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臺北名人故居故事】
快步穿梭在臺北城市之中,人們彷彿走在時代的尖端的秒針,
但若放慢步伐、轉身走進大隱隱於市的 #名人故居 中,
或是點開一串串的符碼、網址,搭乘網路、沉浸於聲光📱,
細細品味文學、藝術、政治、建設各領域的名人們,奠基這塊土地的成就之外,所留下的偉大之中、又帶點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痕跡📖。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
復刻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旁,感受到極簡方屋內的大師概念,看見臺灣現代建築的起點。
🌐https://youtu.be/IAB4hcn2lhg
🏡錢穆故居
只有國中學歷的錢穆,靠著自學成為精通典籍、著作等身的大師,並為了緬懷過去在香港與母親共處的時光,命名故居為素書樓。走進外雙溪畔的素書樓,探尋錢穆執教八十年的講學風采,現在更有人文茶坊🍵供遊客休憩到訪。
🌐https://youtu.be/qdYUnTJTBHA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故居的主人帶領臺灣走過動盪,創造臺灣一代繁榮,這座隱沒在時光長河下的雅致日式庭院,乘載了故人的故事,也見證了台灣的發展歷程。
🌐https://youtu.be/I3Bq0dKkQGc
🏡草山行館
位於陽明山風景區的山居堡壘,先總統蔣中正在清幽的此地,見證了國共的風雲變色、韓戰爆發,臺灣也從此轉型為冷戰時期的堅強堡壘。
🌐https://youtu.be/VPoKObmTzos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
停滯於時光中的建築,見證威權到民主的歷程;官邸內有當時的隨身攝影記者留下的珍貴紀錄影像。如今經過團隊的整修,成為兼具歷史滄桑和現代藝文的展演、飲食空間☕。
🌐https://youtu.be/SjQ-jKeIRV0
🏡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
近代國畫大師,在故宮不遠處選址,潑墨、渲染出走訪世界各地的圖景,閒暇之餘以藝術會友、親手造景,展現十足的山水情懷。
🌐https://youtu.be/zOmg5jJ2Y5A
🏡林語堂故居
人稱幽默大師的林語堂,學識橫跨東西,中式三合院的沉穩與西班牙的華美於此兼容並蓄,雅致的情調,可以感受到大師的慢活精神。
🌐https://youtu.be/L4IjOIaouo0
#臺北旅遊 #臺北景點 #文青必來
王大閎 林語堂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八卦
王大閎此生最痛恨的事情,就是旁人向他提起林語堂的房子。遽聞林語堂與王大閎談論相關設計時,整體規畫修改再三,如王大閎於文中所說,他原先以為林語堂要的是中國式房屋,但最後卻發現林語堂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要甚麼,誰知最後這房子就成了不中國也不現代,反而成了夾雜各類風格,還有個南歐式陽台的房子。
聽說王大閎後來打死不認那房子是他設計的。
林語堂故居,就坐落在台北陽明山上。
有興趣的人,歡迎一賞。
齋主我是覺得也沒那麼糟糕,整體還是挺好看的,也許是我品味真的太俗氣了吧XD
王大閎 林語堂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八卦
【王大閎建築師建國南路自宅重建完工捐贈記者會】
今(6)日上午代表市府出席為坐落在北美術館南側的「王大閎建築師建國南路自宅重建」捐贈記者會,文化部鄭麗君部長、吳思瑤立法委員、華昌宜教授、郭肇立教授、曾光宗教授、張金鶚教授、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璞永建設楊岳虎董事長、文心建設葉曉甄總經理、市府文化局鍾永豐局長,及建築界與文化界的先進們一同出席見證。
歷經3年在王大閎建築師研究與保存學會、璞永建設楊岳虎董事長、文心建設葉曉甄總經理及各界贊助下,讓消失40多年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得以重生。今日在文化部鄭麗君部長、郭肇立教授、曾光宗教授,及我的見證下,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捐贈給臺北市政府。
現年100歲的王大閎先生是臺灣建築界走向現代主義的前鋒,他的作品融合了西方20世紀主流現代建築的簡約,以及中國文化的高雅品味,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王大閎先生的作品除了「建國南路自宅」是他在台灣開業後第一個作品外,還包括國父紀念館、林語堂故居、外交部大樓等建築作品。
席間,我也致詞說明市府已啟動當代藝術園區之規劃,並將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支持。規劃於北美術館所在的園區之北美二館新建出發,結合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的建築,並逐步擴展建構首都的當代藝術聚落。
記者會後,我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及市府文化局鍾永豐局長接續參觀目前在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的「2017第四屆X-site計畫」作品。今年由「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團隊以作品《供霧所》(Mist Encounter)獲得首獎並展覽。
王大閎建築師建國南路自宅自2017年7月6日起開放參觀,開放時間為每周三至周日:上午9:30至下午5:30,民眾可自由免費參觀。星期六上午為定時導覽場次(採現場報名,30人額滿為止)不開放自由參觀,星期六下午12:00起開放自由參觀。導覽相關問題可洽詢市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一同來參觀。
王大閎 林語堂 在 藝術很有事第37集之1: 王大閎的建築靈光-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藝術很有事第37集之1【# 王大閎 的建築靈光】#向大師致敬#復刻 王大閎 自宅#流動的詩意美學#現代建築裡的東方精神建築師 王大閎 年輕時在英國劍橋、美國哈佛 ... ... <看更多>
王大閎 林語堂 在 Re: [問題] 現今的中華美學是否是最佳解? - 看板DummyHistory 的八卦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國父紀念館其實是台美日三種建築元素的最佳融合之一,只是不知道各位的看法
: 建築界對於當年偉人在多個政府建案上面的插手很不滿,認為應該由建築師來負
: 責,除了國父紀念館外還有台北故宮、圓山大飯店等等
: 但是以我的觀點錯有錯著,國父紀念館雖然很多人認為他不漂亮,但是卻剛好融和
: 美式、中式和日式三種
原Po厭惡的活大、mshuang提的國父紀念館和我個人較熟悉的林語堂故居
都是前國務總理王寵惠王董的兒子王大閎蓋的
然後三者的設計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
活大就是……很好用,因為他主攻現代主義建築,所以顏色單調和不加無用裝飾這點很
常見。大部分他蓋的政府機關和學校建築常常這樣。
當然他一定會融入自己喜歡的美學,但是一定會牽涉到實用性。總體而言這是現代主義
建築的通病,我認為不能說是「現今的中華美學」。
國父紀念館這類建築他就只蓋了這一棟,設計理念大概是「宮殿式建築被是國父推翻的
帝制象徵,不能用。直接用西方建築很不得體。所以要創造有革命性的新中國式建築。」
具體他的說法是「修正設計適用現代建築手法,表現我國建築傳統精神和中華民族特有
的文化」,這應該就是他心目中所想的「現今的中華美學」。
林語堂故居有很多部分是林語堂自己要求設計的,我在那邊上課的時候幾乎都聽他們導
覽員說是林語堂自己設計,至於王大閎做了什麼我都沒聽到(大概是建築專業指導吧)
在YouTube上找林語堂故居就能看到我很多學弟妹拍的影片,我本人講得太爛就不放上來
羞恥PLAY了。
當然王大閎還設計了不少自宅和為他人設計住家,但是……
張羣故居感覺超像士林官邸的傭人宿舍,而且還真的超好用,之前打算拿來做「蔣中正
紀念圖書館」。
虹盧公寓作為現代主義建築其實不差,內裝也算有美學,就是白色外牆都沒洗,上面還
綁電纜線。
總體看來,他就最喜歡蓋很好用的現代主義建築。
另外他還設計過登月紀念碑,只是沒有蓋成;我們東吳的校門也是他蓋的。這些建築也
沒啥中華美學在裡面。
主觀來說,中山樓、圓山飯店和台北東、南、小南門這類宮殿造型的建築我並不太喜歡。
除了那幾座城門是破壞古蹟,這類建築擺在台灣更像是硬要創造想像中的中華,不過牽涉
到太多政治因素,我就不多說了。
--
亞拉岡第一次遇見亞玟,他20歲,她2710歲
相對瓦力2690,瓦係數134.5,絕對瓦力361805
他87歲時,兩人私訂終身
相對瓦力2690,瓦係數30.9195402299,絕對瓦力83173.5632184
明年他們結婚
相對瓦力2690,瓦係數30.5681818182,絕對瓦力82228.40909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7.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36478588.A.62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