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一封學生的電郵, 內容如下:
欣欣老師:
我係補緊你星期日中六銅鑼灣live嫁, 之前呢你又話我食豬柳蛋包飲奶茶唔飲木瓜奶果個呢…
我有個同班嘅朋友呢 佢屋企係好窮, 爸爸媽媽因為有病(媽媽 癌症, 爸爸咩病我唔記得) 加上佢哋兩個年記都大, 失去工作能力, 但家裡三兄弟, 負擔很重, 只得靠拎綜緩維生.
同埋佢有個女親戚係好歧視佢哋屋企窮. 睇死佢讀唔成書, 幸好他哥哥入到港大中醫, 才令屋企人對住果個衰人親戚有番啲面.
今年我同佢熟咗 慢慢佢先同我提到關於佢屋企嘅事, 好記得佢話佢媽媽叫佢唔好將屋企啲野同其他人講, 因為佢媽媽怕人哋會歧視佢… 好心酸
而我係10月開始有帶你嘅筆記番學校自修堂温, 每次佢都有問我借黎睇, 佢係一個文學人 中文人, 佢嘅中文能力係好強, 佢鐘意你教果啲野(真係岩佢用), 奈何佢家貧, 見住佢用盡方法都揾唔到可以儲夠補習學費(已是帶飯番學食果種) 真係負擔不了學費, 而佢嘅理想係做中文老師, 佢想大學都係讀中文系.
其實我掙扎好耐先同你講, 我一邊好想幫佢向你提出學費減免嘅問題, 但他真的覺得超級不好意思, 但佢真係好熱衷熱愛中文, 所以我好想幫佢!
Thanks!! :)
對於這位同學, 我已知會公司安排了學位給他/她, 並保證從今天起直至公開試, 在學費上分文不收!
借這封電郵, 我有些經驗想和各同學分享.
沒錯, 有時, 人的確要守信.
朋友告訴你一些秘密, 是信得及你, 你當然要為他/她保守秘密.
但中國人很聰明, 信也分大信與小信.
大信也者, 一些關乎仁愛等大原則的信, 這些信是必須守的.
至於小信, 則是一些較低層次的承諾, 若果與大信有衝突, 則捨小信而就大信.
例如, 你朋友要你先應承幫助他, 但後來你才知道他是要你與他一起打劫, 這樣的話, 即使你曾應承過他, 但因這行為違反正義, 你可以無視這次應允, 放佢飛機吧.
小信大信之別, 就是要人懂得分輕重.
現在, 一邊是關乎你朋友的前途, 一邊只是他與你的小秘密分享, 怕人家知他不好意思罷了.
這件事, 孰輕孰重, 一目瞭然.
更可況, 他也沒有警告你: '若告訴張欣欣, 格殺勿論!'
你渾沒有失信之虞, 更沒有殺身之禍!
再者, 中國人也有從權之說.
何謂從權? 就是不死守無謂的原則, 而是因時因地因人而變通!
嫂溺, 叔援之以手.
現在, 朋友溺, 你在岸, 欣欣在旁, 像召喚獸等你召喚, 你偏不伸手?
因時制宜, 憧得變通, 才是道理.
他的那個衰人親戚, 你聽了也很嬲, 對吧?
你都想幫朋友爭一口氣啦.
但倘若你為朋友死守這個秘密, 你又幫助了他什麼?
沒有.
知識改變命運.
你的朋友入了大學, 將來找份好工作, 有好收入, 能照顧父母, 改善家庭, 才是王道.
人善人欺天不欺.
便讓那個衰親戚繼續笑吧, 看誰笑到最後?
他日有錢了, 送她去印度居住吧, 那裡很安全的.
最後, 想說的是, 你的朋友對中文很有抱負吧.
他/她有興趣從事補習嗎?
我等他/她!
我也想親口告訴他/她:
'今日, 你走在最後;
他日, 你或許走在最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原子邦妮 AstroBu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
理想抱負意思 在 五月天 瑪莎 Facebook 八卦
雖然聖誕節要到了,但很不想讓大家再度聽到Last Christmas這首歌了
這是這個月Bark 樂是浮生錄的文字,說的是上個月的感想
雖然風雨不會這麼快就過去,也許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風雨,可是只要還有時間,我們就可以再有多一點希望
也謝謝George Michael
最近適合熱血!隨著回憶擺動身姿
BARK#16五月天 瑪莎專欄時間
Praying for Time
上個月是個風雨耳語交錯轟炸的混亂月份,雖說每次的選舉都是公民發揮功能行使權力的時機,可是要經歷這些選舉招式和比爛的烏賊式攻擊或議題,我想很少人不會感到不耐且厭煩。私以為選舉在民主政治中可貴的部分在候選人可以提出自己的理想性和對於未來的抱負願景,然後選民們用選票決定誰有那樣的能力,可以帶著我們到那個最接近理想的地方。可是沒想到經過了這麼次的選舉,那些政客的招數比從前還要破綻百出,嘴臉比從前還要貪得無厭,攻擊比從前還要火上加油,臉皮比從前還要無堅不摧。一切都像是個虛幻且詭譎的嘉年華,但這嘉年華卻居然要決定我們接下來的未來?!終究自己還是試著關上電視離開網路,試著回到音樂裡找尋一些存在感。然後,我聽見了好久不見的George Michael。
George Michael在單飛之前,是創作男孩團體「Wham」的成員。「Wham」在八零年代有不少膾炙人口的金曲,兩位成員都有創作,歌曲仍多屬於愉快歡樂的泡泡糖舞曲或商業性濃厚的抒情歌曲。但他們的創作能力的確不俗,每首歌皆是當時人人朗朗上口的排行榜佳作。加上兩個人帥氣的外型和成功的包裝,儼然就是市場上吉他鍵盤創作金童雙人組。那是我國小的回憶,只記得學校的園遊會或是拉拉隊會聽見他們的歌,在鬧區的路上逛街也會偶爾聽見他們的作品。1986年「wham」解散了,George Michael單飛。他個人的第一張專輯《Faith》出版,在市場上獲得驚人的成功。除了音樂性本身的豐富和令人驚豔之外,也將原本就好看的George Michael推上了性感偶像的地位。緊身牛仔褲、墨鏡、長鬢角、鬍渣、上了油的頭髮、牛仔外套,還有一把背在身上的木吉他。音樂錄影帶中他扭腰擺臀,儼然就是貓王再世的化身。那是那陣子年輕人最愛的裝扮,除了音樂之外,他也是時尚和潮流的偶像。
1990年,George Michael出版了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1》,翻譯過來,意思是撇開偏見聆聽。也許是對於第一張個人專輯《Faith》的成功有所反動,加上想讓聽眾更聚焦於他的音樂作品上,所以這張專輯從封面到內頁,只有一張他自己第一張專輯時期的黑白照片。在那個MTV頻道大行其道甚至是主要唱片宣傳管道的年代,所有的音樂錄影帶也都沒有他的演出。甚至在專輯的主要歌曲〈Freedom 90〉中,他也在歌詞寫到
“Heaven know I was just a young boy, Didn’t know what I wanted to be
I was every little school girls pride and joy and I guess it was enough for me
To win the race? A prettier face?
Brand new clothes and a big fat place on your rock and roll TV
But today I play the game is not the same, No way
Think I’m gonna get me some happy”
這些歌詞在在地透露他心中對自己在大眾心中形象的厭倦和想要的改變,而這首歌後來也多少有了些標誌性意味,因為後來壞小子羅比威廉斯在離開Take That之後的第一首單曲,就是翻唱了George Michael的這首歌。
我在國中的時候買了這張唱片,因為在MTV頻道看到了
而在這張唱片其中,一直到今日,每次聆聽都還是讓我深深感動的,是〈Praying For Time〉。專輯版本的編曲有著直接而強硬的節奏和鼓聲,搭配著用力刷擊的木吉他以及襯底的弦樂,間奏的管樂,George Michael用情緒外放甚至帶些憤怒的語氣唱著這首歌。他在2004年的時候重新在因為披頭四而聲名遠播的Abbey Road Studio重新用live的方式錄製了這首歌,沒有實體唱片,只有數位發行。編曲只有簡單的鋼琴,速度也放慢了許多。他的歌聲收起了憤怒,但多了許多的不捨和憐憫。沒有誇張的情緒渲染,只用很單純的情感重新翻唱了這首歌。另外一個和原版本最大的差別是,他在前奏和間奏多了幾句“Do you think we have time?”。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版本。他在主歌的歌詞中赤裸且毫不留情地描述著這個他眼中的世界,說著人們之間的對立,說著人與人的不相信,說著人們心中的懷疑和恐懼,也說著人們的虛偽和假意。
“The rich declare themselves poor and most of us are not sure”
“These are the years of the empty hand,Oh you hold on to what you can,
And Charity is the coat you wear twice a year”
“So you scream behind your door, say what’s mine is mine is not yours”
雖然是二十幾年前的歌曲了,但歌中所描述的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從來沒有變過,甚至變本加厲了。我們仍然在電視上看到富人們喊窮,聽見既得利益者說日子不好過。兇手嚷著說自己是受害者,執政者威脅著不讓我執政你們走著瞧。社會不公的現象沒有變得比較好,努力付出所得到的有時候比自私還要糟。在已經不知道接下來還可以相信什麼的時候,連我們原來被教育可以信賴的居然也開始變得混淆。聽著George Michael唱著的時候,新聞片段畫面隨著歌詞像是走馬燈般在腦中淡入淡出。這是我們的世界,即使已經過了這麼多年,可是這首歌所描述的仍然和我的年代如此貼切,沒有一絲違和感。他在副歌寫出了最後的憐憫無奈和一點點希望,他唱:
“It’s hard to love, There’s so much to hate
Hanging on to hope when there is no hope to speak of
And the wounded skies above say it’s much too late
So maybe we should all be praying for time”
太難去愛,而太多仇恨,寄託著希望,但卻連希望都沒有。受傷的天空說著一切都太遲了,所以也許,我們都該祈求上天多給我們一些時間。現在聽來,時間過了,我們似乎仍然沒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我們還有希望可以寄託嗎?
現在聽這首歌仍然感動,是因為心裡還有希望和相信。你仍然相信努力可以讓一些事情改變,你仍然相信付出可以獲得一些逆轉。即使笨重的世界像是隻沒有神經的雷龍,用力地敲擊它的尾巴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他才會轉頭,但是只要願意去做,即使只改變一些些,即使等待很久才能開花結果,你都會卯盡全力地想要試試。因為曲中的描述是你看見的世界,因為你經歷過這些失望,所以你更知道不可以未來就這樣定格在這樣的令人沮喪的現狀。最後,2004版本和原來唱片版的另外一個最大的差異,是他在歌曲尾奏唱著“Do you think we have time?”的最後一句,他唱了“Please give us time”。
我相信這世界會不一樣的,請再給我們多點時間。
博客來:http://ppt.cc/wvae
理想抱負意思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八卦
星期天晚上特別厭世,假日太短,重點是假日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備課跟改作業 QQ
--
今天來談〈出師表〉。
在我正式上台教〈出師表〉之前,〈出師表〉是讓我完全沒有任何感覺的一篇文章。「出師北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感覺像是反共時代的文宣品。「忠君愛國」?這難道不是封建舊時代的觀念嗎?——說真的,在我還沒深入玩味思考前,我覺得這是一篇與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文章,我真的不知道要讓學生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什麼。
為了教書,這次狠狠地 K 了〈出師表〉幾天幾夜,反復思索,朗誦了無數次,默寫到已經滾瓜爛熟;某一天晚上,腦中自動循環播放〈出師表〉全文字句,竟突然深深陷入「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的無力感之中無法自拔,默默哭了一個晚上。
--
突然體會到,原來諸葛亮是抱著「寫遺書」的心情在寫這篇文章的啊。
--
〈出師表〉這篇文章是寫給後主劉禪看的。當時劉備剛死不久,劉禪甫登基,作為一個新手皇帝,治國的經驗值幾乎是0,而且還是個有點犯中二病的青少年。諸葛亮以一個「老臣」的身份,教導他治國的時候要把握「親賢臣,遠小人」的原則;至於朝中有哪些值得信任的「賢臣」,諸葛亮也都幫他安排好了,基本上,劉禪只要照著諸葛亮的安排去做就行。
簡單來說,〈出師表〉是諸葛亮為後主精心規劃的一份「執政懶人包」。因為這次出師北伐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所以這是諸葛亮在死前,能為後主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諸葛亮的身份不只是「老臣」,還是劉禪的「代理父親」。他不完全把劉禪當成皇帝,在寫〈出師表〉的時候,主要還是把劉禪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的,所以整篇文章讀起來更像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瘋狂碎碎唸」。
作為代理父親,諸葛亮對劉禪最殷切的耳提面命,就是要他乖乖聽爸爸的話,繼承爸爸的遺志,不要讓死去的爸爸失望。
--
「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你今天之所以能當皇帝,有這麼多忠臣為你效忠,都是你爸爸替你辛苦爭取來的,你千萬不要辜負他的期望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你一定要當個英明的皇帝,任用賢才,興復漢室,千萬不要成為你爸爸最痛恨的桓靈二帝呀!
--
站在劉禪的角度,看了諸葛亮說的這些話,想必會覺得有點刺耳——為何凡事都要拿死去的爸爸來壓我呢?難道我不能有點自己的想法嗎?不能做些我自己想做的事嗎?
不能。
別任性了,孩子。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你不是別人,你是劉備的兒子,蜀漢的皇帝。當今的局勢是「危急存亡之秋」,任何一點行差踏錯,都有可能會讓蜀漢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對不起,我必須逼你把「皇帝」的態度拿出來,不能讓你任性妄為。
其實,劉備死後,諸葛亮大可一走了之,不必留下來輔佐劉禪;他也可以不去北伐,而是留在朝廷裡當個權高位重的丞相,豈不輕鬆?或者,像是很多人說過的,從劉禪手中把權力給謀奪過來,自己來當實際的掌權者,只要諸葛亮願意,他隨時都可以這麼做。
但他沒有這樣做。他仍尊劉禪為帝,苦口婆心地勸諫他,為他安排好一切(縱然這可能不是劉禪最想要的);在沒有任何人逼迫他的情況下,為了完成先帝的遺志,他主動請纓北伐,最終操勞過度,肝硬化而死。
諸葛亮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一個抽象的「忠」就可以解釋嗎?
--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是這樣跟我們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直都有濟世之志,渴望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他怎麼可能只是「苟全性命」?怎麼可能「不求聞達」?——諸葛亮的意思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他早就絕望了,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很有可能永遠也沒有實現理想抱負的機會,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
想不到,有個人出現了,這個人徹底改變了諸葛亮的一生。
這個人就是先帝,劉備。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是劉備,讓諸葛亮成為真正的諸葛亮;如果沒有他,諸葛亮現在仍是一介布衣,或許在南陽躬耕,在柴米油鹽中度過一生,也或許天涯飄零、死於戰亂,無人聞問。
在諸葛亮二十八歲那一年,劉備禮賢下士,在草廬中屈身聆聽諸葛亮為他謀劃的「三分天下」大計。從那時候起,諸葛亮的這條命就已經是劉備的了;諸葛亮從此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劉備,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而活。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雖然先帝已經死了,但只要我諸葛亮還活著,就會背負著我們共同的理想走下去。「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你活著時沒辦法完成的理想,我會替你完成——哪怕拚了我的這條命!
我想,現代人應該很難了解這樣的情懷了吧。如果連自己的理想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理解何謂「知己」;如果沒有知己,又怎麼可能理解知己死後,仍堅持替對方完成理想的這一份赤誠之心?
--
文章總有寫完的時候,停筆的那一刻,也就是出征的時候了。
諸葛亮即將要出兵北伐了,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諸葛亮不怕死,他唯一遺憾的是,他若真的死了,還有誰能完成他與劉備這一份共同的理想?
他看向劉禪的面容,也許他的眉目之間仍有幾分先帝的神態。諸葛亮歎了一口氣,你終究不是他,但若你能有幾分像他,那也就夠了。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好好聽你父親的話,當個好皇帝,繼承他的遺志;若你真能做到如此,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我與先帝的理想,也總算是後繼有人。
呵呵,諸葛亮,別傻了,把希望寄託在後主的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了呢?這是你我都心知肚明的呀。
陛下,請原諒我,我這就走了,再也不能留在你身邊輔佐你了。接下來的,就交給郭攸之、費褘跟董允吧。
丞相,你……你要去哪裡?
我要去北伐。不,應該說,我要去找先帝了。
先帝,我這就來了。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諸葛亮之歌〉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將會是在哪裡
日子過得怎麼樣
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許遇見某一人
過著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會不會
變成丞相在這裡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願照顧你的子女
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絲絲情義
理想抱負意思 在 原子邦妮 AstroBunny Youtube 的評價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2021年原子邦妮單曲首發 【難道只有我覺得】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追蹤原子邦妮:
FB : http://goo.gl/Ap7hCy
IG :
原子邦妮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astrobunny_/
查查: https://instagram.com/lena1530/
羽承 (Nu): http://instagram.com/rezqr_/
微博 Weibo : http://goo.gl/Ab4gd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XEuy-aO7WU/hqdefault.jpg)
理想抱負意思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粉身碎骨、壽終正寢、玉石俱焚,林鄭愛用的四字成語只能欺騙文盲。有記者問:「林太,好多市民問你幾時#?」變相戒嚴,政府放手,警察管治。林鄭作為公僕,狂妄的說我們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林鄭政府誠信破產,警隊變惡棍,黑衣扮臥底,擲磚掟汽油彈,放火,塗污中聯辦、中共國徽,帶頭衝擊,栽贓嫁禍…… 黑警濫捕,年輕人血濺街頭,含冤入獄,但上街的人,愈來愈多,沒有畏懼。(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811衝突 #黑警 #爆眼 #催淚彈 #送中 #中聯辦 #林鄭#官警黑 #逃犯條例 #香港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下午5:00
林鄭作為一個公僕,竟然狂妄的說我們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
面對香港民怨,她選擇了與民為敵。
由始至終,她沒有解決問題的心,她便宜方便的拿了北京的說法,「香港年輕人,背後有大台,有外國勢力在主使,他們不是反修例,他們在革命,他們搞港獨。」
她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自己心裡明白,她是埋沒良心!
《周易》第六卦,是天水訟卦。
從小時候家人爭用廁所,到學校內的爭執,公司社會上的是非,國與國之間的資源勢力爭訟,都無口無之。
官民爭訟,更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的主要課題。民為邦本,民貴君輕,這類智慧,是幫助為政者,面對社會的矛盾。
《訟卦.大象傳》說:
天與水違行,訟。
君子以作事謀始。
天與水違行。天,往上走;水,往下流。這就是訟卦的象。
違行,是無法合作,互相消耗。
這個時候,《大象傳》提醒我們:君子以作事謀始。
君子,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政治領袖,見到訟卦的象,便先要設法化解。
做任何事,尤其做大事,都應該「謀始」。
香港發展成今日的局面,為政者,應從最根本想起,想解決方法。
便宜的說一句,「背後有外國勢力」;或者傲慢的說「they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就解決了問題?
對得住你的職銜?
對得住你的工資?
對得住你的良心?
你晚間睡得著?
《訟卦卦辭》: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開宗明義第一句是:有孚。
孚字,是母鳥孵蛋之象。母親用體溫孕育自己兒女成長,心意至誠。有孚,是在雙方起了爭訟執拗,必須要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和信心。
畢竟,人生之訟,難以避免。首先,要有解決問題的誠意。
有孚,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卦辭最後兩句,語重心長: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利的,是有一位恰當的貴人出現,調解雙方矛盾,不是火上加油,不是將形勢推向惡化。
不利的,是涉大川。
這時候,不要再出什麼鬼主意,大計劃。不要再裝神弄鬼,賣弄聰明。有孚,不要再冒險。
林鄭政府誠信完全破產,警隊已變惡棍,黑衣扮臥底,擲磚掟汽油彈,放火,塗污中聯辦、中共國徽,帶頭衝擊,栽贓嫁禍……
面對事實要從根本解決,才能走出困局。
《周易》六十四卦,乾坤兩卦是父母卦,是根本。坤卦《大象傳》這樣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乾卦講天行健,坤卦講地勢坤。
乾卦說的是天理,所以天行,永遠是對的;但坤卦,根據天理形成的現實人間,便要講形勢。
山河大地,有險有阻,沒辦法迴避的,人必須面對人生的種種險阻。
地勢坤,說的是由形組成的勢。有形才有勢。所以,坤卦說的是大地,就出現了勢的概念。
面對由「形」發展出錯綜複雜的「勢」,要怎樣建構平台,伸張我們的抱負理想?
那便是坤卦精神,深植於土,根基厚,處理好人際關係,學會包容。
君子以厚德載物,沒有分別心,心胸寬廣如大地,不理是什麼生物,都可以在大地獲得養份,像慈母一樣包容。
我們要學大地的厚,包容一切。
乾卦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到坤卦落實為德,厚德載物,意思是無限的承擔。
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也就是心物一元。
乾卦說自強不息,但什麼東西可以不息?死後仍存在?
那就是精神不滅,不息,就是心,它不必依靠任何東西的。
坤卦的厚德載物,就是要能夠承擔,藉著承載,才能實現。
這個包容之德,不僅僅是道德勸說,還落實在現實人間,這便是地勢坤的道理。
黑警濫捕,過份武力,年輕人血濺街頭,含冤入獄,但上街的人,愈來愈多,沒有畏懼。
他們用行動訴說《周易》的乾坤兩卦。
2019年8月13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nEwv_lkk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