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2
我猜想你應該和我一樣都經歷過這樣的經驗:正當我們以為好不容易稍微搞懂了某些音樂或器樂的操作原理,K下了某一些自己覺得相當厲害的作品,並且似乎彈奏得還像一回事的時候…『碰』的一聲!就突然看到另外一種外星人,用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邏輯,操作著我們自以為認識、熟悉的樂器,然後就把我們對於音樂的認知,推向遙不可及、天際的那一端。
1986年前後,大概是民國七十五、七十六年間、距離我用『類似戲言』的方式宣告這一輩子要靠彈吉他過日子的大約三年之後---(不過話說這三、四年間,我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可以拿來證明我有資格『靠彈吉他過日子』的厲害經歷,更多的是總是覺得為什麼別人的吉他都彈得比我優秀的這一類傷感而已)---,透過范同學的熱情分享與解說,我也算稍微對於搖滾樂略有涉獵、對民謠音樂形式的木吉他彈奏也略知一二的那個階段,『碰』的一聲!外星人的飛碟砸在我家的屋頂,然後,我就再也沒能離開過那個爆炸的時空。
我想解釋一下『外星人』的概念:我在20歲前後,應該是透過那些活在『煙霧裊繞』的樂器行吉他老師們(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hotos/a.122648215009398.1073741828.122644938343059/122647055009514/?type=3 )的介紹,看到了『Kiss』的Live錄影帶(Beta,甚至還不是VHS),當中一段吉他手Paul Stanley的個人Solo(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erBailPS0 ),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電吉他『點弦』的技巧,然後當然就會因此而知道這個技巧被討論的當代第一人Van Helen,然後就知道Van Helen彈奏的『Spanish Fl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sa4uDM3zU ),然後就覺得這真是神人的技巧啊!然後呢?結果下一秒,就出現了Yngwie Johann Malmsteen,用你根本無法想像的彈奏速度,把古典音樂的分解和弦琶音練習與和聲小音階殺進了搖滾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FzT_BtVLk );而就在你還來不及喝一口水緩和那種目瞪口呆的情緒的那個當下,一部本來應該是在講述藍調傳奇、都市傳說的電影『Crossroads』,又把Steve Vai這位火星人給降落到地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Akr_Z74E8 )!
我本來以為在電吉他的世界裡,怪物層出不窮…可能也就是一個物種進化的方式,但我根本不知道,木吉他世界的外星人,到底有多不可思議……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來看外星人篇(上)]
曲目之…外星人沒有編號~
Michael Hedges - Aerial Boundar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IN13aDbCc&feature=youtu.be
我特別想轉貼這個Live演出的連結,是因為:
1. 我在還沒有親眼看到這個演奏手法之前,我已經買了Michael Hedges的專輯卡帶、聽了不知多少次,從來也沒有辦法想像出那些複雜的和聲、節奏與旋律線究竟是怎麼辦到的!而即便只是卡帶的聆聽音質,你還是可以感覺到『Windham Hill Records』這個品牌在錄製Michael Hedges的專輯作品時,有多麼講究錄音的品質與後製的細節要求;而在這樣的一個現場演出場域所呈現的音質水平,竟然可以還原到這種程度!從製作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整個 Windham Hill Records應該都是外星人出沒的太空船。
2. 等你真的親眼看到Michael Hedges是怎麼彈奏出來的---請回到1986年那個年代,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網路或Youtube可以在你還懞懂未明的心智狀態下,就早有眾多資訊讓你習以為常而見怪不怪---,而你甚至還不滿20歲、不知道世界到底長成什麼樣的狀態下,他說吉他是要這樣彈的……我覺得,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彈奏木吉他的其他出路了。
關於Michael Hedges其人,我試著要在網路世界找到最能忠實介紹他的文章,但除了維基百科之外(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Hedges ),我覺得寫得最中肯詳實而且專業的,竟然是一篇來自中國的銷售業配文:http://tc.wangchao.net.cn/bt/detail_81969.html ,我不得不感歎,中國在許多的文化面向上所做的研究工夫,真的是比臺灣來得更精實深刻;而這一篇業配文,可能比臺灣的很多樂評文章都更值得一讀。
這讓我回想起,我的摯友,此刻在波士頓大學任教的現代音樂作曲家張超然博士,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與文章相同的觀點,認為Michael Hedges的角色,應該是要從『作曲家』的身份來認知,而木吉他,只是他『剛好選擇』的工具。這對於我而言,完全是一種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切入點;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我們很可能不會對一位偉大的現代鋼琴作曲家所擁有的傑出彈奏能力、技巧或風格感到太多的詫異,那麼,為何會特別對『木吉他作曲家』感知到有所不同呢?
我想,應該是與我們在接觸、學習木吉他的『既成印象』有極大的關聯。
如果我們在認知吉他的知識,是用『一塊一塊』的盒框式和絃的概念來累積,而忽略了和絃的定義來源是來自多個旋律線條進行時的一種『靜態取樣』,也因此就不太會去思考,其實影響『和絃品質』的,是來自於旋律線寫作的好與壞;如果忽略了旋律寫作的品質,大概也就很難去思考、感受整個樂章的好與壞,那麼,『把音樂處理好』,恐怕是天方夜譚了。
回頭說到Steve Vai在Crossroads的那一段精彩吉他對決,我估計有許多人會因為其中所使用的致勝樂段的出處,而認識了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這位魔鬼小提琴演奏家;但,我們很可能也會忽略,帕格尼尼的身份,也是一位作曲家,更重要的是,他也彈奏吉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F%E7%BD%97%C2%B7%E5%B8%95%E6%A0%BC%E5%B0%BC%E5%B0%BC )。
對於Michael Hedges的音樂,我做為一個地球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智商來為你做出更好、更深入的解釋;而一般來說,對於他應用的特殊調弦所帶來的豐富泛音、拍擊琴身箱體所製造的打擊樂器效應與節奏感、透過『擊、扣、勾弦』所帶來的和絃響應以及因此而可以讓右手去處裡更多旋律線條彈奏的這些『外在直觀』手法,其實是相對容易學習…或說『抄襲』的,這也是在Michael Hedges之後,大量出現了採用相近技巧的『指彈派』演奏家,但很少有人的音樂成就或說音樂深度,是足以超越或比肩Michael Hedges的深層因素,因為,技法只是一種音樂的表現方式,而音樂的內在,那是抄襲不來的。
有意思的問題是,那麼Michael Hedges的『技法』,都是他個人獨創的外星武器嗎?
很幸運的是,前幾篇文章介紹過的李宗盛先生,是一位對於吉他音樂有巨大熱情的藝術家,在他先前曾經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上面這個問題的第一個線索:http://blog.sina.com.tw/lizongsheng/article.php?entryid=574730
其中李宗盛先生除了提到過Michael Hedges之外,另外一位他所欣賞的演奏家Preston Reed,如果你去搜尋他的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ston_Reed ),一定會看到這句紀錄:『In the late 1980s, though, he began to experiment with his own highly individual and percussive style, a short time after Michael Hedges published his first records using some technically similar techniques, but Reed's approach created very distinctive and different sounding music. 』,以及下一段仔細解釋的彈奏手法;如果認真去比對這兩位音樂家的公開出版紀錄,Preston Reed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作品『Acoustic Guitar』(1979),還比Michael Hedges的『Breakfast in the Field』早了兩年(1981)。
這並不代表Michael Hedges『有可能』『抄襲』了Preston Reed的彈奏手法;但即便真有這種『技術交流』,也只是再次說明了『技巧』、『手法』之於音樂,不過是一種外在的『衣物』、『配飾』,最終,會感動你我的,還是在衣物表象以外的『人的靈魂』。
不過,我很可以確定的是,我真的抄襲過Michael Hedges整個彈奏技巧!而整個過程的來龍去脈,以及整件事對我的影響,更以及這個事件所處在的一個美麗的故事環節之中的種種,我就留在下一篇再來磕牙吧。
因為Michael Hedges對我太重要了,所以一些資訊出處,容我再補充一下:
當年我所看到的Michael Hedges現場演出,是來自Windham Hill Records在1986年出版的『Windham Hill In Concert』Beta Video,現在在Amazon也許還可以買得到數位化的版本~(https://www.amazon.com/Windham-Hill-Concert-Stanley-Dorfman/dp/B00005YUOM );裡面的每一組演出音樂家,都帶給我無限美好的音樂享受!(https://www.discogs.com/Various-Windham-Hill-In-Concert/release/5409742 )
我只能說:在八〇年代被外星人飛碟砸爛了大腦,真是一生都值得的事啊!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梨康治 #怪ayakashi #二胡 高梨康治-戀‧koigokoro 二胡版 by 永安 Takanashi Yasuharu - Love‧koigokoro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98622918 ...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八卦
【 MUZIK古典樂刊 】 凱盈 Kaiyin
這一次的雜誌裡介紹了一位才往生不久的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家卡特(elliott carter),我就曾記得以前在紐約時有一位朋友在學他的鋼琴作品,為了能讓自己能夠找到更終於原味的詮釋,他在演出前還特地跑去找演奏給Carter聽並請他指導,那時候Carter 大概都要100歲了吧...就記得朋友回來之後告訴我,Carter在那時不僅是頭腦靈活清楚,還告訴他最近正在把波德萊爾(法國象徵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的作品拿來研究... 人說活到老、學到老,都要一百歲了還有如此旺盛的求知慾,也難怪Carter在美國現代音樂上的地位是如此的不可動搖~ 不熟悉他的音樂嗎? 來聽聽他比較抒情的作品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nJY3iXD5U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euyoung's soliloquy Facebook 八卦
在愛樂電台那讀到了一則文章,作曲家坂本龍一受不了喜愛的餐廳「Kajitsu」長期以來所選擇的音樂配不上菜色的美好,著手為他們選擇了一輯音樂。
認真聽來,頗有嫻靜淡雅的氣質。
我自己挑照片的時候偏愛比較有律動的音樂,像是The Jezabels或者是Jesse J,不過如果是在思考照片集的呈現跟挑選時,會跟寫文章一樣,會挑選Oasis、Blur、Snow Patrol等樂團。
總之是個Britpop的愛好者,不過Adele、Zella Day也在我經常播放的歌手清單裡。
不知道大家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呢?
●坂本龍一為Kajitsu挑選的音樂選輯由此去
https://lihi.cc/BpbRt/FFBFB
【用餐時聽什麼?🍷】
—— 坂本龍一的 The Kajitsu Playlist
紐約市民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龍一 先生,是「Kajitsu」日式純素京料理餐廳多年來的忠實顧客。
然而,該餐廳長久以來播放的店內音樂實在太過「無心」。去年秋天,在「Kajitsu」用餐的坂本先生, 終於在被巴西流行音樂、美國本土音樂、爵士樂等音樂毫無邏輯地隨機轟炸下,超越忍耐極限、起身離去。
事後,坂本先生寫了一封信致餐廳主廚,內容大概是:
「我愛你的菜餚、我敬重您,而且我愛這間餐廳。但我恨透了這裡的音樂⋯ 這音樂到底是誰挑選的?是誰選擇了這個糟透了的音樂清單?讓我幫你做這個音樂清單吧!因為我愛你們的食物。 你做的菜,有如京都的 桂離宮 (Katsura Rikyu) 一樣美好, 但是這裡的音樂卻像是川普大廈!」
於是,身兼音樂家的饕客坂本龍一先生,免費幫「Kajitsu」餐廳張羅了一個約 40 首歌曲的播放清單,如下:
https://open.spotify.com/…/nytimes/…/2YY3rAwm9tldNhlBmuMqgY…
這些曲目,儘管囊括現代音樂作曲家 約翰·凱吉 到爵士鋼琴家 Thelonious Monk 的作品,卻展現出相似的靜謐氛圍。雖然我們吃不到讓坂本先生讚不絕口的「Kajitsu」料理,不過透過這些音樂,好像多少也感受到餐廳內高雅的氛圍。
謝啦!龍一君!
#看看選曲選得好有多重要
📰紐約時報原文由此去:
https://www.nytimes.com/…/restaurant-music-playlists-ryuich…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評價
#高梨康治 #怪ayakashi #二胡
高梨康治-戀‧koigokoro 二胡版 by 永安
Takanashi Yasuharu - Love‧koigokoro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98622918
《怪 ~ayakashi~》(あやかし)是日本恐怖動畫,富士電視台系列「noitaminA」的第三部作品。從2006年1月12日放映到3月23日,全11集。它以日本古老的三篇鬼故事「四谷怪談」、「天守物語」、「化貓」做為基礎,加入創作者們對原作的獨特解釋,並以現代觀點創作新的故事,替故事加入更多的味道。讓讀過原作的人,也能以新鮮的感覺,觀賞這部強烈前衛風格的異色之作。
我是透過音樂才認識了這部動畫作品,這裡特別感謝小龍葵的推薦。本作品的音樂是由我喜愛的作曲家-高梨康治所寫,原聲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首《戀‧koigokoro》。優美寧靜的曲調,尺八的氣韻帶出了淡淡的哀傷感。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Youtube上網友上傳的音樂:
http://youtu.be/dKxTQYe1-as
這麼短短一分多鐘的音樂,曾讓我反覆聽了一個星期,對它的喜愛也絲毫未減。雖然沒有辦法取得伴奏,但是還是想要用二胡來翻奏它。
這首歌是bB調,對各位胡友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我的想法是要用二胡模仿出尺八的氣口,說得更具體一點,我試圖加入一些遲到揉弦,來達到此效果。這首歌的節奏非常慢,但慢歌其實比快歌還難拉得多,非常考驗右手,也是我最大的罩門。所以各種不足,還請各位朋友繼續多多包涵指教囉!
讓我們拿起二胡,看著下面的簡譜,一起演奏這首淒美的《戀》吧......
========================
高梨康治-戀‧koigokoro 二胡版
作曲:高梨康治
原曲發行:2006年1月12日
二胡錄製:2014年1月27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98622918
1=bB
123 236
653 23 36
123 236
53 23 36 56
63 623
342 7 723
63 623 53
65 12356
123 236
653 23 36
123 236
53 23 36 56
E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TdA1imbGo4/hqdefault.jpg)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FIR阿沁_飛兒樂團 Youtube 的評價
祕技 EP006 世界弦律四大形狀解構!即興創作跟阿沁這樣練 ◆阿沁極簡創作法◆一天一秘技系列
─ 祕技 EP006 本課重點 ─
極簡音樂(也翻譯為簡約音樂)源於古典音樂作曲理論,於1960年代美國風行至今。亞洲音樂流行音樂、電影配樂作曲家包含 久石讓,也不諱言自己屬於極簡派作曲家。《阿沁的極簡創作法》系統課程(Minimal Compose Thoery)阿沁老師為個人、樂團、或為眾多歌手打造歌曲,均大量運用此創作理論於獨立或商業或藝術作品中。由於極簡(簡約)音樂強調第一動機(motif、riff、groove)多次規律或亂數反覆、重複、讓主題與記憶點做最深的強化,非常合適使用在流行音樂樂曲中!並且透由嚴謹的邏輯與思維,使作品的每句子之間行成密不可分的關係。包含模進、增值、擴展、鏡射、倒轉,等各式手法魔術般的組合而成完整通順風格強烈的曲子。
因為太多人來信想跟阿沁學習創作!
再認真思考之後,阿沁已經與團隊把整套課程細緻的拍攝與用心剪輯完成上架啦!
共有18小時課程影片,全程在手機APP可以學習。
報名後還可以加入阿沁老師的微信、LINE群組,每週互動提問,作品點評。
(下拉找報名資訊)
----------
✨ 阿沁老師課程中使用器材介紹👇
▶︎ 麥克風 AKG C414 XLS 🎤 :https://reurl.cc/OXp9qX
▶︎ 鍵盤 Roland A-800 PRO 🎹:https://reurl.cc/l09Gvl
▶︎ 錄音卡 SSL2+Audio Interface 🎧:https://reurl.cc/E2pEZa
▶︎ 監聽 Neumann KH 310 🎧 https://reurl.cc/E2pEZ1
----------
『阿沁極簡創作法』
綜合阿沁老師多年實戰心得,並匯總古典音樂作曲理論,結合現代爵士和聲學、應用於流行風格的音樂思維法。
----------
【 老師簡介 】
◇ 唱片生涯20年發表近480首詞曲、擔任唱片製作人、金曲獎評委
◇ 曾為亞洲百位藝人創作製作,合作藝人包含:
FIR飛兒樂團、蔡依林、Do As Infinity、Snh48、張韶涵、蕭敬騰、蔡黃汝(豆花妹)、SHE、羅志祥、謝霆鋒、許佳琪、梁詠琪、程瀟、孫燕姿、霍建華、楊千嬅、劉宇珊、曾之喬、潘瑋柏、郭采潔、AKB48、創造101劉人語、創造營 蘇芮琪、梁文音、樂隊的夏天 Vogue 5、孫耀威、李玖哲、孫協志、Sun Lady、胡宇威、FUTURE IDOL、鍾漢良、古巨基、勵齊女孩、詹雯婷、我是歌手 黃霄雲、炎亞綸、張信哲、等等、百餘位歌手或團體。
----------
🎸【 阿沁老師親授MUSIC PRODUCTION課程 】
想學 完整極簡作曲法!寫出Hit Song 詞曲!音樂製作!DAW編曲!歌手演唱法!
✮ Line 搜尋 ▶︎▶︎ sandychen1964
✮ WeChat 專人介紹 ▶︎▶︎ sandychen1964
✮ 來電了解詳細課程 ▶︎▶︎ 陳小姐(02)77519135 / 0922590191
✮ Email:[email protected]
----------
👇 一天一秘技系列👇
祕技 EP001 怎麼寫出主打歌!動機再現的高級手法
►► https://youtu.be/gaLh6rGtHmg
祕技 EP002 怎麼寫出有高潮的副歌!控制音符情緒的關鍵
►► https://youtu.be/TVSYrpl17gw
祕技 EP003 為什麼有些歌的第一句Hook就很強,大解密!
►► https://youtu.be/UYcYZA8k1Cc
祕技 EP004 世界弦律四大形狀解構!即興創作跟阿沁這樣練
►► https://youtu.be/SIW_mgpuorU
祕技 EP005 解析_飛兒樂團LYDIA,如何使用高級的「轉調法」來作曲
►► https://youtu.be/ObGHYcFXjrc
祕技 EP006 隱藏絕招「動機變位」與「動機轉向」
►► https://youtu.be/ytLuqavwhNU
祕技 EP007 怎麼寫出抖音神曲(上)分析黃霄雲 [星辰大海]
►► https://youtu.be/MrMY1zqf_2E
----------
歡迎追蹤我的社群平台喔!
◇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FIR阿沁飛兒樂團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irrealguitar/
◇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ealachin
◇ 抖音 ►► https://v.douyin.com/J3HuWc2
◇ Bilibili ►► 即將開台
----------
◇ 點選播放清單,看更多影片 !
《阿沁一天一秘技 全系列》►► https://reurl.cc/Gdo73A
《90天創作馬拉松挑戰 全記錄》►► https://reurl.cc/a5kQWD
《阿沁作品MV精選》►► https://reurl.cc/jqkxAq
----------
【 製作團隊 】
- 企劃:阿沁 REAL
- 製作執行:核心音樂 / UTS MUSIC ACADEMY
- UTS國際音樂專門學校:https://www.utslive.ne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tLuqavwhNU/hqdefault.jpg)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評價
尼克萊.卡普斯汀(Nikolai Kapustin, 1937-)是烏克蘭鋼琴家、作曲家,他的作品集結了古典、爵士、現代等音樂風格。這次彈的這首是卡普斯汀的《24首前奏曲》中的第23首,其實我一開始聽 Wiwi 彈的時候一秒被圈粉(對......是被Wiwi圈粉XD),雖然只有短短不到兩分鐘,但沒有太簡單。如果大家覺得好聽的話,也可以練練看喔!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NHwNgJ7dSU/hqdefault.jpg)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现代音乐古典音乐作曲家大全 - 新芭网 的相關結果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 Stravinsky, Igor Fyodorovitch 俄国作曲家 ; 德彪西1862-1918. Debussy, Claude 法国作曲家 ;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 Shostakovich, Dmitri ... ... <看更多>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電子騎士、經典作曲家與抽像作曲家:波蘭現代音樂 - Culture.pl 的相關結果
波蘭現代音樂之根:盧托斯瓦夫斯基、舍費爾和魯德尼克 · 連接點:潘德列茨基、邁耶和克勞茲 · 下一代的大師:什曼斯基和米凱藤 · 電子音樂與即興發揮:祖貝、 ... ... <看更多>
現代音樂作曲家 在 二十世紀古典音樂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在二十世紀早期的現代作曲家如乔治·安太尔和其他人作出了驚駭眾人的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都展現了對音樂傳統的漠不重視或者諷刺性的浮誇態度。艾伍士就曾引用流行音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