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herlands On Line 10/20
* 別的國家領導人出門進行外交訪問都是坐專機,荷蘭國王卻不一樣,他自己開飛機,見印度總統。
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王后馬克西瑪抵達印度進行為期五天的國事訪問。這本來就是一條尋常的外交新聞。然而,從荷蘭王室發佈的照片上仔細觀詳,「國王」竟然坐在駕駛艙中。原來飛行中,國王是這架政府專機的副駕駛!
實際上,國王曾經說過,他如果沒有生在王室,他的夢想就是駕駛一架波音747大飛機。過去23年,他一直有一份兼職工作——當航班的副駕駛,每個月飛兩次。怪不得KLM是荷蘭皇家航空。
荷蘭國王把飛機開到印度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國際機場,接受簡短音樂和舞蹈歡迎儀式。荷蘭大使馬丁·範登·伯格(Marten van den Berg)等出席了歡迎儀式。
星期一早上,印度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Ram Nath Kovind)和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於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後,荷蘭國王和王后前往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紀念碑前敬獻花圈。
* 荷蘭人:我的自行車必須和我一起上火車!
最近,荷蘭Fietsersbond自行車協會和Rover旅行者協會紛紛批評:火車上留給自行車的空間太少,無法跟上荷蘭騎車人數的增長速度。他們呼籲荷蘭鐵路公司NS採取措施,改善問題,畢竟如今騎自行車的出行方式,已成為一種新風潮。
根據Fietsersbond的說法,每年想要攜帶自行車上火車的旅客數量正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然而,目前火車上針對自行車的專屬停車位非常短缺。負責人克魯伊特(Saskia Kluit)說,「經常有家庭或一群騎自行車的人在火車站台苦惱該如何停放自行車。在這個自行車廣受歡迎的時代,這種現象讓人難以接受。我們提倡在通往熱門景區的火車上設置單獨的自行車車廂。」
Rover的負責人弗里克·波斯(Freer Bos)表示:「我們收到的投訴與日俱增,不僅來自騎自行車的人,還有負責在火車站台上預防危險情況的指揮員。」
NS認同用火車運輸自行車需要大的解決方案。一位發言人說:「我們將與Rover和Fietsersbond協商,研究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我們還將向旅客詢問他們的想法。」NS首席執行官羅傑·範·博克特爾(Roger van Boxtel)表示,在2021年至2023年之間,NS將在新一代城際列車中制定有關自行車、輪椅、靈活座椅和工作空間的調整計劃。
*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全球每年有價值約4000億美元的糧食甚至在運到商店之前就被浪費,而糧食浪費被認為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原因,此外全球每天超過8.2億人挨餓。
荷蘭人解決食品浪費的獨特方法,對全世界都極具參考價值。
近20年來歐盟有一個顏值即正義的「新鮮瓜果市場規範」,長相比較奇葩的水果是禁止上市的,這造成了很多生產出來的蔬果被白白浪費。於是,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現了一家名為(BuurtBuik)的非營利組織。
每天早上,組織的志工都會騎自行車到餐廳、咖啡廳、超市、蔬果攤等地方,收集即將被丟棄的食品或「長得醜」的蔬菜瓜果、罐頭、果醬和快硬掉的麵包等等,再藉由餐廳志願者的巧手,根據當天的食材,烹煮成各式料理,並且免費請市民享用。這樣的美好食物循環,可以讓一些經濟狀況欠佳的民眾得以溫飽。目前BuurtBuik每周可以提供約500份晚餐。
此外,四位來自荷蘭艾伯特連鎖超市(Albert Heijn)不同部門的員工也對這一浪費現象忍無可忍,從而創立了「存貨」連鎖餐廳(Instock),該餐廳利用超市沒有售出或售完的食物做成美味佳餚。
聰明的荷蘭人從「剩食」中淘出「美食」。
* 今年8月,由荷蘭名校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生製造的「Forze VIII」氫燃料電池車在荷蘭阿森的TT賽道創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奇跡:氫能汽車擊敗傳統汽油車,獲得超級跑車挑戰賽的第二名。
氫能超級跑車聽起來非常超前、拉風。然而,氫能汽車早已不局限在概念車範圍,而是進入商業化量產,開始行駛街頭。
* 塑料袋設計者初衷為挽救地球!你知道嗎?近年來「聲名狼藉」的塑料袋在問世時被人稱贊為「了不起的發明」,原因是它的製作成本只有幾美分,卻能夠讓人輕鬆拎起重物,還能夠防水,以至於80年代的消費者都不太相信輕如羽毛的袋子能裝得下他們沈重的罐頭和盒子。
發明者斯滕·古斯塔夫·圖林設計這款一體式聚乙烯購物袋的初衷是為了拯救地球,即通過消耗更少資源的塑料袋來取代耗費大量資源的紙袋,他認為塑料袋:「應該被重復使用」,而不是用了就扔。
但現在塑膠袋的優點也變成了它的缺點,因為塑料袋不可分解,它們或是卡在樹上、殺死鯨魚,又或者是永遠留在垃圾填埋場。
有毒化學物質從塑料中滲出,透過飲水等方式接觸到人體,就很有可能會導致癌症、出生缺陷、免疫力受損或其他疾病。
為解決塑料帶來的環境問題,許多國家已實施塑料禁令,目前至少有60家化學公司正在競相研發分解塑料的技術。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由不同種類的海藻發酵製作塑料的方法。
去年2月,荷蘭阿姆斯特丹開設了全球第一家「無塑料超市」,其中超過700個商品都沒有使用塑料包裝。
荷蘭人用自己的創意智慧為解決塑料問題提供了經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MW 預告搭載新世代燃料電池氫氣動力系統 i Hydrogen NEXT 的現行第四代 X5 (G05) 的氫動力版本將在 2022 年登場。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5364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
燃料電池能源 新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教宗:當面告誡川普不可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前副總統高爾:總統職務只是一時川普沒有權利毀掉地球 金融時報:氣候變遷已深植人心只是不知道嚴重程度 Foreign Policy:人類對未來氣候變遷焦慮卻不知已是現在進行式 經濟學人:全球暖化已傷害維繫人類生命海洋的健康 但金融時報樂觀認為綠能革命已在進行 再生能源是不可逆轉趨勢】
競選期間因對氣候變遷議題意見相左,而數度隔空叫陣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終於在五月二十四日這天見到了面。
雙方會談氣氛融洽,內容不對外公開。但在會談結束後,教宗出其不意地致贈自己過去發表過的環保文檔,還呼籲川普致力維護和平。
桀驁不馴的川普是否受教,不得而知。因為他不只一次批評氣候變遷是場大騙局,主張退出巴黎氣候公約,甚至毫不避諱自己對化石燃料的真心擁戴。這讓許多人開始擔心,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領袖的態度,會導致科學界和產業界多年來開發替代能源的努力和心血,因此遭到扼殺嗎?
金融時報認為,也許未必,相反地,一場綠能大爆發,也許才正要開始。
在過去二十五年間,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達到高峰,全球能源體系中,高達百分之八十來自化石燃料。數據顯示,2015年,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比重,占全球電力供應的百分之四。在全球汽車上路率中,電動車只占不到百分之一。但時隔不到一年,電動車銷售在2016年一口氣飆升了百分之四十二,代表電動車的銷售速度,是一般柴油汽車的八倍。
同樣地,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十五年前,風力和太陽能每年以百分之二到三的幅度成長。但從2015年起,年增長率擴張到百分之九。其中太陽能板的銷售,在2016年以百分之三十的成長率創下歷史新高。
「這些數據遠超過許多專家學者之間的估計。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FT新聞。
金融時報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許多政府開始對替代能源的使用提供補貼。2004年,只有四十八個國家積極支持替代能源的使用和開發,到了2017年,全球146個國家政府積極發展乾淨能源市場,引發企業爭相投入。眾所周知德國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更令人驚訝的是能源大國:中國大陸。
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已做到讓境內超過三分之一電力來自風力發電。四分之一來自太陽能發電。中國大陸目前在全球前十大太陽能板製造者中排名第六,前十大風力機生產者中排名第四。此外,2016年,中國大陸已躍居全球第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國。
中國大陸在綠能工業上的進程,帶動可替代能源的成本迅速下降。過去七年間,太陽能板的價格下跌了百分之八十。風力機下降了百分之三十。
「價格降低,讓綠色能源更加普及,不需要政府補貼。」FT新聞。
這個發展比想像中來得迅速。不過由於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在本質上還有不少限制,因此要全面取代化石燃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便如此,許多人仍然相信,能源轉型將會發生在不久的將來,因為隨著電池成本降低,電動車將更普及,進而帶動可再生能源全面起飛。
人類歷史上,每次能源轉型的時程約為五十年。許多人認為,在氣候變遷危機愈來愈險峻的情況下,這波能源革命將會提早來臨。目前全球有七家傳統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積極投入可再生能源的研發,投資金額超過一百五十億美元。
「那麼在很多人害怕川普會加速全球暖化的情況下,這些發展足夠讓全球暖化就此踩煞車嗎?許多專家對此存疑。就算脫碳行動進行,汽車都走向電動化,要改變整個能源系統恐怕還有困難。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也為政府帶來了棘手的問題。他們要如何重塑整個原本是為了化石燃料而開發的電力系統?誰該為此付費?費用如何分攤?前往綠能的道路勢必顛簸,但開展的速度已比化石燃料的發展快了。」FT新聞。
燃料電池能源 新聞 在 趙天麟 Facebook 八卦
【21世紀最乾淨的能源,氫能。】
上週小英主席接見日本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現任自民黨眾議員),針對「氫能戰略」跟小英主席交換意見。
2014年底日本開始量產「氫能車」,小池眾議員目前擔任「以燃料電池車(FCV,Fuel Cell Vehicle)推進日本成為氫能社會」研究會會長,長期耕耘國家安全以及環保議題。
今年2月,我在日本也親自駕乘過氫能車Mirai,油門加速穩定流暢,只需3分鐘補充氫能,汽車可行駛600多公里,最重要的是「廢棄物只有水」!
建立「非核家園」是民進黨一貫的信念,台灣能源進口依存度高,且進口國多數政經情勢不穩,台灣在國際上需擁有能源戰略夥伴,穩定務實提升能源自主、發展乾淨綠能。
新聞連結:http://goo.gl/wHKQqr
燃料電池能源 新聞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BMW 預告搭載新世代燃料電池氫氣動力系統 i Hydrogen NEXT 的現行第四代 X5 (G05) 的氫動力版本將在 2022 年登場。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5364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燃料電池能源 新聞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評價
今年全球汽車市場預期將谷底復甦,汽車零組件廠宇隆對營運展望相當樂觀,法人預期,受惠汽車、自行車等事業的客戶訂單同步增量,公司營收、獲利有望改寫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宇隆董事長多年前親自拜訪特斯拉後,便下定決心投入研發新能源相關產品,直至今日,公司表示,投資布局可望開始逐步發酵。
#宇隆 #汽車零組件 #自行車 #醫療 #工業 #減速機 #氫燃料電池 #擴廠
Moneydj APP「今日財經」上架了!
我們提供豐富財經新聞、專業的影音報導以及線上法說會,讓您掌握市場脈動。
請透過下方連結下載今日財經APP
iOS下載:https://reurl.cc/ogZ53
Andriod下載:https://reurl.cc/Aky0p

燃料電池能源 新聞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經過上次預告之後,KIA 正式在 2018 CES 消費性電子展上正式公開亮相全新的 Niro EV Concept 概念車,而原廠同時也宣布 2025 年前將推出 16 款新能源車型,其中五款將是標準的 Hybrid 油電車型以及五款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油電車型、五款 EV 純電動車型以及一款 FECV 氫燃料電池車。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46995?k=KIA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燃料電池能源 新聞 在 高力喜獲三星氫燃料電池大單| 中興電高力雙雙切入氫能源領域 ... 的八卦
今天這一集,我們針對中興電在氫 能源 領域的發展作更詳細的介紹,同時我們也有介紹到有切入氫 燃料電池 的8996高力▶️ 合作邀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