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早自習如果不考試,全班同學幾乎都在滑手機。我問他大家用手機做什麼呢?他說,大多是看影片、IG聊天。教書這些年來,隨著「滑世代」漸漸向下延伸,我頗有感觸。
我家有很多書。以前,孩子沒有手機的年代,到我家來玩,玩得累了,或是等家長來接的時候,常常便會到書櫃前翻一翻,或是經我推薦,然後人手一書,坐下來閱讀,看得津津有味。
現在的孩子來我家或是來上課,人手一機,坐下來就看動漫、看影片、打電玩、滑IG,就算我極力勸讀精彩的小說,也無動於衷。以前駐留在書櫃前的孩子,曾幾何時全擠到插座前。
說智慧手機不影響文字閱讀,我真的很難相信,即便沒有任何科學數據與研究報告。因為連我自己有時候都會驚覺,啊!我無意間又多看了幾個不太營養的影片,或是跟朋友閒來無事群聊,一下子「滑」走了好幾小時,把原本打算要讀的東西給擱下了。
然而,我畢竟是成人,會對自己有所要求,也會篩選手機的功能,而且我能從網路中找到自己的閱讀目標。然而,孩子還年輕,有的孩子或許很有自制力;也有些孩子有家庭教育的培養素質,懂得善加利用網路閱讀資訊。然而,還是有很多孩子,在父母沒空注意之下,沈迷茫茫網海,但是卻不再閱讀。
那麼,不管是什麼原因,「完全不閱讀文字」的最大危機是什麼?從學生身上我看到的是:
1、文意理解力弱
習慣影片與圖像傳達的千禧世代青少年,「完全不閱讀文字表述」的比例,在我所執教的都會學生裡,有上升趨勢。每一個我所執教的小班(10-15人)中,總有三、四位沒有閱讀習慣,或是承認自己不喜歡閱讀。
以前父母所謂「不閱讀」的孩子偶爾無聊還會看看漫畫、翻翻輕小說、看看連續劇;現今的「不閱讀」真的是除了課本以外一個字都不讀,只看短片和玩電玩。
於是上課唸文章時,差異立現: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讀書行雲流水,理解能力強,能很快看出文意或主旨;不閱讀的孩子唸一段文章是千瘡百孔、坑坑巴巴,一行字要讀一分鐘;外加不懂斷句、不會使用標點符號。因為閱讀能力不好,理解力當然也不行,於是閱讀測驗看不懂,也很難理解文章表達意涵。
對這類孩子,我會力勸媽媽找本科幻小說給他看,或是網路小說亦可,希望引起閱讀樂趣。畢竟未來考試,文意測驗很多;此外閱讀也是一種自學的能力,這一輩子都很重要。
二、敘述能力較差
近來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遇到這類學生,我發現他們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完整的敘事」。一件事情,用嘴說都說不清楚,更遑論用文字表達。沒有條理、順序與邏輯,描述片面、破碎,讓人十分頭痛;即便每週練習,進步仍十分緩慢。
什麼叫做缺乏敘述能力差呢?比方說,我請同學描述「一次流淚的經驗」。有一個男生想要表達的是,五年前全家去美國玩,有一天他跟兩個表哥吵架了,兩個表哥不理他,於是,在去加州野生動物園的路上,他感到孤單委屈,就流下了眼淚。
但他寫出來的作品第一段是這樣的:
「某一天,在美國時,我哭了。因為我們要去野生動物園。」
某一天是哪一天?為什麼會去美國?去美國做什麼?同行的人有誰?為什麼去野生動物園就哭了?讀者完全無法理解,敘述一片混亂。不閱讀的孩子不會正確使用「因為、所以」「雖然、但是」,導致全篇文章無人能看懂。
現代很多滑世代孩子,平日觀看的都是片段式的畫面、上了搞笑字幕的影片、以及文字敘述極少的IG,沒有長篇文字的閱讀經驗,所以敘述的能力極差,常常通篇文句破碎,標點錯誤,而且修改之後的進步仍然緩慢。
但是他們並非閱讀障礙。一旦由家長引導或是陪同閱讀長篇小說,一本書、一個暑假就可以脫胎換骨,養成閱讀習慣之後,轉變十分明顯。這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例子不勝枚舉。
三、精準詞彙不足
因為閱讀太少,詞彙不足,以至於無法找到精確的說法去描述自己的感覺。常常會讓閱讀者不懂他表達的意思,造成誤會。這其實不只學生,在網友交談之間也屢見不鮮。
比方說,哭了,是內心「激動」還是「感動」?是「屈辱」還是「委屈」?是「憤怒」還是「打擊」?是「忿忿不平」還是「義憤填膺」?是「悲傷」還是「低落」?是「歡喜」還是「欣喜」?這些詞彙的意義都有差距;用法不對便會造成誤解。
完全不閱讀課外讀物的孩子,即便學校教再多「類疊」還是「頂真」、「排比」都沒有用,因為連最基礎的用詞貼切都做不到,更別說去使用成語、運用修辭了。
我開玩笑說,「滑世代」習慣圖像思考。或許將來有一天,人類可能會選擇用圖像溝通,就像「黑鏡」影集中,「我眼見你眼」,屆時真的就是「眼見為憑」的世界,內心感受不知要用什麼方法表達,因為文字已經漸漸無人使用了!
四、語文創意消失
我深深感受到,圖像及影片不是剝奪孩子想像空間的第一殺手;第一殺手是「沒有空白」。
現代的孩子幾乎沒有「獨處、發呆、自由」的空白時間。除了冗長的上課、才藝及功課之外,所有零碎時間幾乎都被智慧手機、網路佔滿。滑世代長時間處於「接收」的狀況,接收網路訊息、媒體報導、通訊軟體、商業廣告.......,卻極度缺少「胡思亂想」及「天馬行空」的時間,還有「回歸自然」的空間。
愛因斯坦曾說,人類最棒的創意都是在獨處的時候想出來的。然而,我小小調查了一下,現在的孩子異口同聲的告訴我,他們幾乎沒有時間「獨處」。獨處時也絕對離不開手機和網路。
在我的教學場域中,我觀察到現在孩子的文字創意越來越低落;年紀越大,學習熱情越低落。也或許他們有其他方面的創意和想法,但是在文字創作上,比起從前,確實每況愈下。有些教育家主張文字閱讀比圖像更能開啟創意想像;我的學生中,喜歡長篇閱讀的孩子,反應邏輯都很靈敏。所以我認為,文字閱讀還是很重要的。
再次強調,我不是反對三C的使用,但是如何引領「滑世代」適當利用三C開拓學習領域、閱讀範圍、增加智能,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此外,教育單位也要迎頭趕上,如何結合網路教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重拾文字閱讀。
親子天下上次公布過調查,台灣孩子使用手機使用得多,但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卻很少;我想這也跟我們這一代「網路新移民」斷層、不懂利用網路、不熟悉各種學習軟體有關。但家長若再把手機當保姆;放任孩子無限制的看搞笑影片、沒營養的網紅、片段淺薄的媒體、不用思考的遊戲,就真的令人擔憂了。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典文學《小婦人》神級重拍,強勢入圍奧斯卡六項大獎! 🔥艾瑪華森、瑟夏羅南、提莫西柴樂梅、蘿拉鄧、梅莉史翠普等超強卡司! 🔥二姐Jo為什麼不接受Laurie?小妹Amy討厭姐姐嗎?Laurie逢人就告白的原因是?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留言抽官方電影設定集,辦法在影片最後! 《她們》改編自經典文學...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Facebook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求書] 求都市異能/現代修真- 看板CFanta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求書] 近期書單求推薦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分享白先勇小說:冬夜>
*這篇小說收錄於《台北人》,1971年出版。我大約於1975年,17歲時第一次閲讀。當時年紀太小,和白先勇老師身處的時代及家庭背景不同,加上自己年輕氣盛,一方面迷戀杜斯妥也夫斯基和卡謬的青年孤獨:一方面無法理解時代歲月的老去,對一個人生命的刻痕。閲讀的時候,只覺得文字洗練,故事卻嘮叨,對老年人的感慨無法共鳴。
*這幾年因為電子版發行,我試圖重新閱讀一些年輕時錯過、深入不了的文字。此篇冬夜即時印入了眼簾。白先勇老師出版《台北人》時,才三十四歲。文集收錄他自24-34歲寫在「現代文學」的短篇小說。在冬夜之前,白老師已經完成「玉卿嫂」「謫仙記」等中篇小說,既跨古又跨神話,在美好的字句及故事鋪陳中書寫情慾。「台北人」裡的小説寫的更多是70年代台北若干當代人的遺憾。那可怕的時代如造孽,拋棄了所有的人。小説中對年輕狂妄的理想,有不著痕跡的批評。夏志清先生曾經評語:《臺北人》甚至可以說是部民國史。
* 《冬夜》裏余教授的兒子俊彥,長得和父親年輕時一模一樣,他不滿懷五四救國精神,也不想燒打任何人。年輕的兒子經過了也目睹了父親如何遭受時代的撥弄,沒有什麼澎湃了,他務實且苟且但卻篤定地一心想去美國念物理。而從美國歸國的風光學者,年華已逝,身分似升也似降的吳教授,在美國教唐朝,不願也不能置評當代。那些古老的長安繁華,包裝了美國學人的現實,他回不去當代,有一天走下講堂,步下長安大壂,沒有根的飄浮,就是他的晚年。每個曾經參與五四運動的倖存青年,都掉進了坎,過去只是一道晚霞,人年紀輕輕就沒了,泡沫了。革命,革誰的?自己的吧!
*撰寫冬夜年紀還輕的白先勇用了寛厚且事故的文筆,概括了所有的時代的起伏:沒有嘲謔,就是大勢所趨。不論是五四運動,美國反越戰學潮:那些革命換來的空,空盪後的務實謹慎、渴望留洋、無處可安頓⋯⋯一切都不過是「大勢所趨」。不必論理,也不需拿著一知半解的道理,砍砍殺殺。什麼事回頭看,就是四個字:大勢所趨。時代彷佛只是一個戲框子,把人按進去,把事件嵌入,就為了寫出大勢所趨,四個字。
*我曾經當面告訴白先勇老師,他活得如此特別。年輕的時候,儘寫些「老人往事」,老的時候大搞青春版牡丹亭。這樣倒活的靈魂,太過癮。
*以下為短文分享:冬夜。更多台北人文章可以購買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23419
《冬夜》—白先勇
台北的冬夜,經常是下著冷雨的。
傍晚時分,一陣乍寒,雨,又淅淅瀝瀝開始落下來了。溫州街那些巷子裏,早已冒起寸把厚的積水來。余欽磊教授走到巷子口張望時,腳下套著一雙木屐。他撐著一把油紙傘,紙傘破了一個大洞,雨點漏下來,打到余教授十分光禿的頭上,冷得他不由得縮起脖子打了一個寒噤。他身上罩著的那襲又厚又重的舊棉袍,竟也敵不住台北冬夜那陣陰濕砭骨的寒意了。
巷子裏灰濛濛的一片,一個人影也沒有,四周沈靜,只有雨點灑在遠遠近近那些矮屋的瓦檐上,發出一陣沙沙的微響。余教授在冷雨中,撐著他那把破紙傘,佇立了片刻,終於又踅回到他巷子裏的家中去。他的右腿跛瘸,穿著木屐,走一步,拐一下,十分蹣跚。
余教授棲住的這棟房子,跟巷中其他那些大學宿舍一樣,都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舊屋。年久失修,屋檐門窗早已殘破不堪,客廳的地板,仍舊鋪著榻榻米,積年的潮濕,席墊上一徑散著一股腐草的霉味。
客廳裏的傢具很簡陋:一張書桌、一張茶几。一對襤褸的沙發,破得肚子統統暴出了棉絮來。桌上、椅上、榻榻米上,七橫八竪,堆滿了一本本舊洋裝書,有的脫了線,有的發了毛,許多本卻脫落得身首異處,還有幾本租來的牛皮紙封面武俠小說,也摻雜其中。自從余教授對他太太著實發過一次脾氣以後,他家裡的人,再也不敢碰他客廳裏那些堆積如山的書了。
有一次,他太太替他曬書,把他夾在一本牛津版的《拜侖詩集》中的一疊筆記弄丟了——那些筆記,是他二十多年前,在北京大學教書時,記下來的心得。
余教授走進客廳裏,在一張破沙發上坐了下來,微微喘著氣。他用手在他右腿的關節上,使勁的揉搓了幾下。每逢這種陰濕天,他那只撞傷過的右腿,便隱隱作痛起來,下午他太太到隔壁蕭教授家去打麻將以前,還囑咐過他:
「別忘了,把於善堂那張膏藥貼起來。」
「晚上早點回來好嗎?」他要求他太太,「吳柱國要來。」
「吳柱國又有什麼不得了?你一個人陪他還不夠?」他太太用手絹子包起一扎鈔票,說著便走出大門去了,那時他手中正捏著一張《中央日報》,他想阻止他太太,指給她看,報上登著吳柱國那張照片:「我旅美學人,國際歷史權威,吳柱國教授,昨在中央研究院,作學術演講,與會學者名流共百餘人。」
可是他大太老早三腳兩步,跑到隔壁去了。隔壁蕭太太二四六的牌局,他太太從來沒缺過席,他一講她,她便封住他的嘴:別搗蛋,老頭子,我去贏個百把塊錢,買只雞來燉給你吃。他對他太太又不能經濟封鎖,因為他太太總是贏的,自己有私房錢。
他跟他太太商量,想接吳柱國到家裡來吃餐便飯,一開口便讓他太太否決了。
他目送著他太太那肥胖碩大的背影,突然起了一陣無可奈何的惆悵。要是雅馨還在,晚上她一定會親自下廚去做出一桌子吳柱國愛吃的菜來,替他接風了。
那次在北平替吳柱國餞行,吳柱國吃得酒酣耳熱,對雅馨說:「雅馨,明年回國再來吃你做的掛爐鴨。」哪曉得第二年北平便易幟了,吳柱國一出國便是二十年。
那天在松山機場見到他,許多政府官員、報社記者,還有一大群閒人,把吳柱國圍得水洩不通,他自己卻被人群摒在外面,連跟吳柱國打招呼的機會都沒有。
那天吳柱國穿著一件黑呢大衣,戴著一副銀絲邊的眼鏡,一頭頭髮白得雪亮,他手上持著煙鬥,從容不迫,應對那些記者的訪問。他那份恂恂儒雅,那份令人肅然起敬的學者風範,好像隨著歲月,變得愈更醇厚了一般。後來還是吳柱國在人群中發現了他,才擠過來,執著他的手,在他耳邊悄悄說道:
「還是過兩天,我來看你吧。」
「欽磊——」
余教授猛然立起身來,蹭著迎過去,吳柱國已經走上玄關來了。
「我剛才還到巷子口去等你,怕你找不到。」余教授蹲下身去,在玄關的矮櫃裡摸索了一陣,才拿出一雙草拖鞋來,給吳柱國換上,有一隻卻破得張開了口。
「台北這些巷子真像迷宮,」吳柱國笑道,「比北平那些胡同還要亂多了。」他的頭髮淋得濕透,眼鏡上都是水珠。他脫下大衣,抖了兩下,交給余教授,他裡面卻穿著一件中國絲綿短襖。他坐下來時,忙掏出手帕,把頭上臉上揩拭了一番,他那一頭雪白的銀發,都讓他揩得蓬松零亂起來。
「我早就想去接你來了,」余教授將自己使用的那只保暖杯拿出來泡了一杯龍井擱在吳柱國面前,他還記得吳柱國是不喝紅茶的,「看你這幾天那麼忙,我也就不趁熱鬧了。」
「我們中國人還是那麼喜歡應酬,」吳柱國搖著頭笑道,「這幾天,天天有人請吃酒席,十幾道十幾道的菜——」
「你再住下去,恐怕你的老胃病又要吃犯了呢。」余教授在吳柱國對面坐下來,笑道。
「可不是?我已經吃不消了!今晚邵子奇請客,我根本沒有下箸——邵子奇告訴我,他也有好幾年沒見到你了。你們兩人——」吳柱國望著余教授,余教授摸了一摸他那光禿的頭,輕輕吁了一口氣,笑道:
「他正在做官,又是個忙人。我們見了面,也沒什麼話說。我又不會講虛套,何況對他呢?所以還是不見面的好。你是記得的:我們當年參加‘勵志社’,頭一條誓言是什麼?」
吳柱國笑了一笑,答道:
「二十年不做官。」
「那天宣誓,還是邵子奇帶頭宣讀的呢!當然,當然,二十年的期限,早已過了——」余教授和吳柱國同時都笑了起來。
吳柱國捧起那盅龍井,吹開浮面的茶葉,啜了一口,茶水的熱氣,把他的眼鏡子蒸得模糊了。他除下眼鏡,一面擦著,一面覷起眼睛,若有所思的嘆了一口氣,說道:
「這次回來,‘勵志社’的老朋友,多半都不在了——」
「賈宜生是上個月去世的,」余教授答道,「他的結局很悲慘。」
「我在國外報上看到了,登得並不清楚。」
「很悲慘的——」余教授又喃喃的加了一句。
「他去世的前一天我還在學校看到他。他的脖子硬了,嘴巴也歪了——上半年他摔過一跤,摔破了血管——我看見他氣色很不好,勸他回家休息,他只苦笑了一下。我知道,他的環境困得厲害,太太又病在醫院裡。那晚他還去兼夜課,到了學校門口,一跤滑在陰溝裡,便完了——」余教授攤開雙手,乾笑了一聲。「賈宜生,就這麼完了。」
「真是的——」吳柱國含糊應道。
「我彷彿聽說陸冲也亡故了,你在外國大概知道得清楚些。」
「只是人生的諷刺也未免太大了,」吳柱國唏噓道,「當年陸冲還是個打倒‘孔家店’的人物呢。」
「何嘗不是?」余教授也莫奈何的笑了一下,「就拿這幾個人來說:邵子奇、賈宜生、陸冲、你、我,還有我們那位給槍斃了的日本大漢奸陳雄——當年我們幾個人在北大,一起說過些什麼話?」
吳柱國掏出煙鬥,點上煙,深深吸了一口,吸著煙,若有所思的沈默了片刻,突然他搖著頭笑出了聲音來,歪過身去對余教授說道:
「你知道,欽磊,我在國外大學開課,大多止於唐宋,民國史我是從來不開的。上學期,我在加州大學開了一門‘唐代政治制度’。這陣子,美國大學的學潮鬧得厲害,加大的學生更不得了,他們把學校的房子也燒掉了,校長攆走了,教授也打跑了,他們那麼胡鬧,我實在看不慣。有一天下午,我在講‘唐初的科舉制度’,學校裡學生正在跟警察大打出手,到處放瓦斯,簡直不像話!你想想,那種情形,我在講第七世紀中國的考試制度,那些蓬頭赤足,躍躍欲試的美國學生,怎麼聽得進去?他們坐在教室裏,眼睛都瞅著窗外。我便放下了書,對他們說道:‘你們這樣就算鬧學潮了嗎?四十多年前,中國學生在北平鬧學潮,比你們還要凶百十倍呢!’他們頓時動容起來,臉上一副半信半疑的神情,好像說:‘中國學生也會鬧學潮嗎?’」
吳柱國和余教授同時都笑了起來。
「於是我便對他們說道:‘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一群北京大學領頭的學生,為了反日本,打到一個賣國求榮的政府官員家裡,燒掉了他的房子,把躲在裡面的一個駐日公使,揪了出來,痛揍了一頓——’那些美國學生聽得肅然起敬起來,他們口口聲聲反越戰,到底還不敢去燒他們的五角大廈呢。‘後來這批學生都下了獄,被關在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內,一共有一千多人——’我看見他們聽得全神貫注了,我才慢慢說道,‘那群學生當中領頭打駐日公使的,便是在下。’他們哄堂大笑起來,頓足的頓足,拍手的拍手,外面警察放槍他們也聽不見了——」
余教授笑得一顆光禿的頭顱前後亂晃起來。
「他們都搶著問,我們當時怎樣打趙家樓的。我跟他們說,我們是疊羅漢爬進曹汝霖家裡去的。第一個爬進去的那個學生,把鞋子擠掉了。打著一雙赤足,滿院子亂跑,一邊放火。‘那個學生現在在哪裡?’他們齊聲問道。我說:‘他在台灣一間大學教書,教拜侖。’那些美國學生一個個都笑得樂不可支起來——」
余教授那張皺紋滿布的臉上,突然一紅,綻開了一個近乎童稚的笑容來,他訕訕的咧著嘴,低頭下去瞅了一下他那一雙腳,他沒有穿拖鞋,一雙粗絨線襪,後跟打了兩個黑布補釘,他不由得將一雙腳合攏在一起,搓了兩下。
「我告訴他們:我們關在學校裏,有好多女學生來慰問,一個女師大的校花,還跟那位打赤足放火的朋友結成了姻緣,他們兩人,是當時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柱國,你真會開玩笑。」余教授一面摸撫著他那光禿的頭頂,不勝唏噓的笑道。他看見吳柱國那杯茶已經涼了,便立起身,一拐一拐的,去拿了一隻暖水壺來,替吳柱國斟上滾水,一面反問他:
「你為什麼不告訴你學生,那天領隊遊行扛大旗的那個學生,跟警察打架,把眼鏡也打掉了?」
吳柱國也訕訕的笑了起來。「我倒是跟他們提起:賈宜生割開手指,在牆上寫下了‘還我青島’的血書,陳雄卻穿了喪服,舉著‘曹陸章遺臭萬年’的輓聯,在街上遊行——」
「賈宜生——他倒是一直想做一番事業的——」余教授坐下來,喟然嘆道。「不知他那本《中國思想史》寫完了沒有?」吳柱國關懷的問道。
「我正在替他校稿,才寫到宋明理學,而且——」余教授皺起眉頭說,「最後幾章寫得太潦草,他的思想大不如從前那樣敏銳過人了,現在我還沒找到人替他出版呢,連他的安葬費還是我們這幾個老朋友拼湊的。」「哦?」吳柱國驚異道,「他竟是這樣的——」
余教授和吳柱國相對坐著,漸漸默然起來。吳柱國兩只手伸到袖管裡去,余教授卻輕輕的在敲著他那只僵痛的右腿。
「柱國——」過了半晌,余教授抬起頭來望著吳柱國說道,「我們這伙人,總算你最有成就。」
「我最有成就?」吳柱國驚愕的抬起頭來。
「真的,柱國,」余教授的聲音變得有點激動起來,「這些年,我一事無成。每次在報紙上看見你揚名國外的消息,我就不禁又感慨、又欣慰,至少還有你一個人在學術界替我們爭一口氣——」余教授說著禁不住伸過手去,捏了一下吳柱國的膀子。
「欽磊——」吳柱國突然掙開余教授的手叫道,余教授發覺他的聲音裡竟充滿了痛苦,「你這樣說,更是叫我無地自容了!」「柱國?」余教授縮回手,喃喃喚道。
「欽磊,我告訴你一件事,你就懂得這些年我在國外的心情了,」吳柱國把煙鬥擱在茶几上,卸下了他那副銀絲邊的眼鏡,用手捏了一捏他那緊皺的眉心,「這些年,我都是在世界各地演講開會度過去的,看起來熱鬧得很。上年東方歷史學會在舊金山開會,我參加的那一組,有一個哈佛大學剛畢業的美國學生,宣讀他一篇論文,題目是:《五四運動的重新估價》。那個小伙子一上來便把‘五四’批評得體無完膚,然後振振有詞的結論道:這批狂熱的中國知識青年,在一陣反傳統、打倒偶像的運動中,將在中國實行二千多年的孔制徹底推翻,這些青年,昧於中國國情,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迷信西方民主科學,造成了中國思想界空前的大混亂。但是這批在父權中心社會成長的青年,既沒有獨立的思想體系,又沒有堅定的意志力,當孔制傳統一旦崩潰,他們頓時便失去了精神的依賴,於是徬惶、迷失,如同一群弒父的逆子——他們打倒了他們的精神之父——孔子,背負著重大的罪孽,開始了他們精神上的自我放逐,有的重新回頭擁抱他們早已殘破不堪的傳統,有的奔逃海外,做了明哲保身的隱士。他們的運動瓦解了、變質了。有些中國學者把‘五四’比作中國的‘文藝復興’,我認為,這只能算是一個流產了的‘文藝復興’。他一念完,大家都很激動,尤其是幾個中國教授和學生,目光一齊投向我,以為我一定會起來發言。可是我一句話也沒有說,默默的離開了會場——」
「噢,柱國——」
「那個小伙子有些立論是不難辯倒的,可是,欽磊——」吳柱國的聲音都有些哽住了,他乾笑了一聲,「你想想看,我在國外做了幾十年的逃兵,在那種場合,還有什麼臉面挺身出來,為‘五四’講話呢?所以這些年在外國,我總不願意講民國史,那次在加大提到‘五四’,還是看見他們學生學潮鬧的熱鬧,引起我的話題來——也不過是逗著他們玩玩,當笑話講罷了。我們過去的光榮,到底容易講些,我可以毫不汗顏的對我的外國學生說:‘李唐王朝,造就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文化最燦爛的大帝國。’——就是這樣,我在外國喊了幾十年,有時也不禁好笑,覺得自己真是像唐玄宗的白髮宮女,拼命在向外國人吹噓天寶遺事了——」
「可是柱國,你寫了那麼多的著作!」余教授幾乎抗議的截斷吳柱國的話。
「我寫了好幾本書:《唐代宰相的職權》、《唐末藩鎮制度》,我還寫過一本小冊子叫《唐明皇的梨園子弟》,一共幾十萬字——都是空話啊——」
吳柱國搖著手喊道,然後他又冷笑了一聲,「那些書堆在圖書館裡,大概只有修博士的美國學生,才會去翻翻罷了。」
「柱國,你的茶涼了,我給你去換一杯來。」余教授立起身來,吳柱國一把執住他的手,抬起頭望著他說道:
「欽磊,我對你講老實話:我寫那些書,完全是為了應付美國大學,不出版著作,他們便要解聘,不能升級,所以隔兩年,我便擠出一本來,如果不必出版著作,我是一本也不會寫了的。」
「我給你去弄杯熱茶來。」余教授喃喃的重復道,他看見吳柱國那張文雅的臉上,微微起著痙攣。他蹭到客廳一角的案邊,將吳柱國那杯涼茶倒進痰盂裡,重新沏上一杯龍井,他手捧著那只保暖杯,十分吃力的拐回到座位上去,他覺得他那只右腿,坐久了,愈來愈僵硬,一陣陣的麻痛,從骨節裡滲出來。
他坐下後,又禁不住用手去捏榨了一下。
「你的腿好像傷得不輕呢。」吳柱國接過熱茶去,關注著余教授說道。
「那次給撞傷,總也沒好過,還沒殘廢,已是萬幸了。」余教授解嘲一般笑道。
「你去徹底治療過沒有?」
「別提了,」余教授擺手道,「我在台大醫院住了五個月。他們又給我開刀,又給我電療,東搞西搞,愈搞愈糟,索性癱掉了。我太太也不顧我反對,不知哪裡弄了一個打針灸的郎中來,戳了幾下,居然能下地走動了!」
余教授說著,很無可奈何的攤開手笑了起來,「我看我們中國人的毛病,也特別古怪些,有時候,洋法子未必奏效,還得弄帖土藥秘方來治一治,像打金針,亂戳一下,作興還戳中了機關——」說著,吳柱國也跟著搖搖頭,很無奈的笑了起來,跟著他伸過手去,輕輕拍了一下余教授那條僵痛的右腿,說道:「你不知道,欽磊,我在國外,一想到你和賈宜生,就不禁覺得內愧。生活那麼清苦,你們還能在台灣守在教育的崗位上,教導我們自己的青年——」吳柱國說著,聲音都微微顫抖了,他又輕輕的拍了余教授一下。
「欽磊,你真不容易——」
余教授默默的望著吳柱國,半晌沒有做聲,他搔了一搔他那光禿的頭頂,笑道:
「現在我教的,都是女學生,上學期,一個男生也沒有了。」
「你教‘浪漫文學’,女孩子自然是喜歡的。」吳柱國笑著替余教授解說道。
「有一個女學生問我:‘拜侖真的那樣漂亮嗎?’我告訴她:‘拜侖是個跛子,恐怕跛得比我還要厲害哩。’那個女孩子頓時一臉痛苦不堪的樣子,我只得安慰她:‘拜侖的臉蛋兒還是十分英俊的’——」
余教授和吳柱國同時笑了起來。「上學期大考,我出了一個題目要她們論‘拜侖的浪漫精神’,有一個女孩子寫下了一大堆拜侖情婦的名字,連他的妹妹Augusta也寫上去了!」
「教教女學生也很有意思的。」吳柱國笑得低下頭去,「你譯的那部《拜侖詩集》,在這裡一定很暢銷了?」
「《拜侖詩集》我並沒有譯完。」
「哦——」
「其實只還差‘DonJuan’最後幾章,這七八年,我沒譯過一個字,就是把拜侖譯出來,恐怕現在也不會有多少人看了——」
余教授頗為落寞了的嘆了一口氣,定定的注視著吳柱國,「柱國,這些年,我並沒有你想像那樣,並沒有想‘守住崗位’,這些年,我一直在設法出國——」
「欽磊——你——」
「我不但想出國,而且還用盡了手段去爭取機會。每一年,我一打聽到我們文學院有外國贈送的獎金,我總是搶先去申請。前五年,我好不容易爭到了哈佛大學給的福特獎金,去研究兩年,每年有九千多美金。出國手續全部我都辦妥了,那天我到美國領事館去簽證,領事還跟我握手道賀。哪曉得一出領事館門口,一個台大學生騎著一輛機器腳踏車過來,一撞,便把我的腿撞斷了。」
「哎,欽磊。」吳柱國曖昧地嘆道。
「我病在醫院裡,應該馬上宣佈放棄那項獎金的,可是我沒有,我寫信給哈佛,說我的腿只受了外傷,治癒後馬上出去。我在醫院裡躺了五個月,哈佛便取消了那項獎金。要是我早讓出來,也許賈宜生便得到了——」
「賈宜生嗎?」吳柱國驚嘆道。
「賈宜生也申請了的,所以他過世,我特別難過,覺得對不起他。要是他得到那項獎金,能到美國去,也許就不會病死了。他過世,我到處奔走替他去籌治喪費及撫卹金,他太太也病得很厲害。我寫信給邵子奇,邵子奇派了一個人,只送了一千塊台市來——」
「唉,唉。」吳柱國連聲嘆道。
「可是柱國,」余教授愀然望著吳柱國,「我自己實在也很需要那筆獎金。雅馨去世的時候,我的兩個兒子都很小,雅馨臨終要我答應,一定撫養他們成人,給他們受最好的教育。我的大兒子出國學工程,沒有申請到獎學金,我替他籌了一筆錢,數目相當可觀,我還了好幾年都還不清。所以我那時想,要是我得到那筆獎金,在國外省用一點,就可以償清我的債務了。沒想到——」
余教授聳一聳肩膀,乾笑了兩聲。吳柱國舉起手來,想說什麼,可是他的嘴唇動了一下,又默然了。過了片刻,他才強笑道:
「雅馨——她真是一個叫人懷念的女人。」
窗外的雨聲,颯颯娑娑,愈來愈大了,寒氣不住的從門隙窗縫里鑽了進來,一陣大門開闔的聲音,一個青年男人從玄關走了上來。青年的身材頎長,披著一件深藍的塑膠雨衣,一頭墨濃的頭髮灑滿了雨珠,他手中捧著一大疊書本,含笑點頭,便要往房中走去。
「俊彥,你來見見吳伯伯。」余教授叫住那個青年,吳柱國朝那個眉目異常英爽的青年打量了一下,不由得笑出了聲音來。
「欽磊,你們兩父子怎麼——」吳柱國朝著俊彥又指了一下,笑道,「俊彥,要是我來你家,先看到你,一定還以為你父親返老還童了呢!欽磊,你在北大的時候,就是俊彥這個樣子!」說著三個人都笑了起來。
「吳伯伯在加大教書,你不是想到加大去念書嗎?可以向吳伯伯請教請教。」余教授對他兒子說道。
「吳伯伯,加大物理系容易申請獎學金嗎?」俊彥很感興趣的問道。
「這個——」吳柱國遲疑了一下,「我不太清楚,不過加大理工科的獎學金比文法科多多了。」
「我聽說加大物理系做一個實驗,常常要花上幾十萬美金呢!」俊彥年輕的臉上,現出一副驚羨的神情。
「美國實在是個富強的國家。」吳柱國嘆道,俊彥立了一會兒,便告退了。余教授望著他兒子的背影,悄聲說道:
「現在男孩子,都想到國外去學理工。」
「這也是大勢所趨。」吳柱國應道。
「從前我們不是拼命提倡‘賽先生’嗎?現在‘賽先生’差點把我們的飯碗都搶跑了。」
余教授說著跟吳柱國兩人都苦笑了起來,余教授立起身,又要去替吳柱國斟茶,吳柱國忙止住他,也站了起來說道:
「明天一早我還要到政治大學去演講,我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吧。」說著,他沈吟了一下,「後天我便要飛西德,去參加一個漢學會議,你不要來送我了,我這就算告辭了吧。」
余教授把吳柱國的大衣取來遞給他,有點歉然的說道:
「真是的,你回來一趟,連便飯也沒接你來吃。我現在這位太太——」余教授尷尬的笑了一下。
「嫂夫人哪裡去了?我還忘了問你。」吳柱國馬上接口道。
「她在隔壁,」余教授有點忸怩起來,「在打麻將。」
「哦,那麼你便替我問候一聲吧。」吳柱國說著,便走向了大門去。余教授仍舊套上他的木履,撐起他那把破油紙傘,跟了出去。
「不要出來了,你走路又不方便。」吳柱國止住余教授。
「你沒戴帽子,我送你一程。」余教授將他那把破紙傘遮住了吳柱國的頭頂,一隻手攬在他的肩上,兩個人向巷口走了出去。巷子里一片漆黑,雨點無邊無盡的飄灑著。余教授和吳柱國兩人依在一起,踏著巷子裏的積水,一步一步,遲緩、蹣跚、蹭蹬著。快到巷口的時候,吳柱國幽幽的說道:
「欽磊,再過一陣子,也許我也要回台灣來了。」
「你要回來?」
「還有一年我便退休了。」
「是嗎?」
「我現在一個人在那邊,穎芬不在了,飲食很不方便,胃病常常犯,而且——我又沒有兒女。」
「哦——」
「我看南港那一帶還很幽靜,中央研究院又在那裡。」
「南港住家是不錯的。」
雨點從紙傘的破洞漏了下來,打在余教授和吳柱國的臉上,兩個人都冷得縮起了脖子。一輛計程車駛過巷口,余教授馬上舉手截下。計程車司機打開了門,余教授伸出手去跟吳柱國握手道別,他執住吳柱國的手,突然聲音微微顫抖的說道:
「柱國,有一件事,我一直不好意思向你開口——」
「嗯?」
「你可不可以替我推薦一下,美國有什麼大學要請人教書,我還是想出去教一兩年。」
「可是——恐怕他們不會請中國人教英國文學哩。」
「當然,當然,」余教授咳了一下,乾笑道,「我不會到美國去教拜侖了——我是說有學校需要人教教中文什麼的。」
「哦——」吳柱國遲疑了,說道,「好的,我替你去試試吧。」
吳柱國坐進車內,又伸出手來跟余教授緊緊握了一下。
余教授踅回家中,他的長袍下擺都已經潮濕了,冷冰冰的貼在他的腿脛上,他右腿的關節,開始劇痛起來。他拐到廚房裡,把暖在爐灶上那帖於善堂的膏藥,取下來,熱烘烘的便貼到了膝蓋上去,他回到客廳中,發覺靠近書桌那扇窗戶,讓風吹開了,來回開闔,發出砰砰的響聲,他趕忙蹭過去,將那扇窗拴上。
他從窗縫中,看到他兒子房中的燈光仍然亮著,俊彥坐在窗前,低著頭在看書,他那年輕英爽的側影,映在窗框裡。余教授微微吃了一驚,他好像驟然又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一般,他已經逐漸忘懷了他年輕時的模樣了。
他記得就是在俊彥那個年紀,二十歲,他那時認識雅馨的。那次他們在北海公園,雅馨剛剪掉辮子,一頭秀髮讓風吹得飛了起來,她穿著一條深藍的學生裙站在北海邊,裙子飄飄的,西天的晚霞,把一湖的水照得火燒一般,把她的臉也染紅了,他在《新潮》上投了一首新詩。就是獻給雅馨的:
當你倚在碧波上
滿天的紅霞
便化作了朵朵蓮花
托著你
隨風飄去
馨馨
你是凌波仙子
余教授搖了一搖他那十分光禿的腦袋,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他發覺書桌上早飄進了雨水,把他堆在上面的書本都打濕了。他用他的衣袖在那些書本的封面上揩了一揩,隨便拾起了一本《柳湖俠隱記》,又坐到沙發上去,在昏暗的燈光下,他翻了兩頁,眼睛便合上了,頭垂下去,開始一點一點的,打起盹來,朦朧中,他聽到隔壁隱約傳來一陣陣洗牌的聲音及女人的笑語。
台北的冬夜愈來愈深了,窗外的冷雨,卻仍舊綿綿不絕的下著。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Facebook 八卦
【邀請你半夜看的推理故事】(修訂版)
1.
最近我心上一直惦著件事。
就是想到底該如何介紹一本書,能讓大家和我一樣,半夜也想爬起來讀。
這件事情就讓我先從小學的一些美好回憶說起。
最美好的就是考試成績不錯,我母親去幫我租武俠小說回家當獎賞的時刻。
那時候的武俠小說都是小開本,一套經常幾十冊。
她拎著一大摞小說回來,從聽到開門聲,到看著她走過院子,那種期待,真是雀躍。而當天總要熬夜也要一口氣看完的興奮,更宛若昨日。
武俠小說有些常見的橋段:在仇家追殺之下跌落懸崖,大難不死還意外得吃異果等等。任督二脈打通,更是主角武功更上層樓的關鍵。
但就像有些經典名著永遠只聞其名而不會打開閱讀,成為「傳說中的書」;武俠小說裡的任督二脈、奇經八脈等也是「傳說中的經脈」,就算日後當真想了解怎麼回事,也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書。起碼對我來說如此。
因此,五年前因為出版了《中醫護好心》而認識沈邑穎醫師之後,有一天我就向她請教:可否推薦一本用現代語言把經絡、穴道這些事情講得簡明易懂的書?如果沒有,她是否願意自己寫一本?
沈醫師回去想了一陣,告訴我還真沒想到可以推薦我什麼書。不過她的確願意自己來寫一套。這套書開始定為八卷,後來改為九卷,就是《經絡解密》。
時間倏忽幾年過去,沈醫師前面五卷都照預定安排出版,只有到第六卷的時候,卻延了兩次,晚了一年多,直到這個月才出版,就是《腎經+奇經八脈》。
我很好奇她中間的經過,就在出書前先向她請教。
2.
沈邑穎醫師一頭銀亮白髮,容貌年輕,說話則吐字快又清楚。
她寫的書也是。不只論說清楚,並且愛用輕鬆易懂的比喻,搭配圖解。每本書都有「經絡人形圖 」、「經絡循行簡圖」(她簡稱為捷運圖)、「穴位圖」。
總體而言,她說:「穴位就像是經絡列車的停靠站,每條經絡都跟鐵道沿線一樣, 滿佈著大大小小的穴位,它們的功能主要來自所屬的經絡系統。不同的經絡系統互相支援,互補互助守護著人體。 認識經絡與穴位,也是認識人體小宇宙的金鑰。」
然而,我聽她所說,顯然第六卷不只保持前幾卷裡都有的這些特點,並且還加了一個新的特色。
就是她用講一個探案般,透過綿密又層層疊疊的推理,讓人像看小說一樣領會她在中醫學理上發前人所未有的創見。
最重要的是,她找出了奇經八脈的起源,也顛覆了中醫傳統上以十二經脈為主,以奇經八脈為備用和調節系統的觀念。
她講得非常清楚。
等書出來,我再讀一遍,興起了一個念頭,就是想到底如何使用最簡明的文字,能把沈醫師的創見講得清楚,讓一般不懂中醫的人也願意接觸這本書。
這幾天掛在心上,今天總算寫好了。
3.
我所看到沈醫師的推理層次,是這樣展開的:
一,傳統上,中醫和「腎經」相關的名詞很多,但解釋很模糊,彼此關聯也不清楚。
二,但很清楚的一點是,腎主水,是「先天之本」。
三,《難經》中有一段話,「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 這「腎間動氣」既然是十二經脈的根本,顯然極為重要,但到底什麼是「腎間動氣」,卻沒有中醫書說清楚。
四,沈醫師開始研究「腎間動氣」,越來越發現其重要。而既然是連十二經脈都出自於「腎間動氣」,顯然「腎間動氣」的功能展現早於十二經脈。但十二經脈裡本身就有「腎經」,「腎間動氣」卻又早於「腎經」,那就可能是此「腎」非彼「腎」。
五,而沈醫師最後研究出來的結論是:生命的起初,在西醫說是受精卵的階段,在中醫應該有相對應的「腎元」的存在。這個「腎元」不同於西醫所說腎臟的細胞,也不同於中醫所說的「腎氣」,而純粹是說明生命的「元始」狀態,蘊含來自父母親的遺傳物質。傳統中醫將這種狀態稱之為「藏精」,而沈醫師則稱之為「腎元」,以便說明「腎間動氣」並存於「腎元」,而且是推動胚胎分化的重要力量。
把人的生命換作植物的概念來看,腎元就是種子,而腎間動氣宛如種子的發芽點,是生命蓄勢待發的動力。
六,因此,沈醫師寫了這麼一段話:「腎元所藏之精,類似人類原始 DNA,腎間動氣的原氣則是推動細胞分裂、DNA 複製的動能。腎元藏精是為了後續的發育做儲備,這個珍貴物質需要腎間動氣輸送才能發揮功能,透過腎間動氣輸送到胚胎各處,做為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脈生長的重要資糧。」
七,那麼,胚胎下一步的發育,腎間動氣推動下一步的發展是什麼?沈醫師提出了她精彩的「紙袋理論」三階段。
第一階段,當胚胎還在扁平狀態時,只有2D結構,就像是被壓平的紙袋,紙袋只有前後面,發展的經脈也一定是最根本的主要幹線任、督二脈。
第二階段,受精卵經過分裂變成細胞團,脊椎接著開始發育。 從空間來看,胚胎會開始長大長胖,此時則由 2D 結構變成立體的 3D 結構。 紙袋像是被撐開,除了前後面之外,中間也出現。於是衝脈出現,由下而上,全面涵蓋體腔內層;帶脈分布在外部,全面涵蓋體腔外層。
第三階段,臟腑組織器官開始陸續生長, 四肢也出現了。從空間來看,胚胎由中間向兩側發育,隨著臟腑組織器官增多,加上頭部和四肢,身體結構變得複雜,體腔內的組織器官與四肢之間的距離也逐漸增大。 因應這種情況,身體發展出可以連結軀幹和四肢的經脈,是為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和陽蹻脈。
以上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奇經八脈。而這奇經八脈的發育,全是腎間動氣所推動的。
八,在傳統的中醫裡,是以正統十二經脈為核心,奇經八脈常被視為後來才產生的備用及調節系統。然而在沈醫師的研究和推理下,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的先驅和前置部隊。十二經脈之出現和發展,是在「紙袋理論」的第三階段,也就是因應體腔內組織器官和軀體四肢的發展而生,而奇經八脈裡最晚出現的陰陽維蹻脈,都還稍早於十二經脈, 扮演「學長」的角色,協助十二經脈建構。 只是當十二經脈發展完整後,奇經八脈就除了任、督兩脈之外,各自把原先主要任務移交給十二經脈了。
但這就表示奇經八脈不重要了嗎?沈醫師說正好相反,「奇經八脈是人體最初始的設定,跨越多條經絡分佈,分散風險,不會像十二經脈那麼容易被日常生活損傷。 以現代 3C 系統來比擬,奇經八脈類似『原廠設定』,當身體出現雜亂失常的現象時,我們可以透過奇經八脈重新設定身體系統,這就是 RESET 的概念。」
也因此,沈醫師說這也正是許多練家子以奇經八脈為練功基礎的原因之一。奇經八脈雖然退居幕後,但是當臟腑經脈出現重大問題,牽涉多臟腑多經絡,且無法自行解決時,奇經八脈就會出手, 以綜合性的高度與廣度,跨越臟腑與經絡界線,做通盤改善。
九,最後,那「腎經」是怎麼回事呢?「紙袋理論」第三階段腎臟長出,腎經也就出現,成為十二經脈之一。隨著奇經八脈把主要任務都移轉給十二經脈,其中尤以腎經和肝經為主。而腎間動氣也把任務交付給腎臟和腎經,自己退居丹田。腎為先天之本的地位也就確立。
十,基於以上,《難經》裡所說「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到底是什麼意思,也就為沈醫師所澄清和證明了。
4.
《經絡解密卷六:腎經+奇經八脈》的精彩不只如此。沈醫師還有其他創見,包括腎經的「旋轉」。
我自己急著想用我自己的話來整理沈醫師對奇經八脈,以及「腎元、腎間動氣、腎臟與腎經」的精闢發現,主要是想致謝。
謝謝她用這麼淺白的文字,像推理小說一樣的風格,這麼現代的圖文並茂呈現,滿足了我這麼多年的想像,也滿足我期待這麼多年,想要接近而不可得的「傳說中的經脈之書」。
昨天晚上我讀到十一點左右入睡後,睡了幾個小時起來,半夢半醒間都在喃喃自語奇經八脈的關係。也在今天清晨三點多開始接著讀,到天亮時終於知道可以如何寫這篇文章介紹給讀者了。
不論是為了知道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還是為了閱讀的樂趣,都請大家看這本書。(有人和我一樣享受半夜捧讀這本書的樂趣的話,當然更好。^^)
如果你讀過《經絡解密》前五卷,或其中的任何一卷,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本。
如果你完全沒有讀過《經絡解密》的任何一卷,就請從這一本讀起沒有錯。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經典文學《小婦人》神級重拍,強勢入圍奧斯卡六項大獎!
🔥艾瑪華森、瑟夏羅南、提莫西柴樂梅、蘿拉鄧、梅莉史翠普等超強卡司!
🔥二姐Jo為什麼不接受Laurie?小妹Amy討厭姐姐嗎?Laurie逢人就告白的原因是?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留言抽官方電影設定集,辦法在影片最後!
《她們》改編自經典文學系列作品《小婦人》(Little Women)。這個由Louisa May Alcott(字卡:Louisa May Alcott, 1832-1888)分別在1868與1869年出版的兩本著作:第一本以半自傳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與姐妹的童年回憶;第二本則以小說的形式虛構了四姐妹成家後的故事。
《小婦人》的故事設定在Alcott成長時經歷的美國南北內戰時期,出版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身為女性的Alcott在那個保守的年代,罕見地能用出書的版稅來照顧全家的生計。
這個故事在1933年首次被改編為電影,並在1949年與 1994年被翻拍成為另外兩個版本。或許你跟我們一樣,小時候看過94年的版本,現在,我們會推薦長大的你帶著他們或是你的孩子一起去重溫這部經典電影!
不過,要是你沒聽過《小婦人》的故事也沒關係!因為這次Greta Gerwig所編導的版本,有別於前作,用了倒敘的方式去述說馬區一家的成長記事,以四姐妹成年後離家,各自所遭遇的人生課題來做切入,並且穿插她們年少時的回憶,就像是一部古典版的『成長類型電影』。Gerwig也試圖用現代的觀點去調整了角色們的心路歷程,讓《小婦人》的故事,更能夠在這個世代引起共鳴!
所以今天的節目我們會先介紹故事大綱、再來會針對我們覺得改編得最亮眼的三個角色去做深度解析、最後則會分享我們對於各個翻拍版本的心得。我們也準備了三套《她們》的電影設定集要送給大家,參加辦法在影片的最後喔!
🎁留言抽《她們》官方電影設定集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2/2(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對《她們》裡的哪個角色最有印象
4. 我們會在2/3(一)抽出3位觀眾,中獎者可獲得《她們》官方電影設定集一本!
獎品資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3748
5.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6. 贈品限寄台澎金馬
7. 中獎名單:
Chingling Peng
Ivy Wang
謝承志
--------------------------------------------------------------------------------
上一支影片《》 ⇨
【更多Netflix影評】
《愛爾蘭人》 ⇨ https://youtu.be/_PK43QmSR7w
《教宗的承繼》 ⇨ https://youtu.be/HfRHH30EnSM
《獵魔士劇評》 ⇨ https://youtu.be/32zvMPfKW3s
《獵魔士影集前導解析》 ⇨ hhttps://youtu.be/0tcGzgKLSDw
《婚姻故事》 ⇨ https://youtu.be/lKKnz1T2ApE
【最新院線影評】
《別告訴她》 ⇨ https://youtu.be/opSV9Folgzs
《海上鋼琴師 4K數位修復》 ⇨ https://youtu.be/nUWnLCRxhzA
《兔嘲男孩》 ⇨ https://youtu.be/STuRv-ucQLc
《白頭山:半島浩劫》 ⇨ https://youtu.be/O_gaGcdSeoo
《茱蒂》 ⇨ https://youtu.be/HKUFAz1gbOM
《82年生的金智英》⇨ https://youtu.be/3qlZ1tGjdk4
《葉問4》 ⇨ https://youtu.be/K7LMtBm4wVU
《葉問:全系列回顧》 ⇨ https://youtu.be/rjncniuQWDI
《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 ⇨ https://youtu.be/pio0Z5fut8U
《星際大戰 系列解析》 ⇨ https://youtu.be/Wf6TErBqH3w
《雪寶10大金句》 ⇨ https://youtu.be/yDZ0tET6D6Q
《冰雪奇緣2》 ⇨ https://youtu.be/3NQO9CHwgus
【人生遺片清單】
Vol. 01《海上鋼琴師:4K修復》:整片大海都是他的舒適圈 ⇨
https://youtu.be/nUWnLCRxhzA
Vol. 13《愛情不用翻譯》:17歲黑寡婦的少婦人生 ⇨
https://youtu.be/JOY-C2rSoS0
Vol. 02《真愛每一天》:人生或許一次就夠了 ⇨
https://youtu.be/EmDIGy0Fwqw
#她們
#LittleWomen
#開啟右上或右下字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aqG51303XM/hqdefault.jpg)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4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解說 #影評 #諾蘭 #解析
─────
上一集我們以一種不嚴密但直觀的思考方式大致走完了本系列的第一個論證:「時間」可能並不存在──或者至少可以確定,時間是個「怪怪的」,很不尋常的物理量。它和長度、重量等其他物理量是截然不同的東西。然而問題來了:這和「因果律」或《天能》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讓我們再次回到《天能》主角的受訓時刻──面對主角的質疑(「**因果律**該怎麼說呢?原因不是應該先於結果嗎?」),女科學家並未正面回答,反而莫名其妙地強調了兩件事。一是,「別試著理解它。去感受它」;二是回應主角,「自由意志還是很重要的」。
何謂「自由意志還是很重要的」?這是最初當主角尚未掌握將逆轉子彈由桌上「吸回」手中的技巧時,女科學家的指點──「你心中要想像自己正意圖將子彈放下」。而類似心法則重複出現於主角練習射擊時──對的,逆行物質的正確用法是,你同樣必須「想像將子彈射出」;而當你如此想像,亦即試圖**實現個人射出子彈的自由意志**時,子彈便會由牆上硬生生地「時間逆行」回到原本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的手槍彈匣中。
換言之,作者諾蘭是毫無保留地高舉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這是大白話了。而女科學家的文不對題也同時洩漏了《天能》的斧鑿痕跡──沒錯,這對話不太自然,是以雖然情節上那是一場「教學」,但實際上,我們也可將之理解為作者自己的個人看法。否則你怎麼老答得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呢?
但讓我們暫時忘卻這些對話的生硬(且認定確實就是諾蘭的斧鑿與失誤吧),回到關於時間與因果律的討論。如前所述,於上一講中,我們論證了**時間並不存在**。伊格言說,事實上,關於此一命題,我們還有個旁證──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實也早就證實,時間是相對的。換言之,時間是「有觀點」的;先後次序也並非絕對。對你而言,A事實先於B事實發生,但對另一個人而言,A與B的先後次序卻可能並無意義(而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資訊的傳播需要時間,並非瞬間完成,而且無法快過光速這件事)。
在此讓我們稍作整理:首先,時間並非絕對──至少不是傳統的線性時間觀所預設的那樣,有個固定的、不可更易的先後次序。時間甚至可能並不存在,而自始至終只是人類意識中的想像。當時間變得如此曖昧難定,因果律也就變得無比可疑;因為你總該先有個固定的次序(先有因而後有果),才好判定因果關係吧?
這正是諾蘭之所以藉主角之口「摧毀因果律」的原因。記得電影結尾Neil對主角的真情告白嗎?永別之前,Neil將演算器的一部分交給主角(且後續即將逆行回到戰場坑道中迎接死亡)時,告訴他,「這是我們美麗友情的結束。我們的友情,對我來說是很久以前的過去;但對你來說,卻是很久以後的未來」──毫無疑問,這正是時間逆行所導致的「因果律的崩毀」。事實上,根據邏輯學家朱迪亞・珀爾(Judea Pearl)著作《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來》(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書中闡述,人類對因果關係的判定,來自於「人類意識的主觀預設」與「人類對客觀事實的實質體驗」二項因素的彼此互動、彼此修正。這並不代表因果關係是不理性的,而是指,因果關係顯然無法脫離人的主觀預設;它必然帶有主觀色彩。換言之,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客觀的因果。但這是另一大題了,有機會我們會另做一組影片來討論 ( ←老高上身 )......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nMqaDd7jdU/hqdefault.jpg)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槍砲病菌與鋼鐵
─────
你知道隋煬帝楊廣為什麼要蓋運河嗎?難道他不知道修建大運河可能勞民傷財,民怨四起,導致帝國毀滅嗎?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隋煬帝之所以決定修建運河,其實根本是不得已的。
因為先前南北朝時期,連年征戰,為了一統天下,軍隊規模已過度膨脹。
而此刻天下太平,不再需要那麼多軍隊了;
留著他們,軍餉將拖垮國家財政;但要是讓他們全都解甲歸田,則等同於製造大量失業人口,導致社會問題。
束手無策之餘,只好開個運河工程讓大家來做了。
沒錯,這是一種解釋──而且是一種經濟學上的解釋。
修建運河,其實正是隋煬帝為解決民生問題,不得不採取的「擴大內需」措施。
我們暫且不去論斷此種說法的對錯──無論如何,用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是不是也給我們打開了不同的視野呢?
而類似瘟疫流行這種大規模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事實上也特別適合讓我們拉遠距離,從更大的巨觀尺度上來理解它。
這正是一種「大歷史」的概念。
讓我們先從這種概念的科幻版本開始吧──首先,伊格言提到,瘟疫時期,我們應當讀讀科幻大師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系列作。
這位俄裔美籍科幻大師出生於1920年,是美國科幻的代表人物之一。
看看他本人,是不是長得很像電影裡那種瘋狂科學家的樣子呢?
在他的經典小說《基地》三部曲中,艾西莫夫設想了一門全新學科: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
這是一個有趣的想像。「心理史學」是什麼?
那是一種用以**測度群體眾人之心理傾向與集體選擇**的統計學──它假設,如若群體人口夠多,則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什麼意思?這乍聽之下匪夷所思,然而不難理解──
舉例,你無法預測伊格言今天晚餐會吃什麼,因為單一個人的選擇變數太大,無從評估。
然而,如果要預測整座港島今日晚間約有多少比例人口以撈麵為晚餐主食,則相對容易得多,誤差也小得多。
以此類推,當群體數量夠大,當數據蒐集夠多,我們將可預測集體的心理傾向;而當此類計算愈趨精密,則終有一日,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聽來是否似曾相識呢?
對的,於《基地》系列成書之一九五〇年代,我們叫它「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叫它──**大數據**。
伊格言提醒我們,對,這不就是大數據的概念嗎?
在數十年前,人類蒐集資料的能力有限,所以也不容易蒐集到堪用的、數量如此龐大的數據。
而現在,這已經一點也不奇怪了──記得武漢封城初期,網路上相傳來自支付寶後台的那張「逃離武漢落點圖」嗎?
那張圖,和後來中國各地肺炎的感染數據,是否可能直接相關呢?
所以,理論上,在當初,我們是否能從那張圖相當程度地「預測」或「演算」出後來中國各地的病例數字呢?
對,瘟疫聽來科幻,一種全新的、無解藥的傳染病聽來科幻,
但我們終將承認,我們竟是如此真實地生存於科幻之中──那不正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一記警鐘、一紙訓誡書嗎?
所以,讓我們也來讀讀賈德‧戴蒙的經典名作《槍砲、病菌與鋼鐵》吧......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KgB1GK1Y7E/hqdefault.jpg)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求書] 近期書單求推薦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以下書單大部分都是版友推薦過的,有些版上很紅的就不寫簡介了赤心巡天仙 ... 玄幻、修真、西幻、遊戲異界、現代、無限流都可接受但是希望是有一定字 ... ... <看更多>
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在 [求書] 求都市異能/現代修真- 看板CFanta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幾個月前北玄逼王回歸
於是小弟又踏上了採食都(絕)市(世)異(毒)能(草)的不歸路
先附上近期「完整食完」以及「未棄追」書單:
1.修聊 - 神奇松鼠與快樂夥伴們,不再多敘。
2.驚悚樂園 - 這部在起點分類為網遊,不過其中主角現實生活的篇幅也不少,
在世界觀設定上更是現實在帶動主線。
夠爽夠幽默,有墨水有狗糧,近乎於無的毒點,在我心中實為佳作。
3.重生之都市修仙 - 這本算是我對都市修真異能類的比例尺,打臉夠大力,
難能可貴的偽單女主,沒有太嚴重的「大能重生心智如童」,
這些都是能讓我繼續讀下去的點。
4.都市無上仙醫 - 這本字裡行間皆是毒,但我還是讀完了,除了主角三觀合我胃口
、節奏緩和以及逼格還行,我還真沒其他理由推這本書...
5.超級仙學院 - 看書名就有毒氣撲面而來,但讀下去卻莫名對上頻率。
劇情濃縮大概是:一位身負學院系統的院長帶著學生,
以及擔任學院老師員工的來自眾經典小說動畫電影的著名角色,
引領著地球邁向多元宇宙的勵志故事。
----------------------------------------------------------------------
以上是近期書單,接著是小弟的毒點:
1.在女性動靜體態上的描寫詞彙通篇一律「花枝亂顫」、「如葱玉指」、
「嗔怪」,以及過於刻意的描寫,如:一氣胸就抖,腰一彎就巨大雪白溝壑。
2.不舉流:無女主,但周遭一堆女二
3.大能重生心智如童
4.主角精神分裂人格大變、修真修到重鑄三觀拋棄人情人性
5.美(乳)女自帶降主角智力Buff
6.主角的男性朋友只有大叔老頭與胖子
大概就是如此,毒點不要太超過即可,其他以前拜讀過還有點印象的都市類有:
李屌左屌、從仙俠世界歸來(回仙俠後棄)、都市超級醫聖(棄)、最強醫聖(棄)、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卷五棄)。
劇情節奏希望抓得好,別太緊湊,能給點溫馨、餵狗糧的緩和時間,
都市異能類看點就是yy看主角過得舒舒爽爽,因此希望別虐主別偽無敵。
不求完全符合要求,但求你心中好書
我的求毒文到此,感謝諸位耐心,謝謝大家
--
遇到問題閉上眼睛逃避,等睜開眼睛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遇到挫折只會怪父母、怪老師、怪朋友,漸漸的會變成停止思考的人。
「愚昧與懶惰的人,將終生為不公平待遇所苦;聰明與努力的人,將獲得無數特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00.79.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522155611.A.5D2.html
上面提到的書都有列書單了,感謝大家
※ 編輯: AlighieriCHU (122.100.79.30), 03/28/2018 15:06:41
※ 編輯: AlighieriCHU (122.100.79.30), 03/28/2018 15:14:17
女的摸一摸抱一抱就各種無腦貼
設定上只要是外貌極品的妹子不管性格多惹人厭都會洗白收給男主
說真的個人實在是不喜猥瑣流...
強X日本女忍者我差點棄書= =
※ 編輯: AlighieriCHU (114.24.117.6), 03/31/2018 10:35: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