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緯23.5度的咖啡城市之旅 - 兩天一夜完美的阿里山咖啡與美食 |
就在二十九號正完成阿里山旅行文的今天,阿里山咖啡媒合會競標價格打破紀錄,今年日曬後製特等獎的咖啡豆五公斤非常驚人的達到台幣四十三萬,真的是全台最強咖啡產區!
其實上阿里山已經很多次了,以往是為了採訪咖啡莊園和咖啡評鑑而上山,沒有太多時間有比較深度的旅遊,前個周末很幸運有幾個知名的旅遊部落客大咖瑪格、AJ、許傑帶路,喝咖啡吃美食看風景住哪裡,都幫大家安排好了,一次享受阿里山咖啡,美食饗宴,山林散步,鄒族原住民文化,直接先破梗把第一天和第二天行程跟大家分享 !
第一天
【走廊咖啡 、特富野巨木群步道 】 咖啡與巨木群步道
【鄒風館部落餐廳】- 午餐
【金皮雕工作室】- 皮雕體驗
【鄒築園】- 品嚐冠軍精品咖啡
【奮起湖大飯店】- 住宿和晚餐
第二天
【奮起湖車站】 - 老街、甜甜圈、星空小屋、大姑媽咖啡
【山芙蓉】 - 午餐
【阿榮的店】- 精品台灣咖啡與手工煙斗
【宿瓦納咖啡茶屋】- 不插電咖啡體驗
【生力農場】- 晚餐
【隙頂二延平步道】- 欣賞茶園和雲海全景
【不遙遠的咖啡產區距離】
過去在咖啡生豆商工作的時候,需要飛往國外的咖啡產區,飛往當地後,還要舟車勞頓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咖啡莊園,住在台灣的人真的很幸福,除了咖啡館的密度高,喜歡喝咖啡的人如果想深入了解咖啡種植和後製的過程,從中部市區前往阿里山咖啡莊園只要大約兩個小時, 而且路況相較國外崎嶇克難的道路來的平順很多,我們講的 Seed to Cup ,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的過程,這樣的距離在世界的任何大城市比較起來短了很多,這也是台灣咖啡產業非常大的一個優勢。
【走廊咖啡 、特富野巨木群步道 】
第一站我們一行人前往了特富野部落的走廊咖啡,特富野部落是鄒族兩大社區之一, 另一個是達邦社區。大家可以在走廊咖啡享受完咖啡後,步行到不遠的特富野巨木群步道,一入口就可以看到兩側種滿的咖啡樹,但由於乾旱和採收尾季的關係,咖啡樹上已經沒有了太多果實,真的很期待下次在咖啡採收期來到這邊,可以很近距離看到滿滿的咖啡櫻桃果實,還好隨後壯觀的樟樹巨木群馬上彌補了沒看到咖啡果實的遺憾,步道陡度不高,加上完善的階梯,很適合各個年齡層前往,竹林的景色也相當適合拍美美的照片。
特富野步道(樟樹巨木群)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1鄰14號
【鄒風館部落餐廳】
鄒風館餐廳就在達邦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和達邦國小旁,google 評價也相當不錯,有4.2顆星,這次品嘗到了許多用當地食材和原住民傳統的料理,像是有點像粽子的獵人包改良版本,以前傳統可能只有米飯,廚師的改良版有小米,黑糯米,芋頭,肉和魚,吃完一個就滿有飽足感,當地野菜製作的沙拉,口感軟綿的愛玉豆腐相當特別,用當地特產的愛玉來料理,愛玉是台灣特有亞種,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嘉義縣是全台愛玉產量的冠軍。自己最喜歡的一道料理是咖啡入菜的咖啡梅醬排骨,入味平衡,不會死鹹甜。
鄒風館部落餐廳(鄒達邦餐飲、工藝複合館)
https://www.facebook.com/Avaiyangyang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20號
電話:0938 867 380
【鄒族達邦家屋、神聖的庫巴( KUBA 男子集會所) 】
沒想到在鄒風館的餐廳旁就有仿鄒族達邦傳統家屋的展示,小小的屋子卻蘊含了豐富的鄒族傳統的文化和歷史,從外觀可以看到他們以竹材為牆壁,茅草來覆蓋屋頂,一進到家屋會先注意到那煙燻的天花板,導遊說到這有防蚊蟲的功能,家屋的中央是火塘,上方就擺設了許多家用品和食物,導遊還說他們的傳統是將過世的家人葬在家裡,如果埋不下了,活著的人會搬離蓋新的家屋,但我看了其他書的介紹,似乎也會因為死亡的方式不一樣而改變埋葬的位置。
庫巴的外型設計像是大型的涼亭,沒有牆壁,用芒草和茅草為屋頂,位於部落的中心,在鄒族心中是神聖且不可侵擾的場所,只有達邦和特富野兩大社建有庫巴,直到現在遊客都是禁止進入的,他們會在這邊舉行傳統的祭典、成年禮、送神祭等儀式,是鄒族政治、 宗教和社會運作的核心。
【金皮雕工作室】
記得去年第一次來到這邊,不是體驗皮雕,而是咖啡評鑑評審晚上聚餐的地方,沒想到這次很幸運能因為合作案有機會真正來到這邊實際看到老闆娘梅惠老師實際示範皮雕的工藝,店內的皮件藝術品有豐富的鄒族文化,另一種深入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方式。
金皮雕工作室
電話:0910 616 848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2鄰72號附1
【鄒築園】
晚餐前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熟悉的鄒築園咖啡館,從金皮雕工作室走過來只要五分鐘的步行時間,他們的咖啡莊園位於阿里山大約海拔1,300公尺,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在海拔高度和日夜溫差日照等等,都是非常適合種植咖啡豆的條件,鄒築園已經儼然是台灣之光,國內外拿過無數的獎項,而人稱阿里山咖啡王子的創辦人方政倫,在2017年榮獲十大神農獎,是國內知名的咖啡農,非常推薦大家如果有來阿里山一定要來喝杯他種的咖啡。
我們到達的這段時間剛好是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和生豆後製邀請賽的期間,擔任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他已經忙得天昏暗地,打完招呼後他就馬不停蹄的前往莊園處理後製賽的咖啡豆。一行人一次點了不同的處理法的咖啡,比較了解咖啡的我一一和隨行的部落客們講解不同咖啡後製與風味的連結。咖啡後製大致分為三類,日曬、水洗、蜜處理,日曬的通常發酵風味較為強烈,水洗則是相對乾淨明亮的酸質,蜜處理介於兩者之前,但也依照部分果肉與果膠發酵程度的不同,在風味上也有差異,在享受完美味的咖啡和甜點後,我們起身出發下榻的奮起湖大飯店。
鄒築園
電話 :0979 799 799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二鄰七十一號
【奮起湖大飯店 - 經典的雙主菜鐵路便當】
晚餐是飯店裡奮起湖經典的雙主菜鐵路便當,雙主菜分別是戰斧軟燒肉、燜燒烤雞腿,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吃不下了,但因為米飯和配菜都好吃還是把整個便當吃光光,相較於燒肉的咬勁,我比較喜歡雞腿的軟嫩。
奮起湖大飯店
地址 :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78之1號
電話 : 05-2561888
【奮起湖車站、老街與老老街】
早起的第一杯咖啡是老老街的大姑媽雜貨店裡的阿里山咖啡,老老街的位置就在穿過老街,步行不到五分鐘的距離,我很好奇的問為什麼是老老街,原因很單純,大姑媽雜貨店這條街道比車站旁的老街還要老,而大姑媽本身這棟建築就已經是上百年的歷史,上面寫著建於大正二年(民國2年),大姑媽取名來自紀念老闆的媽媽,咖啡來自自己種植的咖啡莊園,單品咖啡由老闆親自手沖沖煮,水洗口感平衡風味帶有些許果酸,尾韻有著蔗糖香氣。早起老街的幽靜和咖啡香令人陶醉與此。
大姑媽阿里山咖啡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2號
電話:05-2561253
【 宿瓦納咖啡茶屋 - 不插電咖啡體驗 】
吃完午餐後,我們到了宿瓦納來體驗不插電的咖啡製作過程,從生豆的脫殼到咖啡烘焙、研磨、沖煮,都不需要任何的電器,我跟跟同行的夥伴說,這趟下來,除了咖啡的採收和後製過程外,基本上都參與咖啡 seed to cup 的整個流程,相當豐富的咖啡知識之旅。
老闆娘先給我們了一包乾燥完成的帶殼豆和一個布袋,將帶殼豆放進布袋中,然後甩擊到堅硬的表面上,力道還不能太小,可以想像以前的咖啡農光處理帶殼豆是多麽辛苦了,接著把脫完殼豆生豆和殼的碎末放到篩子上,直接將殼給吹掉,就會只剩下乾淨的生豆。
老闆娘準備好了像是手搖爆米花的小網和瓦斯爐,咖啡烘焙其實概念和料理一樣,都是一種加熱食材的過程,如果我們講一塊肉火力加太大烤,會導致外面可能熟透但裡面沒熟,但咖啡不像牛肉一樣可以是沒熟的,沒有烘透的咖啡會有點蔬菜豆類的風味,而烘焙過度的咖啡會有很重的焦苦味,也很難呈現咖啡產地原本的風味。
最後我們將烘焙好的咖啡用濾泡式來沖煮,由於我想做比較淺的烘焙,烘焙的節奏和時間就比較快,不過太接近火源,導致豆表外接近中焙,但豆芯沒有熟透,喝起來有點青草味,同行的AJ 的豆子就較深焙,喝比較比較厚實,比較帶有煙燻、堅果、巧克力的風味。
宿瓦納咖啡茶屋
嘉義縣阿里山鄉九鄰樂也301-8號
交通資訊
距離石棹約5分鐘車程,為在台18線64.4K左右,請留意路邊公里數指示牌;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約40分鐘車程,距離奮起湖則為15分鐘車程。
05-2561702
【生力農場】
最後的晚餐是我這兩天最喜歡的一餐,隨行的部落客們也是邊吃邊讚嘆,其中的苦茶油雞是我這次旅行最期待的一道菜,用的是他們自己種的薑,雞肉是用苦茶油慢慢憋熟的,不是用炸的,薑片香氣濃郁口感不油膩,雞肉也很鮮嫩,鮮魚是老闆出海自己釣的,由於南瓜在阿里山不是當季,東昇南瓜是從花蓮壽豐鄉宅配過來的,甜度非常高,龍鬚菜是阿里山當季的蔬菜,烏龍茶排骨湯在品飲食也可以喝到茶的回甘,豬腳也有用紅茶入菜,也是濃濃的茶香,甜品蛋糕更是一絕,也是用阿里山紅茶做的,搭配乳酪內餡,吃起來微鹹不甜膩,甚至吃完後許多同行的朋友還外帶回台北。
生力農場民宿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隙頂9之5號
電話 : 05 258 6785
阿里山Easy GO - https://alishan.welcometw.com/
阿里山新印象 - https://www.facebook.com/Alishan.nsa/
本遊程體驗由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廣告邀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天,艾威相約老友兼填詞人梁柏堅到土瓜灣,光顧一家貌似平凡,但很有特色的小菜館。艾威說他個人喜愛平民化菜式。但平凡不等於沒有要求,如何將一道看似簡單的菜式,做出來與別不同,很考驗大廚心思。艾威選的小館叫「一鍋峰」,位於土瓜灣,非常人氣,要預訂才吃到。招牌菜有三道,都是艾威的心水,酥炸白飯魚、樟茶鴨和...
牛樟茶製作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八卦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台灣美食代表:牛肉麵與萬惡宵夜時間】
講到國共內戰,不得不說因此讓臺灣的美食舉世聞名,但非常沒有台灣價值。
最大的主因就是1949年時,一大堆銀行家、實業家與西北土霸逃難來台,連帶把他們的大廚們也帶來了。到了狹窄的台灣,雖然家家標榜「正宗」,其實卻是我抄你,你抄我,互相吸收對方長處,進而激盪創新。(就像所謂的粵菜飲茶,卻滿滿江浙小菜與甜點)
另一個重要色彩,是台灣戰後經濟崛起,相當仰賴西元60年代的代工移轉:日本經濟開始升級,初級代工向台灣地區與韓國移轉,加上日本需求復甦,台灣地區遠洋漁業開始蓬勃發展,日本客人與日本需求,帶入濃厚日本料理色彩(日本殖民時期,日漢分界很嚴的,那時哪有啥日本料理傳入民間!)。
1970大量滇緬孤軍帶著家眷移來,又帶進滇緬泰系菜色,1990後,因新加坡彎道超車成為台灣地區的新大主顧,台灣地區也開始有許多南洋新娘,南洋菜色也開始融入。不過,福編不是要講這麼多食物,福編要來講的是到今天仍最具台灣代表性的:牛肉麵。
大家都知道牛肉麵口味可分為兩大類:清燉與紅燒,而清燉的歷史又比紅燒的來得久(如果有誰說,牛肉麵台灣首創,他一定是個沒讀好書的潛台獨份子),但是福編不想講清燉,因為清燉牛肉麵不是台灣能說嘴的。
牛肉麵肯定嘉慶年間就出現,但那是回族的清燉牛肉麵。廣義漢人因為文化上普遍不吃耕牛(但客家人很多吃牛肉,因為很多客家人是不靠耕牛,靠採茶、種樟、採果、當兵而活),故少數會吃且能吃牛肉的軍人與官宦世家,吃的多是祭祀後的烤牛肉。
(福編簡單講,嘉慶年間就出現所謂的蘭州牛肉麵,講究燉蘿蔔、香菜、辣椒的清燉,而台灣的清燉牛肉麵,也多為民國38年,跟著中華民國政府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甘肅的回族,將清燉口味的蘭州牛肉麵引進了臺灣,因此早年在賣清燉牛肉麵的業者,幾乎都會標榜「清真」二字,意指符合伊斯蘭教規條的可食用食物。
○紅燒牛肉麵的產生
但福編要說呢,真正具原創代表性的紅燒牛肉麵,就肯定在台灣所創。紅燒牛肉麵怎麼產生的?因為岡山。1950年,美軍開始協防台灣,岡山也開始有美軍顧問進駐,當時美軍是不分官兵,每天都有固定食糧配給的,包括惡名昭彰的SPAM午餐肉與亞洲百姓視為珍品的牛肉罐頭。而天之驕子的空軍飛行員也因美援得到牛肉罐頭補給。
但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也會膩吧!再加上當時的美軍牛肉罐,其實是corned beef(醃牛肉,為保存方便),又乾又硬又鹹,於是乎美軍看到每天都有的罐頭全都出現嫌惡,連空軍飛行員也開始討厭牛肉罐了。
∞(BTW,聞名的美軍殺人案,據傳就是美軍黑人補給士官雷諾,幹起當時常見的生意:盜賣美軍剩餘罐頭,因嫌獲款太少而槍殺配合的劉自然先生)
岡山因為當時美軍與飛行員多,成了牛肉罐最大「產出地」,但岡山又有滿滿的四川空勤士官與士兵(國府原希望倚天險守四川西南與台灣,但1949年12月四川防線崩潰。12月7日,兩蔣搭機飛往台灣,宣布「大陸淪陷」,最後空軍飛機也大量載走成都基地的士官兵與家眷,因此台灣基層外省人中,四川人也不少,而且很多是空軍地勤)
需錢孔急又常餓肚子的初代空勤士官與士兵們,拿出家鄉常見的麻辣醬製作法,用上屏東鹽埔的朝天椒,做了辣味豆瓣醬,再加上川菜常見的花椒、八角等與肉燉煮的「紅湯肉」做法,拿美軍牛肉罐來燉煮,燉煮後牛肉的醃製佐料也讓湯味更濃香(韓國部隊鍋也是類似思維,煮火鍋肉變嫩,醃漬料也助湯頭),牛肉也更軟嫩入口。四川麵食雖然不那麼發達,但因為當時軍隊主食也是美援麵粉,紅湯牛肉加上麵條,自家吃也賣錢,很快地陸海軍將官、來訪官員都品嘗到此美味,紅燒牛肉麵也在短短10餘年間快速蔓延到台北、高雄等地的市區,不作農的商賈世家也趨之若鶩,紅燒牛肉麵開始遍布。
◎紅燒牛肉麵的演進
當牛肉麵開始傳到台北與陸軍營區後,善於和麵擀麵的山東與山西廚師讓牛肉麵更上一層樓,講究起麵條要Q,口感更佳,但牛肉湯油膩鹹辣,山西廚師加上番茄平衡,而東北廚師則加上酸菜,平衡油膩。台南本地入伍廚師,配合台南人早期以糖入菜顯尊貴,開始加點糖於湯頭又收畫龍點睛之效,大增甘甜風味。而部分本省廚師,把藥膳作法融入,也意外受到歡迎。
民國60年,經濟起飛、美援停止,雖然不再有大量牛肉罐頭,卻有大量淘汰乳牛與進口牛肉、牛骨,牛骨熬湯變名店的必備原料。一碗集酸香鹹辣甜麵條滑Q的牛肉麵,正是台灣族群融合與時代變遷的美好縮影。
※福編因祖上務農,怕吃到乳牛肉與黃牛肉,但又難忘湯頭美味,後來乾脆專吃沒有肉的牛肉湯麵。
※沒肉的牛肉湯麵最早是一種美意,讓那些想吃又吃不起牛肉麵的學生、工人、司機吃飽品香用。但後來因為不少務農子弟不再務農,台北求學工作或服兵役都嘗過牛肉麵美味難以忘懷,就吃牛肉湯麵解饞兼不違祖訓。
====================
㊣說這麼多,來介紹好康的牛肉麵(第一波)!
老趙刀切麵,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60之60號(捷運大安站附近)
要說福編這個假台北人對台北有啥鄉愁,就是這家信維市場的老趙刀切麵了。叫碗牛肉湯麵,加4夾酸菜,一點點辣蔥,酸香鹹甜辣一應具全。
這家湯頭典型地集八角、番茄、冰糖、白菜莖、醬油、辣豆瓣、大骨於一鍋,火沒停過一直熬,很多運將愛這家豬腳。麵條Q,湯頭美,價格低,簡直就是我心中台北的市魂所在。
這家超受運將歡迎。
==
富宏牛肉麵,台北市萬華區洛陽街67-69號(北西門町,中華路北站附近)
大碗牛肉湯麵60元,福編愛死了! 還附隨便挖鹹菜式酸菜,更重要有隨便加的牛油與辣牛油。但就算吃一般牛肉麵,在台北也算平價。
福編習慣叫大碗牛肉湯麵,加1匙鹹酸菜,然後加半瓢辣牛油,就算隆冬吃了也全身舒服!交通還很方便!
這家店也是很多苦讀上進的窮學生與普通(非富豪非潛逃)香港觀光客之愛。
==
老紀牛肉館,高雄市鼓山區明華路222-1號(高等法院後面偏西)
韓前市長最愛的高雄牛肉麵,招牌麵是類似南洋作法,用滾燙大骨高湯淋高品質生牛肉。但牛肉火鍋也是該店招牌。
這家算高雄市高檔,但物有所值。
==
牛小弟牛排館,高雄市鼎山夜市、忠孝夜市、左營大路均有。
另類美味牛肉麵,福編最愛鐵板麵,配合牛骨熬出的黑胡椒醬與鐵板煎的半熟蛋,又香又順口至極。但福編幾位親友,則酷愛雞腿排與嫩肩牛排(附鐵板麵)。
這家算高雄市平價頂級鐵板,物超所值。福編偶而會吃花枝排。
多想想美好,少一點仇恨,才是韓市長愛與包容的真義。
#這是台灣的共同記憶,#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
希望美食能讓大家想起,#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福編寫這一篇的主因,是因為韓前市長主張與對岸用共同語言合作,尋求美好避免衝突。卻被綠營抹黑成舔共賣台,而藍營某些人雖然愛吃牛肉麵卻因私心跟著落井下石而有感而發。
牛樟茶製作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八卦
【趙南開x郭家宏 用故事做設計】
簡潔優雅的牛舌凳,是宜蘭椅國際設計大賞金獎作品。
由藝術家趙南開與郭家宏共同設計,選用台灣在地木材製作,包括木質堅硬木紋美觀的國產一級台灣櫸、具濃郁香氣的樟木,以及紋理緊密香味獨特的桃花心木。除了減少碳足跡對環境的影響,更賦予貼近土地的情感,符合原創設計精神,讓大家能更珍惜台灣的天然資源並與自然共存✨
🌲趙南開-視覺藝術創作者,曾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坎培拉藝術學院玻璃工藝與設計系深造,作品典藏於博物館和公共機構。
🌲郭家宏-曾遠赴芬蘭阿爾托大學學習,以實驗的精神專注於木頭材料的探索,順應材料的性格發展成為設計作品。
他們一起創作了這個親子共讀回憶的椅子,椅凳下方獨特的雙牙條設計提供布偶、繪本的多用途收納空間。透過親子共讀,在每個孩子的童年夢土中種下希望的苗,萌芽成長。
凳面設計發想則來自宜蘭牛舌餅;想像大啖在地小吃佐茶米茶,眺望蘭陽平原的美景,金黃耀眼的稻浪圍繞著田間小徑🌾 和這片土地孕育的質樸子民❤️
🌳原創限量商品,預購倒數中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OxStool?r=adc207f081
#台灣的椅條 #牛舌凳 #預購只到2020年1月5日
牛樟茶製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這天,艾威相約老友兼填詞人梁柏堅到土瓜灣,光顧一家貌似平凡,但很有特色的小菜館。艾威說他個人喜愛平民化菜式。但平凡不等於沒有要求,如何將一道看似簡單的菜式,做出來與別不同,很考驗大廚心思。艾威選的小館叫「一鍋峰」,位於土瓜灣,非常人氣,要預訂才吃到。招牌菜有三道,都是艾威的心水,酥炸白飯魚、樟茶鴨和果皮炒牛河。
三道菜各有特色。酥炸白飯魚,嚴選本地漁民捕獲之多肉品種,條條肥美炸出來,鬆化可口。樟茶鴨,做法繁複,先滷熟再吊乾,吊乾一天後煙燻,掛乾後上皮,最後再燒。前後要花上三天時間處理,價錢不貴,難怪艾威大叫超值。
最後是果皮炒牛河,選用優質果皮配以大孖醬園出產之頭抽製作而成,特別濃郁香甜。
採訪:鍾幕亭
攝影:羅凱琪、何郁輝、鍾幕亭
收音:朱周六
一鍋峰
地址:土瓜灣九龍城道51-53豐裕大廈地鋪
電話:2356 789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4pm–12mn
詳情: http://bit.ly/2LX2knj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 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牛樟茶製作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評價
法國米酒釀冰鎮慢煮南非四頭鮑配青蘋果沙律 $228
法式香煎鵝肝配中式自家製酸梅醬 $188
牛肝菌花膠栗子燉鵪鶉 $538/盅
- 花膠螺頭片波士頓龍蝦湯 $158
- 香煎1++橫城韓牛西冷扒 $588
- 煙燻樟茶法國鵪鶉 $368
- 鎮江醋慢煮美國牛肋骨配黑醋珍珠 $328
- 花雕蛋白蒸新鮮法國麵包蟹 $588
- 石鍋素鰻魚炒飯 $228
- 分甘同味 $108
CUBUS28
係一個星級新派中菜
由經驗豐富既大師傅主理
中西風格大融合,服務又好
相信好快會得到米芝蓮既推薦
上次過來吃點心,已經覺得非常出色
今次再訪晚餐
終於可以試到大開眼界既菜式 法國米酒釀冰鎮
慢煮南非四頭鮑配青蘋果沙律
用上特大南非四頭鮑魚慢煮
食之前再噴法國米酒提味
鮮味而嫩滑,口感細緻
再配青蘋果沙律,是一道出色的前菜
法國米酒
李白
香味似日本清酒又有一點像香檳
甜香易入口,近乎沒有酒味
以中西合璧的方法釀製,味道也充滿驚喜
牛肝菌花膠栗子燉鵪鶉 $538/盅
香氣濃郁,但入口味道清甜
牛肝菌香氣散發,香而不濃
這一碗湯係我飲過最出色之一既燉湯
追加一碗店家招牌之中既皇牌
花膠螺頭片波士頓龍蝦湯
花膠彈牙
每一口都喝到龍蝦既鮮味,口感豐富
法式香煎鵝肝配中式自家製酸梅醬 $188
甘香既鵝肝,配搭自家製的酸梅醬
鵝肝煎得脆口甘香,入口即溶
配以酸梅醬味道更突出
煙燻樟茶法國鵪鶉 $368
西式裝盤,中式做法
不麻不辣的經典川菜做法
用了法國鵪鶉製作,再作煙薰
散發淡淡煙熏香加上皮脆肉嫩帶鹹香
特別有風味
香煎1++橫城韓牛西冷扒 $588
頂級韓牛西冷
橫城牛著名韓牛品牌
油花分布平均入口軟嫩而帶彈性
牛魔王不能錯過!
如果你生日,可以預訂放煙火來祝賀呢!
鎮江醋慢煮美國牛肋骨配黑醋珍珠 $328
同樣用上慢煮方式
換上食材是牛肋骨肉
配黑醋珍珠
今次就係中式醬汁,西式食材既結合
開胃酸甜,食慾大增,最岩夏天入饌
肉質細嫩,牛肉味特濃
花雕蛋白蒸新鮮法國麵包蟹 $588
用了法國新鮮麵包蟹,本身已經夠吸引
但最令人回味係那花雕蒸蛋白
蒸出來的蛋白滑溜,有鮮味又有花雕香氣
美味又高貴海鮮菜式
石鍋素鰻魚炒飯 $228
石鍋上菜
素鰻魚肉
日式煮法
出奇地好食
米身脆口,底層有飯焦,一口氣吃到見底~
分甘同味 $108
參做甜湯,少少甘味,淡淡甜味
消暑易入口
花旗參桂圓糖水
#銅鑼灣美食 #CUBUS28 @CUBUS28 #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