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通報請打1922,大家合作防疫不漏!
我和衛生局長向大家報告目前高雄市政策措施,季節交替也是流感、登革熱好發期間,勤洗手注重環境衛生習慣非常重要。
同時我要特別感謝各行各業一起防疫的市民朋友,這段期間大家生意一定受影響,大家辛苦了,在此呼籲有感冒症狀的朋友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出入公共場所。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新聞處(9/3)】 #比照台中科技查空污 台中近年來有許多新興建案,所以台中市環保局今年開始要求工地裝設微型感測器,至七月底已稽查8584次,開出93次罰單,減少3525公噸的懸浮微粒,雖然桃園空污問題沒有台中嚴重,但同樣有許多建案、工地造成的揚塵,桃園環保局是否有意願...
環境衛生報告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砸了WHO招牌的不是譚德賽,而是中國的野心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昨日記者會失控演出,裝可憐說自已被台灣網軍侮辱,甚至崩潰亂咬是對黑人社群的侮辱,想拖其他同胞下水,用種族歧視的罪名抹黑台灣。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世界憤怒砲轟,歐美各國網友紛紛聲援台灣,畢竟正是這位譚德賽,配合中國假消息攻擊,蓄意降低世界各國對武漢肺炎的戒心,癱瘓世界防疫準備一至兩個月,讓全世界超過150萬人感染,近9萬人死亡。
三個月前,台灣沒什麼人認識譚德賽,我們給他的唯一訊息,是透過IHR傳達武漢肺炎會人傳人的警訊。這個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消息,卻被譚德賽蓄意掩蓋,甚至說這是「侮辱」,譚德賽所作所為不只失職,還相當於隨機謀殺大量群眾。外交部沒有控訴他是與中國配合的殺人魔,還邀請他訪問台灣、向台灣學習防疫,真是客氣到極點了!
然而,這樣荒腔走板的中國衛生組織CHO,是怎樣走偏的呢? 我今天要花點時間,跟各位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1. 世界衛生交流的開始
故事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面歐洲城市的人口快速增加,歐洲的船隊征服世界,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科學知識與技術也突飛猛進,人類逐漸相信,理性能戰勝未知,讓我們免於疾病之苦。
因而,在1829那場殺死數十萬人,持續多年的霍亂大流行後,法國成立了「皇家醫學學院」,派遣科學家到當時歐陸另外三大強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調查與交流,成為國際醫療合作的起源。在數年研究後,法國人比較了各國採取的不同隔離政策,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國際會議來制定相關規範的標準。歷經協調後,1851年終於在巴黎召開「國際衛生大會」,共有12個國家各派出一名醫師與一名外交官參加。
有趣的是,在大會上,義大利國家(教皇國、托斯坎尼、兩西西里王國)、西班牙都支持對霍亂患者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但英、法、奧不贊成,幾經妥協下,各國同意起草共有137條的國際衛生公約。
1854年,英格蘭內科醫師John Snow 研究寬街霍亂爆發事件,透過分析群聚感染的地理模式,使用科學統計方法,正確推測出了「水源」是傳染病灶,在找到微生物病原體前,就能夠有效的圍堵傳染病擴散,成為流行病學的發端。
在公共衛生的進展下,國際衛生大會的形式也越來越齊備,開始針對更多的疾病制定各國一致的公衛規範,到1938年,一共舉辦了14次,參加國也增加到50個,成為西方世界交換衛生訊息的主要平台,這也是WHO的前身。
2. WHO的誕生:一位中國人與一位台灣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後,在戰火的斷垣殘壁中,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也隨之興起,剛誕生的聯合國被賦予很高的期待,各國希望聯合國希望取代國際聯盟,更好的協調各種國際事務,維持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
1945年4月,當德國即將投降,而日本仍在垂死掙扎時,第一次聯合國籌備會議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擔任醫學專家的施思明博士,在會議上和巴西、挪威代表討論下,共同提議設立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宣言中,各國同意以「世界(world)」取代「國際(international)」,彰顯該組織的普世性,不只限制在特定的會員國中。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將防治瘧疾、結核病、性病,促進母嬰健康、營養和環境衛生列為首要目標。在WHO成立之初,大體上仍有著崇高的理想,並領導了許多重要的公衛成就,包含由美蘇等國共同合作,從1958年開始推動的「根除天花計畫」,結果成功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在自然界消失,一時之間,讓世衛成了象徵國際合作與科學成就的力量。
至於發起人施思明博士,因為後來進入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服務,而與WHO的管理職位擦肩而過,但仍於194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所有聯合國職員的醫療,以及執行海外任務行前的醫療衛生準備工作,前後長達20年之久。這位後來就不生活在中華民國國土的中華民國國民,最後在美國安養天年,活到90歲,於賓州享高壽過世。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台,並宣稱以台灣為國土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當然,在這段時期裡,台灣人就以「中國代表」的名義,得到了參與WHO的機會。
其中,在WHO中擔任過最重要職位的,莫過於林宗義醫師。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是日治時期的典型台灣人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然而,就在他年紀輕輕就當上台大科主任同時,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228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228後,林宗義全心投入工作,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母校東大獎學金,在美、日、英等國研究,在1955年就被WHO邀請成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了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然而,同時林教授因為228受難者的身份,又在海外接觸異議人士,支持台獨運動,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黑名單,不能返國,卻能拿聯合國護照通行無阻。中華民國的異議人士在國內被迫害,卻在WHO當大官被保護,一生流亡海外,相較今天的政治環境,真是諷刺至極。
3.爭取中國正統失敗的中華民國,以及被國際遺忘的台灣
1971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也就是PRC取代ROC成為中國唯一代表。先前十多年間,不斷嚴詞拒絕各種「雙重代表可能」(簡而言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中華民國政權,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但我們今天嘲笑譚德賽時,不要忘記中華民國政府在50年前也是一樣的口氣。
當時,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蔣介石痛訴:「聯合國大會違反憲章規定,通過阿爾巴尼亞等附匪國家之提案,牽引毛共匪幫竊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中的席位」....「我們本漢賊不兩立之立場及維護憲章之尊嚴,退出我國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對於此項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
簡言之,一切就是「毛共匪幫」動員聯合國小混混霸凌我們「七億正統中國人民真正代表」,我們絕不屈服,歷史將會證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就是聯合國「毀滅的宣告」。
什麼,聯合國沒了中國國民黨,聯合國就會毀滅! 這真是太威了吧!
總之,蔣介石政府把有機會平局的牌,打成輸到脫褲,結果害到台灣,從此因為掛著「假的中國」招牌,無法加入任何聯合國下的國際組織,但他的徒子徒孫一樣爽爽跑去「附匪」啦!
總之呢,在兩蔣在世時,對於聯合國各種組織,抱著「我們退出聯合國,聯合國就要毀滅啦」的心態,被趕出門後,趕快表示是我拒絕參加。到了李登輝時期,則轉向務實,開始嘗試用各種名字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再計較代表「中國十幾億人」,但如果用了中國,就違反一中原則,用了台灣,就被說搞台獨,而被中國用力打壓。
2003年,SARS爆發,台灣因被中國排擠,無法接受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而導致之後政策誤判,釀成嚴重傷亡。當時,台灣第七次申請加入WHO,雖然美日歐盟都支持,但卻被中國強硬否決,中國駐WHO代表沙祖康更怒嗆台灣採訪記者「(台灣2300萬人的防疫需要)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
在那個年代,台灣要取得國際新興流行病等資訊,幾乎都是透過美國CDC等組織的管道協助,WHO完全將台灣人民的健康需求遺忘。
2009年,當親中媚共的馬英九政權上台後,中共為了「表達善意」,默許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參加WHA大會,但WHO卻在內規中把此身份表達為「中國的一省」大吃台灣豆腐,而參與會議也限制重重,無法取得所有資訊,還要時時看中國臉色。
蔡英文上台後,中國施壓WHO不繼續發給台灣觀察員邀請函,台灣改以其他身份派員混進去旁聽,並拉攏各國支持。期間曾與美日法澳英德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陳時中部長也曾堵到剛當選理事長的譚得塞,恭喜之餘表達希望參與WHA的意願。
4. WHO為何變成中國的樣子
陳時中部長遇到譚德賽時,他剛打敗英國籍對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秘書長,自然風光至極。但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當選的背景,就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譚德賽念的大學本科是生物,後取得公衛博士學位,是第一位非醫師的WHO秘書長。但他過去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任內,三度阻止記者報導霍亂疫情,顯然和中國氣味相投。而他在擔任外交部長任內,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密切配合,大量引進中資,讓中國在衣索比亞首都投資了機場、輕軌、工業區、到吉布地出海港的鐵路,提供了約4000億台幣的貸款,佔該國外債的一半,也讓衣索比亞面臨嚴重的還債壓力。
譚德賽的競選,受到非洲聯盟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在非洲國家中運作為時已久,支持這樣一個連國內霍亂都治理不好的人當上世衛秘書長,原因很可能是譚德賽好控制、握有把柄,易於讓中國發揮影響力。也讓中國在陳馮富珍(SARS期間防疫不力的香港衛生署長)卸任後,能夠繼續控制WHO。
陳馮富珍擔任的WHO秘書長,正是中國第一個拿下的國際組織首腦。近十年,中國大舉佈局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球大撒幣,攏絡這些國家,獲取國際組織控制權。於是,2013年,中國拿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和WTO副總幹事;2015年,又奪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接著曾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專門屠殺與迫害異議人士的孟宏偉,竟然於2016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卻在2018年10月回中國時「被失蹤」,過幾天才被中國宣布逮捕,國際刑警主席一職也「被辭職」,而今年,最喜歡盜版、最沒有人權的中國又叩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這一連串的努力,目的在於滲透國際組織後,更改遊戲規則,替中國在國際上打壓異己,或是幫中國竊取機密消息,好讓中國在世界競爭中可以透過各種作弊賤招來獲勝。
但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反應緩慢,盲信中國表示自身不具威脅的說詞,金融海嘯後孤立主義興起,都給了中國趁虛而入的機會,也讓一度充滿理想的WHO,變成了CHO。
5. 台灣的機會
在中國崛起之際,台灣看似處境艱難,中國國民黨之流,則認爲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能依附中國、仰人鼻息,靠著雙膝下跪討口飯吃,看能不能混進去這些組織當「中國台北」,以中國附庸的方式存在。
然而,正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台灣過去壯大自己的努力卻意外有了成果,讓國際暮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在燈火闌珊處活著,活得比你們這些相信中國讓大家發大財的國家都還好。
台灣防疫之所以成功,最大原因在於「不相信中國」、「不相信WHO」,既然WHO不給我們一手資料,我們就當作你和中國聯手說謊,從自己的經驗嚴格來判斷,三個月過去了,相信WHO的國家都死傷慘重、全面停擺,只有死也不信的台灣還在上課、還在打職棒,成為世界奇蹟。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七七49年,被沙祖康痛罵「誰理你們」也17年了,現在的台灣,需要國際組織援助的,基本上沒有;可以幫忙國際組織的,非常多。但直到這波疫情,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建立起非官方的聯繫管道,開始交換情報、支援物資。主流國際社會才突然發現:「哇靠,台灣這麼有用」、「被中國打壓成這樣竟然打不死」、「早聽台灣的說不定沒事」.......
國際社會,是實力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則道義,但要證明自己,才會有人幫你。而台灣,已經拿到了那張名為「信任」的國際入場券。然而,現在並不是自滿,也不是擺出姿態,全盤否定所有國際組織的時候。
接下來,WHO與台灣的恩怨情仇並不會落幕,真正的遊戲才要開始!
#早安長文恭喜你看完了
#打不死的必使我們強大
環境衛生報告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你以為,為什麼護理師不吃正餐,要堆這些餅乾、零食?
今天,媒體報導某醫院以「環境衛生檢查」之名,對護理人員行「職場霸凌」之實:「護理人員有時忙到沒吃飯只喝水,櫃子裡面的水壺用來補充水分,或以餅乾、泡麵果腹,多數同仁無法接受標示姓名的水壼被扔在地上」
你以為護理師很悠閒、很享受,上班還訂飲料?
護理師說:你以為我們想喝啊?那是因為沒時間吃飯!沒時間吃飯!沒時間吃飯!
#原來喝珍奶表示忙到沒時間吃飯
喝一兩口奶茶,就可以稍為補充血糖,要不然都餓到頭暈手抖了,怎麼工作?
吸一口珍珠,就可以邊工作邊咬,至少心理安慰著自己:我有在吃東西!勉強果腹、減緩飢餓感!下班再來吃冷掉的便當。
要不然就是隨身帶一點糖果和巧克力,以防低血糖!
有些管理階層會說,護理把飲料杯放在桌上有礙觀瞻!
禁止護理站訂飲料、禁止桌上擺飲料、禁止跟診喝飲料!
(這次甚至是把護理同仁,放在櫃子裡的食物,都全部掃在地上!)
桌上為何會擺著飲料?
報告長官:那是因為一次只能喝一兩口啊!妳以為她們有時間把一杯飲料喝完嗎?
桌上為何會擺著飲料?
因為放在冰箱裡,要多走好幾步路才能喝到啊!還沒走到,就要被call走了啦!
一杯飲料這樣分段喝已經夠可憐了!難道還只能像小偷一樣,躲起來喝嗎?
#珍奶就是機動性補充能量的首選啊
#珍奶糖果根本就是過勞指數
報告長官,她們也很想跟妳們一樣,用餐時間一到,就去美食街,點餐坐下來好好吃飯啊!
要珍珠奶茶消失很簡單:減輕護理師的工作量、增加人力,讓她們能夠準時、有足夠的時間吃飯就可以了!
#桌上出現珍奶表示勞動條件極需改善
桌上出現珍奶表示勞動條件極需改善嗎?
長官的思維就是:那簡單!就禁止桌上出現珍奶就好,那我們就沒有過勞了!嘿嘿嘿!
這種鴕鳥心態、這種做表面的事,履見不鮮,表面上乾淨、平靜就好!完全沒有想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如果再有人「反應問題」,那就一定是她自己「有問題」!就被釘成黑五類!
大家最常詬病的,就是5S!
簡單來說,就是一天的全院清潔比賽,根本就完全扭曲了5S的精神!(好吧!總是有醫院說他們是在認真的執行醫院環境清潔,行政人員也很辛苦的在做等等… 維護清潔很重要,but,這是護理師的工作嗎?)
聽說有些評審還會穿著白手套去摸角落有沒有灰塵,這樣做只能說是變態到了極點!難道角落的灰塵,是護理師的專業該管的嗎?
那一天,大家都只能把這些補充能量的東西暫時讓它們消失!
那一天,大家就只能餓肚子!
再來就是感控查核:邊工作邊喝飲料不符感控原則!
報告委員:現在能夠把「飲食」和「工作」分開的方法,就是不進食啊!
你以為大家都很enjoy「食物」配「記錄」嗎?
只能說,有些護理師的熱情,是被這些坐在辦公室的管理高層給澆熄的!
求求這些長官,先瞭解這些基層人員這麼做的背後心酸,替她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不要不食人間煙火
#不要為了表面功夫而澆熄護理的熱情
這些護理師,從小到大,媽媽都沒餓過她們,但是到臨床工作以後,卻因為太忙而需要挨餓,你看了能不心酸嗎?
以後,民眾若看到她們訂飲料、口中咬著糖果,請體諒她們!
長官們,以後若再看到桌上有珍奶,請多多關心她們的勞動條件!
#桌上有沒有珍奶不是護理師決定的
#桌上有沒有零食不是護理師決定的
#是由管理階層決定的
#能夠有時間好好吃飯誰還要喝珍奶
#能夠有時間吃飯_誰還要吃零食?
歡迎分享~
環境衛生報告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新聞處(9/3)】
#比照台中科技查空污
台中近年來有許多新興建案,所以台中市環保局今年開始要求工地裝設微型感測器,至七月底已稽查8584次,開出93次罰單,減少3525公噸的懸浮微粒,雖然桃園空污問題沒有台中嚴重,但同樣有許多建案、工地造成的揚塵,桃園環保局是否有意願跟進台中市的作法,針對建案目前有何措施?
環保局則說,目前僅針對大型的一級營建工地,以及市民較常陳情的工地加裝感測器,智翔則希望可以擴大裝設的範圍,將二級營建工地也納入範圍。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數量高
根據審計報告統計,截至去年底桃園市有1016處污染控制場址,佔全國總數近半,其中986處為農地污染,僅次於彰化縣,請問環保局有無改善的計畫?既然環保局表示這些都是陳年舊案,皆有要求業者改善,那請會後再提供數據,我們來檢視看看這些年來污染場址有無減少。
#公害陳情數量增加
根據環保局的施政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受理的公害陳情案件,除了水污染下降之外,其餘空氣、噪音、廢棄物、環境衛生等項目都提高了,總體增加11.3%,雖然環保局長將現象歸因於市民環保意識的抬頭,但依然代表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所以稽查科目前的工作重點都在處理空氣與噪音(前兩大類)的陳情稽查。
#健行路豆腐工廠飄惡臭
至於公害陳情的實際狀況,今天智翔也在議會中特別提及近年來於健行路豆腐工廠的案例,健行路周遭居民受不明惡臭困擾,後來才發現是因為兩家豆腐工廠長期將廢水排入雨排,加上桃林鐵路施工打通而異味飄散,並且在去年12月底被環保局認定改善完成後,今年三月再接獲民眾投訴,向環保局反應。
這案例顯示出,環保局對於小型工廠的監督未盡周全,既然豆製品的廢水屬於事業廢棄物,就不應讓其偷排放至雨排,最後流向南崁溪,那麼南崁溪的整治永遠不可能完成,況且雨排管道鄰近桃林鐵路,若不想辦法改善,屆時被吸引至桃林鐵路遊憩的市民聞到惡臭,公害陳情電話恐怕要接不完了。
#市政資訊系統性告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八月五號起八大風險場所需配戴口罩,有鑒於上半年各局處在活動取消的消息上彙整混亂,建議新聞處能從過去的狀況吸取經驗,應有系統性整理並將消息公佈於市民便於搜尋的平台或管道。
#公民會館活化
桃園區公民會館今年由新聞處接手管理,6月公共場館重新開放後至今使用率不高,而七月份時,新聞處曾說九月會完成研究報告,年底前著手辦理轉型活動,因此詢問目前的計畫規劃進度如何?
處長則回答,目前有三方案,看是否由政府全權管理,還是委託民間業者,九月份開始會開始舉辦主題活動,預計每兩個月一檔次,也會與當地里長、社區商圈共同討論活動的形式,智翔則請新聞處再提供目前方案的內容,希望可以讓公民會館的使用早日活化起來。
環境衛生報告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評價
早前,立法會人事編制委員會上討論食環署開設一個職位,負責檢討公眾街市的設施和管理,制定整體策略和監督落實改善措施。
我要求政府交代,會否全面檢視所有公營街市的設施和管理模式,在各區的街市實施更多切實可行的改善措施,包括增設地區特惠站、改善街市環境衛生問題,以及促進多元化的攤檔組合等,而不只是集中於之前顧問研究報告中的六個選定街市。政府官員表示,該六個街市主要作示範作用,會視乎其他街市的實際情況和商販的意見再作調整。
我亦再次向政府反映,希望政府正視大圍居民的訴求,在當區興建綜合市政大樓,改善地區設施不足的情況。
環境衛生報告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評價
#拿水神給幼兒漱口?!
#請社會局加強稽查宣導
近期我接到來自民眾的陳情,指稱台南某托嬰中心在照護幼兒時,會拿水神抗菌液給小孩噴臉、噴手甚至是漱口,且這些行為都未告知家長,家長們事後在群組討論時才得知。
水神的成分是 #次氯酸水,商標註冊屬「#環境衛生用藥」,雖然旺旺公司一直聲稱飲用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但多數主流意見表示次氯酸水不能飲用,甚至連接觸皮膚都有可能造成傷害。這點,衛福部也曾公開聲明:「次氯酸在我國可作為『食品用洗潔劑』,用於食品、食品器具、容器及包裝之消毒用途,並非我國准用之食品添加物,亦不可以飲用。」
且對0-2歲的嬰幼兒來說,可能 #無法區分漱口跟飲用的概念,嬰幼兒很有可能漱一漱就直接喝下去,因此托嬰中心在漱口水的品牌選擇上就得更加注意,且會直接接觸嬰幼兒皮膚或口腔的任何飲食用品都應該要徵得家長同意後才能得使用。
我就這件事詢問社會局陳榮枝局長,局長也認同,水神不能夠直接噴塗在人體的皮膚上,更別說對象是嬰幼兒,托嬰中心的行為不恰當。我也要求社會局要盡快掌握目前台南各個幼托機構的水神使用情況並加強稽查,並且也應明確告知這些機構,次氯酸水只得使用於環境清潔,不得對人體使用。確保未來不再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環境衛生報告 在 1120605 一至六審各機關聯合業務報告及質詢環境衛生+大豹溪 ... 的八卦
1120605 一至六審各機關聯合業務 報告 及質詢 環境衛生 +大豹溪風景區.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