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FB首播:法國時尚界傳奇紀梵希紀錄片(天馬行空數位提供)
【設計師紀梵希 法國高級時裝的翹楚 設計風格講求線條.隨興創意 建立專屬紀梵希的時尚王國 雖被譽為時尚界全方位的巨人 但紀梵希為人謙和為時尚界少有典範 賈桂林甘迺迪.奧黛莉赫本皆為紀梵希忠實擁護者 奧黛莉赫本盛讚:是紀梵希創造了我】
我想我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選擇了自己想做的行業。身為設計師,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警覺。任何小事都能帶來靈感。一種布料,或一個動作。我的創意跟完美主義會告訴我,「比上不比下」,因為更好的地方才是你該前往之處。
受到家族影響,我從小就做了決定。我年幼喪父,當時只有兩歲,於是就跟住在波維的家族很親。那裡有更多藝術家,我外公在高布維和博韋兩地負責手工廠的管理。他買了很多服裝、假髮、子,許多材質看來相當有趣的東西。我也在這時候發現網紗、刺繡、蕾絲,這些東西深深吸引我。於是我問外婆,我又乖,成績又好,可以看看那些漂亮布料嗎?於是我得以見到這些傳家寶。這對我是很大的影響,也可以說是我的報酬與滿足。我會畫時尚設計圖,給表妹們做洋裝,他們從雜誌選一兩件,我看到那本雜誌,偷偷拿去看其他設計,從中可窺探巴黎的氣氛,以及當時的時尚感。
紀梵希最崇拜的是創立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巴倫夏加(Balenciaga)。有天他帶著自己的設計草圖,勇闖巴黎世家在喬治五世大道的總店,希望有機會見到偶像。儘管未能如願,但這趟旅行讓他更堅定志向。紀梵希後來加入其他品牌,事業逐步開展,並為日後巴黎五零年代後的流行趨勢,注入前所未有的隨興風格和清新感。
只有「厚顏無恥」可以形容他。當他讓燈籠褲變成街上穿的衣著,可是相當震撼的。短套裝就是從他開始的。他推出相當經典的套裝,女人一揭開上衣,只見胸罩和坦蕩蕩的肚皮,同時混合了高雅和色情。當你看到這位既高大又高雅的男士,你會說:他怎麼可能做出這種設計,但他就做了。
紀梵希強調服裝的本質。作品特色在於剪裁簡單俐落,極注重縫線和刺繡等細節作工,讓每個穿上的人都能自在舒適卻不覺累贅,時尚新潮卻又有安全感。紀梵希希望把這些設計獻給活躍於社交的女士,而非足不出戶的貴婦。他對藝術欣賞異常敏銳且創作不懈,經常一看完個展,就可激發出新的系列作品。在用料上,紀梵希嚴謹不苟,鍾愛里昂出產的絲綢品。那是時尚界最美麗的時期。
他活過的時代,可惜今日不復在。
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在街上我們可以分辨出,誰的套裝是聖羅蘭,誰穿紀梵希,誰穿迪奧。現在可不是,簡直是制服。大家做的東西都一樣。每個品牌的型錄都一樣,缺少新意。
我想最後一個引領時尚的是聖羅蘭。我們期待他的設計。因為充滿新意與年輕氣息。他是當時最完美的設計師。
紀梵希在24歲時被迪奧相中挖角。迪奧是當時高級訂製時裝的翹楚。但紀梵希想做點更現代化的東西,因此決定自立門戶,自創品牌,並在1952年開了第一家店,美夢成真。他找來美麗名模同台走秀,透過他們不同的性格,詮釋每一件單品,結果一戰成名,尤其在開放的美國更大獲成功。紀梵希待人謙和周到,他建立了一個夢幻團隊,自己擔任火車頭,讓大家以共同理念,豐富時裝界的色彩。
紀梵希成為許多明星級顧客的首選品牌。當他首度受邀到紐約辦展時,終於有機會和心中永遠的偶像和大師巴倫夏加碰面。
有個朋友跟我說,Hubert,你看到巴倫夏加也來了嗎?我心臟狂跳,結結巴巴地告訴他,我有多欣賞他,他和善地回答說,我看到了你的作品,有些東西很迷人,這就是我們堅定又熱情的友情的起點。因為他說的話能帶給你力量,他是個簡單、真實又誠懇的人。
設計師就是品牌資產。品牌就是他們的生命。巴倫夏加是時裝界有名的幾何學家,紀梵希對他的才華和品格都崇敬有加,兩人關係亦師亦友,但從未彼此抄襲。當巴黎世家撤除巴黎店鋪時,巴倫夏加要紀梵希帶走他最有才華的工作人員和銷售員,甚至最重要的客戶。
他總帶著帥氣的微笑跟我說,別作弊,面對客戶要誠實,別為了漂亮就放花放草。紀梵希進一步鞏固實力,在國際間發光發熱,所到之處無不被粉絲包圍。此時紀梵希開始研發香水,好友奧黛莉赫本一口答應擔任全球代言,讓紀梵希順利跨入美妝界,事業燦爛輝煌。
他最大的客戶就是賈桂林甘迺迪,當她到巴黎正式參訪時,他為她做了一件刺繡的白緞洋裝,相當美,讓戴高樂目眩神迷。完全被這個女人的魅力收服。
總統過世時,甘迺迪夫人來請我做一件喪服。
除了甘迺迪夫人,紀梵希的信徒還有溫莎夫人和摩納哥公主卡洛琳。從八歲到八十歲,他為當代所有重要女性訂做衣服,其中他和奧黛莉赫本從1953年開始的友誼,更是傳頌不歇。
那是品牌剛創立的時候,我的員工還很少,我們當季的衣服做到一半,這女孩跟我說他想要甚麼樣的衣服,她跟我講劇本,我說我不能給她想要的衣服,她很堅持,問我可否給她看最新設計,我把最新設計給她看,她試穿了,每一套都很適合她,於是我說,小姐請你明天再來一趟,看有沒有其他辦法。還好我有叫她回來,想想看,哪個年輕設計師可以跟這樣一位地位如此重要,如此有魅力和才華,儀態萬千,笑容甜美的女人合作。
紀梵希完全抓住了重點,賦予她現代感風格,讓世人爭相模仿。這股「赫本旋風」,讓她在時下肉慾金髮形象之外的女人,獨樹一幟。
電影一上映就大受歡迎。最後的字幕上,我的名字竟然沒在上頭,反而是負責服裝的人的名字,奧黛莉氣壞了,她說,這不會再犯了。你要替我接下來的所有電影設計服裝,於是愛情故事就開始了,是一場柏拉圖式的愛情。
紀梵希成了奧黛莉赫本的閨蜜,奧黛莉成了紀梵希最完美的模特兒,他像父親一樣呵護著善良害羞的女兒,更賦予她誘惑的力量,兩人惺惺相惜,彼此灌溉。
他是才華,溫柔,大方與愛的化身,這世上沒人跟他有一樣的特質。這就是奧黛莉。
我很幸運能有機會在此歌頌紀梵希,不僅是藝術家,更是我的朋友。
她病重的時候人在瑞士,有一天,她打給他說,Hubert,過來,他馬上趕飛機直奔她家,他走進他房裡,她臥床跟他說,Hubert,椅子上有個大紙箱是給你的,他打開紙箱,有件大衣,她說了一句很棒的話:當你不開心時,就把外套披在肩上,就像我將你擁入懷中。這句話代表了一切。
奧黛莉赫本辭世,帶給紀梵希無限傷痛。他畢生未婚,鮮少緋聞。1995年,這位叱吒半世紀的時尚巨人舉辦最後一場告別秀後退休。時裝界所有重量級設計師和超模明星全員到齊。秀的最後,六十位身著白袍的裁縫師上台謝幕,念舊的紀梵希也在這群老戰友之中,一起向觀眾致意。離開時尚圈後,他持續以獨特品味,受邀參與各種重要的藝術創作計畫。2016年2月21日,紀梵希邁入89歲。他永遠在做事,永遠有想法,身為時代人物,卻謙虛慷慨,懂得感恩,而且對未來永遠充滿期待。
被譽為時尚界全方位的巨人的紀梵希,於2018年3月10日於睡夢中辭世,享壽91歲。但他為法國時尚界留下的傳奇故事,將會傳頌於後世。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無恥 之 徒 第 十 季 在 施明德 Facebook 八卦
【回眸——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感言】
生命總有終結的一日。
戀眷生命是人之常情,到頭來反而會換得一埸虛幻。
人的價值在於確定自己的使命,然後揮灑生命去實踐它,並時時從容面對死亡。
精彩地活了一生,不管來日還有幾許,我已啓動「告別世界之旅」……。
我一生的奮鬥與苦難都獻祭給了兩大使命:
第一、結束台灣的殖民統治,使台灣享有自由。國家的主權,國家的獨立和國家的自由有極大雷同之處,但,我最喜愛使用國家的自由,來形容國家的生命是否存在或尚存。
我很欣慰在有生之年就看到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和自由的國家。有人會挑剔擁有國際法四要素「領土、人民、政府、主權」的台灣還不是一個正常化的國家,但是請問什麼是正常化國家?那類國家才算「正常」國家?
大英帝國迄今沒有成文憲法,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的國家元首還都共用大英帝國的女皇伊利沙白。它們算不算「正常」國家?有人會說台灣沒有加入聯合國所以不算是國家。在二次大戰以前沒有聯合國,難道那個時代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不是「正常國家」?
自由才是一個國家的「正常」條件,它使國家可以依自己的意志決定國家的命運。
台灣已經絕對是個自由的國家。她的困擾,只是有個很大的強隣七十年來一直在國際社會飛舞其叢林法則的大斧,削剝台灣的權利並幻想呑噬台灣的自由。但是,全世界又有幾個國家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沒有任何威脅?國家和人一樣,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捍衛台灣的自由是台灣人民的共同義務與責任。我僅有的憂心是台灣人習於伏首權勢錢勢而背義,欠缺型塑「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
血是國花的原色。[1]
第二、反對極權、獨裁、貪腐的不義政權,為台灣人民爭人權。
人權是普世價值,是台灣立國的基石。美麗島政團時代我們這些奮鬥者就明確向台灣人民宣示:我們決心致力於追求政治人權(自由)、經濟人權(平等)和社會人權(博愛)的大理想。[2]
任何政府,即使是我曾經領導過的政黨,一旦侵犯了人權,我也會堅定地站起來跟人民一起反對,如同紅衫軍運動。那是台灣有史以來力能佔領總統府,成功政變的運動。但我只為反貪而非奪權。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清楚揭示:貪腐是侵犯人權的行為。
在自由的年代,還卑躬屈膝盲目地追隨墮落的掌權者,若不是失去靈魂,就是在乞求嗟來之食,是絕交榮譽,是交媾無恥。我徹底瞧不起沒有恥感的人,即使他曾經「貴」為總統、將相。
恥感是民主必要的氣質,國族的顔值。
一生雖然歷經苦難、醜化與羞辱,但在存活年代就能目睹台灣享有自由與人權,是上天賜給我最美、最神聖的獎償。此生心願已足。
自由與人權沒有絕對完美的狀態,民主這一課也只有逗點,它們都必須台灣人民持續爭取和呵護,並提昇其品質。
我絲毫不欠台灣和台灣人,更不必感謝台灣政府。[3]
三度迎向死刑的槍口,身歷四分之一世紀苦牢的絕境煎熬,苦難沒有挫我志,誘惑未汚其身,我心已被公義是非佔據全無帝王將相黨派駕臨之處;我的生命已活到不需要偽謙恭,我也不屑接地氣去媚俗討好。
做為一個反抗者,在缷下枷鎖之後,我勇于成為一個不悔的和解者。
做為一個奉獻者,我領悟也做到:寬恕是結束苦痛最美麗的句點。
我,讓自己從殖民地子民、囚徒成為一個自由人。
後語:在七月氣溫常常在攝氏四十四度上下的酷熱中,連續將近一個月每日頂著烈陽徒步七小時以上有時還超過十一個小時,跋涉於亞斯文、阿布辛貝、盧克索、阿卡巴的沙漠、丘陵,拜訪神殿、法老陵寢、金字塔、死海以及伯利恆、哭牆……。
埃及古文明是如此妖嬌嫵媚,現況是如此貧瘠窮困,常常會勾起濃濃的感觸……。
埃及此時正是旅遊的淡季,盛季時據說每天都有萭餘人參訪的阿布辛貝神廟,現在一天不到百名遊客。旅館降價,飲食便宜,古蹟所到之處常常空空蕩蕩,只有神祗、法老王和奴隷們的幽靈和我們偶而擦身而過,互投一個神秘的微笑……。
遨遊時常會撩起自己一生的種種,回眸反芻自問。這篇短文算是回應自己的命運,也權充「美麗鳥事件四十周年感言」。
「告別世界之旅」的省思之一,寫於從耶路撒冷飛往羅馬途中,2019/7/28。
註釋:
[1] 倘若有一天台灣人民以公投方式決定要與本地區的強權「統一」,失去自由再接受外來統治,我也堅定拒絕。我不反共,更不反中,我只是無法容忍殖民統治再臨台灣。屆時,我只有要求我的孩子把我或我的骨灰永遠帶離台灣,到一個不受外來統治的地方;即使是洶湧的太平洋、大西洋都比我的骨灰再被外來強權踐踏來得……。
[2] 《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第135頁。國史館印行。
[3] 晚年,我確實必須由衷感激極少數友人的扶持,才使我這個奉行存糧於天,不從事營利事業,沒有積蓄,沒有退休金又被中止醫療保險的奮鬥者免於流離失所,更不致於被迫淪為楢山節考的悲劇人物。無情社會有情人,恕我不唱名地深深致謝。
無恥 之 徒 第 十 季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八卦
2018week 20學習心得
這周認識川普,看了Netflix的川普紀錄片(四集),黑錢系列最後一集(賺黑心錢的故事,這集是講川普),還有川普的一位重要的選舉幕僚,Roger Stone紀錄片。
這六集看完很難不覺得川普是個雜碎,難怪巴菲特在2016選舉會打破自己不結仇的原則,挺身反川普。蒙格也挺討厭他。
雖然可以懷疑Netflix是否有偏見,但訪問了許多過去與川普有接觸的朋友與敵人,反而川普自己寫的那幾本書才要小心。
我整理一些重點:
浮誇與欺騙:
愛把五分的事情講成十分,先講再說,臉紅就輸了。紀錄片裡有太多他說什麼什麼事接下來肯定大成功(川普嘟嘴:a hu~~~ge success~),但根本沒有,這些言論根本沒認真想過,先唬爛再說。
不過在行銷上這樣是有效的,只要一直睜眼說瞎話,就是有人買單,實際上不需要獲得所有人支持,一些人支持就夠了。跟台灣的股票seafood 好像,滿嘴謊言,還是好多信徒。
另一個招式是大量曝光自己的名字,當時紐約17棟建築以川普命名,但只有5棟是川普的,甚至某次在南韓的合作案,川普提議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其實他根本沒有所有權。
大量曝光,就會讓人誤以為很厲害,但大部分人只看表面,不會去了解細節。心理學實驗也顯示,人們會對常常看到的人有好感。
川普為了大量曝光自己名字,跟很多狐群狗黨合作,後來出事了,川普在法院上發誓絕對不認識此人,可明明跟他很熟。川普不會過濾有問題的人,都是憑直覺。
誰是接班人節目爆紅,讓川普知名度大開,成為中下階級的美國夢傳奇(這對後來川普當選總統有關鍵影響),節目製作人說,節目的那些辦公室豪華佈景,都是刻意重做的,根本不是實際狀況。
節目第四季冠軍說:贏得一年的工作合約後,他不喜歡川普的公司文化,充滿利益與不必要的鬥爭,只要你跟別人意見不合,就會被威脅。
川普在節目上吹噓自己的某棟建案超級成功,實際上根本賣不出去,在節目上拼命唬爛來拯救搖搖欲墜的生意。
很多因為川普知名度跑來跟川普合作的人,最後都損失慘重,發現跟川普行銷的那些成功完全不一樣。
川普還開了數萬美元的昂貴課程,號稱川普教你成功秘訣,吸引了許多中下階層的人貸款拚老本報名,影片裡採訪一名課程推銷員,推銷員不忍心殘害這些走投無路的人還被罵。實際上,這些授課老師根本跟川普沒有關係。最後這個川普大學被眾多學員吿,賠錢和解。
川普常上節目唬爛他白手起家,實際上從他父親繼承了幾千萬美元,幾次財務危機都靠老爸罩。
他常常會炫耀他的身價有多少,每次講的數字都不一樣,但實際上只有這些數字的十分之一不到。(川普有一堆借債來的資產,可能只算資產價值,負債當作沒看到)
採訪他開賭場的記者,發現他根本不懂賭場,記者故意說了幾個錯誤,川普不但沒發現,還把這些錯誤向外說這是他的觀點。
在蓋第三間大賭場時,川普對外吹噓一堆銀行排隊要借錢給他,其實根本沒有,最後自己用14%高利率發債券。結局是債台高築,宣告破產,供應商和債權人血本無歸。一堆建築包商恨死他了。
為了解決持續滾大的債務,後來川普讓他的資產上市套現。
自私自利:
過去和他合作的建築師自白,川普過河拆橋,將別人的功勞等歸功於自己。
川普手下的建築經理常跟他吵架,川普堅持偷工減料。
跟川普合作過的人對他的負評很多。
對另一半不忠,搞外遇也不覺得自己有錯。
訪問他的節目主持人說:他沒有良知,沒有對錯。
在賭場快倒閉時,他的幾位管理層搭乘直升機墜毀,之後他把公司的錯誤推給這些罹難的同事,一位身邊的高層因此跟他翻臉:人家已經死了,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他們的家人會看報紙!川普回答:Come on, 他們已經死了,有什麼關係。
衝動不理性:
用天價買下辦公室附近的飯店,別人為他為什麼,他說這樣很爽,被討論的感覺令他很興奮。
跟他謹慎的父親完全不同,川普做事太衝動。
好鬥、愛記仇:
威脅其他人只要敢跟我作對,就用最強大的黑道律師對付你,而且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你。過去說他的負面新聞的媒體常被他吿。
之前看過一個美國富豪們長期年化報酬率的數據(雖然我不知道這怎麼算出來,圖我也找不到了,希望有大神可以提供),川普是輸大盤的,這我覺得可信度蠻高的,數學差,風險意識低,導致了幾次重大失敗,對報酬率都很傷。
紀錄片一位人士說,川普根本不能跟什麼洛克菲勒相提並論,川普是巴納姆之流(大娛樂家的主角,電影演的差很多,實際上是個自私自利的大騙子)
https://goo.gl/VQuFTe
另一個紀錄片在講Roger Stone,是尼克森和雷根的重要幕僚,川普選舉的背後一大推手。
他有幾項原則:
惡名昭彰勝過默默無名,必須夠無恥才能被注意到。
不在乎名聲,墓誌銘寫「黑暗王子」會很自豪。
被發現錯誤,否認再否認,能凹就凹。沒有誠實這件事。
要贏就要不擇手段,溫良恭儉讓是弱者的行為。
你覺得一般選民有辦法分辨娛樂跟政治嗎?造謠對選舉很有威力。管他是不是真的,造謠有效就好。
恨的動力比愛更強。挑起白人勞工的仇恨情緒。
影片最後,roger被問到如何看待那些恨你的人。
Roger回:我享受你們的厭惡,代表我做的很有效。
我看了還真是醉了,恥力點滿。
完全可以想像熟知川普這些把戲的美國人,在川普當選總統那天一定很崩潰。
不過如同巴菲特說的,從商與從政不一定正相關,杜魯門做生意不行,但是個成功的總統。
川普這種個性自私自利、強悍的個性,對美國人也未必是壞事。(對他國就不一定了)
看完這些對我有什麼啟發呢?
蒙格:別跟道德有問題的人交易。
孔子:小人只能避開,沒法救,只會弄得一身腥。
https://goo.gl/bLtZ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