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門群島的事情,不用急,那個最要擔心的是澳洲,其次美國。
尤其趁這機會,讓澳洲政壇與人民感受一下危機,不見得是壞事。
那個位置是從美國本土或夏威夷,要支援澳洲最重要的關鍵,一旦被建了雷達站、港口,或飛彈基地,澳洲會哭出來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瓜島戰役,地緣政治沒變,只是本來是日本挑戰美國,現在是中國挑戰美國。
誠如此圖,這年代台灣更重要的,是實質國際關係,以及建構共同利益。長遠來說,要考慮 rebranding,不然邦交國永遠沒辦法破百,在那裡爭是 32 還是 16,差異也不大。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哥吉拉2:怪獸之王》就要在今天五月上映了,除了拉頓、基多拉、和摩斯拉以外會出現的神秘怪物是誰呢?我們根據官方釋出的預告片整理了三個重點 1.預告畫面分析 2.未露臉的神秘怪物 3.紅蓮哥吉拉 -哥吉拉 Godzilla -摩斯拉 Mothra -拉頓 Rodan -王者基多拉 Ghidorah...
「瓜島戰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無臉 Youtube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Hui Youtube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討論] 太平洋戰爭_日軍步兵攻擊戰術-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瓜島戰役日本有多慘? 被美軍活活餓死10萬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最強輕步兵對決經典戰役(上):爭奪瓜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瓜島戰役美軍殺紅眼,日軍俘虜被石頭活活砸死,戰爭片 的評價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瓜島戰役中六大海戰的首戰,30分鐘盟軍4艘重巡洋艦被擊沉 ... 的評價
- 關於瓜島戰役 在 瓜達康納爾島戰役 的評價
瓜島戰役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八卦
日本海軍將領山本五十六於1943年在所羅門群島上空遭到美軍P-38戰機攻擊,坐在三菱一式陸攻快速運輸機上,到前線鼓舞士氣的他就此身亡
山本五十六的死,也導致日本在太平洋戰線全面崩壞,生前他極力反對對美宣戰,認為論資源和戰略都不是美國對手,卻被日本輿論社會批評畏戰,但日本對於情報管控隨著珍珠港事件前後開始廢弛,不僅蘇聯獲得這個資訊得以調兵保衛莫斯科,美國也積極研究電報和電碼破解,導致日後慘敗的中途島海戰,瓜島戰役和被追蹤的山本五十六行蹤
圖為山本五十六遺體火化後返日祭拜歷史照片
Isoroku Yamamoto is killed!!!
Body Of Admiral Isoroku Yamamoto Returns To Japan.
1943年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前往索羅門群島前線視察的途中座機遭美軍P-38擊落之後(海軍甲事件)。山本五十六大將的骨灰由武藏號戰艦運回日本後,時任日本首相陸軍大將東條英機前往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靈堂前鞠躬致意,山本五十六死後被追晉為日本元帥海軍大將,而納粹德國也追授山本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山本的死對於日本全體軍民士氣有很重大的精神打擊,而一直封鎖前線失敗消息的日本政府也被迫承認盟軍的戰爭能力正在迅速恢復,甚至開始反擊,而日軍戰況已經每況愈下。
瓜島戰役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八卦
最近蔡英文總統訪問南太平洋三友邦國家,其中一站抵達索羅門群島,其中一座島嶼是該國的首都霍尼亞拉(Honiara)坐落主島:瓜達納康納爾島,也是扭轉二戰局勢的戰場─瓜達納康納爾島戰役(Guadalcanal Campaign)又稱「瞭望台行動」(Operation Watchtower)
1942年8月,美國陸戰隊在此登陸與日軍激戰,雙方不斷增援,6個月內美軍戰死7,000多人,日軍則戰死31,000人,這是盟軍戰略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保護美國、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也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攻的開始,當美軍成功奪取瓜島後,後續的戰局戰略也隨之改變,也決定了日本海軍將領三本五十六的後生命運
瓜達那康納爾島嶼是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再次失敗,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而當時前進南洋協助日本作戰的台灣人也有不少投入南太平洋作戰,雖然目前少有資料查證是否有台灣人投入瓜島作戰,但也有紀錄顯示日本海軍曾經調度來自朝鮮和台灣的工人開發島上機場和簡易港口,卻在當時軍事機密下缺乏詳細具體數據和證據,有關的紀錄隨著戰後而遺失
而在島嶼北方海面是歷史有名的鐵底海峽(Iron Bottom Sound),雙方進行激烈海域爭奪戰,也讓大量的美日等國戰艦或其他沈船葬身其中,也是全球少處有密集沈船的大墳場
---------------------------------------------------------------------------
參閱:
隨行筆記》索羅門群島:台灣人二戰失落的記憶碎片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11-01/102454
瓜島戰爭紀錄照片數位彩色化圖集
http://www.gettyimages.com/…/years-since-the-battle-of-guad…
HBO影集 太平洋戰役(The Pacific) 瓜島戰役橋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SQqVEu135E
瓜島戰役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QxjE2nVsKs
瓜島戰役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評價
《哥吉拉2:怪獸之王》就要在今天五月上映了,除了拉頓、基多拉、和摩斯拉以外會出現的神秘怪物是誰呢?我們根據官方釋出的預告片整理了三個重點
1.預告畫面分析
2.未露臉的神秘怪物
3.紅蓮哥吉拉
-哥吉拉 Godzilla
-摩斯拉 Mothra
-拉頓 Rodan
-王者基多拉 Ghidorah
-紅蓮哥吉拉 Burning godzilla
-碧奧蘭蒂 Biollante
-蓋鋼 Gigan
-安基拉斯Anguirus
-庫蒙加Kumonga
➤合作提案或邀約
☑信箱:ads@teepr.com
➤追蹤Jon和Sherry的IG
☑IG帳號: sherry__jon (是兩個底線唷~)
➤想要跟Sherry一起工作的人請寄履歷到
信箱 : hr@teepr.com
標題請打[應徵]想要跟Sherry一起在亮影片工作
➤其他相關影片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網友劇情推測整理」:蜘蛛人歷史早被改寫
https://youtu.be/iut90wwcPPk
終局之戰預告時間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jjVSFYgdM
驚奇隊長4大Bug 在《鋼鐵人1》犯的錯回不來了!
https://youtu.be/-wLYMXomkOs
驚奇隊長電影彩蛋爆雷分析-她根本還不是驚奇隊長
https://youtu.be/ezsNiADdCag
漫威女英雄木瓜大小排行
https://youtu.be/mx-VbDm4tSI
看驚奇隊長前「必須知道的3件事」
https://youtu.be/li2Rlu5Sxf4
復仇者聯盟超級盃預告解析
https://youtu.be/B6a2Pjy2xBM
復仇者聯盟前導預告解析
https://youtu.be/-Z-KKVqidd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zgQfM-0wrQ/hqdefault.jpg)
瓜島戰役 在 無臉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無臉的頻道:https://goo.gl/hgLXKq
【粉絲團】FB連結: https://goo.gl/wYTVKU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s://goo.gl/vVk6vV
七大罪播放列表
https://goo.gl/n25U8v
火影忍者播放列表
https://goo.gl/FPRVms
死神播放列表
https://goo.gl/uwXPtA
家庭教師播放列表
https://goo.gl/HtDzFb
西行記播放列表
https://goo.gl/ukwYH8
要聽神明的話
https://goo.gl/NVxYsC
鬼畜島播放列表
https://goo.gl/DtKUih
南瓜魅夜播放列表
https://goo.gl/trka2N
封神紀播放列表
https://goo.gl/XprCS8
恐惧本源
https://goo.gl/UhBiXs
無臉VLog
https://goo.gl/Y9q4m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nDe_vRh3Zo/hqdefault.jpg)
瓜島戰役 在 瓜島戰役日本有多慘? 被美軍活活餓死10萬人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瓜島戰役 日本有多慘? 被美軍活活餓死10萬人. 2.5K views · 1 year ago #戰爭電影 #二戰 #電影解說 ...more. 历史放映室. 25.2K. Subscribe. ... <看更多>
瓜島戰役 在 最強輕步兵對決經典戰役(上):爭奪瓜島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知道先讲日军的目的是最后要拿志愿军和美军比,志愿军不用多说,大陆人都知道。但是很多台湾同胞不知道的是,我们也会记得驻印军在滇缅反攻的表现。 ... <看更多>
瓜島戰役 在 [討論] 太平洋戰爭_日軍步兵攻擊戰術- 看板Warfare 的八卦
拜網路資源豐富之賜,
最近閒讀日軍在太平洋島嶼陸戰的戰史,
主要是三場日軍主動攻擊的戰役(瓜島-亨德森機場戰役,塞班島萬歲衝鋒,沖繩總反攻).
先講心得,
根據網路文章,分析日軍大正12年修訂的歩兵操典草案,
https://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senshi/pdf/201503/04.pdf
日軍的步兵攻擊戰術,其實有跟上WWI後的變革.
主要變革有,
1. 重視各兵種的偕同,包含重機槍應從中距離(600m)改為近距離(300m),
使用步兵炮,迫擊砲支援連隊(中隊)攻擊,火力間隙由擲彈筒填補等細節.
2. 取消橫隊的正面攻擊,改使用間隔更寬,躍進的滲透攻擊.
(應該跟Bounding overwatch是同款概念)
3.廢止密集隊,最小戰術單位應該由營改為連隊(中隊),
中隊長以下可依狀況自行判斷如何實施攻擊.
但實際打仗時,以瓜島戰役為例,
卻因為中高級軍官指揮失當,
包含參謀,師團等級的情報錯誤,並訂定離譜的戰略目標[註0-1],
和聯隊長,大隊長只抱守上級命令,沒有適時調整投入的兵力[註0-2].
導致被聯軍評價素質不錯,日軍中隊長級別的軍官們,
只能以弱火力,帶領連級兵力作自殺式攻擊,沖繩戰役則有明顯改善.
軍備方針上,也是屢屢走偏,
典型的例子,作為填補連級重武器火力的擲彈筒,
竟一度替代迫擊砲的戰術定位.
以下將簡介上述提到的三場戰役.
[註0-1]
後面會提到的亨德森機場戰役,日軍因低估美軍兵力,竟訂定了在迂迴攻擊後,
僅1夜的時間,必須佔領亨德森機場,並清除機場西側美軍陣地和渡口.
但日軍在補給嚴重耽誤的情況下,連南緣的美軍防線都打不過去.
[註0-2]
日文wiki描述,日軍大本營在檢討瓜島陸戰失敗,
主要因素除了火炮不足(重型火砲含高射炮僅48門),情報失誤,
還有大隊長級別的指揮能力很差.而看了戰況,會發現聯隊長更差.
第一場是瓜島攻防戰的亨德森機場戰役(23–26 October 1942),
日軍精銳的第二師團,
制定一個山區迂迴的攻擊策略,
但在幾乎無火炮,重機槍,迫擊砲支援,和無效的情蒐下[註1-1],
只拿著皇軍三寶(步槍,輕機槍,擲彈筒),
以植物大戰殭屍的模式,以多波次步兵衝鋒,
把2個聯隊7000人中的3000人送光,2個聯隊長戰死,美軍僅傷亡約200人.
這麼沒有效率的攻擊,
還真的有造成2次重傷美軍的機會!
卻因為缺乏應變的指揮而失去了[註1-2].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www.history.navy.mil/research/library/online-reading-room/title-list-alphabetically/g/guadalcanal-campaign.html
[註1-1]
日軍在制定戰略時時間壓得太緊,
大部分火炮無法到達戰場(very little artillery or mortar support),
又日軍為了保證攻擊的奇襲性,
只在攻擊前夕派出1個小型的巡邏隊,
因強度太低,
對美軍防線的部署強度毫無所悉.
[註1-2]
請看參考資料中的Map 13,
https://i.ibb.co/WnZGq5s/1111.jpg
第一次機會,
是日軍以第16聯隊的2個大隊,發動第一次攻勢.
聯隊長下令全面進攻後,
自己也帶著衛隊往美軍陣地衝鋒...
其中左翼有部分未知人數的日軍,
穿過美軍部屬失當的空隙(陸戰隊跟陸軍交代不清,導致西側與南側交界露出缺口),
並滅了美軍1個砲兵觀察小組,
日軍穿過空隙的路徑,請參照圖上最左側的紅色虛線.
但因不明原因原路離開,
美軍直到當次攻勢結束的隔天早上,
才發現曾有大批日軍穿過這個空隙!
要是日軍繼續往縱深前進,
會直抵美軍的海岸砲兵陣地和司令部.
而能做出反應的日軍前線指揮官,第16聯隊聯隊長,
在一開始的衝鋒後就失蹤,之後被判戰死...(WTF)
美軍立刻填補了這個空隙[註1-3].
第二次機會,
參照圖上中間兩條粗的紅色實線,
是日軍以第29聯隊為主,發動第二次攻勢,
經過三波自殺式衝鋒,150名日軍竟站上了稜線.
這個缺口僅有100碼,時間約為凌晨2點,
而美軍直到破曉才湊齊兵力反擊,但缺口內還是這150名日軍!
這代表了日軍有3-4個小時,可以往這個缺口繼續灌輸兵力,
但日軍沒這麼做,而是繼續攻擊其他打不動的區域.
同樣地,沒把握機會的日軍前線指揮官,第29聯隊聯隊長,當晚戰死...(WTF^2)
[註1-3]
日軍原訂計畫中,有1個獨立支隊(約1個大隊)要在第一次攻勢就攻擊該區域,
但它遲到了一天,而美軍已填補了這個缺口,
日軍依然發動自殺衝鋒,結果被美軍2個重機槍班(1挺能用1挺故障)和砲兵火力,
在15分鐘內滅了2個中隊.也提供了美國太平洋戰爭影集的素材XDD
影集片段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3F16J42Eo
史實上也是美軍2個班在5分鐘內,用各種槍械掃平日軍1個中隊衝鋒,
而日軍又投入1個中隊,被美軍的砲兵火力炸好炸滿.
第二場是塞班島最終的萬歲衝鋒(06–07 July 1944),
日軍殘兵4700人,無高級軍官指揮(下令總攻擊後自己就切了XD),
輕機槍可能有10挺,重機槍1挺,坦克1輛,
頂著美軍一整晚的砲轟,秘密在美軍前方集結.
用有效的試探攻擊[註2-1],
探得美軍2個營之間500碼的巨大空隙,
在凌晨發動多波次的萬歲衝鋒,
並僅以少量兵力佯攻美軍防守最強處[註2-1].
15個小時之內,以陣亡4300人以上的代價,
衝垮(Overrun)美軍2個陸軍營,1個陸戰隊炮營,
美軍至少傷亡1145人,2名營長和多名連級指揮官戰死[註2-2],
是日軍極少有實質傷害的玉碎攻擊.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www.nps.gov/parkhistory/online_books/npswapa/extContent/usmc/pcn-190-003123-00/sec7.htm
https://www.nationalww2museum.org/war/articles/banzai-attack-saipan
https://historyofyesterday.com/saipan-banzai-charge-on-tanapag-plain-4d35d1caa616
[註2-1]
根據美軍紀錄,日軍在當夜先發動一次全線射擊,但不衝鋒,
實際是為了火力偵查,因而偵知美軍第1,2營之間的空隙,
日軍破曉時發動萬歲衝鋒,就將主力放在美軍的火力空隙間,
而只用1個中隊(100餘人)攻擊美軍火力最強的右翼高地(第3營).
[註2-2]
美軍最前線的2個營傷亡918人(第105步兵團),
第1營除了1名連長,其餘連級以上指揮官戰死,
第2營除了營長,其餘連級以上指揮官和營部人員皆戰死.
後方1個陸戰隊砲兵營也被衝垮,傷亡127人,營長戰死.
第三場是沖繩島戰役,日軍最後的總反攻(04-05 May, 1945),
日軍派出預備隊,是以24師團為主的4個大隊(計畫中應是6個),
在日軍所有重型火炮和坦克支隊的支援下,
以正面滲透的戰術,且盡力攜行重武器[註3-1],輔以小艇載兵繞背,
反攻剛爬上嘉數高地,正在前田高地跟日軍拉鋸的美軍.
這是在太平洋戰爭後期,
被認為有高戰術水準的日軍步兵攻擊.
但因為準備時間太短,加上炮擊雖猛烈卻無效[註3-2],
日軍還是損失了5000餘人,而只讓美軍傷亡700多人[註3-3].
主要參考資料,
1. https://history.army.mil/books/wwii/okinawa/chapter12.htm
2.《沖繩決戰-高級參謀之手記》八原博通
[註3-1]
根據美軍紀錄,這次的日軍總攻擊,
有超過400名日軍成功滲透防線(實際是1個大隊主力,630人),
不但攜行重機槍,迫擊砲,還有1門75mm榴彈砲,以及若干美軍衝鋒槍,
而不再是只帶輕武器從正面衝鋒的低效攻擊.
這也看得出當時中隊級別的主要重武器,92式重機槍和97式曲射步兵炮(即迫擊砲),
雖然重達60-70kg,但有心要抬還是抬得動.
積極的將重機槍和迫擊砲做抵近射擊,才能發揮最好效益.
[註3-2]
具八原博通回憶,4月24日,第62師團從嘉數高地撤下後,
與援軍防守前田高地以及首里防線.
4月29日,大本營人員即到達戰場,傳達必須總進攻的命令,
日軍只有1周不到的時間可以準備.
或許因準備不及,以及總指揮牛島滿預期不會成功,
將總進攻的部隊從6個大隊減少到4個大隊左右,
而美軍紀錄中,日軍火炮支援雖猛,落彈達13000發,但亂打一通,只造成輕微傷亡.
[註3-3]
日文wiki轉述美軍資料,日軍在此戰中驚人的陣亡6237名!若真的損失這麼重,
那24師團基本上就壞滅了,但實際上它並沒有立即性的失去戰力,
這邊採用八原博通的說法,損失5000餘人.
而美軍傷亡,其實包含了5月4日防守(傷亡370餘人)和陸戰師進攻時的傷亡,
可見日軍雖然戰術上大為進步,但攻擊力量仍然不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02.196.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25218679.A.AA3.html
美軍2個營的編制應為1200人,日軍在人數上有4:1的優勢.
但日軍這4700人的處境,十分淒涼.
因此時的日軍主力,已被困在塞班島北部,一小塊失去至高點的控制區.
據美軍片段的紀載,
這4700人中超過3000人是輕傷兵.
而且指揮官齊藤義次,在6日下午,下達隔天凌晨總進攻的命令後,
就跟南雲忠一一起切了,指揮系統就此中斷.
各路日軍是像鄉民參加演唱會,各自前往集結點,
該集結點是一個離美軍僅2公里不到的村落,
所以美軍有發現日軍不尋常的集結,
從6日晚上開始,砲兵,艦砲炸炸炸,一直炸到午夜,
但日軍捏著不動聲色,繼續集結.
終於捱到要總進攻了,按日軍編制,
應要有300挺以上的輕重機槍,卻可能只剩輕機10,重機1,和1台拼湊的坦克.
前線指揮權的部分,
照美軍訊問戰俘的口供,
此時的日軍沒有統一指揮,是各個小部隊的軍官一起協調,
包含集結,火力偵查,總進攻,再集結進攻(針對陸戰隊砲兵營)等行動.
所以,日軍沒有大隊/聯隊級的指揮官,還真的比較強.
24日晚上,日軍第一次攻勢,
是由第16聯隊聯隊部率領第1,3大隊發起全線攻擊(第2大隊25日拂曉才到),
聯隊長失蹤後,直到日軍撤退前都沒找到,被判定戰死.
文中所提,折返的紅色虛線,是只有部分日軍穿過缺口,不是整個聯隊,
因為美軍到早上才發現曾被侵入,故不知道人數多少.
而第16聯隊在攻擊失敗後,
留在戰場上會合第2大隊和後續的第29聯隊,
指揮權則由第29聯隊長負責.
擲彈筒就是請敵軍吃芭樂海的手榴彈發射器,
它在600公尺以內就可以使用(89式擲彈筒),
掩護步兵持步槍和機槍進攻(300公尺以內).
日軍一個小隊就有三具,裝備率高,單兵即可操作.
盟軍也對日軍擲彈筒的評價很高,
可參考這篇農場文,
What Made the Dreaded Type 89 Knee Mortar So Damaging
https://warfarehistorynetwork.com/2017/05/23/what-made-the-dreaded-type-89-knee-mortar-so-damaging/
但作為主要的重型步兵支援武器,
是能在1000公尺以外射擊,
高裝藥的迫擊砲和步兵炮.
擲彈筒,榴彈發射器這類的,只算是在輕/重武器之間,
也塞一些支援火力.
一開始日軍自己有意識到,擲彈筒算是擋一下支援火力不足的情況,
但看滑膛打不準,炮彈損耗快的迫擊砲越來越不順眼,
導致迫擊砲的裝配,從30年代後就跟不上潮流.
先是連級(中隊)的輕迫完全沒有,
營級(大隊)的81mm九七式迫擊砲,原本只做防守用,沒有廣泛配發.
同為營級的步兵炮,又只有92式步兵炮2~4門.
日軍大隊編制比其他國家的營級大,
步兵的支援火力密度極度不足,
導致太平洋戰爭前期,
日軍步兵多仰賴擲彈筒,作為主要支援火力.
之後才隨著戰爭校正回歸,大量配發97式迫擊砲.
可參照wiki,
97式迫擊砲1938年8月開始量產,
到1942年10月前,整整4年時間,
要用不用的產了1238門.
但應該是發現,從1942年8月開打的瓜島戰役,
日軍步兵的支援火力太過悲劇,
才卯起來生產,5個月就產了888門.
只節錄連級規模的部分又簡化它,大項目參見P23,歸結三點的內文位置,
1. P6 ,P8 ,P16. 2. P6, P7, P8. P12, 3. P5, P24, P25
每每感覺日軍在做軍備準備時,被落伍的觀念打偏,
過度追求"最少彈藥消耗",
不廣泛裝備可量產的迫擊砲甚至衝鋒槍.
雖說也做出還可以的狙擊槍,
瓜島戰役中,據美軍紀錄,
日軍狙擊手對美軍造成的威脅,比正面攻擊還大[註1],
但日軍沒有發展狙擊戰術,
只有將狙擊手的腳綁在樹上,直到戰死的酷設定.
[註1] 本文中提到的亨德森機場戰役,
日軍有對美軍正面戰線(西側,與日軍對峙)發動佯攻,
包含至少1個大隊和9輛坦克,
結果被美軍反坦克炮,野戰砲,榴彈砲炸翻,
美軍估計日軍被炸死600人(或數百之說),坦克全毀.
而自己只有2名陸戰隊輕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