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
每次台灣在面臨重大危機時,像SARS、八仙塵爆... 總少不了一些負面指責「受害人」的聲音,此次台灣首例「武漢肺炎」的病人,也是受到多方的指責:「她太自私了!」「得病了還上飛機?不顧別人死活!」「在中國爽賺錢,生病就會知道要回來害人?」等等許多不堪入耳的話。
其實,民眾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是人性,背後的原因當然是「恐懼」!
我親身經歷過SARS,不是在南部的「外圍地區」處理「疑似病例」,而是在SARS的核心重災區,處理最嚴重的病人!台大總共收治全國40%以上的病人,那年我是台大胸腔科總醫師之一,我們兩人一組,每天巡視掌握確診病例的病情進度與治療建議。每天都有好幾回的「未爆彈」! 台大也經歷了創院108年以來首次關閉急診二週的紀錄!全院病房空盪盪的、許多常規手術都取消了,大家都自嘲說,只剩下胸腔科和感染科醫師在上班,其他醫師則在家裡自主管理。
那100多位受感染的醫療人員,不只是數字,而是我身邊的同袍、師長。
看著戰友們,一個個相繼發燒,被隔離,我們每天透過電話,瞭解身在隔離房的同袍/師長的情況,除了語氣中的擔心,完全聽不到他們絲毫的抱怨,是被誰誰誰傳染的~
那11位殉職的醫療人員,不只是一個個的名字,而是我曾經熟悉的故事,記錄著他/她們每天的變化。
病人一個個,因為病情惡化從外院轉來,然後一個個離去~
所以,我想,我應該有資格和大家談談重大疫情的「人性」這件事!
SARS時期的「三零」事件、和平封院、中央地方不同調等等有關政治「人性」問題,我就不談了!
面對未明的疫情,大家當然都會害怕,但是,過度的恐懼卻會綁架我們的「理性」,讓我們說出不適當的話、做出不適當的事!
面對疫情,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是義不容辭的,我沒有看到逃兵!
我負責整理前7位SARS病人的X光在景福館報告的時候,會場是擠滿了北區的胸腔和重症醫師!大家不會因為台大有SARS病人,就不敢來台大參與學習SARS的診斷與治療。台大在辦全院宣導時,大家也都戴著口罩把講堂擠得滿滿的!為什麼大家都不怕,因為,我們相信,生病的同仁不會隱匿,會主動被隔離,大家也都會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這一天,我第一次登上報紙的頭版,隔著口罩,仍然可以看得出那憂心的眼神!
這一天,Carlo Urbani (首位留意到SARS是一種全新傳染病的醫生)過世了~ 而這一天,是我生日,我才新婚兩個月,跟我太太說,我這段時間我都不會回去~
醫療人員因為瞭解,而不會過度恐慌,但是民眾就不是!
有民眾因為知道我們是醫療人員,叫我不能進去餐廳用餐,有些語氣委婉、有些則惡言相向!
甚至還波及了同仁的小孩,學校、家長得知小孩的父母是醫療人員,竟然勸孩子不要來上學!
民眾家中有人被隔離了,全家都會被鄰居排擠!
這些都是因為無知而產生的過度恐懼,這些都是人性!
所以,加強對民眾的宣導,減少民眾對病人、甚至是醫療人員及其家人的歧視,很重要!
當社會出現過譴責被感染者的時候,會出現什麼問題?
疑似被感染者,會因為害怕被歧視、被攻擊、被隔離,而選擇隱匿不就醫!
SARS期間,就發生過一件因為病人害怕被診斷出來、害怕被鄰居知道,而連夜從台北坐客運南下就醫!結果造成同車多人被感染!
還有,SARS初期,民眾因為恐懼而大量採購口罩囤積,讓醫療人員嚴重缺乏口罩使用!請把口罩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使用~不過現在不容易發生這樣的事情,各醫療院所都有足夠的備量!
病毒雖然可怕,但是,人性、無知,更可怕!
請停止譴責、歧視、排擠感染者及其家人!
我相信對疾病的正確認知,能夠避免我們成為比病毒還可怕的人!
曾經我們也以為SARS是世界末日,但是,我們撐過去了!
唯有我們大家摒棄互相的猜忌與不當指責、團結一致、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配合防疫政策,我們才能戰勝病毒!
病毒會挑選人性最脆弱的時候,乘虛而入!
同時也有1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GBT—跨性別醫生走出自殺陰霾助同路人 醫科生堅持不做手術:為證件一個字切除身體一部份很不人道 自殺與抑鬱的議題,總感覺牽扯不到醫生身上,不過Zephyrus和Ming過去亦掙扎其中。25歲的Zephyrus去年畢業,在公立醫院任職醫生,24歲的Ming是醫學院的五年級生,二人是醫學院的師兄妹...
父職參與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辭公務員選市議員,母親因此得了重度憂鬱10年
工人子弟從政不只艱難
父母親承受的壓力,以及要付出的代價
沒有親自經歷,是很難體會的
27歲,為了從政的夢,我毅然辭去了公務員南下參選高雄市議員
沒人脈、沒家世、沒糧草、而且還是無黨籍的獨立參選人
什麼都沒有
這些都不是最難的
最難的是,我並不知道,我的決定,對當時的父母親帶來多大的壓力和衝擊
多年後,我才意識到
我當時的決定
讓母親擔心到,得了重度憂鬱症,長達10年
這一切都要從我的家庭背景說起
從小,爸爸常以「捲鋪蓋走人」來形容他的工作
由於沒有學識、技能和家底,爸爸只能四處打零工維生,用一條鋪蓋將自己的家當收一收,就得趕往下一個工作地點
舉凡造橋鋪路、炸山洞、溪邊洗砂、清土方、大廈模板工人,他可說是「無役不與」,還參與了清泉崗機場、中橫公路等重大開發
辛苦了許久,我父親最驕傲的就是考上了「碼頭工人」一職
雖然薪水不高,但總算給家庭帶來了穩定
所以當我考上公務員時,父母眼中的喜悅我至今無法忘懷
對他們來說,那簡直是一個「天堂的工作」
對他們來說,孩子有個在冷氣房裡的穩定工作,不用像他們一樣在烈日大雨中奔波,就是他們人生最大的心願
但是,在2年前動念選省議員、又南下當地下電台台長後
從政的念頭便在我心中悄悄萌芽、生根
從事公務員工作兩年,雖然得到長官器重,但我仍做出一個改變我一生的決定,就是離開我的公務員生涯,並參選高雄市議員
這個決定,非常戲劇性,但卻傷透了父母的心,
父母親都是老實人,他們一千萬個不能理解我的決定,
但他們也不知怎麼勸服我這個倔強的兒子
只有把所有的疑惑及苦悶往內心壓,
再加上那陣子,家裡的狀況的確不好,
我母親終於承擔不了龐大的壓力
得了重度憂鬱症,長達10年才漸漸康復
雖然後來的我,在萬千磨難中,漸漸走出了自己的夢想路
但想到母親因為我的任性逐夢而陷入憂鬱深淵
我仍常常感到虧欠
當然,現在爸媽對我在政治路上的一切攻訐霸凌
雖然還是免不了擔心
但已能淡然處之
他們也習慣了我的工作
習慣了我對理想的執著和頑固
真要問我,沒有家世背景的從政路
最難的是什麼
其實最難的不是白手起家的匱乏困苦
也不是常常得面對的驚濤駭浪
最難的是
要讓一輩子在風雨中辛苦營生父母親
還要在兒子長大後,去承擔他們無法想像的憂心害怕
謹以這段影片
向我的爸媽説一起,讓您們擔心了
也謝謝爸媽
包容我這個任性的兒子
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3fcAuSDCjCA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m9kj5vw269OjxEmoCGj59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8pEfL4BRNWAxVX1DML
sound on:
https://player.soundon.fm/p/0d5a201f-5aad-4e61-b4bb-b4e7c19d2abd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8%8D%94%E6%9E%9D%E4%BA%BA%E7%94%9F/id1540539486
父職參與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英九以榮耀、歡喜、感恩的心情,與每一位同胞、嘉賓,在此共同歡慶中華民國103歲的生日。
回顧過去這一年,全球各地發生許多重大事件。例如:兩次的馬航空難、烏克蘭危機、「伊斯蘭國」暴行、蘇格蘭獨立公投、伊波拉病毒蔓延與香港民眾爭取普選行動,這些事件,影響重大,世界各國莫不全神貫注,嚴肅以對。
這段期間,國內也歷經了三月學運、捷運凶案、澎湖空難、高雄氣爆與食安危機,這些事件都讓整個社會震動,每位同胞擔心。
然而,國家建設也有許多新的發展。我們看到花東鐵路電氣化與瓶頸段雙軌化提前9個月通車、臺北臺東成為三小時半可到的一日生活圈;財政健全方案上路,兼顧稅收與公平;補充保費順利達陣,二代健保財務穩健;新兵招募順利、官兵留營踴躍、募兵制兵源穩定;「王張會」兩度舉行,兩岸合作更進一步;十二年國教終於能在「五育均衡」、「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下,透過各方成熟的民主素養,整合定案、正式上路。
在雙十國慶的今天,我們越加清楚的看見,對重大問題,我們都能夠直接面對依法妥善處理,努力讓危機成為轉機。不僅如此,在民眾與政府共同打拚6年後,國家建設也展現了許多具體的成果。
一、我們現在過得更好-拚經濟,拚幸福,成果顯現
自從英九上任之後,一直以「活力經濟」為施政重點。在今年元旦與就職6週年的祝詞中,我也重申「全民拚經濟」的目標。
今年以來,我們的出口持續擴張,經濟成長率不斷上修,股市的價與量都創6年多來的新高;經濟景氣燈號連續7個月出現代表「穩定」的綠燈,失業率降到6年來最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則達到14年來最高。今年8月,政府宣布將基本工資的月薪調漲為 20,008元,時薪調漲為120元,這是我上任以來,第5次調高基本工資;未來政府並規劃以減稅方式,鼓勵企業加薪,以進一步照顧基層勞工。我們也讓家戶所得分配五等分差距的倍數,降到近4年來的新低。而今年下半年,國內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將要增聘員工,人力需求比例排名世界第二,在在顯示臺灣經濟已經進入良性的循環。
今年觀光客來臺的數量,到9月底已經達到721萬人次,今年應可超過900萬人次的目標;「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近指出,臺灣今年上半年國際旅客成長率達到26.7%,拿下世界第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排名,我國排全球第13名;在國民幸福指數方面,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相比,臺灣居第18名,兩項評比,我國在亞洲都名列前茅。整體來說,近一年來,國內經濟的確實有改善,但是我們不敢懈怠,一定會繼續努力,讓這塊土地上「人人有感、全民幸福」。
二、我們越來越團結-同悲歡、共患難,命運相連
7、8月間,澎湖空難與高雄氣爆,讓國人非常哀慟與遺憾。許多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災民度過難關,展現出「患難見真情」的同胞愛!
近來,劣質豬油事件影響了全臺一千多家食品業者。政府雖然迅速查獲黑心廠商與產品去向,但已造成民眾的恐慌與廠商的損失,更因國際媒體的報導,傷害了國家整體的聲譽,不只是美食而已。政府痛定思痛,立即提出八項強化食安措施。我再次強調,我和所有國人同胞一樣,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黑心行為,也要求行政部門,徹底檢討,嚴查重罰,以杜絕黑心食品的再現。
在另一方面,劣質豬油的揭發,要歸功於屏東一位檢舉4年、鍥而不捨的農民,與臺中一位不推責任、越區辦案的警察。因為他們強烈的正義感與責任心,才使得屏東的黑心業者落網。這個故事也再次彰顯,人性與良知的確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越黑暗的時刻,越顯現出許多光明的火炬爭相照耀。我們相信,除了臺灣人民正直善良的本性之外,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啟發了公民意識,也實踐了人性價值。民眾主動參與奉獻,是讓我們發自內心關懷彼此、團結一致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資產!
三、我們更加自信-擁民主、享自由,中華之光
回顧中華民國103年的歷史,先烈先賢一直有個夢想:要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從 國父孫中山先生,到日據時期以來在臺灣致力民主運動的許多前輩,都曾在築夢過程中犧牲奮鬥,流血流汗。感謝他們的努力,讓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更讓臺灣成為第一個民主轉型成功的華人社會。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國家都會尋找一個讓國民高度認同的精神基礎,以建立彼此的歸屬感。在現代社會,這個精神基礎就是「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在臺灣,人人都是國家的主人,人人都受到憲法的保障。
如今,臺灣早已定期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合法登記的政黨有255個之多,中央政府也歷經了兩次的政黨輪替,成為新興民主國家「民主鞏固」的重要典範。
此外,人民透過媒體、網路與集會遊行對公共事務的發聲,蓬勃而多元,不會受到任何箝制,他們的活躍與普及,不僅豐富了民眾的資訊、更深化了政策的討論。在美國「自由之家」的排名中,亞洲各國只有我國與日本並列為「有新聞自由」的國家。民主政治可以包容歧見,促進對話,化解紛爭,帶來社會穩定。就此而言,中華民國提供了最好的範例。
四、我們更包容多元-國際化、多元化,豐富臺灣
過去30多年,有超過40多萬來自東南亞與中國大陸人民,因為婚姻來到臺灣定居。另外有52萬的移工朋友,來臺為我們的公共工程、企業與家庭提供服務。新住民與移工的身影與口音,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親切熟悉的景象。他們也一樣受到我國憲法的保障。
早先新住民並沒有受到足夠的照顧與尊重,當年的法令對他們也不太公平。面對這樣的處境,他們學會用民主程序來改變命運。來自各地的新住民姊妹與本地的民間團體、學者攜手合作,成立了修法聯盟,積極推動相關立法。在大家的努力下,現在臺灣新住民所處的環境遠比當年更為友善。
此外,越來越多的大陸、港澳學生、海外僑生以及歐美青年,前來臺灣留學,今年預計將超過8萬5千人,是6年前的2.8倍。他們出現在校園、餐廳、捷運、書店、風景區或演唱會,活躍而醒目,也讓人不禁覺得臺灣真的是越來越國際化了!他們豐富了臺灣的人文風貌,我們也學到更包容友善的態度與更寬廣多元的視角。「讓臺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臺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
五、我們更積極主動-盡本分、交朋友,暢行天下
中華民國的民主成就,不只展現在內政上,在外交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例如去年4月與日本簽訂「臺日漁業協議」,和平解決了釣魚臺海域40多年的漁權爭端,做到「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廣獲國際社會肯定。包括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澳洲國防部長江司頓(David Johnston),都稱道這項協議有助於區域和平。去年5月的廣大興28號漁船事件,我們以和平的談判促成菲律賓道歉、賠償、懲兇,並達成執法三項共識,還我漁民正義,也解決了臺菲間30年的海域執法爭端;此外,英國法院同意引渡在臺犯罪後潛逃返英的英國公民林克穎回臺服刑;我國的官方代表,可以正式參加睽違三、四十年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會議;中華民國護照在世界140個國家與地區享有免簽證或落地簽的待遇,好用程度排名全球第22。這些都使得國民在國外旅行時,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嚴與便利。各位鄉親,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已經獲得國際社會信任。我們的護照,也成為象徵文明與法治的國際品牌,這絕對是臺灣的榮耀。
在兩岸關係上,6年來,臺海兩岸從衝突到和解,從對抗到協商,我們的民主憲政也發揮了作用。不論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或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是依據憲法所制定的政策。尤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更是兩岸6年來和平發展的關鍵,也是我方不變的堅持。這樣的主張,在歷次的民調中,都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最近兩次總統選舉的結果,也證明這樣的政策已經通過臺灣民意的檢驗。我們與大陸簽訂的21個協議,都送到立法院備查或審查,接受國會監督。未來,兩岸政策仍然將遵循這個民主機制運作。而今年兩次歷史性的「王張會」,更反映兩岸關係的大幅進展,也彰顯我政府維護和平與繁榮的決心。
今天,我們要再次呼籲海峽對岸:此時此刻,正是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憲政最適當的時機。當前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快速,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古人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大陸13億6千萬人民在進入小康社會的同時,當然也希望享有更多的民主與法治。這從來就不是西方人的專利,而是全人類的權利。
針對香港民眾最近為爭取特首普選的行動,我也要再次表達堅定的支持。大陸與香港的民主發展,取決於領導人面對改革的智慧與度量。30年前,鄧小平先生在推動「改革開放」時,曾說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名言;今天的香港何以不能比照辦理,「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充分實現17年前大陸對香港的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普選特首,五十年不變」。果真如此,這必將化危機為轉機,讓大陸與香港雙贏,同時臺灣人民也必然樂觀其成,大大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我們衷心期待,不論是港澳,還是大陸,都能一步步實現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民主理想。
我們認為,民主的發展沒有公式,憲政制度也難以移植,但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以中華民族的智慧,一定能找出一條兼顧穩定發展與民主自由的道路。站在共享血緣、文化與歷史的基礎上,我們樂意與大陸及港澳人民,攜手合作,交換經驗,共同探索中國大陸推動政治經濟改革的最佳方案。相信2千3百萬的臺灣人民,也都樂於分享民主經驗,讓炎黃子孫的成就在世界發光!
六、自由民主 永續臺灣
當然,回過頭來,我們對於臺灣民主發展在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也應該坦然面對。民主很可貴,卻也非常脆弱,它需要珍惜與呵護,更需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否則可能會倒退。
最近這一、兩年來,出現了一些激烈非法,甚至霸占政府機關的抗爭手段,否定了不同意見者的合法權益。這樣不民主的行為,不僅讓社會出現不必要的對立,也讓不少法案在國會受到少數杯葛而無法審議。當世界各國快馬加鞭進行經貿結盟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時候,臺灣卻在原地踏步,甚至被國際媒體認為是「自甘落後」,實在令人心焦。
臺灣經濟最重要的出路,除了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創新加值之外,就是法規鬆綁、開放市場、締結各種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定,以及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這些「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解決方案,本來是可以理性討論的,卻一再遭受杯葛,寸步難行。如果反對者不參與討論,又提不出替代方案,實在悖離議會民主的精神,也讓臺灣眼睜睜坐視優勢流失,相信多數國人無法接受。
然而,民主的瑕疵,只有靠更周延的民主來矯治。身為宣誓恪遵憲法的中華民國總統,我堅定相信,重視理性、和平與包容的民主程序,是處理這些歧異最有效的方式。在國家生日的今天,我懇切呼籲所有在野人士,回歸民主憲政體制,依據制度,誠意協商,儘速審查朝野都主張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重要法案。我也要在這裡再次強調,不論是我個人,或者所有行政部門,都願意堅持民主、敞開心胸,開誠布公地與各界溝通、對話。民主制度並不完美,但只要秉持理性、和平與包容,它絕對是一個可以促進對話溝通、解決問題的制度。既然我們認同民主法治,就應該彼此尊重,依據民主程序,理性處理爭端。
各位鄉親,各位同胞,感謝大家的努力與支持,讓今天的臺灣生氣蓬勃、經濟繁榮、社會溫暖。但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讓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更加進步、更加完美,成為我們後代子孫的珍貴資產、華人社會的輝煌標竿!我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絕對會全力捍衛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
現在,讓我們一起高呼:
中華民國萬歲!
臺灣民主萬歲!
謝謝大家。
父職參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LGBT—跨性別醫生走出自殺陰霾助同路人 醫科生堅持不做手術:為證件一個字切除身體一部份很不人道
自殺與抑鬱的議題,總感覺牽扯不到醫生身上,不過Zephyrus和Ming過去亦掙扎其中。25歲的Zephyrus去年畢業,在公立醫院任職醫生,24歲的Ming是醫學院的五年級生,二人是醫學院的師兄妹,亦是跨性別者的身份。跨性別者是泛指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與出生時性別不符的人士。
二人的結緣全因兩年多前醫學院輔導員的促成,他們當時同樣因性別不安的情況向輔導員求助,但故事的開端卻早在十多年前便開始。跟許多跨性別人士一樣,Ming早在小學時已有成為女生憧憬,「記得當年看到卡通片《薔薇少女》時,我會幻想自己如女主角般漂亮,有時更躲在浴室偷穿姊姊的校裙。」年紀雖小,但她亦意識刊這並非常人可理解或接受,所以整個中學階段,她亦恰如其份地扮演着男生,甚至是男友角色,盡可能隱藏所有想法。
Zephyrus不如Ming般一早醒覺,他是在升讀中學後才發現自己困於女性的軀殼中,「中學時就讀女校,部份同學會作Tomboy(編按:喜歡作男性打扮的女性)打扮,參與話劇時亦要扮演男性角色,我發現男性打扮更令我舒服自在。」但這舉動顯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每每Zephyrus希望作較男性化的打扮或舉止較陽剛時,都會與家人起爭執,因此他形容自己當時是「在家是一個模樣,在外又是另一個模樣。」藉此滿足父母對自身的期望。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LGBT #同志 #醫生 #跨性別 #手術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JXLqYbwcYg/hqdefault.jpg)
父職參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月兒半彎,沉寂地映照着某三岔路口。街燈不如她低調,偶偶嘎嘎的打破静謐。一片昏夜之下,惟獨一家小店亮起小白燈,光澤了殘白的老招牌,八個招牌大字倒也風韻猶存,尚露幾分燦紅,「叁去壹」,好古怪的名字。
解讀店名之時,某路口冒出了一丁點的豆影,揉揉惺忪,他,漸近,漸近⋯⋯是名瘦小的大叔。濃密頭髮,架着黑框眼鏡,灰背心配短褲,褲管內,是一雙又乾又幼細的小腿。凝視着瘦小的雙腿,正向着光明之處走,輕巧的身軀,步履間,卻帶點沉重。也對,這家迄今四十年的小茶樓,每天折騰人十來個時辰,任誰都吃力。叮叮噹噹,門外已不見大叔蹤影,店裏則傳來碗盤清脆的碰撞聲﹑明爐火雄之音﹑機器引擎隆隆,綿密有致,彷彿正上演一齣交響樂。
百般堅持,這沁人心脾的樂曲,方能伴隨柔光,一解深宵的幽清。
最美的伴奏
時針踏正三時,雨露開始俏皮地灑落於門前,宛若奏伴。往店內一瞧,裏頭早已炊煙四起。方寸之地站了四位大叔,既是小店的店主,亦是夥計,他們默言不語,各自奔波。
步入小店,首先經過左邊的蒸檔,略胖的大叔站於檔內,洗擦着蒸籠用具。他髮根參白,粗眉大眼,卻有着親切的笑容,他是耀哥,負責企蒸檔,見他把東西擺放好,就急急移步至中央的圓桌,與另一名赤裸上身的大叔並列,這位大叔叫阿羅,是小店最舊之人,主力做樓面。舀起一盅盅待蒸的滑雞飯﹑鳳爪排骨飯﹑窩蛋牛肉飯,整齊地置好於鐵盤上。此時,後方的廚房傳來鏗鏘鑊聲,又夾雜了絲絲爐火之音,靠近一瞥,身穿白背心,戴着白框方鏡的瘦削大叔,專心地備着廚房用具,又點了明火預熱蒸爐,他是水哥,負責廚房事宜及炒鑊工作。倏地,一個黑影迅捷地於身後竄過,往鋪末的方向走。隨之來到轉角處,竟有一條樓梯往上層。一樓是個老式製作工場,古舊的木地板感覺不太牢固,牆邊擱放了高架﹑攪拌器﹑雪櫃﹑桌子等物品。
眼前的大叔正是方才門外那位,他是發仔,負責點心出品。只見,他先來到攪拌機旁,把各種麵粉與水倒入機器內,開機,不時用手搓搓,好調校分量,待麵粉拌好成麵糰後取出,再於長桌上搓勻。他說,一種包皮,就能做出很多款的廣東包點,目前最難尋的,要數雞球大包了。因為大包餡多,一塊雞肉﹑一塊叉燒﹑雞蛋﹑豬肉碎,沒甚麼利潤,故很多店都不再做了。他們嘛,不就是念個舊而已。發仔雙手熟練地裹起大包,靦腆的他推說這是工多藝熟,畢竟他做點心已經五十多年,接手這家小店前,更受邀到日本教授做點心技術,可是不折不扣的老師傅。說着,身旁突然冒出了個人,是阿羅。他們誰也好,只要顧好了自己的工作,就會上來幫忙做點心。二人手照揑,嘴裏則說起往事來。
小店年四十,起初的十年,都沒有發仔的參與。第一任的事頭,是他的兩個朋友,啊不,本來是三個人開的店。三名點心師傅,一心想要興家闖天下,於是租了鋪位,合資當老闆,其中一人正是阿羅。當一切準備就緒,卻出了點小岔子,阿羅的父親怕兒子做生意有風險,着他還是安安穩穩地打工好了,他不敢忤逆父親,於是向兩位拍檔坦白不合資,但以打工身份來工作,兩名老闆於是起店名為「叁去壹」。十年後,記得是八九民運那一年,二人舉家移民,湊巧發仔剛從日本回來,就決定接手小店。只是,做生意不是件容易事,請師傅更是難,於是他就找來耀哥及水哥兩個老朋友,再湊合阿羅一起合資:「我哋細細個就識,大家一齊做點心,請佢哋請唔到㗎,大家合資先有心機做。」四個大男人,既是夥計,亦是老闆,這麼一做,便是三十年。平日凌晨兩時半就要回來作準備,做點心,直至下午三時許,清潔完畢方下班,工作時間長,天天十數小時,沒有休息天。「佢住柴灣,一點半就要出門;我仲慘,住屯門,直情要喺度瞓。」水哥不知何時冒出來,邊說着,邊執起包好的數籠大包,一口氣搬到樓下去。一旁的阿羅苦笑一下,慨嘆為了養家,也沒有其他選擇。
隨着水哥的腳步聲漸遠,發仔見做好雞球大包,於是又跑到攪拌機旁,倒入另一種麵粉:「呢啲係澄麵,做蝦餃皮要用嘅。」說發仔是蝦餃專家,一點不為過,想當年,他就是被看中了做蝦餃的技術,才受邀到日本授徒。他指做蝦餃最重要是餃皮,要做到煙韌透明,不論揑皮還是包餡的過程,都相當講究。搓好麵糰,他接着做蝦餃餡。他們的餡料有點不同,棄坊間常用的竹筍,改用沙葛。一來竹筍貴,有時比蝦更貴;二來很多老人家不喜歡,覺得濕毒。加入原隻大蝦後,又倒入炸香了的乾葱油,這樣會香口些。餡料準備好,發仔挖來一把菜刀,鬧着玩地往自己手臂劈下去,掩眼之際,他卻絲毫無損。他打着趣表示刀子只是負責壓皮,不需要太鋒利,接着便示範把一團團的麵糰壓薄,放上餡料,用兩指封口後放到小竹籠內。一天做六十至七十籠,做好蝦餃就做燒賣、雞扎、鳳爪、山竹牛肉,做夠一天的分量,日日如是,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看着他瘦削的雙腿,久站似乎挺吃力,而且有靜脈曲張的迹象,他笑言:「由得佢啦,我試過約咗時間做手術,但都冇時間去,咁就遲下退休先去醫啦。」他壓壓腿,看了看手錶,四時許,所有點心也都做好了,可以開店。
曲終就人散
移步到樓下,店外依舊是半夜天,然而,點點喧鬧聲卻擾了寧息。甫有食物供應,就立即迎來今天的第一位客人,是一位晨運伯伯。跟站於最前線的耀哥打了招呼,拿了一籠叉燒包,便隨便坐下,嘟噥着這個下雨天令人心煩。阿羅問也沒有問就到茶水位沖茶,邊道:「我哋三蚊一位茶芥,有普洱﹑壽眉﹑水仙﹑香片,如果係熟客就唔使問啦,你問他反而畀佢鬧,有冇搞錯?我飲乜茶你都唔知道?」語畢,遞上一壺普洱給伯伯。接着水哥又從廚房走出來,於伯伯面前放下一碟牛肉腸粉。第二位客人隨即到達,是個夜冷佬,又是自個兒到蒸檔拿了籠雞球大包,坐到伯伯對面,枱面已擺好一壺水仙,眾人開始高談闊論,阿羅站於桌旁、耀哥佇於蒸檔、水哥索性坐在一塊兒,好不熟稔。反倒是剛才多言的發仔沉默在旁,他坦言:「我慢熱啲,聽到啱傾話題先埋去。呢度啲客好熟㗎喇,你唔同佢傾佢就自己傾。」熟客多是男人,通常來吃點早餐就開工,吃一盅飯﹑一碟點心,又或一碟腸粉,二十來元,經濟實惠兼有水吹,這些小茶樓,正是如此,才受歡迎。幾十年,不論客人還是諸位事頭,都由壯年步入暮年。講起這話題,跟客人最相熟的耀哥很是唏噓,年紀大的熟客,如果一個星期不見其人,要不就是進了醫院,要不,很快就打聽到他已經離開的消息:「人年紀大咗就係咁,都要睇化,我自己都老啦,唔捨得班客,冇咗間鋪就見唔到啦。」
終於迎來午市,水哥開始埋首於廚房炒粉麵飯。其餘三人則招呼着滿座的客人。各人各司其職,頗有默契。當然,間中也會有爭吵﹑有磨擦,但不消一會兒就和好,大家的共識是,一起完成工作,一起收工就好了。說到底,都是老相知。縱沒天長地久,此情,卻勝人間無數。
時至中午,他們疲態盡現,人啊,還是不得不認老。他們四人都六十來歲,靠着小店,算是把兒女捱大了,如今確有了退休的念頭。發仔對此直認不諱:「做呢一行做咗好耐啦,唔做都好唔慣,但人始終要退休,冇理由做到死為止。」合約還有一年多,如果沒有人頂手,合約結束之時,小店也就終結。
聽着,聽着,人聲倒如哼歌,為清音樂點綴。只是,曲終,人總要散。
叁去壹點心粉麵飯
地址:西環薄扶林道11號
電話:2547 3917
營業時間:5am-2:30pm
詳情: http://bit.ly/2Mv0kmL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iiufyqB8k4/hqdefault.jpg)
父職參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今日香港有沙田之亂,香港警察將新城市廣場變成新城市戰場。金融時報說林鄭數度請辭,為北京拒絕,她在撤手不管?警隊處理各區的示威群眾手法,是激化衝突,挑起暴力,製造慌亂。警察手上有裝備、武器,但內心沒有安全感,四方八面都是敵人。新城市廣場內男女老幼都是暴徒,市民怕警察多過怕示威人士。遍地開花,連儂牆源自布拉格,象徵對極權的反抗。香港的連儂牆深入社區,屢撕屢貼,港共勢力痛恨入骨。香港的示威者,是目前全球唯一對中共作出挑戰的一群,用腳對北京投不信任票。他們行天理,用形勢,勝利一定屬於香港人的。(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送中 #沙田遊行 #林鄭辭職 #連儂牆 #逃犯條例 #百萬人上街 #沙田衝突 #新城市廣場 #香港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下午5:00
從警察的臉上,看到了恐懼。
他們手上,有各式裝備,精良武器,但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
他們身邊,四方八面,都是敵人。
周圍都是暴徒。
警員對著空無一人的街道在大嗌,無人知道他們在叫什麼!
他像被身邊的厲鬼纏著,揮之不去。
他們清楚自己不是在執法,不是在維持治安,不是在保護市民,他們是棋子,配合最高指令的政治需求的死士。
政治問題,用警力來解決。
文明在倒退。
回到四大探長呂樂的年代了。
麥理浩成立ICAC,將警隊建立清廉守法,文明理性的努力,毀於今日。
送中條例開始至今,警隊失控,香港紛亂,幾位當事人,問責官員,林鄭、鄭若驊、李家超、盧偉聰,幾乎都無影無蹤。
只由得前線警員和全港市民搏鬥。
市民和警察都感到,目前的警隊,不是由盧偉聰指揮的。
香港人處事的基本意識,是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但你看到,警隊處理各區的示威群眾,已經不是在解決問題!
他們在激化衝突,挑起暴力,製造慌亂。
他們的戰略,似乎想激化每次的示威,讓市民覺得示威人士是暴民,是有組織的,受外國勢力指使。
但當示威現場,離開銅鑼灣至金鐘,離開立法會、政總,走入社區,各區本來安居樂業,衣食奔波的小民,在自家門前,見著衝突場面時,他們便自然的捲入示威之中,他們有自己的觀察和是非判斷。
他們再不用通過TVB來獲得資訊,衝突就在他們家前,走入他們的生活。
他們討厭政治,但政治已經找上門來。
他們見到示威者,用血肉之驅,引出警隊更大的暴力。他們用
流血受傷,叫市民注視送中惡法。
他們不是暴徒,他們在犧牲。他們像譚嗣同戊戌六君子,香港示威者,用自己的鮮血,灌溉出香港之花。
一剛一柔,香港的連儂牆,在全港各區出現了。
1980年,披頭四主音,約翰連儂被刺身亡,捷克人在布拉格一面小牆上,噴上約翰連儂和披頭四的塗鴉,象徵對自由的渴望,對極權的反抗。
當時的捷克政府由蘇聯扶植,當然不滿西方的價值和文明,而且塗鴉係咪犯法先?所以政府用白油蓋過,但翌日連儂像又再出現。
今日連儂牆在香港各區遍地開花。
深入社區,市民上班下班,上課下課,買餸補習,都經過自己的連儂牆。偶爾駐足瞄兩眼,偶爾興來寫上一張。人人都在參與這場保衛香港價值運動。
蛇齋餅糉遇到了地區挑戰,連儂牆比同鄉會更深入生活。港共勢力當然痛恨入骨,但連儂牆的特色,就是屢撕屢貼,屢拆屢建。歷史上,它就是見證蘇聯東歐集團共產政權倒下的象徵。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坤開始,既濟未濟作結。
乾卦,六爻全陽;坤卦,六爻皆陰。乾天坤地,乾卦的基本精神是自強不息,是儒家學說的立足點;坤卦是厚德載物,是道家的順勢用柔的基礎。乾坤結合,便能生生不息,所以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父母卦。乾坤定了,便發展出其餘六十二卦的血肉人生來。
乾為天,象徵宇宙的規律;坤為地,是建構在乾卦自強不息的理論上,發展成具體的人群社會,秉持乾卦的天理,突破山河大地的險阻,在現實人間開展出來。
我們的真實人生,並不順利,有理說不清。在乾卦,道理上行得通的,在坤卦,現實人生上未必一時行得通。
所以,坤卦教我們包容忍耐,要看得走遠,不要在乎發展過程中,是亨,是利,或是不順,因為最重要的是結果,善終的果。
乾卦講始創,坤卦講有終。
有終,不容易,而且要終復始。生命總會結束,但可以留低一個典範,你的結束就可以帶動新的一代的開始,終而復始,便是《周易》的基本概念。
乾坤結合,剛柔互濟,便能生生不息。乾坤兩卦,從最形而上的宇宙開始,到現實的運用,從起點到長遠的發展,他概念開始,到規劃永續經營的架構。
目標在永續,即是不管遭遇什麼浩劫,什麼挫折,以乾坤為源頭的創造力、生命力,是以幫我們面對一切,克服一切,化解一切,而且還可以代代相傳。
《周易》說的是天理地勢,乾主坤從。
乾是天行健,剛健不息,不屈不撓。坤是地勢坤,基本屬性是順,君子要厚德載物。所以,《雜卦傳》說:乾剛坤柔。
兩卦本為一體。
香港的示威者,是目前全球,唯一對中共作出挑戰的一群,對北京用腳投不信任票。他們行天理,用形勢,勝利一定屬於香港人的。
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au2ujZ8EQc/hqdefault.jpg)
父職參與 在 母職角色與女性職場退縮傾向研究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八卦
母職角色與女性職場退縮傾向研究:父職參與和性別角色態度的影響》哪裡下載?該論文是李夙敏於107年畢業於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碩士班之碩士論文,以下為該論文 ... ... <看更多>
父職參與 在 父職參與對新住民家庭子女學習適應影響之探究 的八卦
因此,男性若能選擇婚姻. 信孚承諾,且願意積極投入育兒任務,實踐父職參與行為,不僅能達成成人發展. Page 32. 23. 任務擁有健康的心理,同時也會減少因家庭失能或失衡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