不會。
「很好啊,考第幾名不是重點,但你有記得寫完題目比平常更細心檢查,媽媽覺得這點很棒!然後偷偷跟你說,我聽說你這次月考總分是全班第一名,不要告訴其他同學喔。」
(現在小學不排名,只有前五名會不分名次上台表揚)
「哇,原來我第一名!」他聽完很開心的飄走了。
※
隔天放學回家,寶哥一放下書包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鄭重宣布:「馬麻,原來我不只月考,很多東西都全班第一名耶!」
咦,有嗎,比如什麼?
「上次老師把我和A同學、B同學的畫都收走,說要參加學校比賽,但其他兩個人的畫都發回來了,我的還沒,所以這代表我的畫是全班第一名對吧!」
(欸也可能是弄丟了或忘了還你,但參加腦補比賽你肯定拿第一)
「還有呢?你剛剛說還有很多東西第一名?」
「還有,我今天在課後班,和陳XX同時第一個把功課寫完,我們都是第一名!但我中午吃飯常常全班最後一名哈哈哈~」
他不是用一種炫耀或討賞的語氣報告,而是真心沉浸在「我好棒」的歡樂小宇宙中。我就不忍心潑他冷水了......
※
寶哥的聯絡簿經常因為各種放空行為被罰寫,光是這禮拜的前三天,禮拜一那格是「我會帶衛生紙」、禮拜二「上課不要玩撲克牌」、禮拜三「我會帶鉛筆盒」。(今天才禮拜四啊)
月考後,寶哥的導師在line發了一則給家長的提醒:「大家早安,月考檢討,重點是加強閱讀理解。大聲朗讀各類故事書,家長提問,從故事內容明顯提到的,問到從故事內容可以推想出的,甚至孩子自己批判的想法。我們在教室有做,但是放空的孩子,人云亦云的孩子,永遠越差越遠,一定要家長自己一對一陪讀,才會進步。不會考試很吃虧,光會考試也沒有用,擅長理解表達溝通,一輩子受用。」
雖然寶哥月考考得不錯,看到「放空的孩子」,我心頭一驚,想說這講的不就是我兒嗎?我趕緊回line問老師,寶哥在學校有沒有什麼需要加強的地方,不管是課業、生活習慣還是待人處事方面。
老師回答:「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很驕傲,這是老師的評語。」
雖然不是很確定值得驕傲的點是什麼,被誇獎後我還是向寶哥轉述老師的肯定,哥一臉呆問我:「驕傲是什麼意思?」
「驕傲」這個詞我今年已經教過他三次,他每次都像第一次聽到,問我「什麼是驕傲」,是個記憶力跟金魚一樣短暫的孩子。
就是頭腦如此簡單,才能這麼開心又自我感覺良好吧。
問他愛不愛上學,他總是大聲說:「超愛!」
再問他最喜歡哪堂課,答案永遠是:「下課!因為可以跟同學一起玩。」
回台灣不過半年,就從多愁善感糾結細節的憂鬱小生變成自信爆棚又少根筋的歡樂大王,看來鄉下小學是選對了。
媽媽不求你多有競爭力出人頭地,如果可以,就繼續這麼快樂單純又欠揍的活下去吧。
#讀者提醒我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呼籲大家響應國際今天先欠著擇日再揍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海恩奶油 HeinCre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年過去又放榜,感謝自己終於儲夠能力,可以把我由中一開始,就想要吶喊的內容拍成影片。送給每一個在學制裡爭扎的你🍀加油 道歉: 〉 理真氣壯的壯字寫錯了呢 〉影片無法給各位一個完備的答案,學制最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嗯 🌸香港學制背景解釋】 香港學生讀完六年小學(國小),就會入讀...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哈捏口推特翻譯 Facebook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Mr.elk Facebook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數學故事書、數學家的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數學故事書、數學家的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勇敢傳說(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數學102-2) - YouTube 的評價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哈捏口推特翻譯 Facebook 八卦
大家早安,我是哈捏口。
這篇貼文一不小心有點太爆長,如果有人願意看的話,有時間再看就好!T.T(看的時候如果能配上RADWIMPS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當BGM就更好了🤣)
追這個粉專比較久的人應該知道,我早期蠻常會發像今天這樣的『早安貼文』,跟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生活、心得感想或是回憶瑣事。(所以有看過數學先生、噴水池恐懼、為何不怕小強之類的都是元老級粉絲XD)
但隨著時間流逝、粉絲人數漸漸成長,除了本來就要做的授權詢問和翻譯製圖外,還得處理各種訊息、委託及社群管理,加上自己的工作,可以像這樣靜下心來寫些文字的時間,就確確實實地被縮減了。
接著我又發現,時間的縮減只是一部份原因,最大的問題恐怕是勇氣的流失。「發這樣的廢文...小捏口們會不會覺得很沒意義啊......」「大家對我的日常應該沒什麼興趣吧,還是乖乖發翻譯就好了...」最初那種想發什麼就發什麼的純粹,被自己假想的各種情況給磨平,所以除了補充在翻譯底下的故事外,實在沒動力再多寫些什麼。
那為什麼今天要久違地發這篇(甚至不確定有沒有人會看完的)早安貼文?其實是因為這幾天累積了好多的感觸,我覺得一定要趁著有精神的時候寫下來,不然情緒過去了、被惰性和恐懼取代,我怕是又會找千百萬個藉口不寫了。XD
—————
主要是想表達最近的一些感謝。
首先,我想謝謝昨天深夜聽我直播的200多位粉絲,相信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哈捏口是廣電系畢業的(日文只是從小自學的興趣而已),讀廣電系的原因是因為我想當配音員,從小學四年級確立想法到現在,雖然想做的事情變多了,我依然沒有放棄這個夢想。
關於追夢,還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事,今天就不多提了。總之,我非常熱愛聲音相關的工作,所以發現粉專可以用手機開語音直播後超級開心,之後如果有機會,蠻想每個禮拜都找時間開播,用說話的方式來翻譯一些文字量比較龐大的推特文章。如果有空、不介意的話,希望大家也能來聽聽看。><(內容基本上都還是以推特翻譯為主 畢竟就是這主題的粉專)
再來,我要謝謝前幾天來私訊我的一位小捏口。
上禮拜,我在翻譯下的留言處貼了抖內的網址,原因是最近受到疫情影響,自由業的我收入大幅減少。「如果大家能請我喝杯薄荷奶茶,我會很開心的QQ」我這麼寫著。
但怎麼想都覺得太不好意思,所以我隔天就把網址移除了。結果過了不久,一位粉絲來私訊,告訴我「其實我想說放贊助不是什麼不好意思的事,好多翻譯作者或各種創作者都會放,而且哈捏口是很認真在翻譯啊...堂堂正正放在粉專連結也是可以的吧。大家都從你的翻譯得到力量,正正當當地貼贊助吧。」
不知道為什麼,一看到這訊息我的眼眶就泛紅了。可能我還沒自信到認為自己值得被贊助;這個粉專、我做的事情感覺也沒那麼偉大,那樣真的可以嗎?諸多思緒,因為他的話語而救贖了不少。我想,之後我應該還是無法堂堂正正地丟出網址吧,但就趁這個機會說一下,我有把抖內連結放在粉專『關於』欄位裡的最下面喔...!
(另外,每位抖內過的粉絲的留言我都有確實看到QQ 真的謝謝你們,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繼續努力的。)
最後,要謝謝我的家人、親朋好友,以及專頁的八萬多名粉絲。雖然說實話,除了留言實在回不完這件事比較有實感以外,我到現在還是覺得這裡就只是一個小小的粉專(倒不如說,難道不是嗎?__?)。但八萬人好像真的蠻多的QQ 我到底何德何能呢......。
從最初到現在,我想做、我在做的,終究就只是幫忙傳達那些我喜歡的故事給大家知道而已。
很多人在申請進入粉專社團時,回答入社問題,跟我說的話都讓我眼淚一直掉。
「真的很喜歡妳的翻譯,很符合台灣人的語氣和用詞。」
「感謝有這個專頁的存在,讓我的心靈得到一些安慰。」
「每次的翻譯跟留言補充,真的帶給我很大的影響,可以和留言的大家一起思考真好。」
「會追蹤是因為有時候哈捏口會在文章下備註自己的小故事或感想,很喜歡這種互動,讓人覺得『啊!是因為自己很有感觸才翻譯的呢』真的很喜歡。」
「謝謝妳一直給別人帶來溫暖的能量,哈捏口也是大家的寶物。」
這些留言...這些留言啊......
我一直很想說...
你們才是我的寶物啦!!!😭😭😭
真的真的...很謝謝大家。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陣子接收情緒的敏感度比較高,心靈被各種正面、負面的訊息做了蠻徹底的洗滌。
活在這世界上真的很辛苦,我總是這麼認為。倘若你能在這裡或多或少地獲得些許力量的話,那你就也是賦予我人生意義的其中一顆星星。
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粉專還能經營多久,一年、兩年、或者說不定幾個月後突然就關了呢。但只要專頁還沒消失、我還有力氣,翻譯就不會停止的。催生、催婚、切洋蔥,那些你們賦予我的職責,都會好好繼續執行的。
真的很謝謝你們。
—————
然後幾件快樂的事讓我順便吼一下。
宋尚緯大大拿到我的頭號粉絲還發了文嗚嗚嗚嗷嗷啊!Q___Q 咿咿呀但您的個帳粉專不能留言,我只能用本帳看著那篇文尖叫然後按愛心,謝謝您!(怎隔空喊話
還有重點大大追蹤了我的推特...就是那個...重點就在括號裡的...我真的......哈啊...謝謝......orz
最後就是好久不見的定番:上班上課加油!大夜下班的辛苦了!啊,今天還要加一個。會考生們加油呀!
我們晚上翻譯見。💗
art by my best friend 早安冥王星
(前兩個月,一周年時畫給我的賀圖)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老木一年被詢問800遍的問題 與 解答》
老木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妳為什麼讓孩子去體制外就讀?」
首先,我不鄉愿。
既然這裡的每個人都經歷過那段莫名而沒有太多營養價值的學習系統,並且眼睜睜地目睹這個系統的持續劣化。那麼,若是有機會做出不同選擇,我當然沒必要死守。
簡而言之,我單純地希望我的孩子能擁有一個較為正常的成長歷程。
在你我熟識的體制裡,那高高懸掛 ”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 的匾,多半只是口號而已,例如把弟子規背得滾瓜爛熟其實對品德教育並沒有任何幫助;又例如將體育課拿來追趕英文數學的進度其實是件極荒謬的壓榨;至於在美育方面,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內容裡,壓根沒有提供過任何關於美學的滋養。
於是,我只是把孩子被剝奪的還給他們而已。
給他們非填鴨式學習的機會,在被迫追分之外,培養主動追求學問的好習慣,遠離標準答案的框架,並學會獨立思辨的能力;同時將五感、觀察力、哲學力與美學力還給他們;把親近自然與揮汗跑跳的權力還給他們;也把台灣孩子最缺乏的睡眠時間還給他們。
再者,我們並非權貴分子。
其實我個人不過是個竭力工作的單親媽而已,既不富有也沒背景。比起因應付體制課業,以及望子成龍的傳統概念而衍生的各類花費,如補習費、安親費與才藝班費用,體制外甚至是相對經濟的。
在不以成績為目標的親子關係裡,我們沒有面目猙獰地催促,也沒有劍拔弩張的拉鋸,孩子學得紮實又快樂,他們的所識所聞從不為了應付考試,也沒有將課本還給老師的機會。
原因是,被動死背的記不久,主動尋求的才難忘。
體制外的我們,更無須為了寫不完的作業而犧牲教養品質,在大量的陪伴裡,許多價值觀將內化於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裡,許多行為校正,也會進化於一次又一次的談心之間。
而不追分的前提下,自然少了滿檔的惡補行程,當多出來的這一把把光陰奢華地擺在童年裡,我們就能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養成生活執行力,也建構負責任的人格特質,以確保他們遠離媽寶行列。
另外,我們還能讓孩子從容地定位自我,多閱讀,多旅行,研究喜歡的事,也大膽實踐夢想,即便荒謬無比也精采萬分。如此,才不至成年後整個人生都忙於茫與盲,甚至連笑起來都不快樂。
我知道這篇肯定又要挑動基本教義派的神經,但是,在你捍衛你那條古老道路的同時,也別忘了欣賞一下我這片草原上的美麗風景。
★不要問我小孩讀哪間學校喲,這是隱私與安全問題
★網路時代資訊爆炸,我能做的功課,你一定也能
★期待教育翻轉的力量,盼望未來沒有任何人需要出走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評價
一年過去又放榜,感謝自己終於儲夠能力,可以把我由中一開始,就想要吶喊的內容拍成影片。送給每一個在學制裡爭扎的你🍀加油
道歉:
〉 理真氣壯的壯字寫錯了呢
〉影片無法給各位一個完備的答案,學制最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嗯
🌸香港學制背景解釋】
香港學生讀完六年小學(國小),就會入讀六年制的中學。
中一到中三叫做初中,中四到中六叫做高中;
高中最後一年參加的公開考試,由考評局舉辦,叫做
中學文憑試:簡稱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相等台灣學測指考、大陸高考。
文憑試必考的科目有:
中文(國文)、英文、數學、通識(像綜合人文的科目)四科。
選修科目則包括各個文理科目。通常學生會考2-3科。
考試成績以7個等級分,
由低至高排:1、2、3、4、5、5*、5**
所以考生在計算總成績時,會以1-7分加總和。
按不同的大學收生標準,有些只看最好成績的五科,有些看六科。
Best 5:最好的五科,滿分35分;
Best 6:最好的六科,滿分42分。
30+分的成績是建築系、法律系、醫科的基本門檻,算是相當不錯。
〈其他香港用語翻譯〉
上樓:買房子
小兒科:沒難度的小事
Band A:大學派位頭三志願總稱
Maths:Mathematics 數學科
MC:Multiple Choices 多項選擇題
formula:方程式
VA:Visual Arts 視覺藝術
諗咁多做咩姐/即:想哪麼多幹嘛
做完份paper先講啦:先做完卷再說 好嗎
夠鐘上堂喇:已經是時候上課了 可以嗎
唔好放棄:不要放棄
興趣當飯食:興趣當飯吃,用興趣作為掙錢的工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ndtrack)
🌸鳴謝參考:我的故事(下)——伯賴
【真。伏game評】藍鯨遊戲|Blue Whale——平民遊戲工作室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Sir Ken Robinson------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挖看更多影片
海恩奶油是誰/ https://bit.ly/2Tl87XK
閃光情侶系列/ http://bit.ly/2JuQ7KO
學霸海恩傳功/ http://bit.ly/2umiArP
人生事件Vlog/ http://bit.ly/2upSwfb
你要懂的香港/ http://bit.ly/2JtrU7B
我眼中的台灣/ http://bit.ly/2ujjq8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海恩奶油
海恩的Instagram(有很多偷拍)
https://www.instagram.com/heincream/
海恩的Facebook粉專(常常有抽奬)
https://www.facebook.com/heincream
訂閱海恩奶油(YouTube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H...
訂閱heincream[HK](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司應援收集中
CHITS 是我稱呼粉絲的名字,開放收件信箱: http://bit.ly/2HMuV0s
🧀翻譯長期招募中
幫忙上英日韓各語言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音樂音效源:
YouTube Audio,DOVA-SYNDROME,Nicolai Heidlas, Bensound, HookSounds
✿講稿
【放榜】DSE 35分想對你說的事
我的名字叫龍海恩
2016文憑試考35分
我現正就讀港大環球商管
人生一帆風順
從此不憂吃喝愛情
上樓都是小兒科
到退休到死為止 也可以優哉游哉
我人生的改變
一切都是由上年放榜那天開始
抱歉 我騙你的
其實我是best6 35分
現正在台灣就讀媒體傳達設計
英文叫communications design
分組有3D動畫 和 新媒體(遊戲、裝置)
報考大學時
台灣的設計學院只看過我的作品集
完全不知道我文憑試的分數
莫說上了大學以後
真的沒有人有興趣問我 公開試考得怎樣
我的例子可能有點極端
但事實是在大學
無論考得好還是不好
根本就不會有人想知道你考幾分
我老師說最多在求職的時候
個人履歷要加一欄「公開試成績」
但也就僅止如此
至少 沒有人會像我這樣
用分數來做自我介紹
-
我知道在看影片的你現在可能想反駁
「說甚麼DSE的分數沒用?」
「我現在不夠分入Band A」
「拿不到入場券了」
「你這些成績好的人
有經歷過我的感受嗎?」
對不起
可能我真的沒有
我可能也說不出 比較像安慰的內容
但是在上年放榜的班房裡面
我收到分紙 開心了一會之後
我就跟其他同學一起哭
我也很難過
我不是讀名校
我不喜歡看到我所愛的同學
承受前路茫茫的痛苦
我不喜歡自己在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我不喜歡每一個香港學生
花光自己最珍貴的青春在一個考試裡面
最後考評局只給出了幾個數字 去總結 評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你備試的時候
真的覺得一切也合理嗎?
難道你不覺得 DSE就是一個
比拼「浪費時間」的遊戲嗎?
我不否認
我在不同的科目裡 的確獲益良多 例如中英文 通識
我不否認
要銜接大學各個科系
中學有不同的選修科有其需要的
然而我也無法不承認
我們浪費在 操卷 補習 死背書 備試
或者是一些
根本沒有用的考試範圍上
所用的時間,青春
的確不計其數 價值不斐
阿Sir 對不起
我要用數學去舉例
我算是數學好 做題快
我看著我那些文科同學
被迫好痛苦地做MC?
我不明白
明明大學肯定不會讀這類科目
明明一世人也不會用到那條長得誇張的formula
中文卷一閱讀卷
我不明白
為甚麼我要操那麼多份一個半鐘又一個半鐘的歷屆試題
為的就是去看懂考卷上面那些
正常讀者不會問
作者自己也不懂得答的問題
視覺藝術
我用Hein Cream的名字在YouTube拍了
13個【VA DSE】一共140+分鐘的影片
說真的
這些所謂教學片
裡面沒有一個是教真正意義上的藝術
全部都是教你如何在考評局手上拿高分 如何做好考評局的卷
諷刺吧?
可惜更加諷刺的是
DSE這個似乎是 「定生死前途」的遊戲
扔越多青春 分數就越高
看誰甘願扔罷 他就贏了
看誰資質好 扔時間的成本效益越高罷如果這樣是叫”勤奮”
那我只能說我這種是
“求學是為求分數的勤奮”
說出來也不知道有甚麼好光彩
同樣地
失手 考不好 成績不及別人
根本不需要感到慚愧
不是嗎?
個game本來就錯了
我們被迫玩罷
-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 愛因斯坦
中學畢業一年
我終於有時間去學
營養 健康 跳舞 心理 語言 文化 社會 歷史 藝術 哲學 設計
這些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學問
19年來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在用
100%的智商活著
而不是每朝醒來
騙自己說
諗咁多做咩即
做完份paper先講啦
夠鐘上堂啦
因為拍YouTube我遇上許多
背景不一樣 可以稱作「奇葩」
的人
有人是自學生 有人出生於外國其他學制
有人年紀比我小
但是他們全都比我更早開始自己的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看到 自信、成熟的光芒
真的非常閃亮、耀眼
原來 求學真的可以”不是求分數”
原來教育 是真的可以改革
然而在改變發生之前
我很擔心這段影片會不會被未讀完文憑試的學生看到?
會不會大家看完之後就沒動力讀書了
我想分享我當年備試的其中一個動力
是我班主任教的
我當時問她:
「我都去台灣讀設計了」
「考完了 分數也沒人看」
「刻苦耐勞 為了甚麼?」
她說:
「只有考好文憑試
我才能變得有說服力
理直氣狀地跟所有人說
我讀設計 是我自己的選擇」
做足了所有DSE的要求
我才能在這裡大聲地說
我覺得成件事真係好錯。
(圖)
我信佛 但我想引用
耶穌說: 「 有人打你的右臉,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這句說話不是指任何一個不公義的時候
而是面對巨人
巨大的惡人之時
出生於香港
逃避不了的教育制度之時
你要我考好DSE 我考
你要我扔時間 我扔
作為學生 順應這個學制 是種公民抗命
香港的學生是不會輕易被這個學制的荒謬考起 打敗
我們可以去證明 這個學制是有多荒謬
當然如果你已去到考完DSE 放榜的階段
你要做的就是
唔好放棄
無論結果如何 以後要走的路如何
唔好放棄
活好過好
不要接受考評局評價你的分數
不要被這個制度打敗
入大學的優點
是你會更方便地接觸到資源
遇上許多 你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人
有很多活動 讓你去經歷 從中改變自己
但是 如果我在大學裡不去讀書不去請教不自己找東西學不爭取新的經驗
跟沒讀大學是一樣的
相反 無論身處甚麼環境
自己去讀書 請教 找感興趣的事物去學 爭取新經驗
你的成長
隨時比一個大學生來得更多
尤其是我們身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
有甚麼想學 去YouTube search就有了
今日的社會型態
我相信它在向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
不再一昧追求 學歷高 讀書好
而是更重視 每個人獨特的優點、特長
職業出現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喜歡哪個範疇就去學吧
喜歡甚麼興趣 衝
喜歡咩運動 語言 遊戲 商品的就去研究吧
DSE完了就隨它吧
想笑的 笑
想哭的 哭
沒事的
♥️
我個名叫龍海恩
我文憑試考幾分不重要
我而家讀緊興趣當飯食的設計系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
我會為吃喝愛情而煩惱
上樓可能仍是夢
但到退休到死為止
我也會
拼命「生活」
我人生嘅改變
一切都係由現在這刻開始
中意可以點like
分享給你的父母 同學 朋友 身邊的人看
留言告訴我 你對學制的感受
以上所有動作也令影片有更高的曝光率
最後你可以訂閱
我係Hein Cream 奶油
下條新片再見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挖掘一個很驚人的真相,就是呢如果你沒搞懂什麼刻板印象,你很可能就是被『標籤』封殺的人才。
無論正在看影片的你,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不知道你從小到大,有沒有被人亂貼標籤,取一些莫名其妙的外號,像是「肥豬啊、懶鬼啊、娘娘腔」這一類的?
又或者是呢,因為你所從事的工作,被認為是「工程師就很無聊啊!」、「業務員就油嘴滑舌啊!」…這些都是偏見。
我想喔,你可能會知道亂對別人「貼標籤」,是一件很沒有禮貌的事。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種不經意的、脫口而出的偏見,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尤其是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輕鬆一點喔,先說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太太,她到賭城玩吃角子老虎,運氣很好贏了一大桶的硬幣。她決定見好就收,於是呢帶著這一桶硬幣,回到自己酒店的房間。
當老太太在電梯門口,等電梯的時候,電梯門一打開,她發現裡面早就站著兩個黑人。而且呢,其中一個身材非常的魁梧,高大得有一點嚇人。
老太太喔,有一點害怕。她心裡的直覺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個黑人,會來搶我的錢。」
但她回頭想想,又覺得這兩個黑人,看上去還滿有紳士風度的。所以她就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要對別人有偏見啊、不要誤會人家啊…。於是呢,老太太鼓起了勇氣,走進了電梯。
沒想到老太太進了電梯之後喔,還是非常的緊張跟害怕,她完全不敢看這兩個黑人。過了幾秒鐘,電梯依然在原地不動。
老太太心裡開始覺得很害怕、冷汗直流。就在這個時候,她聽到一個黑人說:「Hit the floor!」
老太太馬上趴到地上,慌慌張張的放開自己的硬幣桶,然後大喊說:「你把錢都拿走,你不要傷害我!」
沒想到,電梯裡安靜了幾秒鐘,老太太聽到另外一個黑人,非常有禮貌的跟她解釋說喔:「我的朋友說『Hit the floor』,指的是你要按下你要去的樓層的按鈕,而不是讓妳趴到地上,夫人!」
解釋一下喔,在英文裡面「Hit the floor」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你給我趴到地上!」,而另外一個就是「按電梯的樓層按鈕,Hit the floor」
這兩個黑人呢,他們把老太太扶起來之後,互相對看一眼,忍俊不住喔要自己憋著這樣子。直到這兩個黑人,把驚魂未定的老太太送回房間。
就在老太太走進房間的時候,老太太她聽到這兩個黑人,在電梯口大聲的爆笑出來。老太太喔,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很愚蠢的錯誤,但是她就是沒有辦法向這兩個黑人道歉。
結果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一束鮮花送到老太太的房間裡面,而且呢,每一朵鮮花上面,都掛著一張嶄新的百元鈔票。
鮮花上面附了張卡片,上面寫到:「感謝夫人,帶給我們非常愉快的一晚。」最後呢,屬名送花的人是麥可.喬丹和愛迪.墨非。
這個故事呢,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我也沒辦法查證。但是重點就是喔,這個笑話為我們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喔,並不是你知道「偏見」不好,你就能夠阻止自己,內在那種「深層的焦慮」。
就像剛剛那位老太太一樣,正因為過去對黑人的刻板印象,讓她不自覺認定「hit the floor」;從黑人的嘴巴裡脫口而出,就是要搶劫、就是要你趴在地板上。所以她才會對於知名的NBA球星,和好萊塢的巨星如此的失禮嘛。
我們其實都不喜歡「偏見」,也很快的能夠認出「偏見」,但即使你知道「偏見」不好,大可以不理會,但你知道嗎?
光是「偏見」本身的存在,就會大大的影響我們看待自己,和看待我們的任務的表現。也就是心理學裡面,所說的「刻板印象威脅」。
這個「刻板印象威脅」理論,它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爾,和阿倫森,他們在1995年提出來的。
其實長久以來,美國黑人學生的平均成績,相對於白人,會顯得比較差;也有比較高的機率在輟學啊,這方面能夠呈現出來。
但關於這種現象的各種解釋裡,也包含了可能是「黑人學生天生就比較笨」這樣的一種有一點惡意的論點。
然而呢,史蒂爾跟阿倫森,他並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他們認為這是「刻板印象威脅」,而去影響了學生的成績表現。
所以在一項經典的實驗裡面,史蒂爾跟阿倫森,他們讓一百多個大學生,去參加一個非常困難的考試。
可是他們告訴學生說,這個考試的目的,並不是要測驗你的能力。而在這個考試的結果就發現,黑人學生的成績,跟白人學生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等到他們又換了另外一批學生,做同樣的實驗,但他們這次在剛開始的說法是,他告訴學生我們正在進行一項「智力評量」這樣的測驗。
結果發現,白人學生的平均分數維持不變,而黑人學生的成績,卻很明顯的下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社會環境的刻板印象,讓這些黑人學生在考試前,他們就已經覺得自己的「智力」一定比較差。
然而如果是這樣,那要怎麼解釋,在第一場考試裡面,黑人跟白人的表現,他們是旗鼓相當的啊?
事實上呢,根據史蒂爾跟阿倫森的研究,顯示出來喔,當測驗的環境引發了「刻板印象威脅」的時候;不管這個暗示多麼的輕微,它都會降低一些學生的自信心,去影響他們的正常表現。
而在史蒂爾跟阿倫森,他們開創了「教育心理」的新局面之後;又有很多的研究人員,做了其他的實驗也發現。
白人在數學競賽,在面對亞裔學生的時候;或者是,在運動場上,白人面對黑人的競爭的時候,他們也會感覺到挫折感,去影響到白人的自信心跟表現。
所以,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數百個研究證實,「刻板印象的威脅」它存在於所有的社群。
它危害了那些社經背景,比較弱勢的學生成績;和那些社會身分,比較敏感的人在工作裡面的表現。
所有的實驗都指向一個結論,那就是「刻板印象威脅」,實在是一個令人痛苦的心理壓力。
回到你的生活裡,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某些看似無心的「偏見」,而你卻不知不覺的受到了影響?
像是「危險情人」他一直洗腦你,他說要是你跟他分手、離開了他,你就會沒人愛你。或者是在職場上,那個你一直貶低你的老闆;他老是說你上班沒帶腦。
但是反而讓你在第一線,看到很多實際的狀況卻又不敢說,因為說了又會被認定是草莓族、沒有抗壓性。
甚至於是你的爸媽,經常念你不懂得存錢,認為呢繳費上課是亂花錢,讓你每一次花錢都很有罪惡感;卻不知道學習的本質,其實是在投資你自己,為你更好的未來做準備。
其實這些一直往你身上貼的,像是「沒人愛啊、草莓族啊、亂花錢啊」…。這些「標籤」啊,就跟「刻板印象威脅」是一樣的;它正在默默的,損害你自己的自信心。
幸好啊近年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人員,對於「刻板印象威脅」如何產生焦慮,以及我們該怎麼樣對抗跟防範,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研究者發現喔,透過「書寫」這個途徑,進行一個簡短的信心提升的小活動,就有可能縮小不同種族的學生,他們在學業表現上面的差距。
所以,為了印證這樣的發現它的可信度,早在2003年,美國的教育工作者,就把這樣的推論,用非常簡單的方法,拿到很多族裔的校園裡面去做測試。
他們在學習剛開始的時候,選了全校七年級的學生做實驗。他們只把學生,分成「實驗組」跟「對照組」。
那接著呢,他們讓「實驗組」的學生,寫下他們認為重要,也想要擁有的才能。像是「人緣好啊、肯努力啊、能力強啊」…這些的。
而另外一組「對照組」,則讓他們寫下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結果只因為這個小小的動作的介入。
到了學習結束,曾經寫下「人緣好、肯努力、能力強」的實驗組的黑人學生。他們顛覆了過去成績的刻板印象,他們大幅縮短與白人學生40%的差距。
這個研究證明了一件事,我們會發現,「刻板印象」本身,其實是根本沒有根據的。
因為不管是黑人或者是白人的學生、男性還是女性科學家;他們的成就差距,並不是能力有別,而是反映著一般人的偏見。
然而這些「偏見」,是可以透過有效的引導,以及透過「書寫」來破除的。我相信在你的生活裡,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對於你有偏見,或者是亂貼你標籤的人。
而你會發現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不懂得尊重你,會不斷的侵犯你的「界限」。除了讓你疲於解釋跟證明之外,對於你沒有任何實質的好處。
如果你不意識這些「偏見」跟「標籤」,為你帶來的這些「刻板印象的威脅」;那麼你將損失的,就不只是時間、精力、金錢。
它還包含你對自己的信心、還有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很多人啊,都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其實這背後都有「界限」這個議題。
而我們所成立的啟點文化,正因為多年深耕「人際溝通跟表達」這個主題,所以,我們太清楚在人際關係裡,並不是你想跟別人好好相處,對方就會不帶偏見,不對你貼標籤,跟你做良性的互動。
所以囉我的伴侶,嘉玲老師她深切關注這個現象,並且希望幫助你活出自己的力量。她特別設計了一門線上課程,叫「人際斷捨離」。
尤其在這一門課的第四講裡面,我們設計了一個陪伴你破除「刻板印象威脅」,去找回你內在自信的小活動。
只要你加入課程,跟著嘉玲老師的引導,你就能在這個小活動裡,透過簡單的「書寫」,幫助自己釐清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三個就是「你習慣把誰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第二個「你從這段關係裡面,得到什麼?」,以及第三個「你貢獻了什麼,讓這段關係可以繼續?」
透過「書寫」回答這些問題,清楚自己在關係裡面的位置跟模式。我們會陪伴你去發現,對你來說「什麼事情是你可以的,而什麼事情是不可以的?」;這就是把「界限」找回來的具體前進。
最後呢,要根本的活出自己想要的自在,關鍵在於你的信念。
嘉玲老師會透過四個具體的步驟,讓你找到自己的「快樂宣言」,去改寫你困住你自己的舊思維、舊信念。
我們的課程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透過這個過程,創造出新的內在對話。
就像安裝一個新的電腦程式一樣,把那些他人的偏見,或是對你造成的影響,自然而然的從你的生命當中移除,讓你掙脫要命的「刻板印象威脅」。
其實啊,我們沒有辦法拿掉別人的有色眼鏡,但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改變大腦裡面的內建程式;撕掉別人貼在我們身上的標籤,並且適度的回應。
透過這個過程,讓你的關係有效的調整,長出真正的自信,活出你想要的清爽與自在。
「斷捨離」它不是一個想法,而是一個行動的過程,然而這個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加入「人際斷捨離」。你要相信,你值得更好的關係、還有更好的人生,在這邊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分享的「人際斷捨離」課程。
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誠摯的邀請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活出你想要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印度神童 #阿南德 #吠陀占星術
最近講得多太多娛樂八卦, 不如我哋玩一玩嘅話題
因為已經過咗新丑年立春, 我想我嘅youtube頻道更加多樣化
呢條影片我會介紹嘅就係最近喺網上瘋傳嘅一位占星師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
佢嘅預言最近喺網上瘋傳。印度神童阿南德14歲已取得碩士學位,精通6種語言,阿南德生于2006年。佢嘅父親係一位軟件工程師,媽媽係一位時裝設計師,曾經住過喺加拿大幾年,跟住回流返印度,阿南德从7岁起学习梵语。8岁起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诵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四节经文。10岁起开始接触并学习占星。14岁的阿南德还获得了草药微生物学——「阿育吠陀微生物学」(Ayurveda-Microbiology)研究生的文凭。阿南德现正攻读印度占星学院PhD-博士學位,专业是「金融占星学」(Financial Astrology)。
在阿育吠陀Ayurved a-Microbiology中,同樣認為五元素幫助構建了我們的身體,
土元素 | 構建了骨骼,骨骼的堅實和力量來源於土元素;
水元素 | 構建了肌肉和肌肉的運動;
火元素 | 構建了骨骼,神經系統。飢餓與口渴源自火元素,當火元素強烈,我們將感到饑渴;
風元素 | 促成所有四肢和身體的運動,內部器官的運動和代謝運行。擴張和擠壓也源自風元素;
空元素 | 構建了我們心意的慾望、憤怒、佔有、迷戀、恐懼等情緒;
阿南德(Abighya Anand)在2019年8月预言11月将有大灾难爆发,如今新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大流行,病毒将在全球蔓延,全球紧张局势将加剧,正應驗咗佢嘅预言,非常之精准。
之前佢啲新聞大家都有聽過 ,早幾日佢就預咗 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阿南德还强调,与瘟疫相比,饥荒和经济是更加严重的灾难。政府或者是个人应该提前做出准备。而这一切,阿南德认为是上天对人的一种严重的警示,如果不改过,饥荒与战争或者是大灾难会摧毁人类。
2月10號呢而家好近啫 ,究竟會唔會好似2008年雷曼咁樣嘅金融海嘯觸發全球呢 , 到時大家就可以拭目以待啦,
我除咗對佢個預言有興趣之外,我對佢個人以致佢所用嘅預測工具,更加感到興趣,原來佢係用印度占星術(Jyotish astrology)又稱之為「吠陀占星術」(Vedic Astrology),係一個發源於古印度的占星術系統。
佢通过使用占星术,正确地预测了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以及其他的股市經濟病毒流行等等嘅活动。
阿南德主要根据火星将与土星和木星相合,而月亮和行星拉胡(Rahu)也将相合。在印度占星术中,拉胡是九大主要的天体之一,被描述为引起日食的“影子实体”,是流星之王。
所以佢所講將會喺 2021年的2月10日是个更可怕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会出现六星连珠,太阳、月亮、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将连成一条直线。在这一天,经济可能全面崩溃。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因为在占星术中,火星、土星和木星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行星,因为它们都位于太阳系的外圈。因此,当它们全部对齐时,它们在地球上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佢所運用嘅預測方式,就係所謂「吠陀占星學」(VedicAstrology),或稱「古印度占星學」(AncientHinduAstrology),是指印度民族的傳統占星學。“吠陀星學”在研究方面,主要強調個人命運裡的事態:比如是研究個人的名譽、運氣和財富等,而只有百分之五會提及個性和心理。印度古代占星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喺呢一樣係同西方嘅占星術有最大嘅分別 .西方嘅占星術最主要係好似星座咁樣分析每一個星座嘅性格同埋心理 .
【印度占星學特色】
˙奠基於吠陀文化,隱含「梵我不二」哲思與神思觀點,即係我哋中國嘅天人合一
˙預測事件、論斷時事為其精髓
˙採用恆星黃道
˙分宮圖:輔助判斷命主健康、財富、父母、婚姻等人生事項
˙行星組合:論斷命主先天格局
˙大運系統:預測命主人生各階段運勢
早期的天文觀察也許粗略,但隨著時代推演,變得越來越精密,甚至引進數理技巧、球面天文學;而上述活動所需預知的曆表編製方法,也更加精確。這種發展歷程,涉及了星象徵兆、氣候、地震、洪水、災變等占星預言,甚至其他神靈媒介、物候徵兆的預示,種類繁多。在占星學方面,為了爭取先機,或進行擇日,或解答心理疑惑,或以卜卦尋找失物,或論及命主生活境況和一生大運流年,也都有不同解讀方式。印度占星學將這些活動分門別類,以利區分。印度占星學可以分為三大類及六大支:
三大類 :
1.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2. Samhita:本集。日昝(盞)的觀測,包含徵兆、氣象、農作物的嗰年是否豐收、地震、洪水、大量人口的財富變化、經濟循環、房屋建築、流星及所有的自然現象。
3. Hora:命盤的解釋。
其中「Ganita」攸關天文學,如球面天文學、天文觀測記錄、行星位置的計算、順行、逆行、停滯、比太陽先出或後入、星體的顏色與大小、恆星位置等所有天文活動,尤其是與占星學有關的部分。
「Samhita」精細的處理自然現象的徵兆(Nimitta)。
「Hora」針對用事時刻、地點製作天宫圖(Horoscope),包括本命(Jataka)、擇日(Muhurta)和卜卦(Prasna)
六大分支 :
1. Gola:球面天文學,直接觀測天文現象與記錄。
2. Ganita:天文學與占星學的計算。
3. Jataka:本命占星學。
4 Prasna:卜卦占星學,就尋問事項解答,不用本命天宮圖的內容。
5. Muhurta:選擇吉祥的天象時刻從事活動。
6. Nimitta:徵兆的解釋。
六大分支其實就是三大類的細分。喺應用方面亦都可以配合六大學科,衍生出世運占星學(MundaneAstrology)
--主要研究日蝕、行星會合、新月等天體現象,以它們的發生時間來推測一個國家或社會可能發生的現象。 流年預測(AnnualForecast)--用來預測天氣和農作物的收成前景,視乎行星橫跨天空的現象來斷定來年的吉凶。
本命占星學(GenethliacalorNatalAstrology)--此種占星學是“吠陀占星學”的最重要部份,以個人出生的那一刻和地點來推算嗰個人嘅命運,強調的是出生時的浮升點(Lagna)、行星的格局以及其相位。[注:浮升點(Lagna),洋人稱為“上升點”(Ascendant),若撇開其度數不論,只論其所在之星座,則是洋人一般所稱的“上升星座”RisingSign)。]
過運(TransitSystem/Gochara)--主要研究行星橫跨先天星圖時,與之形成之相位及關係,來推算某短暫時期的運勢和發生事件。
時局占星學(HorarySystem)--以當事人問事的一刻來起出一張星圖,從而去問事情的吉凶,與中國的奇門遁甲和大六壬等術數的概念相近。
擇吉占星學(ElectionalSystem)--用以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開張做生意、簽署合約、結婚和見工面試等。由於星體在一個選定時間的位置和狀態對個人活動有重大影響,所以這個學科的基本原則,是以開始進行某種活動的一刻,來決定行星與浮升點在天空的相對位置,以它們之間的互涉關係,從而選定一個良辰吉日。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占星學家在前五個學科中,均以浮升點和行星在某一刻的位置來推算命運。而擇吉占星學則不然,它與其他五個學科不同,認為行星的位置和相位可以保障一個人的成功,提供了我們選擇吉時的自由。
學業力及轉化
吠陀占星學建立在兩項基礎原則之上:
1、我們都擁有永恆不朽的靈魂----在梵文(古代印度佛教經典語言)中被稱為”atmas”,(英語單詞“原子”-atom-即源自於此)。一個”atmas”是組成永恆而神聖生命的極限微小顆粒。以此而言,我們的靈魂無法逝去或被扼殺,因為它們來自於另一個非物質的世界。然而即使我們的靈魂永恆不朽,我們仍需親臨這個物質世界。換句話說,我們是體驗人類經歷的靈魂,而非感受精神體驗的人類。
2、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這意味著“每一個作用力都會產生一個同等的反作用力”。當你把這兩條真理合二為一,所得到的結果就叫“業力”。業力的根源為“kri”,代表“行為”。所以我們靈魂在物質世界內的所作所為都會依據物理定律產生反作用力—它們並不是某種懲罰,而是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因果關係的科學規律。古印度吠陀占星學是靈魂與自然界定律的結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握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它的神秘之處就在於由自然界引發的反作用力不會立刻被體現出來。是在長時間後才會發生在你我身上,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這種思想引發了“輪回”的概念:永恆的靈魂將會不斷地轉換自己的凡身,一世又一世,並且每一個新的肉體都延續承載者前世過往的因果迴圈。形象地去理解,就是將你的自由意志比喻成聚集自己所有想法、言論和行為的財產投資。吠陀理念基於--無論你身在何處,自然界的內部體統會將你的全部“投資”轉化成為相應的回報。即使你換了新的肉身,大自然仍知該如何找到你並與你“續約”。
想像一下,在人生的終結之際,肉體死亡之後,你被聖靈帶到了“所用業力庫”裡,他們將會審計你的“業力帳戶“,計算你用了多少”業力幣“,然後通過複雜數學統計來算出你將被賦予的下一個凡身。你會被指定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然後又成為了凡間中新的生命。而未回報或發生作用的業力,亦或是前生靈魂帶來的因果影響,將會被轉至新的生命,即凡身之上,仿佛我們出生時都拎著無形的業力行囊。
這就是“星座”的邏輯原理。星座是你出生時所在地(準確經度與緯度位置之上)的天空表像形態。在行星與恒星的位置背後隱藏著能夠揭露伴隨每個靈魂的因果秘密的圖表。吠陀占星學的星盤是一張照片---新生靈魂“(業力)投資檔案”的快照。因為星盤由光線格局組成,所以吠陀占星學也稱為“周諦士”,即研究出生時刻天空中光線格局的藝術。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數學故事書、數學家的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生活數學故事內容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cklabium也提到昨天在健身房做90公斤單腿硬舉時,一位阿伯坐在旁邊看,組間休息時問我: 「如果想練習閉上 ... ... <看更多>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勇敢傳說(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數學102-2) - YouTube 的八卦

... 內容 是針對三年級以上的孩子所設計,但是大人同樣也會被有趣的情節所吸引。 故事 大意如下:一個討厭 數學 的男孩拼命抱怨,結果, 數學 魔王聽到他的 ... ... <看更多>
生活數學故事內容 在 數學故事書、數學家的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生活數學故事內容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cklabium也提到昨天在健身房做90公斤單腿硬舉時,一位阿伯坐在旁邊看,組間休息時問我: 「如果想練習閉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