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個高中生,平時也有追蹤您,對您深感敬佩。因為我爸媽堅持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醫生,但是我想發文呼籲大家,可以請您代我發文嗎? 謝謝您」
我現在每天都收到很多有關疫情的訊息,有心情抒發的、有防疫建議的,大部分是焦慮的詢問,我實在無法一一回覆。當我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我本來也想「已讀不回」的。
我跟大部分的大人一樣,陷入了這樣的思維:「你小孩子有什麼要呼籲的?」但是,突然我又覺得,不能讓這麼一位勇敢寫出這訊息的孩子失望....
所以,我還是禮貌性的回了:「發什麼文呢?」
結果,我看到這位高中生寫的文章,非常的感動!我答應代他發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請大家不要再追殺超商店員了。
沒口罩不等於你就要死了,出入公共場所、醫院再戴就好。這時候的我們應該團結一點。政府已經在想辦法做事了,沒有方法是十全十美的。
與其跟著同一群人批判「口罩不捐給中國」「口罩太貴」「政府在發國難財」「花兩億多設置口罩生產線浪費錢」,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閱讀一下醫療專家的建議,做好防疫工作。
身為一個醫生世家的小孩,我的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嬸嬸、舅舅都在醫療院所工作,甚至有的是第一線人員,真正迫切需要口罩的是醫生、護士,一群每天8小時以上都在充滿病毒、細菌底下工作的人們。
七天發兩片,每片售價新台幣五元,按照證件配給,錯開發放時間。有人抱怨口罩根本不夠,但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已經相對許多國家幸運了。
當年SARS爆發,和平醫院封院,我爸就是困在裡面的醫生之一。看著一起工作的同事、前輩死去,冒著死亡的風險照顧患者,被要求如果不去第一線工作就不準出來。家屬的焦急、至親壯烈犧牲的悲痛、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到活著出來的恐懼與絕望。那時候我們全家也被隔離,每天依賴著特定送便當的人過活,祈禱死亡名單上不要出現我爸的名字。幾個月後,我爸平安回家,全家才鬆了一口氣。
謝謝第一線醫護人員;謝謝過年仍在趕工製造口罩的人;謝謝這幾天辛苦的超商、藥局店員;謝謝那些為疫情付出的所有人。
願天佑臺灣。
#勤洗手戴口罩 #臺灣加油」
這些內容應該是這位高中生聽家人說的,因為他那時候如果出生了,可能只有一兩歲 😊
#我感動的是,一位高中生,都能把問題看得這麼清楚了,那些搶不到口罩而在大罵的大人們,你們難道不會覺得慚愧嗎?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有這麼清楚的思維,而且勇於發聲!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學會感恩!(所以,18歲可以投票,我覺得很OK)
#但是_我也難過了,他和他的父母還是會擔心的,擔心某些不理性民眾的撻伐!就像我這篇文章貼出後,底下一定也不乏一些酸言酸語的,但是,我不需要擔心這些留言~
所以,我決定冒著被罵的風險,也要來寫這篇「健康人不要去搶口罩」的文章!
#要不要戴口罩_取決於你曝露的風險高低!目前建議:「慢性病患、有呼吸道症狀者、有可能親密接觸感染者、進出醫院者要戴口罩」
#在目前沒有社區感染的情況之下,你走在路上被傳染的風險,不會比被鳥糞砸到頭來得高!所以,真的不需要時時刻刻天天戴口罩!學校也不需要!(說這話,真的就有很多家長會來撻伐了!)我真心覺得,發燒、有呼吸道症狀的學生,不要去上課,勤洗手,比讓每一位學生都戴口罩來得重要!(而且,戴又戴不好、脫也脫不正確、又去用手去揉眼睛、挖鼻孔,這樣戴口罩,不是戴心酸的嗎?)
就像騎機車的人要戴安全帽一樣!因為騎的速度較快,又與汽車共同使用道路,所以,車禍撞到頭的風險高,強制要戴!是合理的。
騎腳踏車的人,因為騎的速度較慢,風險低一些,要戴可以!也算合理。
但是,如果連走路的行人,都跟人家搶戴安全帽,你覺得合理嗎?
#你如果真的是有高曝露風險,有了口罩,拜託就要好好正確的戴,戴好戴滿!也要知道怎麼脫口罩、丟棄口罩!然後,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
我寫文章教大家如何正確戴口罩、如何正確脫口罩,並不是在鼓吹大家「無時無刻要戴口罩」!
而是,當你真正需要戴口罩來防護「真正風險」的時候,你要如何把它做正確!
就像我這張在公車上的照片,貼出時,就有網友說「吼!抓到了!陳醫師沒有戴口罩!」
問題是,我沒有呼吸道症狀、公車上也只有我一個人,我幹嘛要戴口罩?
如果此時公車上滿滿是人,我或許可以考慮戴口罩。
但是,下車後,進入醫院,我就會戴口罩。
隨著我暴露的風險高低,來決定我要不要戴口罩,而不是盲目的一定要戴。
大部分健康的人,戴口罩,真的只是戴心安的,治療的其實只是自己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
「無症狀發燒大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醫聊543 Youtube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寶寶] 無症狀發燒2天退燒後要看醫生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大人反覆發燒無症狀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大人反覆發燒無症狀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大人反覆發燒無症狀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無症狀發燒原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無症狀發燒原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高燒超過39度這樣退| 新冠症狀:發燒自我緩解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診斷不明熱還找不出病因心好累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心得] 家中小小孩確診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你好,我是一個高中生,平時也有追蹤您,對您深感敬佩。因為我爸媽堅持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醫生,但是我想發文呼籲大家,可以請您代我發文嗎? 謝謝您」
我現在每天都收到很多有關疫情的訊息,有心情抒發的、有防疫建議的,大部分是焦慮的詢問,我實在無法一一回覆。當我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我本來也想「已讀不回」的。
我跟大部分的大人一樣,陷入了這樣的思維:「你小孩子有什麼要呼籲的?」但是,突然我又覺得,不能讓這麼一位勇敢寫出這訊息的孩子失望....
所以,我還是禮貌性的回了:「發什麼文呢?」
結果,我看到這位高中生寫的文章,非常的感動!我答應代他發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請大家不要再追殺超商店員了。
沒口罩不等於你就要死了,出入公共場所、醫院再戴就好。這時候的我們應該團結一點。政府已經在想辦法做事了,沒有方法是十全十美的。
與其跟著同一群人批判「口罩不捐給中國」「口罩太貴」「政府在發國難財」「花兩億多設置口罩生產線浪費錢」,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閱讀一下醫療專家的建議,做好防疫工作。
身為一個醫生世家的小孩,我的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嬸嬸、舅舅都在醫療院所工作,甚至有的是第一線人員,真正迫切需要口罩的是醫生、護士,一群每天8小時以上都在充滿病毒、細菌底下工作的人們。
七天發兩片,每片售價新台幣五元,按照證件配給,錯開發放時間。有人抱怨口罩根本不夠,但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已經相對許多國家幸運了。
當年SARS爆發,和平醫院封院,我爸就是困在裡面的醫生之一。看著一起工作的同事、前輩死去,冒著死亡的風險照顧患者,被要求如果不去第一線工作就不準出來。家屬的焦急、至親壯烈犧牲的悲痛、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到活著出來的恐懼與絕望。那時候我們全家也被隔離,每天依賴著特定送便當的人過活,祈禱死亡名單上不要出現我爸的名字。幾個月後,我爸平安回家,全家才鬆了一口氣。
謝謝第一線醫護人員;謝謝過年仍在趕工製造口罩的人;謝謝這幾天辛苦的超商、藥局店員;謝謝那些為疫情付出的所有人。
願天佑臺灣。
#勤洗手戴口罩 #臺灣加油」
這些內容應該是這位高中生聽家人說的,因為他那時候如果出生了,可能只有一兩歲 😊
#我感動的是,一位高中生,都能把問題看得這麼清楚了,那些搶不到口罩而在大罵的大人們,你們難道不會覺得慚愧嗎?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有這麼清楚的思維,而且勇於發聲!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學會感恩!(所以,18歲可以投票,我覺得很OK)
#但是_我也難過了,他和他的父母還是會擔心的,擔心某些不理性民眾的撻伐!就像我這篇文章貼出後,底下一定也不乏一些酸言酸語的,但是,我不需要擔心這些留言~
所以,我決定冒著被罵的風險,也要來寫這篇「健康人不要去搶口罩」的文章!
#要不要戴口罩_取決於你曝露的風險高低!目前建議:「慢性病患、有呼吸道症狀者、有可能親密接觸感染者、進出醫院者要戴口罩」
#在目前沒有社區感染的情況之下,你走在路上被傳染的風險,不會比被鳥糞砸到頭來得高!所以,真的不需要時時刻刻天天戴口罩!學校也不需要!(說這話,真的就有很多家長會來撻伐了!)我真心覺得,發燒、有呼吸道症狀的學生,不要去上課,勤洗手,比讓每一位學生都戴口罩來得重要!(而且,戴又戴不好、脫也脫不正確、又去用手去揉眼睛、挖鼻孔,這樣戴口罩,不是戴心酸的嗎?)
就像騎機車的人要戴安全帽一樣!因為騎的速度較快,又與汽車共同使用道路,所以,車禍撞到頭的風險高,強制要戴!是合理的。
騎腳踏車的人,因為騎的速度較慢,風險低一些,要戴可以!也算合理。
但是,如果連走路的行人,都跟人家搶戴安全帽,你覺得合理嗎?
#你如果真的是有高曝露風險,有了口罩,拜託就要好好正確的戴,戴好戴滿!也要知道怎麼脫口罩、丟棄口罩!然後,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
我寫文章教大家如何正確戴口罩、如何正確脫口罩,並不是在鼓吹大家「無時無刻要戴口罩」!
而是,當你真正需要戴口罩來防護「真正風險」的時候,你要如何把它做正確!
就像我這張在公車上的照片,貼出時,就有網友說「吼!抓到了!陳醫師沒有戴口罩!」
問題是,我沒有呼吸道症狀、公車上也只有我一個人,我幹嘛要戴口罩?
如果此時公車上滿滿是人,我或許可以考慮戴口罩。
但是,下車後,進入醫院,我就會戴口罩。
隨著我暴露的風險高低,來決定我要不要戴口罩,而不是盲目的一定要戴。
大部分健康的人,戴口罩,真的只是戴心安的,治療的其實只是自己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歡迎分享~
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好久沒在臉書當醫生了,今晚先生南下高雄不在,閒來無事就聊聊我專長的醫學知識。
最近有名人在家猝死的新聞,所謂人生無常, 人出生於世,也是偶然, 但離開時往往是如此意外 ,很多事無法預料,願逝者安息!
今天想談一些和醫療有關的猝死…
「猝死」通常是心、肺、腦的功能短時間出了大問題,最近有人質疑「癲癇」發作,是否也會導致一個人猝死?在此想藉機釐清某些觀念。
所謂「癲癇」在醫學上的定義是腦部皮質神經元因某種因素產生反覆性、不正常的放電,導致病人的「動作」、「表情」、「思緒」或「意識」發生變化。癲癇多源自腦傷、先天異常或後天破壞 ,極少數才是因為遺傳而來。
醫學上若非刻意加工或瞬間意外導致死亡,不然原因不外乎是:
■ 腦出血:腦出血會導致嚴重的生命徵兆不穩甚至死亡,多半是腦半球大量出血壓迫到腦幹,或出血本身就源自腦幹 ,在年輕人多是動靜脈瘤破裂,年長者可能是三高病導致, 特別是高血壓。
■ 致死性的心律不整(VT)或冠狀動脈近端阻塞造成的大面積心肌壞死,就是醫學上常說的AMI。
癲癇很多是小孩時期開始發作,沒痊癒會一直帶到大人,若是大人才發作的癲癇,通常意味此人有非常嚴重的腦病變或腦瘤,要做詳細的影像檢查和代謝篩檢。
那麼癲癇發作是否會導致猝死?
癲癇發作超過30分鐘無法停止,臨床叫「癲癇重積症 」, 的確有可能導致病人缺氧窒息死亡,但這種案例通常只發生在極嚴重腦傷的病人,且這種人平日就會不時發作,不可能一點症狀也沒有,意思是平日看似正常的人,因癲癇發作而猝死的機率實在少之又少,除非發作時正好高處跌落或在泳池中溺水,這時是意外導致死亡而非癲癇本身。
另一種幼兒常見的抽搐叫「熱痙攣」,顧名思義是三個月到六歲間的幼兒 ,因發燒而引起的抽搐現象,發作時肢體張力和呼吸肌瞬間僵直, 呼吸動作微弱, 供氧不足導致手腳末端發紺、 嘴唇變紫, 常嚇壞年輕父母, 但除非是發作超過15分鐘以上,否則在呼吸道沒全部collapse的情況下 (和上吊者呼吸道全collapse不同),缺氧變化不會導致腦功能受損。
「熱痙攣」通常一兩分鐘就過去了,照顧者不用太擔心, 發作時只要注意幼兒安全,避免嘔吐物嗆到氣道,用退燒塞劑幫忙幼兒退燒即可。
跟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
《交通部於6月2日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放寬患癲癇者考駕照規定。若癲癇疾病而可控制達2年以上無任何類型癲癇發作,並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者,得有條件考領機車及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並規範2年期滿須定期換照至公路監理機關定期審驗持照條件。》
前些日子遇颱風天,早晚溫差較大,門診看到很多呼吸道過敏的幼童又發作了。過敏在季節交替時較明顯,台灣夏季持續高溫炎熱,過敏本較不易發作, 但颱風天就是夏季的變天時,所以過敏兒會在此時發作。
過敏除一年季節變化大時較明顯外,一天的時間也是早晚(太陽沒升上來前或太陽下山後)較明顯, 幼童若晚上鼻塞、咳嗽,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還是建議要尋求藥物控制, 倘若夏季期間仍需長期使用「治療」藥物, 就要諮詢專業醫師是否使用長期口服或吸入性的「保養」藥物。
最近疫情又起,大家又開始認真買口罩了,除戴口罩外,大家還是要嚴格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遵守咳嗽禮儀等等,不論你是小市民或極極極重要人物, 病毒是否盯上你,還是看你周遭有沒有一堆人染疫傳給你,病毒不會區分人的社經地位,該隔離就隔離, 該戴口罩就確實戴好。
(先生61歲生日了,那天幕僚早早放他回家說要我幫他慶生,我嚇了一大跳,又沒準備他的晚餐,只好端出泡麵加上一盤炒青菜來解決,反正這時代男女平權,他也不會幫我慶生,所以這樣侍候他就好。)
(照片是兒子的慶生照)
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評價
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見的症狀一開始是發燒,以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也由於感染病毒種類的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症狀。
【#不怕酒精】
酒精對腸病毒沒用,消毒需要用氯系的漂白水稀釋(氧系的無效),消毒時不需要大規模噴藥噴灑、只需針對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重點消毒即可。
【#注意重症前兆】
如果孩子感染了腸病毒,回家除了環境消毒,就要密切觀察是否有以下四個症狀的其中一項,不須集點,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應該立刻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1. 持續嘔吐
2. 肌躍型抽搐
3. 嗜睡、精神、活動力不佳
4. 心跳加快、呼吸變急促
【#大人要更注意消毒】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從外面回到家中也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更換外出衣服或是洗個澡再抱小朋友。如果家中有兩個小朋友,爸爸媽媽盡量一人照顧一個,避免互相傳染。#爸爸媽媽辛苦了
#腸病毒 #發燒 #嘔吐 #酒精 #消毒 #嬰兒 #幼童 #學童 #小學 #幼稚園 #寶寶 #泰德 #貝兒 #podcast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無症狀發燒原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八卦
大人 只发烧没有其他症状,首先虑可能是因为抵抗力下降引发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疾病早期只出现发烧的情况,后期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咳嗽、咽痛等症状。 ... <看更多>
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無症狀發燒原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八卦
大人 只发烧没有其他症状,首先虑可能是因为抵抗力下降引发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疾病早期只出现发烧的情况,后期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咳嗽、咽痛等症状。 ... <看更多>
無症狀發燒大人 在 [寶寶] 無症狀發燒2天退燒後要看醫生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女兒1y10m
從2/23早上開始低燒37-38
到當天晚上燒到超過39帶去看醫生吃退燒藥後整晚都沒再發燒
但2/24早上又開始低燒37-38
到晚上依然燒到快39給退燒藥後又恢復正常一覺到天亮
2/24晚上吃完退燒藥到今天2/26就都沒發燒了
發燒期間除了發燒無其他症狀
2/23發燒開始到退燒後的今天2/26精神和活動力有降低一點點
一直鬱鬱寡歡的樣子
飲食食量還ok
擔心會是其他的問題如尿道炎?
莫名的發燒了2天
需要再去看醫生作些檢查嗎?
媽媽很怕小題大作
但又不太安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14.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82714218.A.BE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