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11/9
* 法新社:共和黨籍前總統小布希發表聲明,對拜登勝選表示「熱烈祝賀」,稱拜登為「一位贏得領導與團結我們國家的正直好人」。他同時向贏得7000萬張選票的現任總統川普表示祝賀,並稱之為一項「非凡的政治成就」。
小布希祝賀拜登勝選 部分共和黨議員力挺川普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3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拜登成立顧問小組制定抗疫對策】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使美國的冠病疫情應對迎來轉折點。拜登週一將成立一個由12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疫情顧問小組,擬定應對疫情的可行之策,並在明年上任第一天就付諸行動。
拜登週六在威爾明頓發表勝利宣言時宣佈此消息,邁向兌現他的一大競選承諾。這與一貫淡化疫情風險並聲稱冠狀病毒最終會消失的現任總統特朗普形成強烈對比。
拜登說:「控制冠病疫情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在疫情受控之前,我們無法修復經濟、恢復活力或是享受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刻。」
*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醫療團隊早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前,已同參與美國政府「極速行動」冠病疫苗研發項目的制藥公司進行磋商,希望加快推進候選冠病療法的發展。
拜登團隊選前已聽取冠病疫苗制藥商彙報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6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大選# 【拜登顧問團為政權交接做準備 料最快下周公佈白宮要職人選】拜登表明,要組建一個歷來最多元化的內閣,其顧問和盟友已開始積極物色與商議可能人選。據至少六位知情者透露,拜登將先敲定白宮要職的人選,至於內閣名單,預料最快在本月26日感恩節前後公佈。
白宮幕僚長是美國總統行政機構的最高級別官員,外界猜測拜登對此職位的屬意人選是克雷恩(Ron Klain)。此人曾在拜登的副總統任期內時擔任其幕僚長,也曾被歐巴馬政府委任為處理伊波拉疫情總管。在受考慮的內閣部長人選當中,幾個重要職位的熱門人選是女性。
國防部長最熱門人選是曾任國防副部長的弗盧奴瓦(Michèle Flournoy)。她若受委,美國將出現歷來首位女防長。
美國也可能出現第一位女性財政部長,就是曾在歐巴馬政府財政部任職、目前為聯邦儲備局理事的佈雷納德(Lael Brainard)。
曾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賴斯(Susan Rice)則是國務卿熱門人選,不過她的提名可能在參議院受到共和黨阻撓。
* 【學者: 拜登上台後料不會減緩對台軍售】台灣軍方智庫學者蘇紫雲表示,2001年拜登曾經反對出售神盾級驅逐艦給台灣,但後來包括紀德級驅逐艦、P-3C、潛水艇等八大軍售項目都沒有反對,因此合理推論拜登的態度跟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他說,同屬民主黨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當年對中國有和平期待,但2014年提及要重返亞洲,加上拜登本次參選政見中稱中國是美國在亞洲「最大挑戰」,從政治和戰略角度看,他不認為拜登會刻意減緩對台軍售。
* 【印度北方旱災嚴重】印度北方大面積地區苦旱,在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Allahabad),恆河下游的桑伽姆河(Sangam)一些支流的河床乾涸龜裂。人們到仍有水的河道進行聖浴之後,踏著河床回家。惡劣的氣候變化除了讓人受苦,也干擾了城市發展。印度南方近期卻豪雨成災,高科技重鎮海得拉巴市(Hyderabad)10月份經歷了本世紀最嚴重的降雨,導致70人死亡,基礎設施損失達57億盧比。
* 社群媒體公司推特確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1月20日正式就職後,現任總統川普就會失去他在推特享有的特殊豁免權。
川普將在1月份失去推特特殊豁免權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3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得總統選舉後,世界多國領袖紛紛祝賀他勝選,並表達了他們希望在歷經特朗普執政四年時的各種外交爭議後,與美國的關係能有新的開始,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與團結的期望。
德國總理梅克爾發推文指出,她期待與拜登合作。「如果要戰勝當前的巨大挑戰,我們的跨大西洋友誼不可或缺。」
法國總統馬克洪也在推特上說:「我們還得繼續努力克服當今的挑戰。讓我們一起努力!」
英國首相強森同樣期待和拜登政府緊密合作,並強調美國是英國重要的盟友,他期待雙方能在多個共同關注的領域,如氣候變化、貿易及安全問題上密切合作。他也祝賀拜登的競選搭檔賀錦麗達成歷史成就,成為美國第一位當選的非裔女副總統。
一直獲得川普政府支持的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也稱拜登是「以色列的好朋友」。他發推文祝賀拜登和哈里斯時說:「我期待和你們一起加強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特殊聯盟關係。」
此外,日本首相菅義偉昨早發推文祝賀拜登,表示期待與對方合作鞏固日美同盟,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自由與繁榮。
印度總埋莫迪在恭喜拜登之余,也特別提到有印度血統的哈里斯取得破天荒的成就。他說:「衷心地祝賀哈里斯。你首開先河,不僅是你的姐妹們,所有印度裔美國人都無比自豪。我相信有了你的支持和領導,印美關係會更強大。」
惟二主要未賀電致賀的外國領袖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
多國領袖祝賀拜登勝選 望與美國重建關係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upplement/us-election-2020/news/story20201109-109946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氣象人員說,熱帶風暴「埃塔」(Eta)正在增強,美國時間星期天(8日)午夜或週一凌晨在佛羅里達州登陸時,很可能再次升級為颶風。
熱帶風暴逼近佛州 可能升級颶風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7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墨西哥衛生部星期天(8日)通報,新增5887起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和219起死亡病例。
墨西哥冠病死例破9萬5000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6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環球時報》昨天發表社評稱,拜登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看來已成定局,並表示中國不用對拜登可能帶來中美關係的緩和性逆轉抱有幻想,但同樣不能弱化對改善中美關係的信念。
《環時》:不用幻想拜登緩和中美關係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1109-109956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總川普的競選團隊宣佈,川普在喬治亞州因差距太小依自動驗票法重新計算選票的工作,將由他的堅定盟友道格·柯林斯(Doug Collins)負責。
特朗普堅定盟友將負責佐州重算選票工作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5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宣佈,他可能將在當地時間星期天(8日)晚上發表公開講話。
川普將公開講話 拜登宣佈勝選後首次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5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總人數星期天(8日)累計超過1000萬人,過去10天的新增確診病例就達到100萬起。
染疫人數破千萬 拜登今公佈疫情顧問團名單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5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馬來西亞首相署消息人士透露,土著團結黨本已亮綠燈同意首相慕尤丁解散國會,但國家安全理事傾向於啓動緊急狀態,展延全國大選。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要閃電大選但國安會有異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1109-109958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無黨團結聯盟解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政治人物的下台與上台:我不可以對不起,「戴高樂」這個名字 | 陳文茜:戴高樂五講》
音頻:https://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183298/
法國巴黎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各種羞辱、各方綏靖主義(投降主義)下仍奇跡般的被保留了下來,它光復了!
可是你們很難想象,原本戴高樂應該叫民族英雄,他應該享受榮耀,可是在二戰以後沒多久,他主動選擇立即下台了。
很多人對歷史的記憶是跳躍的,是沒有細節的。
我今天要講的第五講就是戴高樂在二戰後立即下台的智慧。俗話說政治人物上台容易,下台難:轉身的背影要優雅。但身處權力中的人,往往會迷失於權力的虛榮,並且恐懼失去權力後的落魄。這是平凡人的毛病,他或她只是一時之選當上了大位,這裡頭太多諂媚,太多虛名,也太多利益。下台,對一個政治人物如斬首,如何瀟灑?如何優雅?
但戴高樂不是平凡的人物。他帶著使命感走入權力,帶著遠見流亡海外,帶著愛國之心打回巴黎。這一生,他始終不是一個只為權力謀利的庸俗政治人物。
他隔海看到了英國,看到了他最忠誠的盟友丘吉爾的下場。
丘吉爾在大戰時組成了戰時內閣,丘吉爾無私的把反對黨領導者艾德禮變成副首相,而這個副首相在戰爭之後不到二個月發動了對他的不信任案投票,也就是倒戈,丘吉爾只好解散國會,舉行大選。
最後由於艾德禮以謊言告訴民眾,「你看我們雖然是戰勝國,但我們每一個人卻像乞丐一樣,每天仍然領奶油、麵包,我們是乞丐國!」
我曾經在丘吉爾九講中告訴各位,這實在是太不講理。因為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之所以可以一直抵御希特勒,除了英吉利海峽之外,很大的原因是丘吉爾固執地把所有的工廠下令變成軍工廠;而英國民間的民生物資全部從美國進口。
我曾開玩笑說,養一隻雞、要生個蛋,也要需要時間:但英國人不給丘吉爾生蛋養豬養雞的時間,他們像豬一樣愚蠢地選擇相信艾德禮。這場戰後不過三個月的大選,丘吉爾輸了,下台了。
好笑的是,艾德里上台以後以為拿到了權力,但是權力是榮耀也是檢驗。抱歉,雞蛋也沒有、奶油也沒有、麵包還是沒有,什麼都沒有。這是我在講丘吉爾的故事時告訴各位的。
沒有多久丘吉爾就去了義大利的莊園裡畫畫,開始寫他的《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1951 年他沒有浪費時間嘲笑工黨,也沒有不甘心,也沒有發言,他沈默,他知道時間會拆穿艾德自己挖的坑,自己造的謊言。老百姓會看穿這一切,但丘吉爾也看穿了這些老百姓;六年之後他所領導的保守黨又贏了,他又回去做首相,但他也完成了人生最主要的文學作品,1953 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在二戰時期倆位像知己一樣的朋友,戴高樂親眼目睹英國發生的一切。
那個時刻,法國是戰勝國,是世界超級四強,擁有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享有否決權地位:但和英國不一樣,因為法國幾乎沒有抵擋希特勒,所以農村很快就恢復了生產力。
法國光復後一年,老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瞬間恢復到 1939 年大戰之前的狀態,所以法國情況比英國好太多了。但戴高樂也是很快就下台,而且是他自己選擇的。
純粹一個原因——他認識到所謂老百姓,太現實。
法國的人民在那個時刻所要的不只是戰勝國,也不只是物質方面的滿足,他們很感激戴高樂:但是對他仍然不滿。
戰後法國左派崛起,許多左派知識分子開始攻擊他,並且引發共鳴。很大的一項原因是很多法國人認為戴高樂代表太強烈的權威,一種「父權」形象。戰爭時期他們需要戴高樂爸爸,戰後他們要個人的自由!
我常常覺得法國文化一方面有著強烈的英雄崇拜情結、另一方面又有著強烈的反英雄傳統.如一個精神分裂的社會。這是我長期看法國歷史的一個觀察。
很少國家像法國這麼崇拜所謂的英雄,也很少國家像法國這麼喜歡擁抱無政府主義。所以這個國家很容易一會兒左一會兒右,而且左非常左,右非常右。這是法國最大的特徵。
戰勝之後,人們很感念他,但請記住,所有的感謝往往不會超過一年,丘吉爾甚至只有三個月。
1946 年的元旦,戴高樂對全法國人民說:
「如果你們不重視這個政府,它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威來恢復戰後的秩序、戰後的責任,你們終有一天正如我所預料的,會陷入一種絕境。到時候你們一定會後悔當初所做出來的選擇。」
那段時間整個法國雖然物質生活恢復了,吵吵鬧鬧各種主張都有,從極左到極右。
1946 年 1 月 20 日剛巧禮拜天,那時候丘吉爾已經下台半年了(1945年7月),戴高樂可能看到了丘吉爾下台,預知了自己的危機:他做出重大決定:主動下台!
法國大革命的時候,英國的皇室看見「不得了,都上斷頭台,殺光了」,趕快全面深化君主立憲,就是要保住皇室的頭,所以英國的皇室一直保留到今天。這次倒過來,丘吉爾先被趕下台,戴高樂已經從他的好朋友,也是他的恩人身上看到了民眾是如何無情地拋棄他們曾經崇拜的英雄。
我覺得這是人性,所以以後你們如果覺得有一個人稱你叫恩人,請記住他只會感謝你三個禮拜或三個月或一年,過了就沒有了。
戴高樂完全看清楚這件事情!(其實人要看清楚這事有多難,但偉人,我覺得就是了不起!)
我前面告訴大家很多關於戴高樂在每一個最光榮的時刻、每一個最挫折的時刻,都會提醒自己:
我的堅持是對的,不要忘記,從此不能對不起戴高樂這個名字。
1946 年 1 月 20 日禮拜天,戴高樂召集了一個內閣會議,通常內閣會議不可能在禮拜天召開,除非非常緊急的狀況,所以那些內閣成員以為法國發生了什麼特殊事件,到了總統府以後,戴高樂走進會議室,面容嚴肅,跟閣員一一握手,然後請大家就坐。他什麼話都沒有鋪陳,第一句直接宣佈:我要退休了。
我們看現代,全世界每個人都在想辦法維持自己的權力,怎麼有這種人,沒有人逼退他,也沒有黃背心燒街抗爭,自己主動宣佈退休?
戴高樂認為他的命運是恢復法國的偉大,一旦法國人民覺得已經不需要一個強大、團結的法國,或者是他們討厭這樣的人,戴高樂式的使命感,使人們在戰後覺得太沈重。
既然如此,戴高樂認為他的人生任務已經完成了。
之後他說到做到,戎馬半生,使法蘭西恢復自由與尊嚴的戴高樂將軍,離開了總統府的位置,離開了將軍身份,一無所有,走出愛麗捨宮,沒有帶走任何一個禮物,沒有保留任何頭銜,成了一介平民。
我自己常接觸一些擁有權力的人,其實很多人對一些有權力的人的印象與這個人實質的品格,真相差距很大:往往溫文儒雅的人內心很狠毒,往往看起來高傲嚴肅的人其實很溫暖,戴高樂正是如此。
一恢復平民身份的戴高樂,和以往莊嚴硬邦邦的形象完全不一樣。過去他認為我既然是代表愛國的情操的領袖,就要尊貴、正直、高水準風範;但變成一介平民以後,他的鄰居們說他非常斯文有禮,而且很溫暖,也很重視家庭關係。
戴高樂的私宅在巴黎東北 150 里洛林省境內的拉帕斯立,房子造型相當樸實,一般法國鄉村有的石頭的房子,在小叢的樹林,也不是什麼大莊園;他的樹林外就有一個相當廣闊的厚重的大草原,周遭的環境某個程度跟戴高樂的性情很像,相當的簡樸、嚴謹。他自己也把日子過得跟整個社會保持距離,很徹底。
這個地點對戴高樂來講很重要,因為 1968 年那一次下野,整個法國的戰後嬰兒潮鬧哄哄,他把修憲公投交付給民眾投票,輸了,於是依照諾言下台,也是回到這裡。
有一些他的廚子後來做了一些相關的記錄:他的生活很簡單,有點像軍事紀律,全家早上 8 點在一起吃早飯,吃完以後,戴高樂回到書房裡處理信函、閱讀書籍,還有寫作,他寫作的能力沒有像丘吉爾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勤奮,但是他很安靜;接近中午的時候他會停止工作去散步,做做運動,他說這樣中餐才吃的下。
對法國人來說,中餐是一天主要的一餐,和中國人重視晚餐不同。
但戴高樂中午只喜歡在鄉間花園喝杯酒,有時候喝一杯水,再加上一些簡單的三明治就可以了;通常下午會在書房裡消磨時光。
我發現所有了不起的人都很愛閱讀,在閱讀歷史跟哲學的書籍中,他們會找到自己所在的地方,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而不會跟著外面鬧哄哄的東西,心情起起又伏伏。
戴高樂很愛他的家,而且珍惜家人相處的時光。所以晚間完全是家庭所有。他規定家中全家小孩早餐一起,晚餐一起。夫妻感情很好,他們很喜歡在花園草地上散步閒逛;兩人共有三位子女,第一個是女兒叫伊麗莎白,兒子叫菲利浦,第三個是女兒叫安妮。他們大部分的生活時光也都是在家中度過,訪客就是一般的人,他們也不會特別想要再繼續和巴黎的上流人士往來。
有一個很特別的故事,我剛剛講他們第三個女兒叫安妮。安妮從小是一個智障的小孩,得了蒙古痴呆症,有些虛榮的父母親,會想把她藏起來不讓外界知道,有些父母親就會覺得「我怎麼會生這種小孩」。
戴高樂怎麼對待她?
退休後他花最多的時間疼愛安妮。安妮呢?雖然很笨,對音樂有一點感覺,所以戴高樂花很長時間陪伴她,幫她放很多不同的唱片、讓她聽收音機📻裡各種音樂節目,然後記錄下安妮喜歡哪一些特別的歌曲;也經常對她講很多的故事,完全不會嫌棄。
他的太太伊馮娜,喜歡在花園工作,編織衣物,到附近的村鎮裡買先生喜歡吃的乳酪及肉皮。
戴高樂剛離開總統職務時,他曾經想要組織政黨,但後來他看到了丘吉爾的狀態,和丘吉爾通了書信,知道丘吉爾在寫《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丘吉爾告訴他說,這些人是不知感恩的,等一段時間吧。他接受了老朋友丘吉爾的建議,很快的就打消了念頭,聰明人,完全沒有想要保持權力,準備隨時東山再起。
於是,就在離巴黎 150 里的鄉村石頭屋裡,他看著一屆一屆的政府在巴黎倒台,他對法國整個政治的走向也越來越悲觀。某程度他心灰意冷,覺得這不該是他曾經努力來的法國,那個時刻他根本不想再從政。
有的時候他會在日記裏這麼寫:
我希望我能夠為法國再做出偉大的貢獻,法國不該是如此。
有的時候他又會寫:
這就是我當初努力的偉大之火焰?現在已經完全熄滅。
所以你感覺得到他自己的拉扯,因為法國那個時候的狀況實在是太可笑了。
到了 1958年,也就是戴高樂離開法國總統位子整整 12 年了。法國有多荒唐?他們已經換過了 23 屆法國政府,12 年換了 23 屆!
我只知道法國人換情婦很快,還不知道他們換政府速度這麼快。
所以有的時候時局太亂,你寧可離場,保持距離。
丘吉爾等了六年東山再起了,12 年,戴高樂有辦法一個人在鄉下這樣過日子,了不起!當然,他看到國家的處境很難過,想要救這個國家,但也很瞭解,不可為!所以在他的日記中,不斷地出現各種不同相反的聲音。
1958 年 5 月 13日,有一群法國的高級將領,他們不願意接受當時的法國總理菲姆林處理阿爾及利亞的危機模式,於是致電給戴高樂,請求他重掌政權。對戴高樂來說,他的信念和身體中,一直都有一個部分是他必須對法國做出高貴的貢獻。
但這一刻他就立刻衝出去嗎?想一下,如果是你會怎麼樣?
他保持了沈默,沒有回復那封電報,因為他認為如果他回復這些將領的話,他們會搞軍事政變。
他認為如果要取得權力,必須是合法的。
所以我一直非常佩服戴高樂。
到了 5 月 19 日,過了 6 天,戴高樂召開了一場記者招待會,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的公開露面。他告訴法國人民,他瞭解法國人民這個時刻有著強烈的危機感。
某個程度來說,當時的法國中央簡直就像他所預言的,既有的體制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他認為要解散國會,要訂一個新的憲法——既要總統,也要總理,也就是後來很著名的「雙首長制」。這個總統要有絕對的權力,但也要擁有絕對多數的選票。
當他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一些知識分子立即攻擊他「你是獨裁者」,這是巴黎知識分子的特色。但是同一個時間,阿爾及利亞的危機越演越烈。
我剛才忘了告訴各位,在上一講我們談到,每次戴高樂的遠見被人們攻擊的時候,都有一個時局的發展會挽救他。好比戰前他選擇流亡,人們開始批評他,結果維琪政府貝當跟希特勒見面,就挽救了他。這次也是,當他不斷地被左派知名知識分子罵是獨裁者的同一時刻,阿爾及利亞危機一直擴大,那個時候戴高樂決定重返政壇,就在巴黎和他的鄉間別墅,來回奔波了好幾趟!
當時的總理菲姆林承認自己沒有辦法控制大局,於是辭職不幹了,法國幾乎是屬於無政府的狀態。
戴高樂在廣播節目中告訴那些認為他是獨裁者的人:
我沒有企圖傷害過國家任何多數人的基本權利,相反的,從戰前到戰後,我都盡力的在恢復它!更何況我已經 67 歲了,我為什麼要在 67 歲的年紀開始做一個獨裁者?
5 月 31 日傍晚,事隔 18 天,法國政府宣佈戴高樂終於同意出面組織新內閣。
這些很愛變心的巴黎人,聽到消息後,瘋狂了,所有天主教堂的鐘鳴不已,市民們情不自禁地一遍一遍唱著馬賽國歌,然後衝到街上很浪漫的跳舞......那夜法國徹夜未眠,尤其是巴黎。
這個國家的人民真是太善變了。
6 月 1 日,戴高樂正式宣誓就任總理。
這次他再回來的時刻他已經瞭解法國人難搞。請注意,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本來寄希望於英國跟在歐陸的法國人起來起義,結果沒有反應,後來是靠北非;他對北非是很熟的,所以他到了阿爾及利亞時,當地的法國人把他奉為英雄,而且他們說阿爾及利亞是法國的,但戴高樂沒有吭聲,因為他打從內心並不同意。
他目睹了當地的回教徒和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混雜而居自安其業的景象,他其實有一個自己內心的看法,認為當地的阿爾及利亞回教徒,應該擁有跟法國人相同的權利;他認為法蘭西的殖民帝國時代一去不復返。
其實當他上台的時候,他已經下定決心想讓阿爾及利亞自治了,可是他太瞭解法國人的善變。
於是在登上台的時候,他沒有說出任何他的這些主張,就像當時巴黎被光復時,把兩只手舉起來,比出「V」字,只說了一句話:我瞭解你們。就這樣。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為了讓自治這件事情可以達成,他知道在當地的回教陣線組織太激進,所以他先出兵,目的就是逼回教激進陣線和巴黎政府談判,然後他才宣佈考慮讓阿爾及利亞獨立。
你能想像戴高樂又將面臨一個風暴了!
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驚訝透了!本來覺得戴高樂是我的英雄,叫你來處理阿爾及利亞危機,保住法蘭西的這塊殖民地,結果你在主張什麼?阿爾及利亞獨立?
我告訴你偉人就是這樣幹的。
於是,戴高樂和法國軍隊包括陸軍僵持了將近兩年,當時叫他出來組閣的人,本來是希望他把阿爾及利亞打的片甲不留,法國可以繼續統治這裡,沒想到他主張是如此。
他和陸軍之間的衝突到什麼狀況?
那個時候的激進分子是巴黎的,不是阿爾及利亞的,巴黎的激進分子幾乎每一天都到巴黎市內各個地方投放炸彈,汽車內,建築物,咖啡館內,街頭示威也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人試圖暗殺戴高樂。
一個文獻顯示出來,法國軍隊當中,某些陸軍將領甚至策動了兩次政變的陰謀,但沒有成功。
接著,當他知道有人要對他發動政變陰謀的時候,他在危機的前夕,向全法國的廣播電視發表了他堅定、但很少見的感性演講,他希望全法國人民支持他,防止法國淪為一隻破碎的玩物,他認為和平談判才能解決問題。
1962 年,在他苦口婆心的和陸軍對峙兩年後,先是派兵鎮壓了國家試圖軍事組織,再處理好幾次可能發生的政變陰謀,還有不斷的在電視在廣播中向全法國人的遊說,長達三年,終於他讓法國人點頭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當然是受傷慘重,而那個時候支持他必須擁有更高權力的人,只佔了 60%,比他恢復上台下跌了20%左右。
戴高樂在那次憲法修正之後,再次的就任,這次他的職位是總統,他的就職演說激怒了反對阿爾及利亞獨立的人,尤其是激進的右翼法軍將領。
但是我剛剛說了,到 1962 年,他說服了大家,這真的很不容易。
一個人得到了權力,經過了 12 年,年輕的你有理想,自己決定下野可能是天真,經過 12 年,有的人就會覺得「我當時都敢下台,現在為什麼不敢下台?」有的人會覺得「我好不容易得到了權力,我一定要緊抱著它。」
但戴高樂不是,他就是戴高樂,他永遠記住他自己在戰爭中對自己寫的那句話:我不可以對不起戴高樂這個名字。
於是他在日記中寫下:
儘管一位政治家意志堅強、不屈不撓、廣受各方擁護與支持,組成穩定的聯盟關係,但如果他無法掌握他所身處的時代的特性和脈動,無法堅持他的理念,他最終還是會失敗!
無黨團結聯盟解散 在 Hans Lin 林帛亨 Facebook 八卦
【 台灣的兩個平行時空 臺灣通史與臺灣人四百年史 】
昨晚台灣民主化重要人物「史明」逝世,想講一下一個關於台灣歷史著作的平行時空。
台灣歷史重要的歷史著作雖很多,但其中有兩部巨作,一份是由連戰的祖父「連橫」所撰寫的《臺灣通史》,一份就是「史明」所撰的《臺灣人四百年史》。
這剛好有交叉到我之前寫的故事,就繼續無料放送吧,之前故事我丟在留言,有興趣可以續接!這些都是臺灣版漫威宇宙的故事,這篇下去又不知要被退多少讚了XD!
首先介紹連橫所撰的《台灣通史》有極高的知名度,出版時期為1920年由台灣通史社(雅堂書局)出版,我們過去所讀的關於台灣歷史的很多部分是由這份著作而來。
但其實當年連橫所撰寫的此著作《臺灣通史》在後來為當時臺灣人所唾棄,一原因為此著作內容媚日之嫌。
後來1930年 連橫 在日本人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上發表〈新阿片政策謳歌論〉(民間俗稱《鴉片有益論》),其中的言論有:「臺灣人之吸食阿片,為勤勞也,非懶散也……我先民之得盡力開墾,前茅後勁,再接再厲,以造成今日之基礎者,非受阿片之效乎?」論稱「鴉片不僅無害,甚至還被稱為長壽膏,是有益的」。
此文章一經發表後,「全台輿論譁然,驟見此文為虎作倀,都怒不可遏。連橫頓成眾矢之的」。連橫如此媚日之舉,連當時的社會運動領袖林獻堂都看不下去。因此,臺中櫟社隨即集會開除他的會籍,使他連帶和兒子連震東遭林獻堂等人士疏離,當時的連家在霧峰林家擔任財務管理的職位。遭逐出櫟社後父子兩人只好先後到《昭和新報》任職。
後人並撰文「此種鴉片有益論,成為連雅堂一生的污點。」
連戰這種書香世家有讀過書的,在當時國民黨極度缺乏人才的時代快速竄起,在戒嚴解除的那年,已當上行政院副院長。
為什麼《台灣通史》這個著作知名度這麼高,被大量應用!? 當然跟連戰作為中國國民黨的黨國政府高官有直接關係。
後來執政台灣的國民黨就由這部著作來接續美化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史,其實中國共產黨當年遠比中國國民黨有更多理想與抱負,一般來講當時(注意:是說當時哦)的中國共產黨是極左派(極端平等主義),而中國國民黨是極右派(法西斯主義)。因為不管在內戰時期,或流亡來臺接收日本於舊金山條約放棄的台灣統治權,國民黨急需有故事可以美化粉飾種種不堪,這時《台灣通史》來接續讓中國國民黨更名正言順的是台灣島繼承人變成了重要的書籍。
接著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於1962年在日本出版,也因為書籍的出版,本名施朝暉改為「史明」。
至於為什麼在日本出版,精彩的來了。雖然他未曾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由於二二八事件的影響、以及蔣中正以軍事統治臺灣,深感不滿的史明認為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一樣。
史明參與抗日戰爭有著豐富的游擊實戰經驗,他認為臺灣人必須展開武力行動對抗蔣中正,成立一支純臺灣人的武裝部隊反抗,而當時也在台中武裝起義失敗已被逮捕的霧峰林家第八代林正亨所投資購買的軍品也部份透過友人轉給史明一行人。
從1950年起,他集合當時在二二八事件倖存的30多名有志青年,在臺北市郊外的山上秘密組織「臺灣獨立革命武裝隊」
1951年底槍枝被中國國民黨政府發覺,刺殺蔣中正的反抗行動失敗,他攜帶些許資金和組織名冊逃亡。
1952年史明從基隆碼頭成功逃往日本神戶,但馬上被日警逮捕,本來欲自殺他也被日本當局成功阻止。
結果日本人一查,發現史明被台灣警總列為「叛亂第一司令」的罪名全面通緝,要求日本引渡返回中華民國。結果這反而幫到史明,日本國政府認定其是政治犯,基於人道理由提供政治庇護,而能夠在日本長期居留,前後共41年的流亡生活。
史明最後不得已在日本經商開攤販餐館等賺了非常多錢(記載為賺了五億日幣),但他還是非常關心革命事務,同時開始專研台灣歷史,並開始撰寫《台灣人四百年史》。
1962年他查訪蒐集有關臺灣歷史的資料,撰寫長達十年的《台灣人四百年史》在東京出版。
1963年他還資助了金美齡籌組早稻田大學的「臺灣稻門會」。
剛不是說他靠著經營餐館賺得巨資,他持續主張在臺灣島內發動武裝革命行動,計劃推翻在臺灣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其賺來的錢又都投入培訓和資助前往日本的臺灣民主運動人士。
1967年在史明、何文燦為首的代表主導下,於東京成立「臺灣獨立聯合會」,嘗試串聯、結合在日本的各個臺灣獨立運動派系。參加的團體包括臺灣民主獨立黨、臺灣自由獨立黨、臺灣共和黨、臺灣獨立戰線、臺灣公會等。
這些很多團體也都由林獻堂與蔣渭水創辦的《臺灣民眾黨》內的成員後接續下去,而看過我之前文章的話,記得我提過「台灣文化協會」後期左派興起嗎? 上面提到這些團體組織就是這些左派的延續,史明的父親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成員。
然而,因為辜寬敏的「臺灣青年獨立聯盟」、及「臺灣獨立總同盟」不願加入,「臺灣獨立連合會」無法獲得在日本的全體團體參加,史明遂以「不能達成在日臺獨運動大團結初志」為由決意解散「臺灣獨立聯合會」。
解散後,史明接續在日本東京自行創立臺灣獨立建國的團體「獨立臺灣會」,積極從事對台灣島內的地下工作和群眾運動。
1968年,史明利用地下管道,潛回至臺灣島內,布置地下組織,並計劃行刺行政院院長蔣經國。這時候的蔣經國已因「四二四刺殺蔣經國案」而加強安全警衛,最後地下組織因為有人沈不住氣,為了快速取得槍枝,導致行動曝光而被逮捕,最後主要的成員皆遭到槍決。
一直到1975年之後,獨立臺灣才不再從事武裝革命行動,而轉向群眾運動,從事群眾的思想啟蒙與組織培訓。獨立臺灣會的成員返回臺灣後,仍從事張貼標語「臺灣民族獨立,勞苦大眾出頭天」
1980年後,史明根據《臺灣人四百年史》日文版的內容與骨架,重新以中文撰寫翻譯、並進行相當份量的資料補充增訂,完成的中文版《臺灣人四百年史》。
1981年夏天,他首度以亡命者身分,在沒有護照的情況下被允許短暫離開日本,並前往歐美等數十民主國家演講推廣宣傳「臺灣獨立」和「臺灣民族主義」的理念。
[ 類似香港的黃之鋒現在幹的事 ]
最重要的《臺灣人四百年史》英文版在1986年,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出版。
1987年臺灣解嚴,故事快速跳過很多年後.....
為順應臺灣社會的變遷,他改採取「啟蒙、覺悟、自決、行動」的軟性革命策略,將臺灣民眾的思想啟蒙列為最重要的目標,並啟動街頭獨立運動。透過遊行、宣講、研習與出版等活動,他積極地向臺灣民眾宣揚臺灣民族主義。
1993年,他則在東京出版《臺灣民族革命與社會主義》。這時期,史明拒絕與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妥協,拒絕任官職。他並從日本帶回約新臺幣6,000萬元的基金,陸續實踐「舉辦獨臺會社運同志研習教室」、「組織獨立建國宣傳車隊」、「設立臺灣大眾廣播電臺」三項業務。
1996年起,為了進行社會民眾的思想啟蒙工作,由其提供資金,在臺北市和平東路成立「大眾廣播電臺 FM99.3」
後來雖然他不承認中華民國政權,但2004年還是辦了中華民國身分證跑去投票了 XD。
史明除了《台灣人四百年史》外,另著有《台灣獨立的理論與實際》、《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民族革命與社會主義》、《漫畫台灣人四百年史》、《二二八革命事件》、《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西洋哲學史序說》、《民主主義》、《穿越紅色浪潮》等重要著作。
本文已精簡幾萬字的故事但實在很難寫完,重點是我要推薦這部《台灣人四百年史》,同時也有出精華版與漫畫版,這部本應與《台灣通史〉一樣份量的台史著作,但卻沒很多人知道,總之想閱讀了解沒被黨國政府美化扭曲的真臺灣歷史,請點圖片內連結!
#史明 #臺灣人四百年史
#連橫 #臺灣通史
#連戰 #連震東
無黨團結聯盟解散 在 [新聞] 新竹市議長現身了:別中老柯的計在PTT推薦- Gossiping 的八卦
2018年地方選舉後,新竹市有五位順利連任的無黨籍議員,為了議長/副議長選舉,選擇加入新竹市議會國民黨團。 分別是議長許修睿、副議長余邦彥、市議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