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早自習如果不考試,全班同學幾乎都在滑手機。我問他大家用手機做什麼呢?他說,大多是看影片、IG聊天。教書這些年來,隨著「滑世代」漸漸向下延伸,我頗有感觸。
我家有很多書。以前,孩子沒有手機的年代,到我家來玩,玩得累了,或是等家長來接的時候,常常便會到書櫃前翻一翻,或是經我推薦,然後人手一書,坐下來閱讀,看得津津有味。
現在的孩子來我家或是來上課,人手一機,坐下來就看動漫、看影片、打電玩、滑IG,就算我極力勸讀精彩的小說,也無動於衷。以前駐留在書櫃前的孩子,曾幾何時全擠到插座前。
說智慧手機不影響文字閱讀,我真的很難相信,即便沒有任何科學數據與研究報告。因為連我自己有時候都會驚覺,啊!我無意間又多看了幾個不太營養的影片,或是跟朋友閒來無事群聊,一下子「滑」走了好幾小時,把原本打算要讀的東西給擱下了。
然而,我畢竟是成人,會對自己有所要求,也會篩選手機的功能,而且我能從網路中找到自己的閱讀目標。然而,孩子還年輕,有的孩子或許很有自制力;也有些孩子有家庭教育的培養素質,懂得善加利用網路閱讀資訊。然而,還是有很多孩子,在父母沒空注意之下,沈迷茫茫網海,但是卻不再閱讀。
那麼,不管是什麼原因,「完全不閱讀文字」的最大危機是什麼?從學生身上我看到的是:
1、文意理解力弱
習慣影片與圖像傳達的千禧世代青少年,「完全不閱讀文字表述」的比例,在我所執教的都會學生裡,有上升趨勢。每一個我所執教的小班(10-15人)中,總有三、四位沒有閱讀習慣,或是承認自己不喜歡閱讀。
以前父母所謂「不閱讀」的孩子偶爾無聊還會看看漫畫、翻翻輕小說、看看連續劇;現今的「不閱讀」真的是除了課本以外一個字都不讀,只看短片和玩電玩。
於是上課唸文章時,差異立現:有閱讀習慣的孩子讀書行雲流水,理解能力強,能很快看出文意或主旨;不閱讀的孩子唸一段文章是千瘡百孔、坑坑巴巴,一行字要讀一分鐘;外加不懂斷句、不會使用標點符號。因為閱讀能力不好,理解力當然也不行,於是閱讀測驗看不懂,也很難理解文章表達意涵。
對這類孩子,我會力勸媽媽找本科幻小說給他看,或是網路小說亦可,希望引起閱讀樂趣。畢竟未來考試,文意測驗很多;此外閱讀也是一種自學的能力,這一輩子都很重要。
二、敘述能力較差
近來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遇到這類學生,我發現他們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完整的敘事」。一件事情,用嘴說都說不清楚,更遑論用文字表達。沒有條理、順序與邏輯,描述片面、破碎,讓人十分頭痛;即便每週練習,進步仍十分緩慢。
什麼叫做缺乏敘述能力差呢?比方說,我請同學描述「一次流淚的經驗」。有一個男生想要表達的是,五年前全家去美國玩,有一天他跟兩個表哥吵架了,兩個表哥不理他,於是,在去加州野生動物園的路上,他感到孤單委屈,就流下了眼淚。
但他寫出來的作品第一段是這樣的:
「某一天,在美國時,我哭了。因為我們要去野生動物園。」
某一天是哪一天?為什麼會去美國?去美國做什麼?同行的人有誰?為什麼去野生動物園就哭了?讀者完全無法理解,敘述一片混亂。不閱讀的孩子不會正確使用「因為、所以」「雖然、但是」,導致全篇文章無人能看懂。
現代很多滑世代孩子,平日觀看的都是片段式的畫面、上了搞笑字幕的影片、以及文字敘述極少的IG,沒有長篇文字的閱讀經驗,所以敘述的能力極差,常常通篇文句破碎,標點錯誤,而且修改之後的進步仍然緩慢。
但是他們並非閱讀障礙。一旦由家長引導或是陪同閱讀長篇小說,一本書、一個暑假就可以脫胎換骨,養成閱讀習慣之後,轉變十分明顯。這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例子不勝枚舉。
三、精準詞彙不足
因為閱讀太少,詞彙不足,以至於無法找到精確的說法去描述自己的感覺。常常會讓閱讀者不懂他表達的意思,造成誤會。這其實不只學生,在網友交談之間也屢見不鮮。
比方說,哭了,是內心「激動」還是「感動」?是「屈辱」還是「委屈」?是「憤怒」還是「打擊」?是「忿忿不平」還是「義憤填膺」?是「悲傷」還是「低落」?是「歡喜」還是「欣喜」?這些詞彙的意義都有差距;用法不對便會造成誤解。
完全不閱讀課外讀物的孩子,即便學校教再多「類疊」還是「頂真」、「排比」都沒有用,因為連最基礎的用詞貼切都做不到,更別說去使用成語、運用修辭了。
我開玩笑說,「滑世代」習慣圖像思考。或許將來有一天,人類可能會選擇用圖像溝通,就像「黑鏡」影集中,「我眼見你眼」,屆時真的就是「眼見為憑」的世界,內心感受不知要用什麼方法表達,因為文字已經漸漸無人使用了!
四、語文創意消失
我深深感受到,圖像及影片不是剝奪孩子想像空間的第一殺手;第一殺手是「沒有空白」。
現代的孩子幾乎沒有「獨處、發呆、自由」的空白時間。除了冗長的上課、才藝及功課之外,所有零碎時間幾乎都被智慧手機、網路佔滿。滑世代長時間處於「接收」的狀況,接收網路訊息、媒體報導、通訊軟體、商業廣告.......,卻極度缺少「胡思亂想」及「天馬行空」的時間,還有「回歸自然」的空間。
愛因斯坦曾說,人類最棒的創意都是在獨處的時候想出來的。然而,我小小調查了一下,現在的孩子異口同聲的告訴我,他們幾乎沒有時間「獨處」。獨處時也絕對離不開手機和網路。
在我的教學場域中,我觀察到現在孩子的文字創意越來越低落;年紀越大,學習熱情越低落。也或許他們有其他方面的創意和想法,但是在文字創作上,比起從前,確實每況愈下。有些教育家主張文字閱讀比圖像更能開啟創意想像;我的學生中,喜歡長篇閱讀的孩子,反應邏輯都很靈敏。所以我認為,文字閱讀還是很重要的。
再次強調,我不是反對三C的使用,但是如何引領「滑世代」適當利用三C開拓學習領域、閱讀範圍、增加智能,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此外,教育單位也要迎頭趕上,如何結合網路教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重拾文字閱讀。
親子天下上次公布過調查,台灣孩子使用手機使用得多,但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卻很少;我想這也跟我們這一代「網路新移民」斷層、不懂利用網路、不熟悉各種學習軟體有關。但家長若再把手機當保姆;放任孩子無限制的看搞笑影片、沒營養的網紅、片段淺薄的媒體、不用思考的遊戲,就真的令人擔憂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勘誤 】 18:06 題目是依照星座盤的方向,所以東升西落應該要是由右到左,所以答案應該要是 A、B、C 14:02 題目的注音符號應該要是「標點符號」 10:44 中間填進「狀聲詞」的話,會更貼近照樣照句應該寫的內容 8:22 字卡的公式我們忘記加括號了,應該要是(n-2) × 180° 以上...
狀聲詞標點符號 在 Facebook 八卦
新書上市兩天
竟然已經收到三千多字的讀後感
還結合了我最近很愛的 #鬼滅之刃
是祝福沒錯!
謝謝寶證心儀的拿鐵(還是舊名字比較熟悉)
20多年來不離不棄的支持
除了真愛也沒別的理由了
~~~~~~~~~~~~~~~~~
2021/01/15
寶之呼吸
望著書的封面,心想:一本由作者親筆題寫書名的著作,寫書的人自己一定是用非常慎重的心,看
待這本書的吧。手寫字如同印鑑簽名般意義的新書書名,作者一定是對這一字一句異常珍視、滿藏
心意與感情的。
在動盪與充滿不安的 2020,重設人與人之間地理的距離,考驗人與人心理間的距離: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作為 2020 的「倖存者」,心底充滿無限感激。
再微小的片刻都值得感恩:感謝萬里無雲的晴日裡,見到這本期待的新書被疼愛地擺放在書店醒目
的位置,感謝它是一本能負擔得起的成長知識;手捧著書回家,感謝有健康的身體和餘裕去閱讀去
感受。讀著的此刻,也許在某城市某角落同樣正值徬徨無助的另一人,尚未有緣份讀到;而我,有
幸遇見。
天意安排《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出現在 2021 這個全新的開始:宣示 Being Myself is a mission.
【人生•上半場】 才讀到第二章,已然發覺這根本是一本曾寶儀「人生上半場修心大全」。
如果每個人平均壽命能活到 85 歲,問問四十歲以前的自己,人生上半場,戰績如何呢?縱然稱不上 「風風火火、轟轟烈烈」,也還算落得不過不失、勉強及格?還是,是一場連球評在直播時都昏昏欲 睡的上半場?作為寶儀姐超過二十年的粉絲,見證過她人生前半場在演藝圈打滾經歷過的風雨與風 光:主持人/唱片歌手/電台 DJ/連續劇演員/電影明星/金獎典禮司儀/電影監製/暢銷書作者... 斜槓/跨 界/跨領域各種角色,二十多年來,換上不同球衣就上場,鎂光燈下收穫掌聲。
然而,一本四大章節、厚達 295 頁的四十年領悟,找不到任何一行字,是回顧這些絢爛的三分球戰 果。這本書卻是來告訴讀者:無論上場負責什麼位置攻守,即便在板凳區看他人奔馳,都要相信自 己是獨一無二的。《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裡的每一篇故事和叮嚀語,寶儀姐彷彿換下她 光彩奪目的名牌球衣,穿上最合身舒適的居家便服,與讀者促膝長談,向我們坦承心底最私密的時 刻,娓娓道來過往那些她如何克服恐懼與寬恕自己的歷程。
【壹之型 Awakening】
每段人生都會有個分界點:婚姻、移居、孩子出生、至親離世... 分界點前後,也許是兩段截然不同 命運。《成為你自己》有著一個大悲痛的開始,要解釋寶儀姐與爺爺之間的祖孫情,也只能用 "想像 如果有一天,當小丸子失去了她的爺爺..." 這樣來形容她的巨大哀傷。生命軌跡裡 (書中用詞是"人 生路徑") 的任務和功課,各人不同:生存溫飽、人際溝通、心靈寂寞、身體病痛...,每個階段又會 遇見不同課題,面對不同的恐懼。難題—解題—闖關—打怪..... 遭受打擊巨變,免不了會想問天
「為什麼偏偏是我?」
簡單一句"為什麼",對他人而言,未必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生命大哉問,但是對於當下陷入困局的自 己來說,絕對是內心呼天搶地的掙扎與不甘心,是切身跨不過的那道坎;需要被開解、需要指引或 是陪伴。而這樣的指引,有時只是道開關,ON 與 OFF 之間。
"覺醒"通常是由事件引導出的覺悟,而寶儀姐的"覺醒"過程,她在書裡將之剪輯濃縮成三次眼淚的洗 禮。至(淚)情(淚)至(流)性(轉)的她描述了三場痛哭的經歷,這三次情緒傾洩的瞬間,是內在的釋放, 是天地能量的療癒,更是天與地(人)的恩寵。於是她與我們分享生命裡的"覺察":打開心眼 (OPEN the EYE of heart),領略神的巧思與安排。我想,生命的"覺察",縱使尚未有慧根參透"天機",無論它 何時到來,從來不晚。只要懷著這份體悟與心思,當這些神諭式的回應出現時,我們便不會白白錯 失。
《成為你自己》提醒我們:心存天堂,處處是天堂;心念地獄,時時是地獄。一本具備誠意的著
作,是作者向讀者的剖心對話,讀者通過文字與著書人產生共感共振,作者所經歷過的,我們也能
在當中找到相近的自己。
【貳之型 Introspection】
第二章節裡,寶儀姐記述了一段自我探問的旅程:生命中,對你重要的為何/不重要的為何/可以犧 牲的為何。在上帝眼中,「曾寶儀」一定是一位非常上進的學生,因為她對於答案的渴求是如此熱 切,不停追索與探知。甚至自我剖析童年成長與家庭背景下,對於愛和金錢所欠缺的安全感;走過 大半人生,究竟他人的認同與讚美、金錢的積累,與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否必然相關?
她提到幼年到成長階段,在親情的愛裡學習、在愛情裡摸索,經由不斷親身實踐中獲取養份,或者 從挫敗中得到啟發。喜歡這一句:「體悟是親自走過,長出一種明白。」長!"長"這個字是長成,長 成,需要灌溉:用時間灌溉,用經歷灌溉。寶儀姐提及的幾道自我審視,正正令我想到,在學校制 式教育裡,不會教導我們的三件事:時間管理、財富智商、感情智慧。於是,在離開被用成績數字 評價的校園,我們繼續進入被用薪水衡量價值的社會;然後在為生活奔忙的歲月裡,用殘餘氣力理 解生命中最重要的時間、財富、愛。
(1) 從"不是"什麼到學會"是"什麼:
寶儀姐列舉自身經驗當中,那些在關係裡、成長過程中,那些阻撓我們"成為自己"無意識慣性/舊模 式。許多心理成長書裡提及的擔憂未知、委屈求全、完美主義、過度依賴、情緒勒索... 也都是關係 中熟悉的傷人自傷的致命點。「試過"我們不是什麼",才會逐漸接近"我們是什麼"」:《成為你自己》 告訴我們"成為自己"的過程裡,將"不是我"的東西逐漸在生命中剔除。
(2) 愛是一切事物"為之所是": 當讀到"為之所是"四個字時,眼淚撲簌流個不停...
因為曾經聽過最椎心的話語便是:"你是個很奇怪的小孩"、"別人家裡都沒有像你這樣"。脫口而出無 心傷人之話,最令人心傷。於是書裡的「為之所是」一詞,像是煉金熔爐裡量身燒製而出的四個大 字,滾燙熱辣著我的眼我的心。「愛是一切事物為之所是」:真正的愛,疼惜當中飽含包容,愛的就 是當下的全部。愛,會愛你此時的樣子、此刻的你、此刻的自己。
【叁之型 Choice】 電影《北非碟影》中的名句:「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選擇形成命運。生命永恆擁有自主權。每一天,我們都在選擇自己要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選擇和 什麼樣的人交往、選擇生活的目標、選擇閱讀的言論... 我們的觀點和態度,不會因為讀了一本書就 能馬上轉變,作者的生命分享是提供了方法、選項與提醒。而選擇,會令人趨近於想成為的人,也 就是書裡所使用的"頻率"一詞。或許離那個「想成為的自己」理想狀態仍然遙遠,還是要為自己調 頻,一個刻度一個刻度,慢慢趨近理想中的頻率。
然而,人生唯一無法選擇的是:父母。與父母間的情感關係,是為人子女與生俱來的第一道考題。 寶儀姐分享了她與母親和解的重生日,當她寫到「我謝謝她當年勇敢地把我生下來,讓我有機會體 驗這個美好的世界」時... 天啊,又賺走了我一缸眼淚... 想起寶媽當年隻身帶著女兒走過的那段路, 對一位年輕女性而言,多麼不易。
而如今,兩母女的「將關係格式化,恢復原廠設定」,寶儀姐描述起來不過是在第 221 頁短短一頁 紙,也不知道在那一個小時多裡,兩人有多少眼淚;但是我知道: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必須雙方 都擁有相通的心意與誠意,加上更難/難得的是智慧,才能完成「關係格式化」。「格式化」背後,需 要多少的諒解和體貼,多麼不容易啊。
【肆之型 Mindfulness】
缺乏覺察力的生活如同設定成「自動導航」的人生,被日常的千篇一律控制靈魂,就像電影《SOUL 靈魂急轉彎》裡那些黯淡無光虛無遊蕩的黑化靈魂;也是電影《CLICK 命運好好玩》當中,被按下快 轉、飛逝而過的無意義時光。如果我們不將心思放在眼下、放在當下,日子會蒼白無比。覺察的練 習,打造靜心的力量,透過自我內在的對話,有意識地為自己做出選擇與決定。
一部作品能否與生命結緣,端看能否照見自己。閱讀者會被觸動的點各不相同,書中若然出現填補 心靈最需要的一句話,與作品之間的緣分也就圓滿了。讀完《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之 後,我會把它定位為一本陪伴之書,一本陪伴人生下半場的「備忘錄」。哨音響起,下半場展開時, 遇上茫然失落、沮喪挫敗、又或者疲憊不知為何而戰的時刻,有著這本「備忘錄」相伴,也就多了 份安撫的力量,因為當中有著溫暖、有著溫柔與包容的聲音。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這個書名,沒有標點符號。當中,該為它填入什麼標點符號?中 間會需要逗號嗎?最後是問號?句號?或是驚嘆號?還是,可以是句 ing 進行式?或者,唯有到了 生命最終點,我們才會明白自己最後完成的是什麼句子。這一切,也都寫在老天爺的腳本裡了吧。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希望這本書能陪伴在路上的你
狀聲詞標點符號 在 黎明柔 Facebook 八卦
山寨機器人 文選
我在台灣 我正青春 (一位陸生在中國"人人網"發表的文章)
蔡博藝 なおみ的日志
2011年11月19日
我在台灣 我正青春
來台兩個月有餘,漸漸已經習慣了台灣的生活,初到時的那種強烈的陌生又親切的出國感覺漸漸被日常的瑣碎沖淡。繁體字的豎版書已經看的很舒服,雖然有些字因為筆畫多於30怎麼都不會寫。
平日裡聽著嗲的冒泡的台腔也不覺得很異域風情,甚至我有時都不好意思開口講話,因為我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這裡聽起來更像是方言。
街道兩側的四川炒飯、浙江米線、北平燒雞、福州乾拌麵之類的混搭店,我已經不如開始時那麼執著的去深究這些地方到底出不出這些名產。也許就只是老板的媽媽做炒飯做的不錯,而他母上當年是從四川來台的,所以就是四川炒飯。
同學中有人問過我類似大陸有沒有超過10層樓的問題,土地是不是自己圈一塊就行?我會耐心告訴他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在上海已經看不到低於10層的房子,找不到低於1萬人民幣一平方米的房子,北上廣的年輕人們要一生一世執著下去的不一定是愛情、喜好或是事業,而是還房貸,但是就算是還清了,這一小塊地皮還是國家和人民的,你只能暫時租用70年。
有同學跟我感嘆過大陸的物價很便宜,我說如果一夜回到十年前那麼這個成立,但是目前除了書之外,沒有什麼會比同等地段的台灣物價便宜幾毛錢,所以在大陸,最廉價的還是思想和知識。當然這是一個惠及大眾、出版社和盜版書商的多盈好現象,唯一的缺憾就是會餓死很多認真寫書的作家。
我在台灣到處蹭吃蹭喝蹭活動。不論是校內的活動還是校外的活動,很多都是免費,你只要速度快,手不滑,基本都能搶到。有時候運氣好,主辦方還有免費午飯或茶點供應。喂飽了靈魂也填飽了肚子。很多地方門票的價格會讓我以為是人民幣標價,就比如我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辦的年卡是200台幣,我掏錢的時候還很傻很天真問了句:是台幣嗎?
台灣人對於遠近的概念與我有著明顯的差別,我在介紹我家所在的城市位於長三角肚皮,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距離杭州1個小時,距離上海2個小時,距離南京3個小時。台灣同學會驚訝的看著我說:「那豈不是很遠?」在他們印象中美麗而遙遠的花東地區,路途時間在我看來只是大巴車上睡一覺的問題。
其實對於遠近的概念與我有差別的不只是台灣人,我大陸的親友團也和我有代溝。當我爸哭天搶地的說台灣太遠,覺得我赴台求學就是有去無回之事時,我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距離還沒有到青島來的遠。當我告訴我一位在蘭州長大,目前在北京讀書的同學,我將去台灣讀書時,他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時差有幾個小時?
其實台灣和大陸的地理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裡距離。台灣和大陸存在的不是時間差,而是時代差。
驕傲的高鐵曾經打過雞血一樣的要創造北京到上海三個小時的神話,而我到台灣也只是一個小時零幾分的事情。所以地理距離並不遠。
赴台上學的流程卻繁復到讓人抓狂,被錄取的喜悅持續了不多久後,就被一連串如同升級打怪做任務的赴台手續打磨的只剩下一個小尾巴。終於趕在暑假的尾巴上把一切辦妥。對於我能「順利」赴台讀書,我真的要先謝國家,層層通關的過程讓我認識了各種傳說中的有關部門、國企外企和台灣的對口部門,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以下鳴謝不分先後:台辦、派出所、公證處、國安局、教育部、海協會、海基會、出入境管理處、旅行出入境健康檢驗檢疫局、中國銀行、泰康人壽、美亞保險、廈門航空、順豐快遞、EMS全球「速遞」、台灣方面外事部門、台灣立法機構、台灣教育部、台灣駐大陸北京辦事處、大學校院統一招生委員會。然後我要感謝父母,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學校:台灣淡江大學。當我終於踏上台灣的土地時,我真心覺得這個島,是大陸人最難抵達的海岸。
至於時代差,我在赴台前聽到鄭智化的《大國民》,心下一驚,這歌詞不正是我天朝的真實寫照麼,但是baidu(百度)一下,我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寫的是九十年代的台灣實況。只是不知道現在的台灣會不會是十九年後的大陸。但是以目前的物價水平,我們在這個方面已經將要趕超台灣。
我住在淡水,這裡是個離繁華很近離喧囂很遠的小鎮。
我有同學到淡水後,對於台灣的一切幻想瞬間毀滅,直接買了張機票回大陸,準備去英國。他沒有想到台灣會有這麼破舊的地方,會有這麼狹窄的街道,簡直就是個城鄉結合部。他幻想中的台灣應該處處都是寬闊的馬路,居民區都像中央CBD一樣,而淡水讓他這個大城市來的人,一下子有了回到解放前的感覺。所以,他趕緊的橫渡台灣海峽,殺回到了大陸。但其實就算是台北也滿足不了他對於「台灣」的幻想。
可我就是快把這個小鎮愛到心底裡去了。淡水的生活節奏不快,鎮子裡不堵車,物價也比較便宜,有精致好吃的東西,民風淳朴,淡水人熱情好客而且很健談。我住的地方離風景區也很近,一開窗就是淡水河和對岸八裡的觀音山。我經常會去淡水邊走走坐坐,看雨看霧看夕陽。活的愜意而濫情。每次望著淡水河入海的方向,都會有種「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現場版的感覺。好不浪漫。
跟班裡同學漸漸混熟,能聽懂他們的笑話和髒話,出門吃飯逛街參加活動也會有人惦記你,也有了可以說心裡話的朋友,FB的使用頻率已經快和人人網持平,經常是按贊按到我手軟。我有時候真的會忘記自己是在台灣,食物和語言都一樣,感覺自己和身邊的人們都屬於一掛,這些臉孔和我沒有太多差別,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經常會被認成日本人。
但是我終究是在台灣。我很苦惱的一件事是寒假時回到大陸,回到牆內,上不了FB,我怎麼和我的同學,寒假還好,暑假呢?畢業之後,甚至更久更久的以後呢?我在台灣可以暢通無阻的上人人網和以前的同學聯系,得知他們的近況好不好,和他們閒聊瞎扯,但是在大陸呢?我輸入www.facebook.com時,跳出來的只能是:網頁錯誤。其實網頁沒有錯,錯的是網頁後面的牆。
暑假時我曾經按捺不住好奇,使用翻牆軟件上了FB,有了我可愛的賬號,之後我再上QQ時,上次登錄地點顯示為:以色列。此後,翻牆之後,我還出現在過:菲律賓、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瑞士、埃及。「足跡」遍布世界五大洲,最扯的是我離開家前的最後一天晚上翻牆翻回來時,發現自己剛剛「去過」了朝鮮……
在牆外的生活看上很自由自在,但是很多無形的東西悄悄地給我畫了高壓警戒線。比如總是會有長輩關照我:「莫談政治,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也總是會有類似於「你們是第一屆陸生,代表的是大陸新生代和背後的13億。所以要處處體現出高尚而優良的作風。」這類壓死人的限定。我不是人大代表,我連自己都代表不了,哪裡有資格代表千千萬萬個「我」。
比起這些高壓線,對於思想觀念上的衝擊來的更加驚心動魄。我已經習慣了台灣同學稱我是中國人,我也不再去爭辯些什麼。聽到他們這麼稱呼時,心裡不是沒有波瀾,但是我現在已經沒有立場和動機,去賤賤的反問一句:「你不是中國人嗎?」他們的確不這麼認同。我最多會弱弱的說一句:「叫我大陸人」。
我有同學曾直接了當的提出:「兩邊政府都不一樣,怎麼可能是一個國家。」我啞口無言,面紅耳赤。從小到大教科書中念的那句「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感覺也許意淫時的性幻想都比這句來的真實靠譜。
我旁聽的詩選課是位老教授上的,每次講到大陸時,他都稱大陸為「中共」。所有的講法都是「中共他們如何如何……」最雷的是有次他講到韓寒時說:「中共的青年作家韓寒」……我瞬間有了一口老血即將噴出的感覺。即刻印證了躺著也中槍的真理。
在我看來台灣人真的是非常不錯,他們熱情、謙讓、認真、細心。他們會盡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詳盡辦法的幫助你,滿足你的要求。我死黨寫錯地址的信,居然都會安全送到我手上。每家店都會提供免費的飲料和電視頻道,他們會想法設法的讓自己家店裡的食物好吃又特別。學校裡辦的每一個活動都是經過學生們精心的策劃組織,非常有質感,很專業,讓你不會覺得枯燥無趣。
但也總也是存在著對立面。我們學校一位歷史系的教授在他的課上公開聲稱:感謝文革,文革萬歲!在我看來,這和支持侵略戰爭的反人類觀念沒有本質區別,對於一場死傷慘重,代價巨大的浩劫沒有一點同情心反而幸災樂禍的人不配為人師表,作為人起碼的是非良知都沒有,站在講台上只能是磚家叫獸。這樣的老師,我寧可學分不要,被他死當,也不會去上他的課。淚眼看世界,做個有良知的人,這是我的底線。
期中考試前樓下有位綠營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搭台拉票。他把國民黨和大陸罵的一文不值,聲稱國民黨賣台通敵,台北的101朝向北京方向,這是俯首稱臣的表現。我想說東亞陸地構造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整個大陸都朝向台灣的方向,我是不是該呼您聲「吾皇萬歲」。
而接下來又再一次印證了躺著也中槍的真理。這位候選人說:「中國人都覺得自己豬狗不如」。我聽到這話時真的瞬間快要化石,我再怎麼作踐自己也不會把自己和牲畜並列。總不該是我遛狗時,你非說是狗遛我吧。
我作為一個中國人,雖然會罵官罵政府罵世事不公罵公民冷漠,但是我真心熱愛自己的土地,看到它的不好,而希望它更好,所以才要罵。也許只是飈出幾個唾沫星子,堆出一塊標點符號,看上去無關痛癢,傻缺小憤青的很,對於黑暗面起不到一丁點的療效。但是哪怕這個國家只剩一個人的血是熱的,哪怕這個人只剩下一滴血是熱的,這個國家就有它的可愛之處,這片土地就有讓人愛它的理由。更何況,離這等世界末日般的慘狀還很遠很遠。
對於這位立法委員候選人,我最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他是淡江大陸所的畢業生,應該很清楚大陸的現狀以及兩岸的經貿情況,為什麼還這麼隨心所欲,想扯就扯。但是當事後當我再回想起樓下人群的陣陣歡呼時,我明白了。有人需要他這麼說,有人需要他穿著皇帝的新裝。當然他也需要台下的人給他加油按贊,最後再把選票投進他的箱子裡。
我在人人網上因為這事罵過娘後,有台灣同學說:我為我同胞的行為向你道歉。我說不必,我理解他。而且台灣至少能包容不同言論的存在,而在大陸是絕對不會讓你有這樣搭台「唱戲」的可能性。
最後我只想說:學長,把自己吹成一朵花,別人都是豆腐渣。您這樣的做法,可不太高明,損人總不會利己。但是,應該會部分奏效。祝您好運。
雙十節的時候我在國父紀念館外面看到一台黃色的汽車,插著五星紅旗,打著「中國萬歲」「我們都是一家人」的牌子,放著又紅又專的歌曲招搖在台北街頭。我當時是又激動又興奮,從沒想過在台灣的街道上看到這等景象,本來在大陸時讓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的歌曲,卻讓我倍感親切。
這就是台灣的包容能力,我相信很多台灣人看到都會覺得刺眼,但是它既然存在了,就一定在這塊土地上是合理的。如若是我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走在北京街頭,也許下一秒我就要被有關部門找去喝咖啡了。
不過以上都不足以讓我感到心痛和無力。最讓人難過的是你在台灣媒體上知道的有關大陸的消息比在大陸媒體上看到的還要多。特別是有關於大陸的負面消息。那次在一家餐廳裡吃飯時看到上海地鐵出事的消息,聽著周圍人的唏噓,我真恨不得找個坑把自己活埋了。沉重的無力感壓得我筷子都提不起來。
還有那次看到小銳銳的事在台灣媒體上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被聲討時,我真恨不得替銳銳躺在車輪底下受死。看著她小小的身體暴露在街道上無人理睬,我真想衝上去抱起她向醫院飛奔。我真想指著那些見死不救的畜生狠狠地罵一句:幹你娘!
最最難過的還是家鄉前段時間發生的抗稅事件。我在台灣的報紙上看到圖文並茂的大標題報道時,心痛到無法自已,即刻淚流滿面,把旁邊的廣東同學嚇了個半死。而更讓我難過的是,對於這件事的後續報道和相關分析我再也沒有從國內的任何大型媒體上找到,消息來源除了微博和人人網之外,就只是台灣媒體的報道分析。
一貫的大事被化小,小事被化了。穩定壓倒一切,和諧社會的大局意識,讓大陸人自己都不看到自己國家切開的血管正鮮血直流。而我又能做點什麼能為我的家鄉,為我的國家止血化瘀呢?我什麼都做不了,甚至不能去現場打掃一下碎了一城的玻璃,我只能流下軟弱而委屈的眼淚。
這樣的無力和無奈之後也許會經歷的更多,更加刺痛我。但是,當初我選擇了要來台灣讀書時,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我就沒想過要選擇後悔。現在不後悔,將來也不會讓自己後悔。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讓我有了幾乎是兩年的成長,我一下子明白的很多事情。我要成為一塊海綿,努力的吸收各種水分。我不要做一塊乾癟單調的海綿,我希望四年後,自己會是一塊造型獨特色彩豐富並且有厚度和重量的海綿,把台灣帶給我的一切帶回大陸去。我要用這四年的時間拓展我視線的維度,增加我生命的厚度,挖掘我思想的深度。我要有一筆濃重的青春,我要有在這裡活過的痕跡。
愛生活,愛旅行,愛玩樂,愛知識,愛大陸,也愛台灣。我不是什麼和平使者,衣領衣袖,我和你一樣,我是個平凡人。我只是遇到了不平凡的季節。對,我在台灣,我正青春。
狀聲詞標點符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勘誤 】
18:06 題目是依照星座盤的方向,所以東升西落應該要是由右到左,所以答案應該要是 A、B、C
14:02 題目的注音符號應該要是「標點符號」
10:44 中間填進「狀聲詞」的話,會更貼近照樣照句應該寫的內容
8:22 字卡的公式我們忘記加括號了,應該要是(n-2) × 180°
以上感謝觀眾的提醒!
by 程度不如小學生的企劃 QQ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0:49 規則介紹
01:06 「一次在三大社群平台曝光的方案」廣告段落
02:05 第一階段 選擇題
13:32 第二階段 搶答題
24:07 頒獎
25:38 結尾
25:55 The DoDo Men 頻道宣傳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The DoDo Men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5d0esPFky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