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y friends.」
這兩天,我收到了很多求援的訊息,有來自被隔離的移工、幫移工轉述狀況的同事、小型單位的移工雇主、認為移工禁令執行有疑慮的朋友、當然還有更多是對縣府無法妥善處理現況,而滿心憂慮疫情失控的頭份竹南鄉親。
對於移工的處置和禁令,本篇將列點提出問題與建議:
1. 京元電移工隔離狀況
依照指揮中心的說法,京元電全數移工隔離14天,採一人一室獨立衛浴,確保快篩偽陰性與潛伏期不會造成再度交叉感染,全廠近兩千名移工分為高風險與低風險處理,高風險群移至各縣市集中簡易所,低風險群移至各宿舍與防疫旅館。
但我們卻陸續收到現場回報的照片,低風險族群被移至曾有確診者的造橋宿舍,現場環境雜亂,有丟在地上的防護衣、掛在冷氣口的口罩、吃剩的便當、滿走廊的垃圾,和各式各樣髒亂的房間,在仲介公司人力不足、尚未做好清潔消毒的狀況,卻要把快篩陰性的低風險群,移進這樣讓人充滿疑慮的宿舍,且根本非一人一室,多為2-4人一間共用衛浴。
還有房間沒有尚未配水及衛生紙,甚至只有床板,沒有床墊、沒有枕頭、沒有棉被,且有的房間甚至是兩個人要一起睡在這樣的木板上。移工們隔離不是要多高級舒適的環境,只求是確實清消的環境,這樣隔離才有意義。只求生活最低的標準,能夠有水和衛生紙使用,睡覺可以有棉被枕頭。
甚至還有消息傳出,管理人通知住在防疫旅館的移工,每日需自費2500元,並從薪資夠扣除,住14天便是35000元,扣掉勞動部在昨日記者會說明每日會對防疫旅館補貼的1000元,仍須負擔21000元,都是為數不小的金額。
今日詢問苗栗縣防疫旅館主責單位,其回應防疫旅館本就須收費,但此次係配合政府要求,應由仲介或雇主負擔,由移工薪資扣除並不合理。因隔離尚未結束,此狀況仍未發生,只是有收到消息,一旦有移工因配合隔離而被扣薪,會責成勞青處對仲介或雇主進行處置,並已告知上述宿舍情況請求儘快改善。
補充1:後續確認,向縣府反應後,仲介已於接近午夜時配發一人1罐水、1包面紙、枕頭與涼被,但仍兩人睡在一個木板上,並於隔日一早將進行二次快篩。謝謝縣府同仁協助處理。
補充2:後續仲介公司有跟移工們道歉沒處理好這些事,也會加派人手幫忙,未來的生活需求會妥善處理。
2. 苗栗移工禁令法源依據
本次苗栗的確診個案,有七八成為外籍移工,主要因為移工們的住宿環境及工作樣態,導致一旦有人染疫,便會在宿舍群與工作場域中密集傳散,因此當徐耀昌縣長發出強力的移工禁令時,雖然我覺得有些疑慮,但仍在等縣府的完整說明。
「全縣移工自即日起,除上下班期間停止外出。」
昨天公佈禁令時,縣府遭質疑法源依據,有看到有多名律師說明,地方政府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視實際需求管制特定場所之出入及容納人數,或是中央主管機關可依48條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3條,要求人民居家隔離,並配合指揮中心三級防疫警戒,命令移工禁止外出、警方加強稽查等。
昨天詢問我的朋友,我都以這幾條先回應。但其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中,也沒有禁止移工外出的相關規定,仍在等苗栗縣政府的說明。
而今天縣政府的記者會上說明移工禁令處罰的法源依據,非傳染病防治法,而是「就業服務法」。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苗栗縣政府不是直接要求移工禁止外出,而是要求雇主與仲介管理好移工,別讓他們出門。所以生活必需品和移動才是由雇主與仲介負責,一旦沒管理好自己的移工,雇主與仲介便會遭就業服務法被開罰,昨天一天警局已查獲21起移工外出案例。
若要完整解釋,可說限制外出的來源為苗栗縣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及特別條例提出,而移工沒遵守將會依就業服務法對雇主及仲介開罰。
若依傳染病防治法且取得中央指揮中心同意,雖仍有疑慮但可以理解。但徐耀昌縣長以就業服務法要求雇主與仲介去限制移工們的人身自由,且今天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在記者會上被詢問時,顯然不知道苗栗的狀況,這使得目前的移工禁令讓人難以接受。
沒有想到,縣政府對於防疫的清零作戰,不是將病毒的傳遞清零,而是要將移工從苗栗縣的街道上清零。
補充:6/9記者會指揮中心表示,此政策為苗栗縣政府口頭片面宣布,建議全國不分國籍皆維持三級警戒。
3. 眼不見為淨,恐引發社會對立
移工禁令政策徐耀昌縣長要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不要在苗栗的路上看到任何移工。
因為縣政府的失能,導致疫情控制不下來,直到指揮中心進駐才逐漸穩住,但狀況持續緊繃且民眾恐慌及焦慮情緒高漲下,縣府好像做什麼被罵什麼,徐耀昌縣長竟然操作本國人民與外籍移工的對立,借此轉移焦點。
我們可以看到其他移工數量很多縣市首長,像新竹的林智堅市長第一時間請國軍入駐,提供企業移工篩檢協助穩定軍心,桃園的鄭文燦市長明確的對不同數量的移工宿舍與公司提出對應策略,甚至連新北市的侯友宜市長都說鼓勵比限制好,鼓勵業者以獎勵代替限制。
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移工。為了防疫,我們都很樂意配合政府執行各項政策,移工們也是,台灣人害怕染疫,但隻身在外國的移工更加害怕,所以因應本次事件性質多為移工群聚所致,只要有被框列或同宿舍、同公司,他們也很願意配合停工、隔離等政策。
沒想到接下來要面對的是「移工=病毒」的標籤化政策,好像只要看不見、接觸不到移工,苗栗就能恢復平靜。
「這些遠渡重洋、飄洋過海來到苗栗地區,認真辛苦工作移工們,亦是我們縣內推動各項產業的重要人力來源之一,他們支撐台灣基層勞務與照顧長輩的看護工作,在面對不熟悉的服務環境及語言,內心難免感到恐懼與不安。」
這是去年九月縣府舉辦的移工嘉年華新聞稿之內容,現在每一句話看起來都分外諷刺。
4. 不只種族對立,還有階級對立
根據《就業服務法第46條》以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台灣將外籍勞工分為兩類,一類從事專門型與技術性質的工作,像是高階主管、專門或技術人員、外籍教師等白領移工;而另一類主要從事勞動性質的工作,包括製造業、營造業、農林魚牧等產業移工,及看護工及家庭幫傭等社福移工,所謂的藍領外勞。
若所有移工除上下班皆不得外出,那麼照定義除了藍領移工外,白領移工也不得外出。外籍教師、高階經理人、甚至風電廠商的技術人員都不能外出。
但有個案例是菲籍高階幹部,自行在外租屋,我們詢問勞青處這是否要管制,得到的答案是不用。我想這很清楚的說明了,本次的移工禁令就是僅針對藍領移工。
5. 實務上的困難
詢問此禁令是否有時間規劃,答案既然不是隔離14天,也不是直到三級警戒解除,而是目前沒有解禁時程。僅能單點的從宿舍到產線工作,給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這樣來回的搬運人力儼然形同奴工。這時程一旦拉久了,是否有可能產生反彈甚至逃跑,反而會發生更大問題。
而大型的仲介公司或是雇主,可能尚有辦法負擔生活採買跟交通移動,但小型的雇主根本沒辦法應付,小型雇主可能就四五個移工,只能通通擠在一台車上載去上班,這不是反而增加接觸?縣府也沒有任何配套措施或補貼,通通要雇主自己想辦法。
再來問題更大的是家庭看護工,縣政府知道有多少家庭看護工跟長輩住在一起相依為命嗎?現在如果不能出去買菜,不能出門倒垃圾、不能至藥局拿藥等,一旦時間久了,家中長輩飲食健康出現問題、環境髒亂滋生細菌、慢性病用藥沒了,長輩的身體狀況出現問題時,有誰能負責?
總不可能叫仲介或親人回來照顧,這一樣違反減少區域移動跟接觸的原則,且實務上根本窒礙難行。
且買菜、倒垃圾、拿藥、幫家裡添購生活日用品難道不是工作的一部分嗎?雖說工作可以外出,但若他們現在出現在市場,請問縣民們會怎麼想?會不會立刻報警?今天晚上倒垃圾時段,就有朋友跟我說平常會看到的移工們通通都沒出門了。
甚至有基層警察擔憂,移工外出確實配戴口罩、未群聚,落實實聯制,警方要依據哪條法令「加強稽查」?也有人指出,「這跟苗栗縣爆發疫情,所以全台客家人都不得出門一樣的邏輯」、「移工外出有群聚危險,上班就沒有群聚危險 ?」
台灣社會各處都仍面對疫情風險,並非隔離了移工就會恢復平穩,且並非身為移工就一定有高度傳染風險,應針對事件處理,例如京元電本次的全數移工隔離,就屬台灣社會可接受的處置。
因此這樣一個沒有時間期程、沒有配套措施、沒有合理法源依據的政策,我認為非常不妥,建議縣府調整政策。
要守護苗栗鄉親的健康安全,也要照顧移工們。
6. 呼籲政府積極協助雇主改善環境,而非要求限制
目前全縣大大小小的移工宿舍,縣府都將陸續清點完成或發出公文通知了,但實務上仍是由仲介公司做處理改善,才會發生前面第一點的狀況。
根據勞動部新修正的移工指引,雇主應強化生活管理及協助就醫,包含協助移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雇主妥善運用現有閒置宿舍空間,增加每人居住面積,或利用隔板減低飛沫傳染,降低群聚感染風險。另外,基於風險管控,雇主也必須預先規劃1人1室居住地點,在移工工作或居住地點發生群聚感染時做好提前因應準備。
地方政府應輔導雇主落實該指引,無法完成的部份積極給予協助,而非不合理限制。我同意本次事件有特別的族群性質在,因其住所環境的密集導致群聚感染嚴重,完全一視同仁很困難。
但並非移工本身易染病,解除隔離後其仍有可能受他人傳染,若再有移工染疫,難道要再一次全縣移工禁令嗎?應該針對事件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積極的協助,如指揮中心本次對京元電公司的處置才對,而非直接匡列特殊族群限制。
7. 提出移工群聚感染之防疫處理原則
具體建議如下:
一、督導各雇用移工之企業與機構單位落實分艙分流管理,給予必要協助並督導落實。
二、全面盤點移工宿舍進行空間改善,降低居住空間導致的高感染風險。
三、產業移工:縣府應安排所有產業移工進行至少兩次快篩安排,並協助雇主讓快篩陰性移工進行必要時間之隔離,避免偽陰性再次交叉感染。
四、社福移工:縣府應安排所有社福移工進行快篩+pcr,等待報告時間之隔離時間,縣府應提供必要措施補足照護缺口。
五、一旦機構或企業發生移工確診案例,確實框列密切接觸者與同宿舍成員,全面進行篩檢與隔離,並針對企業場域確實清消。
最後,我一直很擔心因為這次事件的特殊性,會有嚴重的對立產生,移工提供了台灣社會許多不可或缺的勞動力,你我的家人照顧和公司企業運作,可能都有非常仰賴這群外國朋友的地方,沒有人希望染疫,也沒有人希望變成危害社區的因子,既然事情發生了,希望我們可以不分彼此,團結努力渡過,讓台灣是一個充滿各種族群、共榮共好的島國。
同島一命,苗栗加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90的網紅大天使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參與上一次直播的大家 最後我給新人的第一個建議是: 職場不是來玩或是交朋友的地方 職場前輩們很同意 新鮮人們有點嚇到 還私訊我說 學姊!如果職場不是交朋友的地方 我要怎麼擴展人脈? 她好像很緊張 大家一起來幫幫她~ 也感謝在IG跟FB提供給我意見的大家~ 學習很多 非常感謝 00:00 前置作...
環境用藥定義 在 蔡正元 Facebook 八卦
轉貼:
「戰爭第一波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作者為空軍軍官退休
克勞施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Der Krieg ist eine bloße Fortsetzung der Politik unter Einbeziehung anderer Mittel)。
他強調了戰爭的複雜本質中包含了的社會政治以及國家的政策。
我並不樂見海峽二岸發生戰爭,但現在台灣的社會氛圍又有讓這場戰爭提前發生的可能。
我個人經歷過921災區生活的經驗以及一點點對戰爭的理解,此文是為了幫助萬一爆發戰爭後,能提高各位朋友以及家人的生存機率。
所謂的戰爭第一波,指的是從防空警報響起後的24到48小時之間,您必須注意或是要有心理準備的一些事項,我會盡量以重點、簡約的方式條列,以幫助您記憶。
由於海峽的寬度並不相等,海峽水域 臺灣海峽最窄處是福建省平潭島與新竹商港之間,直線距離130公里(81英里);最寬處是屏東縣的貓鼻頭到福建省東山島的澳角,直線距離410公里(250英里),平均為270公里,大約是從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到台南的奇美博物館的直線距離。
而距離決定了戰爭發動的方式。
由於台灣海峽的寬度並不寬,對於現代的遠程火箭以及巡弋飛彈、彈道飛彈來說都在涵蓋的打擊範圍之內,因此我們可以預測首波來襲的會是各類的火箭與飛彈,目標則會是各機場、防空飛彈陣地、雷達站以及通信與指揮中心。
除了特殊的目的,戰爭的目標通常都是武裝部隊的有生力量或防禦體系,很少會以平民做為目標,因此美軍對於戰爭中的平民死傷,通常都會用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作為描述。基於戰爭的進程,解放軍必須在第一波中削弱爭奪空優的阻力,時間大約會在凌晨的4點左右展開,這樣才能趕得上第二波在始曉(太陽出來的時間)前發動。
一.警報
當飛彈來襲時,我們唯一能獲得的警示是雷達探測到朝台灣飛來的空中飛行物
防空警報定義:係指自臺灣本島沿海邊緣七十浬(八十哩)為警報發放線,澎湖地區沿海邊緣起六十五浬(七十五哩)為警報發放線,在空軍作戰指揮部空中管制中心(簡稱ACC)獲知敵機或不明機航跡,判明有進襲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之可能,並進入我警報發放線以內時,即下達緊急警報命令。
70浬等於129.5公里,以2倍音速換算,我們從偵測到飛彈落地大約有3到4分鐘的預警時間。
依照我們目前的國家警報發送機制以及各地區民防空襲警報施放設施的響應,這一場戰爭的序幕將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大家被手機接收的國家警報訊息以及全島同步施放的空襲警報驚醒開始。
請記住,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政府或社會的救濟或救難措施是不存在的,你都必須要依賴你自己。
二.避難
當接獲警報後,您首先的動作除了穿衣服之外,就是必須遠離任何房間窗戶的玻璃,因為隨後爆炸產生的震波可能會擊破窗戶的玻璃,四處濺射的碎片可能會造成您以及家人嚴重的割傷,此時也切勿衝到外面大街上尋求避難,因為現代建築大量使用的玻璃帷幕,可能在爆炸的震波中遭到大面積的破壞,而這些從天而降玻璃碎片可能會讓您在街道尋求避難時,遭受到致命的傷害。
最佳的策略是找到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然後緊靠牆根與地板臥倒或蹲坐,用雙臂支撐上半身,胸部離開地面,避免強烈的震波撞擊胸腔導致內傷。
如果您的每一個房間都有窗戶,那麼就要謹慎選擇臥倒或蹲坐的位置,您可以站在窗戶利用手電筒照射,無法被燈光照到的那一面牆,就是安全區域。
如果爆炸的地點距離您很近,請記得臥倒蹲坐時保持嘴巴微張,避免震波產生的壓差造成肺部急速擴張而受傷。
除非外面有呼喊救援的指示,否則請保持在這個位置,不要慌張等待天亮。天亮之後則可以收拾必須且必要的物品,然後尋找更安全的避難場所。
如果許可,請在外出前換上棉質的外套或衣物,因為高溫會使尼龍融化而黏在皮膚上,導致燙傷更為嚴重,您的帽子會是一種很重要的保護與包溫配件,即使是鴨舌帽都很有效果。切忌帽子請不要戴醒目的顏色,這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通往避難處所的路上,請盡量避免開車上所有高架的道路,因為當你在這種道路時,其中任何一截道路被炸而崩塌,都會使你被困在高架道路上無法下來,即使棄車也無法攀爬回到地面。
一個可長期安全避難的場所,須包含:
1.掩蔽以及遮蔽的能力。
2.充足的食物以及乾淨的飲水。
3.應急的藥物。
4.可以控制的火源或熱源。
5.有足夠的安全阻隔措施。
掩蔽以及遮蔽的能力
掩蔽是指能夠阻擋爆炸所產生的破片,這些高速飛來的碎片,每一片都能夠造成致命的傷害。遮蔽是指能夠隔絕不良天候的影響,比如狂風或是降雨。
充足的食物以及乾淨的飲水
在避難期間,我們依然必須補充熱量與水分,因此任何可以簡易處理就能食用的食物都是良好的選擇,視需要避難的時間長短而定,一個簡單的估算的方式為一個人每一天需要2磅(0.9公斤)的食物,如果需要避難一周,就約需要6.3公斤的食物。
相較於食物,乾淨的飲水就更為重要,因為脫水的情況下,人的體力會迅速流失,而不乾淨的飲水更容易帶來嚴重的後果。
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3000cc的飲用水,避難一周的情況下,必須取得21公升的乾淨飲用水。
三.應急的藥物
我們無法保證在避難的過程中不會生病或是受傷,因此準備適當的應急藥物就能夠避免傷勢惡化或挽回生命。
通常在戰爭的環境下,我們最容易受到的傷害是各種割傷、外傷以及因為不乾淨的水源或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不適,在極端的狀況下我們應該準備有消毒用的碘酒、抗生素、乾淨的繃帶、剪刀以及胃腸用藥,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獲得醫療資源前,盡量避免因感染而造成傷勢惡化或因拉肚子而造成脫水。
四.可控制的火(或熱)源
在冬季或不良的天候下,失溫是對生命維繫最大的挑戰,熱源不僅可以用來加熱食物,還可以幫助維持體溫,因此透過生火或其他器具產生熱源,對於避難場所內的幼童或生病的人來說非常重要,而火光的亮度,也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撫慰與安全感。
五.有足夠的安全阻隔措施
當戰爭爆發之後,隨之而來的社會秩序崩解,其他同樣避難的人可能會成為我們生存的最大威脅,尤其是當我們滿足了前述條件之後,沒有基本物資匱乏之虞時,您必須提防其他人會搶奪您的資源,這些人可能會用各種名義或是頭銜,但可能只是想要掠奪你手上僅有的物資或藥物。
一個能夠提供阻隔的措施,如一道堅固的鐵門、圍籬甚至是難以破壞的入口,都足以讓他們打消念頭,轉而尋找更容易下手的目標。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喊著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年輕人,他們只是想搶奪您以及您的小孩賴以生存的食物,或是您漂亮的女兒作為洩慾的工具。
戰爭時期,高貴的人性比白犀牛還罕見。
六.通信
由於通信系統必然成為攻擊的目標,所以無論是電力、行動通訊或是網路、電話等通信基礎設施必然會在首波打擊中遭到大面積的破壞,所有現代3C 設備只是加重您避難時的負擔,為了瞭解外界所發生的情況,您最好要準備一部收音機用以收聽無線電廣播的最新訊息。
只要比別人多知道一些訊息,生存的機會就會比別人高一些。
特別注意的是,請不要隨意使用具有發送無線電波的收音機或電台設備,即使有這樣的功能也不要隨意發送訊息,因為戰場上交戰各方都會利用無線電信號偵測作為搜敵的手段,萬一被誤解為目標,接下來可能就會有砲彈落在你的避難場所附近。
七.自保
一個落單的避難場所或避難家庭是非常脆弱的,在這段時間內您應該盡可能的聯絡附近可信任的其他避難的人或是朋友,一個迅速組織起來的群體可以在困難時互相支持交換物資,同時可以最大化的提供整個群體的生存機率。
除非您有十足的把握,否則請不要拿起槍枝作為自保的武器,因為在戰場上所有拿槍的都會被視為軍人,不管是不是穿軍服。
如果因為社會秩序混亂,被迫必須拿起槍枝或武器自衛時,最好能有接受過軍事或戰鬥訓練的人作為指揮,這樣可以更有效率的保護避難的群體,因為戰場上老兵的生存機率通常是菜鳥的指數倍。
請記住,自保的目的並不是讓強者可以活下來,而是讓老弱婦孺能安然度過難關。
八.尾聲
當然更詳細的生存手冊不僅僅是上面所談的這些,但是臉書的篇幅也不適合寫得像一本紙本手冊,我只能就想到的一些問題提醒一下,希望對各位朋友多少有點幫助。
只要能在這危疑震撼的24-48小時存活下來,之後能平安的機會就會增加很多。
附註:遠離蔡英文、蘇貞昌等人居住和出現的地點,以及自由時報、三立電視等媒體大樓。
環境用藥定義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八卦
關於電動遊戲的選擇與呈現的價值
遊戲大致分兩種,PvP 與 PvE,前者是玩家互打競爭,如英雄聯盟、網路版本快打旋風,後者則是玩家面對環境,如動物森友會、對馬戰鬼。
PvP 競爭性非常強,面對的是年輕族群,競爭勝利帶來的成就感能讓人成癮,討論如何變強也很容易形成社群。
PvP 遊戲的特色之一,就是人多數不能接受平均 50% 勝率,尤其在自己的整體勝率低於 50%,或者連敗的時候,容易怪東怪西,最後變得怨天尤人,也就是 toxic player。
PvE 則重視策略與合作,情緒波動比較小,而且比較線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簡單的事情裏頭尋求感動。像是蓋個房子、摸摸狗、漂亮的畫面、完成自己的目標。
PvE 的困難,就在於成癮性較低,跳離的機會較大。或者,遊戲總有結局,金流會停。
對比到真實人生,一般會認為世界本就是競爭的,是 PvP,總是只有一個勝利者。但想了很久之後,我覺得 PvE 更接近真實世界,因為真實世界的競爭不是單一標準的。
例如:我的 CPU 設計上效能輸你,這簡單,我只要把價格訂得比你便宜,你賣效能,我賣 CP 值,各自可以在不同的市場勝利。
例如:我開發一個糖尿病藥,效果不太好,但發現他有減重功能,就調整一下,發展減重用途,上市,結果更賺。
例如:我開發一個心臟用藥,效果不太好,但發現他有壯陽功能,就調整一下,發展壯陽用途,上市,結果更賺。
也就是說,真實世界並不需要在一個向度上拚個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另開賽局,重新定義整盤遊戲的。
一個潛在的危險是,升學系統高度強調分數,如果孩子連遊戲也喜歡單一價值拚個高下的,這可能會讓他們對於世界有不那麼精確的認知。
變成遇到人就只想要鬥、把人 diss 下去,而不是去思考,該怎麼創造新的戰場、新的價值、新的資源整合與創新。
#我沒有在說政治人物你認為有的話一定是你自己亂延伸的哈哈
環境用藥定義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評價
感謝參與上一次直播的大家
最後我給新人的第一個建議是:
職場不是來玩或是交朋友的地方
職場前輩們很同意
新鮮人們有點嚇到
還私訊我說
學姊!如果職場不是交朋友的地方
我要怎麼擴展人脈?
她好像很緊張
大家一起來幫幫她~
也感謝在IG跟FB提供給我意見的大家~
學習很多 非常感謝
00:00 前置作業
02:46 為什麼今天做這個直播
04:33 什麼是朋友?朋友的定義?
08:12 同事是什麼?
11:28 什麼是人脈?
13:26 醫院藥師的環境很封閉 不認識其他職系的人
14:08 IG收集到的答案
14:37 PTT版聚
14:58 Meet up 專業聚會
15:37 有趣的活動 五人平均理論
18:04 Peggie現在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
21:16 認識某人但是他不會幫你 不叫做人脈
22:24 提升人脈的訣竅
28:44 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 取決於你能給別人多少價值
31:28 BOS的培訓師是朋友還是同事?
32:01 要怎麼選課程?
35:48 巴菲特線上學院還有什麼小課程?http://bit.ly/BOS-Peggie
37:21 要怎麼增加人脈?
37:43 Peggie當初怎麼被挖角去藥局的?
39:16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39:38 酸民不嫌多 一定要行動
40:30 任何時候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41:57 職場上壞同事怎麼辦?推薦書:被討厭的勇氣
43:23 有時候職場是不是不能表現太積極?
46:42 藥師賴瑞 下次一起來開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8bngYT5RWPz584FFsBXtw
48:12 Peggie的大導師 Sean @the next level https://youtu.be/dLIv5vbm-Y0
49:16 觀眾們的經驗分享
51:56 特斯拉專家Ken來支持了 @Chicken Genius Singapor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OnreqP55xLpA6W5nzxb5Q/featured
52:15 在職論文寫不出來怎麼辦?
53:40 學長姐故意把工作丟給我怎麼辦
54:22 ANGEL也來了 @ANGEL TV Singapor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mM6IFRmopIby4qHW9vR3Q
55:18 有個稱兄道弟的朋友,推薦他來工作鬧翻了
56:22 Peggie以前遇到好學姊的故事
57:28 你必須要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錯過上一次直播可以看這邊:
https://youtu.be/IvyISmHzDdE
底下已經幫大家分好時間軸囉~
▶︎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正確用藥資訊
‣‣ http://bit.ly/33JLAtk
▶︎大天使TV其它的平台更精彩◀︎
‣‣ Instagram ► http://bit.ly/peggieIG
‣‣ Line@ ►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 facebook ► http://bit.ly/peggiefbfan
▶︎被動收入也很重要,來看看藥師怎麼做美股投資
‣‣http://bit.ly/BOS-Peggie
背景圖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photos/background
Background photo created by lifeforstock

環境用藥定義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評價
Le Fiori Secret
https://www.mrlamsan.com/2019/05/Fiori.html
https://www.facebook.com/LeFiori.it/
保鮮花又叫不凋花
經過特別加工的花,質感與鮮花一樣,顏色更鮮明
可存放3年不變色
用作送禮的最佳精品
LE FIORI 永恆之花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法國, 日本及委內瑞拉, 經品牌專業花藝師精心嚴選出最佳花材, 打造以花為主題之藝術品, 再配以歐洲進口花茶產品, 為都市人舒緩繁燥之壓力, 以及為最愛送上最美的祝福, 永遠燃點著永恆的愛 。
#保鮮花
#永生花
中文名:永生花 不凋花 不老花 保鮮花
日文名:プリザーブドフラワー
英文名:Preserved Flowers
正式名稱是 「Natural preserved flowers and foliage」
直譯意思為,經過保存加工的鮮花與綠葉
語意:Preserve 保存、維持的意思
起源:
1970年代後期,由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德國柏林大學與法國Vermont公司共同展開研究。
歷經10年,終於在1987年開發成功。
1991年Vermont公司正式取得Preserved加工技術的國際專利。
兩年後,1993年正式在日本登陸。
但相傳,早在日本昭和時期就有人使用藥局所販賣的甘油製作永生花,以此為興趣。
因此Vermont公司並非是最早的起源。
怎麼做成的?
1. 將新鮮的花朵放入具有脫水作用的脫色液裡浸泡。
2. 接著放入含有潤滑液的著色液裡浸泡。
著色液使用的是用於食品與藥品、對人體無害的有機液。
3. 靠花朵本身的力量吸取著色液。
4. 最後將花取出進行乾燥,加工完成。
PS:加工時使用的液體,只要用過一次效果就會降低,因此無法多次使用。
優點:
1. 完全不需澆水,省去日常照顧上的麻煩。
2. 保存環境與方式優良,可長期維持花形2~3年而不凋零。
3. 重量比一般鮮花還輕。
4. 鮮嫩的質感與觸感,絲毫不遜色於一般鮮花。
5. 某些少數特殊花種或葉種會留有本身獨特的香氣。
6. 色彩選擇多,能比一般鮮花有更多不同的視覺享受。
7. 加工過程中已去除花香與花粉,不會導致過敏,最適合探望病人時贈送。
8. 可與緞帶、羽毛、綴珠等各種素材做配搭,設計變化無窮。
9. 可製作成新娘捧花,留下最美好的紀念。
缺點:
1. 因特殊技術加工,價格要比一般鮮花昂貴。
2. 長時間日照容易褪色,且隨著時間經過,也無法避免會慢慢褪色。
3. 比鮮花容易破損。
4. 怕潮濕。如梅雨季節的潮濕氣候容易使花瓣、葉瓣透明化。
5. 長時間接觸布料會染色。或是深色花長時間接觸淺色花,淺色花會被染色。
6. 特性上的關係,除非與藝術人造花配搭,否則多半只能呈現花團錦簇的設計。
7. 加工過程有時無法發現 「偶而」附著在上面的蟲卵,而導致夏季高溫時期會有蟲子出現。
色相與色澤:
實品與電腦上的照片會有誤差。
另因廠牌或加工過程差異,甚至於每個人對顏色的判別定義不同,每一批的花朵色澤會有些許的不同。
花的尺寸:
選用天然的鮮花加工製成,會因每批進貨時的鮮花而有尺寸上的差異,並非每朵花的形狀與大小都一樣。
如何照顧?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請勿經常用手觸碰。有灰塵時,請使用軟毛刷輕輕揮掉即可。
其他注意事項:下列情況無法接受者,建議直接購買鮮花,請勿嘗試。
1. 第一道加工。由天然的鮮花加工製成永生花時難免會有裂瓣產生,此為正常現象。
2. 第二道設計加工。永生花沒有長莖,皆須一朵一朵用鐵線製做假莖以利插花設計。
或是為了讓消費者省荷包,運用開花技術將花撐大的過程,由於觸摸瓣葉次數多,難免會有些許摺痕出現或導致裂瓣產生。
3. 天然的鮮花綠葉加工製成,如葉子有蟲咬痕跡,製成永生葉時痕跡也不會消失。
撰寫:Flower Rich JAPAN

環境用藥定義 在 [討論] 0檢出不存在 - PTT評價 的八卦
Samurai 06/20 08:10育兒環境不好,有個事件剛好發洩情緒燒女巫,其實 ... 什麼是檢出,以最早的板橋案的定義,也就是6/8 的微量檢出。 引用新聞===. ... <看更多>
環境用藥定義 在 認識環境衛生用藥 - YouTube 的八卦
認識 環境 衛生 用藥. 行政院 環境 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行政院 環境 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775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