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千般不捨,仍須告別 (李怡)
2021- 3- 31
這是「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
懷着對愛護這專欄讀友的千般不捨,仍須告別。是否後會有期,儘管世事難料,但耄耋之年,寫時評的機會怕不多了。
在陰謀論盛行下,首先要澄清的,從每周五篇到三篇到告別,都是出自我自己的意向,不是《蘋果》的意思,也不是因為受到明槍暗箭攻擊。寫作60多年,這樣的事還遇得少嗎?但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使論政失去了法律保護,卻是我寫作60多年來沒有遇到過的,是實實在在的壓力。
前日拙文提到我們所處的時代特點,就是「人人可以講,又人人不可以講」。世界太荒謬,法治和理性管治在香港光速淪喪,任何人都看得到這變化,多麼小的事情,也人人懂得批評,這樣,還要評論家來做甚麼?社會撕裂下,香港黃藍對立,美國保守與左膠對立,論政文章和KOL談話各自在同溫層流動,認同的紛紛認同,不認同的紛紛挑剔,明擺的事實也會被否定,理性的交流與說服變得沒有意義。近年我發現,我查找歷史實例,提出理論根據,也只是加強同溫層人們的已有觀念而已,並不能改變不同意見者的固執。而絕大部份的現象,人人都可以講一通,都忍不住要批評。
但「又人人不可以講」,香港是怕觸犯了已經不再是保護市民權利的法律,美國和西方則是動輒被指為「政治不正確」,過去只是常識的一句話,在香港變成「最勇敢」,在美國被指為「歧視」。我寫了幾十年的真話、大白話、常識話,變成「人人不可以講」。最近重讀徐復觀在40年前寫的幾篇《正常即偉大》,深深體念到人類社會在反傳統中,由於追求「非常」而必然跌入「反常」的道理。
「人人可以講」之外,作為論政對象的強權數十年還是老樣子,提出議論的觀點來來去去都是這些,我再寫連自己都覺得無意義;而「人人不可以講」,白紙黑字寫出來或公開講出來,徒然罹法網,又或者罹文網。
另一個原因當然就是已屆85高齡,很老了。以前寫作常常一揮而就,現在翻查資料就要老半天,加上不想重複自己講過的觀點,因而精神體力都倍感不足。前年3月,已表示過決定在這個專欄減少寫時評,較多寫過往的人生,但接着就被社會發生的事情牽動着關注,不能不寫自己對當前時世的感受和評論,也無時無刻不因時局變化而產生對自己既有觀念的審視。去年疫情和美國大選,我仍然無法不受感情牽引而繼續關注時局,直到我努力要維護的價值系統徹底崩壞,我崇信的美國新聞自由,竟在左膠思潮和錢權侵擾下不堪一擊。我努力想維護的保守主義正常社會價值,被不顧文意的左膠大潑髒水。悲觀而積極,是我的人生信條。但悲觀到一個絕望點,就不能不承認一生追尋的言論自由,被無恥打敗了。左膠學棍公開宣揚不支持「維護不同意見的表達權利」,他看到我這專欄的告別,應該很高興吧。
告別時評專欄,不等於就此封筆。休整一下,老驥望能再出發。這一回,將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
引魯迅詩作為專欄告別語:「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暨贈書活動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銀翼殺手》原著小說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4.7 -...
現象學意向性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八卦
【基層醫療院所陳情集會演說】
今天楚瑜特別到這邊來加入各位,共同支持我們全民健保應該落實分級的制度,因為楚瑜非常了解,我們基層的醫療,大家共同所關心的,我過去在地方(省)政府服務的時候,了解到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公平的機會,受到好的政策照顧,但很顯然我們很多偏遠的地區,很多醫療的照顧,因為制度上面設計得不夠周延,需要我們好好的關心,因此,應該落實分級的制度,有分級才能夠分工,有分工才能夠分勞,能夠分勞才能讓我們全民分享到好的制度。
所以,我過去在省政府服務的時候,就向中央建議,設計這些制度不能夠獨厚中央政府所期盼的那些理想,如果全然集中在醫學中心,對於基層的這些社區醫院也好,或者是基層的診所也好,在照顧上面會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今天願意向所有的鄉親來提出我未來會重視這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夠好好去落實的話,長遠會出問題的。坦白的跟諸位說,當20年前推動全民健保的時候,當時臺灣省政府提出了預算,被臺灣省議會全額刪掉,為什麼?當年全民健保制度是一個好的制度,但是設計的不夠周延,不僅是基層的照顧不夠,最重要的是財源也沒有好好去規劃,根本是中央請客,地方來付錢的情況,省政府後來要貼補上千億的預算,我離開省政府的時候,臺灣省政府沒有欠全民健保一分錢,反倒是臺北市政府欠錢、高雄市政府欠錢,但是馬市長所欠的錢,馬總統就把它消掉了,卻讓臺灣省所有的人去付錢。所以我今天說,我們的健保制度,確實是應該好好的去維護,但是制度層面有很多不周延的地方,包括今天大家一起來參與請願,基本上就是為了呼籲政府必須要去落實分級制度,才不會勞逸不均,我今天看到很多的資料,我們重要的這些大型醫院,那個急救室、急診的地方,簡直是像一個難民中心。
這種勞逸不均的現象,要解決,也不能夠讓全民健保倒掉,不僅在財務上面,在給付的制度上面。對於現在勞逸不均的那些醫生跟護理人員,照樣都需要在制度層面上面,好好去調整,前幾天我還跟醫勞盟的各位先進在討論這個問題,我在這個地方,再次表示支持我們必須把全民健保的給付制度和許多我們需要照顧的,那就是它不是只有衛福部一個單位有這個能力做這個決策,我今天以總統參選人的身分,向今天在場的所有社區醫院的各位前輩、我們的醫療系統的各位參與者,謝謝你們的辛苦,諸位所關切的問題,宋楚瑜願意向諸位說,今天這些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夠維繫的話、倒掉的話,是全民的災難,我提高一個層次來說,今天不是我們這些社區醫院的人來請願,我們是要搶救我們全民健保的制度,讓它更完善,才能讓全民的健康有保障,所以我們今天再一次的呼籲,那就是要落實給付的制度分級,分級才能夠分工,分工才能夠分勞,分勞才能夠讓我們全民真正分享好的醫療照顧,照顧全民健康,好不好,我個人跟親民黨重視我們的基層的醫療照顧,所以我們才提名我們員榮醫院的院長張克士先生擔任我們的不分區,請大家把票投給親民黨好不好,讓張克士進到立法院,好好的把這個制度好好去做好,好不好。
各位親愛的鄉親,我們今天臺灣有好多的制度確實要好好去照顧,坦白講大家為什麼選擇在立法院跟監察院的旁邊,立法的不周延,讓這個制度讓人民走上街頭,監察院坦白講也沒有好好去監督,這個制度既然沒有行的通,這麼多人去向他們去請願,好像也沒有好好去監督,所以今天跟諸位說,我們未來有好多的制度需要有經驗的這一個歐吉桑,讓大家好好的來服務好不好,謝謝大家,我們好好的把醫療制度做好,讓我們偏遠的地區能夠及時的、就近的能夠受到照顧,這就是你們剛剛講的,可接近而且還可以救急,很急迫性的能夠解決問題,沒有錯吧,好,所以今天我們一起共同來參與這樣的一個活動,主要是提醒未來我們的制度往這方面走,必須在制度層面上面用給付、用這一些的方法來落實,我一定說到做到,幫大家來解決好嗎,我們一起加油,謝謝諸位大家的辛勞,謝謝大家,感謝咱們的鄉親。
現象學意向性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八卦
【我韓粉我驕傲】
韓粉如何生成的,為什麼我爸媽之前好好的,現在卻出現在電視上尖叫「我們要力挺中天~~~~」
1、《紅色媒體催眠造神》
韓国瑜就是中国共產黨獨家冠名贊助的,在台灣至少有三家電視台及附屬新聞粉專整天播大量韓国瑜的正面報導,阿諛吹捧韓如神一般存在,這是共產黨行領袖崇拜的傳統。
*網友截圖荒謬的新聞畫面:https://is.gd/4gkonx
試想,如果媒體每天報導吃XX有益身體健康,一定就有一大群人爭先恐後地搶著吃。
只要能把這些報導及政論節目吹捧的數量給媒體採購公司,就能算出砸在韓国瑜身上的鉅額廣告費,這數字高到讓他也相信自己是超越上帝存在的救世主了。(當量大超過自身尺度,就會造成質變。)
這邏輯也像一堆有錢人二代,拿著爸媽給的資源——金錢及人脈,然後說自己是白手起家一樣。(韓市長選前的一瓶礦泉水和一碗滷肉飯,但實際上光有申報的選舉資金就破億。)
2、《 說自己不分藍綠但只投国民党》
不管国民党派誰出來,他們只接受這個人所有正面言論,即便是謠言;對於所有負面評價一概拒絕討論、傾聽,或污衊為謠言。
他們嘴巴說不關心政治,但投票那天一定去投国民党,你無法和他們辯論政策,因為他們只深信自己想的,極化現象是民主制度的缺憾。
(但中国特色社會主義及北韓的共產主義則是缺陷本身)
3、《迅速又輕鬆致富的成功案例》
如果能開外掛,有多少人想老實練功?
而韓国瑜就是在現實世界用外掛的人,他的唯一優勢也不是任何正常人都有辦法——用極度誠懇的態度胡說八道,這一點連演藝圈的荒謬大師沈玉琳都望塵莫及。
韓是社會各種階層的人情感投射對象,他表現出縱使我無任何專業素養、拒絕學習知識、做事也散慢不負責,但我成功了。
這是最接近酸民魯蛇理想中的英雄,復仇者聯盟還得流血流汗,宇宙韓導彈一下手指就是高雄市長,再彈一下就要選總統了。(但彈兩次的代價是什麼呢XD)
所以他成了競相模仿的對象——原來我的人生這麼廢,不是我的問題,一切都是民進黨害的,只要教訓民進黨我就能發大財啦!
4、《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
我先強調不是要污名任何疾病,我描述的只是一種社會現象,我曾經也有過同樣心境:毀滅比建設更容易,拉下成功的人比自己努力更輕鬆。這類型的人善用偽裝與欺瞞,再加上不在乎約束破壞規矩的叛逆態度,使其看起來更有魅力;如果這樣的人再搭配國家級宣傳機器,就是造就獨裁者崛起的絕佳契機。
這樣極具獨裁潛能的政客,他們外表看起來溫良恭儉讓,顯得平易近人看起來「像好人」;但實則缺乏同理心及羞恥感,所以他們為了一己之利衝動時,就會造成旁人的危險。
韓国瑜多次公開說自己以前能混就混、能撈就撈,自詡一代梟雄,同時又有酒精成癮的疑慮,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患者呈現一種廣泛「漠視及侵犯他人權益」的行為或思考模式。
這在DC電影中,他就是「小丑」這個角色,他的反社會人格極具魅力,如果是20歲的我,也可能投給韓国瑜。
只不過電影的小丑是希斯萊傑,而現實世界是韓国瑜⋯⋯
5、《既得利益者的傲慢與嘲諷》
雖然我們以台灣民主化為榮,但畢竟我們的民主制度才運行30多年,目前的兩黨政治看起來較趨近於「幫派火拚」。
幫派廝殺通常只求勝利不問手段,国民党支持者很多也清楚韓国瑜是幾兩重,但只要能贏,派誰來他們都投——韓国瑜的勝出是他們對民進黨支持者的嘲諷。
社會結構內的既得利益者,不論是何種前提讓他們中了樂透,他們是最有條件能置身事外的一群人。資本主義的不正義讓貧富差距擴大,有錢的人能承擔更大的風險及壓力,就好比台灣要沉了,水只會由下往上淹。這些人一點不在乎韓国瑜的口號,因為他們早就發大財;甚至他們也明白所有的MOU意向書都只是話術,但他們本來就不用靠韓国瑜吃穿。
只是他們選出一個只作秀不做事的政客,卻害到了每天為三餐、房租、店租奔走的市井小民。
這些人根本無視無產階級、小資族的苦難,只要能贏民進黨,犧牲其他人也在所不惜。
3、4、5是韓粉重要的組成結構,他們分屬社會各階級,都透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後支持韓国瑜,但其實忽視科學數據、議題脈絡及其他人的需求及苦難,只接受自己喜歡的片面資訊,他們自認自己理性,嚴格說可稱為「無知理性」。
這些支持者能集結成群,讓群體思考吞噬自我思考,只要有任何人質疑批判,他們就集體出征,他們覺得結果是寸草不生,但對旁邊的人而言是笑到往生。
這樣群體的行為,歸咎於媒體蠱惑造成的集體恐慌,就好比韓国瑜大力支持反同的「愛家公投」,就是利用人們的「道德恐慌」,將盲信者的恐懼轉化成一張又一張的選票。
=========分隔線==========
如果只是分析韓粉,那我就愧對身為蔡英文的無酬網軍封號,知道卡到陰沒用,要有辦法「祭改」才有積極意義。
對這種右翼民粹的潮流,大概有兩類反應。一種是質疑民主本身:經常被當代的反民主論者拿來證明群眾缺乏判斷力,所以斷言「民主」體制根本上是有缺陷的。
另一種是認為現有的民主制度雖然有缺陷,但應該透過某些方式強化民主體制的「深度」,也就是深化民主,這一類論述通常會強調「公共審議」的重要性。
在一個沒有公共討論文化、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能力與基礎互信的社會,最容易產生右翼民粹。如果我們能在民主體制內加入一些公共審議的機制,會比較容易讓公民有針對政策思考與辯論的習慣、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也不再只是網路上的叫囂,而是有機會「面對面」交流溝通、共同決策。
很多國外文獻都指出現有的網路文化其實是擴大了分歧和衝突,對民主社群的維繫並沒有幫助。
所以我會將一些想法提供給蔡英文的幕僚,我之前號召挺英小蜜蜂的口號就喊了「為小英贏初選 為總統贏大選」,我可不是像韓市長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蔡英文 Tsai Ing-wen
現象學意向性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評價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暨贈書活動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銀翼殺手》原著小說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4.7 - 2018.4.14
👏感謝 的熱情贈書
-
第十集【科幻電影系列】:銀翼殺手電影解析三部曲(上集): 何謂真實?Blade Runner / 擬仿物&布希亞 Simulacra and Baudrillard
-
超級歪:「等等,難道滴妹不就是一個擬仿物嗎?不是滴妹不存在,而阿滴創造出的擬仿物掩蓋了滴妹的不存在。正好相反,是先有滴妹的擬仿物,阿滴才藉由擬仿物建構了自己的真實頻道。那麼阿滴的頻道本身真實嗎?」
-
本集關鍵字:#虛假記憶 #魔鬼總動員 #極光追殺令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一級玩家 #孚卡測驗 #同理心 #Tomasello #意向性 #現象學 #交互主體性 #神經現象學 #Magritte #虛假的鏡子 #維根斯坦 #Nagel #逃出絕命鎮 #擬仿物 #駭客任務 #虛擬偶像 #CSI犯罪現場 #黑暗騎士 #布希亞 #小熊維尼 #習近平
-
參考資料
David Graeber
2016,《規則的烏托邦》,商周
Evan Thompson
2007,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Frans de Waal
2017,《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馬可孛羅
Jacques Monod
1972, Chance and Necessity: An Essay o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Modern Biology
Jean Baudrillard
1994,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中譯本:1998,《擬仿物與擬像》,時報)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中譯本: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譯林)
Michael Tomasello
1999,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2014, A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thinking
René Descartes
2015,《沉思錄》,五南
Slavoj Zizek
1993, Tarrying with the Negative: Kant, Hegel, and the Critique of Ideology.
Thomas Nagel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Ludwig Wittgenstein
2009, Major Works: 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中譯本:1996,《邏輯哲學論》,商務印書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UfEGMfl0m8/hqdefault.jpg)
現象學意向性 在 「現象學懸擱」的幾個注解 的八卦
提到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現象學懸 ... 的進一步展開、意識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hyle」、「noesis-noema」等複雜的 ... ... <看更多>
現象學意向性 在 【胡塞尔哲学】一个视频简明胡塞尔现象学!#哲学 ... - YouTube 的八卦
Comments14 · 谌洪果: 现象学 十讲(2)早期胡塞尔逻辑·认识论和 意向性 · 【萨特哲学】一个视频简明《存在与虚无》! · PHEDO遛哲學- 現象學 系列:海德格(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