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非關不可的理由】
為何中天新聞非關不可?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創造了韓國瑜,它是韓流的開始,而且奇蹟似的竟然把高雄拿了下來。
過去在民共黨眼裡,高雄是重中之重也不可能被拿下,身為高雄人的我,也確實這麼認為。但是就是因為「中天」,讓韓國瑜在高雄把民共黨趕下神壇,最後導致全台縣市長慘敗。
上次慘痛的教訓讓民共黨大驚,一個新聞台竟然可以在台灣掀起如此大巨浪,差點翻了他們的「祖厝」,民共黨當然會認定只要「中天」在,就如芒刺在背永遠不得安穩,想盡辦法也要把這根刺「拔掉」,即便手法再髒也要硬幹下去,因為他們心裡清楚台灣人民「健忘」而且屢試不爽。頂多只是被罵一時換個政務官,忍一下陣痛期就過去了,但卻可以除掉民共黨心中的夢靨絕對非常划算。
【關掉中天殺雞儆猴 一石二鳥】
2020年11月18日,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台灣新聞圈的「寒蟬效應」就此引爆。民共黨再傳遞一個訊息,就是要讓各大新聞台知道「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你敢掀我、動到我的根?手法再髒再粗暴我都要關了你。請問往後的新聞台誰敢說真話?這是妳我要的新聞自由?
【柯文哲 市長的由來】
要說中天創造出韓國瑜,難道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是冥視及3粒創造出來的?(我不討厭柯文哲只是就事論事)六年前,冥視3粒不是一天到晚吹捧柯市長?民共黨想盡辦法大量讓他曝光才擁有全國知名度,不然6年前的柯市長何德何能有辦法第一次選舉就直接拿下台北市長?要說中天是蔡衍明的工具,難道冥視跟3粒就不是民共黨的馬屁台?現在民共黨還有「不分區粒萎」分給海董,3粒當然要「舔」民共黨到最高潮。
【現在執政者最重要的事】
許多人已經被新聞台及政論節目洗腦到跟喪屍一樣是非不分,讓你往右就往右,叫你向左就向左,就像你腦袋的遙控器在他們手上一樣。
過去 民共黨叫大家去愛柯文哲市長,現在卻要你去恨他。
過去 民共黨叫你去愛川普,現在開始要叫你去舔拜登。
過去 民共黨說萊豬有毒禍延子孫,現在萊豬安全要你多吃,多多益善。
過去 民共黨叫你罵軍人米蟲,現在叫你稱軍人英雄。
過去 民共黨叫你去恨ECFA,現在貿易量創新高,不減反增舔得比誰都用心。
過去 民共黨說王立強是支持韓國瑜的共諜,三粒冥視瘋狂報導再洗你的腦,你信了投給它,到現在連個屁都查不出來,從此石沉大海。
類似例子 不勝枚舉。
【鬥】
這個字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多年前,看到「文化大革命」的紀錄片時,我一直很疑惑一件事情,為何鬥倒政敵最後會演變成「人民喪失理智地去毆打殺害自己的父母、老師及朋友」,讓所有事情無限上綱的放大、人民互相仇恨,導致演變成歷史悲劇。
三年前,我對「鬥」這個字還很模糊,不過現在的我逐漸有些體悟,「鬥」就是政府控制國家資源去引導媒體及網路,讓人民共同去恨一件事或一個人,而不論是非。
然而這一切都不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而是為了想永久鞏固少數人的「利益」及自己的「權力」做準備。
【孤獨的堅定】
1122我決定請假,買一張前往台北的車票,獨自站在人群中表達我心中的不爽。
我老婆說我神經病,不過她還是問我「要不要我們一起去?」
我瀟灑地回說「不用!舟車勞頓,我不想拖累妳跟小孩,我一個人去就好。」
理由很簡單,因為四個人高雄台北的來回票太貴了...
台灣的新聞自由只因為一場公聽會就毀了,我覺得很悲哀!
高雄台北一天很短,新聞自由站台灣30年很長...
最後!我不看中天,但我挺「新聞自由」。
「沉默」對你真的不會有任何的壞處,但對政府絕對是「天大的禮物」。
#川普瘋狂但還不敢關新聞台
#民共黨號稱民主卻關新聞台
#1122自由廣場
猴年馬月由來 在 Facebook 八卦
【影片:鬼月的由來~目蓮救母】
這支影片是十年前我們還在美國主持podcast時,欣西亞向Shane解釋鬼月的由來。場景是在家裡的餐桌上,多年後看竟然覺得超級好笑哈哈哈哈~~~而且當時我喜歡畫辣妹妝,現在看覺得跟鞋猴的許純美(藍色眼影)有異曲同工之妙😂😆
🌟⭐🌟⭐🌟⭐🌟⭐🌟⭐🌟⭐
【關於兩性、愛情、婚姻經營、性健康教育的提問】請直接留言或FB私訊,另提供欣西亞一對一線上諮詢付費服務(國英語皆通),也可FB私訊洽詢
《請支持欣西亞的新書!》
📌《我要的歡愉你該懂!欣西亞兩性大膽說》一起Make Love Sexy!
【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reurl.cc/v128Yk
馬來西亞的朋友購買請往這:https://bit.ly/2J7ppIl
📌《欣西亞的IG》cynthianshane
📌《欣西亞的Clubhouse》cynthiasex
猴年馬月由來 在 Facebook 八卦
問:《零度分離》為什麼要設定在23世紀?您是如何選擇讓這本書在23世紀的出版社?書中各篇其實都可以直接敘述,設計一個「訪問者」Adelia Seyfried的用意是什麼呢?
‧
答:不,說起來,我倒是並不怎麼以為「書中各篇其實都可以直接敘述」。
相反地,訪問者兼敘事者Adelia Seyfried的存在或許是《零度分離》成書過程中最早確定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換言之,那可能是關鍵。
直白地說,Adelia是一位「親身涉入故事的敘事者」,而我的參考模版來自馬奎斯的短篇經典《異鄉客》與慣於夾敘夾議的米蘭.昆德拉。
當然,這中間有些細微差別:
首先,《異鄉客》中的敘事者(一名記者)確實同樣親身涉入事件中,但相較於《零度分離》,他的涉入較淺些,《零度分離》中的Adelia則涉入較深些(也因此,Adelia的敘事可靠度稍低,因為她有利害關係)。
第二,一般而言,昆德拉書中並不設計一位「親身涉入事件的敘事者」,是以小說中的夾敘夾議是由昆德拉本人(或說小說的「隱藏敘事者」,那觀看一切的「鏡頭」)來述說。
‧
總體而言,《零度分離》中的Adelia大約是調和了上述二種功能。
何以如此?這當然是因為,《零度分離》中的故事有個巨大的背景,而這背景中的未來世界(那「類神經龐克」的世界)有它自己的能動性與象徵意義。
純就小說技術而言,身處其中的Adelia能夠透過語言(敘述故事與議論)適度展示或解說這樣的世界,並透過自身戲劇化的涉入拉大故事的縱深。
‧
我想這點呈現得相當清楚:Adelia 的特殊身份與時代背景(二百年多後的地球世界)的互動成為了故事情節的一部份。
《零度分離》內部書中書的序言由〈再說一次我愛你〉中「鯨女科學家」Shepresa的兒子主筆;
而Adelia與色情片大亨Adolfo Morel的對談則另成了這本書中書的一部份。
我的原始構想是,這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於神意之外造史」的跋,必然涉及了自此刻(2021年,Covid-19後的今日)開始,以迄23世紀之間,人類人文思潮的演變。
而這樣由「類神經龐克」所主導的價值觀之典範轉移,我們此刻或可預言,必是不小於「基督教文明之誕生」、「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之興起」等人類史之鉅變的。
一如法國小說家米榭.韋勒貝克於《無愛繁殖》中尖銳的斷言:
‧
「形而上」的改變──也就是說對大部分人來說,世界觀整體而徹底的改變──在人類歷史土其實很罕見,真要舉例的話,基督教的產生可以算是其中一個。
一旦一種「形而上」的改變發生了,就不會受到阻撓,一直演進到最後的結果。它毫不在意地打亂經濟政治系統、審美觀點、社會階層,沒有任何人力可以阻止它的進程──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撓它,除非是發生了另一個新的「形而上」改變。
‧
借用艾西莫夫之概念,這聽來多麼「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不是嗎?
我們正面對著某種奇特的,由大數據運算所支撐(也因而相形可信、相對科學)的宿命論嗎?
‧
我需要某些精彩曲折的、足以召喚人心底層之深情的故事情節,以及一位適切的敘述者互相配合,以拉出這樣的縱深。
這就是《零度分離》那位神秘作者Adelia Seyfried的由來。
‧
問:〈夢境播放器AI反人類叛變事件〉裡另一個有趣的部分是提及Phantom沒有生殖慾望,所以沒有愛?Adelia Seyfried為何如此推論?另,倘若Phantom當初犯罪的官方紀錄有許多刻意隱瞞的事實,官方為何批准Adelia Seyfried訪Phantom?
‧
答:為何批准Adelia至獄中採訪罪犯Phantom?我想這有許多種可能。
舉例,或許人類聯邦政府錯估了Phamtom所受運算能力限制的大小?(政府誤以為,它已經把Phamtom「限制」得夠笨了?)
又或者,Phantom的受訪內容原本預計被政府用作某種殺雞儆猴的大內宣?
又或者,這其實正暗示了神秘的採訪者Adelia Seyfried與人類聯邦政府間不可告人的關係?
她憑什麼可以採訪Phantom?她與政府間有暗盤交易嗎?
‧
上述推想,都有可能。那大約正像是您所提及的,Adelia對Phantom的大膽斷言(或謂誤判?):
「你沒有生殖慾望,所以,你沒有愛?」──問題是,是這樣嗎?Adelia是否真心如此認為?她說了實話嗎?
這難道不也可能是一種偵訊或採訪策略嗎?為了誘使Phantom亮出自己的底牌?
‧
這是某些關於小說情節的可能性。而至於人類(或任何智慧生物體),是否在缺乏生殖慾望時,就沒有所謂「愛」之存在?
如果將這問題拿來問我,我想說的是,這是個艱難的問題。
我們甚至也無法斷定所謂「愛」有哪幾種不是嗎?
這個問題對您底下提到的《自私的基因》道金斯或許較為單純些,然而對於原則相信卻又未必盡信道金斯者如我,卻又變得無比艱難。
我喜歡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我通常會說,那是個關於「聖者」的故事。松子對她諸多情人的愛,既是男女之愛,也是救贖之愛,或許也是「神愛世人」中的愛。
而《零度分離》中〈再說一次我愛你〉的愛,又是哪一種或哪幾種呢?
這恰恰呼應了三年前(那時還沒有Covid-19這種東西呢)北太平洋上空駕機自死的Richard Russell──
「愛或親密,對人類很重要嗎?人們始終索求著的,到底是什麼呢?」
‧
但話說回來,如果我們限縮範圍,我們也或許能針對這個問題擬想一個「道金斯式」的回答:
是的,沒有繁殖慾望,人類就不會有男女之愛,因為愛情本身或許僅是中樞神經自製的幻象。
這幻象目的何在?那是本我(id)與超我(superego)折衝協調的產物,為了將本我內部野獸般不受控的性慾改造為超我以及文明社會可以勉強接受的面貌。
於是我們賦予它「愛情」這樣的說法,並呈現於自我意識之中。
‧
這或許就是道金斯會給出的回答吧?你相信嗎?
我信服於其中部分,其他是半信半疑啦。
───節錄自 道金斯、霍金與佛洛伊德攜手並行的「類神經龐克」世界──專訪伊格言與《零度分離》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6/01/210601-interview-with-egoyan/
*
當AI因無法克制自己攻擊人類的慾望而犯罪,囚禁它的,該是一座由程式語言所構築的虛擬監獄嗎?
而罪犯AI所承受的無期徒刑,將會是「永恆剝奪它高階運算的能力」嗎?
「人,真是一種對神蹟成癮的生物嗎?」
華文版《黑鏡》,AI末世的「類神經生物龐克」
#伊格言最新長篇《零度分離》,2021年5月 台灣麥田/中國中信
兩岸同步出版
#Readmoo讀墨電子書店5/27正式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