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電價的成本,是百倍的辛苦與無奈】
關於漲電價,民進黨是這樣回覆的:
第一,檢討他人,不能反省自己。
民進黨立委說,馬英九時代漲了更多。
比爛?國民黨時漲電費是因為陳水扁執政末期的凍漲(詳見附錄)。國民黨選前沒有承諾不漲電價,而民進黨有,因此錯在違背承諾。而當年民進黨痛批國民黨漲價是土匪,現在何不同樣標準先自我檢討自己是土匪?
第二,算數作弊,企圖掩過飾非。
經濟部長說,電價平均漲幅3%,僅會影響CPI年增率上升0.08%。
卻不知,主計處的計算方式,早在半個月前被揭穿是作弊行為。主計處調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公式,電價在物價指數的權重從現行2.2%,降低為1.27%。因此電價上漲,套入公式卻看不出物價有漲。民進黨的作為,不啻掩耳盜鈴。
第三,混淆數據,不知民間疾苦。
經濟部長說,電價調漲3%,如果用電量2千度,1個月影響的金額是113元,除以30天,1天影響的電費大約4元。因此商店影響不大。
首先,3%是平均的結果。住宅的電價上漲1.95%,但是1501度以上的小商家用戶,非夏月每度調漲0.2元,調漲幅度約為4.12%,夏月每度調漲0.28元,調漲幅度約為4.55%。因此,非夏季每度調漲0.2元,2千度電就上漲400元,怎麼可能是經濟部長口中的113元?就算我們只拿平均後的3%,每度電上漲0.0765元計算,2千度用電影響金額是153元,也非經濟部長所說113元。
其次,商家用電量只會兩三千度?經濟部長恐怕不食人間煙火。
小型製造業、代工,氬銲機、馬達等高溫環境下,冷氣不可少,萬度電是常態。餐廳的照明、冷氣、烤箱、冰箱、製冰機、冷飲機、洗碗機等設備樣樣都要用電,冷藏庫、冷凍櫃等固定耗電24小時必須隨時開,一間餐廳月用電從一萬度電到數萬度電都有。而且別忘了,店家有時候還必須提供客人充電的服務。
第四,推諉卸責,要求共體時艱。
經濟部長說,「若是利用這個藉口會影響物價的話,覺得可能希望大家要共體時艱。」
首先,「時艱」真是大環境影響嗎?說到底,是民進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核四若在,台灣電價不至上漲如斯嚴重。
其次,成本是真實上漲,豈會是「藉口」?假設一個小吃店,保守估計一個月用一萬度電,成本上漲2000元,賣一份餐可能只利潤十幾元二十元,一個月要多賣一百份才能把電費補回來。這份努力百倍才僅只打平損益的辛勞與無奈,經濟部長無法同理心,反倒搶先說漲價是藉口,讓商家只能強硬吸收成本,不是另一種的推卸責任嗎?
商家「吸收成本」,苦。如不吸收,或反應物價,消費者苦。或削減員工,則勞工苦。薪水不增加,物價越來越高、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人民苦。
而四苦的局面、產生的連鎖反應,民進黨不會想不到,因為當年民進黨就是這樣罵國民黨的。
※※
附錄
回顧台灣的電價歷史
根據台電的「歷年電價一覽表」,2000年電價平均每度電2.1133元,2008年為2.3010元。2016年3月,台電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每度平均電價為2.5488元。而到2018年,經濟部決定,電價由2.5488元調漲為2.6253元,調整幅度3%。(https://goo.gl/4yufKX)
台灣電價上漲,可分為幾個因素。
短期因素,例如反應國際價格上漲。2007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但台灣由於漲價會得罪選民,陳水扁後期實行「凍漲」政策,拿財政赤字和債留子孫補貼連續虧損的台電,補貼的價差,最得利者是台塑、台積電、鴻海、太平洋百貨等用電大戶的口袋。馬英九執政取消凍漲,符合國際價格,依照使用多寡付費,被民進黨罵「土匪」。不過當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台電也相應調降電價(如2015年),在2014年曾退給民眾800元電費。(https://goo.gl/U740zt)
結構因素,是台灣自從1999年開放電業自由化,台電必須以高於市售價格向民營市場買電,一簽就是25年的合約,造成台電長期虧損,電價如何不漲?2012年由於電價上漲太厲害,能源局及台電希望九家民營電廠調降購電費率,被拒。當時公平會認定涉及聯合行為,重罰60億,2017年高等行政法院判免罰。(https://goo.gl/U740zt)
近年造成台灣電價上漲的元凶,是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台灣的能源八成仰賴進口,也就是價格高低操之在國際,而非在我。但能夠操之在己的、便宜的核電民進黨棄而不用,先廢核四,未來要以綠代核,以氣代媒,成本每年憑空增加兩千五百億。(https://goo.gl/TPbwCi)
其他關於能源、核電等文章、書籍、影片請看:
https://goo.gl/P3RBm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連漲五年的基本工資,明年可能要凍漲? 2016基本工資調漲1.5%的提案,被工商團體以「經濟成長率低迷」為理由,全力封殺,但同時勞工團體喊出的訴求:是26K,並呼籲勞動部制定出一個公開透明的計算公式,讓基本工資能夠真的保障勞工生活,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應該制定的是一個「參考用公式」,做為審議會協商時...
物價指數調整計算 在 蘇治芬 Facebook 八卦
為農民請命!老農津貼調高為八千!
在今早10:00,我與民進黨的農業縣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為了實現公平正義照顧農民,當初由耀伯(戴振耀)推動老農津貼暫行條例立法。
法定老農津貼四年調整一次,明年又要重新調整。我們為農民請命,研擬重新討論津貼計算基底,採農業所得為計算基礎,並納入農民退休制度,鼓勵青農投入、保障老農老有所終。
1. 以農民實際所得、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調整老農津貼為每月8175元。
2. 規劃農民退休制度,農民納國保,雙重照顧沒煩惱
#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從農越久領越多
#老年生活有保障
更多影片📺 https://tinyurl.com/y36qaywn
📲快來加我Line:http://nav.cx/6njWqVs
物價指數調整計算 在 蘇治芬 Facebook 八卦
為農民請命!老農津貼調高為八千!
在今早10:00,我與民進黨的農業縣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為了實現公平正義照顧農民,當初由耀伯(戴振耀)推動老農津貼暫行條例立法。
法定老農津貼四年調整一次,明年又要重新調整。我們為農民請命,研擬重新討論津貼計算基底,採農業所得為計算基礎,並納入農民退休制度,鼓勵青農投入、保障老農老有所終。
1. 以農民實際所得、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調整老農津貼為每月8175元。
2. 規劃農民退休制度,農民納國保,雙重照顧沒煩惱
#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從農越久領越多
#老年生活有保障
更多影片📺 https://tinyurl.com/y36qaywn
📲快來加我Line:http://nav.cx/6njWqVs
物價指數調整計算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連漲五年的基本工資,明年可能要凍漲?
2016基本工資調漲1.5%的提案,被工商團體以「經濟成長率低迷」為理由,全力封殺,但同時勞工團體喊出的訴求:是26K,並呼籲勞動部制定出一個公開透明的計算公式,讓基本工資能夠真的保障勞工生活,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應該制定的是一個「參考用公式」,做為審議會協商時的依據。因此工資審議會決定,將2016年的調漲問題延到11月討論。其實台灣早在1988年就開始調整基本工資,但在1997至2007,曾因為亞洲金融風暴與大量產業外移,工資凍漲長達十年。面對工資到底怎麼算、需不需要參考公式,勞、資、學、政四方,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目前台灣主要參考的指數有三個:消費者物價指數、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但對於參考指數的採用,還是有很多爭議,到底基本工資應該要怎麼算?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作法。
在全球工時最短的法國,是由法定最低薪資委員會(SMIC)決定薪資調整,在每年1月與7月都會舉行工資調整的會議,除了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最低所得者購買力以及政府年度經濟報告外,只要通膨在一年內超過2%,政府就會馬上啟動調整機制,招開調整會議,就算經濟再不景氣,最低薪資還是必須依法參考物價指數調整,除了法律規定之外,法國更是經常性的發起大罷工,與資方進行薪資調整的談判。
而在韓國,最低工資則是由最低工資委員會制定,從2011年開始,近五年來的最低薪資調整,每年都超過5%,2016年的漲幅更高達8.1%,創下五年來新高,這樣的數字也不禁讓人好奇,到底韓國是怎麼算出來的?根據韓國最低薪資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韓國最低薪資主要參考的指標有三個:勞動生產力和利潤分配的比例、勞工生活開銷與比較性勞工薪資,2005年更加入所得分配比率,並且在每年的調整會議上,檢討上一期的計算方式。這些以勞工為主的指標,加上發達的工會組織,讓韓國就算受到MERS疫情的影響,經濟成長不如預期,還是爭取到一定程度的調整。
當然,基本工資沒有完美公式,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但在台灣參考公式不明,勞資雙方認知落差的情況下,要確保基本工資能夠真的保障勞工生活,我們仍需要檢討與協商,現在勞動部已經著手擬訂基本工資的參考公式,能否在11月的審議會,提出兼顧勞工權益及企業成本的方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peHllF6c8s/hqdefault.jpg)
物價指數調整計算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張超雄議員動議 「調升最低工資水平至時薪33元或以上」議案的修正案
張超雄議員:多謝馮檢基議員提出這項"調升最低工資水平至時薪33元或以上"議案辯論。我們贊成這項議案所建議的時薪33元,因為那是按基本生活需要、綜援線、工人及其家人的需要而釐定的。以今天的通脹來說,時薪33元老實說是很基本的,可惜我們仍未能把最低工資調整到這個水平。再者,我們在訂定現時的最低工資時,所參考的物價指數其實落後了兩年,所以,現在的機制是相當有問題的。
代理主席,我的修正案是有關殘疾人士的,當中主要分為兩部分。在第一個部分,我指出由於殘疾人士要接受生產力評估,所以,他們得到的工資可能低於法定的最低工資。或許讓我向大家提供一些普遍性的數字。老實說,目前,有關殘疾人士的統計是比較缺乏,最有公信的要算是政府統計處("統計處")在2007年、2008年進行的一項相對而言是較具規模的統計。儘管距今已是五、六年,但那是唯一的數據。統計處的第四十八號專題報告書指出,香港人口中約有6.2%至6.5%是殘疾人士,即大概有44萬人。為甚麼是大概?這是因為連統計處也承認,調查發現,智障人士的計算很明顯是有偏差,所以,他們最後惟有作一些估計。
既然香港的殘疾人士佔了人口的6%以上,他們其實為數不少,但當中屬於經濟活躍的只佔13.2% -- 相對於整體人口,即有超過六成。在就業方面,只有11.8%殘疾人士有工作 -- 相對於整體人口,即只有五成殘疾人士正在就業。由此可見,只有極少數屬於經濟活躍的殘疾人士能夠就業。單憑這一點,我們已經可以說,殘疾人士找工作是困難,而即使找到工作,工資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份專題報告書亦顯示,殘疾人士的每月收入中位數是6,800元,相對於當時整體人口的月入中位數10,100元,兩者之間有相當距離。推行了最低工資後,法例容許殘疾人士提出接受生產力評估。當時給予的理由很簡單,便是如果劃一推行最低工資,競爭力相對低的殘疾人士或其他人可能會失業,因為既然要支付更高的工資,老闆當然寧願聘請能力高的人,能力低的自然便較吃虧,可能會失去工作。
容許殘疾人士接受生產力評估,是為了保障他們。如果殘疾人士主動要求當局評估他們的能力,一旦評估員經評估後認為他們在工作崗位的能力等於一般生產能力的八成,他們的最低工資便會打八折,即28元八折,他們會少收了一些;如果評估結果是七成,最低工資便打七折,即是連20元也沒有。
老實說,很多殘疾人士感到這項安排是侮辱,對他們非常不尊重。為甚麼殘疾人士要面對被估評的壓力,然後工資要被打折?基本上,這是有違最低工資的精神。
最低工資的精神,在於我們只要在社會上願意付出勞力,不論生產力、崗位、工作性質、男女老幼,拿回家的報酬應該足夠維持基本生活。可是,為何殘疾人士即使付出了勞力,拿回家的報酬也無法讓他們得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所以,生產力評估本身就有問題。
日期: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1時正
地點:立法會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sGvhJn8pU/hqdefault.jpg)
物價指數調整計算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張超雄議員:剛才局長提供了一些新數字。不過,這些新數字亦顯示,現時領取綜援而租住私營房屋的綜援住戶中,仍然有超過一半住戶的租金高於綜援的租津上限。這即是說,這些綜援住戶需要從他們的生活費中,拿部分來補貼租金,這是有欠理想的。
根據局長的整項回答,基本上是沒有改動現時計算租津的機制。我引述他的說法,當局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來調整租金,這正正是問題所在,主席。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是指,50%以下,即整整香港半數人口的租金問題......
主席:請提出你的補充質詢。
張超雄議員:如果他不調整......因為綜援住戶的入息是屬於最低的10%,即在我們整體收入分布裏,綜援住戶是屬於最低的10%。但是,他卻用有收入的50%人口數字,來調整......
主席:張議員,你已經用了多於你可以用的提問時間,請盡快提出補充質詢。
張超雄議員:所以,我的補充質詢是,主席,究竟局長有沒有打算調整計算租津的機制?否則,根本完全無法反映綜援住戶的租金浮動。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多謝張議員的提問。我們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私人房屋租金指數作出租津最高金額調整,這安排在1998年獲立法會同意,並且到現在都行之有效。
我想強調的是,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適用於50%屬較低開支的住戶。大家都知道,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傾向較低開支的住戶組羣,當然,正如我在主體答覆所說,板間房及其他不同類型房屋的租金都有反映,所以是有代表性的。我覺得這個機制行之有效。
我剛才說,我們會根據這個指數,按每年的趨勢來調整租津最高金額。所以,兩方面都反映在實際數字上。
主席:張議員,你有甚麼問題?
張超雄議員:他根本沒回答我的問題,他只是重複我的說話,這是沒有意思的。我剛才問他:由於機制沒有效,便要更改,究竟他會不會改呢?
主席:張議員,你認為這個機制無效,但局長剛才卻解釋說他認為這個機制行之有效。如果你不同意,便要在其他場合跟局長進行辯論了。
立法會大會
檢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租金津貼上限
日期: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1時正
地點: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zrBwD7YS3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