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 The Lion King》在1994年上映時,佛雷德.拉德(Fred Ladd)接到一通來自舊金山的電話。一名記者劈頭就說,他懷疑《獅子王》抄襲了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 Kimba the White Lion》(1965-1967)。
.
佛雷德.拉德於是走進了戲院觀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首先,他發現一隻智者山魈,嗯,《森林大帝》也有同個角色。然後又出現了一隻聒噪的鳥,OK,《森林大帝》也有。接著他又看到了反派鬣狗,他開始覺得不對勁了,心想如果再有雷同,肯定就是抄了。
.
看了五、六個幾乎與《森林大帝》完全相同的設定之後,場景到了小辛巴望向夜空。他盯著大銀幕,然後跟他太太說:「不要告訴我⋯⋯等等他爸爸的臉會出現在雲層中。」結果如同他所說,雲上真的出現了父王木法沙的面孔。
.
「《獅子王》確實抄襲了《森林大帝》。」拉德如此論定,宛如敲下了審判槌。
.
佛雷德.拉德是誰?他是將手塚治虫改編動畫引進美國的第一人。可說美國後來掀起的日本動漫熱潮,都要歸功他當時的絕佳眼光,所以他當然最有資格評論此事。
.
佛雷德.拉德出生俄亥俄州,職業生涯的前三十年都在紐約工作,雖然專業領域在影視,但他早年都在一間公司協助製作自然生態紀錄片。不過在1960年代,日本無法以美元支付購買版權的費用,於是他要求對方不妨提供一些動畫片來進行「交換」。只是他拿到這些作品片長多半落在30至50分鐘,不符合當時美國有線電視的片長,因此他還得另外重新包裝與剪輯,有時乾脆將卡通剪成電影長片送去戲院發行。
.
1963年,NBC以超低廉的價格買下了一個關於機器男孩的卡通,但沒人知道劇情關於什麼。他們找上了拉德,請他協助配音與重新包裝。最後他成功促使超過50間美國電視台購入了這個卡通,《原子小金剛 Astro Boy》因此正式打入美國市場。也因為《原子小金剛》在海外市場的大成功,使得東京的動畫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1965年,手塚治虫的公司虫製作主動找上了點石成金的佛雷德.拉德,他們製作了第一部彩色動畫,名叫《森林大帝》(台灣當時命名為《小獅王》),主角是一隻生活在非洲的獅子「金巴」。金巴在獅王父親早逝之後,一連經歷了放逐等困境,最後在許多動物好友的支持與鼓勵之下,鼓起勇氣擊敗反派,奪上王座。在拉德主導之下,《森林大帝》也成功打進了美國市場。
.
不到30年後,一向從童話或傳說故事取材的迪士尼宣布要推出一部保證原創的最新動畫長片。不過這部《獅子王》雖然廣受喜愛,但一上映就被看著《森林大帝》長大的卡通迷吐槽到不行。不止角色設定太雷同,大至故事架構,小至情節,幾乎根本一模一樣。即便在美國動畫圈頗有聲望,與迪士尼也關係良好,但佛雷德.拉德實在看不下去,公開指控迪士尼抄襲。
.
連在片中為辛巴配音的男星馬修.柏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也不給迪士尼面子,向記者坦言自己剛拿到劇本的時候也同樣覺得困惑,因為整個故事實在跟童年時愛不釋手的《森林大帝》太像了。
.
針對這項指控,迪士尼透過美聯社回應,說這項指控是子虛烏有,表明迪士尼絕無瓢竊。導演之一的羅伯.明可夫(Rob Minkoff)接受採訪時,聲稱自己從不知道《森林大帝》的存在,但後來卻被發現原來他在1980年代人在日本擔任動畫師,豈有可能不知道這齣日本國民動畫?
.
佛雷德.拉德在2003年受訪時,再次被問及此事,已經不見怒氣,更多是覺得啼笑皆非。他說當時的迪士尼主創團隊全是看著手塚治虫的動畫長大的一代,甚至連辦公室裡都放著一個金巴的面罩。
.
雖然依然認為迪士尼在瞎扯,但他也不必追究,因為當時虫製作的總裁松谷孝征受訪時很大度地為迪士尼緩頰,他說:「如果迪士尼受到了《森林大帝》的影響,我們的創辦人、已故的手塚治虫老師肯定會非常高興。就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獅子王》與《森林大帝》完全不同,《獅子王》確實是屬於迪士尼的原創電影。」
.
既然事主無意深究,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不過虫製作當時做出這一番回應,或許也是無可奈何。因為手塚治虫本身早期的作品就經常大抄迪士尼角色,包括七矮人、小鹿斑比都被他做過「重新詮釋」,米老鼠在他早期的漫畫《大都會 Metropolis》(1949)還以基因突變的怪物身分出場。但當時版權觀念不如現在嚴謹,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本人也無意找手塚治虫的麻煩,坊間更有「英雄惜英雄」之說。
.
如果這時虫製作向迪士尼興訟,也會讓自己落得尷尬局面。因此松谷孝征只說,如果手塚治虫地下有知,應該也不會有任何反應,甚至可能會有「受寵若驚」之感,只想息事寧人。
.
但不知是否此例一開,讓美國人食髓知味,後續如《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 Atlantis: The Lost Empire》(2001)再被指控抄襲庵野秀明的《海底兩萬里 Nadia, The Secret of Blue Water》(1990)。今敏的《藍色恐懼 Perfect Blue》(1997)則是連分鏡也被《黑天鵝 Black Swan》(2010)抄去。
.
一向身處幕後的佛雷德.拉德因為公開談論這起抄襲公案而成名,但成功促使美日動畫交流才是他對影視產業最重要的貢獻。晚年他曾出版《Astro Boy and Anime Come to the Americas: An Insider’s View of the Birth of a Pop Culture Phenomenon》(2008)一書,暢談日本對美國動畫產業的影響。
.
2021年8月3日,他以94歲高壽於加州辭世。
.
(勘誤說明:原文內容有一處有誤,佛雷德.拉德原文是說該不會辛巴的父親會出現在「雲層上」,而不是「月亮上」。而附圖的木法沙出現在月亮上的圖是網友自行製作,而非原作畫面。為避免造成誤導,故刪除原始圖片更換新圖。造成誤導,非常抱歉。)
#TheLionKing #KimbatheWhiteLion #獅子王 #森林大帝 #手塚治虫 #佛雷德拉德 #FredLad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班尼 Be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輔助出裝、魔紋請見:https://youtu.be/GyXawMh5H70 輔助奧義:https://youtu.be/AEMFUMc-jTY 輔助裝備岩盾切裝教學:https://youtu.be/_ru67wmr-xc?t=538 班尼日常:Instagram👉🏻Thx0602🤙🏻 https...
「瑞克觀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Facebook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安納金 國際洞察 Facebook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班尼 Benny Youtube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傳說攻略觀念教學| 哭哭最愛角色輔助觀念一次傾囊相授兩套打 ...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瑞克出裝奧義魔紋解析!【傳說對決】 Arena of Valor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瑞克全方位超詳細觀念意識蹲點進攻配合刺殺換血帶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傳說對決|輔助轉線觀念!預判碰撞點!S21瑞克輔助精華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詢問求瑞克教學跟觀念- 傳說對決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心得] 分享玩瑞克小技巧~~~ - 看板ArenaOfValor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心得] 分享玩瑞克小技巧~~~- 看板ArenaOfValo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軍事資訊站- 瑞克輔助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問題] 買瑞克還是諾可西呢? - 傳說對決|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瑞克觀念 在 夫妻倆挑選新床抗干擾性好的獨立筒床墊 - Mobile01 的評價
瑞克觀念 在 安納金 國際洞察 Facebook 八卦
好文分享:【優秀的人,憑什麼要和你在一起?】
身處金融變化莫測交易市場,交易者充滿了恐懼與貪婪,在競逐一場金錢遊戲,然,成功者有幾人?引用毛澤東一句詩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來寫照。
在股市交易市場,散戶占大多數,但現實的是,成敗絕非是多數決,而是少數且掌握有關鍵力量來決定輸贏。回饋散戶是財富縮水,或是帶著受傷的身心離開市場。「100個散戶100條心,10個主力1條心」,市場的走向,是由堅定者決定的、猶豫者只能跟隨!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書中強調:「你要留意股票是從堅定的投資人手中流向猶豫的投資人手中,還是從猶豫的投資人手中流向堅定的投資人手中。」就是這個道理,此話驗證了「股市贏家是少數人」的道理。
有幸加入了葉芳「贏家世界」,領略體會葉姐化繁為簡傳授,並且在該世界臉書社團遇見證了愛瑞克及安納金等善良高手,並拜讀了愛大《ETF煉金術》,及安大《高手的養成》著作後,逐漸脫離了「漲」或「跌」的二度空間,會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遠。
個人投資理財目的,是準備退休金,所以投資標的以績優大型股為主,且是以長期持有為主,以追求股利與資本利得。中國市場未曾接觸,直到2017年5、6月,經安大提點,就投資角度而論,全世界的股市,中國A股相關部位不能買進的話,那有哪些可以買進?(註:當時股價在低基期、本益比偏低、加上A股將納入MSCI之效益)
一開始有些遲疑,直到7月起,屬於多頭趨勢明顯開始陸續購買,搶搭上安大「高手的養成」火箭號(沒有挑座位),那時我還在臉書PO上張雨生帶「我去月球」,安大回應我不只是月球,今回顧是趟航向火星之旅,雖然航程有些顛簸(1+1=3-1),體會不看漣漪,心魔就死了一半,並善用安大所送的「天使的禮物-高水條款」,就不會出局,而會賺滿整個大波段利潤。
「優秀」的人,憑什麼要和你在一起?他們不是不合群,只是他們的合群裡沒有你,因為實力不對等。感恩能在2017遇上了善良及有愛的安大、葉姐、愛大、律大、Q大及各位高手們,一路教導,對的事情,我更應該持續做,期許以時間累積美好退休生活。
最後,我想謝謝安大,改變了我許多觀念,雖我可能無法學得絕世之學,但願以「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一山還有一山高,你無法學習別人聰明,但可以學習別人善良」,共勉之!
(文/新北市 疾風)
本文收錄於《高手的養成2:實戰贏家》著作共同創作者心得
喜歡此文請留言+1,歡迎多多分享 💕 💕 💕
瑞克觀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一顆清晰平靜的心對於專注在各類學習上,都是最有利的。你很難用一顆充滿憤怒、焦慮、沮喪或悲傷的心去學習—這代表如果你正與生活中的困境奮戰,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就會比較困難,你可能要優先考慮處理好這些問題。
像是身處一段有害的關係、對某件你正在拖延的事感到焦慮,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條錯誤的人生道路上,都可能干擾你的學習動機,因此通常最好別忽略這些問題。
不過,有時你對自己的情緒就是沒輒,感覺也會在沒要求你去處理的狀況下自然出現。解決方法是承認那種感覺,意識到它,然後慢慢改變專注焦點,回到你的工作上,並讓那種感覺過去。
取自《超速學習》
*********************************
各位朋友,晚安:
「不回應湧現的情緒,只是承認它的存在。這麼做之後,就能減低情緒影響你的強度。未來你再遇到類似情境,就更能堅守繼續工作的承諾,事情也會變得更容易。」
這篇文章重點在談心流、刻意學習,以及分心。作者在這篇摘文中寫到的靜心觀念,也越來越清晰了。
學習對我來說,通常很愉快,但那是因為我學的是我有興趣的主題。可是,像不少版面上的主題,對很多人來說,興致缺缺,那就會遇到不少情緒挑戰。
靜心的功夫可以多練習,對我來說,那是「高我」的展現。不回應,只覺察、只觀照,情緒會流轉,只要我們的念頭能歸零。
祝願您,有能力靜觀情緒來去,那可以讓我們有多一點自由!
*********************************
問題二:無法持續專注(即分心)
【文/ 史考特‧楊】
第二個經常遇見的問題就是「無法持續專注」。這可能發生在你好不容易坐下來念書或練習某件事時,電話突然響了,於是你望向他處;一個朋友上門來問候;做了個白日夢,回神發現自己過去十五分鐘都盯著同一段文字。跟啟動專注的挑戰一樣,若你想在學習困難事物上有所進步,持續專注是很重要的。不過,在我談論如何持續專注之前,我想提出一個新問題:最應該持續的是哪一種專注力?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開創了一個全新概念「心流」,經常被用來作為「專注」的理想範本,讓人聯想到「全神貫注」的心理狀態:你不再被惱人的念頭打擾,心思完全被手邊的工作吸引。當一份工作不是太難也不是太簡單時,心流是在無聊與沮喪之間滑行的愉悅狀態。
然而,還是有些人批評這幅美好的畫面。研究刻意練習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認為,心流有些特性與刻意練習是相互矛盾的,這是因為「刻意練習對監測目標與回饋皆有明確的要求,並且提供更正錯誤的機會。熟練的執行者可以享受並找出心流體驗,作為他們擅長領域相關活動的一部分,但那種經驗在刻意練習的過程中,並不會發生」。同樣是專注於成果導向的學習法,超速學習看來也不適合心流,理由跟艾瑞克森最初為刻意練習提出的主張是一樣的。
我自己則認為,心流狀態在超速學習當中並非不可能存在。許多與學習有關且有一定難度的認知活動,仍可能或甚至極有可能讓人進入心流狀態。不過,我也同意艾瑞克森說的,學習經常需要進入一些因為難度頗高,而讓心流不可能產生的狀態。此外,不存在於心流中的自我意識,在超速學習與刻意練習中可能是必須存在的要素,因為你需要有意識地調整原有的方法。努力解決一個快超出你能力範圍的程式設計問題、督促自己用一種不熟悉的風格來嘗試寫作,或是在說一種新語言時,努力改善你的口音,這每一種做法都很困難,違反你先前已累積形成的自動學習模式。這種對自然狀態的抗拒,會令心流更難達成,即使這股抗拒力對完成學習目標有益。
那我的建議是什麼?先別擔心心流。在某些學習任務中,你確實能輕易達到這種境界,像是我在MIT挑戰期間做練習題時、學語言期間做單字練習時,或在畫畫時,經常感覺自己彷彿處在心流狀態。但就算你沒有自動啟動心流,也不要感到愧疚。你的重點應該放在強化學習,這通常需要先努力熬過一些時期,而那些時期帶給你的感受,比有沒有達到心流狀態更讓人受挫。要記得,即使學習是高強度的,以後使用那項技能時,不會永遠都像現在這般難熬。現在為了完成學習而努力做的投資,會讓往後一路上的技巧練習活動變得輕鬆愉快許多。
思考過你為何需要專注之後,我們就來想想「持續」這件事。你應該用功多久?雖然這個問題是假定你不應該這麼快就分心並放棄專注,但從學習的觀點來看,探討專注力的相關文獻裡,並未指出較長的專注期是最理想的。研究人員普遍發現,比起把練習集中在同一時間,分散在不同的學習時段更能讓人記住所學。同樣地,交叉學習的結果也顯示,即使處於徹底的專注中,在技能的不同面向或需要記得的知識之間輪流練習,也是比較合理的學習方式。
因此,若你有長達幾小時的時間可以學習,最好涵蓋數個主題,而非只專注在一個。然而這麼做有其利弊:你的學習時間可能變得零碎,會難以學得完整。
我們需要的是適切的平衡。要達到此種平衡,一次學習十五分鐘到一小時,是頗為理想的練習長度。若你的行程表只允許在較集中的一大段時間裡學習,例如一週一次、連續學習幾小時,你可能要記得在每個小時的最後休息幾分鐘,並把你的時間分配到欲學習主題的不同面向。
假設你已經找到一大段對你再理想不過的學習時間,你要如何在那段時間內維持專注力?我發現有三個不同原因會導致專注力失靈,並出現分心現象。若你正為無法專心所苦,請依序來了解以下三種分心來源。
•分心來源一:你的環境
第一個分心的來源是你的環境。有沒有把手機關掉?是不是可以上網、看電視或玩遊戲?有沒有令人分心的噪音與聲響?你準備好開始工作了嗎?還是你可能需要停下來找筆、找書,或一盞燈?這是維持專注的問題根源之一,但也是人們經常忽略的一點,原因跟他們忽略自己正在拖延的事實是一樣的。
比方說,許多人告訴自己,在聽音樂的時候比較容易專心,但事實可能是他們不想做某件工作,因此音樂便提供了一種低度、有趣的分心來源。這不是要責怪所有沒有在完美環境中工作的人(我當然也沒有),而是要請你注意你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工作效率最好,並加以測試。
開著電視當背景音,真的能讓你做完更多工作?還是你只是喜歡聽電視的聲音,覺得那會讓工作比較可以忍受?若是後者,你或許可以訓練自己避免同時做好幾件事,然後享受更高的生產力。
同時做好幾件事或許有趣,但並不適合需要你全神貫注在手邊工作的超速學習。讓自己擺脫以上惡習,而非強化會造成無效學習的壞習慣。
•分心來源二:你的學習任務
第二個來源是你正嘗試學習的事。有些活動因其本質,就是比其他活動要難以讓人專注。比方說,我發現閱讀就比看影片更難專注,即使內容是一樣的。每當你在決定使用不同的工具來學習時,就要考慮哪一種方法比較容易讓你專注。但這個選擇不應取代其他考量,以我為例,我不會為了保持較高的專注力,而選擇一個較不「直截了當」(法則三)或無法取得「意見回饋」(法則六)的學習工具。幸好這些原則通常是一致的,像是那些較低效的方法也不大需要高度認知能力,也因此較難在其上保持專注。
有時,你可以稍稍修改一下正在做的事,讓專注力更強。如果我得讀一篇難懂的文章,通常會隨筆寫下能為我重新解釋困難概念的筆記。我這麼做,主要是因為寫字時,我比較不會陷入閱讀催眠狀態,也就是身體在模仿閱讀的動作,心思卻飄到了別處。
無論是解決問題、製造某樣東西,或勇敢寫出並解釋想法,這些更高強度的策略都比較難不用頭腦去做,因此不知不覺分心的機會也比較少。
•分心來源三:你的心
第三個來源是你的心。負面情緒、焦躁不安與做白日夢,都可能是專注的最大障礙。
這個問題有兩面:首先,很明顯地,一顆清晰平靜的心對於專注在各類學習上,都是最有利的。你很難用一顆充滿憤怒、焦慮、沮喪或悲傷的心去學習—這代表如果你正與生活中的困境奮戰,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就會比較困難,你可能要優先考慮處理好這些問題。像是身處一段有害的關係、對某件你正在拖延的事感到焦慮,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條錯誤的人生道路上,都可能干擾你的學習動機,因此通常最好別忽略這些問題。不過,有時你對自己的情緒就是沒輒,感覺也會在沒要求你去處理的狀況下自然出現。比方說,你內心偶然浮現一種對某些未來事件的擔憂,但你知道自己不應該為此而停止手邊正在進行的活動。解決方法是承認那種感覺,意識到它,然後慢慢改變專注焦點,回到你的工作上,並讓那種感覺過去。
當然,讓負面情緒過去,說起來比做起來容易多了。情緒能劫持你的心,讓你試圖把意識帶回學習本身的過程感覺徒勞。例如,當我對某事感到非常焦慮時,會感覺自己費力把注意力拉回到一件事上,好像只是為了十五秒後可以再從上面跳開,就這樣一再重複回來又跳開長達一個小時,或甚至更久。在你心慌意亂時,該做的不是隨之起舞,費力回應,直到完全放棄工作的程度,而是應該要不回應湧現的情緒,只是承認它的存在。這麼做之後,就能減低情緒影響你的強度。未來你再遇到類似情境,就更能堅守繼續工作的承諾,事情也會變得更容易。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覺知研究中心的正念研究者與精神病學家蘇珊.斯莫利(Susan Smalley),以及靜心老師戴安娜.溫斯頓(Diana Winston)主張,我們在從事一項行為時,典型的反應是試圖壓抑分心的念頭,但如果你只是「讓它升起,注意它,然後釋放它,或讓它走」,而非強逼自己壓抑情緒,這反而能減少你想避免的分心行為。
若你曾受負面情緒干擾而無法專心工作,感覺繼續做下去毫無意義,請記得,多練習以上方法,長期下來,對於強化你堅持繼續工作的能力會很管用。即使你在某次學習計畫期間沒有達到明顯成就,也不會是浪費時間。
.
以上文字取自
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
博客來 https://bit.ly/02900180-B
誠 品 https://bit.ly/02900180-E
金石堂 https://bit.ly/02900180-K
momo https://pse.is/02900180m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瑞克觀念 在 班尼 Benny Youtube 的評價
輔助出裝、魔紋請見:https://youtu.be/GyXawMh5H70
輔助奧義:https://youtu.be/AEMFUMc-jTY
輔助裝備岩盾切裝教學:https://youtu.be/_ru67wmr-xc?t=538
班尼日常:Instagram👉🏻Thx0602🤙🏻 https://goo.gl/2tXbL7
💰贊助我保持年輕肉體➡️
⬇️Paypal💰➡️:https://paypal.me/MadBenny (點傳送)
⬇️歐付寶💰(編號1826348)https://goo.gl/UA5Qhd
(信用卡、歐付寶帳戶、網路ATM、ATM櫃員機、超商代碼)
❤️關於總裁的經歷❤️
🏆2021 S9傳說城市賽 台中場 冠軍
🏆2020 S8傳說城市賽 台北場 冠軍
🏆2020 六都電競爭霸戰 新北冠軍 總冠軍
🏆AWC 2019世界賽 亞軍
🏆GCS 2019春季聯賽 冠軍
🏆AIC 2018世界賽 冠軍
🏆AWC 2018世界賽 季軍
🏆GCS 2018夏季聯賽 亞軍
🏆GCS 2018春季聯賽 冠軍
🏆GCS 2017夏季聯賽 升降賽淘汰
贊助合作或工商聯絡:📪Benny800602@gmail.com
🐳 剪輯製作/視覺設計 by Alex Cho 🐳
#傳說對決瑞克 #瑞克技巧 #瑞克2021 #瑞克觀念 #瑞克教學 #瑞克裝備 #瑞克奧義 #瑞克魔紋 #GLM #班師傅 #傳說對決瑞克 #瑞克出裝 #瑞克玩法 #瑞克輔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f7NZwhwbcg/hqdefault.jpg)
瑞克觀念 在 瑞克出裝奧義魔紋解析!【傳說對決】 Arena of Valor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娘子】神級邊線瑞克!邊線觀念及多型態使用技巧,瑞克出裝奧義魔紋解析!【傳說對決】 Arena of Valor. 99,602 views99K views. Apr 28, 2020. ... <看更多>
瑞克觀念 在 瑞克全方位超詳細觀念意識蹲點進攻配合刺殺換血帶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這是我第三百七十五部影片之後會陸續的上英雄教學觀念教學實況精華等等...各式影片喜歡的朋友就追隨吧如果不喜歡那就多看幾遍就會喜歡了合作 ... ... <看更多>
瑞克觀念 在 傳說攻略觀念教學| 哭哭最愛角色輔助觀念一次傾囊相授兩套打 ... 的八卦
madteam #傳說對決#瑞克從沒看過哭哭那麼認真解說超詳盡瑞克輔助講解兩套出裝一次教給你輔助觀念全都在裡面了想看哭哭教什麼角色呢?或是對瑞克有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