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修法不到兩年三讀通過】
終於,臨時會結束、公司法修正案今日三讀通過...
還記得2016年11月17日,那天我跟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一起出席Meet Taipei新創展,送總統離去時,我因為心急,還是開口希望總統一定要加速推動新創,我像是講到總統心裡了,她脫口就說出「是啊,那個公司法修法就是為了新創...」
蔡總統上任前,去了矽谷,認真的考察矽谷的新創與創投文化。後來她制定了亞洲連結矽谷創新創業與物聯網、智慧機械、新農業...等與數位轉型、推動台灣產業邁入數位新紀元的政策,又支持人才開放、金融科技...。這兩年,一一啟動,而賴清德院長上任後,優化新創環境更是積極,在院長的協助下,我攸關新創的法案順利優先三讀。
回到公司法,那次活動後,公司法修正案不久開始上路了,原本我以為修改這部老舊的法規應該一切美好,沒想到針對公司法的第一場公聽會上,砲火猛烈到...,我第一次想要戴頭盔。
接下來無數場的公聽會、協調會,忙了快兩年,今天我們終於通過公司法修正案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蘇嘉全Su Jia-chyuan院長主持一整天協商疲憊的倦容,但依然努力不懈地推動著協商前進、柯建銘總召不厭其煩的協商溝通,並支持我的意見、高志鵬 Gao Jyh Peng委員為了使修法能不闕漏,廣納各界聲音的努力...。還有在唐鳳政委的努力下,公司法修法納入了社會企業的聲音。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司長李鎂、還有許多行政部門的公務人員,不辭辛勞的開會、檢討、修改。以及各黨派委員的敦促、協力、會計師公會的指正、民間修法委員會的推動⋯。終於在今天,不到兩年的時間,公司法修法這一步終於跨出去,但是,這只是個開始,之後有數十部會、上百條法案,可能都必須接著修改。
這麼多的努力,就是希望台灣可以更進步,這一次,我們又再次達到新里程碑。但是這次修法必須趕在亞太洗錢防制評鑑前完成,難免還是有遺珠之憾。我知道不是所有人滿意,但是在現況中,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
這次修法中,除了我提了22條之1關於申報部分外,特別就新創公司與社會企業的部分,摘要重點整理如下,分享給大家:
→關於社會企業:
①第1條,規範企業應善盡社會責任,使欲兼顧社會使命和財務報酬的社會企業,得以順利登記,未來能用公司的身分進行籌資。利潤最大化已非公司最高目標。
②第393條,公司章程經公司同意後,可在政府資訊網站上揭露;換言之,即可供大眾檢視,避免掛羊頭賣狗肉。
→關於新創公司:
①第129條,擴大至股份有限公司適用無面額股,讓籌資的價格更有彈性並促進早期投資的機會
②第157條,將原閉鎖性公司章訂發行複數表決權,以及特定事項否決權等特別股彈性規定,擴大適用於一般非公開發行公司,有利於新創事業股東間股權結構規劃安排與經營權之穩固及掌握。
③第228條之1,擴大適用範圍至所有股份有限公司,讓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均得一年為二次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
④第235條之1,擴大員工獎酬工具的發放對象,可發放對象包含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增加留才與攬才誘因。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特別股 公司法 在 余宛如 Facebook 八卦
蔡總統重大的改革之一,就是大修公司法,讓台灣接軌國際。下會期,公司法將是重要法案,長期關注新創議題,我認為幾個部分修法,有利於新創,相關重點包含如下:
1. 股票面額放寬,可以無面額、低面額發行
2. 公司債種類增多
3. 引進一股多權、黃金股..等特別股
4. 閉鎖型公司可採全額連記法
以上對於創辦人的籌資提供較多元的工具、對經營權的保障也有所提高。
特別股 公司法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八卦
【公司法翻修後,持續幫助產業創新!】
今日與恆生永續會計事務所巫鑫主席與鄭雅方會計師探討在公司法新修正制度下,在中央和縣政府的角色,如何協助新竹縣經濟與產業發展,同時也將在恆生永續『圖解最新公司法修正事典』新書發表會上,和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專家做更深入的意見交流。
日前公司法大翻修,做了許多現代化調整與鬆綁,盼能提供新創業者更友善的創業環境,包括放寬籌資限制、可發行極低面額或無面額股票、可發行一股多權的「複數表決權」股、具有特定事項否決權的「黃金股」、保障或限制董監當選席次的特別股,未來新創業者籌資與經營上的操作空間將會更大,也會增加投資人投資意願,提高籌資成功機率。
而母法修正後,我們認為地方政府亦應提出相關配套措施,首先,「單一窗口」非常重要,對於新創產業或是欲經由政府輔導轉型的舊有企業提供更方便的服務,從設立、輔導、稅務、法務諮詢等,藉由「單一窗口」服務降低所花費的時間成本。
再者,力推「專人輔導」制度,新創產業最怕的就是遇到重重法令而無從下手,我們希望能給新創產業提供一個類似「教練」的角色,幫助新手創業家有一個教科書能供參考,期盼在新創產業輔導加速下,為新竹縣帶來新動能!
林為洲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