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以系列英文投書,投稿外媒 #9DASHLINE (九段線),這是一個討論亞洲時事與外交事務的網站。
最新刊出的一篇文章,詳細討論馬祖獨特的文化和地區認同,以及如何以「群島家園」概念,將台澎金馬視為多元文化的共同體,挑戰傳統的單一族群國族主義觀念。
【連假期間來翻譯半學術性質長文囉......文長慎入】
🌊🌊🌊
🔺《馬祖列島:挑戰「單一族群國族主義」》2021.3.25
Challenging Ethno-nationalism from the Matsu Islands
https://tinyurl.com/zfcf9va4
🖊️中譯全文如下
馬祖地理位置橫跨台灣和中國之間的政治斷層,長期以來,發展出獨特的在地認同,挑戰傳統的(單一)族群國族主義觀念。
【註:ethno-nationalism 指傳統的國族主義觀念,主張基於共同的血統與文化,由單一族群建立統一國家。】
儘管馬祖由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管轄,作為一個離島縣,其「前線」位置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到20公里。這也代表,馬祖與福建擁有長期的歷史與文化連結。
距離戰地政務解除將近29年,今天馬祖的發展案例讓人更了解,台灣和離島之間所共享的民主制度,如何跨越歷史文化差異。
同時,馬祖愈加成熟的民主與選舉政治,也形同對「中華」文化內涵提出了不同的詮釋,有別於北京當局所採取的觀點。
然而,馬祖並不是唯一的案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本身就存在多元的族群與區域認同。台灣本島與離島澎湖、金門及馬祖之間的歷史軌跡,也大不相同。台灣南部及東部外海的離島,也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甚至是語言。
就如同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邊境地區,馬祖列島的案例提醒我們,在複雜的現實世界中,文化與政治邊界往往無法完全吻合。
這同時也促使台灣持續提出對於國家認同內涵的新觀念:把區域多元性視為優勢,而非劣勢。
【強烈的中華民國認同】
馬祖和台灣本島最大的差異,首先在於歷史發展。台灣從1895到1945年是日本殖民地,至於離島金門馬祖則是從中華民國於1911年以來就是其領土。由於日本殖民歷史經驗,往往被視為傳統「台灣認同」重要的元素,而金門、馬祖則是傾向強調「中華民國認同」,以及中華民國所引含的中華文化認同。
認同議題,其實也反映在過去的政治傾向。民主化以來,馬祖展現對國民黨的高度支持。過去幾次總統大選,馬祖是全國支持國民黨比例最高的選區。馬祖「深藍」的傾向,只有同是離島的金門縣可以媲美。
另一方面,國民黨主要的政治對手民進黨,持續在金馬地區緩慢但穩定成長。民進黨從1996年以來已有顯著進步,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彭明敏,在金門馬祖分別獲得1.66%及1.33%選票。相較之下,蔡英文總統在2020大選中,在金門獲得21.77%、馬祖獲得19.81%。
在台灣全國政治的層次,過去以「中華認同」或「台灣認同」的國家認同議題,作為傳統的政黨政治分歧。許多人認為,這是離島政治立場傾向泛藍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前線」的島嶼因為害怕戰爭排斥台灣獨立;甚或有些人,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台灣獨立支持者對於未來國家領土的想像,不包括金馬。
以馬祖來說,獨特的區域文化認同也跟語言有關,因為馬祖列島講福州話(在馬祖又稱馬祖話)。這表示馬祖當地語言,與台灣多數族群所講的母語無法相通。台灣話相近於閩南語言,而福州話則屬於閩東語。這讓馬祖在全國具有獨特性,因為台灣閩南語是台灣本島最大族群福佬人的母語(佔人口約70%),其他兩個離島縣澎湖和金門也講閩南語––儘管彼此間也有區域差異。
馬祖在語言上的獨特性,也有獲得對岸民眾的關注。網路上,縣議會用福州話進行辯論答詢的影片下方,即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網友大量留言。
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留言寫道:「我是福建人,第一次觉得民主离我好近」。
【民主價值與民進黨在馬祖的成長】
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在馬祖的選票成長,具有重大的象徵意涵,代表民進黨在傳統支持者之外,獲得成長。以我個人而言,決定在2020年參選馬祖立委,即是深信必須跨越歷史藩籬,不分族群地域,讓更多人支持守護主權及民主價值的理念。
雖然我們在這場被稱為「不可能的選戰」中,未能取得勝利,但是民進黨達成顯著的成長。距離上次提名立委候選人,已經超過十年前。這鼓勵我們的團隊,在2020年七月設立馬祖黨部,讓馬祖成為民進黨最後一個設立地方黨部的縣市,也成為民進黨全國觸及率的「最後一塊拼圖」。
以前,捍衛台灣主權的傳統論點,往往強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但是在馬祖,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論述,捍衛主權並非因為台澎金馬擁有共同的文化,而是因為台灣與離島享有共同價值理念,包括共同支持民主、反對威權。
如此,便能建立一個寬廣的聯合陣線,結合了傳統的台灣獨立支持者,並團結聯合泛華人世界中,因民主理念反對中共併吞的民眾(反共的中華文化認同者)。
除了在馬祖,後者包括許多台灣本島及其他離島的民眾,這些民眾或許喜愛「中華」文化或文明,但又同時堅定反對共產主義。從這種「挺民主」的立場出發,也能夠與更多海外使用中文的族群進行對話。
或許,有些人先入為主認為,由於離島在文化與歷史上與福建相近,代表當地民眾就一定不會批判中國共產黨,因為共產黨現在號稱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事實上,這種觀點過於簡化,混淆了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中國共產黨想要告訴全世界,如果一個人認同中華文化,就必須支持中共,把兩者綁在一起。然而我們現在在馬祖看到的,特別是在年輕世代,一個人可以同時對中華文化(或閩東文化)感到自豪,同時也反對威權專制。
「中華民國認同」隨著時間演進,一方面對傳統中華文化保有好感,卻又在台澎金馬持續在地化。於是,「中華民國認同」成為台灣國家認同的其中一種版本,這種觀點與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不同,卻並不排斥傳統中華文化或歷史傳承等遺產,包括不排斥既有的國旗、國歌等其他符號。
【尊重區域認同:群島家園】
對台灣來說,尊重文化與區域多元性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台灣希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治理模式上,有所區別。相較於中共威權主義企圖打造同質性的國家認同,台灣可以擁抱更具細緻的國家團結觀念,避免忽視國內少數族群的文化。
當台灣逐漸凝聚自身獨特的國家認同,我們所提出的國族論述,是否能避免抹滅離島獨特的認同?目前,中共試圖在國家邊疆,大動作剷除區域文化認同,包括香港、西藏、東突(新疆)等地。
相較之下,台灣對於少數族群或具有歷史特殊性的地區提出政策時,必須採取不同的治理模式。畢竟,如果台灣無法正視自己國內的文化與區域多元性,我們便犯了跟中共一樣的錯誤。
從金門與馬祖獨特的案例來看,如果以文化同質性高的傳統「族群國族主義」觀念,將無法建立完整的共同體論述。歸根究柢,關鍵取決於台灣是否能提出較接近「公民國族主義」的願景,讓國家的想像,涵蓋各種擁有不同文化與區域認同的群體。
一般來說,東亞國家諸如中國、日本與南韓,並不見長於營造多元族群的環境。但是台灣可以參考歐洲或東南亞的案例,思考鼓勵多元區域認同的可行路徑。
儘管很難有完美的案例,其他國家的做法或許值得讓台灣借鏡,讓台灣更能夠擁抱自身的文化與區域多元性。舉例來說,強烈的巴伐利亞區域認同,不必然與德國國家認同衝突。而馬來西亞的多重族群社會,也在馬來西亞的國族敘事中,也有一定的空間讓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發展各自的文化主體性。
去年,民進黨新成立的馬祖黨部推出一張地圖,圖中除了台灣本島,也把離島放大,包括澎金馬三離島縣,以及三離島鄉:蘭嶼、綠島、小琉球。
這張地圖稱為「群島家園」,從海洋觀點出發,並將台灣視為西太平洋上多重島嶼組成的國家:文化多元歧異,卻因民主價值團結在一起。
🔺【延伸閱讀】
另一篇英文投書討論金馬所面臨的「非軍事」威脅,包括海洋環境等:
《民主的邊緣:中國對台灣「前線」島嶼的影響措施》2021.1.25
Edge of Democracy: China’s Influence on Taiwan’s ‘Frontline’ Islands
https://tinyurl.com/26uw8dfu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LikeJapan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keJapan旅遊】沖繩民宿交流體驗:家庭料理+水上活動+琉球民族服裝 一般人去旅行,大多數都會選擇入住酒店,但偶爾換換其他住宿模式,或許會有新發現喔~這次小編想向大家誠意推介位於日本最多人口的村莊-沖繩「讀谷村」,參加為期2日1夜或3日2夜的「Meet the Local Okinawa」...
琉球族人口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八卦
塔巴從東部外海北上 北部多雨中南部空品略差
今年第17號颱風塔巴在昨天下午正式被命名生成,目前位置在台東的東方約650公里海面,以每小時9公里速度往西北前進,過去12小時中,往西的分量稍多,偏移了一兩百公里,和過去結構鬆散相比,目前的結構仍在整合,強度也在增強當中,預計未來還是偏西北,然後轉北北西,再往北,往日本韓國間接近。
周六傍晚應該是距離台灣最近的時候,會在台灣宜蘭東方的宮古島東方,颱風中心約離台灣四百多公里附近往北移動,由於目前颱風七級風暴風半徑120公里,縱使再擴大,也碰不到海上警戒區域,也沒有直接侵襲的可能,不會發布海上警報,不過東部及東北部海面及沿海,還是要留意會有較大風浪。
颱風雖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外圍的環流會增強東北風,今天清晨持續類似較涼的天氣,北部有些空曠地方,跌到 20-23度,建議您早晚務必要穿長袖,預防感冒,尤其最近感冒人口激增,務必要有風險意識。而周五六兩天,北部、東北部會有斷斷續續的陣雨發展,局部迎風面的局部區域會有較大雨勢,要稍微留意,東半部也偶陣雨,外出要帶雨具,周日會緩和,不過仍維持東北風的天氣,迎風面還是有雨。中南部要留意在背風面,空氣品質稍差,沿海或沙灘沙地有些風吹沙,有機會在午後達到敏感族群不健康等級。
塔巴通過宮古島和琉球間,會加速往北前進,預期是在韓國和日本間通過,可能偏韓國多一些,對日本九州及韓國南部會有些影響,不過預期走得很快,週日下半天逐步影響,周一上半天就離開。
塔巴颱風走後,台灣附近的天氣仍維持東北風的天氣,太平洋高壓仍然勢力偏弱,雖然之前有預測有增強的機會,但不如預期發展,未來一周到月底,似乎是一個調整期,還沒有颱風發展的跡象,大家可以稍微放心一下,未來就看十月份的動態。
今天開始到9月27日,全世界有一群年輕人,開始為氣候而罷課的行動,目前已經有156個國家,超過五千場活動串聯進行,可能會超過兩百萬人參加。台灣似乎對於罷課這個名詞是有點負面或沉重,從民調數字來看,似乎超過一半以上人是不贊成自己的小孩或親友去為了氣候而罷課,這和國情及亞洲國家普遍重視學業有關係,不過這英文的名稱是 Climate Strike,翻譯成氣候行動會較為合適,如果您觀察發起行動的瑞典女孩Greata 的訴求,都是下一世代對現在的大人呼聲,這兩天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這段引發很大回響:『你必須做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放棄永遠永遠不會是一個選擇』,因為氣候變遷問題真的比我們想像還要嚴重,說了不做,或是做得不夠都是讓下一代年輕人遭遇更多苦果,不能把現在很難做當成是一個藉口。
以上氣象由 彭啟明博士/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公司提供
#為氣候發聲
#CoveringClimateChange
琉球族人口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八卦
今早,個人臉書伍麗華跳出2015/2/28 貼文,再讀一次,仍舊有新的啟發。期待忙完今天的活動,傍晚可以再寫一篇。
六年前的貼文如下:
228,全台原住民狼煙行動串連。我回去萬山整理工寮的枯枝落葉,一堆堆燃燒的狼煙引起遊客報案2次,2分鐘外的消防隊騎著摩托車來跟我問候2趟。
除此之外,我還去整理了我的水源地。這是上一代留下來的,在臨近山溝一株老茄苳樹旁的岩壁內,水源穩定又純淨,幾十年不曾斷。
我之前沒做好過濾,流到工寮的水經常夾帶螞蟥,害苦了我的那些狗。這回請部落的人幫忙施工,濾源頭、貯水槽、拉水管、立水塔,當我看見清甜的山泉水從水龍頭流出來,心中的滿足彷彿得到了全世界。
這一刻,我終於理解老人家常說的「沒有水的土地是死的」,也能明白朱熹在《觀書有感》中道出「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喜悅,以及耶穌為何對人說「誰若喝我給的水,便永遠不會口渴,並且這水將會在他裡面成為泉源。」
呵呵,生命的三大要素,「陽光」「空氣」皆是白白得來,唯獨「活水」要我們自己去尋求啊!
看著眼前的保留地、山泉水,以及上達天聽的狼煙,我想起了我們泰武國小民族教育一年級教材,裡面有一個吾拉魯茲的遷移故事「......我們去那裡(小琉球)吧!但是800年前他們回到大武山西側叫inachia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強勁的落山風,於是又搬到現址居住,隨後有一部分居民遷徙到台東縣的金峰鄉比魯溫泉一帶。」這是日據時期的記載。
我剛到泰武時,初次聽到這個傳說,簡直覺得不可思議。直到有一次我從山上開車下來,小琉球清楚在我眼前,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為此,害怕搭船的我安排了一趟小琉球行程。當我騎著摩托車在島上逛完一圈,立刻明白那些先民為何要回到大武山。
我查閱資料,發現與我的推測不謀而合: 小琉球是台灣14座屬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這裡土地貧瘠,水源不足,目前主要的水源是從台灣本島以海底水管送往。
山上長大的經驗告訴我,沒有山,怎麼會有水!即便是沙漠水源,也是從高山下來沒入地底的潛伏水流。水源呢?我找到了在美人洞、烏鬼洞等洞窟,有婦女來這裡提水的傳說。這就是了,這礁島僅靠岩洞中滲透的水源,量少所以珍貴,並且不足以生養眾多人口,農業也無從興盛。就這點來看,無怪乎先民會選擇返回大武山。
我想,人類最大的智慧在於不必「人定勝天」,順應環境條件創造生活,才不會招致大自然的毀滅性反撲。
那麼,曾經住在小琉球的族群是誰呢?
清《台海使槎錄》「新港、蕭壟、麻豆各番,昔住小琉球,後遷於此。」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小島由道調查: 「小琉球嶼,位於東港西方的島嶼。自靠近平地之本族部落,遙遙可以望之。本族稱此嶼為キポア(箕模)。力力社以南的番人說,這キポア,古昔曾有與我們同樣的番人居住。他們時常乘舟來到西方海岸,與我們作物品交換。」
根據中研院李亦園的研究,邏發尼耀家族就是箕模族。文史工作者張金生(陸力‧邏發尼耀)的說法是:一千年前,箕模族祖先不知何故,忽然離開小琉球,遷徙至恆春,後來又分成兩支,一部分在屏東縣的來義山區,一部分則翻越中央山脈到臺東。
偶然間, 我讀到了歷史學家曹永和先生2000年在聯經出版的《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 文中荷蘭文獻指出:1624年,荷蘭船隻在此擱淺,水手被島上住民殺害。事後荷蘭人在1633年到1636年間,東印度公司的福爾摩沙區總督Hans Putman領軍征討、屠殺島上住民,後稱拉美島事件。(歐洲地圖上稱小琉球為拉美Lambay )
荷蘭史料記載,荷蘭人讓新港社人和放索社人去搜索,找到居民躲避在一個大洞窟,於是用四十名兵士看管,用煙想把人燻出來。《熱蘭遮城日記》從老幼婦孺屍體及生還者估計躲避到洞窟的人數約540名。日記中並這樣寫下:他們頑固不肯投降,致使成為這樣的慘事。
讀到這裡,我的眼淚不住的流,我從小深刻理解戰役之於先民是一種面對面的勇氣對決,他們絕對想像不到帶領族人躲避在保有水源的洞穴,卻會面對趕盡殺絕的惡毒招式。
無論如何,根據史料,所謂「烏鬼」既不是黑奴也不是甚麼怪物,而是小琉球的原住民。
歷史學家曹永和說小琉球烏鬼洞是一處考古遺趾(石棺、石桌椅、陶器...),顯然現在的漢人族群移入以前,更早更早以前是曾經有原住民住過的。
荷蘭史料所記,對照小琉球《烏鬼洞風景區記事碑》,實在是有很大的歷史錯誤與抹黑:
「明永曆十五年,延平郡王鄭成功,克復台澎,驅走荷人。少數黑奴未及歸隊,逃來本嶼,潛居此洞。數年後,有英軍小艇在此洞西北之蛤板登陸,觀賞風光,黑奴乘虛搶物燒艇,並盡殺英軍。旋被搜尋之英艦發現艇燬人亡,乃上岸搜索,但黑奴潛伏洞中,百般誘脅,誓死不出,乃灌油引火,黑奴盡死洞中。」
台灣的歷史絕不只是漢人的歷史,228紀念日,原住民以狼煙行動要大家嚴正看待原住民在台灣的歷史、主權、土地、尊嚴。
我不是文史專家,我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228,我用我的方式紀念我們的先民。
琉球族人口 在 LikeJapan TV Youtube 的評價
【#LikeJapan旅遊】沖繩民宿交流體驗:家庭料理+水上活動+琉球民族服裝
一般人去旅行,大多數都會選擇入住酒店,但偶爾換換其他住宿模式,或許會有新發現喔~這次小編想向大家誠意推介位於日本最多人口的村莊-沖繩「讀谷村」,參加為期2日1夜或3日2夜的「Meet the Local Okinawa」民宿體驗活動,與接待家庭一起製作家庭料理、燒烤、玩樂器、跳舞等。除了和接待家庭一起生活外,自由時間亦可以玩各種水上活動和試穿琉球民族服裝~民宿體驗活動多姿多彩,絕對會令大家發掘到更多沖繩的魅力噢!
立即按入文章看看沖繩民宿體驗的精彩內容
↓↓↓
http://www.likejapan.com/s/meetthelocalokinawa
Meet the Local Okinawa官方網頁:http://meetlocal.okinawa/
【Facebook 專頁】Meet the Local Okinawa
By #LikeJapan_Zoe
琉球族人口 在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不專業島女兒又要來報導了😂
說不專業到底有多不專業呢!
就是⋯我聽到有活動就來了 🤩🤩🤩
「Legénd萊根德 」
放進google翻譯不知道為什麼
就變「傳奇村」了
或許跟他在匈牙利🇭🇺地圖上消失多次有關
因為戰爭的關係
這個小鎮多次被侵略跟佔領
可能也是這樣 比較民族包容性?
在小鎮上你能聽到的語言
匈牙利文、英文、德文、荷蘭文、
最近加上了普通話 😂
甚至連傳統服裝上
感覺好像風格也不是那麼傳統的匈牙利🇭🇺
就跟著影片跟照片一起猜猜看吧!
有專業的朋友 可以告訴我一些細節喔!
當天最主要的活動流程
1.長老說故事(聽不懂直接Pass)
2.開幕儀式(有歌曲表演)
3.環村遊行(在每個休息轉角都有驚喜)
4.當地舞蹈、歌謠表演(各種不同年齡層)
5.狂歡派對🎉(當然要喝一整晚啦!😂)
門外漢的島女
就跟著大家湊熱鬧~一起走遊行~
這個遊行讓我想起小琉球王船祭的遊行
唉呀挨戶的貢品隨意讓大家分享
這邊是在轉角休息處~
都會有當地的婦女 烤一些傳統的甜點
還有 必須喝的「巴林卡」😂
萌萌懂懂的跟著大家吃吃喝喝醉醉😵💫
沒錯 島女又喝茫了😵💫
整個睡死在朋友家草地上了🤣🤣🤣
睡醒又再衝去看歌謠表演
吃好吃的肉湯+麵包🍞
「遊行」就是一個大型服裝秀
在禮儀馬隊🐎、樂隊🪗的帶領下出發
先是婚禮馬車、新郎新娘的服裝特別不同
再依照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服裝展示
還有很多當地村民~換上自己的特製服裝
加入遊行隊伍、超多可愛的妹妹🧍♀️
特別的是 在風俗保守的匈牙利🇭🇺
居然有偽娘變裝秀在隊伍中
而且是一種傳統
這個就讓我不思其解了😂
在一些大的轉角空地
由主持人引導會開始團體舞蹈
休息夠了再繼續前進遊行
「當地舞蹈、歌謠表演」
大樹下的小舞台 特別有氣氛
在表演的時候 也算是依照年齡區分
不同的歌曲、不同的舞蹈、還有雙人舞
還有提供熱湯跟食物 感謝大家參與活動
島女很幸運
今天就在朋友的友誼、
孩子們的冷笑話跟躲貓貓
還有音樂、舞蹈跟美食中
劃下完美的句點❤️
《#島女小知識時間》
Legénd萊根德(傳奇村)
諾格拉德州所轄的一個村
總面積18.41平方公里
總人口493
人口密度24.61人/平方公里
————————————————————
#島女匈打日記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楊寶寶的代購生活
#米包深旅行
#migisbackpack
#隨團旅遊達人
#浪漫旅人
#紅白拖台妹
#帶著國旗去旅行🇹🇼
#島女迷路中✈️
#島女在匈牙利🇭🇺
#Hungary🇭🇺
#匈牙利🇭🇺
#匈牙利不只有布達佩斯
discover_europe_
Discover_hungary
wow_hungary
We Love Budapest
We Love Budapest English
Legénd萊根德
琉球族人口 在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不專業島女兒又要來報導了😂
說不專業到底有多不專業呢!
就是⋯我聽到有活動就來了 🤩🤩🤩
「Legénd萊根德 」
放進google翻譯不知道為什麼
就變「傳奇村」了
或許跟他在匈牙利🇭🇺地圖上消失多次有關
因為戰爭的關係
這個小鎮多次被侵略跟佔領
可能也是這樣 比較民族包容性?
在小鎮上你能聽到的語言
匈牙利文、英文、德文、荷蘭文、
最近加上了普通話 😂
甚至連傳統服裝上
感覺好像風格也不是那麼傳統的匈牙利🇭🇺
就跟著影片跟照片一起猜猜看吧!
有專業的朋友 可以告訴我一些細節喔!
當天最主要的活動流程
1.長老說故事(聽不懂直接Pass)
2.開幕儀式(有歌曲表演)
3.環村遊行(在每個休息轉角都有驚喜)
4.當地舞蹈、歌謠表演(各種不同年齡層)
5.狂歡派對🎉(當然要喝一整晚啦!😂)
門外漢的島女
就跟著大家湊熱鬧~一起走遊行~
這個遊行讓我想起小琉球王船祭的遊行
唉呀挨戶的貢品隨意讓大家分享
這邊是在轉角休息處~
都會有當地的婦女 烤一些傳統的甜點
還有 必須喝的「巴林卡」😂
萌萌懂懂的跟著大家吃吃喝喝醉醉😵💫
沒錯 島女又喝茫了😵💫
整個睡死在朋友家草地上了🤣🤣🤣
睡醒又再衝去看歌謠表演
吃好吃的肉湯+麵包🍞
「遊行」就是一個大型服裝秀
在禮儀馬隊🐎、樂隊🪗的帶領下出發
先是婚禮馬車、新郎新娘的服裝特別不同
再依照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服裝展示
還有很多當地村民~換上自己的特製服裝
加入遊行隊伍、超多可愛的妹妹🧍♀️
特別的是 在風俗保守的匈牙利🇭🇺
居然有偽娘變裝秀在隊伍中
而且是一種傳統
這個就讓我不思其解了😂
在一些大的轉角空地
由主持人引導會開始團體舞蹈
休息夠了再繼續前進遊行
「當地舞蹈、歌謠表演」
大樹下的小舞台 特別有氣氛
在表演的時候 也算是依照年齡區分
不同的歌曲、不同的舞蹈、還有雙人舞
還有提供熱湯跟食物 感謝大家參與活動
島女很幸運
今天就在朋友的友誼、
孩子們的冷笑話跟躲貓貓
還有音樂、舞蹈跟美食中
劃下完美的句點❤️
《#島女小知識時間》
Legénd萊根德(傳奇村)
諾格拉德州所轄的一個村
總面積18.41平方公里
總人口493
人口密度24.61人/平方公里
————————————————————
#島女匈打日記
#楊寶寶的島女生活
#楊寶寶的代購生活
#米包深旅行
#migisbackpack
#隨團旅遊達人
#浪漫旅人
#紅白拖台妹
#帶著國旗去旅行🇹🇼
#島女迷路中✈️
#島女在匈牙利🇭🇺
#Hungary🇭🇺
#匈牙利🇭🇺
#匈牙利不只有布達佩斯
discover_europe_
Discover_hungary
wow_hungary
We Love Budapest
We Love Budapest English
Legénd萊根德
琉球族人口 在 強制同化政策愛努.琉球文化幾近失傳 - YouTube 的八卦
琉球 文化幾近失傳. 142 views · 5 months ago ...more. 公視全球現場. 6.88K ... 雲南特有少數 民族 , 人口 不到2萬,至今在深山裏堅守自己的傳統【想落天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