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我的西方胃突然覺醒了,嘴饞很想吃義大利麵,但是去外面吃實在太危險了,最近不是有一張圖說,武漢一家餐館一人確診結果傳染9個人嗎?看得我頭皮發麻,所以我就叫我的專任主廚:我老公蘿蔔頭下廚煮給我吃,他也真的乖乖上超市買材料,沒想到我們最常吃的那款義大利麵醬竟然缺貨,不知道哪時候才會補,蘿蔔頭只好買番茄回來從頭熬,煮好我都餓昏了,還好我不是想吃起司,不然要等個幾年。他還跟我說,好多進口食材都找不到了,讓我開始明顯感受到這波疫情所造成的糧食斷鏈危機。
我們先說清楚喔!台灣目前不缺糧!不缺糧!不缺糧!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請大家千萬不要去囤糧,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屁屁,也只有一個胃,甜點那個胃不算,ok?
我國農委會先前已經表示,台灣的稻米加上二期,到今年年底會有280萬公噸,我們不只防疫超前部屬,糧食部分也是超前部屬至少一年時間。台灣稻米自給自足沒問題,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東非和南亞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陷入乾旱、蝗災和戰亂所導致的糧食危機,現在又遭受COVID—19威脅,更加民不聊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21日就警告,全球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人道危機,未來恐怕出現「聖經等級大饑荒」!
「聖經等級大饑荒」聽起來超驚悚,其實就是末日等級,聖經《啟示錄》第六章描述,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上天會召喚「天啟四騎士」,帶來瘟疫、死亡、饑荒和戰爭,來審判人類。我們不想危言聳聽,但瘟疫和死亡,現在就在我們眼前上演,接下來恐怕就是饑荒,「世界糧食計畫署」預估,疫情可能讓饑荒蔓延全球36國,瀕臨餓死的人恐怕比病死的人還要多!
2.65億是多少人哪?換句話說就是,今年底以前,恐怕有11個台灣的人口即將餓死!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饑荒發生在葉門,當地受到內戰影響,2016年以來有至少1600萬人處在極度饑餓狀態,老百姓只能啃樹葉充飢,每天都有130個孩子被餓死或病死,是100年來世界上最嚴重的饑荒。但這次「世界糧食計劃署」預估的數字,是葉門世紀饑荒的16.5倍!
現在許多國家的人民,排隊不是為了搶防疫物資,而是為了領糧食餬口。
但病毒又不是米蟲,怎麼會把糧食吃光光?簡單來說,食物要端上餐桌前,大致會經過幾個階段:1.生產、2.加工、3.運輸、4.銷售,最後來到5.消費者手上。但這波疫情讓上游生產鏈,到下游運輸鏈,整個供應鏈統統卡住!
我們先來討論生產鏈。
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依序是中國、印度和美國,它們各自的糧食產量,超過一整個歐盟的總和。但如今一國是疫情爆發地(中國)、一國是封城煞不住疫情(印度)、一國是確診和死亡人數第一名(美國)。
生產糧食當然需要人力耕種和收成,但各國面臨大規模封鎖,糧食產能都受到衝擊。例如中國最大的糧倉黑龍江,現在面臨第二波疫情爆發,過去每年4月底都是當地春耕關鍵期,但今年封城封路影響耕種,可能讓中國水稻、大豆產量受重創,現在還傳出,北京當局打算向美國購買3000萬噸農產品,以備不時之需。但美國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美國食品業每年仰賴20萬外籍移工的幫忙,但位於墨西哥的美國領事館因為疫情關閉,導致工人一度拿不到臨時工作簽證,拖累糧食生產進度。
餐廳和學校不營業,採收又不合成本,農場主人只能忍痛把作物搗爛當成肥料,幾百萬噸的牛奶也全部放水流。加州過去負責生產美國三分之一的蔬菜,三分之二的水果和堅果,加州的情況就是全美的縮影。
不止農產,美國畜牧業也爆發危機!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Smithfield,在南達科他州的豬肉加工廠,有240名員工感染肺炎,目前無限期停業中,光是這間工廠的豬肉產量就佔全美5%。(0214)美國最大肉品公司Tyson,位於愛荷華州的豬肉工廠,也因為20名員工確診而停擺,美國肉品市場成了重災區。
我們再看到運輸鏈。
這部分我真的很有感,之前從國外買保養品,原本差不多10天包裹就會到,現在等一個月我的皺紋都出來了,還不知道漂在那個海上。大家不要以為各國宣布禁航、關閉邊界,只是讓大家不能出國玩而已喔,世界上大部分的糧食供應都是靠輪船運輸,但目前全球已經有30多個港口限制船隻進入,包括澳洲、葡萄牙、智利和阿根廷。從疫情爆發以來,已經有435個貨櫃航次被取消,我國向阿根廷訂的6船玉米,也在對方港口卡了一個多月。
運輸新鮮容易腐敗的農產品,靠的是航空貨運,但受旅行禁令影響,客機不飛了,機腹載貨量也跟著銳減,加上業者很難獲得飛行許可,空運現在變得又難又貴。
最後是各國的屯糧政策。
這就像民眾一聽到風聲就跑去賣場掃衛生紙,到處搜括口罩和酒精一樣,各國政府聽到糧食供應可能告急,當然先顧自家人。日本農林水產省就統計,截至4月中,全球已經有超過14個國家,祭出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限制令。例如全球第二大稻米出口國越南,一度禁止稻米出口,後來改為配額制;泰國也一度對雞蛋採取7天出口禁令;烏克蘭實施小麥出口上限,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也宣布暫停小麥、大麥、玉米等穀物出口,一口氣禁到7月1日!我們不只一次談到全球化,當然糧食也不例外,我的稻米種得好,就專心種稻,想要小麥就去跟別國買,大家各司其職,不用勉強自己生產不擅長的東西,例如新加坡甚至有90%的糧食仰賴進口,而台灣雖然稻米、蔬菜吃個一年沒問題,但重要飼料「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95%都靠進口,目前庫存只剩3個多月,萬一「黃小玉」來不了,台灣畜牧業、烘焙業恐怕被K.O.。
雖然台灣不會發生饑荒,疫情對我們的衝擊主要是食物選擇變少,頂多吃個地瓜籤飯回味童年、共體時艱,但對於很多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日光族」來說,封城就等於失業,失業就沒錢,沒錢就沒食物,沒食物就容易發生暴動,是國家安全等級的問題,目前印度、菲律賓和肯亞貧民窟,都相繼發生了糧食相關的暴動或混亂事件。
「世界糧食計畫署」已經向G20喊話,要求20億美元糧食與醫療預算,外加3.5億美元,幫前線救援人員買防疫裝備,G20也達成共識,確保全球糧食供應。但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國家大難臨頭各自飛,全球化遭受威脅,國際組織搖搖欲墜,各國真的能攜手合作,挽救這2.65億人的性命嗎?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聖經級饑荒 #糧食斷鏈 #國家級囤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禮拜我的西方胃突然覺醒了,嘴饞很想吃義大利麵,但是去外面吃實在太危險了,最近不是有一張圖說,武漢一家餐館一人確診結果傳染9個人嗎?看得我頭皮發麻,所以我就叫我的專任主廚:我老公蘿蔔頭下廚煮給我吃,他也真的乖乖上超市買材料,沒想到我們最常吃的那款義大利麵醬竟然缺貨,不知道哪時候才會補,蘿蔔頭只好買番...
烏克蘭糧食供應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八卦
來講古一下,說點戰略圈都知道,但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常說,中國現在的狀況跟二戰時的日本很像,但到底哪些一樣,哪一些又不一樣呢?
日本的興起,主要是打贏日清與日俄戰爭,拿到的戰爭賠款與特權,依靠這些權力能夠舉債,進一步打造東亞最大的艦隊。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趁歐洲打得不可開交,發展自己的工業,同時外銷賺取大量外匯,最重要的是站對邊,成為一戰的戰勝國,得到更多的權利。
其中對日本最重要的,主要有幾項。滿州國的鐵與煤,與包含滿州到華北的糧食,還有中國出產的稀有金屬,對於打造軍用鋼鐵不可或缺。看似限制日本發展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其實隱含著認同讓日本成為英美認可的東亞代理人,因為實際上日本最大的鋼鐵輸入國就是美國,說白一點就是美國不點頭,日本根本沒能力打造二戰的帝國海軍。
中國也一樣,冷戰最後選對邊,90年代後改革開放當西方的代工廠,被默認其共產統治的合法性,甚至南海檯面下的填海擴張,一路被小布希默許到奧巴馬時期。
有一項對二戰日本與現代中國而言,更加重要的東西,叫做工具機,是「尖端科技的結晶」(嗨夥計),最先端的軍事武器都得要依靠這些小東西製造。如同中國現在可以從俄國偷偷進口逆向,買二線的烏克蘭技術填補,就是因為自己造不出來。日本當年也是利用列強矛盾,想盡辦法要弄到手,不然全部被英美抓在手上,實際上就是帝國的附庸。
而且幾乎一樣的是,美國培植了東亞小老弟20年,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想要取而代之的怨恨。
美國當年對擴張過度的日本,第一個手段就是貿易制裁,俗稱ABCD包圍網。真正對日本有致命威脅的,是美國停止輸出鐵,以及印尼的石油,中國於此其時並沒有課本上說的那麼重要。中國地區對日本的幫助,重點在稀有金屬,這也算德國為何那麼幫蔣的理由之一。
俾斯麥的演說使他得到鐵血宰相的封號,也代表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是鋼鐵與戰鬥精神。但到了兩次大戰之間,已經變成鐵跟油了。
對日本來說,鋼鐵跟石油都靠輸入,美國又開始限制日本的發展,若不想當美國小弟,就只有奮力一搏而已。中國現在也是,不想被當代理人與代工廠一輩子,再被壓著民主化跟多黨制,不如賭一把。
各位可能很難想像,怎麼會蠢到這樣?其實比照台灣就知道,軍方的黃埔系統跟去留美國的,到底差在哪?黃埔若沒出過國,又不讀書的,幾乎都是看表面,覺得軍容壯盛就可以跟美國幹一架。但留美過或只是去受訓過的呢?大部分都覺得,美國人實在很鴨霸過分,但要跟美國打一仗,你他媽在開玩笑嗎?
當年的山本五十六大概就是這種想法,被迫把頭洗下去,只好硬幹。
總之,開戰前的日本,石油跟鋼鐵甚至糧食全部依靠進口,而美國禁運將很快讓日本海軍無油可用,再過兩年連軍艦維護都出狀況。珍珠港之所以發生,美國會大吃一驚,真正理由在於沒料到這個時間點,日本居然可以在沒有補給基地下,跨越幾千公里攻擊太平洋艦隊。
日本很猛的,想盡辦法達成一次完美作戰。而美國失算的一點是,原本預估日本艦隊的油料臨界點還要再一兩月,但日本的臨界點算法是「最後一次出擊」的量,美國算的是「開不出去的狀況」。
日本的進軍軌跡,幾乎都是圍繞在資源點與補給點上,往澳洲的攻勢,基本上都圍繞在切斷美國太平洋的節點,目的就只有一個「以戰逼和」。除了國民老百姓以外,大概只有豬武者會認為打得過美國。所以澳洲切斷作戰失敗,日本海軍就知道大勢已去。
中國呢?現有資源的鋼鐵與石油一樣仰賴進口,中產階級富裕後,連糧食也不例外。若依照情報機構的預估,當前中國解放軍的空軍全體,若被切斷油鋼供應後,大概只有三個月的作戰儲備量。假設中國不顧一切要攻打台灣,放空其他地區,是可以把作戰能量放大到一年。
中國比日本有優勢的地方兩點,一點是自產煤鐵跟石油,只不過產量一樣不足以供應戰時所需。另一點是陸地接壤中亞,只要打好俄國跟中亞諸國關係,戰略存量可以不必那麼擔心。但一樣會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頂多維持現狀,絕對不夠擴軍,更不要提開戰時的大量消耗。
換言之,中國跟日本相同,對抗美國靠的是累積數十年的量,無法維持對抗體制的損耗。日本當年寄望,一年內消滅美國太平洋能量,然後依靠國際情勢,逼和美國承認日本的東亞勢力圈。中國也一樣,只能期望在東亞戰事中,消滅美國一兩支艦隊跟打擊幾個基地,逼和美國換取承認太平洋勢力分割。
不過,問題永遠出在國會。
珍珠港後國會宣戰,羅斯福從此之後,就只有選擇用力打跟小力打,先打跟後打的差別,不存在總統求和的選項。
萬一中國真的想不開打下去,例如突襲橫須賀、打爆關島之類,會發生何事?最好的狀況,就是總統宣布報復,然後國會裝死,萬一國會全體通過給我往死裡打,那就沒救了。
別擔心,中國軍官比台灣大多數人都知道狀況,現在我怕的是台灣人不怕死,不知道什麼叫做周刊航母。
烏克蘭糧食供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0/14 Bloomberg新聞摘要
<美洲新聞>
民調持續落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美國總統川普對參院的掌控能力逐漸消失中
候選大法官巴瑞特在聽證會上的答辯 讓民主黨找不到可以反對她的理由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調查指 72%的印度裔登記選民都將投給拜登 22%投給川普
紐約郵報報導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透過兒子介紹認識烏克蘭能源公司資深高管
摩根史坦利建議投資人多關注美國參院選舉 參院選舉將是財政政策的關鍵
蘋果新一代iPhone12的5G系列 因為價格較低且尺寸多變贏得市場掌聲
世界銀行通過一筆120億美元疫情方案 支援開發中國家購買或開發新冠疫苗
人體實驗出現安全性問題 禮來藥廠暫停新冠抗體療程的第三階段實驗
嬌生候選疫苗被迫暫停最後階段人體實驗 引發憂慮新冠疫苗的開發是否衝的太快
美眾院議長裴洛西和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對新刺激方案立場對峙 選前通過的機率不高
美國雞肉供應巨頭PPC集團涉及操控雞肉價格 與美國司法部和解支付1.1億美元罰款
<歐洲新聞>
英國不會立即退出脫歐協議談判 首相強森預計歐盟高峰會後再決定
英國不放棄脫歐協議談判 英鎊兌美元和歐元雙雙應聲升值
研究指出如果英國最終未達成脫歐協議 義大利出口商恐受重創明年萎縮12.1%
英相強森啟動三級防疫 反對派工黨與政府科學家要的是全國性的「熔斷」封鎖
OECD(經合組織)警告英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萎縮逾10% 2021年也將只限部分復甦
尋找疫情解套 德國總理梅克爾諮詢地方首長 法國總統馬克洪也將電視演說宣布更嚴格措施
德國五大研究機構經濟前景雙年報告 2020預估萎縮5.4% 2021年預估成長4.7%
義大利2021年預算草案 有意將無薪假補助計劃再延長18周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毒殺案 歐盟打算將相關6人列入黑名單
俄羅斯不接受美國凍結核武庫的聲明 拒絕在美大選前商討《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荷蘭總理下達"部分"封鎖令 酒吧和餐飲場所八點前關門並呼籲大家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英國軍情五處(MI5)首長稱英國會"做更多" 來嚴防中國對英國智財權的侵害
<亞非中東新聞>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賦予深圳自主權成為大灣區引擎
中美科技戰升溫 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全球影響力尋求"創新高地"
大陸青島周日通報12人群聚感染新冠病毒 全市950萬人將進行普篩
吉爾吉斯總統向壓力屈服 國會通過剛從牢裡出來的反對領袖為新任總理
糧食價格上揚加上新冠疫情惡化 約旦、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國開始加大糧食購買量
標普全球評級指出新冠疫情加上油價處於低檔 海灣國家金融機構進入薄利時代
以色列OPC能源集團擬挹注2億美元 投資美國的太陽能計劃
富士康須要承認在威斯康辛州的失敗 要擘劃出往未來前進之路必須先解決過去
日本ANA航空從五個機構共取得38億美元次貸 用以攤平因新冠疫情遭受的損失
烏克蘭糧食供應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上禮拜我的西方胃突然覺醒了,嘴饞很想吃義大利麵,但是去外面吃實在太危險了,最近不是有一張圖說,武漢一家餐館一人確診結果傳染9個人嗎?看得我頭皮發麻,所以我就叫我的專任主廚:我老公蘿蔔頭下廚煮給我吃,他也真的乖乖上超市買材料,沒想到我們最常吃的那款義大利麵醬竟然缺貨,不知道哪時候才會補,蘿蔔頭只好買番茄回來從頭熬,煮好我都餓昏了,還好我不是想吃起司,不然要等個幾年。他還跟我說,好多進口食材都找不到了,讓我開始明顯感受到這波疫情所造成的糧食斷鏈危機。
我們先說清楚喔!台灣目前不缺糧!不缺糧!不缺糧!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請大家千萬不要去囤糧,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屁屁,也只有一個胃,甜點那個胃不算,ok?
我國農委會先前已經表示,台灣的稻米加上二期,到今年年底會有280萬公噸,我們不只防疫超前部屬,糧食部分也是超前部屬至少一年時間。台灣稻米自給自足沒問題,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東非和南亞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陷入乾旱、蝗災和戰亂所導致的糧食危機,現在又遭受COVID—19威脅,更加民不聊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21日就警告,全球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人道危機,未來恐怕出現「聖經等級大饑荒」!
「聖經等級大饑荒」聽起來超驚悚,其實就是末日等級,聖經《啟示錄》第六章描述,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上天會召喚「天啟四騎士」,帶來瘟疫、死亡、饑荒和戰爭,來審判人類。我們不想危言聳聽,但瘟疫和死亡,現在就在我們眼前上演,接下來恐怕就是饑荒,「世界糧食計畫署」預估,疫情可能讓饑荒蔓延全球36國,瀕臨餓死的人恐怕比病死的人還要多!
2.65億是多少人哪?換句話說就是,今年底以前,恐怕有11個台灣的人口即將餓死!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饑荒發生在葉門,當地受到內戰影響,2016年以來有至少1600萬人處在極度饑餓狀態,老百姓只能啃樹葉充飢,每天都有130個孩子被餓死或病死,是100年來世界上最嚴重的饑荒。但這次「世界糧食計劃署」預估的數字,是葉門世紀饑荒的16.5倍!
現在許多國家的人民,排隊不是為了搶防疫物資,而是為了領糧食餬口。
但病毒又不是米蟲,怎麼會把糧食吃光光?簡單來說,食物要端上餐桌前,大致會經過幾個階段:1.生產、2.加工、3.運輸、4.銷售,最後來到5.消費者手上。但這波疫情讓上游生產鏈,到下游運輸鏈,整個供應鏈統統卡住!
我們先來討論生產鏈。
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依序是中國、印度和美國,它們各自的糧食產量,超過一整個歐盟的總和。但如今一國是疫情爆發地(中國)、一國是封城煞不住疫情(印度)、一國是確診和死亡人數第一名(美國)。
生產糧食當然需要人力耕種和收成,但各國面臨大規模封鎖,糧食產能都受到衝擊。例如中國最大的糧倉黑龍江,現在面臨第二波疫情爆發,過去每年4月底都是當地春耕關鍵期,但今年封城封路影響耕種,可能讓中國水稻、大豆產量受重創,現在還傳出,北京當局打算向美國購買3000萬噸農產品,以備不時之需。但美國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美國食品業每年仰賴20萬外籍移工的幫忙,但位於墨西哥的美國領事館因為疫情關閉,導致工人一度拿不到臨時工作簽證,拖累糧食生產進度。
餐廳和學校不營業,採收又不合成本,農場主人只能忍痛把作物搗爛當成肥料,幾百萬噸的牛奶也全部放水流。加州過去負責生產美國三分之一的蔬菜,三分之二的水果和堅果,加州的情況就是全美的縮影。
不止農產,美國畜牧業也爆發危機!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Smithfield,在南達科他州的豬肉加工廠,有240名員工感染肺炎,目前無限期停業中,光是這間工廠的豬肉產量就佔全美5%。(0214)美國最大肉品公司Tyson,位於愛荷華州的豬肉工廠,也因為20名員工確診而停擺,美國肉品市場成了重災區。
我們再看到運輸鏈。
這部分我真的很有感,之前從國外買保養品,原本差不多10天包裹就會到,現在等一個月我的皺紋都出來了,還不知道漂在那個海上。大家不要以為各國宣布禁航、關閉邊界,只是讓大家不能出國玩而已喔,世界上大部分的糧食供應都是靠輪船運輸,但目前全球已經有30多個港口限制船隻進入,包括澳洲、葡萄牙、智利和阿根廷。從疫情爆發以來,已經有435個貨櫃航次被取消,我國向阿根廷訂的6船玉米,也在對方港口卡了一個多月。
運輸新鮮容易腐敗的農產品,靠的是航空貨運,但受旅行禁令影響,客機不飛了,機腹載貨量也跟著銳減,加上業者很難獲得飛行許可,空運現在變得又難又貴。
最後是各國的屯糧政策。
這就像民眾一聽到風聲就跑去賣場掃衛生紙,到處搜括口罩和酒精一樣,各國政府聽到糧食供應可能告急,當然先顧自家人。日本農林水產省就統計,截至4月中,全球已經有超過14個國家,祭出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限制令。例如全球第二大稻米出口國越南,一度禁止稻米出口,後來改為配額制;泰國也一度對雞蛋採取7天出口禁令;烏克蘭實施小麥出口上限,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也宣布暫停小麥、大麥、玉米等穀物出口,一口氣禁到7月1日!我們不只一次談到全球化,當然糧食也不例外,我的稻米種得好,就專心種稻,想要小麥就去跟別國買,大家各司其職,不用勉強自己生產不擅長的東西,例如新加坡甚至有90%的糧食仰賴進口,而台灣雖然稻米、蔬菜吃個一年沒問題,但重要飼料「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95%都靠進口,目前庫存只剩3個多月,萬一「黃小玉」來不了,台灣畜牧業、烘焙業恐怕被K.O.。
雖然台灣不會發生饑荒,疫情對我們的衝擊主要是食物選擇變少,頂多吃個地瓜籤飯回味童年、共體時艱,但對於很多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日光族」來說,封城就等於失業,失業就沒錢,沒錢就沒食物,沒食物就容易發生暴動,是國家安全等級的問題,目前印度、菲律賓和肯亞貧民窟,都相繼發生了糧食相關的暴動或混亂事件。
「世界糧食計畫署」已經向G20喊話,要求20億美元糧食與醫療預算,外加3.5億美元,幫前線救援人員買防疫裝備,G20也達成共識,確保全球糧食供應。但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國家大難臨頭各自飛,全球化遭受威脅,國際組織搖搖欲墜,各國真的能攜手合作,挽救這2.65億人的性命嗎?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聖經級饑荒 #糧食斷鏈 #國家級囤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x9dKxCs-s8/hqdefault.jpg)
烏克蘭糧食供應 在 烏克蘭天冷心更冷澤倫斯基警告烏克蘭若淪陷將引爆第三次 ... 的八卦
電源供應器 · 散熱器 · 其他電源設備. 網路產品. 基地台與分享器 · 網路卡 · 網路 ... 歐盟5月下令烏克蘭糧食只能取道,不能進入中歐5國市場,9月取消禁令, ... ... <看更多>
烏克蘭糧食供應 在 普丁誇口取代烏克蘭成非洲主要糧食供應國|#鏡新聞 - YouTube 的八卦
俄羅斯為了解決西方國家的制裁,總統普丁昨日(7/27)特地透過「俄羅斯-非洲峰會」宣布,要取代 烏克蘭 成為非洲的主要 糧食 出口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