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跟老張大吵架(好吧,可能是經前症候群作祟),昨晚睡前兩個人促膝長談到兩點多,把彼此個性優缺點攤開來講。
我跟老張吵架時的個性真的是天差地遠。
我是那種會瞬間爆炸,心裡不管有什麼話,都要講出來(或用line傳萬言書給對方😂),才能稍微平息怒火的個性。是說,吵架氣頭上講出來的話,常常不是自己本意,但往往為了爭一口氣,就會一股腦兒的爆發出來。不過我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可能早上很不爽,但講出來後,晚上又可以跟沒事一樣,因為我討厭帶著不開心的情緒過夜,所以會希望不管怎樣,都要在睡前做個了結(和好)。
老張其實EQ比我高,他不太會先動怒,但如果我講話太雞歪激怒他,也是會整個火大。再來,他跟我最大不同就是,他會把吵架時我講過什麼讓他不爽的話,記在心裡hen~~久~~(金牛座愛記仇嘛?),可能吵完後一兩天,他都還是會時不時拿出來噹我,我就會覺得:「啊這不就是吵架時的氣話嗎?到底要記多久?」 #金牛座的固執是很可怕的
昨天我問老張:「你難道不能記仇半天就好嗎?」
結果他反問我:「那妳可以克制自己脾氣,不要一秒爆炸嗎?」
好吧,我承認吵架時我真的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脾氣啊!
我不是一個怕吵架的人,因為比起吵架,我更怕和另一半沒有話題、無法溝通。每個人成長環境都不同,個性本來就不可能100%適合,透過吵架溝通讓另一半知道自己在意哪些點、為什麼不開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因為害怕爭執,而逃避溝通,時間久了夫妻關係真的會走向一個不平衡、不對等,甚至沒有交集的狀態。所以我其實蠻感謝老張,即便交往結婚已經這麼久,每天都還願意聽我講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曾顯露出不耐煩不想聽的表情(可能心裡有翻白眼,但至少他有做好表情管理XD)。
昨晚我們倆共同的結論就是,婚姻實在不容易。
所以你們說,2021年我結婚10週年,是不是應該重拍婚紗照+封街辦流水席,慶祝一下10年還健在的婚姻呢?(結果最後這段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吧,哈哈哈哈哈!)
#送上近十年前我在關島的結婚照
#會不會有下一個十年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照會完多久才會知道 結果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今日疫情重點【後疫情時代的最後一哩路:今起AZ疫苗自費接種;疫苗開打1個月進度緩慢,恐難與國際邊境開放接軌;國產疫苗完成二期試驗在即,下一步怎走國內尚無共識】
自去(2020)年底英國開打全球第一劑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後,開啟了後疫情時代。台灣開打疫苗屆滿1個月,接種狀況不甚理想,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優先施打疫苗的四類族群共61.8萬人,僅3萬4,000人施打,接種率約5.5%。前任副總統陳建仁16日也在Facebook上疾呼:「台灣的COVID-19疫苗接種率亟待大幅提升,才能走完成功抗疫最後一哩路!」。
今(21)日起指揮中心再開放1萬劑AZ疫苗,供商務人士、需出國工作、留學、就醫等原因者可自費施打,前天(19日)開放預約申請,今日預約已達5,000多人。4月23日起,將再開放第五、第六類族群接種,分別為5萬名警察、憲兵等維護社會運作必要人員,以及20萬名長照社福機構、社福照護人員與受照顧者。
由於AZ疫苗不斷傳出血栓疑慮,其他進口疫苗又沒有下文,台灣兩家國產疫苗高端、聯亞則加快腳步研發。高端疫苗已於3月底、聯亞則於4月中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收案,進行受試者研究統整後,申請食藥署緊急授權,期望讓國產疫苗加入台灣下半年疫苗接種的選擇,但相對國外疫苗研發都是在三期試驗期中時緊急授權,對於是否二期試驗通過就能直接上路,國內專家尚無共識。
■AZ疫苗接種一個月僅3萬多人,23日再開放軍警與長照機構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多次呼籲,未來防疫政策的方向就是全民接種疫苗得到一定的涵蓋率,即全台至少6成人口施打疫苗,才能放寬檢疫強度。他呼籲,台灣社區防疫做得好,民眾沒有接種疫苗的急迫性,但「打疫苗是為了未來開放國門,必須增強整體民眾對病毒的防禦率而打。」
但台灣的接種速度自始至終都相當緩慢,儘管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陳時中,到縣市首長都帶頭示範接種,也開放到第四類(包括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人員,以及外交等因公務出國人員與運動選手)。但接種人數只有3萬多人,平均一天接種約1,000多人,總接種數只佔優先開放人數的5.5%。
更緊張的是,目前分兩批到貨的AZ疫苗,分別於5月31日、6月15日到期,陳時中表示,就算一天接種數達2,000人,也接種不完,如果藥廠沒有提出可延長效期的證明,這些疫苗只能報廢處理。
■國產疫苗高端、聯亞皆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力拼夏季前通過緊急授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說,台灣下半年預計還有國產疫苗,也還有莫德納疫苗將抵台,AZ疫苗並非唯一選擇;尤其社區感染病毒的風險,目前趨近於零,民眾很難有急迫的動力去接種疫苗。
台灣目前有兩家國產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二期,分別為高端、聯亞。前者於3月30日完成3,700人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收案;後者則於4月16日完成收案。兩家疫苗廠都在拼進度,希望能在6、7月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並加入台灣接種疫苗的選擇。
高端疫苗總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去(2020)年底歐美已開始接種疫苗,預計今年下半年,國外可能已接種到一定比例,台灣可以買到哪些種類的疫苗、COVAX又能供應多少疫苗數量,很難有定論,因此最安全保險的作法,就是發展國產疫苗,尤其希望趕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接種。
「目前國際緊急授權的標準跟台灣的標準相同,會看受試者打完兩劑疫苗28天後,體內中和抗體的生成性、安全性,來判斷疫苗是否有效、可以通過緊急授權,」謝思民說。
所謂緊急授權是指,當大眾健康受到威脅時,所採取的特殊授權方式。主要方式是讓未被核准的醫療產品上市,或擴大產品的適應症範圍。這次所有的COVID-19疫苗,從輝瑞、莫德納等,都是在三期期中臨床試驗下,就先開放緊急授權上市施打。
■以抗體保護力取代三期臨床試驗當作替代指標,可不可行?國內尚無共識
由於一支疫苗從研發到拿到許可證,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此次疫情緊急,目前所有的疫苗都採緊急授權。但國內遇到的困難是:國外疫苗如輝瑞、莫德納即便是緊急授權,都是第三期試驗期中報告釋出後緊急授權,也會繼續將三期試驗,也就是大規模的社區試驗做完。但國產疫苗僅做完二期試驗,是否就可以接種呢?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日前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國產疫苗二期試驗若確認安全性、有效性,則可先緊急授權100萬劑疫苗使用,但還是得做完三期臨床試驗,證明疫苗有效,才會核發合格的藥證許可。
但謝思民認為,中和抗體保護力濃度若達到標準就能取代三期試驗直接接種,是國際共識,包含B型肝炎、水痘等疫苗也都是如此。他表示,台灣如果做大規模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不僅沒有環境,即社區沒有個案;也無法輕易拿出大筆資金來協助試驗;若進行三期試驗,做完也至少到年底,拖慢了疫苗接種的時間。
「遇到這個問題(三期試驗無法進行)不是只有台灣,現在還有上百種疫苗在研發,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正研擬一個抗體保護力濃度COP(Correlate of Protection)來作為取代第三期臨床效果的指標,讓各國疫苗廠遵守,只要疫苗試驗抗體保護力超過COP,就能緊急授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解釋,過去無法做三期試驗的疫苗,主要原因可能是疾病發生率太低,無法用臨床試驗看出結果;另一種情況是其他疫苗廠已經做過第三期試驗,收集了相當的有效性臨床資料、累積抗體數據,可以很明確知道,多少抗體就能讓人體得到保護力,「後面的疫苗廠做時就不需要第三期,只要把抗體做出來,一群人接種、抽血,抗體達到標準就能證明有效,這也能讓國產疫苗做不了第三期試驗的困境得以解套。」
■COP出爐時間未定,疫苗未做三期試驗,未來恐不被國際承認
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則有不同意見,他表示COP若制定出來,確實將成國際共識,但這也代表目前並無標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2月發布最新的緊急授權準則雖肯定抗體保護力的重要性,但也加上但書:「現有疫苗形成的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還未有解釋,而且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的有效程度,可能會因爲疫苗種類而有所差異」。他表示,「我們都希望國產疫苗能夠成功,但是科學只走到這步,就不能直接跳到結論。」
陳建煒說,COVID-19疫情爆發一年多,各國確診者數據、資料都在收集研發中,第一代疫苗最早研發出來的疫苗如莫德納、輝瑞,即便追蹤時間也不長,但都已完成三期試驗,如今這些廠商擴大試驗對象到兒童、孕婦、預防變種病毒,而研發新版疫苗時,就可加速疫苗試驗,僅需觀察抗體保護力濃度即可。但國產疫苗的狀況不同,沒有前一代疫苗可相比,「過去也有二期做完結果不錯、三期卻失敗的例子,美國食藥署在2017年公布資料,有2個疫苗在二期試驗表現良好,三期卻完全失敗,這也是我們要考量的。」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COP的標準比較容易針對「病症清楚」的疾病來制訂,但COVID-19病況多樣,不容易判斷疫苗對民眾的保護力程度,「接種疫苗的人,未來如果出現感冒症狀,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被感染,這樣很難確認多少程度的抗體保護力,可以預防感染;也因為需要觀察的人數、數據龐大,很難定期追蹤、驗抗體,因此要知道多少抗體就能預防感染,並藉由這個標準讓全世界都能互通,是非常困難,COP恐怕在幾個月內不會訂出結果。」
他認為,國產疫苗做完二期試驗,國內可採緊急授權接種,但因為沒有做三期試驗、也沒有拿到國內藥證許可,未來若接種國產疫苗的民眾入境其他國家時,恐不被國際所承認。
■「疫苗護照」國外試辦惹議,「免疫/抗體護照」也有執行困難度
根據數位出版機構「Our World in Data」全球疫苗串接資料,目前全世界已有173個國家/地區開始接種疫苗、至少32個國家實施接種疫苗後,程度不一的減免檢疫政策。
(推薦閱讀:【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例如,以色列是疫苗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以色列政府發綠色通行證給接種完兩劑疫苗及確診康復者,出入大型活動、酒吧、餐廳等場所都須出示通行證;其他如丹麥、歐盟、美國加州等也正採用或研擬疫苗護照。
不過,疫苗護照的爭議頗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聲明不支持疫苗護照,因為這會加劇不公平的現象,並非每個國家都能夠接種疫苗;美國、英國也同樣因為公平問題與護照會侵犯個人隱私等考量,疫苗護照推行的十分不順利。再者,黃立民也表示,不同疫苗的效力不一,是否要採用相同的隔離檢疫減免方式?若不同,也可能會引起各家廠商的抗議。
謝思民指出,除了各家疫苗認定困難外,接種疫苗的人,是否真的有產生抗體?打完疫苗之後,多久時間內確保體內還有抗體?自然感染病毒者也會有抗體,這類人是否也發護照?「種種問題,因此要用接種疫苗與否,來認定是否可以給予國際通行護照,愈想愈不可行。」
而「免疫/抗體護照」,是專家們正討論的解套方式。謝思民和陳志榮都認為,不管打什麼疫苗、何時打,只要在出國前驗抗體,符合國際標準COP的抗體濃度效價,就能全球統一認定,民眾也能安全出國。
但抗體護照還有不少技術性問題需要克服,包含測量的設備、標準,「COP如果真的制訂出來,會改變很多未來防疫的準則跟方向,」陳建煒說。在COP順利出爐之前,免疫護照是否可行,仍是未知數。
■嬌生疫苗也傳血栓疑慮,應與腺病毒機制有關,但引發原因仍在研究中
4月13日,美國CDC宣布,暫停接種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嬌生疫苗在美國已接種680萬劑,但陸續出現6例接種後嚴重血栓的案例,其中1名死亡、1名病危。
陳志榮表示,嬌生疫苗和AZ疫苗的製作方式,都是採用腺病毒當作載體,將新冠病毒的棘蛋白送入體內,雖然發生血栓的原因目前仍不明朗,但各界都在研究,血栓副作用的原因與腺病毒相關,但引發機制還不明確。
陳建煒說,這次AZ疫苗接種後出現的血栓,與一般臨床常見的血栓並不同。過去的血栓西方人發生率比東方人高,多是手術後臥床,下肢出現血塊凝結。「但這次的血栓出現在正常血流的部位,如腦部,接種疫苗後造成大的血塊凝結,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容易大出血而致命。」
黃立民也補充,AZ疫苗接種後出現的血栓是全新的副作用,無法得知我們接種後發生率有多少,且較晚接種的東方國家看到歐美的接種狀況,也導致AZ疫苗的接種率下降,劑量數不足就難以比較、證實血栓的發生率與高風險族群。
而英國將30歲以下年輕族群接種疫苗改成其他疫苗,也並非年長者比較不容易發生副作用,而是年長者自然感染的重症比例較高,施打AZ疫苗是利大於弊的考量。
■疫苗接種是未來趨勢,急得總統呼籲「繼續幫忙」
如今歐美各國都以極快的速度大量接種中,有些國家已開始討論接種後可縮短檢疫、隔離與自由通行的可能性,也是未來各國恢復通行的解方之一,若台灣若疫苗接種比例太低,未來面對國際趨勢難以接軌,也沒有條件開放國門、放寬邊境。
疫苗接種人數低落是台灣目前的難題,儘管疫苗無法完全取代防疫措施,但仍可以有效提高民眾對病毒的抵抗力,面對疫苗施打意願不高的狀況,急得連總統蔡英文也趕緊呼籲:「這部分非常重要,還需要大家繼續幫忙。」(文/陳潔;攝影/余志偉 )
#延伸閱讀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https://bit.ly/38IiBdp
#報導者 #疫苗 #COVID19 #接種 #進度
照會完多久才會知道 結果 在 跟著韓劇遊韓國 Facebook 八卦
這一趟在濟州的六天裡(今天一早搭飛機離開,不算),前五天都是陰天,第四天就已經因為山區大霧亂了行程,第五天狀況更糟,幾乎沒進展,這一天不知查了幾次氣象預報,只能把最後希望放在星期六。
在離開濟州前最後一天早上出門時,很好,大太陽,是個好預兆。昨晚決定放棄連著兩天因為濃霧撲空的方舟教堂(好吧給你們看看長怎樣:http://goo.gl/5LTFmJ),把重點放在小火山:龍眼岳、月朗峰。在前往這兩座小火山途中,因為會經過韓國人也很大推的思連伊步道,忍不住下車走一小段森林步道補點照片,再繼續往東移動。
因錯過班次不多的710-1,當下決定在往來車輛較多的橋來十字路口攔計程車,晃了十分鐘,總算攔到一部、上車。和司機大叔表明要去月朗峰(也稱「多郎時岳,다랑쉬오름」)後,就和大叔小小聊了起來。
大叔問我,去了月朗峰之後要去哪,我說接著要去龍眼岳。大叔說,這兩座小火山都很美,但要小心風很大(是真的很大!我好多次被風吹得全身晃不停,必須先站穩腳步等陣風稍稍緩一咩咩時再慢慢往前移動),然後月朗峰從左邊走上去會比從右邊輕鬆一點。大叔還問,走完這兩個景點接下來要去哪?回濟州市。結果沒多久,大叔逕自拿起手機播了電話,詢問從龍眼岳的巴士回濟州市的行經時刻,所以我因此知道5、6點各一班回濟州市區的巴士時間。
快到月朗峰時大叔沒多問直接把車從產業道路開進至步道入口處,讓我省了2K的腳程......遇到一位很親切熱心的司機大叔,是這天好日子的篇章序曲。
與大叔道別後,到一旁涼亭整裝一下,我站在步道入口前拍照。這時一位年輕男子向我走來。
「你剛剛是不是有在橋來十字路口?搭計程車來的嗎?現在是要爬這裡嗎?接下來呢?龍眼岳?我也是耶~要一起走嗎?」
是怎樣?我有臨時旅伴了!?
這位年輕男子,姓金,就叫他金西吧(純粹懶得切換成英文XD)。金西目測身高約180,身型中等略偏瘦,戴眼鏡,氣質偏斯文書生型。邊走邊聊之下知道,金西因為唸大學在濟州待了四年,現在住清州,趁著假日來濟州島兩天一夜放鬆一下。聽到我從台灣來他很開心,一來是他在韓國很常遇到大陸人但還沒遇過台灣人(人口比太懸殊啊),另一是他去年曾和朋友到台灣旅行,很喜歡台灣,當時在太魯閣因為錯過公車時間得到當地人幫助順利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覺得台灣人很好。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想回饋點什麼?
在爬小火山時,他都走在我前方約1、2公尺的距離,察覺到我在拍照,會停下腳步等我,然後會不時提醒我要小心,風真的很大!(但吹得很舒爽)大到我必須用手壓住帽子不然帽子會被風吹走。
走完月朗峰之後,「我們去那邊喝飲料吧!」
發現販賣機故障中,他帶我繞進旁邊的辦公室向大叔買飲料(原來有這招啊?景點事務所有賣飲料......),問我要水還是要別的?水就好。於是金西結帳買了兩瓶水。
因為不知道金西的打算,我都是被動看金西出招。「走吧!一起去龍眼岳吧!坐摩托車沒關係吧?」(金西租的車,然後安全帽只有一頂,他理所當然遞給我戴)
當然沒關係啊,台灣孩子不會騎車也坐過摩托車啊!金西說,他是在濟州唸書時學會騎摩托車的,看他騎得挺穩的,路上還會問我會不會太快?(不會啊)
在爬龍眼岳時,金西跟我說,這裡是金永甲(我去過金永甲藝廊,所以我知道他在說誰)生前最喜歡的小火山,龍眼岳的形狀很像一個人側躺的曲線,很美,他時常到這裡,什麼事都不做就是看龍眼岳在四季、陰晴天的樣貌,然後攝影紀錄。
在準備離開龍眼岳前,因為不好直接說那我們就此道別吧,我依舊被動看金西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你想吃冰嗎?濟州的冰很有名很好吃,我特別想介紹給你。我知道在涉地可支附近有一家咖啡廳的冰不錯吃!」
於是,我又坐上摩托車,和金西一起離開中山間、往東海岸移動。
「你睡著了嗎?」在途中時,金西問我。原來是因為一路上我沒說話他以為我想睡覺了,我說沒啊,我在看風景,很美啊不是嗎?離開龍眼岳後一路往東會先到終達里,我有注意到金西沒走主要省道,而是穿過田間小路走海岸道路。(如果要比喻的話,就是沒走台9線改走台11線的意思)
「這裡是濟州很美的一段海岸道路,想帶你看看~那邊是城山日出峰、那邊就是牛島......(指)」
「因為很想念城山日出峰,我們繞過去看一下下就好~」
金西騎到日出峰前,對著日出峰說「Long time no see! 安妞~~~」我就順勢就著說「喔咧曼~~~」然後就前往咖啡廳。
抵達咖啡廳點餐時,我把錢包拿出來在一旁stand by,總覺得應該要表示點什麼,但金西問我「咖啡?冰?」我回答「冰!」後,根本沒管我就直接點餐、結帳。韓國挫冰的特色是很大一份、料堆高堆滿滿的看不到剉冰,一人吃很撐,大部份都是好姊妹或情侶兩人共享一份.......
我萬萬沒想到我在韓國與他人(男人)共享吃冰的初體驗居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冰上桌後,金西把所有料慢慢和在一起後再開始吃(我習慣邊吃邊和)。這時聊天才知道,原來他是清州某小學當老師,害我立刻端正坐姿、雙手放在大腿上畢恭畢敬地「啊~松先您~」。我和金西共處近四小時裡(他很識相地都沒問起年齡這回事,很好......XD),拉拉雜雜地聊了很多,不過大多是他問我答居多(韓、英文交錯使用)。
因為金西接下來要去金永甲藝廊(很喜歡他的攝影作品,想去買明信片)、我要回濟州市,在準備道別之前,我們互留了姓名、e-mail。他說他是古早人沒在用FB等SNS,我聽了其實有些鬆口氣,因為我怕我沒即時回訊很失禮——我個人習慣不好很常不即時回訊。
「蛤......你要自己去搭車不要我載你去巴士站喔......(哭臉)」我說沒關係我可以自己去搭巴士時,金西居然給我來這招!
『幹嘛這樣啦......(慌張)』我只是覺得太麻煩你不好意思所以才這樣想的啊。
巴士站前一別,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再見面。但我知道,哪天他如果跟我說要來台灣玩耍,我怎麼樣都會略盡地主之誼——人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這一次,終於不是大叔了。
濟州島,真的是個好地方。
*月朗峰、龍眼岳很美,真的真的真的很美!這是我會想找機會再去的景點。這兩座小火山不會很難爬,約40分鐘就可以走完一圈了。(我覺得曉星岳應該也不差,但那天霧茫茫的沒看到全貌,我會再找機會去,以及看那棵樹)
交通:搭乘有經往「松堂(송당)」的710或710-1,在「加時南洞入口(音譯,가시남동입구),回程對面的站名是:多郎時岳入口(다랑쉬오름입구)」下車後步行前往。
下車後走到月朗峰,約2K:http://dmaps.kr/rhvx
月朗峰走到龍眼岳,約3K:http://dmaps.kr/rhvy
Rail Park就在龍眼岳附近,約0.6K:http://dmaps.kr/rh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