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誤的一句話影評:《與神同行》的劇組為什麼不去跟《鬼怪》劇組借大衣?
如果台灣電影能有韓國人說簡單故事的劇本執行能力的一半,只要一半,不知該有多好。話雖如此,我還是要說,本身認為《與神同行》 是一部有點過譽的作品,但我很清楚明白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評的王牌元素,以下略以三點說明:
1.演技超好的演員:就像蔡康永對《風聲》 曾經下的註解一樣,同樣都是在看過電影前1/3就可以大概掌握整部片的完整敘事模式後,《與神同行》 如果沒有演技夠好的演員來支撐,很容易稍有不甚就分崩離析變成一場好笑的鬧劇。但韓國演員的演技真的沒話說,而且每個年齡層的演員都很會演。
2.對雅俗共賞主題的完美包裝與掌控能力:關於這點我覺得需要開設特殊的論文來研究才行,韓國人到底怎麼辦到經常可以講一個老梗又芭辣的劇情但還能講到讓大家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與神同行》真的很老梗,很猜得到的劇情,試圖用音樂帶氣氛也過度用力,但我還是哭了。而且最神奇的是,韓國電影還擅長把非常不新奇的人生道理包裝成讓觀眾都感覺好像第一次頓悟般相見恨晚,但只要冷靜下來想想就會發現那明明就是很平常的道理。
3.濃厚的好萊塢製作氛圍:台幣11.9億元的製作費打造的大場面和特效、服裝,甚至是音樂的堆疊等等都充分展現往好萊塢等級靠攏的野心。看完這部片之後我是這樣跟友人說的:我覺得《與神同行》就像《飢餓遊戲》一樣,你明知道他想說的就是那樣老生常談,處理方式也沒什麼特殊的,但是就會莫名想追完整個系列。
個人認為大概就是這三個因素,讓《與神同行》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如此好評。同時也忍不住去想,如果今天同樣的一部作品、同樣擁有上述三個因素,但換成中國或是好萊塢推出,大家的感覺是否也是如此?又或者「韓國出品」現在是否已經能引起觀眾「未看先加分」的自然反應呢?我是真的疑問,歡迎大家分享看法。
最後身為熱血小國民,我還是要說,同樣都獲得不同影評人所給予「包裝華麗的通俗家庭劇」的封號,如果你願意給台幣11.9億元製作預算的韓國電影一個機會,何不也給台幣5000萬製作預算的《血觀音》一個機會呢?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的迫降之後必追影集,前十集深度解析與看點解說! 🔥朴世路復仇之路上的三大戰場,要和『長家』分出勝負! 🔥朴世路和張大熙最大的不同在哪?小蝦米有可能戰勝大鯨魚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梨泰院Class》的核心故事,是兩個極端的人之間的對決:三觀超級正確的年輕熱血男子朴世路,以及資本主義惡魔實體化...
熱血 韓國電影 影評 在 狄志為 Facebook 八卦
深夜的影評不知道你睡了沒
除了韓國電影,印度寶萊塢的電影,也是非常值得學習;從好幾年前的「三個傻瓜」、「救救菜英文」到「我的冠軍女兒」,還有這個禮拜上映的「萬萬沒想到」,真的都是非常棒的電影,看了都會發人省思,幾部片中都有ㄧ貫的寶萊塢歌舞。
「萬萬沒想到」今天跟我姐去看了這部電影,不分男女,身為家長的人一定要看,年輕人也要看,或者是小朋友也很適合看;它在告訴父母不要給小孩太多壓力,小孩要的是快樂健康的成長,而不是在家長的期待下成長;它在告訴小朋友從小就要知道自己的目標,認真努力就足夠,不一定都要考第一名,只要有努力就足夠;它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要害怕失敗,只要對得起自己;它也告訴我們要懂得過生活,而不是只是在過生活;它在告訴人生勝利組,不要看不起平凡的小人物,魯蛇不會永遠是魯蛇。
它是一部熱血有淚水有歡笑的電影,那是一部沒有尿點的電影,不管是編劇、演員的演技、還有導演的功力甚至是剪接的技巧,至少是我入行到現在,很少看到的方式!不得不佩服寶萊塢,導演用細膩不撒狗血的方式,將一個很平凡的故事,拍成一部不平凡的電影;讓你笑到肚子痛、同時卻又可以讓你感動落淚,讓你隨著劇情心情起伏,最重要的是還能夠讓你有所啟發,將近2.5小時的電影,咻ㄧ下就結束了,CATCHPLAY 很會選片。
另外還要提的是裡面幾個演員,男主角、女主角當帥又美,(男主角長得很像我一個朋友),但其他配角真的也表現得恰如其分,他們每個人都是從年輕演到老,從大學延到40幾歲吧,但是兩者之間的樣貌完全不一樣,卻又那麼的不違和,大家看海報就可以看得出來!
最後還要特別提的是,印度電影特有的,最後所有全部演員一起跳舞的橋段,那個畫面看了會讓你非常的驚訝,寶萊塢的特效完全不輸好萊塢!真的非常值得你帶孩子一起去看、或者約朋友去看、或者男女朋友去看!不會讓你失望的。
CATCHPLAY
#萬萬沒想到
#當家長的不要只要小孩做到最好
#以及做到好要怎麼慶祝
#別忘了要告訴他遇到失敗挫折的時候
#應該怎麼樣面對
#當然大人也一樣
熱血 韓國電影 影評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八卦
#試片無雷短評
《搖擺男孩》Swing Kids
音樂舞蹈是化解仇恨的共同語言
.
以戰俘營為故事主體的電影不少,但能夠把戰俘營故事拍得有趣,融入喜劇和歌舞元素,同時又帶出嚴肅的種族或政治議題,我想過去類似的作品相當少見:《搖擺男孩》可說是一部表現出色,融合多種元素於一身,又具韓國地方特色的一部有趣作品。讓我不得不再次佩服韓國電影人勇於挑戰題材的決心,同時兼顧質感,善用本地優勢、發揮所長的創意。
.
故事從韓戰一個在南韓巨濟島的戰俘營出發:透過由都敬秀所飾演的北韓戰俘,接觸一位美軍踢踏舞高手後,開始慢慢對踢踏舞著迷,進而組成戰俘營內,一支由北韓戰俘、南韓軍人、南韓女孩、中國戰俘以及美軍等五人的踢踏舞團「搖擺小子」。
.
電影強烈的音樂節奏,配合踢踏舞如此重節拍的舞蹈風格,《搖擺男孩》的前半段劇情讓人有種超脫現實的不真實感。「戰俘營」和歡樂的踢踏舞,兩者八竿子打不著的元素,在電影前半部的劇情讓人感覺相當突兀,甚至覺得胡鬧。但隨著一步步劇情推演,我們能夠慢慢地被如此活潑輕鬆的節奏所感染。其實在電影的世界裡,沒什麼不能做的,只是端看你願不願意放開心去感受罷了。
.
「搖擺小子」五個團員組成,很明顯就是希望營造韓戰下五個戰爭勢力:南韓、北韓、中國、美國、平民,能夠利用踢踏舞達到和解,放下仇恨的目的。特別是把中國戰俘塑造成愛吃呆憨的丑角,政治嘲諷的意味相當濃厚。美國黑人的安排也相當有趣,在南北韓緊張關係中擔當協調者的角色,自己卻又是被白人同袍排擠的角色設定,彷彿正是當年美國介入韓戰,卻在眼看即將成功時被殺出的中國解放軍打得狼狽,最後落得裡外不是人的地步。
.
《搖擺男孩》能夠嗅得出劇本意圖探討政治的氛圍,卻又不怕觀眾多做聯想或檢視;甚至藉由這五個角色勾勒出一個夢幻的烏托邦世界,期盼總有那麼一天,五方能夠在一個舞臺上展現合作無間的舞步,一同發光發熱,共創美好的未來。但電影也毫不避諱地加入許多血腥殘酷的畫面,提醒著我們現實就是各方仍然處於紛爭未解的局勢,除非找到共同合作的目標,否則永遠無解。
.
「歌舞」,就是本片劇情中的救贖。它讓劇中許多角色串聯,卻沒有一個具體或明確的解答,告訴觀眾為什麼它能夠凝聚各方,也沒告訴我們為何會被吸引。它有種魔力令人陶醉,也有一種氛圍讓各方放下歧見,開始重新認識彼此、在乎彼此、甚至是關心彼此。而我們能不能在現實世界裡找到所謂「政治語言」中的「歌舞」,那個所謂解決一切紛爭的萬靈丹呢?我想就是這部電影留給觀眾們反思的問題。
.
我喜歡這部電影那種「倒吃甘蔗」的回味感,縱使前半段讓我嘴角失守,ㄎㄧㄤ到發笑,但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將我拉進那個由音樂和舞蹈所營造出的歡樂氛圍之中。它就像是搭建出一個熱鬧的舞池,找了許多厲害的舞者在舞池中表演,也找了厲害的樂隊演出,不斷地勾引著你跳進去一起狂歡似的,讓人心頭發癢。它是一部相當可愛又迷人的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可以嚴肅、認真看待的電影,給人飽滿又滿足的觀影體驗。
.
整體而言,《搖擺男孩》雖將故事焦點聚焦在一個韓戰戰俘營之中,也看到了許多過去戰俘營主題電影的影子;但融入了歌舞和喜劇元素,讓整部電影充滿活力,令人耳目一新。戰爭融合歌舞的嘗試,相信對韓國電影圈,甚至是全世界的電影人來說,是過去較少嘗試過的敘事方式:但《搖擺男孩》勇於挑戰新題材的勇敢,是我對本片給予正面評價的重要原因。
.
而政治可以嚴肅,在《搖擺男孩》我則看到了創作者希望用另一種創新的方式表達政治訴求:這是我對本片著迷的另一個關鍵。因為它讓韓國人關心的南北韓以及國際局勢議題變得親近,沒有負面情緒的方式讓人容易進入討論圈之中,是我認為創作者透過電影的方式展現凝聚力,顯示「電影藝術」也是一種極具威力的武器。
.
誰說藝術只能歸藝術,政治歸政治;政治也能夠感性、不煽情地討論,只是端看有沒有用對方式罷了。《搖擺男孩》它讓我們感覺熱血沸騰、卻又帶著正能量討論政治,這就是本片最高竿的地方。
.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搖擺男孩》我給 ★★★★ 4顆星
讓人熱血沸騰,卻又不時帶出戰爭殘酷的作品。戰爭融合歌舞元素的主題,讓人感到新鮮;也讓人不禁佩服韓國電影人勇於挑戰題材的勇氣與創意!
台灣上映日期:2019.01.11
.
同步發佈【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傳送門:
https://youtu.be/VDDBU1RfsQo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1302
同步發佈【方格子】文章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c4b494ffd897800015dd0e3
.
.
.
#搖擺男孩
#swingkids
#車庫娛樂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熱血 韓國電影 影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愛的迫降之後必追影集,前十集深度解析與看點解說!
🔥朴世路復仇之路上的三大戰場,要和『長家』分出勝負!
🔥朴世路和張大熙最大的不同在哪?小蝦米有可能戰勝大鯨魚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梨泰院Class》的核心故事,是兩個極端的人之間的對決:三觀超級正確的年輕熱血男子朴世路,以及資本主義惡魔實體化的餐飲集團老闆張大熙。兩人不只有極深的私人恩怨,在各自邁向事業成功的道路上也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作法。他們的碰撞不只擦出了火花,更形成了燎原之火,將身邊所有的人捲了進去;而他們的戰場,就是南韓著名的熱鬧商圈『梨泰院』。
這部影集改編自韓國同名的漫畫,影集版規劃有16集,每週五六更新,一集大約一小時,目前已經播到了第10集,預計3/21日會全部播畢。我們在看完10集之後不只非常喜歡,更有了一些心得,因此想要利用今天的節目先稍微介紹一下《梨泰院Class》的劇情大綱,接著會解析男主角朴世路和他的勁敵張大熙對決的三大戰場,同時也是整齣劇最引人入勝的三個主題,分別是『用人之道』、『築夢之道』、以及『信念之道』!
--------------------------------------------------------------------------------
【更多Netflix影評】
《李屍朝鮮》 ⇨ https://youtu.be/twhsEjXOSdE
《愛的迫降》 ⇨ https://youtu.be/RUy_axd4CHU
《愛的迫降:徐丹具承俊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680GHj0QtRc
《泰勒絲:美國小姐》 ⇨ https://youtu.be/W_ysgIuK9YQ
《愛爾蘭人》 ⇨ https://youtu.be/_PK43QmSR7w
《婚姻故事》 ⇨ https://youtu.be/lKKnz1T2ApE
《教宗的承繼》 ⇨ https://youtu.be/HfRHH30EnSM
《獵魔士劇評》 ⇨ https://youtu.be/32zvMPfKW3s
《獵魔士影集前導解析》 ⇨ hhttps://youtu.be/0tcGzgKLSDw
【最新院線影評】
《音速小子》⇨ https://youtu.be/PPz4gRIr4Xs
《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 https://youtu.be/p4SjQvU7F3c
《玩命關頭9 預告解析》⇨ https://youtu.be/qbCvRImplgU
《1917》 ⇨ https://youtu.be/k8s_kotVHtg
《葉問4》 ⇨ https://youtu.be/K7LMtBm4wVU
#梨泰院Class
#이태원클라쓰
#Netfli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QKSKkIuho/hqdefault.jpg)
熱血 韓國電影 影評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評價
P.S.片尾的1975年代風格影片並非本頻道原創製作,純為引用
原影片網址:
Pacific Rim Uprising - 1975 (Nerdist Presents)
https://youtu.be/D-q2vZP9fgU
歡迎大家去支持那頻道,我真心覺得他們預告做得很有味道,大勝片商本體的預告。
►直接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半瓶醋
►訂閱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QDonquvqNhW35w3BSgqAw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EYeGN9oHWk/hqdefault.jpg)
熱血 韓國電影 影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隔離 #卡謬
─────
瘟疫來襲,你被隔離了嗎?或者很宅又沒朋友(?)的你,其實已經「自我隔離」很久了呢?
你知道即使沒有瘟疫,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阿宅,其實也等於長期自我隔離嗎?
你知道世界文學史上眾多名著都是以「孤獨」為核心的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你聽過英國間諜小說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嗎?事實上,「間諜」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獨,最「隔離」的職業之一。
我們今天要讀的倒不是勒卡雷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此生如鴿》(The Pigeon Tunnel:Stories from My Life)。
沒錯,勒卡雷自己就曾在冷戰時期的德國柏林當過間諜。
當間諜都在幹嘛?每天都跟007電影一樣飛簷走壁、殺來殺去嗎?當然不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印象。伊格言這樣寫:
勒卡雷當然是位大師,你不會懷疑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說的話。這其實是種恭維,因為正是他的博學、精密、旁徵博引、拒絕簡化,遂令我們得以一窺一個隱遁於煙硝之外的,間諜的真實世界。是的,你以為間諜成天都在殺人或被殺嗎?當然不。幹嘛殺人呢?殺人多麻煩,屍體難以收拾,要是在他國領土殺人,還得去「按捺」別人的治安機關和情報組織;稍一不慎,還可能引爆外交危機或戰爭。對,非不得已,間諜當然不殺人──他們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蒐集情報、傳遞情報而已。
有道理吧?說穿了,驚險、血腥能免則免;我們對情報工作的誤解,其實來多數自於電影的誇大戲劇化效果。
真正的「間諜日常」,其實非常寂寞,近乎自我隔離,因為那幾乎都是一個人的資訊蒐集作業──
沒錯,當然是「近乎一個人」,難不成你還能酒後對好友吐露心事說你正在當間諜,蒐集情報很辛苦嗎?
所以間諜當然是孤獨的──情報員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勒卡雷的回憶錄《此生如鴿》英文題名原為「鴿子隧道」(The Pigeon Tunnel)──鴿子隧道是什麼?
那是蒙地卡羅賭場的娛樂設施。還是個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他不成材的父親帶去賭場開眼界;那裡養了一群鴿子,配置了隧道。
鴿子們依序由隧道飛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讓賭累了想活動筋骨的紳士們舉槍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權充娛樂。伊格言如此述寫:
你覺得鴿子很可憐是嗎?是的,勒卡雷說,許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說檔案,在電腦裡都先叫做「鴿子隧道」。為什麼呢?讀者們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以病毒對人類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你覺得人類像什麼?
這是作家勒卡雷的悲觀;也幾乎是所有他小說的共同主題──愛國的疲憊,間諜的虛無。
為國熱血奉獻的情報員,在過了大半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之後,也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起這一切是否值得吧?
問題是,人真能有選擇嗎?或者其實我們的一生,總像那些依序飛出隧道的鴿子一樣,徒勞且別無選擇呢?
講到這,伊格言說,我們也該來讀讀法國作家卡謬的名作《異鄉人》了。
對,此刻我們可能更容易聯想到他的另一本書《瘟疫》;但提到孤獨與隔離,最令人難以忘卻的卻是《異鄉人》。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殺人犯莫梭的故事。
對,莫梭沒什麼朋友,無疑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們要問的是,在日常中,你難道沒有「不太清楚為什麼」而做了一件錯事的經驗嗎?
比如,被老闆訓話時,突然覺得自己站在這裡聽訓似乎有點可笑;於是你福至心靈,笑了那麼一下──其實並沒有強烈對上司不敬的意思,但你卻因此被開除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_ZQ0zCvc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