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之前,臺灣民眾到戲院看電影時,必須先集體起立唱(或者只是聽)完整首中華民國國歌,然後再坐下繼續欣賞正片。
臺灣戲院裡播過的國歌版本非常多,你現在所看到的是1970年代初期攝製的版本,當時的國家領導人為蔣中正總統(1975年4月5日逝世),整段影片由領袖、建設、教育、軍事、科技、工業、團結等主題串連而成,如今看來,充滿懷舊的氛圍。
順便一提,中華民國在1991年6月29日廢止《違警罰法》之前,規定聞唱國歌不起立致敬者,處二十銀圓(新臺幣60元)以下罰鍰或申誡。
中華民國國歌的歌詞,為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6月16日在廣州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中,對該校五百餘名師生所演講的訓詞,其文字內容是由中國國民黨黨員胡漢民、戴傳賢、廖仲愷、邵元冲等人協助撰稿,並做為陸軍軍官學校校歌,此訓詞被稱為「黃埔軍校訓詞」。
1928年10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將「黃埔軍校訓詞」做為中國國民黨黨歌的歌詞,並公開徵求樂譜,在 139件作品中,以程懋筠所譜的樂曲拔得頭籌。
1929年1月1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採用程懋筠所譜的樂曲做為黨歌的歌曲。
1930年3月20日,行政院明令頒布,在國歌未制定前,一般集會場合,均唱這首黨歌以代替國歌。不過,各界人士咸認黨歌是勉勵黨員之訓詞,只能代表黨不能代表國,實有制定國歌的必要。
1936年,國民政府組成國歌編製研究委員會,負責國歌編製研究事宜,並登報徵求國歌歌詞。經該會研究結果:認為「 黃埔軍校訓詞」,能夠充分表現革命建國精神,乃建議以該訓詞做為正式國歌。
1937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 以黨歌做為國歌;同年6月21日,國民政府明令公布:「規定以中國國民黨黨歌,為中華民國國歌」,並訓令直轄各機關一體知照。
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實施憲政,上述之國歌繼續沿用至今。
下面是幾則和唱國歌有關的歷史新聞,供大家參考。
1995年1月8日《聯合晚報》第10版:
國歌短片 北市戲院傾向不播
戲院公會問卷調查結果出燱 中影旗下戲院勢必不同意 目前難做統一決定
【唐在揚】大台北地區電影院今後可能不再放映國歌短片?台北市戲院公會日前發出近一百份問卷,從回收的近四十份來看,大部份的電影業者都傾向不要再放映國歌短片。
台北市戲院公會本想以問卷的結果做統一規定,如今可看出業者多傾向取消放映國歌,但執政黨營的中影旗下的戲院勢必有不同意見,所以是否要做成統一決定,戲院公會現仍在研究中,可能開放由戲院自行決定。
台北市新聞處長羅文嘉日前表示,今後台北市電影院不再規定電影每場開演前必須放映國歌短片。台北市戲院公會日前特針對所有會員發出問卷,而由目前回收狀況來看絕大多數贊成不再放映。
業者表示,唱國歌是一件很莊嚴的事,但目前每次放映時,總有觀眾坐在椅子上不願站起來,再加上或有人走動,或有人聊天,整個場景實在不好看,而業者也無權干涉,在此情形下乾脆別放映。還有業者表示,目前社會上很多事情都泛政治化,已發生過政治立場不同的觀眾為了放映電影短片時該不該站起來一事而在戲院中發生口角,差點還打起來,為了不讓泛政治化的情緒進入娛樂場所,所以贊成不放國歌短片。
業者說,過去電影未分級前,有些戲院為了插播色情畫面,又要避免警察取締,常利用警察不會進入戲院的放映國歌前後短短時間換畫面,有些觀眾就曾有站著看色情畫面的經驗,現在想想對國歌實在太不敬了。
一電影圈人士指出,在過去台北市戲院一直是執政黨的忠貞支持者,在過去陳定南擔任宜蘭縣長,規定全縣戲院不用放國歌短片時,台北市戲院業者還發聲明認為不妥,並堅定支持政府政策繼續放國歌短片,不過在陳水扁入主台北市政府,業者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改變。
1995年1月11日《聯合報》第22版:
國歌播不播?公會認應自行決定
【陳希林】台北市片商公會理事長楊翌平昨天上午與戲劇公會理事長許金順商談後表示,各戲院是否應在播放電影前先放國歌,宜交由各戲院自行決定。
戲劇公會對所屬會員戲院所發出的「是否播放國歌」問卷,昨天已經回收大部分。初步的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戲院傾向於早場及最晚場電影放映前,各播放一次國歌。
如果戲劇公會針對如何播放國歌,行文各會員戲院做出統一指示的話,則台北市各戲院近日內就會打破行之多年的傳統,不再於每場電影前都播放國歌。不過仍然會持續播放公益或宣導短片。以符合相關法令的規定。
但是楊翌平表示,國歌如何、何時播放,實屬技術上的枝微末節,可逕由各戲院自行決定。他說,有些觀眾聽到國歌就往場外走,或是不願肅立致敬,場面反而不雅。他建議應由各戲院視影片長短、清場時間等技術細節,自行決定是否播放國歌。
1995年12月6日《聯合晚報》第1版:
陳水扁通令 北市各級學校
聞國歌未起立 不能處分
指是否起立無關愛國
與民主教育有關
【記者諸葛俊/台北報導】台北市長陳水扁上午宣布,即日起通令北市各級學校,學生無論在任何場所,聞中華民國國歌未起立,不能予以處分。
在上午台北市議會的市政總質詢中,民進黨「綠色質詢小組」在議場內首先播放一首傳統演奏方式的國歌,再播放一首搖滾演奏方式的國歌,當播放「搖滾國歌」時,許多市府官員都表情有點滑稽地面帶微笑。
在答覆質詢時,陳水扁表示,聞國歌是否起立,無關愛國與否,倒和民主教育有關,但不能因學生聞國歌未立正就必須記過處分。
周柏雅議員在議場內立即向市府列席官員作隨機調查,周柏雅說:「認為戲院有必要播放國歌的官員請舉手。」
結果所有席上官員無人舉手。
接著周柏雅提到戲院「無必要」播放國歌時,共有30位官員舉手表示贊同,僅有7位官員未舉手,「不表示意見」。
在隨機調查後,市議員廖彬良要求市長陳水扁,立即宣布各級學校不得對聞國歌未起立的學生予以處分,陳水扁隨即在議場中,正式宣布此一行政命令。
1996月12月11日《民生報》第15版:
看電影唱國歌將要走入歷史
業者建議取消 新聞局考慮刪除相關條文
【記者陳民峰/報導】新聞局昨天證實,事實上電影法相關法規中,並未明確規定戲院在放映電影之前必須放映國歌片,但由於電影業者在昨天的法規鬆綁會議中頻頻反映,新聞局考慮將相關條文中牽涉國歌片放映的文字刪除,使法律更為明確!
新聞局昨天召開法規鬆綁會議,電影業者紛紛提出各種放寬的建議,包括國歌片的放映、政令宣導影片希望付費、放映午夜場必須事前報備,賭博、吸毒情節不要一定列入限制級等。
電影處會後證實,電影法規中沒有明確規定必須播映國歌片,唯一相關的條文是施行細則第十五條「政令宣導及公共服務之電影片、幻燈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統一製作,發交電影片映演業於國歌片後放映,其放映時間,每場以三分鐘為度」。
電影處長陳志寬表示,他認同看電影只是娛樂的觀點,他個人傾向不播,但為明確起見,新聞局將於檢討鬆綁法規時,研究將前述條文中「於國歌片後」等文字刪除。
電影業者也建議,將「散場時間超過午夜十二時者,應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的規定取消。
2002年1月1日《聯合報》第4版:
新版國歌影片 不用唱、沒字幕
以影像呈現台灣人物身影
以陳金鋒全壘打作結尾
【記者林美玲╱台北報導】行政院新聞局發表新版國歌影片,單純以影像和國歌襯底音樂呈現五○年代至今的台灣人物身影,沒有唱國歌也沒打字幕。新聞局希望以輕鬆、溫暖的方式,展現台灣人民的生命力。
行政院新聞局昨天發表「時光顯影」九十一年度國歌影片發表會。新聞局長蘇正平致詞時說,新版影片中沒有耀武揚威、軍容壯盛、飛機大砲的畫面,而是用非常溫暖的方式呈現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雖然歷經困難,仍展現旺盛生命力,應該可以讓大家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欣賞這支影片。
參與新版國歌影片競標的團隊有十一個,最後由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林正盛脫穎而出。林正盛昨天出席發表會時說明,他只想讓大家知道,原來國歌也可以用很輕鬆的方法欣賞聆聽,「不必一聽到國歌,就想到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我只是提供台灣人民一種共同的記憶與感情。」
林正盛也詮釋何以不打字幕,因為,「我只想充分尊重影片的完整性,如果再加國歌歌詞打上字幕,將會破壞影像的完整性。」
林正盛表示,這一、兩年來,很多人都感到不安,甚至慌亂,因為覺得台灣經濟下跌了或者怎樣、怎樣,他想透過新版國歌的影片畫面告訴大家,「以前那樣辛苦的年代都走過來了,大家要有勇氣克服當前的困難與挑戰。」
新版國歌影片是以黑白新聞資料片為主體,穿插新攝鏡頭,呈現新舊交融的歷史感。影片中出現歌仔戲演員、採茶姑娘、八七水災時救災的阿兵哥、金馬號小姐、紡織廠女工、做體操的國小學生,一同見證所共同走過的歷史。結尾部分則是由紅葉少棒隊拉回今年世界杯成棒賽中表現突出的陳金鋒揮出的一支全壘打。
蘇正平表示,這部影片擺脫窠臼,不在影片開場白打出「請肅立」,或在結尾打出「請坐下」的文字,因此不會對在電影院裡準備欣賞電影的觀眾造成任何影響。新聞局計畫一月起拷貝七百支分發全台電影院播放,拷製三千五百片VCD供各級中小學運用,同時供四家無線電視台自今天起播放。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萃雯:「小珍早晨!」 小珍:「早晨呀,盤翠瑩!唔好意思,鄭萃雯!」 (哈哈哈) 萃雯:「依家仲係好凍喎!」 小珍:「係呀!(哈哈哈)...」 P.S. 00:30, 00:35 同 01:10 小珍把忍唔到笑既聲先好笑~ 「蝦碌」片段網上瘋傳 http://ol.mingpao.com/cfm/...
「無線新聞女記者」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Jackz Youtube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無線新聞女記者-黃曉瑩-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無線新聞女主播離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無線新聞女主播離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無線新聞主播名單2021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理工大學裡不只有麵包,還有生命]
理工大學校園被警察包圍至今一個星期,有警員曾在校外以揚聲器喊話,嘲諷留守者只能以基層人士的食物充饑,例如吃「生命麵包」(香港一個價格相宜的麵包品牌),相反警員下班可以到深圳吃火窩,喝冰凍啤酒,如此富階級歧視的冷嘲熱諷,讓不少人側目。
圍城裡最初有逾千人,政府提出了一個方案,讓十八歲以下人士可以「登記」暫控告,中學校長們接了百計未成年學生出來,同時也有留守者以各種方式逃走,或走出校門被拘捕。事件進入第七日,香港正舉行反修例運動後第一場選舉,不知道是否為免影響選情,警察按兵不動,讓各方人士包括社工、老師等進入校園,繼續勸說輔導遊說工作。校園裡的人數大量減少,至今據說有數十人留守。
一星期前,警察以槍指着記者,傳媒要舉起雙手被咒罵才能離開;一星期後,警察防線氣氛輕鬆非常,防暴警員在防線坐着椅子滑手機,有時悶得主動跟記者攀談。過去五個月,防暴警不斷和示威者駁火,現在守在理大外圍這個崗位,靜態得多,秋風送爽,他們脫下防暴裝備,只作簡單的蒙面。有人按時送飯盒到防線,除了白飯和餸,還有水果及綠茶飲品。一位常入校內陪伴留守者的中學校長解釋:「警員好怪的,穿了那套裝甲兇神惡煞,脫下來又沒有那麼兇惡。」
校園內的氣氛,亦因為大量人離開而變得冷清。原來如戰場的校園,留下了大量戰後的物品,防毒面具、頭盔、汽油彈。雖然警方常說校內有大量危險品,但其實汽油彈不可以久放,裡面的化學品揮發了,根本難以引爆。
其他抗爭場地要不沸沸揚揚,撤退了也有人趕緊收拾。但因為理工大學忽然被警察包抄,一夜之間宣告這裡為「暴動場地」,這個空間就倏地由一個千人攻防的戰場,變身成為抗爭者匿藏或逃難之地。一切場景、廢墟、物件,凝結在11月18 日凌晨。
我想起古羅馬城市龐貝,忽然火山爆發,溶岩凝固了一切事和物,之後重回遺址,你可以想像那一天的慘烈。我也想起前蘇聯切爾諾貝爾,因為核災緊急撤離之後,遺下了的兒童遊樂場遺跡。理大也是一個詭異的時間囊,可是,這一場畢竟不是天災,而是由人為製造出來的人道災難。
我和另一記者,在幾近空無一人的校園慢步。這裡如同一個紅磚迷宮,平台連接平台,秘道連接走廊,地下有一條四通八達的通道,抗爭者的佈置,其壯觀程度令人咋舌,有人標誌在牆上「防線一」「防線二」,層層遞進,後面的矮小的磚陣,加上大頭釘製成的小裝置,以刺破水炮車和裝甲車的車呔,中前方有路障,這些路障運用了「理工大學」作為工程學科地利之宜,把飛機艙座椅也搬出來變成路障,旁邊就是航空學系的倉庫,大量房間的門被爆開,裡面還停泊着一架小型直升機,或許是教授們的未完成心血結晶。
理大的物理治療學系聞名,其大門被磚牆封掉,磚頭挖自學校行人道,磚原來的地方變成沙漠,走在其上如浮沙。磚牆以外,也有人堆起一個一個的碎磚山丘,舉頭一望,制高點也有人把磚放在石壆上,隨時準備高空進擊。也有人拉起鐵絲障礙,讓人進攻更困難。走完這個防線陣至少要二十分鐘。理大堡壘的規模,可以想像,逾千人在這裡埋頭苦幹連日。
從這裡拐一個彎,就是學生飯堂,旁邊的由運動場改裝為的休息室,鋪滿彩色乳膠地墊給人休息,有人找來物理治療牀作睡牀,一地滿是衣物、中了水炮車染藍的運動鞋、吃剩了的餐具、喝了一半的飲品、替手機充電的電線圈。校園內剩下最多的物件不只是汽油彈,還有無數吃完了杯麵,叉子插在剩湯裡,湯已開始發霉。你只能說,年輕人真是很喜歡吃杯麵。我還看到有人遺下兩大袋麵包,卻不是生命麵包。飯堂旁邊就是淋浴間,你可以想像,抗爭者洗個澡,拿着電話看看,倒頭就睡。
場面的宏大,這裡可以容納百人休息,看着剩餘物資,我想像每一個主人。鞋子有男裝四十號的,也有個子嬌小女孩的三十六號碼。脫下了的黑衣物散滿一地,還有彩色繽紛的替換衣物。牆上貼着的海報,是理工大學不同球隊體育隊的隊員照片,手球、足球、籃球隊長,少男少女穿着運動衣,個個陽光笑容,叉着腰,眼神望着遠方。
飯堂的狀況更嚴峻,放了一星期的厨餘發出酸臭,不過,留守者仍會在沒有人的時候到這裏拿餅食、即食麵。有留守了一星期的記者已經習慣了那種惡臭,氣定神閒地走入水吧按汽水機找可樂喝。「飯堂衛生情況是不好,我們都會小心地找食物,用食具前也會用水洗一洗,睡覺休息會找另外較乾淨的地方。」
留守者知道,飯堂是一個「社交」地點,記者、外面入來勸說的人都會到飯堂蹓蹥,早幾天,一位大家叫「厨師」的男子一直留守飯堂煮飯給校內的人吃,但隨着人數越來越少,厨師做了菜也沒有人下來吃,厨師情緒也不穩,睡覺成問題,甚至跟記者衝突,終於在教會人士勸說下離開校園,由救護車送到醫院。
理大學生會的一名幹事胡同學,是唯一一個一直沒有蒙面而留在校園的人,昨日也離開了.他說,我只是行使我離開校園的自由,警察做甚麼,是他的事.他在黃昏的時候,挺起胸堂,步出校園,被送到附近警署。
記者、外援來到理大,都會小心處理與留守者的距離。少部份人肯接觸記者,記者才會走近。但不少人還是對外人有戒心,有社工、律師或校長連日入來勸說。有時跟留守者談一整天的話,留守者最後還是不會離開。我看到守留者的衣飾裝扮和住在大學宿舍的年輕人無異,T恤短褲,踩着鞋子的後跟,拿着一大袋物資和食物,回到各自休息的地方,可能多天沒接觸陽光,臉容蒼白,眉頭深鎖。
理工大學裡有無數塗鴉,有些激情,有些浪漫,有些憤怒。「你若放棄,誰佑我城」「因為愛,所以革命」「E心J絕筆,今生只愛Joey」「校長去了那裡?」「年青人死了,你卻生活?」飯堂外有孫中山銅像,有人頑皮地替銅像戴了頭盔和防毒面具,並讓他拿着的書卷上寫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在飯堂外有一塊白板,是整個理大戰場唯一一處可見較全面作戰思路。上面有人寫了主題為「抗爭路線Brainstorm」(腦震盪),列出三條路線,包括經濟抗爭(如光顧黃店);國際戰線(宣傳讓外國人明白)和勇武抗爭。令人唏噓是,內文列出了兩點提醒,正是理工大學一役沒有迴避,因而一步一步走向危機的原因:
「宜快閃遊擊,減少陣地無謂送頭」「國際戰線最為重要,認清自己並可能單靠豬嘴(防毒面具)磚頭滅三萬警力」
理大陣地戰,警方聲稱逾千人離校,百計人被控暴動罪,百計中學生登記了身份。但同樣因為陣地戰的大量抗爭者被圍困,讓全球注視,理大事件得到國際關注,不是靠豬嘴磚頭,而是靠自我犧牲。
撤退和逃走之慘烈,在校園也遺下了痕跡,不止一處的校園牆上留下了帶歉意的塗鴉:「各位手足,今次Poly準備不足,帶到很多麻煩比大家,好對唔住,辛苦大家!」
我遊走於原作戰陣地,地上的大量渠蓋被人揭起,有些狹窄,有些較闊落,有些有積水,飄出惡臭,還有無數小虫在渠口飛舞,幾只老鼠在我面前跑過,難以想像,抗爭者鑽進去爬出來。更慘烈的是,有些人卻在爬出水渠時卻被警察拘捕。
空洞的校園,寧靜得很,作戰的聲音消失了,槍聲已遠去。忽然,輕鬆的音樂響起,大家尋找聲源,原來是校園裡那些掛牆顯示屏,仍在播放大學校方的宣傳片,屏幕已打爛,但音樂還是不停在響;飯堂裡,多部懸掛的大電視,播放的是被抗爭者最不滿的無線新聞台,據說有人想轉台但不成功,但又想繼續接收資訊,無奈讓它繼續播放。校園裡最讓人毛骨聳然的聲音,是一些遠處的吶喊聲,整齊的男聲「噓!噓!噓!」不時飄來,是解放軍在附近軍營裡練兵時壯士氣的吶喊聲。
這幾天,有一位時着入時,帶着鬍子的男士,一直憂心忡忡地在校園踱步,他最初穿西裝,後來換了牛仔衣,有時穿便服。不少有心人想入來跟抗爭者談,但不懂得做,但這位校長,卻因為年輕時曾做外展社工,懂得與年輕人談話,他天天來,希望陪伴留守者,有時一起席地坐在飯堂的樓梯談天。
留守者罵他、怨他。「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叫留守的人信我,我知道這些東西年輕人聽不入耳,即使他要怨我,罵我,我就讓他怨,但不會因為他怨我,而我不去做我認為重要的事。」
有些人堅持不肯離開,他完全明白:「我會想留守者離開,安全地離開,但對方會反問,將要坐牢的是他,並不是我替他坐牢,所以很多時我不能提供答案,我也明白為甚麼他們會怨我。」
有人說,留守者最難捱的,不是吃得差睡不好,而是親友不體諒,不少親友擔心,變相令留守者承受巨大壓力。有記者指,看過留守者跟親友在電話裡談不攏,把手機當場擲爛。然而親身來的校長卻說:「即使留守者不離開,我也尊重他。」
沒有人知道,仍留在校園的人,之後會怎樣。外面傳言,區議會選舉後,紅磡隧道要解封,理工大學校園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要走,要留,要逃,別人難以給意見。
我問校長,會怎樣形容理大,他嘆了一口氣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校園,像香港的縮影,一批有心人想做點甚麼,只能很被動去做,替有權力的人做了的事,去執手尾(處理後續狀況)。」校長續說:「很多成年人看到校園,都會說痛心,痛心東西給打爛,但最重要的卻是這裡的人。」
校長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十八歲以上的留守者,跟我談天,討論應否離開,怎知談到一個關節點,最終他同意離開(十八歲或以上離開會被警方控以暴動罪,最高刑期為十年監禁)。」我追問,為何那人願意離開?「他說,想留番條命出去投票。」這個誘因,令這個留守者決心趕緊預時間離開,提早給警方扣留48小時,於本周中離開了校園。
今天,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破紀錄地高,不少票站大排長龍,有人為了投票等了半小時,有人等了一小時。但有人,卻用他十年的生命,來換取他的一張選票。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理工大學裡不只有麵包,還有生命]
理工大學校園被警察包圍至今一個星期,有警員曾在校外以揚聲器喊話,嘲諷留守者只能以基層人士的食物充饑,例如吃「生命麵包」(香港一個價格相宜的麵包品牌),相反警員下班可以到深圳吃火窩,喝冰凍啤酒,如此富階級歧視的冷嘲熱諷,讓不少人側目。
圍城裡最初有逾千人,政府提出了一個方案,讓十八歲以下人士可以「登記」暫控告,中學校長們接了百計未成年學生出來,同時也有留守者以各種方式逃走,或走出校門被拘捕。事件進入第七日,香港正舉行反修例運動後第一場選舉,不知道是否為免影響選情,警察按兵不動,讓各方人士包括社工、老師等進入校園,繼續勸說輔導遊說工作。校園裡的人數大量減少,至今據說有數十人留守。
一星期前,警察以槍指着記者,傳媒要舉起雙手被咒罵才能離開;一星期後,警察防線氣氛輕鬆非常,防暴警員在防線坐着椅子滑手機,有時悶得主動跟記者攀談。過去五個月,防暴警不斷和示威者駁火,現在守在理大外圍這個崗位,靜態得多,秋風送爽,他們脫下防暴裝備,只作簡單的蒙面。有人按時送飯盒到防線,除了白飯和餸,還有水果及綠茶飲品。一位常入校內陪伴留守者的中學校長解釋:「警員好怪的,穿了那套裝甲兇神惡煞,脫下來又沒有那麼兇惡。」
校園內的氣氛,亦因為大量人離開而變得冷清。原來如戰場的校園,留下了大量戰後的物品,防毒面具、頭盔、汽油彈。雖然警方常說校內有大量危險品,但其實汽油彈不可以久放,裡面的化學品揮發了,根本難以引爆。
其他抗爭場地要不沸沸揚揚,撤退了也有人趕緊收拾。但因為理工大學忽然被警察包抄,一夜之間宣告這裡為「暴動場地」,這個空間就倏地由一個千人攻防的戰場,變身成為抗爭者匿藏或逃難之地。一切場景、廢墟、物件,凝結在11月18 日凌晨。
我想起古羅馬城市龐貝,忽然火山爆發,溶岩凝固了一切事和物,之後重回遺址,你可以想像那一天的慘烈。我也想起前蘇聯切爾諾貝爾,因為核災緊急撤離之後,遺下了的兒童遊樂場遺跡。理大也是一個詭異的時間囊,可是,這一場畢竟不是天災,而是由人為製造出來的人道災難。
我和另一記者,在幾近空無一人的校園慢步。這裡如同一個紅磚迷宮,平台連接平台,秘道連接走廊,地下有一條四通八達的通道,抗爭者的佈置,其壯觀程度令人咋舌,有人標誌在牆上「防線一」「防線二」,層層遞進,後面的矮小的磚陣,加上大頭釘製成的小裝置,以刺破水炮車和裝甲車的車呔,中前方有路障,這些路障運用了「理工大學」作為工程學科地利之宜,把飛機艙座椅也搬出來變成路障,旁邊就是航空學系的倉庫,大量房間的門被爆開,裡面還停泊着一架小型直升機,或許是教授們的未完成心血結晶。
理大的物理治療學系聞名,其大門被磚牆封掉,磚頭挖自學校行人道,磚原來的地方變成沙漠,走在其上如浮沙。磚牆以外,也有人堆起一個一個的碎磚山丘,舉頭一望,制高點也有人把磚放在石壆上,隨時準備高空進擊。也有人拉起鐵絲障礙,讓人進攻更困難。走完這個防線陣至少要二十分鐘。理大堡壘的規模,可以想像,逾千人在這裡埋頭苦幹連日。
從這裡拐一個彎,就是學生飯堂,旁邊的由運動場改裝為的休息室,鋪滿彩色乳膠地墊給人休息,有人找來物理治療牀作睡牀,一地滿是衣物、中了水炮車染藍的運動鞋、吃剩了的餐具、喝了一半的飲品、替手機充電的電線圈。校園內剩下最多的物件不只是汽油彈,還有無數吃完了杯麵,叉子插在剩湯裡,湯已開始發霉。你只能說,年輕人真是很喜歡吃杯麵。我還看到有人遺下兩大袋麵包,卻不是生命麵包。飯堂旁邊就是淋浴間,你可以想像,抗爭者洗個澡,拿着電話看看,倒頭就睡。
場面的宏大,這裡可以容納百人休息,看着剩餘物資,我想像每一個主人。鞋子有男裝四十號的,也有個子嬌小女孩的三十六號碼。脫下了的黑衣物散滿一地,還有彩色繽紛的替換衣物。牆上貼着的海報,是理工大學不同球隊體育隊的隊員照片,手球、足球、籃球隊長,少男少女穿着運動衣,個個陽光笑容,叉着腰,眼神望着遠方。
飯堂的狀況更嚴峻,放了一星期的厨餘發出酸臭,不過,留守者仍會在沒有人的時候到這裏拿餅食、即食麵。有留守了一星期的記者已經習慣了那種惡臭,氣定神閒地走入水吧按汽水機找可樂喝。「飯堂衛生情況是不好,我們都會小心地找食物,用食具前也會用水洗一洗,睡覺休息會找另外較乾淨的地方。」
留守者知道,飯堂是一個「社交」地點,記者、外面入來勸說的人都會到飯堂蹓蹥,早幾天,一位大家叫「厨師」的男子一直留守飯堂煮飯給校內的人吃,但隨着人數越來越少,厨師做了菜也沒有人下來吃,厨師情緒也不穩,睡覺成問題,甚至跟記者衝突,終於在教會人士勸說下離開校園,由救護車送到醫院。
理大學生會的一名幹事胡同學,是唯一一個一直沒有蒙面而留在校園的人,昨日也離開了.他說,我只是行使我離開校園的自由,警察做甚麼,是他的事.他在黃昏的時候,挺起胸堂,步出校園,被送到附近警署。
記者、外援來到理大,都會小心處理與留守者的距離。少部份人肯接觸記者,記者才會走近。但不少人還是對外人有戒心,有社工、律師或校長連日入來勸說。有時跟留守者談一整天的話,留守者最後還是不會離開。我看到守留者的衣飾裝扮和住在大學宿舍的年輕人無異,T恤短褲,踩着鞋子的後跟,拿着一大袋物資和食物,回到各自休息的地方,可能多天沒接觸陽光,臉容蒼白,眉頭深鎖。
理工大學裡有無數塗鴉,有些激情,有些浪漫,有些憤怒。「你若放棄,誰佑我城」「因為愛,所以革命」「E心J絕筆,今生只愛Joey」「校長去了那裡?」「年青人死了,你卻生活?」飯堂外有孫中山銅像,有人頑皮地替銅像戴了頭盔和防毒面具,並讓他拿着的書卷上寫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在飯堂外有一塊白板,是整個理大戰場唯一一處可見較全面作戰思路。上面有人寫了主題為「抗爭路線Brainstorm」(腦震盪),列出三條路線,包括經濟抗爭(如光顧黃店);國際戰線(宣傳讓外國人明白)和勇武抗爭。令人唏噓是,內文列出了兩點提醒,正是理工大學一役沒有迴避,因而一步一步走向危機的原因:
「宜快閃遊擊,減少陣地無謂送頭」「國際戰線最為重要,認清自己並可能單靠豬嘴(防毒面具)磚頭滅三萬警力」
理大陣地戰,警方聲稱逾千人離校,百計人被控暴動罪,百計中學生登記了身份。但同樣因為陣地戰的大量抗爭者被圍困,讓全球注視,理大事件得到國際關注,不是靠豬嘴磚頭,而是靠自我犧牲。
撤退和逃走之慘烈,在校園也遺下了痕跡,不止一處的校園牆上留下了帶歉意的塗鴉:「各位手足,今次Poly準備不足,帶到很多麻煩比大家,好對唔住,辛苦大家!」
我遊走於原作戰陣地,地上的大量渠蓋被人揭起,有些狹窄,有些較闊落,有些有積水,飄出惡臭,還有無數小虫在渠口飛舞,幾只老鼠在我面前跑過,難以想像,抗爭者鑽進去爬出來。更慘烈的是,有些人卻在爬出水渠時卻被警察拘捕。
空洞的校園,寧靜得很,作戰的聲音消失了,槍聲已遠去。忽然,輕鬆的音樂響起,大家尋找聲源,原來是校園裡那些掛牆顯示屏,仍在播放大學校方的宣傳片,屏幕已打爛,但音樂還是不停在響;飯堂裡,多部懸掛的大電視,播放的是被抗爭者最不滿的無線新聞台,據說有人想轉台但不成功,但又想繼續接收資訊,無奈讓它繼續播放。校園裡最讓人毛骨聳然的聲音,是一些遠處的吶喊聲,整齊的男聲「噓!噓!噓!」不時飄來,是解放軍在附近軍營裡練兵時壯士氣的吶喊聲。
這幾天,有一位時着入時,帶着鬍子的男士,一直憂心忡忡地在校園踱步,他最初穿西裝,後來換了牛仔衣,有時穿便服。不少有心人想入來跟抗爭者談,但不懂得做,但這位校長,卻因為年輕時曾做外展社工,懂得與年輕人談話,他天天來,希望陪伴留守者,有時一起席地坐在飯堂的樓梯談天。
留守者罵他、怨他。「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叫留守的人信我,我知道這些東西年輕人聽不入耳,即使他要怨我,罵我,我就讓他怨,但不會因為他怨我,而我不去做我認為重要的事。」
有些人堅持不肯離開,他完全明白:「我會想留守者離開,安全地離開,但對方會反問,將要坐牢的是他,並不是我替他坐牢,所以很多時我不能提供答案,我也明白為甚麼他們會怨我。」
有人說,留守者最難捱的,不是吃得差睡不好,而是親友不體諒,不少親友擔心,變相令留守者承受巨大壓力。有記者指,看過留守者跟親友在電話裡談不攏,把手機當場擲爛。然而親身來的校長卻說:「即使留守者不離開,我也尊重他。」
沒有人知道,仍留在校園的人,之後會怎樣。外面傳言,區議會選舉後,紅磡隧道要解封,理工大學校園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要走,要留,要逃,別人難以給意見。
我問校長,會怎樣形容理大,他嘆了一口氣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校園,像香港的縮影,一批有心人想做點甚麼,只能很被動去做,替有權力的人做了的事,去執手尾(處理後續狀況)。」校長續說:「很多成年人看到校園,都會說痛心,痛心東西給打爛,但最重要的卻是這裡的人。」
校長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十八歲以上的留守者,跟我談天,討論應否離開,怎知談到一個關節點,最終他同意離開(十八歲或以上離開會被警方控以暴動罪,最高刑期為十年監禁)。」我追問,為何那人願意離開?「他說,想留番條命出去投票。」這個誘因,令這個留守者決心趕緊預時間離開,提早給警方扣留48小時,於本周中離開了校園。
今天,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破紀錄地高,不少票站大排長龍,有人為了投票等了半小時,有人等了一小時。但有人,卻用他十年的生命,來換取他的一張選票。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Jackz Youtube 的評價
萃雯:「小珍早晨!」
小珍:「早晨呀,盤翠瑩!唔好意思,鄭萃雯!」
(哈哈哈)
萃雯:「依家仲係好凍喎!」
小珍:「係呀!(哈哈哈)...」
P.S. 00:30, 00:35 同 01:10 小珍把忍唔到笑既聲先好笑~
「蝦碌」片段網上瘋傳
http://ol.mingpao.com/cfm/share.cfm?File=20140222/saa01/mcc1.txt
【明報專訊】昨日TVB《香港早晨》新聞報道,兩名主播林小珍與鄭萃雯的「蝦碌」片段在網上瘋傳。兩主播齊聲向觀眾講早晨後,便互道早晨。不料,林小珍卻叫錯拍檔鄭萃雯的名字,她說﹕「早晨,盤翠瑩!」小珍即時道歉,更正說﹕「唔好意思,鄭萃雯!」此時兩人也忍不住相視而笑,鄭萃雯打圓場說天氣好凍,接着由小珍作天氣報道,明顯聽到她在忍笑。有網民將有關片段節錄上載,相比較平日正正經經報道新聞,兩人在熒幕前展現難得一見的燦爛笑容。有留言看了片段也忍不住笑,說朝早可以輕鬆笑笑,兩位女主播很可愛呢!又有網民笑小珍重情,仍記掛舊拍檔盤翠瑩。
新聞小花又蝦碌!同事個名是旦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22/18634149
【蘋果日報】無記新聞於昨天早上8時那節香港早晨新聞報道,林小珍誤將拍檔鄭萃雯稱作盤翠瑩,兩位小花當場忍唆不禁, 惟有強忍著繼續進行直播,弄得小珍在報道「氣溫」一字時,聲線也變調了。
有網民就笑說小珍還未睡醒,但其實早兩小時前的一節香港早晨,小珍並無稱呼錯萃雯,究竟林小珍真是冷倒了,還是掛念11月己經轉職馬會的盤翠瑩,以前一起做晨早新聞的美好時光呢?
其實無記晨早新聞,之前也笑位百出,好像主播龔偉怡,給發現於報道中途吃餅又吃蕉,成為網民佳話。不過這些穿崩位,有網民就說不介意,只要每早起床時,可以見到小花可愛甜笑就夠了。
對住鄭萃雯 小珍嗌錯盤翠瑩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DGM8WHZ94I120821&id=617770
【頭條日報】新聞主播偶有蝦碌事件,當中搞笑居多,無傷大雅。昨日Kelly睇緊無綫電視《香港早晨》時,主播鄭萃雯如常向另一主播林小珍講「小珍,早晨」,點知對方竟然答「早晨,盤翠瑩」,此語一出,兩個人都忍唔住笑,林小珍即時糾正,話「唔好意思鄭萃雯」,之後嗰一分鐘兩人都忍笑咁報新聞,Kelly都被佢哋感染咗係咁笑,唔少朋友睇到,都覺得佢哋一早帶歡樂畀大家。
其實鄭萃雯同盤翠瑩都係女神級主播,各自有唔少粉絲。不過,其中之一嘅「主角」盤翠瑩已經離開無綫,早排加入馬會,聽聞佢當時係睇緊新聞直播,唔知佢見到舊拍檔蝦碌咗會唔會覺得好搞笑呢?
影片來源:
So Sad@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607029536036101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ou/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Sentra試駕又來囉,有別上一支影片,這次小七是以準車主的角度來試駕這台車,那這次要邀請的永遠的女神「美貞姊」來一同參與試車,時下最夯的仙草能不能虜獲女神的青睞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新在哪裡?
● 採用 CMF-C 模組化平台打造
●外觀內裝悉數重新設計,外觀應用了許多新世代家族化的設計語彙,包括 V 型水箱罩網狀格設計、陣列式 LED 頭燈、懸浮式 C 柱設計、雙色切削 17 吋鋁圈、雙色車身、懸浮式車頂…;中控台採用海灣造型設計,中央配置了9吋獨立式螢幕、三環式冷氣出風口設計、三幅式 D 型方向盤…
●行李廂空間 560L,同級最大,並含有 6/4 分離後座傾倒功能
●台灣市場專屬方形杯架
●同級唯一無線 Apple CarPlay
●全車系標配 NIM 智行科技,包括 IEB 防追撞緊急車系統、AHB 遠近光燈自動調整、RCTA 後方車側警示系統、 P-FCW 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 ICC 智慧型定速控制系統及 LDP 車道偏離預防系統、P-IEB行人防追撞緊急煞車系統,尊爵版以上搭載 AVM 360 度環景影像監控系統、BSW 盲點警示系統、DAA 駕駛注意力偵測。
●動力換上全新 1.6L 自然進氣引擎搭配第五代 X-CVT 變速箱,最大馬力 138ps/6,300rpm,最大扭力 17.2kgm/4,000rpm,平均油耗表現為 17.7km/l。
●提供旗艦版、尊爵版以及尊爵智駕版,正式售價分別是 73.9 萬、79.9 萬以及 83.5 萬元
#Sentra
#林美貞
#全黑版內裝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third/341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喬寶寶 三月告別香港,#移民 蘇格蘭,轉眼間七月又回來了,為的是拍電影,他自言戲癮大,完成十四天隔籬後,已正式開工,又抽出時間接受訪問,他帶記者重訪成長地廟街一帶,順便買些藥物和衣服。
他是土生土長香港人,不單廣東話及俗語非常流利,看他的社交媒體,中文和英文都寫得很好,他的兄長姊妹早已移民加拿大及英國,唯獨他原本打算繼續留港撐港,怎知七年前為嫁來香港廿多年的太太申請特區護照被拒,他決定全家 #移民英國。「家人是我的致命弱點,有人對我的家人不好,燒到過來我會出聲。」全文:https://bit.ly/3kgyKeO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無線新聞主播名單2021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 ... 的八卦
【問答】無線新聞女主播離職第1頁。2019年8月13日— 都說今時今日的香港,勝在還有堅持崗位、為巿民報道真相的記者! 被指是紅媒的無綫最近出現新聞部 ... ... <看更多>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Mobile01: 首頁 的八卦
Mobile01是台灣最大生活網站與論壇,報導範疇從汽車到手機,從機車到居家裝潢,還有相機、運動、時尚、房地產、投資、影音、電腦等領域,集合最多精彩開箱文與評測推薦 ... ... <看更多>
無線新聞女記者 在 無線新聞女記者-黃曉瑩- YouTube 的八卦
Get on-demand live TV when you try YouTube TV. New users only. Terms apply. Cancel anytim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