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在美國環保署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女士的共同見證下,我國正式宣布成立「國際環境夥伴計畫」,將攜手把我國的成功經驗向全球夥伴分享。
麥卡馨署長此行是14年來第一次有美國閣員級官員訪華,代表我們六年來恢復中華民國與美國高層互信的努力,已看到成效,對雙方關係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另外,我也用一個小故事,向她說明臺北市如何在2000年開始,以「垃圾費隨袋徵收」帶動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的全民運動。
2007年,美國華盛頓郵報刊載了一篇「我在臺北學到的『垃圾功課』」(What I Picked up about Trash in Taipei)的讀者投書,曾來臺灣留學的茱莉亞.羅絲(Julia Ross)小姐寫到,她來臺灣後學到的第一件事是如何「倒垃圾」:首先到便利商店買專用垃圾袋,裝入垃圾,然後到巷口跟左鄰右舍一起等候播放「少女的祈禱」這首曲子的垃圾車,大家把袋子丟進車斗內、把廚餘倒進車邊的桶中,不到30秒就完成了。在臺北街頭,因此看不到垃圾,而資源回收,也越來越多。
有時,房東會協助新來的老外房客做「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羅絲一位美國朋友的房東太太看到了他回收的垃圾後,提醒他:「你吃太多糖果、太少水果了!」,這可把這個可憐的美國人嚇呆了!(我說到這裡,訪賓哄堂大笑。)他第二天特別買了一袋橘子,並且剝下的橘皮放在垃圾最上面,房東太太才沒再嘀咕。諸如此類的互動,也讓倒垃圾成為外國朋友在臺灣最生動的社區經驗之一。
未到臺灣之前,羅絲自認只是一個半吊子的環境保護者,有了臺灣的倒垃圾經驗,讓她體認到,一座城市的整潔,來自於每位市民對於垃圾減量的責任;而這門功課,讓她覺得跟來臺學習中文有一樣的價值。
這篇投書,我請人翻成中文後,加以護貝,再送給臺北市每一位清潔隊員,讓他們知道他們每天的工作,已經上了美國最著名的報紙之一了。這是對他們貢獻的最高禮讚。
聽完這個小故事後,麥卡馨署長也表示在美國也僅有少數社區能做到「垃圾不落地」與「垃圾費隨袋徵收」,對於我國的市民能夠遵守這樣的先進措施感到折服。而我國透過垃圾回收與減量措施,讓每人每天生產的垃圾量從最多1.1公斤降至0.38公斤,減少了66%。
我們在垃圾減量的成就,凸顯出大家同舟共濟、展現公民責任的正面意涵;同樣的,我國身為地球村的一員,面對氣候變遷帶來極端災害的共同挑戰,縱使我們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等國際公約的締約國,我們仍然依據這些國際公約向國際社會做出了分年減碳的具體承諾,努力實踐。我們的排碳量,從2007年276百萬噸,減為2011年的264百萬噸,占世界總量,從接近1%、降為0.84%。5年來,我們能源使用效率每年成長2%以上,幾乎年年都有進步。最後,也希望透過這次臺美合作的升級,讓我國在區域、甚至是全球上,繼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針對近幾年廢輪胎回收問題,立委蕭美琴今日(9)在衛環委員會質詢環保署長李應元,要求積極研擬配套方案,使相關業者脫離堆積廢棄輪胎遭環保單位開罰的夢靨。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6條規定,輪胎於製造及輸入時即由業者繳納一定比例金額做為回收清除處理費用,列於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中。因製造及進口數量增多,廢輪胎回收管...
環保署垃圾量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昨天(14日),在美國環保署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女士的共同見證下,我國正式宣布成立「國際環境夥伴計畫」,將攜手把我國的成功經驗向全球夥伴分享。
麥卡馨署長此行是14年來第一次有美國閣員級官員訪華,代表我們六年來恢復中華民國與美國高層互信的努力,已看到成效,對雙方關係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另外,我也用一個小故事,向她說明臺北市如何在2000年開始,以「垃圾費隨袋徵收」帶動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的全民運動。
2007年,美國華盛頓郵報刊載了一篇「我在臺北學到的『垃圾功課』」(What I Picked up about Trash in Taipei)的讀者投書,曾來臺灣留學的茱莉亞.羅絲(Julia Ross)小姐寫到,她來臺灣後學到的第一件事是如何「倒垃圾」:首先到便利商店買專用垃圾袋,裝入垃圾,然後到巷口跟左鄰右舍一起等候播放「少女的祈禱」這首曲子的垃圾車,大家把袋子丟進車斗內、把廚餘倒進車邊的桶中,不到30秒就完成了。在臺北街頭,因此看不到垃圾,而資源回收,也越來越多。
有時,房東會協助新來的老外房客做「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羅絲一位美國朋友的房東太太看到了他回收的垃圾後,提醒他:「你吃太多糖果、太少水果了!」,這可把這個可憐的美國人嚇呆了!(我說到這裡,訪賓哄堂大笑。)他第二天特別買了一袋橘子,並且剝下的橘皮放在垃圾最上面,房東太太才沒再嘀咕。諸如此類的互動,也讓倒垃圾成為外國朋友在臺灣最生動的社區經驗之一。
未到臺灣之前,羅絲自認只是一個半吊子的環境保護者,有了臺灣的倒垃圾經驗,讓她體認到,一座城市的整潔,來自於每位市民對於垃圾減量的責任;而這門功課,讓她覺得跟來臺學習中文有一樣的價值。
這篇投書,我請人翻成中文後,加以護貝,再送給臺北市每一位清潔隊員,讓他們知道他們每天的工作,已經上了美國最著名的報紙之一了。這是對他們貢獻的最高禮讚。
聽完這個小故事後,麥卡馨署長也表示在美國也僅有少數社區能做到「垃圾不落地」與「垃圾費隨袋徵收」,對於我國的市民能夠遵守這樣的先進措施感到折服。而我國透過垃圾回收與減量措施,讓每人每天生產的垃圾量從最多1.1公斤降至0.38公斤,減少了66%。
我們在垃圾減量的成就,凸顯出大家同舟共濟、展現公民責任的正面意涵;同樣的,我國身為地球村的一員,面對氣候變遷帶來極端災害的共同挑戰,縱使我們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等國際公約的締約國,我們仍然依據這些國際公約向國際社會做出了分年減碳的具體承諾,努力實踐。我們的排碳量,從2007年276百萬噸,減為2011年的264百萬噸,占世界總量,從接近1%、降為0.84%。5年來,我們能源使用效率每年成長2%以上,幾乎年年都有進步。最後,也希望透過這次臺美合作的升級,讓我國在區域、甚至是全球上,繼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環保署垃圾量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八卦
「垃圾不分藍綠,台灣的垃圾問題,需要我們共同攜手解決。」
垃圾處理是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有許多縣市需要幫其他縣市代燒垃圾,而其中最常幫其他縣市處理垃圾的是高雄市。
目前,有許多的垃圾正囤積在全台各地無法獲得妥善處理,起因於全台各地焚化爐進入歲修,台東縣焚化爐至少得等兩年半才重新使用,更因外縣市暫停代燒,垃圾無法處理;還有更嚴重的地方,像雲林縣焚化爐因環評未過,2005年完工迄今還沒試車,2016年爆發垃圾問題後,累積到8萬2000公噸垃圾,目前只能包膜打包暫代;無焚化爐的南投縣,同樣若遇鄰縣焚化爐歲修,10萬噸垃圾也得等待歲修完畢才能清運。
北市處理垃圾的成本,比其他縣市還低,與其他縣市最高價差可以達到1500元,因此經常查獲垃圾代清業者偷渡外縣市垃圾進入轄內,這種「垃圾累計過多、藉由不肖業者偷渡至其他縣市」的根本問題,其實是出在地方政府將焚化爐委外經營,導致縣市間對垃圾的處理無法有效協調。
我們認為,要徹底解決縣市間垃圾問題,仰賴主管機關環保署依地方制度法第21條規定介入協調。
目前,許多地方首長期待中央組成「垃圾國家隊」積極處理,但更大的問題在於,未來各縣市垃圾量若無更明確的管理制度,尤其許多焚化爐年限將屆,面臨停役或延役問題。
如果中央無法有更顯著的表態,那人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垃圾?
蔡英文總統過去倡議區域聯合治理,更說縣市政府若共同提出區域合作計畫,中央政府將優先辦理。但縣市間跨域合作治理成功的關鍵仍仰賴於中央對政策的支持與財政支援,才有可能發揮成效。
我們認為,中央要先拿出處理地方垃圾的政治態度,盤點各項問題,由中央協調地方共同處理。並針對各縣市的垃圾量制定新的總量管制規劃,集合國家的力量,處理這些垃圾。
#垃圾處理
#垃圾不分藍綠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想看更多專業、不浪漫的影音內容嗎?
訂閱台灣民眾黨的Channel,開啟小鈴鐺,分享👇
https://bit.ly/36udSKP
環保署垃圾量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針對近幾年廢輪胎回收問題,立委蕭美琴今日(9)在衛環委員會質詢環保署長李應元,要求積極研擬配套方案,使相關業者脫離堆積廢棄輪胎遭環保單位開罰的夢靨。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6條規定,輪胎於製造及輸入時即由業者繳納一定比例金額做為回收清除處理費用,列於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中。因製造及進口數量增多,廢輪胎回收管理基金也逐年增加,今年度基金收入更逼近五億元之多。
但近年來花蓮廢棄輪胎處理遭遇重重阻礙,對第一線輪胎業者而言非常不公平。蕭美琴頻頻接獲業者陳情,表示輪胎回收管道因上游需求降低,回收量大減,使廢輪胎無處可去,囤積時間越來越長,不但造成環境髒亂,也因而屢屢接獲地方環保局開罰,業者相當無奈。
對此,蕭美琴表示,環保署於製造進口端即收取回收清除處理費用,便有義務協助業者找尋回收廠商、開發收受管道,處理廢棄輪胎。不應因結構性問題,而使業者承受隨之而來的痛苦。
除此之外,蕭美琴也指出花蓮地區的特殊性,地域狹長,廢棄輪胎運送費用高,回收廠商更無回收誘因。而環保署僅補助「回收清除處理費」,未將花蓮長程運費納入考量,對於協助東部業者處理廢棄輪胎問題無法有效因應。因此,要求環保署將地區特殊性納入考量,規劃出合理配套方案。
另外,花蓮縣內因無設置垃圾焚化爐,垃圾區北運至宜蘭利澤焚燒,而觀光產業從業比例高,相對垃圾量也相當可觀。但因仍屬事業廢棄物,業者須自行尋求廠商清運,成本也大幅提升。
但一般旅宿業者所產生的垃圾,與家戶垃圾成分相仿,是否可研擬比照家戶垃圾給予部分運費補貼,對近期較為低靡的觀光業也能有所助益。因屬跨縣市的垃圾清運問題,也期待環保署可站在整體區域規劃的立場,協助居中協調。
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針對廢棄輪胎處理一事,近期已積極開拓出口管道,增加上游需求量,可望不久後能有效紓解廢輪胎清運問題。至於東部交通不便又幅員廣闊,特殊的運費補貼確實有研議空間,未來也將納入考量,以期能在合理範圍有效舒解廢棄物處理問題。
環保署垃圾量 在 張耀中 Youtube 的評價
花博人潮帶來大量垃圾 議員籲市府及早因應
〔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台中花博將於11月3日至明年4月24日舉行,預估參觀人潮將有800萬至1000萬人次。台中市議員張耀中今日質詢時指出,估計花博期間將多出1萬7000公噸的垃圾量,但台中市現有3處焚化爐處理量已達上限,花博垃圾該如何處理?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將落實源頭減量措施,減少免洗餐具,花博展期預估約產生2000餘噸垃圾,已協調其它縣市的焚化爐幫忙去化。
張耀中說,行政院環保署曾統計,在2016年每位國民每日約製造餘留0.8公斤的廢棄物,而台中市現有3處焚化廠,分別是文山廠、后里廠、烏日廠,每日處理量共約2200公噸,而台中市有280萬人,換算下來,每位市民平均每日約製造0.88公斤垃圾。
張耀中也指出,副市長林依瑩在一次談話中曾表示,觀光客到台中約比平日多製造2至3倍的垃圾量,換句話說,花博如有1000萬參觀人次,一半是市民,另一半是外地遊客,500萬人乘0.88公斤加上500萬人乘2.5公斤,相當於會多出1萬7000公噸的垃圾量,在焚化爐都已達到去化上限的情形下,這些廢棄物何去何從?還是用掩埋因應?
白智榮說,政院環保署對於大型活動所產生的垃圾量,一日約11公噸,整個花博展期預估約產生2000餘噸的垃圾量,已協調其它縣市的焚化爐幫忙去化;另外,市府去年已針對花博的環境清潔、垃圾處理等研擬因應措施,要求落實源頭減量措施,減少免洗餐具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全力做好相關工作。
環保署垃圾量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評價
行政院林全院長再次來台東,立委劉櫂豪陪同視察風災重建情形。7月8日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劉櫂豪立即與中央聯繫說明災情,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林全院長在交通恢復後的第一時間即趕往台東視察,救災重建期間,教育部部長、文化部部長、環保署署長、農委會主委等內閣首長也親自前來勘查受損情形,劉櫂豪要求中央政府全力協助台東復原與重建。今(20)日,行政院院長林全再次南下,在劉櫂豪的陪同下視察台東災情,先後到台東縣政府聽取重建規劃簡報,再到太麻里香蘭村、東海國中校園與富岡漁港了解災損與復原進度。
劉櫂豪立委反映災區鄉親心聲,由於此次風災農損嚴重且屬於多重損害,農損救助申請時限已至昨(19)日截止,因此懇請院長裁示能夠延長申請期限,林全院長當場允諾,指示農委會儘速研議再行公告。劉櫂豪特別感謝卑南鄉公所高效率辦理農損申請,今日已核撥並發出第一筆共計5,300萬的農業災害救助金。
劉櫂豪提到,部分農民向台糖承租土地耕作,要求行政院協調台糖是否能在風災後無法耕作期間暫時減免收取租金。針對農村房屋與農田損害,需要大量人力支援,建請中央持續推動以工代賑方案,以改善鄉村人力不足的問題。風災過後暴增的垃圾量約台東兩年份量,劉櫂豪感謝高雄市政府非常時期的鼎力支援,協助焚燒垃圾,也要求中央持續協調其他資源與援助,讓台東盡速走出尼伯特風災陰霾。
林全院長與劉櫂豪立委視察香蘭村房屋受損情形,共計40餘戶不堪居住,80餘戶居住安全受到影響,許多鄉親屋頂完全損毀、家具全數泡湯,林全院長承諾將會以最快的速度,研議更完善的補助,儘速凝聚鄉親共識,適度引進民間團體以完成重建。劉櫂豪要求各部門相互協調,並以法規配合,讓重災區香蘭村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復正常的生活。
林全院長與劉櫂豪視察東海國中時,看見教室、設備、圖書館、視聽教室、屋頂、操場與樹木等損毀情形非常嚴重,林全院長指示一定要在九月學生開學之前恢復安全、完整的就學環境,並承諾國教署將全力配合重建計畫與相關經費。最後一站視察富岡港,劉櫂豪長期關注富岡漁港擴建計畫的相關提案,此次風災富岡港周邊多項設施與船舶遭受破壞,林全院長表示,趁此重建的機會,長遠規劃落實總經費共計13億元富岡港第一、二期發展計畫,將富岡港形塑為結合漁、商與遊憩的港口。
環保署垃圾量 在 【垃圾危機】垃圾進擊之路:區域合作的焚化爐政策為何失能 ... 的八卦
面對 垃圾 危機,不同年代,政府採取不同行動,1990年代, 環保署 推動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最後因地方抗爭及 垃圾量 不足而中止。2005年, 環保署 改採區域 ... ... <看更多>
環保署垃圾量 在 【垃圾危機】垃圾進擊之路:區域合作的焚化爐政策為何失能 ... 的八卦
面對 垃圾 危機,不同年代,政府採取不同行動,1990年代, 環保署 推動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最後因地方抗爭及 垃圾量 不足而中止。2005年, 環保署 改採區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