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3月29日晚間針對近日學生運動召開中外記者會,接受現場媒體提問問答全文】
問1:此次學生抗爭活動的起點,外界皆以為是從立委張慶忠關鍵30秒開始,您如何看待此次學生對於程序正義的要求?警方在3月24日行政院驅離過程結束後,公布警察有155人受傷,民眾有55人受傷,但此一數據遭網友質疑,總統如何看待此事?
總統:所謂張慶忠30秒通過服貿協議的問題,確實有需檢討之處,但我們也必須瞭解,當初之所以發生此一問題,是因民進黨的委員擔任主席主持會議時不讓國民黨的委員發言,等到輪到國民黨的張慶忠委員主持會議時,他連上臺主持會議都沒辦法,才會出現此一情況。因此我覺得,未來如果服貿協議要在立法院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話,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兩黨彼此都不要杯葛,大家都非常平和、理性地審查,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成果。至於,3月23日有部分民眾與學生攻佔行政院,警察予以驅離而造成部分人受傷的情況,各位都知道,我們整晚都在關心,在行政院院區內民眾與警察有3、4千人,最多時近5千人,這麼多的人在推擠、拉扯,要想沒有人受傷恐怕是不容易。不論流的是一滴血,或是一塊瘀青的肌肉都是我們的國民,因此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現象再度發生,也希望未來警察在執法時,能比現在或過去更為謹慎,儘量避免任何傷害發生。
問2:總統回應學生的四項訴求,相較昨天行政院江院長的談話,總統認為公民憲政會議可以評估,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機制先立法,再審服貿協議的部分,您認為可以同步進行嗎?另針對有關外界認為以公投方式處理服貿協議,有何看法?
總統:有關服貿協議審查方式,現在已在立法院展開審查程序,至於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則尚未開始。實際上,兩岸服貿協議進入立法院前已進行相當多的討論,進入立法院後向委員會報告過三次,在立法院也辦理二十次的公聽會,這些程序似乎沒有必要再走一次,而應該往前看。而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相關法規的立法,可同時來做,這樣可以減少走回頭路,也會使程序更有效率。其次,有關公民憲政會、國是會議或經濟諮詢國是會議等,到底我們應如何面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我們會請行政院相關部會評估,因為到底怎麼做?希望達到何種目的?能否解決目前的問題?這都是我所關心的,我已和江院長商量,希望行政院儘快提出評估結論,至於是否能採行公投的方式,各位都知道,此一法案已進入立法院審查程序,我們覺得應該在國會內尋求解決。最主要是在國會內才能做到逐條討論、逐條表決,公投是沒有辦法的,因此先從代議政治的國會來做,應該是正辦。
問3:政府是否同意學生及公民團體所提針對兩岸協議立專法?服貿協議中牽涉國家全的問題,目前政府的說法都因涉及政府的國際信用不能重啟談判,是否有可能向中國大陸表明該協議有部分條文臺灣民眾無法接受,而重啟談判?
總統:服貿協議有關國安的部分,第11條有例外條款,亦即倘涉及國安問題,可利用此一例外條款處理,第8條亦有緊急處理機制,倘發現實施後造成雙方貿易很大的衝擊,亦可利用此一條款。同樣在19條、23條亦有一年檢討及三年修正的條款;換句話說,不是上了車就不能下車。我看了許多外界所提有關國安的疑慮,例如營造業,如果公路交通的隧道、橋梁都由陸商來承包的話,將來發生問題怎麼辦?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陸資不能超過12%,他們也不能透過政府採購法來承包公共工程,因此此一問題根本不會發生。第二類的電信業,也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internet,所以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已考慮過。前次記者會有人問及立法院是否要求國安局提出國安檢討報告?是有的,此一報告已送到立法院,我已和國安局說,在相關的部分,摘要應該沒有問題,萬一有問題,實施後也來得及補救,因有現成的條款可適用。
另外,為何在國會審查時不宜再改動?因為這是國際慣例,因為一改動,都與其他條文有關,其他條文也需跟著動,這時就可能需要重新來過,從國際慣例角度來看,可能對我國的國際信用有影響。至於訂專法的問題,主要是看有何內容,目前立法院已提出八個版本,加上學生及陸委會共有十個版本,有三個不同的型態,一是訂專法,一是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條,第5條是有關監督機制的母條文,三是有人認為不必立法,訂定作業要點即可,因為這是程序性的。屆時再看立法院如何審議。
問4:您評估此次服貿爭議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往後兩岸貿易或其它議題的商討是否將有所不同?「馬習會」是否將受到此次爭議影響?
總統:服貿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一部分,而ECFA有四個部分,包括貨品、服務、投資保障與爭端解決,因此服貿是在此一大架構之下,如果未通過的話,當然會影響ECFA,因為我們後續仍須與大陸洽談貨品貿易協議,目前雖已完成85%,若不通過一定會受影響。另外,您提到的「馬習會」與服貿協議毫無關係,因為服貿協議是約莫在一年半前開始協商,當時習近平先生還沒上任。
問5:兩岸監督機制如何增加透明度,以避免爭議?
總統:剛剛我們講到有四個階段,一開始概念剛形成階段,我們會與外界及國會溝通;第二個是業務溝通階段,即開始與對方談;第三個是簽約前階段;第四個是簽約後階段,這些都具有程序性,每一個階段都須到國會做報告。
服貿協議到立法院做了三次報告,包括去年四月及五月,許多現在反對服貿的民進黨委員皆有參與,其中一次密會,另外兩次則是公開會議,因此,不能說服貿協議都沒有跟國會報告過,實際上跟業者也溝通了110次之多。
問6:3月23號發生了流血衝突,很多人認為行政院江院長與警政署王署長應該下台,您有何看法?另外,學生明天上凱道後,大概七點會回到立法院,如果一直沒有共識,有沒有考量用什麼硬性或軟性的方式讓他們回家?有沒有設下時間點?
總統:3月23號發生的群眾攻佔行政院事件,警察依法予以驅離,造成部分民眾與警察受傷,這個事件,警察執法應該是符合我國現行法律要求。我認為,江院長與王署長都沒必要為這件事情下台,因為他們都是依法執行職務,尤其行政院是憲法規定的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反而攻佔行政院的群眾及部分學生在攻佔時,即宣稱「要讓行政院明天不能上班」,有這麼強的企圖,而江院長是行政院長,他擔心的是行政中樞受到干擾,有這樣的憂慮,我認為他所採取的行動是符合「比例原則」,且合法的,因此他不須下台。
有關明天凱道集會遊行,我看到學生特別說明「希望大家和平理性」,且其中一名(學運)領袖說,將於晚間7時帶群眾回去(立法院),因此你(記者)剛憂慮的問題,學生們都提供答案了!
問7:有人質疑總統兩岸政策是「親中賣臺」,您認為您兩岸政策進程是否太快或太慢?有否需要檢討?此外,服貿協議的爭議會影響兩岸和平協議、兩岸設處及「馬習會」等政策嗎?
總統:兩岸在我上任時,沒有任何一個正式航班,現在一個禮拜有828班,平均每天118班,所謂班機的意思是來一趟去一趟,亦即兩架次,即使如此,還是班班客滿。至於,所謂「親中賣臺」的質疑,不是我當了總統才有此說法,以前就有人喜歡這樣給我貼標籤,很明顯地,我上任後不僅降低兩岸緊張,促進兩岸和平與繁榮,也對臺灣真的有利。因此,我常說,我的政策,尤其是兩岸政策,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不但沒有「賣臺」,而且是「助臺」,讓我們的國際關係參與更多。我上任時,給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及地區只有54個,陳前總統上任時即是54個,他的任內沒有增加一個,在我任內卻增加到135個,「這不是一個賣臺總統會做的事情」。各位可以看的出來,我做的事情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至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到底是太快?太慢?還是剛剛好。對此,陸委會每兩個月會進行一次民調,最近一次民調顯示,認為剛剛好的還是佔最大多數,約有45%;認為太快的約30幾%,不到40%;認為太慢的約20幾%,不到30%,大概是四比三比二,多年來多是此一比例。至於我到校園演講時,學生的反應則多認為太慢,希望有更多交流。不過以全民而言,是認為速度剛剛好。
有關服貿協議的困難會不會影響到兩岸關係其他部門,我覺得應該不至於。因為服貿協議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雖然做了很多溝通,但還是不夠,因為對象都是業者,跟一般人比較沒有接觸,這方面我們會予以檢討。現在經濟部也大量與學校及其他單位接觸,因為服貿協議經過這一番周折後,越來越多人對此感興趣,「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危機就是轉機」。經濟部以前發資料給大家,大家都不太注意,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邀請經濟部官員前往說明,這是件好事,因為一個公共政策應該多做說明。可是有時候大家忙,沒時間進行瞭解,所以往往得到的資訊不夠多。剛剛我提及,就在立法院的場外,很多學生在聽老師解說服貿,他們也自己看書,不是只有看懶人包而已。我對這些學生很肯定,他們願意透過這個機會瞭解更多,瞭解更多就知道服貿不是「洪水猛獸」,對臺灣是有利的。
問8:您致詞時提及民國79年的野百合運動,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接見學生代表,也召開國是會議,最後解散萬年國會,李前總統昨天也建議總統先召開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再來討論服貿,請問總統的看法?
總統:野百合學運與現在的學運相隔20餘年,當時國民大會與立法院都還沒有全面改選,國家的民主制度並沒有上軌道。野百合學運之後,大法官做成261號解釋,認為3個所謂的國會—國民大會、立法院及監察院都必須改選。因此從第2年開始,首先是國民大會改選,然後立法院。以前辦的是增額選舉,在那之後就是全面改選。李登輝總統當時承諾學生辦國是會議,籌備人之一就是我,所以我非常瞭解在那個國家制度沒有上軌道的時代,你必須要透過朝野在制度外進行協商,達成決議,以改變制度。現在情況則不一樣了,民主制度燦然大備,立法院是我們的國會,他有完全的權力來主導各種各樣的議案,這次是因為立法院被佔據了,沒有辦法發揮功能。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趕快解決問題,讓國會回復其功能。否則一碰到問題,就要開體制外的會議,真正的體制反而無法運作。因此拿現在跟野百合時代相比,在時間與世代上已有極大落差。
問9:學生抗爭期間,許多外資觀望不前,政事也因此停頓,企業界很擔心會否造成經濟停頓,請問總統若抗爭結束,未來政府有無具體措施提振經濟?4月10日博鰲論壇可能有「蕭李會」,總統剛剛有提到兩岸航班問題,航空業更關心此次會否談及陸客中轉議題,這對航空界將是一大利多。
總統:學生抗爭到底對經濟有什麼影響,可能還需要多做一些瞭解,從3月23日以後,股市看來似乎沒有很明顯的影響。至於應該採取什麼經濟復甦措施,政府一直在做,這兩天政府即公布景氣對策信號,燈號也由「黃藍燈」變成「綠燈」,25分。包括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等亦在積極推動中,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條例也已送至立法院,但是立法院若一直處於癱瘓的狀態,對此會有影響,因此我們當然希望國會能盡快恢復正常。
有關陸客中轉,上次我方跟大陸談的時候,好像有一點機會,我不曉得何時會做出最後決定,但這是我們努力好幾年的政策,我們也希望大陸能盡快讓我們獲得此一條件。「這個不是讓利」,因為我們的人到大陸去轉機已經非常普遍,臺灣到廣州或其他地方飛歐洲,非常普遍。這對我們實際上來講不太公平,為什麼他的二線城市不能到臺灣來轉機,而是我們跑到大陸去轉機。這部分我們過去幾年都據理力爭,希望能夠盡快取得此一權利,這對臺灣打造航空城,或作為一個東亞的中心也好,都是非常重要。能早一點獲得當然是最好。
問10:反服貿抗議事件持續到現在已經12天,現在傳說福建省的參訪團原訂3月31日的參訪也取消來臺。往後來看,4月有江蘇團、5月有河南團,都已經在觀望。您是否擔心兩岸的交流會出現新問題?
總統:到目前為止,觀光界的反應是,還沒有太大的影響,例如遊覽車、觀光旅館都還是蠻「旺」的,但如果(抗爭)時間長的話,我就不敢斷言。當然,這個情況我們密切注意中,因為臺灣的觀光賣點主要是美景、美食與美德,臺灣人民很友善、好客,且拾金不昧,尤其拾金不昧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我們不希望因為抗爭事件而改變觀光客對臺灣的印象,但到目前為止,我的感覺是還沒有很大的影響,但時間拖久了就很難論斷。
問11:請問總統您今天記者會一延再延的原因?外界懷疑此為一項戰略,您是否得到北京的訊息呢?另,國民黨立委受到黨紀的約束下,服貿協議的條文內容應如何修正呢?此外,總統您願意給予行政院多少時程去評估是否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呢?
總統:今天的記者會時間更改,是因為我有好幾個行程進行調整,所以才會延後,並沒有任何的陰謀在內,也沒有受到來自北京的壓力。
關於國民黨的黨紀問題,外界誤會是,隨時由我決定處罰誰。事實上,立法院的黨團有一個黨團運作規則,黨紀就是對於黨團通過的政策,黨團成員都要支持,如果投票時沒有支持或是缺席,就會有罰款,至於黨紀的處分是由他們做決定,而且經過黨團大會通過,可指定誰該處罰就處罰。外界有誤會,包括在立法院的學生也有誤會,基本上,黨團是自主運作的,尤其是每一個懲處案都需經過黨團大會同意。
另,針對學生提出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意見,我並不清楚這是何種會議,欲討論何種議題,與服貿有何關連?所以我請行政院去瞭解,多方徵詢。此外,「國是會議」也是相同的情況,所要討論的內容是什麼,我也不清楚,上次召開「國是會議」是民國79年,因為當時國家體制不完整,才需要召開這樣的會議,而我們現在是否仍需要,應好好評估。否則的話,就會產生一些問題。為什麼呢?現有的體制要不要用呢?還有人主張召開經濟的「國是會議」,也有這種看法,立意良好,大家看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所以想要找更多人參與討論,對於這些意見,我們都願意虛心接受與評估。
問12:林飛帆說學生佔領國會是為了替政府爭取自由貿易談判的籌碼,在這段過程中,您有否與北京溝通退回服貿協議呢?未來是否利用此一事件作為兩岸談判的籌碼呢?如果明天學生集結凱道後欲衝進總統府,您是否可以保證不會有流血事件發生呢?
總統:我想學生衝進總統府這個問題,完全是假設性的問題,我沒有辦法答覆。
學生說他們的抗爭會增加談判籌碼,我不太瞭解。服貿協議已經談定了,也已經簽署了。目前並不是在談判當中,怎麼會有籌碼的問題呢?如果將來有改變的話,很可能會使服貿協議胎死腹中,這對臺灣而言,是很不利的。我在別的場合曾提到,服貿協議中,臺灣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對臺灣開放80項,基本上對臺灣而言比較有利,因為大陸所開放的項目,除了在WTO開放的數量外,尚增加很多條件比WTO還好的項目,我們稱之為「WTO plus」,而臺灣過去雖然同時與大陸加入WTO,但是我們開放的項目並不多,所以這次對大陸開放的項目,部分與WTO相同,部分是「WTO minus」,所以對臺灣有利。
去年6月21日臺灣與大陸簽署服貿協議後,香港馬上向大陸抱怨,為什麼給臺灣而不給香港?因此,8月香港與大陸修正所簽署的CEPA(經濟合作協議),把大陸給予臺灣的一些經濟優惠,大部分也給予香港,由此可見,如果不是對臺灣有利的話,香港是不會來爭取、來抱怨的。
臺灣的電子商務到大陸福建去,我們持股可超過55%,大陸對很多外商都沒有這樣開放,且在簽署服貿協議的過程,政府也是根據以往簽署這類協議的實務經驗去進行,不可能像後來開公聽會時逐條討論,一定是只談一個大原則,否則的話,一旦曝光,對方就不會與我們談判。我想這點很清楚。
您剛提及我們是否與北京談「退回協議」?我的答案是沒有。
問13:日前某作家曾公開呼籲總統夫人給您建言,夫人給予您何種意見呢?夫人對服貿的態度為何呢?您認為323警方的行動是否合法?
總統:我內人非常支持服貿協議,也給予我很多意見,希望我多與社會大眾溝通,我內人一直覺得政府可以做得更多一點。
323晚上,我們都非常擔心會發生失控的狀態,幸好後來在晚上10、11點左右,情況逐漸控制住,像這類事情發生是非常不幸的。一旦發生了,警方也不能不處理,畢竟行政院是全國最高的行政中樞,像是日本的總理官邸、韓國的青瓦台與美國的白宮,都不可能容許有人侵入,因此我覺得警方採取必要的驅離行動,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如果這個案子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夠周延,檢察官也正在蒐證當中,我相信一定會做妥適的處理。
問14:您曾提及服貿協議務必在今年6月前通過,現在該協議在國內產生重大爭議,您仍堅持在6月前通過嗎?時間表有任何改變嗎?
總統:服貿協議在去年6月21日就簽署了,6月27日行政院通過後,即送到立法院,而立法院開始辦理公聽會,到了10月份又決定再辦16場公聽會,同時決定在今年3月10日前辦理完畢,並於3月12日開始列入審查議程。
通常一個法案不見得在一個會期內完成,但服貿協議已經過去年9月至12月這個會期,現在是第二個會期,而當初通過時,立法院正好在開臨時會,因此我們當然希望能早點通過,對臺灣比較有利。
我剛才說過,其他國家看了很眼紅,希望中共給他們同樣待遇,如果我們能早一點得到,也許就能提早進入這個市場,對臺灣是好事。
當然你可能會說很多人不瞭解。對!我們必須多做溝通,等說清楚後,大家就會逐漸瞭解。有些人不是很瞭解這個議題,產生一些莫名的恐懼,擔心會受影響,譬如某教授說,會有幾百萬大陸人士入侵臺灣,但我們完全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大陸人士來臺設據點,現已成立495個企業,帶來的幹部共264人,而雇用的臺灣人則為9,624人。也就是說,這264人中,每人即可在臺灣創造36個就業機會,不但沒有搶掉我們的就業機會,反而增加了,這些都必須多做說明,例如剛才的例子,我已講了大半年,並前往大甲鎮瀾宮等廟口說了很多次,但很多人當時可能不關心這個議題。
事實上,來臺投資當然會帶來就業機會,怎麼會搶我們的就業機會。
問15:一名抗議學生說:「多數民意都贊成退回服貿,重新審查。」為何您這麼堅持與固執,並綁架您的立委。您如何回應學生的訴求?
總統:有學生說為何不退回服貿,不給他們回應,其實,我有回應,假如他們有機會與我對話,我想要請教他們為何要退回服貿。
事實上,所謂的「退回」,在立法院程序上,正確說法應是「撤回」,透過行政院撤回。然而,行政院去年6月底之前即將服貿協議送到立法院,立法院不但接受了,還納入審查,並從3月12日開始就進行逐條討論、逐條審查,請問有何理由把它撤回,尤其是對臺灣這麼重要的協議。
我剛才提到,服貿協議不但對臺灣未來參加TPP及RCEP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是ECFA的一部分,而ECFA又是WTO之下的雙邊貿易合作協定,(如果撤回),馬上就影響國際間認為臺灣好像不可靠,簽了約後還自己撤回。我們要參加國際活動,就要按照國際的遊戲規則運作,如果認為不喜歡就把它撤回,屆時我們將越來越孤立。
我們國家在國際上處境是很艱難的,若有機會的話,應該盡量爭取機會,而不是採取一些損害這些機會的作法,那樣子會讓國家鎖國。
我說過,我願意在沒有任何條件及前提下,與學生在總統府內溝通,且可全程公開,我們可以逐項討論為何他們這麼不喜歡服貿協議,有哪些問題造成他們產生這些印象,我會跟他們解釋清楚。
實際上,若能解釋清楚的話,這是一件好事,因此我還是會向同學們提出邀請,只要他們願意,將立刻邀請他們到總統府,且全程公開,不會玩任何花樣。
我4年前與反對黨蔡主席做過辯論,去年9月15日也曾安排與反對黨蘇主席辯論,結果他臨時爽約,我們很願意與大家開誠布公討論,並將正確訊息傳布出去,但我們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是否可麻煩向與你(記者)提問的同學轉達,如果他們願意,我非常願意與他們溝通,並請他們告訴我為何他們這麼反對服貿。
問16:抗議學生最常說「9趴總統,為何要聽你的」,如果您的民調較高,是否有助通過服貿協議?
總統:我認為服貿協議對臺灣是否有利,跟我的民調沒有關係。如果對臺灣有利,我們就應該去做;如果對臺灣不利,我民調再高,也不應該做,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今天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臺灣的前途,如果有機會通過服貿協議,臺灣與大陸的服務業貿易量將增加37%。臺灣服務業占我國整體產值70%,但其出口非常少,遠低於韓國、香港及新加坡,因此若有機會去大陸發展,將可帶動我們的服務業。
臺灣以前有一個很小的洗衣公司「象王」,在臺灣沒有人知道,可是到大陸10年,現在已開了800多家店面,是大陸十大連鎖加盟店之一,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公司。
臺灣人競爭力非常強,例如:蔡燕萍「自然美」公司,我以前只在忠孝東路看到它的店面,好像是個人工作室,現在於大陸至少開了1,400家分店,而85度C在臺灣開了300多家店面,在大陸也開了400家分店。
臺灣人的活力無窮,政府要幫他們創業,讓他們走出去,走向全世界賺錢,而不應該限制他們。
大陸服務業占大陸整體產值約46%,陸方推動「十二五計畫」,將發展服務業當作重點,現在正是臺灣(服務業)前往大陸的很好機會。
兩岸都開放了餐飲業,臺灣開放大陸一共19家餐廳,只有十家過來,現在剩下八家,生意普通。臺灣去大陸兩千家,共五十個品牌,我們不利用很多好機會,硬是把服貿說成洪水猛獸,我覺得沒有必要。所以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為臺灣思考,真的應該讓服貿順利通過,至於有沒有國安問題,產業會不會受到打擊,我們都有計畫,來幫忙受打擊的產業。各位想想,ECFA在四年前不也是一樣?那時候我被罵得多慘,可是四年下來,ECFA對臺灣的貢獻很大,最近這幾年的歐債危機,要不是ECFA能讓我們其中所涵蓋的貨品享有優惠,我們產業還會繼續成長嗎?我們跟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過去一向是逆差,去年我們出現了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順差,從三億美元逆差變成一千萬美元順差。為什麼?臺灣的水果、石斑魚還有花卉到大陸都賣得不錯。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機會讓臺灣人民到大陸賺錢,我身為總統,仍然要限制他嗎?
問17:這次的群眾運動選擇了衝撞體制,他們認為既有的體制已經失靈,所以總統除了喊話以外,有沒有方式可以重建人民對制度的信心?另外總統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您說得再多,還是有許多人說服貿政策是所謂的「親中賣臺」這樣的疑慮總統打算如何化解?
總統:我想衝撞體制,也許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定要在體制失靈、失能的時候才有其正當性。就像在3月23號(發生的事情),行政院似乎還沒有到失能或失靈的程度。人家說服貿是「親中賣臺」,我還是問一個問題,它哪裡親中?賣了什麼臺?能不能告訴我?可以請您多說幾句嗎?知不知道?或者有人有告訴你嗎?這是一個口號嗎?賣臺?賣了什麼臺?
問18:所以總統您有上網看網友的回應嗎?有很多網友都這樣說。
總統:我經常上網看網友回應,我也看了很多懶人包,懶人包人人會寫,效果各自不同。有人說現在大學生薪水只有22K,服貿通過會變成11K,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怎麼會一直有人認為(大陸)勞工要來臺?我現在要請教大家,我們要怎麼去說服我們人民:這不會發生。他們不相信,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在民國98年即開放大陸到臺灣投資,已經開放五年,五年來很多產業都來了,卻沒有發生太大影響,甚至剛開始時,中藥行開放,大家想說:「完了完了,北京的同仁堂要來了,一來的話我們的中藥行都要死光了」,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開放中藥零售店,我們開放的是中藥批發店,開放到現在也快要五年了,有多少家來呢?一共登記了四家,兩家資金到位,一家還在營業,而我們自己的中藥批發商是460家,根本就沒有受到影響,來臺開店的商家也不能零售。
其實在臺灣已經有四百多家大陸企業,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尤其是服務業,臺灣是一個服務業很發達,而且市場相當飽和的地方,舉例來說,美容美髮業,景美男子剪髮一百塊錢,大陸的美容店會來臺灣搶這一百塊錢的生意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吧。而我們的無論是小林、曼都或者是蔡燕萍「自然美」,到大陸都很發。我們的技術、品牌以及代表的時尚,對大陸來講,我們只會贏不會輸,你可以想像來一家大陸的美容院,他的號召做的是廣州的髮型,這會有吸引力嗎?
問19:第一,大陸為什麼要與臺灣簽訂服貿協議,如果臺灣得到更多好處,那為什麼大陸要與臺灣簽這個協議?第二,如果服貿不通過會影響臺灣的國際信用,請總統用證據、數據來說服大家,為什麼簽訂服貿協議會對臺灣加入國際組織是好事?而且為什麼會影響到臺灣的國際信用?
總統:第一,您剛剛說到若服貿協議是對臺灣比較有利,大陸為什麼要與我們簽訂,4年前在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時候,我們當時也擔心大陸會要求臺灣開放我們受不了的項目,包括17種例如成衣、內衣與小型家電等,但在談判的時候講求的是give and take,所以最後我們爭取到這17項。在往後幾年當中,它們原來是無法賣到大陸去的產品,現在是可以銷售到大陸的,包括成衣、小家電與汽車零件,而在談判的過程並非只看一兩種貨品,它是看全面的,像是服貿就如同我之前所提的,它對於到大陸的外商通常要求是合資、參股不得超過50%,但這次如電子商務,它開放的福建,讓我們參股55%,臺灣的電子商業業者對此相當興奮,因為他們有機會到大陸去開創自己的品牌,所以這種條件並非是有所謂的陰謀詭計,基本上是互惠的,因為大陸的服務業相對較弱,我們去的話可以幫助大陸發展,而這種是無法去統計的,就如同當初我們去大陸投資與設廠的大多為製造業,在我們看來是把工作機會帶到大陸創造那邊的工作機會,但是我們也賺了許多錢,臺灣因此獲得大陸臺商採購大量貨品,使我們對大陸每年都保持高額順差,我們一年與大陸順差高達700多億元,所以這問題是兩面的,我們賺了他的順差,但大陸賺到我們工作,可是之後算起總帳來,大陸占的便宜並不很多,經濟的活動不是一個算一個,所以有人說我們的廠商在大陸8、9萬家替大陸繳許多稅,對!是繳許多稅,但我們考慮將來與大陸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使稅賦更為公平。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跟大陸是長期的貿易順差,而且額度都很大,我們全球貿易順差有2、3百億元,可是我們與大陸有6、7百億元的順差,若沒有和大陸貿易的順差,我們的貿易總額會出現逆差,所以這也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與大陸的距離近,而且雙方風俗語言也相同,自然而然會有如此的成長,所以從貿易來看是非常正常。不過,我提醒您一點,我們現在對大陸出口再加上香港是38%,占我們出口比例很高,可是西元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只有24%,等到民進黨執政8年後,24%成長至40%,足足增加16個百分點,我們上任之後,有人認為我們與大陸關係不錯,所以比例一定會增加,但是沒有,反而減少,減少至38%,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我們與別的國家貿易量增加了,我們與東協與歐盟增加並分散,這使我們更有利,所以我們的做法不是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上,相反地,我們做得更平均,比過去政府做得還要更平均,這是第一個。
第二,您提到的國際信用,所謂的國際信用指的是國際規範與慣例,簽了自由貿易協定(FTA)或經濟合作協定之後,通常不會去更動它的條文,為什麼?因為簽訂過程涉及幾千項的國際產品,若動了其中一項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國際慣例,並非喜歡不喜歡的問題,要參加國際活動就要照國際規則來玩,倒不是說是大陸的關係,我剛剛提到,ECFA是世界貿易組織之下的雙邊貿易協議,服貿又為ECFA的一部分,所以基本上從國際來看,與其他國際規範沒有什麼不同;最後您提到,大陸是否會阻撓我們參加TPP,大陸本身還不是TPP的成員,但是TPP的12個成員,有6個國家與大陸簽訂FTA,2個國家正在協議當中,而TPP的12個國家當中,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都是大陸,與臺灣的情況相同,所以TPP是有影響力的,所以今天我們簽了服貿,我相信其他國家會相信臺灣對於自由貿易是有決心的。
問20:您有無更具體的數據或資料可以證明?
總統:若您要我把資料量化,我們現在能說的,TPP的12國家占我們的貿易量34%左右、價值200億美元,所以一旦加入對臺灣與這些國家必定是一件好事,都會大量增加貿易,我們與紐西蘭簽訂《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之後,我們原本與他們之間一年1億1千萬的紐幣貿易額,結果去年增加73%,臺灣對紐西蘭出口增加120%,我自己看到數字都嚇一跳,這是紐西蘭貿易局給我們的數字,所以自由貿易區與自由貿易協定是能夠增加貿易的;但若您要問我說是否有其他證據或數據能夠證明,如同我剛剛提到,TPP成員中有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是大陸,所以大陸對於TPP是有影響力,但大陸重心現在是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我們也希望參加RCEP,因為RCEP的國家占我們貿易額57%,所以RCEP與TPP都不能輕忽,因此我們現在若做出與國際規範相違背的事情的話,我不認為其他國家對我們會有好印象。我們須表現出我們不但開放市場,我們還鬆綁法規,而且我們照國際的經貿規範來推動對外貿易,這樣國外當然比較願意與我們打交道,更何況很多國家都願意與我們做生意,可是一碰到要簽約就猶豫,為什麼?就因為外交關係,所以在此事後,我們更須表現出對國際規範的尊重,我相信這樣可以讓臺灣順利參與國際經濟整合。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高虹安 又被亂點鴛鴦譜要 #選台北市長 啦,再下去可能要上月球競選了吧!不然來問問她可不可以選總統好了!震撼吧! 根據新頭殼的報導,【針對南部連日來大雨,陸續傳出災情,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質疑,前瞻治水預算...
「現場監督比較」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高虹安 Facebook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呱吉 Facebook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Re: [問題] konica現場監督28版本請教- 看板photo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現場監督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分享] 耐用至上- Konica New 現場監督28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konica現場監督的分享,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Konica 現場監督28WB ECO 使用方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問題】 更新問題-現場監督28及35版本選擇- photo板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作品] 現場監督+Cinestill 800T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Re: [問題] konica現場監督28版本請教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問題] konica現場監督28版本請教- 看板photo 的評價
- 關於現場監督比較 在 [問題] 新手底片機推薦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現場監督比較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幾經思索,風雨漸歇之時,還是要向大家回應一下我的想法。
先前我一直固定受邀上朱學恆晚間的直播節目。我把這視為一種公共傳播的管道,可以用輕鬆方式探討重要議題的平台。
可能因為晚上時間比較輕鬆,加上直播中聊天室功能,和網友的互動方式也相當多元,每一次直播總會有一些網友許願時間,不管是唱歌、模仿,畢竟是下班後的晚上時間,又是在輕鬆的氣氛下,所以我幾乎有求必應。
而9月6日那一天的直播,如同以往,在最後要下播的前半小時,主持人和網友留言許願要我唱歌,於是我臨時收到了歌詞,在還沒有時間仔細琢磨文字的情況下,直播現場音樂下 - 123跟著唱。
原本也只是直播中的小花絮,僅有直播中網友參與,未料兩週後(9/20)朱學恆團隊(未知會我)剪輯該片段成一小時循環播放版本,上傳至網上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看直播回放的朋友就會知道,臨時應邀唱歌過程中我完全未挾帶任何惡意,也並未有意污辱任何特定人士。所以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就只是應邀唱了一首歌,節目過後也並未再多想。但,沒想到後來引發如此大的新聞影響、對立面網友的針鋒相對,甚至還遭來一些網路言論對我的人身攻擊。這段時間也有許多人士在不理解事情本質、以訛傳訛情況下,對我有許多誤會及攻擊。
儘管這些風波都將過去,但幾經思考沈澱,身為民意代表、公眾人物,我還是必須負責任地對於此次事件表達出我對自身的檢討和自省:本次於直播中一時未察誤用歌詞中之「畜」字,造成社會不必要風波,深感抱歉。從求學到工作各人生階段,我從未使用過不雅字詞侮辱任何人,未來也將更謹言慎行。
網路上的言論千百種,其中確實有一些是毫無人性、更無邏輯,甚至口不擇言、甘冒法律風險的。發表這些意見的人,當然是各種政黨傾向皆有,他們有時候對自己聲稱支持的政黨或政治人物,造成的負分比加分還多,更不要說是對於公共議題討論空間的扼殺了。
幾年前有一部影集《新聞急先鋒》,劇中的新聞台就曾將當時一度在美國共和黨內蔚為風潮的「茶黨運動」,稱為「美國塔利班」。雖然劇中的主播和新聞台也承受了許多壓力與衝擊,但電視機前絕大多數的觀眾也都能理解,這個形容詞並非針對「全部」共和黨支持者,也不是在惡用穆斯林標籤,而是針對少數特別極端、特別不理性、特別民粹的群體,因為他們的言行確實正在毀滅我們所珍視的,幾十年來逐步建立的自由民主的公民社會。
🙏 感謝很多親朋好友、和支持虹安朋友的關心,發生時間適逢秋節,你們的一聲聲打氣加油,讓我備感溫暖。我會記得您們的期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院會召開,正需專注如麻國事的當下,造成如此大的爭議,也實在非我所願。對於此事件,也盼有心人士勿再因政治因素多加渲染,我也不會再多做回應。
期盼未來對國政的針砭監督,能更聚焦在事實而非情緒,在論證而非口水。還有很多國家事務等著我們努力與推動,民眾都期待著。
高虹安 09-27-2021
現場監督比較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今天新北市議員戴瑋姍揭露了他被侯友宜市府列入「黑名單」,不僅配合工程款被凍結、會勘時受市府公務員刁難、連許多日常議員的問政都百般受限。雖然台北市沒有工程配合款(僅有建議建設清單,但我從沒用過所以也不太清楚),公務員素質也普遍很高,但從戴議員的例子,還是可以看出政治素人或新政治進入體制後,所面臨的種種侷限和困境。
事實上,這種對新人、菜鳥的不友善,並不是新北市獨有。苗栗的曾玟學、雲林的廖郁賢議員,都在議會和與縣府的應對中,被百般刁難、被屢屢針對、被其他老議員團團嗆聲、還被威脅要送紀律委員會。已故的高雄市議會前議長也曾針對議事規則的漠視,對抗議的民進黨議員公然嗆聲說「你們再去多選幾席再來講」。
先前新聞提及台中市議會有較多的老議員會頻繁在會期中發言、暗指年輕議員都不認真監督市政,但知道門道的人可能會思索,是不是議事場內的權力失衡、或是制度上有不公平的地方?
我剛進入議會時,發現到大家常常在大會時「暫擱」別人或市府的案子,但事實上議事規則並沒有這一條規則,甚至之前我在和陳建銘議員隔空交流囤房稅意見時,他也曾說「暫擱三次就會過了」,顯見這是一種潛規則。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是在民間公司上班,開會提案時如果其他人有意見,一定現場討論,贊成或反對都可立即表態。但是在市議會卻普遍是「暫擱」後,再請局處官員或議員之間私下找時間溝通。為什麼?就是因為大家都要急著去上政論節目、去地方跑行程,或做別的事,把開會時間縮短是共同的心聲,至於這些爭議或異議怎麼處理?就去私下拜會、私下討論,總之不要占用到我的時間。
這樣乍聽很荒謬,但已經習慣到大家不以為意了。當初我進到議會時,也想說我是菜鳥,大家說應該這樣做,我也就跟著做。但最近幾個月,我突然覺得不對勁,為什麼要怕衝突?大家都是民眾一人一票選出來了,哪有說你做比我多屆、就比較大的道理呢?議員確實要服務市民、反映在地意見,但在議會殿堂就市政問題問政、相互交流針對市政的不同意見,不也是主要職責之一嗎?我們現在的政治環境怎麼會對連續跑十場紅白場引以為傲,然後對在議會認真研究數據、要求現場辯論嗤之以鼻?
漸漸的我了解,在這個政治場域中,越是想照本宣科、想按照規則和理想邏輯來做事的人,越會發現自己其實做不了事。大家又不願意去修改規則、怕被千夫所指,於是就產生了很扭曲、卻行禮如儀的狀態。除此之外,體制的不友善屢屢可見,我也有遇到過會勘被里長當天放鳥、前一天說要去醫院不能出席、市府派出的官員層級不夠無法當場決定事情、紅線不能劃因為有店家被另一位「比我大」的議員撐腰等等的事情。我沒有想為難公務員或其他同事,但如果有些事情明明就知道是不對的,卻還要很隱晦的在私下喬、在那邊假鬼假怪,不就是更難受嗎?
從戴議員、到其他縣市的年輕議員、到我自己的經驗,我們都可以發現,2018年的政治素人浪潮,一頭撞上的是對年輕人、對政治素人不友善的高牆。我們相信它可以被改變,但顯然時間很長,市府手中的資源和一個議員相比是極懸殊的不平衡,老議員的人際網路和龐大資源更是單槍匹馬的新人難以對抗的,如果今天我不是有自帶流量的「網紅議員」,沒有其他志同道合的年輕議員,就算最高票選上議員,又能搞出甚麼成績呢?
我還是會在任期內盡力去推、去做市政,也會盡力用我的流量拉抬其它志同道合的議員或政治人物,但我之後客氣的成分會變少,因為我覺得也沒必要對那些根本瞧不起你的人,有太多的善意。做對的事理直氣壯,為甚麼要低聲下氣呢?然而,其實年輕人或素人進入體制,很容易就落敗。
輸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選不上了,被體制打壓、被公部門排擠,做不出成績所以被淘汰;第二種更常見,就是開始麻木不仁,對這種不公不義冷感,打不贏就加入。我不想當這兩種人,但那是因為我還有點話語權,所以我不會責怪在某些程度、某些時候妥協的朋友,但千萬要記得,絕對不要對不公義、明知道不對的事情,逐漸習慣、然後麻木,最後站到那邊去了。
現場監督比較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高虹安 又被亂點鴛鴦譜要 #選台北市長 啦,再下去可能要上月球競選了吧!不然來問問她可不可以選總統好了!震撼吧!
根據新頭殼的報導,【針對南部連日來大雨,陸續傳出災情,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質疑,前瞻治水預算2500多億淪為美化用的視覺預算。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強調,像這樣一天有1100公釐水量,誰都撐不起,反酸「要謙卑一點」,同時也多一份準備,少一份災害。高虹安今(9日)直言,她認同蘇院長說的,那不就更應該好好檢討花這麼多錢的治水相關預算,到底其中多少用在幫助人民渡過天災,而不是只是興建官員剪綵拍照的清水、景觀工程?】啊蘇貞昌說人類要謙卑一點,但問題是你跟五十年前的八七水災比較,難道現在台灣還在五十年前,還是說你編兩千五百億就是為了謙卑面對自然環境用的,那把錢給我,我可以教導大家要謙卑啊!
根據ettoday的報導:【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賽前透過臉書貼出一張練習踢拳的照片表示,她前幾天跟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去練習拳擊,這運動必須掌握好出拳的時機、角度,甚至是身體的旋轉、腳步,「期待開議之後可以用上這些技巧」,還說「格鬥拳擊真的很喘」。】等等之前不是說跟桌球很熟,現在怎麼又跟拳擊有關係了,你是不是只想穿短褲給大家看腿?【瞇眼】
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距離2022地方首長選戰僅剩一年多,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網路直播節目中表示,建議台北市長柯文哲參選桃園市長。對此,柯文哲今日下午記者會中表示,吳子嘉上一個禮拜不是說我應該去選高雄,怎麼每一個禮拜都不一樣,大家笑一笑就好。至於吳子嘉也點名民眾黨立委高虹安出戰2022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則笑稱,「上一題已經很聳動,這題更驚悚。」】啊吳董啊,高虹安到底要選哪裡啦,怎麼每周一說法,看起來都不清楚啊,不然我們問問當事人好了?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3日舉行記者會質疑,政府沒有把疫苗預約平台的採購流程上網公告,不符合《採購法》規定,是上車後補票,且除採購法源依據不明,平台的功能也與民眾期待有落差。對此,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處長羅天健表示,《採購法》因應緊急情況有緊急採購程序的規定,但同時也必須通過對外公告、預算和決算等監督機制。】這不是被大內宣說都要感謝唐鳳嗎?怎麼搞了半天是招標,而且招標系統現在還讓1500人登錄了要打MODERNA,系統這麼愛出錯,這個標案是不是太奇妙了一點?有規定一定要跟去年領三倍券一樣出錯嗎?
還有,當事人高虹安最近真的很忙著一些奇怪的事情,她上次還傳訊給我說他出專輯了!但是竟然強調現場唱比較好聽,是不是這麼愛唱歌,我們還是又要注意版權的問題了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0:00 治水預算用在哪裡?
29:00 虹安委員打格鬥拳擊
43:00 選北市?選新竹?高虹安透露...
01:14:00 疫苗預約平台
01:37:00 高虹安斜槓出專輯信念
01:43:00 悼念死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gImTG8XE8I/hqdefault.jpg)
現場監督比較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清遠雞有著上千年的養殖歷史,是清遠寶貴的農業地方品種資源。“清遠雞”俗稱清遠麻雞,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27個優質品種之一。2010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清遠雞”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清遠雞因地域、飼養方法(完全放養在竹林中喝露水吃小蟲)等原因肉嫩、細滑而自古有名,以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骨軟、肉鮮紅味美、風味獨特而馳名,深受廣大食客喜愛。始創於1964年的廣州名菜之一,有“廣州第一雞”之說的清平雞,其選用原料就是清遠雞。清遠麻雞屬小型優質肉用雞種,其外貌特徵為“一楔、二細、三麻身”。“一楔”是指體形像楔形,前軀緊湊,後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是指母雞背羽主要有黃麻、褐麻、棕麻三種顏色,頸長短適中。出殼雛雞背羽兩側各有一條約4毫米寬的白色絨毛帶,保持到第一次換羽後即消失,俗稱“蛙背”,這是清遠麻雞雛雞的獨特標誌。清遠麻雞品質特優,用途廣泛、烹飪不受單一限制,被名廚稱為文武雞,蒸、燜、燉、炒、烤均可成為上肴,是婦女坐月、病弱、冬季保健進補、喜慶宴席的首選珍品。清遠麻雞生產量低、飼養期長,母雞年產蛋僅80-95枚,肉雞上市飼養期長達130-160天,肌肉脂肪沉積適度,肉質鮮美,雞味濃郁,使人食後尚覺喉腔甘潤。
歷史淵源: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新縣、佛岡縣、英德市位於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水陸交通方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比較肥沃,農作物以水稻為主,適合養雞業的發展,故當地農戶有養雞的習慣。據始於宋朝建炎三年(1129年),後在民國十年(1921年)再修出版的《清遠縣誌》記載,自宋代起清遠雞就為當地群眾飼養,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雞在廣東人日常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凡逢年過節,喜慶宴請,無雞不成宴,有一道清遠雞,勝過“鮑參翅肚”,吃雞就吃清遠雞,使廣東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清遠雞自宋代就為清遠人民廣為飼養,歷千年不衰。清遠雞的美名在建國前已蜚聲東南亞,譽滿省港澳,是廣東的老字型大小名優特產。廣州“清平雞”選用的就是清遠雞為原料。清平店鼎盛時期,日銷量超過千隻,令行內人士大歎弗如。
品質技術要求
一、品種。
廣東清遠的地方麻雞品種。
二、飼養環境。
1.雞舍按不多於12只/平方米建造。
2.雞舍外清遠雞活動場所面積不小於雞舍面積的3倍。
3.雞舍外清遠雞活動場所必須有遮陰,遮陰面積不小於雞舍面積的1.5倍,以自然植被遮陰為好。
三、飼養技術。
1.雛雞的飼養管理(出殼至42天齡):
(1)商品代雛雞必須來自從國家農業部麻雞保種基地引種的父母代種雞場(具有引種證明)。
(2)育雛階段需要注意保溫和斷喙。
2.中大雞飼養管理(43天至上市):
(1)飼養模式為放養,飼養密度不大於3只/平方米。
(2)40至50天時佩戴腳環。
(3)根據育雛斷喙*的效果確定重複斷喙,一般在90日齡前要重複斷喙1至2次。
3.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四、商品雞追溯體系。
1.所有的商品雞均需佩戴腳環,腳環上刻有編碼,編碼由5位元數位組成。
(1)第1位元數字:為父母帶種雞場編碼。
(2)第2位元數字:為引苗月份。
(3)第3至5位元數字:為父母代種雞場出苗批次。
2.養殖戶在引苗時父母代種雞場需提供不多於雞苗總數量的腳環。
3.父母代種雞場每售出一批種苗需同時將相應的腳環編碼報當地品質技術監督局備案。
4.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需來自國家認定的麻雞保種單位或麻雞育種單位。保(育)種單位供應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地時間和數量向當地品質技術監督局備案。
*集養雞生產中,雞隻易形成啄癖,如互相啄羽、啄肛以及爭鬥打架。為了防止啄癖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往往會在雛雞10日齡的時候進行斷喙。此外,斷喙還可以有效地防止雞隻挑食。減少飼料浪費,並且能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和均勻度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SsLH9RjT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bGTEYiEOb9mVANfK36xf4NDoSwA)
現場監督比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過去在業務單位待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業務單位在某一些結算日之後喔,都會有一些「激勵」跟「表揚大會」。
然而這些「激勵」跟「表揚大會」當中,都有一個橋段叫做「目標設定」;也就是我們要對眾人,大聲的說出自己接下來的目標。
理論上來說,當我們許下了公眾的承諾之後,會激勵自己更勇往直前、更負責任對自己的承諾;但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就有心理學家叫做「彼得.哥維哲」,他懷疑這件事;於是他設計了一個很有趣的題目。
透過這個題目的實驗來看看,當我們向他人公開自己的目標的時候,會幫助自己更容易達成嗎?
他和他的同事喔,就找了一群大學生進行四個不同的實驗。其中一個實驗,找了心理系的大學生,先讓他們填寫一些問卷。
內容是包含「是否有意願成為一位臨床心理師」?還有自己的意願有多高?
其次呢,再問他們「去觀看治療現場的影片,來學習關於治療的技巧」這個意願,到底有多高?
而在裡面呢,有一部分的學生,他的意願會被實驗者看過;而另外一部分,是沒有人知道他們寫下來的意願到底有多高?
接著呢,請他們看一部大概40分鐘的治療影片,過程當中需要注意治療者,跟個案的眼神接觸情況,並且把他們記錄下來;而他們可以自行決定,要看這一段影片看多久。
按照道理來說喔,那些希望成為臨床心理師,而且動機很高的人,應該有比較高的意願,來觀看影片來學習。
這樣的狀況跟他們自己的目標,是否有被別人知道並不相關。但是研究結果就發現,那些「目標沒有公開」的那一群人,他們平均看了39分鐘的治療影片。
這一段影片全長也才40分鐘哦,幾乎他們看完了所有的內容。但是那些「目標已經被大家知道」的那一群人,卻只看了27分鐘,足足少了11分鐘多。
而在其他的實驗裡面也發現,當我們的目標讓其他人知道的那些參與者,在不同的任務完成度,都明顯的比較差,而且比較容易放棄。
反而是沒有把目標說出來的那些人,實際完成的比例會高出許多。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理論上有大家的監督,不是應該會比較認真嗎?
所以呢,這個研究者「哥維哲」喔,他就認為一旦當我們把目標說出來之後,就很容易在同時,得到他人的讚賞或者是回饋;這時候會獲得一種滿足感,彷彿目標已經快要完成了。
而這樣的讚賞跟回饋,原本應該是要在目標真正完成的時候才獲得;而且回到人性,我們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獎酬,而持續努力著。
但是一旦我們把目標說出來之後,等於提早得到滿足、提早兌現了這個獎酬,因而消減了持續努力的動力。
所以我想這樣的實驗結果,應該是讓你腦洞大開吧!跟你原本想的,真的不一樣!
這就讓我回想到,當年我在業務單位裡面,每一次在「目標設定」的時候,站在台上,對著所有人喊出自己的目標,你就會得到如雷的掌聲;然後就有很多人覺得你好棒!不管在語言上、眼神上,各方面的環境氛圍。
所以我想這樣子太早得到的爽感,也就是能夠去說明,為什麼業務單位在目標設定完之後,幾乎多數的人都不會達成?說白了都是喊爽的!
那麼回到你身上,當你聽到這裡,你有沒有一些目標呢?你該用什麼方式,讓它完成呢?
或許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有進行公眾的承諾,關鍵在於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心智是怎麼運作的;並且怎麼樣幫自己優化出,最有效率的達成方法?
那關於這方面的學習,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呢,會回到心智運作的本質,幫助你找到去優化自己的時間使用,跟效率提升的方法。
從這一門課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大的前進,也期盼你能夠加入學習,幫助自己完成你生命當中,想完成的任何事情。
那麼今天的內容就可以分享到這裡,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WqViuaf18/hqdefault.jpg)
現場監督比較 在 現場監督 | Dcard 的八卦
由於最近剛領到振興券計劃用來入手一台底片相機想請問攝影版的老司機們半格機和現場監督比較推哪一台呢?感謝各位️,Olympus Pen EE3,(圖片來源:露天拍賣),現場 ... ... <看更多>
現場監督比較 在 [分享] 耐用至上- Konica New 現場監督28 - Mobile01 的八卦
現場監督 這一系列的相機起初是Konica設計給工地現場使用的,國外所販售的機型一般稱為Konica Off-road。簡單來說,現場監督像機也就是Konica所出 ... ... <看更多>
現場監督比較 在 Re: [問題] konica現場監督28版本請教- 看板photo 的八卦
35 系列都沒有近拍
28 系列都有,但規格不太一樣
原版 28 看不太懂,說明書是寫 50cm-75cm?不確定
NEW 28、28WB 都是 50cm、28HG 是 40cm
我自己用過 35WB、28HG 跟 Zoom
35WB 跟 28HG 我覺得拍起來都差不多銳
大概我對於傻瓜標準沒這麼高
對我來說主要就是近拍、焦段跟閃光出力
35WB 沒有近拍,閃光出力比較小,但我比較愛 35 這焦段
28HG 近拍到 40cm,閃光裝 400 度底片可以打到 20m
開機、對焦什麼都一樣神快
Zoom 我就不太喜歡了
提幾個點
1. 當鏡頭在望遠端關機時,鏡頭不會縮回,下次開機會先縮到28,之後才能按快門
2. 在對焦、測光完成時機身沒有震動(35WB、28HG都有)
第1點是因為這樣速度不夠快,偶爾會漏掉一些畫面
第2點是我平常會在街上偷拍路人,或者跟朋友出去的時候
避免拿起相機害朋友表情突然凍僵不自然,所以常常不會拿到眼前構圖
這時候對焦完成就要靠震動了,所以我不愛這個地方
以上大概是我的心得這樣子,可以自己衡量你在意的特點
最後還是因為太傻瓜加上不能設定 ISO,刮片殼又嫌麻煩出掉
不過這系列真的是平價傻瓜還不錯的選擇
開機對焦快速、拍起來不錯、還防水兼帶閃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07.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oto/M.1495552490.A.CC2.html
※ 編輯: TheJabs (123.193.207.51), 05/23/2017 23:17: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