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讓她嘛
文/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壓抑的委屈、未溝通的不公平?
他跟我抱怨著,妹妹霸道,又愛黏著他。無論他做什麼事,她也要搶著做、搶著玩,妹妹如果不懂,就要他教、要他讓。如果他不聽從妹妹的話,妹妹會說:「那我要跟媽媽說!」
他又氣她,卻又怕她。因為她常對他發脾氣,甚至還會打他。他本來是個很溫和的人,後來實在受不了了,就會還手,妹妹居於弱勢,就會向媽媽告狀。
這些事,媽媽都知道。但是,媽媽的立場態度倒是很一致:「你就讓她嘛!」、「她是你妹妹,你為什麼不對她好一點?你有做哥哥的樣子嗎?」、「她要打你,你就來跟我講,不要還手。你做哥哥的人,怎麼可以打妹妹?!」
他真的是怨氣沖天,他不是每次都還手,他也有跟媽媽反應過。媽媽的處理,就是問明原因之後,重複那像是咒語一樣的臺詞:「你就讓她嘛!」
基本上,媽媽的態度就是不處理,要哥哥把不滿的情緒吞下去。難怪哥哥每次心情不好的原因,幾乎都跟妹妹有關。人家說,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我看他卻因為這個妹妹,大概在學校還感覺比較自在一點。
媽媽的心態
我心想,有沒有可能是他講得太超過,畢竟我們有時候講氣話會講得比較誇張。結果我跟媽媽詢問,媽媽就開始抱怨妹妹,說妹妹的個性很拗、很衝動、很自我中心、勝負心很強,說妹妹比哥哥還需要上課,可是她這個做媽媽的也沒辦法、管不動……
我沒聽錯吧?意思就是,媽媽自己沒辦法處理妹妹的情緒與行為,所以要轉嫁給哥哥承擔?!
媽媽的想法,不但寵壞了妹妹,還傷害了哥哥。媽媽自己雖然暫時可以輕鬆一點,可是長久下來,沒有人會好過,而媽媽自己的耳根也不會太清靜。
這時,我開始同情哥哥,不知道他這種狀況,還要忍耐多久,這想起來就令人無力。不要說兒童很難忍受,連我這個成人,如果知道我要一直這樣被對待,不用說是十幾、廿年,如果我有能力的話,大概只要一個月,我就會想搬出去住了。
雙向性的兄友弟恭
如果回家後都要一直被欺負,連為自己講話的餘地都沒有。這種生活,會讓我對這個家的正向情感,全部被厭惡、煩悶等負面情緒所淹沒。然後,等我長大後,終於有能力離家,卻也要花很多時間療傷。因為在這種狀況下,不要說對妹妹,就連對於爸媽置之不理的態度,也很難諒解吧!
我不是反對「兄友弟恭」的倫理,只是那是雙向的。不管事情對錯,就要年紀較大的孩子「大的讓小的」,任由年紀較小的孩子任性、耍賴,這應該不是傳統理想中的期待。
尊重是互相的,即使是家人也一樣,年紀較小的人不講理,理論上大人就要出面管。
請同理哥哥的感受
以這件事來說,哥哥不是不願意,是實在沒能力處理,因為就連大人都處理不了。不要說媽媽,爸爸也應該不是不清楚哥哥的困境,但爸爸只要兄妹不吵到他就可以了,偶爾出來罵罵人,各打五十大板,算是交差了事。
如果媽媽真的無法處理,那至少要先同理哥哥的感受,要站在哥哥的角度幫他想。講得嚴重一點,不要說為了自己輕鬆,連母子關係都放著不管。
要誠心跟哥哥道歉,多跟他獨處,請他多幫媽媽一點忙,動之以情,這些作法都比只用權威來命令哥哥來得好多了。要讓哥哥知道,媽媽也有自己的能力限制,爸爸又不管事,實在很無奈。
協助方式
在這樣的基礎上,可以再跟哥哥談,要不要多幫他安排一些他喜歡的校外活動?妹妹的活動,也可以跟哥哥在家的時間錯開,讓哥哥的心情有喘息的時間,可以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
此外,爸爸是不是偶爾能單獨帶著哥哥去進行活動?如果不行,那麼其他親戚,願不願意花一點時間照顧哥哥?讓哥哥有一些正面的生活經驗,對人生有些期待,更有能量回家去面對妹妹。
妹妹的部分,也許處理起來真的比較累,但不是真的不能處理。說實在話,如果妹妹是這樣的狀況,反而我們要想著,要儘早來處理比較好,而不是採取兩手一攤的態度。我猜想媽媽有試過要幫助妹妹,只是,採用一般性的教養手段,效果不彰。不管有沒有診斷,還是要針對妹妹的狀況,找專業人員諮詢。
對我來說,有些有診斷的孩子,不見得比較難相處,反而更單純可愛。
洪老師小叮嚀
我其實很希望媽媽往自己的內心探問,自己是不是有偏心的狀況?會不會有狠不下心來管妹妹,卻可以對哥哥很不客氣的情形?還是單純只是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改不過來?
所謂傳統,不是囫圇吞棗的,不管對錯就要全盤接受。
.
引自康軒學習雜誌
https://www.top945.com.tw/celebrity_Data.asp?ID=337
--------------------------------------------
新書上市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ppt.cc/fRaAk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