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去復健,但做了都沒效...」
「看了好久的醫生都沒好....」
「我手痛,該怎麼辦.....」
這些都是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我不是醫生,不是治療師
如果你要我回答這些問題
讓我從訓練師的角度還有跟一群認真治療師的相處過程
來簡單的回答,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如果你有肌骨系統不舒服或疼痛
請你務必找骨科醫生協助
透過醫院的儀器檢查、醫生專業評估
看清裡面結構有哪些地方出現問題
無論是損毀、發炎或不適
如果是急性,可能需要立即的醫療介入
如果是慢性,請你自行轉診到復健科
讓復健醫療人員協助你恢復
如果沒事,至少心理安定
物理治療裡面有三個M
儀器治療 >>> Modality
徒手治療 >>> Manual
動作治療 >>> Movement
許多大醫院、健保為主的復健單位
在人力有限又必須照顧大量病人的狀況下
儀器治療多半是處置策略
然而,儀器治療
面對急症、慢性治療或保養很有用
卻不一定讓患處機能完全恢復
許多復健,其實需要治療師用專業分析與判斷
不只給予患處處理
還會針對患處周邊可能的問題進行處置
儀器治療時,一個治療師放在病患身上的時間有限
卻能幫單位在短時間內照顧大量患者
但如果你想要讓患處有徹底照顧
就須仰賴治療師用心幫忙判斷、分析與處置
此時徒手治療、動作治療的介入比重就會增加
因此~為了讓好的治療師生存
為了讓患處有更好的照顧
大家必須推廣一個觀念
「物理治療『自費照護』」
「你想要更好的結果,請學習讓專業生存」
我認識許多治療師,花了非常多時間進修與成長
很多人只因幫助一個患者「遠離治療」
就能開心到睡不著、興奮到覺得自己所學有用
不要再說復健無效!不要再說復健浪費時間!
很多時候你可能遇到只幫你上儀器的復健方式
真正好的復健,必須從整體來看、要分析
要幫你一點一點找原因,細細處置、用心治療
這樣的照顧,就必須拿出相對價值來請求
看看你的復健、你的治療師
跟你花了多少時間溝通?花了多少時間治療
不是說只用儀器的方式是錯的
它還是有基本功效
而且你給付健保費用,有這樣的照顧很棒了
如果你期盼擁有更多成效,想要更好的照護
請你根據自己的能力與需求
選擇對的物理治療服務
治療的三個M
可以讓你判斷一下
你需要的照護在哪裡
如果只要症狀消除,喜歡被服務、不想花太多錢
那麼儀器治療可能就很適合你
如果你後續有運動需求
想要傷處不僅不痛,還要回復動的能力
那麼你可能要找有針對徒手或動作治療進行處置的自費單位
(如果你找到的單位願意在健保制度下提供後兩個M的服務那更棒)
不用去問你的治療單位為何只用儀器治療
每個治療單位都有其創始的宗旨與目標
你應該根據你的需求,為自己找尋適合且對的治療單位
(前述的建議都僅止於「肌骨系統」症狀)
重點是~不要再問我「你XX會痛...怎麼辦」
我!不!是!治!療!師!
那不是我的專業
我還是只能把你轉介到對的治療師手上
運動教練與訓練師們
不要再自己扮演治療師的角色
你需要的是跟專家合作,不是一人通包
#相信專業
#專業分工
#學習讓專業生存
#不要跟專業討價還價
物理治療徒手治療費用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八卦
最近比較偷懶,都只有轉發何立安老師的怪獸講堂。前天,被我看到了一位有數十萬追蹤的物理治療師網紅所發的影片,所以我也要趁機來蹭一下熱度。
https://youtu.be/nFQAZEL2UWw
影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說醫生開的止痛藥以及電療等等儀器治療的復健,對於常見的筋骨酸痛是無效的,而物理治療師執行的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才是真正的有效。甚至控訴醫生開立這種無效復健治療,只是為了想從健保印鈔票。接著就引出第二部分,有關於先前物理治療師法的修法,指責醫生為了自身利益而阻擋修法,妨礙了物理治療師能真正的幫助病人。
先從第一部分。儀器治療的效果也許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有效,但如果要說是「無效」或是「廢鐵」,未免也太過偏頗而武斷。下面這篇文章就是有關各種儀器治療的介紹。
The Role of Therapeutic Modalities in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Orthopaedic Injuries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86503
(要先註冊登入Medscape才能看得到全文)
如果只是想靠吃藥,或是靠儀器治療的敷一敷電一電震一震,而不搭配其它積極主動的治療,當然效果就不好。但是,也不要抹煞了藥物和儀器治療的止痛和促進恢復的效果,如果沒有先幫病患減輕疼痛,有時甚至連徒手或是運動治療都做不了。所以要依據病患的病因跟恢復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來搭配,才是最合理而有效的。
另外,影片中提到徒手和運動治療健保沒有給付,這個部分是錯誤的。其實徒手和運動治療健保是有給付的 (如附圖,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但是點數非常的低,所以考量人力和時間成本,一般健保復健多半不會安排執行。那如果收自費呢?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68條規定「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對本保險所提供之醫療給付,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不得自立名目向保險對象收取費用。」所以在健保特約醫療機構提供自費復健治療,其實有違法的疑慮。因此如果想要接受徒手或運動治療,多只能找非健保特約的自費物理治療所。
黑完醫生只會無效醫療和從健保印鈔票之後,接著第二部分就是之前物理治療師法修法的爭議。目前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規定「物理治療師執行業務,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修法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開放「非治療疾病」的健康促進、運動保健、傷病預防等等方面,無需先經醫師診斷,就能直接由物理治療師執行相關業務。這方面我是樂觀其成。
但是,影片中將物理治療師獨立執業困難,無法發揮徒手和運動治療專業的原因,歸咎於需要先取得醫師的診斷或醫囑才能執行治療,這就太過牽強。以台灣醫療普及的程度,要拿到醫師開立的診斷書相當容易,我自己就開過好幾次這種要求去做自費物理治療的診斷書。獨立執業的門檻在於病患對自費治療的接受度,就算不需要醫師診斷就能直接執行治療,難道病患就會因此而大幅接受自費治療嗎?
最後,疼痛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姿勢不良、拉傷發炎、筋膜緊繃或肌力失衡等等軟組織的問題外,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先排除感染、骨折、腫瘤、自體免疫等等疾病。對於各種疾病的鑑別診斷,我想還是醫師比較有足夠的訓練。影片中很驕傲的宣稱解決了醫師長期無法根治的疼痛問題,但現實中我也看過被物理治療師延誤診斷和搞爛的病患。醫療是團隊合作,互補不足,希望能良性配合,達到病患、物理治療師和醫師三贏的局面。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285784678942071
物理治療徒手治療費用 在 Vicky Hung (洪雅琦) Facebook 八卦
博班指導老師的箴言
哪有不分享的道理
2009年接觸選手傷後復健以來
防護師、治療師、醫師
一直都是我合作的對象
從一開始認識物理治療以來
就清楚的知道物理治療包含三個M
Modality 儀器治療
Manual 徒手治療
Movement 動作治療
「包含」這三個M的意思就是
缺了哪一個都不對、哪個太多也不該
有些人不能動,儀器治療當是首選
有些人動不順,徒手治療才卡的回
有些人已能動,動作治療才教的會
去吵哪個M重要、哪個M沒效
就像吵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
誰強誰弱一樣無聊
(人家給你三個選項來殺人)
(你硬只用一個,那不是傻就是偏)
我一直強調
物理治療可以用來「保養」身體
你到F1賽場上奔馳、享受操控的激情
幾圈後還是得進到維修場作作微調
如果胎面磨平無法再用,才會進場大修
賽場競賽=訓練
定期保養=物治
故障維修=醫療
這三個不該分開,而該手把手地玩接力
都是健康守護上的神隊友!
不是掉棒不接的豬隊友
吵哪個最重要、哪個沒有效
都是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專業上的自私鬼
真正該被注意的,是患者的感受
以及治療後的成效
如果患者喜歡儀器治療
不在意身體動的順不順暢
那麼它自然想要倚賴儀器來幫助自己免除不適
如果患者期望身體回到損傷前的隨心所欲
想讓自己更早從肌骨失調中脫離
那麼徒手與動作治療肯定是優選
你的感受不重要
能幫助更多患者脫離困境才是關鍵
#支持自費物理治療
#支持自費物理治療
你希望人家花時間幫你找出問題
就應該支付相對應的費用來換取專業
物理治療不是等壞掉才去
是你覺得不順、有症狀時
就應該請專家幫你好好看一看
有時螺絲鎖緊、上個油、轉一轉
很可能就跟新的一樣囉!
定期保養很重要!!!!
持續訓練也不能少!!!!
快點動起來吧!
物理治療徒手治療費用 在 物理治療所收費標準 :: 藥局地圖 的八卦
時間.收費.一對一.物理治療.徒手治療、超音波治療、疼痛治療、筋膜放鬆肌內效貼紮、運動傷害處理、姿勢矯正術後治療、美式整脊、運動治療.,第1條本標準依據醫療法第十七條 ... ... <看更多>
物理治療徒手治療費用 在 [問卦] 台灣的自費物理治療會不會太貴了? 的八卦
一直有下背痛跟腰痛的問題之前去看了自費的物理治療所1次收費1200台幣大概1小時 ... 29 F →angel1980: 健保的物理治療幾乎不可能讓你徒手30 114.137.86.131 03/20 14:13. ... <看更多>
物理治療徒手治療費用 在 為何要做「徒手」物理治療?為何要動手才能找問題? - YouTube 的八卦
許多人對於 徒手物理治療 相當的陌生,甚至不知道為何有這麼多醫療機器發明了,還有醫療人員堅持要用手去操作 治療 ,因此這次的影片就來說明一下,做 徒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