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需要我聽到了」
女兒看到小樹文化寄來的《依戀理論三部曲1:依附》、《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有些驚訝:「媽,你不是說如果沒辦法推薦,拿了人家的公關書會有壓力嗎?」
我說:「對啊,可是我真的很想看依附理論祖師爺John Bowlby 的原典。」
女兒說:「依附理論在講什麼啊?」
我說:「很難一句話講清楚,簡單說,如果不是我對依附理論算是相當了解,我就很難理解為什麼你們都不黏我。」
女兒問:「什麼意思呢?」
我說:「生了你哥哥以後,他就不太黏我,四處探索,我就覺得怎麼他那麼忙啊,好無聊喔,所以又生了妳,然後妳也是,四處探索,不會像無尾熊一樣一天到晚粘我,讓我沒什麼做媽的感覺。
雖然覺得有點失落,但因為讀過依附理論,知道正是因為你們覺得和我之間的關係是安全的,隨時回頭我都在,你們有什麼需要,我會依照你們的需要回應,所以你們就很放心的去探索了。
如果我是那種一天到晚威脅你們說,我不要你們了,然後躲在角落看你們有沒有在哭,自我感覺良好的說[我的小孩好愛我喔],那你們就會因為們不知道等一下回頭不曉得媽媽會不會還在,於是不敢去嘗試與探索。
像有些家長超兇,哭就揍,孩子就不敢哭,不敢有情緒,然後孩子就木木的,沒什麼表情。
還有些家長根本不能信任,也沒有在注意小孩的存在,小孩對家長,甚至對人類於是就沒有什麼連結,很冷漠。
媽媽覺得如果大家都懂得依附理論,知道要觀察孩子的需要,回應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是可以信任,覺得這個世界是一個有溝就會通的世界,那他對別人所釋放出來的訊息也會給予相對應的回應,別人對他也會有那種可以溝通的感覺。
像媽媽不是在研究有些兒童會殘忍的性虐待別的小孩嗎?你問他說,那個小孩都哭到身體縮在一起了,你為什麼還繼續打他?他說,我哭我爸媽也照打啊,所以他哭關我什麼事?照打!
看很多這樣的例子以後,我就覺得認真對待孩子的需求,給予適當的回應是必要的,而不是用打的,用威脅的來消滅孩子的不乖行為。你現在這樣對他,他以後就會這樣對別人,甚至對父母。」
我記得我小時候常常跑出去玩,我媽媽問我為什麼不喜歡待在家裡?我就老實講:「因為我寂寞啊。」我忘了我媽媽的回應是什麼,但是她沒有駁斥我,認真聽進去了。
國中升高中重考,我被補習班老師打到開始逃學,我媽並沒有罵我浪費學費,而是回應了我無法被鞭打還能腦袋清楚讀書的事實,就讓我在家讀書,等第二年再考一次。
對於我的逃學,我媽不會用情緒勒索或跟補習班一樣逼我打我的方式讓我回去補習班,而是真正看到這個孩子再打要變笨了,願意換B計畫。
我媽如此的善待她所有的孩子,因此我們也如此的回應她所有的需求。
她85歲獨居,我們希望她來跟我們住,媽媽說,這樣她就沒有朋友了。
她的訴求我們聽到了,也尊重她的選擇。
不跟我們住,那我們安裝監視器好了,媽媽說,這樣她就沒有隱私了。
她的訴求我們聽到了,也尊重她的選擇。
我們想要買高階一點的智慧型手機給媽媽,媽媽覺得老人機簡單,好操作。
她的訴求我們聽到了,也尊重她的選擇。
直到小鬼在家猝死的新聞在電視上不斷出現,我們開始派出小輩展示Apple Watch 給媽媽看,媽媽終於同意跟我們到直營店去選讓她不安但仍願意嘗試的尖端科技產品。
我們做孩子的大可以偷裝監視器或是來硬的,但是我們沒有。
因為我媽媽在我們小時候就是如此慈悲的回應我們的需求,尊重我們的選擇,而不是要我們順從她的意志,消滅她感到不滿意的行為。
我喜歡安全依附關係所建構的家庭關係。這樣的關係讓我感受到慈愛,接納與同在。
這樣的關係讓我好喜歡我媽媽。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父母用錯誤的方式來「愛」子女 只會讓他們學不會愛 購買傳送門: https://cplink.co/yFkVmgl3 欸欸 你沒孩子講什麼親子書啊!? 我拿到書的時候就這種想法 然後我就讀著讀著其實也沒想太多 後來我發現 書中很多情景 其實自己都很有感觸啊 所以我就決定要講這本書啦! 很多例子其...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郭葉珍 Facebook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問卦] 年輕人觀念(窮就不要生小孩)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的推薦與評價,媽媽經、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精華版】父母情緒勒索好可怕孩子最討厭聽到這句話!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問卦] 年輕人觀念(窮就不要生小孩)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到餐館吃飯,看到一位爸爸夾了一堆肉,到女兒的碗裡面。
女兒不高興地說:「你不要幫我夾,我要吃我自己會夾,這樣我想吃飯都很不方便,還要把肉推到旁邊去,而且我想先吃菜,這樣比較健康…」
就這樣一句,爸爸馬上變臉:「我不想當妳的爸爸,因為妳不聽我的話!」
當場,氣氛就尷尬了起來。女兒只好說:「好啦!好啦!」然後,慢慢地把肉吃掉,爸爸才笑了開來。
該怎麼說呢?爸爸大概部分是因為關心孩子,才這樣做的吧!可是,如果一樣的邏輯,套用在孩子身上,她可以說這句話嗎?
「我不想當你的女兒,因為你常強迫我!」
我在旁邊觀察,女兒不是不想吃肉,她只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吃,她想要吃一點才夾一點,先吃菜再吃肉,這也沒什麼錯。但是爸爸的行為,除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之外,他好像還很在意要得到孩子的肯定,跟維護一個當爸爸的權威。
就一個爸爸來說,因為這件事,就不想當孩子的爸爸,這也太玻璃心了吧?!
我對這種事的態度很清楚,不管面前的孩子聽不聽我的話,做了什麼錯事,我終究是她的爸爸。在孩子面前,我這種態度不會輕易動搖,我希望孩子有安全感,所以非常不可能用關係為籌碼,拿來當成情緒勒索的台詞。我知道,這種話聽在孩子耳裡,不見得只會當成兒戲而已!
當父母的人,從小要全面照顧孩子的生活,可是,隨著孩子長大,這一點,要慢慢放。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想要依照自己的判斷過生活,不會讓父母的世界就從此崩解了。
我常面對所謂不聽話的孩子,大家的生活也是照過,真的不是只有聽父母的話才能活。或許不太融入社會常軌的孩子,過得比較辛苦,但同時也比較有創意。
有一句父母常說的話:「你不喜歡,也得適應它,因為大家都是這樣!」
可是,我看到有些孩子的思考是:「你不喜歡,可以改變它,因為沒人這樣做過!」
這種想法,不就是某些成功者的特質嗎?真正的成功者,不是常用不一樣的思維,去突破人類的困境嗎?大家都一樣,那要怎麼成功?
我們的社會常有些矛盾的要求,又要孩子在家的時候聽父母的話,又要孩子將來出社會懂得獨立思考。我想問,一直要求孩子聽話的父母,這要怎麼做到?
所謂不聽話的孩子,有時候,他們不是製造了問題,而是給了我們提醒與尋找解答的方向。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規矩,社會也有法律,一個人不遵守,會有他該承受的後果。可是,吃肉、吃菜這種小事,不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決定嗎?這種小事都決定不了的孩子,他將來能成什麼樣的大事?
父母的作為就一定對嗎?就以吃肉來說,過量對健康有害,也不符環保。父母要孩子聽話,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孩子,是為了父母自己—想從孩子身上滿足自己的情緒。
以我來說,我的提議如果被拒絕,我會有挫折與困惑。就好像很多家長所說:「我當然不會害他,為什麼他不領情?」
大大小小的挫折,本來就是生活的必然挑戰,每個人也一直在學習接受與面對。就像,孩子為了探索自我,為了捍衛他們自己的決定,他們也要接受大大小小的挫折。
我希望孩子接受屬於他們的挫折,我也願意接受屬於我的挫折。孩子成長於不同的時代與生活背景,他的價值觀大致不會跟我完全一樣,我會學習,而不是一直抗拒,拿我的權威來壓。
如果孩子對長輩或是上位者,不管是講話不禮貌,或者表達他的不認同。我會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曾經發生過的類似例子,結果不見得對孩子好。
我也會如實表達我的情緒,也許是不舒服、生氣,不對孩子隱瞞。但我更希望孩子知道這些之後,依然願意思考,並保有他的判斷。因為孩子的人生,最終要由他自己來過。
但我同時也希望孩子尊重我的人生與監護人的職權,清楚界定他可以決定的範圍,避免孩子一再測試,造成我們彼此間的困擾。如果管得太多,或者根本不管,這條界線就很難維持在健康的範圍,父母跟孩子都容易積累情緒。
不是只有聽我們話的孩子,才值得我們喜愛。面對思考跟我們不一樣的孩子,有一種態度,叫欣賞。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誠品年曆小卡(尺寸5.5*6.5cm,可放入皮夾或票卡套隨身攜帶)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親簽版
.
2018博客來國際書展(1/4~4/10)
以下7折
■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
https://goo.gl/S7n3nG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 +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 + 我想傾聽你)
https://goo.gl/UtXiF4
■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https://goo.gl/hdANCm
■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https://goo.gl/DaL936
■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s://goo.gl/YGXA5N
■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https://goo.gl/cckQjZ
■ 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2版)
https://goo.gl/7hmTLu
以下79折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https://goo.gl/rHgxZV
.
金石堂網路書店
◎洪仲清作品,精選二本75折!
優惠時間:2017/12/20 ~ 2018/2/28
https://goo.gl/MScUJP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
https://goo.gl/yjssfM
.
【Readmoo店長選書】電子書3本75折
https://readmoo.com/introducer/2018/02/index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為了要年輕人生小孩,或者自己想要抱孫子,親戚、長輩常會有很多一廂情願的說法,像是「孩子生了錢就會來了」、「生了孩子之後自然就會當媽媽」……
沒有過程,直接跳到結果,彷彿年輕人擔心太過,只要眼一閉、往前衝,上天一定會保佑。
才怪!話都隨便講,也不一定要負責任,辛苦的常是別人。
我來舉例,有一個朋友,正是因為自己媽媽的樣子,才不想當媽媽。因為她認為自己與媽媽的個性很像,不太有耐心。小時候,只要媽媽一生氣,就是往孩子臉上來個連環巴掌,她的媽媽是不管生了幾個孩子,依然不會當媽媽的人啊!
「不是所有媽媽,都會當媽媽……」
當我對著某位媽媽說這句真心話的時候,她很明顯變臉,一陣青一陣白,可是她本來就是常要女兒照顧她的脾氣與任性啊。有些朋友也誠實自白,自己真的不適合當媽。當媽媽這麼難,沒有學習、沒有榜樣、沒有支援,怎麼可能突然孩子生了,就會當媽媽?
有些傳統媽媽沒辦法適應父權社會下的婚姻與家庭,都自身難保了,自己的情緒也管不住,一直對孩子吐苦水,什麼情緒都要孩子幫忙承擔。有些媽媽把孩子當發洩情緒的出口,很多不滿都以抗辯能力不佳的孩子作為出氣筒。有些媽媽把孩子當作成就感的來源,學業、才藝、比賽,哪樣能逼就盡量逼,要博一個好媽媽的美名……
講白了,自己都不見得當得好,做人都有困難,怎麼就突然會當媽媽?
有些父母,心智根本就沒長大。等到孩子有能力之後,父母很快就要孩子變成小媽媽、小爸爸,反過來照顧自己。如果孩子賺到錢(孩子還不一定成年,例如童星),特別是賺大錢,父母的醜態就會跑出來,花錢沒節制,再要孩子出去賺,要不到錢,各種對孩子的控訴與醜化通通冒出來,這些例子在新聞上也不是沒出現過。
所以,如果真的不會當媽媽,那就在心裡偷偷承認就好,雖然很難堪,或許也感覺沒有價值,但這會是個開始。接著開始認真學習,先從好好當一個「人」起步,先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對自己坦承活得不是那麼愉快,以致於常要把孩子拖進來,以平衡自己的心情…
以前,有些媽媽動不動就說,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作為自苦、勒索的手段。對我來說,能自我反省、有覺察,是很好的事,有覺醒後,接著要開始改,而不是反過來要孩子改、配合,來來彌補自己心裡的缺憾。
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照顧人,有些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別說照顧孩子了。有些人超級沒責任感,有些人的自我中心像是一種癌,有些人連自己的孩子都會性侵、虐待……
其實,在家庭裡面,這些都不是新鮮事,我們身邊可能就有類似的例子。只是以前很少討論,道德壓力太大、太強,父母的角色被過度神化,質疑父母便像是一種罪。我是真心覺得,即使當不好爸爸、媽媽,也別把自己忘掉。放過孩子,先把自己當好,健康顧好,自我價值建設好,這樣會少一點向孩子索討。
有家長提到,自己是被放養長大。不過,好像也沒變壞。有些父母的狀況不好,反而硬要管孩子,常弄得更糟!
當父母不會當父母,至少別給孩子負擔,讓孩子自由,別讓孩子成為自己難過委屈的犧牲品。別讓孩子成為大人角力的工具,別以孩子作為報復伴侶的武器。
停止再傷害孩子了,這通常是要付出代價的。要抱著周處除三害的決心,大人要先成長、自救,孩子才能得救。
.
1.ps. 最近聽到一個新詞,叫「生孩子會帶財」,傳統是有這種說法,但傳統也有說生了某些孩子,父母的運勢會不好,會剋母剋父的說法都有。唉…,傳統的說法千千百百種,自相矛盾、邏輯跳躍,講白了,常常有說等於沒說。
2.ps. 孩子的年紀不同,媽媽的角色扮演都不同。關係是一段又一段地經營,即便面對同一個人,內在的變化也都要重新探究。
3.ps. 在傳統上,生小孩有很多目的,像生男孩是為了穩固自己在夫家的地位。所以,不是說生孩子就會愛孩子,因為生孩子的初衷相當功利,可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也可能是為了權力或說話的份量。
4.ps. 一個人當了媽媽之後,差不多也準備進入中年,很多對於人生的想像開始破滅。沒有重新把碎裂的自己好好拼貼起來,就可能跟孩子的互動進退失據。別說當媽媽了,要當自己都已經面臨考驗。
5.ps. 有些長輩不是只要下一代生小孩,而且是要男孩。對於生女孩的媽媽來說,情何以堪。
6.ps. 其實某些傳統長輩,眼裡就是把媽媽當成傳宗接代、照顧自己終老的工具人而已,不管是誰被當成工具人,大概都不會太好受吧!
7.ps. 有些長輩,就是等著媽媽生孩子之後,自己能開始「指導」,要藉此提升自己的價值感。
8.ps. 其實以前農業時代,孩子一生就很多個,有營養不良的、有生病沒錢看醫生的,可能就因此死了幾個,剩下幸運活下來的還是不少個。所以以前的人說帶孩子容易,應該是沒敢把這種狀況拿出來講吧!
.
以上文字改編自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當父母用錯誤的方式來「愛」子女
只會讓他們學不會愛
購買傳送門: https://cplink.co/yFkVmgl3
欸欸
你沒孩子講什麼親子書啊!?
我拿到書的時候就這種想法
然後我就讀著讀著其實也沒想太多
後來我發現
書中很多情景
其實自己都很有感觸啊
所以我就決定要講這本書啦!
很多例子其實都是取材於身邊發生的事(看來我已到了適婚年齡!?)
才發現原來教養真是一門學問
父母有時一句無心的話
都會影響孩子非常深遠
那今天這本書呢
希望不管你是孩子還是父母
我們都能從中吸取到一些養分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嘉玲的新書看這裡喔~《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博客來 https://bit.ly/2PeJwG6
誠品 https://bit.ly/2PQePnx
金石堂 https://bit.ly/2R8ZwGF
三民 https://bit.ly/2CyRjYq
讀冊 https://bit.ly/2Sd8rIt
MOMO https://bit.ly/2CCPs4G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生活裡或職場上,你有沒有被情緒勒索的經驗?明明心裡不願意,但又必須配合對方的要求?似乎沒有辦法Say No。
我講兩個你一定聽過的例子喔。原本相處還不錯的朋友,在對方談了個戀愛之後,他變得不再跟大家來往。
以前呢,大家都一起吃飯、聯絡感情,可是他現在常常苦著一張臉對你說:「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為了我跟家裡鬧翻,他說自己喔,為了我犧牲這麼大,要我下班之後就回去陪他,所以我不能跟你們出去…」
或者是一些職業婦女,在談到對小朋友的教養,她就會很困擾的說:「我是個媽媽,因為工作沒有辦法陪孩子,所以孩子只要一哭,說要買玩具,我就沒辦法拒絕…」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明明不開心,但卻沒有辦法「拒絕」。聽出來了沒有?這兩個例子,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被「罪惡感」綁架了!
在我繼續講之前喔,其實我們思考一下,「罪惡感」難道是一件壞事嗎?其實它不是,相反的「罪惡感」它是幫助我們,區分好人或壞人的一個指標。
一般我們來說喔,在普通的概念裡面,壞人因為他沒有罪惡感。所以他做犯法的事情,他心裡不會有負擔;所以他對於造成別人的困擾、社會不安的這件事情,他沒有內在的自我阻止的這樣的功能。
可是好人就相反。所以我們知道「罪惡感」可以幫助一個社會的運作。可是如果放到人際關係裡面,如果你為了當好人,而讓罪惡感無限漫延,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我們撇除道德,「罪惡感」的另外一個側面,就是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不想讓別人失望,所以呢,只好讓自己失望啊!
如果是在愛情裡面的關係,你交往的對象是那種整天抱怨,而你因為這樣的罪惡感,總覺得先提分手就是個負心漢,或者是就是一個無情的人、拋棄了對方。
你開始這樣想的時候,其實不用等到結婚,你的愛情就已經躺到棺材裡了。而且這段關係,早晚會讓你爆炸的。
其實呢,「罪惡感」不是天生的,它而是後天學習來的一個觀念。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要被「罪惡感」綁架,我們就要知道這裡面的關鍵在哪裡。
說文解字一下,我們先把「罪惡感」三個字,拆開來理解。
先談「罪」,「罪」之所以成立,是為了某個組識,或者是團體可以順利的運作,而制定了一套法律或者是規則。那只要違反的人,就會被「定罪」,它的目的是讓人感覺到畏懼。
而「惡」呢,是依照剛剛的「罪」的這個規範,或者是法律,有了好壞之分。如果違反了,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就是一個惡人。
那「感」呢,是一種心理上的情緒狀態。
當你理解「罪惡感」之後喔,那現在的問題來了,是誰規定先提出分手的人,就是負心漢?是誰說職業婦女就不能以事業為重,否則呢,她就不能成為一個好太太、好媽媽?
這就像過去的黑奴政策、女性沒有投票權。這些不合理,而且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但是一直到現在,卻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你覺得這合理嗎?
現在一個人要告訴你,女人沒辦法參政,你會不會覺得他腦袋有問題?可是當我們對人際,或者在我們的關係裡面的某些罪惡感綁住;我們卻很少去檢查,那是不是自己腦袋有問題,或者是這些觀念有沒有調整的必要?
其實我們人喔,也因為感受的到「罪惡感」,但是卻感受不到過時價值觀,帶給我們的這種束縛,所以會讓我們這麼辛苦。
就像是喔,職業婦女她不敢對孩子提出必要的要求,是因為她內心認為,女人就要為家庭犧牲自己。而自己選擇了工作,好像自己是個不是太合格的女人,或者是媽媽,感覺到對孩子的虧欠。
所以,當她被「罪惡感」綁架的時候,她就不敢適當的管教自己的孩子,跟孩子的關係,就只能朝向一個可能是一種很扭曲、很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呢,這樣的捆綁跟束縛,不止是對女性,其實對男性也是一樣。就像有些爸爸,因為忙於工作,沒有辦法陪伴孩子。所以,只要孩子一開口他就買禮物、他就買玩具。
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孩子不開心,這也是他內心的罪惡感,讓他去覺得哦~我好像一定要做這樣的補償的動作。
所以囉,當我們理解到這一層,那要怎麼擺脫「罪惡感」的束縛?作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問自己喔,為什麼我需要覺得自己有罪?這個罪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這樣想嗎?
你只有想通了這一點,重新改寫自己的信念,你的罪惡感才會消失。
也就是說,熱愛工作的職業婦女,不是透過滿足孩子,或者是辭掉工作,這種二選一,來處理「罪惡感」。
你可以換個想法,一個好媽媽,不等於要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而是要做孩子的好榜樣,這樣才是一個好媽媽。
也就是說,妳自己追求夢想,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妳是不是為孩子,就起了一個很重要的示範?
所以,你可以在工作上有所表現,而且回到家之後,也能夠對小孩有所要求。這樣子才是一個健康、而且是相互滋養,能夠前進的關係。
它不是二選一,它不是二分法,它是一示範我活出什麼樣子?我讓你孩子看到,於是呢,我除了要求我自己之外,我也可以要求我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知道喔,「信念」是罪惡感的源頭,那你更加要知道的就是,這樣子不自覺的信念,很有可能變成一種「控制」跟「被控制」的武器。
就像是現在,很多年輕朋友的困擾。很多年輕朋友,因為買房子不容易,所以在投入職場之後,依然跟父母親同住,所以就很難拒絕父母親的規定。
比如說,父母親要你下班就要早點回家,不要太常跟朋友出去玩,或者是他們希望你沒事不要亂跑,不管買任何東西,或者上任何課程都是浪費錢。
那好不容易有了穩定的工作,就要趕快成家、生小孩。如果年輕人不聽話,就說他們自私、不孝,讓孩子充滿「罪惡感」。
那基本上呢,子女應該要孝順父母,這概念一點錯都沒有。只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應該」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底下成立的?而不是讓原本的善意,扭曲成對子女成長的一種負擔跟妨礙。
該讓子女長大、放手,是不是就要放手呢?人都應該要有「罪惡感」,但人也有基本的需求。我們都要避免因為罪惡感,而不斷的用美麗的謊言來合理化,用麻痹自己的方式,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你想想看這樣長久下去,關係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叫做愛,它還能剩下多少?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裡面,也有因為罪惡感,讓你覺得動彈不得、而又讓你覺得不斷消耗…不管消耗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情緒、消耗自己的能量。
當你卡在這種關係裡的時候,我很推薦你可以讀讀這本《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是我的伴侶,諮商心理師楊嘉玲老師,在2018年出版的一本書喔。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會用很多實際的案例,讓你體會怎麼樣改寫自己「罪惡感」的信念?
而且還會幫助你看見,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罪惡感」來操弄你的人,事實上在癱瘓你的行動跟思考的能力,這樣的一個事實,讓你繼續的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所以,如果你也很想要處理,這樣子令人困擾、又挫折的關係,想要有一個清爽人生,那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本書。其實人生說到底,你永遠可以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這一本書相關的購買連結,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面都有,我很相信你在讀完之後,你會更瞭解「罪惡感」它的全貌。
怎麼樣控制你、怎麼樣困住你,你會知道關係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夠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不會因為情感的過份牽絆,讓彼此越活越不開心。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除了今天談到的《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一本書,希望你繼續支持之外。
我們近期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這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因為是透過線上的學習,所以很方便你不管在任何的時空、地點,或者是狀態,而且只需要用聽的。
那我本身是一個心理學家,這麼多年這樣下來,結合了很多心理學的理論跟實務,最重要一點是自己的實踐。
因為很多人很好奇哦,我本身是個老闆,心理學家,我還要做很多的個案教練、「一天聽一點」…等等這麼多事。可是似乎看我的整個生活品質,又能夠維持得很好,而且還活的還蠻游刃有餘的。
那到底我怎麼做到的?其實不是我有三頭六臂,也不是我天賦異稟,我只是回到大腦運作的核心關鍵,而開啓了效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所以我相信這一門線上課程,可以幫助你回到最根本的核心;不僅是讓你建立起正確的觀念,還能夠讓你掌握一些必要提升自己效率的工具。
很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吳娟瑜
內容簡介: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錯!56%父母自認是會傷害孩子的「毒親」(toxic parents)!
虐待孩子、口出惡言、過度控制、情緒勒索、
硬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孩子身上……
這些父母的有毒教養96%是受到潛意識影響
去除源於個人創傷、承自原生家庭/家族的負面信念,
拒絕周遭、社會、媒體流傳的錯誤認知與價值觀,
不再受潛意識操控,親子才有良性互動!
◎每個失常的孩子,背後都有受創的大人
頂嘴、疏離、憂鬱、易怒、依賴、拒學、沉迷電玩……當孩子行為脫序時,父母應先檢討自己是否常對孩子有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表現。一個人講出的話語、表達的想法、臉上流露的神情,往往跟深藏在潛意識裡的信念有關,父母若有以上負面情緒,代表潛意識裡帶有許多恐懼,並經由教養將恐懼不斷複製給孩子。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應快快「拋棄繼承」的情緒負債──家庭潛意識恐懼
我們很容易複製原生家庭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和教養模式,父母因上一代教養不當而有的陰影,時常會再成為子女的夢魘,像是重男輕女或家庭暴力等。父子和母女之間也常有特殊的情結,比方說,「兒子不成材」是很多男人共有的潛意識恐懼,對兒子總寄予重望,表現不佳就會嚴以鞭策;母女之間則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會搶奪居中男人(丈夫/爸爸)的愛,這通常是因為媽媽複製了自己兒時和手足的相處模式;而失婚者容易把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帶給孩子。養兒育女時,要時時自我觀察,才能不再把從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恐懼又轉移到子女身上。
◎家族潛意識恐懼遺毒子孫,過時的祖訓就讓它失傳吧!
有些已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仍以祖訓家規、家族慣例等形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影響了後代子孫的家庭幸福和親子關係,最典型的包括:重男輕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繼承祖業等,這些觀念都已和現今潮流有所抵觸,長輩應該適度改變或尊重晚輩的選擇。做個「懂事」的長輩,懂得世事多變化,樂意理解成年兒孫的心事,多給引導,多給支持。
◎以知識破解偽科學、群體迷思,不捲入集體潛意識恐懼
有些潛意識恐懼從個人、家庭或家族中完全找不到根源,那可能就是受到周遭環境的暗示所致,包括:民族習性、社區氛圍、新聞事件、宗教信仰,關於生活上的例子有「富不過三代」、「逢九必凶」、「活越久,失智機率越高」等;屬於教養上的則有「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等,我們對這些思維習以為常,也認為理所當然,但其實是需要重新斟酌的,在陪伴子女成長時才能跳脫這些集體潛意識的恐懼,培養出思考正面、觀念正確的孩子。
作者簡介:吳娟瑜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
.國際演說家,演說場次超過6000場
.兩性溝通、親子教養專家,喜為人師、樂於分享
.風趣幽默又深具專業素養,備受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媒體歡迎
.暢銷書作家,著有《記憶改寫,回到原本美好的自己》、《用女人的方式贏一生》、
《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孩子就要這麼教》等
.興趣:看電影、閱讀、寫作、跳街舞、練肌耐力等
.座右銘: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目標: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
.寫作目標:陪伴年輕世代父母進行自我探索,並快速選擇正確教養模式,避免毒害孩子而不自知
作者粉絲頁:吳娟瑜老師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精華版】父母情緒勒索好可怕孩子最討厭聽到這句話! 的八卦
20190110爸媽都是為你好!! 家長真的都是對的嗎?!】 完整版請點▷▷http://yt1.piee.pw/EV6PK 精華版請點▷▷http://pcse.pw/72XFK ▷訂閱【東風衛視】 ... ... <看更多>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問卦] 年輕人觀念(窮就不要生小孩) PTT推薦- Gossiping 的八卦
... 去看了一下年輕人的某卡嚇到了只要講到父母 ... 情緒勒索,有錢人吃家裡. →. frfreedom 10/07 06:24住家裡薪水自己花 ... ... <看更多>
父母情緒勒索例子 在 [問卦] 年輕人觀念(窮就不要生小孩) -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
我這個老人整天只會在ptt
去看了一下年輕人的某卡
嚇到了
只要講到父母的方面包刮
金錢觀什麼的
年輕人一定怨恨父母
例如,這麼窮生小孩出來幹嘛
生小孩就是自私
孩子是出來給你們養老嗎
為什麼別人玩爽爽,我卻要打工
滿滿的負能量
只要過得比別人差
就會來一句
窮人不要生小孩
窮人沒資格生小孩
窮人生小孩給別人當奴隸
窮人活該生小孩
媽呀
看完好難過
現在年輕人這麼誇張的嗎
錢就靠自己賺就是
那麼怨恨窮父母對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628472.A.29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