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感受是相對客觀的,想法卻是偏向主觀的。比如,「我覺得你不愛我了」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你總是大半夜才回家,我很難過」是感受;「我覺得妳不在乎我」是想法,而「妳一天都不理我,我很孤單」是感受。
聲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想辦法讓你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魅力,就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熱情與自信。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聲音是否存在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錄音,然後放給自己聽。
取自《放棄的魚,就是你選擇熊掌的代價》
……………………………………………………………..
各位朋友,晚安:
家庭中,語言的表達相當重要,不管是語言本身的內容,或者是語言背後的情緒。
可是,我跟很多家庭互動,常聽到有人喜歡在家裡發脾氣、罵人,這明顯讓家庭的氣氛沉重,沒有人好過,包括喜歡發脾氣、罵人的人本身。有不少朋友也會說,如果可以選擇,誰想要發脾氣?誰想要罵人?
是的,這是可以選擇的!
而且有很多方法,在版面上反覆討論幾年了。有朋友會說,如果大家都能按照他的期待,變成他想要的樣子,他怎麼會需要發脾氣、罵人呢?
真可惜,沒有人可以完全按照我們的期待生活,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愛的語言。要有這種表達方式,最好是先能感受到內在的愛,但大部分人連自己都不愛,對自己有諸多要求,也有許多自責。沒有愛,能給出來的,又是什麼呢?
喜歡發脾氣、罵人,常常是內在感受不到愛的狀態。「我是為你好」常常是口頭上用來合理化自己失控的說法,這麼說的當事人本身內在基本上不太好。
非暴力溝通運用在職場,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點,是要常問「要」什麼,要提出「具體」的請求。給出了目標,也要討論出合理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能好好聽對方的回饋。
祝願您,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
【文/ 路騁】
|非暴力溝通|只知道批評指責,怎麼溝通?
▍暴力溝通是什麼?
有一類溝通方式被稱作「暴力溝通」。其實,暴力溝通說的不是肢體動作上的暴力,而是「語言暴力」。
比如,丈夫對妻子說:「就妳事多,妳到底能不能快一點啊!」妻子對丈夫說:「喝,喝,就知道喝,喝死你算了!」老師對學生說:「笨死了,學問沒長,飯倒不少吃!」老闆對員工說:「你除了遲到還會幹什麼?要不要我送你一個鬧鐘?」
是否聽著很耳熟?你有沒有覺得被人指責、嘲諷,比被人打一頓還難受?有句老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把暴力溝通分類,大概有這麼幾種。
一,道德評判。如果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他就是不道德的。比如,別人比我更關注細節,他一定有「強迫症」;別人沒有我注重細節,他就是「馬虎大王」。還有一種形式上的道德評判,也是我最反感的—貼標籤。比如,「直男癌」、「拜金女」、「渣男」、「剩女」。這都是拿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評判別人。喜歡這麼做的人,往往不懂得換位思考, 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個性。
二,做比較。「你看隔壁家的孩子,學習多用功啊」、「你看你們公司小王,多上進啊」比較本身就是對溝通對象的一種貶低。
三,強人所難。比如父母會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妻子會威脅丈夫:「你不把薪資單給我,咱們就離婚!」
▍非暴力溝通
這種動不動就「撂狠話」的溝通方式,真的達到目的了嗎? 事實上,這麼說話,聽的人要嘛反抗,要嘛就傷心透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你除了讓自己痛快,根本得不到其它任何好處。溝通在很多時候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暴力溝通也能做到。
運用非暴力溝通,有以下3 個關鍵步驟,我給你分別拆解一下。
第一,提出陳述,不做評論。
我們往往會直接評論別人的行為表現。比如,「你怎麼那麼倔」、「你完全沒有時間觀念」、「你花錢毫無節制」。但是這種評論很容易帶上自己的情緒和評判標準,會讓對方覺得我是在批評他。這容易讓對方產生逆反心理:「你說我倔,那我就倔給你看!」
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觀察,認真觀察正在發生的客觀事實,然後就事論事,只陳述事實,不發表評論。比如,不要說「你這個人就知道發脾氣」,相反,你可以說「你今天發了兩次脾氣」。再比如,「你這週上班遲到了三次」、「你這個月買包花了三萬多元了」,這都是比較具體的觀察和陳述。
第二,表達感受,不加想法。
說到感覺,一定得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我對此有個小技巧,感受是相對客觀的,想法卻是偏向主觀的。比如,「我覺得你不愛我了」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你總是大半夜才回家,我很難過」是感受;「我覺得妳不在乎我」是想法,而「妳一天都不理我,我很孤單」是感受。
只有區分了感受和想法,你才不會把莫須有的事強加在別人身上。也許,丈夫半夜回家確實是因為加班;女朋友不回微信確實是怕影響你準備第二天的考試。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表達想法,上來就是一頓批評,再聽對方解釋,那對方很可能也就沒心情向你解釋了。
第三,明確需求,不要含糊。
如果你想要求對方為你做一件事,該怎麼說呢?還是上面的例子,妻子抱怨丈夫回家太晚,怒氣沖沖地對他吼道:「你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能不能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結果,丈夫報了個高爾夫球班,這回倒真是少花時間在工作上了,但是回家更晚了,問題還是沒解決。其實,妻子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我希望你每週至少有兩個晚上在家吃飯」,或者「你是否可以每週至少抽出三天輔導孩子功課」。也就是用具體的描述來提要求,而不是只說抽象的話。
◎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用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態度來完成對話的方式。用該理論的提出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的話來說,就是「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一句話理解非暴力溝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非語言溝通|只關注語言本身,怎麼溝通?
▍溝通方式的重要性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剛跟別人吵完架,你仔細復盤說過的每一個詞,覺得都沒有問題,你占了所有的道理,你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
他怎麼就不承認錯誤呢?他怎麼還生氣了呢?我年輕時經常有這樣的困惑,感覺跟人溝通特別費勁,我說得那麼清楚,這人怎麼就聽不懂呢?等到30 多歲,我才漸漸明白一個道理:溝通時,你說了什麼不重要,怎麼說的才重要。
▍非語言溝通是什麼?
如果把溝通分解成3 個部分,即語言內容、眼神手勢、語速語調,你覺得哪個部分最重要?
美國傳播學家亞伯特.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曾提出一個公式:
訊息傳遞= 55%視覺+ 38%聲音+ 7%語義
意思就是說,溝通這件事,只有7% 是關於語言內容的,也就是你說了什麼,剩下的93% 都是關於怎麼說的,也就是「非語言溝通」的部分。這個公式也被稱作「麥拉賓法則」(Rule of Mehrabian),你說話時的手勢、眼神接觸、身體姿態作為重要的視覺元素,發揮了55% 的作用;你的嗓門大小、語調高低、語速快慢作為重要的聲音元素, 發揮了38% 的作用。
想要做好非語言溝通其實很有難度。因為非語言的部分不像語言的組織、表達那麼容易訓練。我們常常會習慣性地用錯語調,控制不住動作和表情,讓人感覺不舒服,甚至已經被人誤會,自己都還沒意識到。非語言溝通的技巧有很多,我們在這裡只談最重要的3 點。
第一,眼神:心靈的小窗戶。
眼神往往能表達一種很強烈的情感。當年我在美國讀MBA 的時候,有一門溝通管理課,專門訓練眼神。為了讓眼睛看起來更明亮、更自信,老師甚至建議大家在演講之前滴幾滴眼藥水。美國人認真起來,有時候也是真可愛。當時,我學到的第一個詞是「Eye Contact」,意思就是目光接觸、眼神交匯。做現場演講時,我總是滿場轉,而不是坐在講台上乾巴巴地講,主要就是為了找眼神。誰「瞅」我,我「瞅」誰,不「瞅」我的,我就走到他身邊,使勁「瞅」他,直到他「瞅」我了為止。瞅著瞅著,他們就不「瞅」手機了,而是開始認真聽我講了。
那眼神接觸怎麼練?很簡單,從熟人開始,再到陌生人,不躲避眼神,刻意練習直視,不張嘴,就用眼神溝通。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你的眼睛會說話了。
第二,聲音:情感的小象徵。
有一次,一位義大利知名影星參加一場宴會,有人請他即興表演一段悲劇,於是,他用義大利語唸了一大段「台詞」。儘管聽不懂,但是他那動情的聲音淒涼悲愴,來賓們聽了都止不住地黯然神傷,還有人現場就哭了。不過,一位義大利人卻忍不住笑了。原來這個人唸的根本不是什麼台詞,而是宴會上的菜單。
所以說,聲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想辦法讓你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魅力,就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熱情與自信。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聲音是否存在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錄音,然後放給自己聽。
第三,動作:內心的小表達。
幾百年前,達文西就說過:「精神應該透過姿勢和四肢的運動來表現。」確實,在溝通中,人的肢體動作也能體現很多種意思。比如簡單的坐姿,略微前傾,傾向對方,這表示謙虛、有興趣;如果是躺在老闆椅上,兩腿蹺在桌上,那肯定是在表示傲慢。手指敲桌子、抖腿,都是焦慮不安的表現。如果你想結束談話了,你就少點頭,多看幾次手錶,這樣不用說話,對方也能明白。
◎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就是指溝透過程中利用身體動作、體態、語氣、語
調、語速,甚至穿著、空間距離等,傳遞和交流訊息。
◎一句話理解非語言溝通:
說了什麼不重要,怎麼說的才重要。
.
以上文字取自
放棄的魚,就是你選擇熊掌的代價:用得上的商學課,全球超過81萬人訂閱,100則超實用商戰策略:用得上的商学课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493831
博客來→ https://linkingunitas.com/B1493831
誠品→ https://linkingunitas.com/E1493831
金石堂→ https://linkingunitas.com/K1493831
聯經出版
.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父母 不承認 錯誤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八卦
#父母有責任從小教孩子明辨對錯_而不是等孩子做錯事再來說都是別人帶壞的
現在很多父母太寵自己的孩子,甚至孩子明顯犯錯時,他們還是不責怪自己孩子,認為一定都是別人帶壞他們!最常聽到的像是「我孩子這麼乖」、「我孩子高學歷」、「不可能會犯錯」、「一定都是別人帶壞」、「交到壞朋友」…諸如此類的。
我們當然很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想要他們犯錯,也很想要一直照顧他們。記得小時候爸爸跟我說:「我是你爸爸,人生中會不斷的支持你,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因為自己的原因犯錯,我不可能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還繼續支持你!」教養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清清楚楚的了解什麼是公平正義,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人人都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與不承認錯誤。透過《我不是故意的!》幫助孩子一起勇敢面對與改正,學習從錯誤中成長!>> http://bit.ly/2Wm7z99
吳鳳 Rifat #吳鳳把拔心裡話
父母 不承認 錯誤 在 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4/7,鄭南榕逝世31周年,也是台灣的言論自由日。在這個日子看到這種言論,讓人格外感概。
曾幾何時,鄭南榕爭取的言論自由,被這些「所謂台派」拿來當作造謠也無所謂的選舉工具呢?
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很多台灣人都非常擔心,害怕選舉的結果最終讓台灣喪失民主與自由。雖然選舉的結果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不過我想問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民進黨執政了四年以後,台灣有更民主更自由嗎?
做為一個從2014年就開始批評國民黨政府的政治評論粉專,我覺得 #台灣的言論自由正在降低。
從政府開始說,以前很少聽到馬英九在告普通人,要告也都是告一些名嘴或電視台,沒有印象在告平民小百姓的。但是現在你動不動就聽到有路人被告,什麼阿婆在Line上面轉圖被約談,某網友在留言裡面說了錯誤的訊息結果被告,為什麼有事沒事就要吿這些小老百姓呢?因為民進黨就是這樣打倒國民黨的,他們深知這種流言對民意影響的重要,所以只要有對他們的統治不利的消息,就火速用法律來恐嚇你,讓你閉嘴。
最新的例子是,3/22李來希說有人因為買口罩出車禍而死,馬上被檢調偵辦,30號到案,6號火速偵結,中間還隔一個四天連假,地檢署認為李來希是引述媒體報導,批評可受社會公評的事,結果是 #不起訴。一開始被告的時候我就說他不會有事,我相信政府也知道,真正該告的是各大媒體,因為每家都報導有人為了排口罩出車禍。但是他們的目的達到了,他們就是要利用法律,讓你不敢講話。
當然,言論自由絕對不等於造謠自由。但是現在同一個新聞,你常常會看到好幾家報的不一樣。作為一個路人,你又不是記者要如何去查證?這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分享自己覺得爽的新聞,什麼粉都一樣。
但是當一件事情已經被澄清之後,事件水落石出之後,就不一樣了。事實已經被證明,還不承認不道歉,還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的催眠信眾,封鎖反對的留言,還要提告所有網友。很明顯他要的是信眾,他要的是沒有思考能力的粉絲。這種人是最可惡的假新聞製造者。
稍微解釋一下昨天的事情。去年韓國瑜出席一個寶寶爬行比賽,結束後一個嬰兒的媽媽把小孩抱給韓國瑜,他就頭上親了一口,結果嬰兒驚恐表情的照片非常的震撼,於是一堆人開始看圖說故事。其中有一個留言是自稱是是媽媽的朋友的人說他們根本不願意給韓國瑜抱嬰兒。
只是堵藍根據這個留言,做了一張圖說韓國瑜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親吻嬰兒,廣為流傳。到這裡為止我都覺得還好,因為只有一張照片而已很有可能誤判沒錯。
但是接下來記者訪問了嬰兒的父母,父親表示他並沒有不同意給韓國瑜抱,上了新聞。原先爆料的人也在跟媽媽確認之後道歉更正了,說他誤會父母的意思。但即使有人留言告知堵藍說嬰兒的母親其實是有同意的請他撤圖,他們看到之後怎麼回答呢?堵藍說他們吿不了我;要告就告。到現在甚至認為他們做的圖能夠影響選舉,並以此沾沾自喜。
NHK就是派人來台灣報導假新聞對選舉的影響,並以此為例。影片的標題是操論,裏面說「韓國瑜沒有得到父母同意親嬰兒」是FAKE!!!
鄭南榕爭取的言論自由就是這樣子被這些「所謂台派」濫用的,成為假新聞製造機並且揚名國際。
很抱歉,我的台灣價值跟那些在網路上大聲自稱台派的不一樣。我的台灣價值是民主與自由,不是你是什麼顏色,支持什麼候選人。
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部分打著台派的旗號招搖撞騙的人,利用民主做反民主的事情。他們想要的並不是民主自由的國家, #而是像中共一樣一黨專政到永遠的獨裁國家。
岔個題,你有看到過去一年吵得很紅的中國假新聞攻擊,最後抓到什麼有組織的中共網軍嗎?說得天花亂墜,結果抓到幾隻了?這個政府每次告的都是這些到處出現的路人而已,然後不立反紅媒法、不處理真正的假新聞台,卻去打網路鄉民。
而實際上我們看到每次被抓到的都是像卡神、惡棍爸爸這種台灣價值滿點的腳色。我覺得中國的大外宣是做得不錯啦,但民進黨的大內宣也不遑多讓。
我說過幾百次了,你可以討厭韓國瑜。但是你不可以用他沒做過的事情黑他,嬰兒的父母都說沒有不同意給韓國瑜抱,原本你引用的那一位出來爆料者也道歉更正了。但你在 #知道這些事情之後還堅持 認為韓國瑜沒有經過父母同意對嬰兒又親又抱,覺得法律無法制裁自己。那不需要NHK認證,我去年就跟大家說了,你就是:假。新。聞。製。造。者。
昨天堵藍透過人傳話說他知道我是誰、我住哪裡,還留言說要告我。我是真的不知道他想告我哪一條,他自己Po的NHK影片裡面就說他的Po文「沒有得到父母同意就親這件事情 #是假的」,並分析這個假新聞對韓國瑜選情的影響,他到底要告我什麼?
做一個從國民黨時代就一直批評政府到今天的人,你以為我沒有被藍營支持者威脅過嗎?可以查查以前瘋吱谷是怎麼肉搜我的。但我不會屈服於任何威脅。就算你有四五十個小編,就算你可直達天聽,就算你知道我本人,你知道我的住址,你讓我的家人感到害怕。我還是堅持台灣應該是民主自由的法治國家,我不會屈服於這種流氓手段,我對台灣人的民主素養有信心。
最後我要給民進黨政府一個勸告,畢竟我選了你兩次。對於這種流氓粉專,要狗搖尾巴、不要尾巴搖狗。另外《國語》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相信你們應該知道這是甚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