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制定規則、積極管理,熱門路線才有未來 》
最近登山圈子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新北三重山岳協會明知沒有申請到天池山莊床位與營位,卻依然招生成行,惡意鑽漏洞擠爆天池山莊的事件了。4/24日,他們率領52人浩浩蕩蕩前往天池山莊,教團員逢人問起就要撒謊說「我們是要睡檜林保線所」,最後一行人晚間七點才抵達天池山莊,要求莊主收容「迫降」,引發眾怒。
從事前有團員詢問,就不斷的避重就輕、說謊,不願正面說明就是沒有抽到位置,打算整團人到天池「偷睡」;到東窗事發上新聞後,甚至還偽造協作道歉啟事被抓包又秒刪文神隱,至今仍未見該協會有誠意的道歉,素質與心態之惡劣,不忍直視。
但這不是個案,今天只是三重山岳協會多行不義而自斃而已,類似的事情在稜線上是無窮無盡、行之有年。追根究底,就是主管單位「不願意管理登山商業團」、「少有嚴格執行的有效管理」,與「沒有足以威嚇違規者的懲處手段」三個原因所造成,可以說是登山法規不完善所造成的不積極放任。
舉個案例,過去雪霸國家公園曾經粗暴禁止「第一天住翠池與雪北山屋」,被山友嚴正抗議後才取消。為何會出現這種不合理的限制?追根究底,就是上述的「技術性迫降」實在太多,造成大量翠池與雪北山屋的名額浪費。我就曾經在天氣很好時,在雪北山屋遇過申請網站明明顯示當天客滿,但到山屋發現只有6個山友加我7人。其他人呢?「技術性迫降」三六九山莊了,好個漂亮的操作啊!
另外,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地區與奇萊主北,更有「比預定出發日期多提早申請幾天」的玩法,因為這樣可以提早申請,提早佔到山屋,真正上山那天被問起時,再隨口胡謅說「有事耽擱」,就好了。
這種行為也形成了共犯結構,在許多惡質商業團以此等手段佔用山屋只為成行時,想要守規矩的團根本難以遵照一般遊戲規則申請所需日期,因為早已先被此等鑽申請漏洞的團佔滿,堅持不住的只有同流合污一途,更造成自組隊難以順利成行。
更讓人無力的是,因為經費問題,國家公園體系目前只有玉山主峰線有真正的「莊主」可以執行強而有力的管理,比如說阻擋太慢的單攻者硬撐上主峰。其他地方呢?抱歉!多半只有志工,他們只有勸導功能,有人要技術性迫降也只能摸摸鼻子幫忙喬床位、營位,沒有實質的管理權力。本文的照片,就是長年被超額申請的惡質商業團紮營紮的亂七八糟的雲稜山屋,屋外帳篷海的奇景,更遑論南湖圈谷就算有保七執法,在連假時可以紮到超過70帳的「榮景」了。我們的高山生態根本無法負荷如此沈重的遊憩壓力,更遑論早已大打折扣的遊憩品質,這些,真的是我們上山的時候,想看到的景象嗎?
我們成立國家公園,不就是為了有一個單位能妥善管理我們的山林嗎?
但諷刺的是,當下的國家公園與林務局面對這種亂象,可說是幾乎束手無策,現有的處罰手段對商業團更是不痛不癢——「少許住宿費罰金與停權一年。」
拜託,僧多粥少的熱門路線,除了不小心被騙的無辜初心者外,那種惡質商業團帶的大都是「一生去一次」的高山觀光客,被停權一輩子都沒差好嗎… 至於領隊被停權,找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協會成員當免洗領隊不就好了,有差嗎?
在法規不全、管理不力與代價輕微的現況下,難道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簡單又美麗的入門路線,在少數無良業者與偷跑者的摧殘下,漸漸失去往昔的美好嗎?
憑什麼晚一點出生或晚一點開始爬山,就只能看到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所破壞後的殘羹剩飯?這真的是一個文明國家該有的樣子?
行政院大喊「向山致敬」已經近兩年,也該開始著手治本之道,給予山岳主管機關合用的法規與權力,妥善管理各個熱門路線了:
1. 熱門路線山屋營地與登山口專人駐點管理:
山岳環境有著資訊不流通性,因此無法監督使用者的行為,也是許多亂象之所以發生、南湖大山區域長期超限利用的根本原因。與其相信人性,再被人性嘲諷,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莊主駐點」才是讓熱門路線保有秩序與美麗的唯一選項。
最指標性的案例是嘉明湖,專職莊主團隊駐點管理後,從每逢連假必紮營紮到步道上全部都是帳篷一路紮到湖畔,到現在幾乎不會聽聞該區有偷跑與技術性迫降亂象,著實是所有管理單位都應該學習的案例。尤其是南湖大山線,每逢連假偷跑者幾乎快要和照規則申請的人數一樣多,太魯閣國家公園形同虛設,必須盡快與林務局協調建立登山口管制站,否則世界唯一的南湖圈谷特殊生態系危在旦夕。
三重山岳協會惡意迫降的主角天池山莊,則是今年才剛剛引進專職管理員制度,就是為了根絕「在步道上到處紮營」的亂象,但因尚在磨合期,才無法將這「沒申請的52人超大團」擋在步道口,拒絕其入山。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專人管理外,需要第二項的配合。
2. 有效的總量管制法源依據:
「絕對的自由,下場就是失去自由。」台灣簡單美麗又蘊含龐大商業價值的登山路線真的不多,大概就那十來條超熱門觀光路線而已:眠月線、水漾森林、松蘿湖、加羅湖、奇萊南華、玉山、雪山、嘉明湖、北大武、武陵四秀、大霸群峰、南湖大山等。如果缺乏管理,人人抱持著「這裡不用申請」的心態上山,到現場換來的就是悲劇——人山人海,連睡覺都有困難,營地仿若難民營,甚至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如南湖圈谷連假可以紮到70帳那樣扯。這真的是我們要的「自由」嗎?高山環境能承受幾年這樣的「自由」?「自由」是只要有山爬就好,其他都不重要嗎?
以玉山主峰為例,貴為全台灣最熱門、最難抽的路線,雖然長年被詬病限制自由,但只要抽到,每一個去的人都能保証享有一定品質的遊憩體驗:雖然很多但還能接受的人潮、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床位、不用煩惱「搶不到地方睡」。我去玉山超過十次,景觀上大抵都長得差不多,對比因為戒茂斯線開通而湧入無限人潮,造成湖畔草地不斷沙漠化、步道加深程度倍速於過去、每隔一段時機去就會讓人感傷的嘉明湖,凸顯出了總量管制的重要性。
然而,現今只有國家公園有管制總量的權力,林務局缺乏相關法源而礙手礙腳,甚至會因為林管處的不同步而產生漏洞:三重山岳協會迫降天池事件就是一例,正因為他們謊稱要睡的「檜林保線所」是花蓮林管處的地盤,南投林管處無權過問,才會導致無法攔阻該隊伍上山的狀況。唯有從法制面改革,賦予主管機關總量管制的權力,並配合專人駐點,這些熱門路線的管理才會有未來。
否則,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被無限量使用的入門路線,遊憩品質與美麗一年比一年糟,在這一代親手葬送「簡單的美好」甚至「南湖圈谷的特殊生態」。
3. 「商用申請帳號」的設置與抽樣電訪中籤隊員:
目前申請系統並無法分別商業團與自組團,也帶來了某種程度上的管理困境,其中最大的弊病,就是難以防止「人頭隊」的濫用。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玉山主峰「合法卻無良」的海量人頭隊佔位行為了。一些惡質商業團,會以手上海量的人頭資料申請隊伍一起下去抽籤,然後真正要上山的隊伍是用候補的,因為每天的候補隊伍並不是抽籤制,而是在備取隊伍取消後照順序遞補的。
這時候,只要有人頭隊中籤,靜靜的等待真正要上的隊伍在候補順序第一位時,取消申請,繳納少少的取消費用,就可以讓整團人順利住到排雲了。但如果有人手速比自己快,或者都沒有人取消呢?沒關係,在最後關頭取消人頭隊就好了,反正罰金和利潤不成比例。這卑劣的手段,早已長期造成排雲山莊床位的浪費,也是讓人疑惑總是有超過千人抽籤的排雲,為何時常到現場才發現有空床的主要原因。
當今商業登山缺乏管理,政府容許私人公司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利用屬於全民的公共財賺取自己的利益,甚至排擠了一般使用者的權益:長年搶山屋的神手速一般人難以競爭、包餐團隊永遠佔用營地最好的位置、海量人頭隊伍讓中籤率更低…等等。既然國家沒有要求商業團付出更多代價維護環境,那商業團就有義務接受管理單位的監督。
唯有接受適當的監督管理,保障好團的權益、嚴逞惡質團,商業體系才會健康,而不是讓唯利是圖的劣幣,驅逐有心守規矩的好團。
「商用申請帳號」就是這個脈絡下的產物,不對商業團作出額外的限制,但管理單位能確實掌握有無異常申請行為,如海量人頭隊伍、預先申請佔用等(配合招生文宣就能知道是不是謊報申請日期)。然後,再針對異常申請或偽自組隊伍重罰即可。這個制度會讓商業團之間出現相互監督的功能,因為其實登山帶隊的圈子無敵小,誰守規矩誰不守規矩上山一遇到就知道,各家領隊和莊主、門口管理員也泰半互相認識或知道,偽自組上山要不被抓包非常有難度,惡質商業團不提升品格,被時代淘汰也是剛好而已。
而「抽樣電訪中籤隊員」則是保險,因為只要參加過「一次」惡質商業團,個資被拿去成為抽籤籌碼的機率非常高,不實還有被抓包盜用個資上新聞的案例。這時主管機關可以抽查商業隊伍隊員的電話號碼,致電確認或者簡訊通知中籤,就很有機會抓出不老實填寫個資、或者以人頭抽籤的惡質商業團,再予以重罰並發布新聞稿,就能有效減少這樣鑽漏洞的行為。
4. 提高鑽漏洞的代價:
「罰責過輕」與執法困難,是當今無法遏止惡質商業團破壞遊戲規則的主要原因。執法部分,有專人駐點管理就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太魯閣國家公園尤其應該改善,南湖大山線已危在旦夕,保七也疲於奔命。而罰則部份,國家公園法與森林法應修法,提高「迫降的代價」。
如果免費緊急救難的美意,終究不斷被有心人濫用,長期損害一般民眾的權益,那我們是否可以考慮適度提高其代價呢?除了熱門路線山屋與營地全面收費化管理外,違規者停權的同時,訂定「山屋與營地臨時入住費率」,是一個治本的方法。一般而言,一晚4000以上的代價,就能嚇退絕大多數有心鑽漏洞的人了。
以三重這團為例,團費才4700,如果迫降天池一晚每人收4000他們一定不會這麼幹,因為一出發就註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4000這數字也沒什麼特別,就是普通住宿費的十倍而已,且有餘裕爬山的人一定出得起,真正遇到急難需要迫降的人,也不太會因為這樣的費用而咬牙硬走造成危險。如果真的為了4000元的費用賭命,那我只能說,我們已經不是媽寶國家了,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這不是什麼天文數字,真的要為這種錢賠上生命,就只能表示遺憾了。
或許有聲音會說,這樣一來只要願意出10倍錢就能保證床位,是經濟上的不公平,我只能說… 願意花這個錢技術性迫降,被停權一年、公告姓名、只能睡在山屋角落(無論是否故意,迫降通常不給床位,只是純收並留找個不影響正常使用者的地板塞),並接受眾人的異樣眼光與責難,這種人是少數中的極少數了吧…
但其實就實務面來說,其實很少遇到緊急迫降的問題,因為那些路線都是二~三天左右的行程,很短,有問題通常都會直接撤下山。至於長程縱走後半段接到大眾路線,卻無法一天撤出而需要緊急迫降,如南二與能安逆走,則可以另外考慮訂更細緻的管理規則,以長程路線的申請為依據減少迫降的負擔,畢竟長天數變動風險本來就大。至於防止惡質商業團濫用此規則佔用長程縱走名額也很簡單,前一點「商用申請帳號」就是為此而生,只要比對招生行程與價格,就能知道是否為技術性迫降。
——————
當人太多的時候,「自由」就是有代價的,最常見的就是交出部分自由,亦即當今民主社會的管理礎石——為了「防止妨礙他人自由」,憲法賦予了政府一定的權力,在「維護大多數人的權益」並且「確保環境與資源的永續利用」下,訂定合理的管理法規,讓公權力得以保護稀缺的公共財,而非任其被無限制濫用,最終消滅,讓所有人都失去了自由。
台灣的山區曾經歷過「完全自由」的年代,我們不時能從登山前輩的口中聽到那個年代的輝煌事蹟,比如舊排雲山莊一個晚上塞進300人的軼事,所有眼睛看得到的縫隙都睡滿了人。那是一個人人都不用申請、大家有山爬,卻住得像難民營的年代。隨著時代更迭,登山人口爆炸性成長,人民對於遊憩品質與山林環境日益重視,也漸漸瞭解到當一個地方有無限量人潮不間斷湧入,那麼下場就是環境不斷劣化,以及遊憩品質的完全喪失,上山逛夜市。
這時,我們就必須在那些熱門路線上,交出自己一部分的自由,讓公權力好好管理那些簡單又美麗的路線,讓機率決定誰可以享受有保障的自由,而不是任由大量人潮蜂擁進那幾個少得可憐的爆紅路線,互相用自己對山的渴望摧毀對方的夢想山行。
那「絕對自由的山」呢?把能力練好,離開那些爆紅的名字、被大量商業行銷的「秘境」之後,你就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海闊天空。至少我在這兩年報復性登山的浪潮下,都在爬奇怪的冷門路線、很少被打擾、也從不覺得被限制。
我對熱門路線管理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熱門路線專人駐點管理」、「總量管制法源依據」、「商業團納管」、「提高鑽漏洞的代價」,提供給各位朋友參考,也希望各管理單位能重視一般使用者與肯守規矩的商業團的權益,而非在推廣台灣山岳之美同時,放任登山環境如同戰場般混亂、人們在山上瘋狂搶奪有限的營地資源——那是對比臺灣山林的美好,最大的諷刺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YYTV 許洋洋媽媽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免費送書 歡迎領取 https://yytv.tw/link 電子書 : 我一定要爬上去:玉山文學獎作者 繪本故事得獎作品 https://www.pubu.com.tw:/ebook/231263?apKey=61429a9623 💵 獨家 Pubu 82折優惠碼:yytv82 ...
「爬玉山費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Facebook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KK 我,走著、走著、走著, Youtube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Re: [問題] 請問自組揪團爬玉山花費-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費用都這麼高?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Re: [問題] 請問自組揪團爬玉山花費- 看板Hiking | PTT美食旅遊區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各位爬一次玉山要花多少錢 - 登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報名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 - 探訪台灣國家公園與 ...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ptt - 台灣公司行號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ptt - 台灣商業櫃台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費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費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爬玉山費用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對於臺灣鐵路史而言,是一份極為珍貴的影像紀錄。
《臺北至嘉義》
1968年11月,49歲的原信太郎展開了探訪臺灣鐵路之旅並且沿途拍攝影片。
這段影片始於臺北車站前。當時的臺灣完全沒有電氣化的鐵路,臺灣省鐵路局的主要幹線也全部是蒸汽火車、柴油火車、柴油車。畫面為臺北車站周邊的市區內,俯瞰列車繁忙進出的列車,但如今臺北市裡的鐵路已經全部地下化,而不再出現於地面上了。
接著,從臺北車站搭乘緃貫線的特快列車,一路前往「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嘉義。被柴油火車牽引的列車在漸漸西傾的午後陽光中,和許多蒸汽火車交會,展現大小火車基地的朝氣。
《阿里山森林鐵路之旅》
第二天終於要造訪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森林鐵路原本是為了採伐、載送臺灣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公尺)周邊的豐富林材而建造,直至1960年代,仍採用從美國引進的「Shay齒輪式」蒸汽火車,聯結獨特的載運木材用貨車,行駛於木架堆高的木製鐵橋上,來運送山上的林材。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1960年代末期,世上唯一仍將使用特殊齒輪傳導的「Shay齒輪式」蒸汽火車用於營業的鐵路路線。而且,原信太郎拍攝此影片的1968年,正是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全區間,連旅客列車都使用「Shay式」的最後一年。
阿里山森林鐵路從起點嘉義攀爬至海拔2,300公尺,車窗外的風景瞬息萬變,僅僅70公里的距離裡,依序從熱帶林變成亞熱帶林、溫帶林。去程是將攝影機架設於「中興號」柴油車前頭,在沿途景色的變化中,拍攝古色蒼然的木橋、木製隧道、多重環山(螺旋形)鐵路、交會的Shay式蒸汽火車牽引的木材列車、中途車站的熱鬧景象、痕跡顯示不久前才崩落的斷崖,以及早已傾倒、樹齡高達2000多歲的檜木「神木」等,一路前往阿里山。原信太郎停留在阿里山時,當時汽車道路尚未開通,周邊的景色和今天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隔天下山的旅程也是珍貴的紀錄。當時發生了一起意外,原信太郎搭乘「中興號」特快車,行駛於前頭的木材列車突然在半路脫軌,駕駛只得步行聯絡聚集於途中的火車中繼基地——奮起湖之Shay式蒸汽火車。然後從奮起湖起,搭乘Shay式蒸汽火車牽引的普通列車,近距離拍攝特殊的齒輪驅動動作。
原信太郎離開嘉義那天的中午之前,獲准參觀嘉義的蒸汽火車基地(機務段),得以和從日本統治時代一直行駛至今的火車們近距離面對面。
《東海岸的鐵路之旅》
隔天早上,搭乘行經「橫貫公路」的巴士,從臺中越過中央山脈,來到靠太平洋這一邊的花蓮,花了約10小時。
這道路是在斷岸絕壁上九彎十八拐,也有許多未鋪柏油的區間,當時,是臺灣中部唯一連結臺灣海峽那一邊和太平洋這一邊的汽車道路。
半路上,正在興建具有高度軍事價值的水壩,所以嚴禁拍攝,但原信太郎心想「儘管如此,我還是忍不住想拍攝」,他的冒險精神促使他拍下了「往日的臺灣」。隔天,他搭乘鐵路局花蓮─臺東的臺東線,往返170公里的輕便鐵路,當天來回。
當時,唯獨這條臺東線完全沒有和其他路線連接,臺灣省鐵路局直接營運於日本統治時代建設的762釐米軌距的輕便鐵路。然而,雖是輕便鐵路,但也行駛夜行列車,而且有臥舖車。原信太郎造訪時,旅客列車是由大馬力的柴油車牽引客車,而貨物列車則全由D型的水櫃火車和配置1D1軸、加掛炭水車的火車負責。而巧的是,拍攝這段影片的2個月後,臺東線就全面廢止了蒸汽火車的幹線行駛。
如今,臺東線擺脫孤立狀態,改為1067釐米軌距,也完成電氣化。沿線也不斷開發,昔日的風景大幅改變,因此這卷膠片成了非常珍貴的紀錄。
隔天,從花蓮前往蘇澳(1,067釐米軌距的宜蘭線從蘇澳連結臺北),搭乘巴士沿著斷崖絕壁上的小道行駛的影像也很珍貴。這裡也因為涉及軍事機密,嚴格取締拍攝,在這種情況下,記錄了巴士和卡車因為單向通行而形成的車隊,在太平洋巨浪拍打的陰天道路上前進的壯觀景象。
以上內容,亦留下了臺灣鐵路史上,十分珍貴的影像紀錄。
原文作者:松本謙一(鐵道著作家)
影片中文化:張哲生
2016年1月16日至3月17日,日本橫濱「原鐵道模型博物館」舉行的《臺灣鐵路展》,以大型螢幕播放這段由原信太郎於1968年拍攝的「臺灣的鐵路」紀錄片完整版,片長約60分鐘,於展期的每天上午11點15分開始不斷重複播放至閉館。
《認識 原信太郎》
1919年,原信太郎生於東京。自小熱愛鐵路的他,喜歡搭乘火車、攝影、收集鐵路開通時的首日車票,從小學6年級開始製作火車與鐵道的模型。為了瞭解國外的鐵路,他讀小學時便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國中、高中進而學習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而在就讀大學前,也學習了俄文。為了學習鐵路技術,他選擇進入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機械工學系就讀。
二次大戰後,原信太郎在 KOKUYO 株式會社負責開發技術。任職期間,他開發了世界首見的立體自動倉庫和辦公室家具自動一貫生產線等系統,擁有300多個技術專利。退休之後,他設立財團法人原綜合智慧通信系統基金,協助年輕研究者發表國外論文。
此外,他在戰後積極出國,將各國的鐵路、車輛做成模型。深究鐵路技術的他所製作的模型,不同於坊間一般模型,而是取材自真正的鐵軌和鐵路車輪,並從架線集電,使用搖枕、正齒輪、空心杯馬達等結構,實現了有如真正火車一般的慣性行駛。
原信太郎一生訪造過380個城市,收藏的火車模型約有6000個,他在世界各地拍攝的照片多達10萬張,拍攝的影片(16mm、8mm、VTR)合計約440小時。此外,他還收藏了為數眾多的鐵路相關書籍與物品,甚至包括了許多國家的鐵路金屬板、主控器等鐵路專用零件。
2012年7月10日,原信太郎創設的「原鐵路模型博物館」於日本史上開通第一條鐵路的横濱市開幕,以展出能夠發出和真正鐵路車輛一樣的慣性行駛聲並運行的世界各國鐵路模型而聞名。
2014年7月5日,原信太郎與世長辭,享壽95歲。
【原鐵路模型博物館】
地址:日本神奈川橫濱市西區高島1-1-2 橫濱三井大廈(横浜三井ビル)2樓
開館時間:11:00~18:00(最晚入館時間為17:30)
每週二休館(若週二為國定假日,則在隔日休館)
入館費用:成人1000日圓、國高中生700日圓、4歲以上兒童500日圓(所有價格皆含稅)
爬玉山費用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黑影籠罩我們的山林:比基尼登山客之死》
網路新聞剛發布的時候,第一眼,我就認出是岳界稱為「G哥」的吳姓奇女子。雖說我們素昧平生,唯一一次相遇還是我剛開始爬山的時候,所以沒能認出她來,但我向來知道她非常熱愛登山、無懼獨攀,且經常挑戰長天數的冷門路線,心裡煞是佩服。
就如同去年9月南三段事件的葉生錦一樣,當時「落跑」成了嗜血媒體窮追猛打的關鍵字,而這一次,他們又找到了話題性頗高的比基尼照片,讓此事件瞬間攻佔各大媒體的版面。原本只是單純的個人愛好,卻讓她在這種時刻站上了風口浪尖。
想不到最後結局,令人無限悲傷。
.
.
.
在我們哀悼之時,許多人還以為他全程都穿比基尼爬山呢。
每次這類事件一觸及大眾領域,不免就會看見一邊倒的網友留言,撇開低俗的人身攻擊、自取滅亡言論不提,主流意見都緊緊圍繞著「使用者付費」打轉,其原因無他,就是所謂的「黑山」。
消防局照往例申請了直升機救援,一瞬間,我彷彿又看見了葉生錦落寞的影子,在火把、稻草叉和口誅筆伐之前倉皇遁入黑暗。沒人想過他的家人跟著承受的壓力,也沒人想過數百萬的救難費用足以重創普通家庭的經濟。
高漲的情緒之前,沒有思考,只有廉價的發洩。
以下我就把問題的核心──「黑山」拆成三部分來講。如果你認為你的思考層次應該高於一般網友,那還請留步看看。
1. 『使用者付費』─抱歉,我們還沒準備好!
看這個議題,我們需要點國際觀。每當國外有這類山難事件出現,網友也會義憤填膺地說「他去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憑什麼花納稅人的錢去救?」於是又會掀起一輪正反方的辯論。只可惜在台灣,這個議題幾乎是個一言堂。
簡單來說,大體上歐洲採用的是使用者付費制度,因此戶外愛好者會預先購買專門滿足搜救需求的保險(當然也是有像波蘭這種國家,搜救任務由強大的志願者組織承接,完全免費);再來跨過大西洋,我們看看美國的情況,各州有各自的規範,有些地方完全不會收費,但即使是最信奉使用者付費的新罕布夏州 ,也推出了售價25塊美金的「健行安全卡」:你買卡,救援就免費。
附帶一提,美國的國家公園內的救援完全免費──除了違反園方規範的情況。但人家不像我們一樣,離開步道範圍就追著你要錢,而是闖入受保護的考古遺址、生態敏感區域這種才算數。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重點,或是說實施使用者付費的基本條件:保險。
一旦直升機出勤,救援費用動輒上百萬都有可能,登山者理應擁有能支付其款項的保險。我們現在狀態是──沒有。連想買都沒得買,因為壓根沒有這個選項。
政府以無償搜救為餌,企圖用「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將我們壓制在步道之上,治標不治本、與國際上自由風氣背道而馳之餘,顯現公務體系的怠惰偷安。
2. 『黑山』─屬於台灣的原生種笑話
若只是看媒體報導,大家還不知道那條路線是「無法申請」,而不是她「沒有申請」。現在我國的登山申請制度就是:政府給你一個下拉式清單,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線,其餘則是禁區。
更好笑的是,若是我們查閱台灣戒嚴時期的紀錄,就會發現即使在對登山不友善的年代中,前輩們依然可以自由選擇山裡的前進方向,進而開拓出許多現在登山所循的傳統路線。
2001年起警政署取消高山嚮導制,登山活動瞬間變得自由開放,然而當山難救援案件逐年增加、社會成本提升,無作為的中央卻放任地方政府自訂畸形條例,表面裝作開放,實則變相重返管制時期,走上了令人嘆息的回頭路。
國際上來看,厲行入山申請制的台灣是個奇葩──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看所有曾經在台灣爬過高山的外國人,或是有此計畫的外國人,台灣是不是他們遇過申請最麻煩的地方?位於我們北方的鄰國日本,入山也只需要填表格丟信箱即可,更不會限制我們要怎麼走。
雪季的台灣不只有申請制,國家公園尚有以兩人、三人為人數下限的硬性規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又規定我們不能離開步道範圍,等於是抹殺了一切雪季技術攀登的可能。反觀日本,即便是危險性較高的雪季,每一座山的每個山溝、稜線都任由我們攀爬,有著歐美國家一般的自由風氣。
所以我們的登山環境,若是放在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中相比,遠遠落後國際水準。
如此這般,政府還宣稱要推行高山觀光,向國外行銷台灣的山岳之美?只能說是笑話奇談。究竟我們的山還要黑多久,政府還要視而不見多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 『封山不能解決問題,卻能解決有問題的人』
對於政府來說,封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為了減少山難。首先,將登山者集中至步道上,易於控管,再用條例嚇阻我們脫出步道範圍。對他們來說,離開步道範圍就會提高出山難的機率,山難數量增多了就會讓搜救成本提高,是簡單的線形思考方式。
那麼,為何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登山的普世價值是「自由」。
由四大天王訂立的台灣百岳,名氣家喻戶曉,至今卻依然因為封山而令人無法以正當管道完百,你說是不是很諷刺?一位登山家,又怎麼可能一輩子停留在步道上呢?登山的基本精神為自我挑戰與實現,大家都走過的路,任誰都不會將其視之為挑戰!
岳界知道,政府自己也知道,在那所謂的「黑山」範疇之中,這幾年來不知已經有多少隊伍走過,甚至網路上都能查到行程紀錄。更可笑的是,山難在合法步道上繼續發生的同時,卻只需要少許的黑山案件,就能讓全部的登山者背上黑鍋。
如上一部分所述,黑山本身就是個笑話了,我們卻還要放任不合理的自治條例處罰公民,一個一個解決有問題的人,令整個戶外圈噤若寒蟬。
以恐懼來限制本質崇尚自由、探險的戶外活動,這就是我們台灣的未來嗎?
-----
若要做個總結,我想先為吳小姐默哀。一位去年待在山上一百餘天,翱遊崇山峻嶺的奇人,一位愛山的女中豪傑。也許非有意為之,但她貫徹了登山固有的自由精神,足為激勵人心的模範。
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一個身材嬌小的女性需要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克服社會不友善的目光,自信地以喜歡的方式記錄足跡;那些人永遠也不會懂,她小小身軀所行遍的千山萬水,他們大多數人即使窮極一生,只怕還難走到十分之一。
.
死於自己熱愛的活動之中,痛惜一條生命之外,我們都該相信他坦然瞭解並接受一切的風險,無論受難的過程短暫抑或是漫長,最後都能從容踏上靈魂的歸途,留下戛然而止的足跡。山風、驕陽、綠野,花開花謝依然,只是故人已去,不再復來。
意外、受傷、死亡,機率永遠不可能等於零。登山者個人的體力、技術、經驗能降低風險,有嚮導帶路也能降低風險,走在成熟的步道上也能降低風險,但風險永遠不會是零。阿玉山迷途身故的山友、摔落素密達斷崖的人、父子斷崖墜谷的遊客,再再提醒我們,任何地方都潛藏危機,和路線能否申請、爬黑山、獨攀與否,沒有絕對的關係。
.
黑山,是寶島歷史的遺毒,是專制的復辟,現在依然流竄在山林的血管中。
使用者付費,中央不只不作為,還旁觀地方政府、消防單位和登山者互相傾軋。國外明明已有多種模式和配套措施可以參考,執政者卻依然選擇性漠視,令人失望。
吳小姐做足了準備,以衛星電話求援,明確地報出座標,快速讓救難隊伍定位,已經最大限度地盡了本分。因此,我不認為她有任何可批評之處。
.
G哥,一路好走!
願你離開的步伐,正如同你來時一般地溫柔且堅定。
爬玉山費用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評價
❤️ 免費送書 歡迎領取 https://yytv.tw/link
電子書 :
我一定要爬上去:玉山文學獎作者 繪本故事得獎作品
https://www.pubu.com.tw:/ebook/231263?apKey=61429a9623
💵 獨家 Pubu 82折優惠碼:yytv82
1. 僅適用於上述專屬電子書購書連結
2. 結帳時要先取消勾選平台自動帶入的85折優惠,再輸入優惠碼: yytv82
3. 若日後 Pubu 平台活動優惠低於82折時,請直接用平台優惠就好了喔!
■---------------------------------------------------------------
影片目錄
00:01 幫玉山文學獎作者 代製作出版繪本故事
00:08 不會畫圖就用黑科技「客製化插圖」
00:13 看圖說故事1
00:19 看圖說故事2
00:27 看圖說故事3
00:33 看圖說故事4
00:37 看圖說故事5
▬▬▬▬▬▬ 本集內容 ▬▬▬▬▬▬▬
這是受玉山文學獎作者委託
將她的得獎作品製作出版成電子書
但....她希望能照故事內容加上圖片
對於不會畫畫的洋媽來說
這項要求真是強人所難
於是我研究了好久
終於找到了一個黑科技
讓我能客製化插圖
什麼都可以做啦!
你想出書嗎?我也能幫助你喔!
傳送門 https://yytv.tw/ebookclass
▬▬▬▬▬▬ 頻道介紹 ▬▬▬▬▬▬▬
許洋洋媽媽是一是一位台灣小學生的媽媽,
也是 YouTuber 、 部落客 、作家
以及「 人人都是作家 – 0 成本自出版電子書」
線上課程老師
自媒體 https://yytv.tw/link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爬玉山費用 在 KK 我,走著、走著、走著, Youtube 的評價
抽不到玉山~只好先對面的山爬一下
⛰️南投 #郡大山 海拔標高3265m
致我的第一座百岳居然就先是它了耶🤟
-
「如果喜歡登高望遠的遼闊山景,
那你會迷上百岳的風景」
🙋🏻♀️嗯,我喜歡耶~
-
對於爬山還沒有那麼熟悉的人來說
應該會連聽過都沒聽過這是哪座山啊?
於是,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
▪️ 郡大山沿途風景
▪️ 郡大山怎麼去?
▪️ 郡大山坐車比爬山累?
▪️ 郡大山親民可單攻的百岳?
▪️ 新手百岳經驗 郡大山要爬多久?
▪️ #Go比爾民宿 代訂得利卡包車費用?
-
✅詳細爬山經驗分享/沿途風景:
https://halokkvision.com/nantou-hiking-jyundamountain/
-
分類搜尋🔍 #kkvisionhiking #kkvision南投 #kk100Mt.
FB遇見我💙【我,走著、走著、走著,】
https://www.facebook.com/halokkvision/
IG追蹤我❤【halokkvision】
https://www.instagram.com/halokkvision/

爬玉山費用 在 爬玉山費用都這麼高? - Mobile01 的八卦
查了很久,爬玉山2天1夜都要費用5000元起跳哇哈哈,玉山登山社,野訓學生有點負擔不起,租裝備+火車費也要2000~3000沒想到去爬玉山的費用都比去日本富士山 ... ... <看更多>
爬玉山費用 在 Re: [問題] 請問自組揪團爬玉山花費- 看板Hiking | PTT美食旅遊區 的八卦
我不知道你所謂三天兩夜爬玉山怎麼排的, 因為正常兩天一夜的玉山主峰, 會有一天要住在山下,住宿費要自己算。 其它的費用如下: 登山險全部保最低 ... ... <看更多>
爬玉山費用 在 Re: [問題] 請問自組揪團爬玉山花費-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fortuneboy (命運與選擇)》之銘言:
: 想詢問有經驗的版友,若自組揪團從北部出發,自己開車(5人座一般汽車,一台車約3-4
: 人),3天2夜爬玉山,不計住宿費用,3天油錢+2天早晚餐+保險的費用大約多少呢? 350
: 0合理嗎?
我不知道你所謂三天兩夜爬玉山怎麼排的,
因為正常兩天一夜的玉山主峰,
會有一天要住在山下,住宿費要自己算。
其它的費用如下:
登山險全部保最低是84元/每人每24小時
檢查站到登山口的接駁車一趟100元/每人
排雲山莊規費一晚480元/每人
排雲山莊晚餐+早餐+早午餐+睡袋的大全套,
一天是950元/每人。
登山口到檢查站的接駁車一趟100元/每人
但這都是兩天一夜的部份,
如果你提前一天去住宿,
住宿跟餐點自己算,
自行開車的話,
正常應該都是一桶油可以來回。
所以單純朋友自組理論上2000元上下可以搞定。
但這是兩天一夜,
加上前一晚的住宿跟餐點,
3500元實在沒什麼好火大的。
如果要麻煩不夠熟的人帶隊,
就算他完全不收嚮導費,
你們要負擔他的費用的話,
可以參考這篇:
#1ItBEZbB (Hik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0.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01897822.A.439.html
※ 編輯: neverfly (114.45.0.132 臺灣), 10/05/2020 19:49:02
火大就自己去跟商業團
※ 編輯: neverfly (114.45.0.132 臺灣), 10/05/2020 20:00: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