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了一班廣州,感觸很多。
這班航班上30%非洲人,70%中國人。非洲客人都是要去廣州做生意的,很多人到廣州採購,回非洲賣商品。中國客人很多是爺爺奶奶,閒聊了幾句,他們笑瞇瞇地說要去「迪拜」玩。
在做晚餐服務的時候,通常我都第一個搶做飲料吧。但我知道這一班,大部分的客人要吃米飯或是麵才覺得是一餐,外國組員又不太懂這個,所以我做餐車。晚餐供應的是魚肉飯,或是牛肉馬鈴薯。很多爺爺奶奶點了牛肉之後,我會提醒他們,要點魚肉才有白飯。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哪有吃馬鈴薯吃得慣的這種事。有些人乾脆不吃餐了,只想吃方便麵,因為要有湯,才算得上是一餐。每個爺爺、奶奶我都問他們要喝什麼,因為做飲料吧的是外國人,我知道老人家不會講英文。每個我都問他們要不要喝點酒,因為我知道,如果是自己的奶奶,她一定會想來上一杯暖暖胃。
送完餐之後,很多客人等不及,直接把餐盤拿到廚房。不得了,餐盤一直來,我們在準備茶跟咖啡,完全忙不過來。其中一個外國組員在廚房,收餐盤收到翻臉,是真的直接翻臉。「我來吧。」我說。我接過一個又一個餐盤,直接在廚房收了快要一車。「妳很有耐性,我沒辦法。」外國組員怒氣沖沖地說。我笑了一下,因為看著這些客人,心裡想得都是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家覺得把餐盤拿來,是為了讓你方便。他們操著很重的鄉音,但說的都是感謝。
我從來不撿客人留在地上的餐盤,除非他是帶著小孩的爸媽,不然總覺得把餐盤丟在地上讓我們撿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就像你去餐廳吃飯,總不會吃完就把餐盤擺在地上吧,紀律問題。我總是會微婉的請客人自己撿起來,交給我。
但這一班,留在門邊的七、八個餐盤堆成一座小山,我深吸一口氣,彎下腰就去撿了。只輕輕地說一句:「下次麻煩不要把東西留在地上,尤其是門邊。」這個大叔連聲說:「好好好!是是是!」我知道他們出自無意。
這一班的客人不斷讓我想起自己家的長輩,如果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能去「杜拜」玩,我希望他們遇到的組員也能體諒老人家想吃飯,不吃馬鈴薯;我希望他們能笑瞇瞇地接過他們提早遞出去的餐盤,不發脾氣;或是彎下腰撿起他們無意留在地上的東西,不對他們大聲,不向他們說教。
老人家可能不知道,離開家鄉的世界不是那麼友善的,但至少在這一趟航班,先不要嚇到老人家了。
爺爺外公英文 在 黃大米 Facebook 八卦
【好好長大需要很多運氣(下)】
爸媽不是在家裡就是在醫院,如果爸媽是醫生,這一切合理又榮耀,如果爸媽是精神病患,這一切是無止盡的災難。
在一般的常識裡,都覺得思覺失調症跟遺傳有關,但文國士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沒有病症,文國士的爸爸念南一中,李安是同學,爸爸常考全校第一名,成功的階梯,他拾階而上,等待推門的光亮與榮耀,沒想到去當兵後,人都變樣了,開始出現被迫害的幻覺,一病四十年,吃進許多藥品、遭受過一堆電擊之類的治療後,他依舊能流利地說著英文,回憶高中時期的光彩,他是一個在功成名就的輸送帶上,不小心掉落的產品,染了塵沾了灰,躺在地上,過時滯銷,被丟棄在精神病院。
文國士的媽媽很愛唱歌,是兄弟姊妹心中最照顧人的大姊,奶奶說媽媽曾經在高中時被性侵,到底經歷過那些人間煉獄,讓她發病,迄今成謎。
文國士常常跟精神病患家屬聊天,病友的姐姐說,「我妹妹本來是名校的儀隊,前途一片大好,誰曉得聯考完後整個人就變了。」
人生的重擊,可以讓人搖搖欲墜,今天正常的你,敢保證自己明天不會被生活跟壓力弄到發病嗎?文國士想要他的故事,喚起社會更多同理心,喚起人心底的勇敢。
文國士的學歷非常「正常」,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輔大英文系畢業,成長的歷程中也走歪過,能好好長大得感謝兩位老師。
高中的班導鍾新南,陪他去玉里的療養院看爸媽,理解到文國士放蕩不羈外表下的憂愁,用關心與信任,在文國士高燒不退的夜晚用愛陪伴,在文國士失戀挫敗到想殺人時,在電話那頭陪伴他冷靜,讓情緒紓緩。
文國士第二個貴人,是念輔大時的謝錦桂毓老師,當父母缺席文國士的人生,社會的壓力、道德的價值,讓他必須愛父母、孝順父母,當自己負傷還要愛人,這多難啊!
是謝錦桂毓老師讓他明白,自己的感覺比社會的期待更重要,恨得坦蕩蕩,恨得如釋重負,才是愛的開始。
文國士之前曾經擔任偏鄉教師,現在在「陳綢兒少家園」擔任生活輔導老師,來這邊的孩子,他們多半是曾經長期被嚴重虐待或忽視的孩子。
他想以愛換愛,給這些匱乏的、隔代教養的、經濟弱勢,極可能走偏的孩子,一些力量,「教育最美的風景,不是望子成龍的期待得以兌現,而是陪伴一個生命的蛻變。」
文國士他從小被粗暴對待,他想用「溫柔」的身教,要讓孩子學會愛,「像我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其實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用暴力跟聲音去控場,當孩子在謾罵、嘶吼時,我用最溫柔的身教去軟化他,可能要第十幾次溫柔以待時,孩子們就學會退一點。」
他喜歡粉紅色,收藏粉紅色的東西,透過粉紅色去提醒自己要當個溫柔的人,放下性別、階級的框架。
文國士超越自己的出身,活出自己的名字,新書「走過愛的蠻荒」記錄自己的在「避瘋港」家的童年,採訪最後我問他,你可以用你的出身,讓弱勢孩子快速認同你跟他們一國,一般人要怎樣做,才能幫助弱勢的孩子呢?
他想了一會說:「面對弱勢的孩子你要給他舞台跟自信,帶他看見,他沒有看見的自己,讓他覺得『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文國士的故事上集,在前一篇po文)
採訪撰稿:黃大米
圖說:文國士上課情況(圖/文國士提供)
書籍: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爺爺外公英文 在 黃大米 Facebook 八卦
【好好長大需要很多運氣(下)】
爸媽不是在家裡就是在醫院,如果爸媽是醫生,這一切合理又榮耀,如果爸媽是精神病患,這一切是無止盡的災難。
在一般的常識裡,都覺得思覺失調症跟遺傳有關,但文國士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沒有病症,文國士的爸爸念南一中,李安是同學,爸爸常考全校第一名,成功的階梯,他拾階而上,等待推門的光亮與榮耀,沒想到去當兵後,人都變樣了,開始出現被迫害的幻覺,一病四十年,吃進許多藥品、遭受過一堆電擊之類的治療後,他依舊能流利地說著英文,回憶高中時期的光彩,他是一個在功成名就的輸送帶上,不小心掉落的產品,染了塵沾了灰,躺在地上,過時滯銷,被丟棄在精神病院。
文國士的媽媽很愛唱歌,是兄弟姊妹心中最照顧人的大姊,奶奶說媽媽曾經在高中時被性侵,到底經歷過那些人間煉獄,讓她發病,迄今成謎。
文國士常常跟精神病患家屬聊天,病友的姐姐說,「我妹妹本來是名校的儀隊,前途一片大好,誰曉得聯考完後整個人就變了。」
人生的重擊,可以讓人搖搖欲墜,今天正常的你,敢保證自己明天不會被生活跟壓力弄到發病嗎?文國士想要他的故事,喚起社會更多同理心,喚起人心底的勇敢。
文國士的學歷非常「正常」,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輔大英文系畢業,成長的歷程中也走歪過,能好好長大得感謝兩位老師。
高中的班導鍾新南,陪他去玉里的療養院看爸媽,理解到文國士放蕩不羈外表下的憂愁,用關心與信任,在文國士高燒不退的夜晚用愛陪伴,在文國士失戀挫敗到想殺人時,在電話那頭陪伴他冷靜,讓情緒紓緩。
文國士第二個貴人,是念輔大時的謝錦桂毓老師,當父母缺席文國士的人生,社會的壓力、道德的價值,讓他必須愛父母、孝順父母,當自己負傷還要愛人,這多難啊!
是謝錦桂毓老師讓他明白,自己的感覺比社會的期待更重要,恨得坦蕩蕩,恨得如釋重負,才是愛的開始。
文國士之前曾經擔任偏鄉教師,現在在「陳綢兒少家園」擔任生活輔導老師,來這邊的孩子,他們多半是曾經長期被嚴重虐待或忽視的孩子。
他想以愛換愛,給這些匱乏的、隔代教養的、經濟弱勢,極可能走偏的孩子,一些力量,「教育最美的風景,不是望子成龍的期待得以兌現,而是陪伴一個生命的蛻變。」
文國士他從小被粗暴對待,他想用「溫柔」的身教,要讓孩子學會愛,「像我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其實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用暴力跟聲音去控場,當孩子在謾罵、嘶吼時,我用最溫柔的身教去軟化他,可能要第十幾次溫柔以待時,孩子們就學會退一點。」
他喜歡粉紅色,收藏粉紅色的東西,透過粉紅色去提醒自己要當個溫柔的人,放下性別、階級的框架。
文國士超越自己的出身,活出自己的名字,新書「走過愛的蠻荒」記錄自己的在「避瘋港」家的童年,採訪最後我問他,你可以用你的出身,讓弱勢孩子快速認同你跟他們一國,一般人要怎樣做,才能幫助弱勢的孩子呢?
他想了一會說:「面對弱勢的孩子你要給他舞台跟自信,帶他看見,他沒有看見的自己,讓他覺得『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文國士的故事上集,在前一篇po文)
採訪撰稿:黃大米
圖說:文國士上課情況(圖/文國士提供)
書籍: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爺爺外公英文 在 【盧秀芳辣晚報】北市長民調藍白綠三腳督暗藏算計?! "外公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