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特徵 同義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Facebook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知史 Facebook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殊標誌相近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殊標誌相近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輕鬆健身去-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輕鬆健身去-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3C資訊王-2021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3C資訊王-2021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健康急診室-2021年10月 的評價
- 關於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健康急診室-2021年10月 的評價
特徵 同義詞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一)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罌粟是阿拉伯使者帶給大唐的禮物,在進入中國的最初幾百年裡,罌粟是悅目的觀賞植物和救命的治病良藥,而後卻演變為謀財害命的毒品。
阿拉伯使者帶來的禮物
罌粟原產於西亞阿拉伯半島、南亞印度等地。中國並不是罌粟的原產地,罌粟及其製品鴉片都是從國外傳入的。
罌粟及其製品的傳入始於唐代。《舊唐書》列傳載:「乾封二年(667)拂霖遣使獻底也伽。」經德國學者夏德(Friedrich)等的研究,「拂霖」就是大秦,即東羅馬帝國,其中心位置約在今敘利亞。唐時,由於阿拉伯人的大舉擴張,敘利亞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省。
「底也伽」,古音為teyaka,是當時西方的珍貴藥品。據阿拉伯史家記載,上等的「底也伽」產自伊拉克的巴格達。西方自古就認為,「底也伽」是療效最佳的解毒藥,它由600種物質混製而成,這種丸狀藥的作用可解除一切毒素。「底也伽」的主要成分是:鴉片、龍涎香、縮砂、肉荳蔻、肉桂等,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鴉片。
從這些史料中基本可以推斷出,鴉片是古阿拉伯人傳入中國的。
唐代時,正在急速擴張中的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阿拉伯向中國派遣正式使者就達37次。古阿拉伯進入中國,主要有陸、海兩條路。陸路由著名的絲綢之路進入長安,海路則是經馬六甲海峽到達廣州、泉州、揚州等地。成書於10世紀上半葉的不朽名著《一千零一夜》,也反映了西亞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這種交流的規模即使在交通十分發達的今天看來,也令人嘆為觀止。那時在長安、廣州、泉州等地經商的阿拉伯人不下萬人。阿拉伯人帶來了象牙、棉花、白糖、寶鐵等特產,也帶來了罌粟和鴉片。
從文獻記載考證,乾封二年阿拉伯使者貢獻「底也伽」,是鴉片進入中國之最早記錄。但中國人對鴉片的認識要早於這一文獻記載。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的《唐本草》有「底也伽」一條,載:底也伽,味辜苦平無毒,主治百病中惡客忤邪氣心腹積聚,出西戎。這本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藥典的成書,比史載的阿拉伯人獻「底也伽」還要早八年,而且明確地記載了它的藥用效果。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在公元7世紀的上半葉,唐朝初期,底也伽——也就是鴉片——已進入了中國。
阿拉伯人在貢獻「底也伽」的同時,也將罌粟帶到了中國。
美麗的藥物
不久,中國人就開始種植罌粟。由於罌粟花異常嬌豔,唐代人多將它作為觀賞植物。成書於唐開元時期的《本草拾遺》中記載:」罌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生活於唐文宗時期(826~840 )的郭橐駝,也具有種植罌粟的經驗。他在《種樹書》裡寫道:「鶯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詩人雍陶在《西歸斜谷》中唱道:「行過險棧出褒斜,出盡平川似到家,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這裡的「鶯粟」「米囊」都是罌粟的別稱。
罌粟在傳入中國的最初數百年裡,並沒有造成大的危害。這是因為當初很少有人吸食,罌粟主要還是作為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
進入宋代後,罌粟花又稱「鼓子花」,被當作妓女的別稱。原來宋人之美學觀念尚淡雅而不喜濃艷,故將艷麗的罌粟花用來形容姿容不佳的妓女。詞人張先,晚年在杭州時「多為官妓作詞」,所以有詩曰:「天興群材十樣花,獨分顏色不堪誇。牡丹芍藥人題遍,自分身如鼓子花。 」官員王元之被謫齊安郡,見當地「民物荒涼,菅妓(宦妓)有不佳者」,便感嘆:「憶昔西都看牡丹,稍無顏色便心闌。而今寂寞山城裡,鼓子花開亦喜歡。」
這時,中國人對罌粟的認識更加深入,其種植也日益普遍。如北宋蘇頌在《圖經本草》裡寫道:「罌粟花處處有之,人多蒔以為飾,花有紅白二種,微腥氣,其實形如瓶子,有米粒極細。圃人隔年糞地,九月布子,涉冬至春始生,苗極繁茂,不爾則不生,生亦不茂,俟瓶焦黃乃採之。」可見宋人對罌粟的植物特徵、種植及採摘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宋代的醫家已用罌粟來治病消災。在楊士瀛的《直指方》、王璆的《百一選方》、王碩的《易簡方》、林洪的《山家清供》等醫書裡,均以罌粟的殼蒴為治病妙劑。著名詞人辛棄疾曾患有疾,後遇一異僧,以陳年罌粟加人參等製成敗毒散,吞下威通丸十餘粒,此後即癒。
金元的醫家承宋朝之傳統,已普遍用罌粟主治咳嗽和瀉痢。到元初,忽必烈於1270年設廣惠司,專門製造阿拉伯藥劑。1292年,元人又設「回回藥物局」,所用之藥當然也包括罌粟。
罌粟不僅被醫家所重視,還得到了民間百姓的歡迎。人們普遍視罌粟子煮粥為大補之物。劉翰在《開寶本草》中記錄了這種習慣:「罌粟子一名米囊子,一名御米,其米主治丹石發動,不下飲食,和竹瀝煮作粥,食極美。」將罌粟子稱作「御米」,一方面我們可推斷出它已進入了皇宮,另一方面也可見其珍貴。實際上,民間使用罌粟已越來越廣泛了。蘇軾有詩道:「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蘇轍在《種藥苗詩》中指出罌粟粥還可治消化不良:「……研為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飲食無幾,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槌石缽,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調肺養胃……」所以,罌粟在宋代,竟成了醫療與食補兼而有之的物品。
但宋代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罌粟的副作用。《易簡方》記載:「粟殼制痢如神,但性緊澀,多令嘔逆,故人畏而不敢服。」王碩提出抵消罌粟副作用的良方:「令醋製加以烏梅則用得其法矣。」還可與四君子藥合用,「不致閉胃妨食而獲奇功也」。元代名醫朱震亨對罌粟認識最深,他指出:「其止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宜深戒之。」可見元代人對罌粟的毒性已有深入的了解。而且我們可以從「殺人如劍」這四個字裡,推測出那時社會上應已有不少因食罌粟中毒而死亡的事例了。
儘管宋、元時期,人們對罌粟的醫學功用已相當了解,但那時尚無「鴉片」之稱,也還不懂得鴉片的製法。直到明代成化年間,才有了製作鴉片的記載。
明代醫家王璽在《醫林集要》中記載:「鴉片治久痢不止,罌粟花花謝結殼後三五日,午後於殼上,用大針刺開外面青皮十餘處,次日早津出,以竹刀刮在瓷器內,陰乾,每用小豆大一粒,空心溫水化下,忌蔥蒜薑水,如熱渴以蜜水解之。」 他採集生鴉片的記錄相當詳細,是中國有關鴉片製作的最早記載。王璽曾任甘肅總督達二十餘年,在那裡,他有可能長期與穆斯林接觸,從他們那裡了解到了阿拉伯的物產、醫術、習俗等。其後有名醫李梴的《醫學入門》,書中寫道:「鴉片一名阿芙蓉,即罌粟花未開時,用針刺十數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瓷器內,待積取多了,以紙封固,曬二至七日,即成鴉片矣,苧急可多用。」從這兩則記錄可以判斷,那時的醫家已懂得熟練採取罌粟之液,製成鴉片,配作藥劑了。
阿芙蓉一詞是從阿拉伯語Afyun音譯而來的,而鴉片一詞的直接來源,則是英語Opium,其同義詞還有雅片、阿片、阿扁等別稱。最常用的是鴉片一詞。另外,罌粟的別稱還有藕賓和蒼玉粟等。
明代人對鴉片醫學作用的認識,已達到相當的高度。根據醫學大師李時珍的調查和實踐,鴉片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瀉痢、風癱、百節病、正頭風、痰喘、久咳、勞咳、吐瀉、禁口痢、熱痛、臍下痛、小腸氣、膀胱氣、血氣痛、脅痛、噎食、女人血崩、血不止、小兒慢脾風等二十餘種病痛。另外,李時珍已記載了鴉片對性功能的作用,他指出,鴉片「能澀丈夫精氣」,因此「俗人房中術用之」。
綜上所述,中國人知道罌粟至少已有1300年的歷史,懂得罌粟的藥用價值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而製作鴉片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二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特徵 同義詞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八卦
[詞彙區別] constitute, compose, consist of, comprise, account for, make up 的區別
★★★★★★★★★★★★★★
詞彙區別: http://wp.me/p44l9b-16B
★★★★★★★★★★★★★★
在寫作的時候,有些同學為了避免重複使用相同的詞彙,卻選用了意義上不盡相同的詞,而無法精確地表達出自己所想傳達的想法。這問題很可能來自於考生平時在語言學習上過於依賴中英翻譯,因此在不夠了解某些詞彙精準的用法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讀者的誤解。
為了幫助同學增加詞彙量並且精確地在口說和寫作上使用這些字,我建議同學們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就死記硬背一群同義詞彙 (e.g. decline, decrease, diminish, dwindle, reduce, alleviate) 。雖然如此做會快速幫同學累積對這些詞的認知,可是認知都會停留在模糊階段。建議同學先熟悉其中一兩個單詞以後在開始累積相關的同義詞彙,也應該用搭配詞跟片語加上完整的例句和短文來輔助自己對單詞的理解。同時同學們也應該在使用這些單詞之前先查查字典,更進一步了解這些詞彙的使用方式。
★★★★★★★★★★★★★★
1. constitute: to constitute something is to form a whole, especially of dissimilar components: Love and hate can constitute a balanced relationship.
constitute 所“構成”的事物在屬性和特徵上,亦或在組織上,與組成成分是一致的。
-Seven days constitutes a week (七天構成一個星期。).
★★★★★★★★★★★★★★
2. Compose: to compose means the same as to constitute, but implies that the component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Water is composed of hydrogen and oxygen.
在表示“由……材料構成”時,見於被動語態;在用於主動語態時,一般它所表示的“構成”或“組成”總包含著融合為一,而且主語或者是複數名詞或者是集體名詞。
-Concrete is composed of cement, sand and gravel mixed with water.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與水摻和而構成。 )
-Mere facts, when badly stated, do not compose a good book. (僅僅有資料,如果陳述得很糟糕,並不能組成一本好書)
★★★★★★★★★★★★★★
3. account for: 說明(原因、理由等); 導致,引起; (在數量、比例上); 占 (e.g. This group accounted for 60% of the population.)
(在數量、比例上)占
These products, in total, account for about 80% of all our sales (這些產品總共約占我們全部銷售額的80%。).
★★★★★★★★★★★★★★
4. make up: 組成 to combine together to form something [= constitute]:
-Women make up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prison population. 女人只佔監獄人口的一小部分。
-The committee is made up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every state (委員會由每個州的代表組成的。).
-Children makes up only 10% of the population (兒童只佔人口的10%。).
★★★★★★★★★★★★★★
5. consist of: to consist of something is to be made up of it: A lethal dose of nerve agent VX consists of only 10 milligrams.
consist of 的含義與被動語態的 compose 相同
-Though the costume consists only of a sheet, it was very effective. (雖然那件化裝服裝僅由一條床單組成,但效果很好。)
-This group consists of men, women, and children.
(這個小組由男人,女人和孩子們組成的。).
★★★★★★★★★★★★★★
6. comprise: to comprise something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to consist, often implying that the whole is regard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ts individual parts: The chain is comprised of many links, and is only as strong as its weakest.
comprise 在表示“構成”時,其內涵是“包括”或“覆蓋”*
-The committee comprises men of widely different views (這個委員會由見解甚為懸殊的人組成。).
★★★★★★★★★★★★★★
從這些動詞的意思來看,若要表示數個個體或項目組成一個整體時,我們可用 compose 或 constitute。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compose/constitute the United Kingdom.
(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了聯合王國。)
★★★★★★★★★★★★★★
若要表示一個整體是由個數個體或項目所組成時,我們可用 comprise* 或 consist of / be composed of 。
(compose 經常用於被動態,而以 be composed of 的型式出現,意思和用法跟 consist of 完全一樣。)
-The United Kingdom comprises*/consists of/is composed of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所構成)
★★★★★★★★★★★★★★
詳細的說明: http://www.learnerhall.org/2012/12/consist-of-compose-contain-comprise.html
★★★★★★★★★★★★★★
*在這幾個字當中,僅 comprise 兼具其他字的意思,但它也是最麻煩、最讓人困擾的字。英語 評論人士強烈反對 comprise 被用作 constitute 的意思以及 comprise 以被動態形式 be comprised of 來表示 consist of 的意思,所以對於 Fifty states comprise the United States. (五十個州組成了美國) 和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prised of fifty states. (美國是由五十個州所組成) 這樣的句子結構,他們期期以為不可,而堅持只有 The United States comprises fifty states. 才是唯一正確的用法。但他們反對的這兩種用法其實早已是不 折不扣的標準英語,一些新版的字典甚至將 be comprised of 堂而皇之地列為片語,如 The course is comprised of ten core modules. (這門課是由 10 個核心單元組成)。然而,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堅持的情況下,在此建議:若使用 comprise 會讓你覺得心虛或沒把握,那麼不妨使用它的同義詞,也就是沒有爭議的 constitute, consist of 或 be composed of 來代替之。
*An interesting history of sense development concerning the word comprise has caused confusion, if not hate for the word itself. The most common mistake is confusing consist and comprise with each other. To say A lethal dose of nerve agent VX comprises of only 10 milligrams, is wrong because it is not analyzed from each separate component or milligram, but rather as a whole dose. In fact, there is a lot of skepticism and criticism of the word “comprise” all together. “None of the many neat schemes purporting to describe its correct use seems accurately to describe the way Standard English users actually employ comprise.” (Bartleby) Thus it is suggested to use constitute and/or compose as active verbs, while consists and/or includes as passive. However, if your use of the word can clearly indicate its context, separate from the its other accepted use, choosing a substitute is not necessary.
Also, ”Comprises” is "better" grammar than ”is comprised of.” “The whole comprises multiple parts” is better than, “The whole is comprised of multiple parts.” Even better though is, “Multiple parts comprise the whole."
★★★★★★★★★★★★★★
Sources:
http://www.bartleby.com/68/3/1403.html
http://bulo.hjenglish.com/question/33021/
http://blog.cybertranslator.idv.tw/archives/2590
http://www.tiscali.co.uk/reference/dictionaries/english/data/d0081813.html
http://www.learnerhall.org/2012/12/consist-of-compose-contain-comprise.html
http://everything2.com/title/consist%252C+comprise%252C+constitute%252C+or+compose
More sentences:
-The pie chart consists of/comprises of the percentages of four different fuel sources used in electricity production.
-Electricity (that is) produced with coal composed/constituted/accounted for 50% of the total electricity (that is)produced.
★★★★★★★★★★★★★★
contain vs. include:
Contain: Something is considered to be within something else.
The toy contains many small moving parts. ->The small moving parts are a part of the toy.
Include: Something is added to something else, possibly containing it, possibly not.
-This toy includes batteries. -> The batteries are not a part of the toy. They just come with the toy.
特徵 同義詞 在 特殊標誌相近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開啟詞條名稱:特徵QRcode分享. 切換來源. Toggle Dropdow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 ...[PDF] 同義詞詞林(擴展版) -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同義詞 ... ... <看更多>
特徵 同義詞 在 特徵同義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輕鬆健身去-2021年12月 的八卦
三十大相近词或者同义词特征. 特征基本特征形态特点特性结构特征结构构造本质特征特徵性质表现形式差异差异性成因概念种类含义风格特征特质相似 ...特徵- 同义词特徵| ... ... <看更多>
特徵 同義詞 在 特殊標誌相近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開啟詞條名稱:特徵QRcode分享. 切換來源. Toggle Dropdow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 ...[PDF] 同義詞詞林(擴展版) -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同義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