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不是沒時間陪小孩,而是你把時間給了自己太多】
我的工作必須台北、台中兩地跑,一個月出差期間有18~20天必須待在台北無法返家,雖然見面次數不多,陪伴小孩的時間也比人少,但當我休假回家時,我女兒永遠都是第一個衝出來抱我的人
她總是速度快到我行李還在手上,她已經衝過來抱緊我的大腿,臉貼緊我的褲子,拼命的轉頭撒嬌,嘴裡無限循環的喊著:爸爸、爸爸、爸爸,她讓我感受到被愛跟需要感。
我沒有辦法天天陪她,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見面的機會,
而且為了能〝專心〞的陪伴小孩,我知道自己必須〝放下〞很多東西
放下一些時間、興趣、甚至自由,但我甘之如飴
我以前很愛玩手機跟電腦遊戲,但有了女兒之後,我就沒再碰過,因為玩線上遊戲,實在太耗時間跟心力了,而且我再用心、再努力、花再多錢,遊戲裡的人物,也不會跳出來叫我一聲爸,女兒跟遊戲該怎麼取捨,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
我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只為了換取更多的時間陪她
【因為沒有什麼比陪伴小孩的成長更為重要 】
小孩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過了也就沒了,她會長大我會老,她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卻越來越慢,我慢慢地跟不上她的腳步跟想法,她也會慢慢的不需要我
所以我想趁她還在緩慢學步,需要我的時候,
牽著她、陪著她、我不想錯過每一個階段的她
我們常常親嘴、擁抱,也會一起去溜滑梯、一起讀故事書、一起畫畫、一起學發音、一起跳舞、一起看佩佩豬
平常在遊戲軟墊上時,我喜歡演恐龍嚇她,也喜歡扮馬或牛讓她騎,他很喜歡玩飛高高,雖然她的體重漸漸的追上我手臂的力量,但只要我還有力,我就會一直帶著她飛
我很貪心,我不想只當爸爸,還想當媽媽
因為我認為
【陪伴不只是陪小孩玩而已,照顧也包含在內】
因為玩不可能玩一整天,那不玩得時候?我就是個沒作用的爸爸了嗎
這讓人無法接受阿,所以我常常搶著媽媽的工作,
搶著換尿布、搶著洗大便、搶著泡奶、搶著參與照顧小孩的一切
因為我知道,【任何感情都是需要培養的,包括親情】
我不想讓孩子的世界,只看的見媽媽
我不想從孩子的嘴裡,只叫得出媽媽
我無法想像,當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不會叫,甚至逃避自己、害怕自己、連抱都不給抱、甚至把自己當成一個〝陌生人〞在看待時,那是多可悲的一件事情,明明身上留得是自己的血液,卻比誰都還要陌生
【很多爸爸,不是沒時間陪小孩,而是你把時間給了自己太多】
扣掉出門工作的時間之外,剩下的時間,你給了誰?
給了手機、給了朋友、給了自己,你還剩下多少〝時間〞能給你的小孩?
有時候你必須知道
【真的得犧牲掉一些東西,才能專心的當一個爸爸】,因為媽媽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別老一句,我抱他就哭阿,我過去她就躲啊,我能怎麼辦?
你怪小孩不黏你,氣小孩跟你不親,
怎不怪自己,沒有好好陪過他們,了解他們
下了班,不是理由一堆還在外鬼混,讓孩子整天見不到爸爸
就是一回家,就躺在床上滑手機、看電視,不管小孩死活
當小朋友生病的時候,身邊只有媽媽的陪伴跟照顧
當小朋友又哭又鬧時,只有媽媽會抱他、哄他、心疼他
當小朋友摔倒受傷時,只有媽媽會緊張、擔心、幫忙擦藥
當很多事情發生時,出現的總是媽媽而不是爸爸的時候
那要爸爸幹麻?這個名義上的爸爸,平常都沒陪伴、照顧過自己,有時還會亂發脾氣,罵自己最愛的媽媽,在他們的眼中,你比誰都還陌生,比誰都可怕
【當爸爸真的無法取巧,你給他們多少愛,小孩就天真的還你多少】
別總想著,小孩現在還這麼小,哪懂什麼芋頭、蕃薯的,他們又沒記憶,就算對他再好、陪他玩再久,他也不會記得自己的貢獻跟辛苦,不如等以後他長大懂事了,在來好好溝通跟彌補
別傻了,
【小孩那時,早有自己的世界跟同伴,哪需要你遲來的溫柔跟陪伴】
那種感覺就像,
你小時候的世界不存在著〝爸爸〞這種生物,好不容易努力活到懂事的時候,媽媽突然從外面帶回來一個〝叔叔〞,然後要你叫他〝爸爸〞,還說以後要乖乖聽他的話、尊敬他、孝順他
請問你作何感想?
你他媽的不衝過去海扁這〝叔叔〞一頓就要偷笑了,敢碰我媽,叫你爸哩
打到連你爸都不認識你都有可能
憑什麼可以讓一個,沒有〝參與〞跟〝照顧〞自己人生階段的人讓你叫他爸,還要聽他的話、尊敬他、孝順他、愛著他,這道理你比誰都懂跟清楚
但你有發現,自己卻漸漸地在變成這樣的一個〝叔叔〞嗎?
再不陪小孩,
等你想陪的時候,他就大了、你也老了,
你們之間僅存的只剩一點血緣關系而已。
﹉﹉﹉﹉﹉﹉﹉﹉﹉﹉﹉﹉﹉﹉﹉﹉﹉﹉
【歡迎分享,請勿盜文】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使用,尊重原創、尊重自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郭台銘適合當總統? 彭博值得郭董借鏡(00:48) ✭【 動眼看熱鬧 】疫苗妖魔化謠言流竄 全球麻疹疫情大爆發(09:47) ✭【 世界都在看 】瑞士加入一帶一路 風險多卻還有國家加入? (16:01) ✭【 漏網東西軍 】美政壇掀起彩虹浪潮 男同志市長參選總...
甘之如飴同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世界周報在中天電視台倒數的日子感言》之一/陳文茜
我自2000年因腦部出血停了TVBS的節目,之後在蘭萱牽缐下,擔任中天集團董事長,一待前後快二十年。那是一個只負責公開場合露面的工作。當時的我,書看不了,報紙標題看了,也會嘔吐。休息半年後,我開始「文茜小妺大」節目,與我攜手打造中天新聞全新品牌的是「李敖大哥大」節目。他在晚上九點至十點的時段,我在十點至十一點的時段。
2001年,911事件,我猶記得趙少康的評語,李敖大師大罵美國,惡有惡報:而我哭喪著臉,談起美國雙子星大廈中,罹難的美國朋友,幾乎淚流。
是的,我雖然解釋了從波斯灣戰爭後美國和當地的衝突,尤其談到以色列復國主義,英國人如何任由猶太人超過了聯合國同意的領土範圍,佔領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數百萬巴勒斯坦人永遠失去他們的家園,其中有一個叫薩伊德的小孩,流亡至埃及。他的父親為了保護孩子,為他取了一個美國式的名字:Edward 。
但想到我的那些如此悲慘遭遇的朋友,仍備感悲慟。
趙先生說:一個反美,一個半美國人(指我)。我雖然未必同意他的簡化分類,但也説明了人對一件事本來就可以有好幾個不同見解,我和李敖,我的情感和我的知識,也彼此衝突,但也彼此容忍,彼此尊重。
李敖的一生,沒有一個價值可以高於言論自由。
他出錢給鄭南榕辦雜誌,他是統派,鄭先生是獨派。李大哥曾經問我什麼派,我回:Apple Pie。我的心中,什麼主義,都沒有老百姓重要。我的甜點,也比主義重要。
我二十多歲時,曾經是中國時報主編,似乎風光,但我看不慣一黨獨大,憤怒台灣仍有政治犯。林義雄太太自美返台,我掙扎一段時間,決定對不起一路賞識我的老闆,遞出辭呈,為政治犯家屬競選。
之後我以不到原薪資十分之一的薪資擔任黨外雜誌總編輯,面對警總查禁,我拿起一旁垃圾筒,直接丟向他們。這是我一生惟一一次對他人暴力攻擊。
一年後,民進黨成立,接下來開放報禁,我以為台灣走上民主化,有了言論自由,才開始追逐自己的人生之夢,至美國求學。
那一年,我已經28歲,比起我的同學、家人出國,包括蔡總統這一類識時務的俊傑,整整晚了六年。
什麼是言論自由?
它不需要太抝口的語言,就是我看你不順眼,甚至我討厭你的主張,可是我仍然容許你的言論可以有發表的空間。
所謂報禁、老三台、黨禁,就是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不同的意見,可以發表,可以被聽見,可以組織起來擁有勢力。
民主化,就是包容。不是包容你喜歡的想法,而是包容和理解與你不同的聲音。
自2000年起至今,中天電視台共歷經三任老闆,各有風格。員工不斷被賣,他們沒有說話的權利,現在只有失業的風險。
尤其自2008年現任老闆,出自於台商,加上霸氣,政治立場,他入主中時集團以來,即風波不斷。而且許多指控,為他量身打造。
例如他要買系統台,叫媒體壟斷:年代買,鴉雀無聲。曾經參與反媒體壟斷運動的張懸問我,為什麼?我的回答:台灣學者專家向來兩套標準,論述一流,良知二流,他們只是為政治傾向效力,發明一堆包裝名詞。
去年一位我小時候的政治圈朋友,告訴我中天新聞換照審查不會過,關定了。我記在心裡。一步步看著它的發展,但我沒有放棄自己在世界週報每個禮拜應有的努力。
我們以大篇幅報導香港,我是第一個全球媒體在佔中之前,赴香港關心普選,並且在北京宣布令人失望的草案後第一分鐘,訪問香港民主派先進李柱銘律師的媒體。中天電視台的老闆可能和我對香港問題有不同的見解,但他不只未曾關切,未曾和我溝通,他還是支付我們龐大採訪費用的人。
我曾經告訴他,世界周報是我整理一生後最後最重要的理想。我不會為了主持費跳槽,穩定、不被干預、成全我們的理想,是我惟一的願望。
這些年,自哥本哈根氣候變遷大會COP15至今,我們年年派團隊採訪,沒有一次缺席。歐債危機,我們的記者在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巴賽隆納、義大利,了解失落的年輕人,退休金泡湯的老年人。台灣吵高房價,我們前進德國,了解他們的住房政策,如何杜絕炒房。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自2015年,年年採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及人工智慧實驗室,以及哈佛大學的創新基地。敍利亞難民危機我們的記者前往土耳其、敍利亞邊境危險地帶⋯⋯
這些報導會有收視率?
當然沒有,它們絕對不如我們寫一則京都暖心食堂的故事。
這些報導,背後不只是我們的心血,還包括每次出差動輒百萬的經費。
我在其中,和同仁一起努力,而我有增加收入?我和中天電視台只是主持約,每次出國,我自己帶助理,付一半旅館費用,請同仁吃飯。我不但沒有增加收入,平均都得自己支付約30-40萬台幣。
但我甘之如飴。因為那些路上,是我的成長、我的新視野,我對世界的關懷。
它們迎合蔡董事長的政治理念?一點也不相干,他只是默默地支持我,並且以世界周報為榮。
我的政治立場和他也不相同,甚至朋友關係也時而不同。我曾明白告訴他,我是郭台銘的朋友。他也忍耐著看世界周報,播出富士康三十週年,整整一個小時特別報導。郭台銘參選,我告訴他,我本來不參與台灣政治,我也不會如他所願支持特定候選人。他的回答:誰沒有朋友?理解啦!
台灣政府對於中天新聞的處置,把我拉回二十幾歲和警總打架的回憶。
某些人振振有辭,馬英九也關過電視台。殊不論那是否是一個新聞台、是否是政治上批評他的新聞台,我想問民主進步黨,一個對台灣民主發展、言論自由曾經有重大貢獻的政黨,你們準備向國民黨看齊?以馬前總統為典範嗎?
報紙沒有換照的法律,電視卻有。因為衛星電視法制定時,仍有戒嚴威權的遺毒。如今,它再度被啟動。
是的,我不是中天電視台的員工,只是簽約主持人。我可以換台,不必在此多言。
但我是台灣民主政治及言論自由的小兵。
當我在街頭為言論自由打架,犧牲自己的青春歲月、前途無量的工作時,今天關台的政府,從總統到主委⋯⋯你們都不在為民主奮鬥的行列。
而你們的年齡或與我相當,甚至比我年長。
你們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逃兵,這個我不怪你們,因為人性面對強權本來怯懦⋯⋯但我現在要説,當年的逃兵,如今不只享受權力,還成為言論自由的踐踏者。
這些事,不會只有我一個人記住。
甘之如飴同義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八卦
|我台中高工畢業🎓我很榮幸|
六年前蘋果日報問我有沒有最感謝誰,我除了我家人之外最感謝的就是讀台中高工電子科的張老師,沒有他借我三萬五千元北上找工作,我的人生際遇不會翻轉。
🍎新聞報導🍎
https://reurl.cc/7X6d8d
我試鏡進到摸摸台遭遇了什麼事情,大家應該看了不少我和其他哥哥姐姐的悲慘事件,我就不贅述。
那幾年如果沒有台中高工的學長偶爾借我錢繳房租,我可能撐不到我離開摸摸台那一天。
雖然我是聯考考到哪就填到哪的那個時代,當時還是「省立台中高工」😅,覺得學費便宜又是第一志願,畢業後應該就能工作賺錢了。
在青春期最混亂、迷惘的時候,還好進到學校忙學業、實習課還有社團,才沒有時間和精神惹上麻煩。
在學校我遇到了好的英文及國文老師,他們推薦我讀的課外書,讓我發現自己的興趣不在電子業。
我印象中當時的國文老師在讀中興大學的研究所,她正讀鹿橋的《人子》我就跟著買來讀,雖然能懂的部分有限,可是卻讀得很開心。
英文老師則鼓勵我用英文寫日記、作文,我還把我的英文作文拿給老師訂正。
因為最近發生紅霉在操作我「只有高職畢業」這個標籤,連帶一些人都帶著惡意叫我「高職生」。但也因為這些惡意,我才能靜下心來回憶高職生活——台中高工是好學校,我很謝謝那三年,讓我一生回憶不停的美好。
我現在工作快20年了,「學歷」真的只是第一印象,真正工作時大家看的是「實力」,所以不管是台中高工、能仁家商以及任何職業學校畢業的人,都請不要因為學歷而感到自卑。
但如果真心想學習,回學校跟著教授、老師、同學一起學習的經驗,有自學無可取代之處。
現在高等教育招生的慘況,是複雜因素造成的結果(我量化研究讀過一些相關論文),但這不代表高等教育沒有用,只是去混文憑的。
如果你(妳)真的想讀書學習,就回學校去吧⋯⋯想讀書的人學校會知道、教授也看得出來,隨後我們能在課堂上、閱讀裡、寫報告中收穫滿滿的知識——那是任何挫折、誣衊都無法折損撼動的結果。
曾經我失業找工作,投過履歷到「誠品書店」、「101百貨觀景台」,結果當然被對方婉拒,「學歷」雖是第一印象,但現在想起來如果他們當時錄用我,我很可能出糗搞砸。
只是現在我卻能在誠品書店跟著八旗文化辦講座,跟很多出版社變成好朋友;我無法在101觀景台工作,但我能在101消費、買蘋果電腦。
學歷證書只是經驗人生的過程,拿到後真的無法承諾你(妳)的人生任何事情;但是攻讀學位的過程,會是我們一生難忘的經驗(尤其寫論文的時間😱)。
中時、TVBS、yahoo(轉載)黑我沒什麼意義,你們只是墊高我的討論度和流量而已,我又沒要選高雄市長,不如把這些報導篇幅救救你們老闆支持的候選人吧⋯⋯
我喜歡讀書,即便每週有一天要清晨五點起床衝高鐵上學,我甘之如飴。
甘之如飴同義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郭台銘適合當總統? 彭博值得郭董借鏡(00:48)
✭【 動眼看熱鬧 】疫苗妖魔化謠言流竄 全球麻疹疫情大爆發(09:47)
✭【 世界都在看 】瑞士加入一帶一路 風險多卻還有國家加入? (16:01)
✭【 漏網東西軍 】美政壇掀起彩虹浪潮 男同志市長參選總統 (21:29)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參選之後,“媽祖叫我參選的說法”,一時之間占據了各式媒體的版面。同一時間,要參加民進黨初選的賴清德,去參拜保生大帝時,也有媒體作文章,說保生大帝”發爐“了。加上之前韓國瑜新聞的“祥雲”說,及賴清德就職行政院長時的”巨龍”新聞,蔡英文的”天現聖光”,即使是我這個在有線新聞產業浸了二十多年的老骨頭都受不了,在臉書上發了個勞騷,說,“又是媽祖,又是發爐,我們台灣這是要宗教治國了嗎?”
我的本意是在抱怨這些用”神”之名來搏流量搏收視的媒體操作,結果令我非常意外。很多朋友以為我是對郭台銘反感,有些朋友以為我對媽祖反感,我們粉絲頁還被媒體引用。很顯然,賴清德的”發爐”新聞不夠紅,沒有幫我的勞騷發揮到平衡作用,又因為太簡短,也讓大家誤會了我的本意。
所以這次的琪斐大放送,我就來把它說清楚一點。
我對媽祖沒有意見,就像我對耶穌基督,我對佛祖,對伊斯蘭的穆罕默德,都沒有意見。我對祂們的信徒也沒有意見。大部分宗教勸人為善,有什麼不好?
我對宗教的問題,是從人拿自己的信仰作理由來攻擊別人的時候。
歐洲因為打了幾千年的宗教戰爭,到了近代才終於發展出”政教分離”的政治制度,就是想要避免宗教迫害。
我再說一遍:神應該是用來凝聚眾人的力量,不應該被拿來作為攻擊別人的藉口。
所以郭台銘說是媽祖叫他出來選的。我一點意見都沒有。
在形容一個人以無比的熱情在做一件事時,英文會說:”This is my calling.” 誰在叫他?就是神在叫他(The "hope of your calling" in Ephesians 4:4 is the hope resulting from your being called into the kingdom of God.)因為是神在叫他做這件事,這表示是命中注定,非做不可,即使要做重大犧牲也要甘之如飴。
但到了現代,“calling”的定義,不再限定是神,它可以是一個理念,一個核心價值。
大家憑良心講,要當我們台灣的總統沒有這個”calling”,能做嗎?
但有”Calling”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看能力如何,適不適合?
所以本周的琪斐大放送,我是以前紐約市長彭博及美國總統川普來做企業家從政的正反面教材。
彭博代表的是企業家從政可能帶來的優點:不會貪污,效率高,透明化,商業人脈等。
川普代表的企業家從政社會要付出的代價,那就是如何讓大眾信任川普不會拿總統之位來自肥,將集團利益擺在國家利益前面。
美國有要求盲目信託的傳統,有憲法裡規定不能接受外國酬庸的薪酬條款。結果大眾對川普的信任度有增高嗎?
我們看到的是川普集團在過去三年被提起的利益衝突案件,高達1400件。
我們看到的是通俄門調查。特別檢察官花了三年做了一個己確定會寫在美國歷史裡的調查報告。
結果是美國社會比以前更分岐。因為我們無法信任我們的總統,我們花了很大的社會成本。
我承認我自己就是那個對川普總統充滿懷疑的那種選民。
你能怪我嗎?當川普總統之前的川普企業家,”誠信”是他的強項嗎?
所以郭董要出來選總統,我給他拍拍手,國家處境艱難,有人願意出來擔,要給予鼓勵。但他會是個彭博型總統,還是川普型總統,大家如果回去看看郭台銘過去的行事決策風格,應該有個底。
本周動眼神經選的是麻疹在美國爆發流行,又是假新聞闖的禍。
張嘉玲請假,所以我們請來凱莉代班,凱莉要跟我們談談一帶一路的新進展。
📌 回顧過往集數 📌
EP28《美國頂尖大學招生舞弊、南韓勝利性醜聞風暴、紐西蘭槍手殺戮臉書開直播、瑞典少女號召全球罷課救地球》https://reurl.cc/VMr2Q
EP29《駭客產業蓬勃發展、荷蘭紅燈區禁觀光導覽、Google壟斷遭歐盟重罰、日本#KuToo運動》https://reurl.cc/WO3yL
EP30《假新聞躲言論自由背後、美國新鴉片戰爭開打、流浪大師引全民瘋狂、汶萊石刑處死同性戀》https://reurl.cc/7VrnQ
EP31《香港修逃犯條例、共享經濟有法可管? 仿肉素漢堡成潮流、投賭爛票前多想想》https://reurl.cc/k8n2d
EP32《南韓終結66年墮胎罪、南韓禁日本核食勝訴、全球死刑執行下降、維基解密亞桑傑被捕》https://reurl.cc/qp6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eVxpFGoxIA/hqdefault.jpg)
甘之如飴同義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參選之後,“媽祖叫我參選的說法”,一時之間占據了各式媒體的版面。同一時間,要參加民進黨初選的賴清德,去參拜保生大帝時,也有媒體作文章,說保生大帝”發爐“了。加上之前韓國瑜新聞的“祥雲”說,及賴清德就職行政院長時的”巨龍”新聞,蔡英文的”天現聖光”,即使是我這個在有線新聞產業浸了二十多年的老骨頭都受不了,在臉書上發了個勞騷,說,“又是媽祖,又是發爐,我們台灣這是要宗教治國了嗎?”
我的本意是在抱怨這些用”神”之名來搏流量搏收視的媒體操作,結果令我非常意外。很多朋友以為我是對郭台銘反感,有些朋友以為我對媽祖反感,我們粉絲頁還被媒體引用。很顯然,賴清德的”發爐”新聞不夠紅,沒有幫我的勞騷發揮到平衡作用,又因為太簡短,也讓大家誤會了我的本意。
所以這次的琪斐大放送,我就來把它說清楚一點。
我對媽祖沒有意見,就像我對耶穌基督,我對佛祖,對伊斯蘭的穆罕默德,都沒有意見。我對祂們的信徒也沒有意見。大部分宗教勸人為善,有什麼不好?
我對宗教的問題,是從人拿自己的信仰作理由來攻擊別人的時候。
歐洲因為打了幾千年的宗教戰爭,到了近代才終於發展出”政教分離”的政治制度,就是想要避免宗教迫害。
我再說一遍:神應該是用來凝聚眾人的力量,不應該被拿來作為攻擊別人的藉口。
所以郭台銘說是媽祖叫他出來選的。我一點意見都沒有。
在形容一個人以無比的熱情在做一件事時,英文會說:”This is my calling.” 誰在叫他?就是神在叫他(The "hope of your calling" in Ephesians 4:4 is the hope resulting from your being called into the kingdom of God.)因為是神在叫他做這件事,這表示是命中注定,非做不可,即使要做重大犧牲也要甘之如飴。
但到了現代,“calling”的定義,不再限定是神,它可以是一個理念,一個核心價值。
大家憑良心講,要當我們台灣的總統沒有這個”calling”,能做嗎?
但有”Calling”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看能力如何,適不適合?
所以本周的琪斐大放送,我是以前紐約市長彭博及美國總統川普來做企業家從政的正反面教材。
彭博代表的是企業家從政可能帶來的優點:不會貪污,效率高,透明化,商業人脈等。
川普代表的企業家從政社會要付出的代價,那就是如何讓大眾信任川普不會拿總統之位來自肥,將集團利益擺在國家利益前面。
美國有要求盲目信託的傳統,有憲法裡規定不能接受外國酬庸的薪酬條款。結果大眾對川普的信任度有增高嗎?
我們看到的是川普集團在過去三年被提起的利益衝突案件,高達1400件。
我們看到的是通俄門調查。特別檢察官花了三年做了一個己確定會寫在美國歷史裡的調查報告。
結果是美國社會比以前更分岐。因為我們無法信任我們的總統,我們花了很大的社會成本。
我承認我自己就是那個對川普總統充滿懷疑的那種選民。
你能怪我嗎?當川普總統之前的川普企業家,”誠信”是他的強項嗎?
所以郭董要出來選總統,我給他拍拍手,國家處境艱難,有人願意出來擔,要給予鼓勵。但他會是個彭博型總統,還是川普型總統,大家如果回去看看郭台銘過去的行事決策風格,應該有個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dHo9lzl-s0/hqdefault.jpg)
甘之如飴同義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評價
一日行腳西榮里開步走(900)
行腳,像一個苦行僧,一個正常人不願做的事,可是我用漫遊嘉義的自在,走過三次的嘉義,介紹嘉義的美好,甘之如飴。
週一到週五,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面對所有可能支持你,也可能受意識形態綁架,怨恨你或反對你的人,一樣面帶笑容,做到無差別的服務,即時的回報,身體力行,讓市政問題,沒有藍綠,回歸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次,15年前,我用六個月,第二次,11年前,我用10個月的時間,走遍我成長的嘉義。
今年,我準備用45到55天,用臉書的直播,分享我熟悉的嘉義。
如同去年,我也是一個人,背著背包,走過東區39個里,用臉書直播,介紹文化產業美食,也感受到,在嘉義各個角落,許許多多素昧平生的朋友,給我熱情的鼓勵和接待。
可能,善良才是我們之間,共有,共享的語言。
10個月來,在臉書上,公開透明,分享我用Line和Messenger,提供400個以上的服務案件,用無差別的服務,即時的回報,來表達內心深處,無法向大家一一道謝的感激。
透過一天6小時以上的行腳,讓我可以深刻的反省自己,是不是可以身體力行,可以堅持到底,可以了解這片土地,可以沒有藍綠,可以回應人民的需要,可以讓政治落實到每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種體力極限的考驗,淬煉自己,內心深處的善良,改變政治,從自己做起,改變自己,從行動開始,把複雜的政治簡單做,把簡單的是認真做,簡單才會乾淨。
讓政治和我們想的一樣,可以解決人民的問題。
📣『凌子楚最清楚』YouTube
https://youtu.be/Tg9nH9kfKw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g9nH9kfKw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