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共同當責 為國人健康把關】
30年前,台灣就爆發黑心油事件,30年後的今天,驚覺原來魔鬼一直都在!無法寄望每個商人都可以抗拒暴利的誘惑,制度沒作徹底的改變,資本競逐利潤的毒汁還是循隙滲漏,餵養著惡靈,盤旋在我們的上空。
義美老總高志明曾呼籲政府應該出面,以「教育、輔導、協助」三管齊下,協助小廠、攤商或餐館提升控管能力,將食品產業導向正軌,孟安深有同感,因此,身為一位縣長候選人,孟安提出九項地方政府應可策進之事項,為人民食安健康善盡把關職責;另外,此次毒油事件暴露出台灣上上下下相關法制與執法間存有不少的三不管灰色地帶,造成地方政府執行困境,但是食品安全管理,就像疾病防治一樣,清除病原遠比後端投藥重要,所以孟安提出七項中央應辦事項,希望中央齊備法令工具,與地方一同合作。
身為縣長候選人,孟安以最務實的態度、最可行的策略,要與所有縣府第一線同仁一起嚴緝不法,作他們的堅實後盾,也要貫以紀律嚴明:
一、 加強行政與司法合作,建構食安平台,以杜絕不法。
二、 提高檢舉獎金,鼓勵民眾糾舉違規業者,與縣府一同守護民眾的健康。
三、 與相關食品檢驗之專家或機構合作,不定期抽查縣內食品業者成品與原料。
四、 訂定地方自治條例,讓縣府同仁有足夠的行政工具可以糾舉不法,包括:餐飲業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自治條例、土地資源保護自治條例、行政調查自治條例等。
五、 對於載運與食安相關廢棄物(例如病死豬、廢食用油、廚餘…等)清運車輛,研議利用資通訊技術,智慧化管理與監督。
六、 輔導個體戶「小蜜蜂」個體戶清運者取得丙級證照,或鼓勵「小蜜蜂」與合法清理業者結盟納入管理,將完全掌握廢棄物的回收量。
七、 對於廢食用油回收在屏北、屏中與屏南分別設置一暫存管理站,避免回收業者四處設置中途貯存站。
八、 建立高風險土地雲端資料庫,讓土地、業者及各局處行政作為流程相關資訊得以橫向流通。
九、 區域合作成立「跨縣市食品安全聯合工作平台」,就食品安全相關資訊交換情報、聯合監督管理。
孟安也對中央提出七項應辦事項:
一、 衛福部、經濟部、農委會就其所管之進口油品落實查察。食用與非食用油分流進口。
二、 衛福部需強化現有食用原料邊境檢驗、查核管理機制。
三、 衛福部應盡速針對食安法施行細則事項予以訂定。
四、 農委會應確實掌握飼料油進口來源與流向,並落實飼料油製造與管理。
五、 經濟部落實工廠管理,將食用與非食用分廠分照。
六、 經濟部能源局需儘速制定獎勵政策以提升廢食用油提煉之生質柴油其技術及應用。
七、 環保署需負責廢食用油最終去向管理,制定回收基金制度,完全掌握回收量,以免造成環境災難。
孟安深切認為消費者健康飲食的權利是21世紀的公民權!
台灣是一個糧食自足率嚴重偏低的國家,此次毒油原料最大宗比例來自國外,以及國內有少數不肖廠商黑心枉法,造成全面性的食安災難。如何提高安全的在地食材自足率,以兼顧食安、環保與糧食安全,孟安認為屏東可以成為台灣健康飲食最堅實的後盾,讓大家都能吃的健康,也誓言戮力推動,因為「安居樂業」是我奉行不二的理念與價值。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志祺七七團隊誠徵「全職企劃」與「特約作者」🔥 歡迎點擊官網看更多職缺資訊:https://...
災保法施行細則 在 蕭彤雯 Facebook 八卦
(文長,但我認為重要。同意者歡迎分享。)
這次大選,許多人對於公投的關注度可能高過縣市長及民代選舉。
小學六年級的美寶有天放學回家跟我說:
「同學說這次公投:第X案跟第X案要投同意,第X案跟第X案要投反對。」
我放下手中正在折的衣服問她:
「妳知道這些案子到底在講什麼嗎?」
「妳有看過確實的文字內容並去思考它的意義嗎?」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但我『反對』自己根本不去了解 就人云亦云
🔜或只透過網路上的『不負責懶人包』帶風向
‼️請記住:
投票是民主行為 而不是跟潮流
不是人家說要這樣投 才顯得你夠酷
為了讓孩子理解 我把選舉公報全部看完
上網找了許多分析說明 確認我的理解無誤
整理出以下內容(取材自獨立評論網)
‼️先說明:這次十項公投案
⭕️只有「第16案」「直接」具有法律效力
🔜因為它是直接針對法案法條本身進行投票
⭕️其他9案『目前』只是一場大規模的問卷調查
🔜結果出爐後 政府可能會 也可能不會
立即修法或當成施政的依據
也就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請先有這樣的認知 去除非必要的激情
再仔細瞭解十項公投案的確實內容
不要被「文字敘述」或「題目順序」安排弄混了
然後 請按照自己的心意 圈選贊成或反對
🔜即便最後這多數案可能只是熱鬧的大拜拜
🔜但你至少有參與其中
行使了這珍貴的 屬於公民的權利及責任
✋🏻我具名 我是前主播蕭彤雯
__《2018大選十項公投案整理內容》__
第7案:
【主文】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
【白話】火力發電每年調降至少1%。(註:目前為8年內調降4.4%。)
(正反觀點)
同意:空氣汙染嚴重影響國民健康,而火力發電產生的PM 2.5微粒便是汙染源之一。2025非核家園政策規畫的火力發電仍高達80%,對國民健康與環境都會造成損害。
不同意:火力發電對台灣空汙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嚴重,目前已有緩慢調降機制,驟然調降可能造成台灣供電不穩或不足。
第8案:
【主文】您是否同意確立「停止新建、擴建任何燃煤發電廠或發電機組(包括深澳電廠擴建)」之能源政策?
【白話】停建所有燃煤電廠。(註:深澳電廠目前已經停建。)
(正反觀點)
同意:台灣目前的燃煤發電量,已經高於2025非核家園的預計,可見現有的燃煤電廠就已足夠,不應再增建擴建。
不同意:深澳電廠已經停建,面對能源轉型,應保留未來電力系統的彈性,不應貿然全面廢除。
第9案:
【主文】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白話】維持禁止讓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
(正反觀點)
同意:當初對相關議題的公聽會舉辦太草率,目前也未有充足人力可進行輻射檢測,貿然開放可能有害國民健康;況且就算開放,也未必能換得日本在國際關係上的良好回應,並無益處。
不同意:台灣目前已有輻射檢測的嚴格規定,相關食品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不安全,並且也可以此為籌碼爭取對日的相關貿易條件,避免受到日本的貿易制裁。
第10案:
【主文】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
【白話】只有一男一女才可以依照民法結婚,同性別者不可以。
(正反觀點)
同意:2017年大法官釋憲後,一夫一妻的婚姻定義遭到破壞,也可能危及原本的自然婚姻家庭文化。婚姻的定義不可脫離本土價值脈絡。
不同意:只要兩個人願意相愛、結合、互相扶持建立家庭,婚姻不應專屬於異性之間。且婚姻概念本來就隨時變化,應更開放面對。
第11案:
【主文】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白話】國中小階段不可施行同志教育。
(正反觀點)
同意:國中小學生還在發展性別意識,不應以同志教育混淆其性別認同,甚至鼓勵變性、情慾探索,變形為同性戀養成教育,而應以更適齡的教育取代。
不同意:同志教育與性教育是教育孩子認識性別平等的重要環節,並可教導孩子以正向健康的態度面對不同性別取向與性行為,並不會鼓勵不當行為。
第12案:
【主文】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
【白話】應該另立專法,保障同性戀伴侶的權益。
(正反觀點)
同意:異性婚姻與同性婚姻有本質上的差異,應該另立專法,才能節省社會成本,並保障少數權益,以免對社會秩序造成衝擊。
不同意:大法官釋憲已經提出民法違憲,且只要雙方有能力與意願建立永久親密結合關係,就屬於婚姻。設立專法即為對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強行區分與差別待遇。
第13案:
【主文】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
【白話】以「台灣」而非「中華台北」為名,申請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
(正反觀點)
同意:現行參加運動賽會的「中華台北」並未反映領土範圍與傳統,以台灣之名參加奧運不僅是「正名」,過去也曾有過先例,並非不可能做到。台灣應該趁此機會向國際展現自我尊嚴與權益。
不同意:在現今政治局勢下提出此要求,有可能因此影響台灣參賽,一如不久前才被迫停辦的東亞青運,或者以難民隊參賽,對台灣的國際地位不利。
第14案:
【主文】您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章保障同性別二人建立婚姻關係?
【白話】修民法保障同性婚姻。
(正反觀點)
同意:為保障每個人擁有的平等權益,同性婚姻應直接由民法規定,如此可避免另立新法在法律解釋上的困難,也避免劃分族群的歧視行為。
不同意:同性戀者屬於少數族群,應該由專法保護,若修改民法是忽略了現有的歷史文化脈絡,且只能滿足LGBT族群中部分人的需求,並非真正平等。
第15案:
【主文】您是否同意,以「性別平等教育法」明定在國民教育各階段內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且內容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
【白話】繼續實施包括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在內的性別平等教育。
(正反觀點)
同意:性別上的歧視與霸凌讓許多青少年無辜受苦,性平教育應以法律層次保障,明訂規範內容,協助青少年形塑自我,也建立對他人的尊重與認知。
不同意:不適齡的性教育可能導致孩子過早沉溺於性探索,或者產生性別混淆,被影響而成為同性戀,不應讓課本繼續灌輸孩子這些觀念。
第16案:(也是此次公投唯一立即可具法律效力的一案)
【主文】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白話】中止「非核家園」政策,繼續以核能輔助能源轉型。
(正反觀點)
同意:僅僅8年的時間不足以讓台灣完全離開核電,再生能源的開發尚不完整,捨棄核電將提高燃氣發電佔比,造成高汙染與環境破壞,也會影響供電穩定,應採取「以核養綠」,慢慢走向「潔能家園」。
不同意:核電有潛在的危險性,核廢料儲存更對少數族群造成生命危害,台灣應盡速開發再生能源,而非回頭走向核電舊路。
災保法施行細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大會12月2號到13號於西班牙馬德里登場,今年一波三折,在即將召開的前一個月,會議緊急由智利交給西班牙馬德里接手主辦,英國金融時報評論, COP25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覷,因為COP 25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關鍵會議。理由有三: 1)明年2020年 就是《巴黎氣候協議》的檢討年,各國是否玩真的,就看今年COP 25的會議結果。2) 今年COP25的重要議程是,達成《巴黎協議》中懸而未決的第六條協議:建立國際碳交易市場的施行細則,《經濟學人》認為,這個重要性非同小可,因為唯有細則確定了,才能具體鼓勵各國政府和企業的減排決心。3)美國退出巴黎協議程序之後,世界最大碳排國中國與其他國家,是否能接棒履行承諾呢? 2019年的COP25 成為觀察的關鍵年】
{內文}憤怒如一刀兩刃,它能摧毀一切智慧與理性,憤怒卻也能激發群體的動員與執行力。
這是12月2號到13號為期兩周的COP 25第二十五屆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亦是俗稱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中,最憤怒也最被寄予厚望能搖動全球領袖之手的星星之火。西班牙當地時間12月6號(週五)晚間的全球百萬年輕人串聯大抗議,帶頭主導的16歲瑞典"氣候女孩"桑柏格,再次成為令人關注的世界頭條。
(桑柏格\瑞典氣候行動人士)
改變的時刻來了,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我們的希望,不在氣候大會的四牆之內,我們的希望,在此刻在大家手上
COP會議自1995年起每年召開,成為歷史最久 規模也最大的全球性氣候會議今年進入第25年。英國金融時報評論,COP 25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關鍵會議,理由有三,一是明年2020年 就是《巴黎氣候協議》的檢討年,各國是否玩真的,就看今年COP 25的會議結果。因為人們較為熟悉的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中言明,「本世紀末前 須控制地球升溫於攝氏2度以內」,「2030年碳排須減少50% 2050年達零碳排」的協議裡,訂定各國「每五年」須檢討「國家自定減碳貢獻」。眼看明年2020年就是檢討年,但聯合國警告全球努力「根本就不夠」,各國政府目前提出的減碳計畫,甚至得要再增加五倍的減排量才有可能達標。
(古特雷斯\聯合國秘書長)
我們坦白一點,迄今為止的努力若想達標"完全不夠",《巴黎協議》的承諾仍然將導致氣溫上升超過3度,尤其許多國家仍不願遵守承諾
COP25的第二大關鍵點是今年COP25的重要議程是達成《巴黎協議》中懸而未決的第六條協議,也就是建立國際碳交易市場的施行細則。例如,一個瑞士投資者在塞內加爾的減碳專案中,所減少的碳排量究竟要如何交易給其他國家。去年第六條協議談判失敗,原因就在於"談不攏",歐盟為首的工業國希望能仔細記錄驗證減碳計畫,但巴西為首的開發中國家卻希望能設立較彈性的機制。經濟學人直指,唯有細則確定了,才能具體鼓勵各國政府和企業的減排決心,控制升溫在攝氏2度以內也才有可能。
(奧斯邦\德國DW科學與環境特派記者)
目前很難看出,COP25是否能扭轉現況,今年大會的標語是"行動的時刻",但看起來"行動"仍然很難達成,大會還在努力要完成《巴黎協議》規則手冊,這本來在去年(在波蘭卡多維斯)就該完成了,但最後仍然卡住無法達成協議,也就是第六條有關碳市場的施行細則而COP25 的第三大關鍵點在於美國總統川普於11月正式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議>程序,如此一來,世界最大碳排國中國與其他國家是否能接棒履行承諾,2019年的COP25 成為觀察的關鍵年。但目前看來,局勢並不樂觀。
(奧斯邦\德國DW科學與環境特派記者)
中國大陸有達標(減量目標),中國其實是少數在全球最大碳排國家中有達標的國家,但問題是,這個減量目標其實設得太低,所以儘管中國達標仍然無助於情況的好轉,無助於控制全球升溫,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企業在"海外"製造的碳排量,例如在非洲,中國企業大舉蓋火力發電廠,其實這該算是中國產出的大量碳排
更進一步來看,包括英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都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但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制定具體的政策來實現目標。
(英國Channel 4 News記者)
若問各國領袖"具體氣候政策",他們立刻閃爍其詞
(英國Channel 4 News記者vs.荷蘭總理/呂特)
(會停止對石化燃料的補助嗎),我們一步一步來 好的
(英國Channel 4 News記者vs.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人們認為全球該停止對石化燃料的補助),(美國是否該有具體行動呢),我們是該行動也必須保持樂觀,但事實是在美國,這麼做會有難度,儘管我們已經努力一陣子了
我們可能有千百萬個理由說"做不到",但極端氣候的腳步沒有因此停滯,就在COP25 登場的同時,中度颱風北冕以每小時140公里的最大平均風速登陸菲律賓中部,狂風暴雨造成至少4人死亡,近50萬人撤離,馬尼拉機場一度關閉500航班停飛。氣象專家說,十二月颱風並非異常,因南方海域仍然高溫,異常的是颱風的強度雨量和路徑,已經屢破紀錄,且變得古怪難測。而北半球另一處美國東北也被冬季風暴重創。
(ABC新聞記者)
車頂幾乎被削去,因為冰雪路滑,車子直接撞上卡車,暴風雪在東北襲擊,積雪已超過1呎
南半球澳洲野火已被提高到"災難性"等級,一到八月的降雨量,異常只剩平均值的一半,使得野火更甚,整個雪梨已經變成橙色濃煙大城。所幸在聯合國氣候大會前夕,全球金融業和領頭企業開始對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有了警覺和責任感。
(英國Channel 4 News記者)
正面而重要的消息是EIB歐洲投資銀行宣布,將凍結對化石燃料計畫的資金,這是大銀行的突破性決定,凍結一年後,將投入一兆歐元是的一兆歐元,改投資歐洲境內的再生能源,同時今天,一封信備受矚目,這是由美國企業CEOs和工會所簽署,包括Google Apple 殼牌石油 Pepsi和可口可樂等全表態,支持美國留在<巴黎協議>裡
但各國的政治階層仍是決定遏止氣候暖化和控制升溫的關鍵。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直指,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包括中國 美國 歐盟 印度與俄羅斯,若拒不參與巴黎協議的減排承諾,各種對減碳的努力終將無濟於事。
(瑪麗亞娜拉\WHO公共衛生環境部部長)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遷,也更是空氣汙染的主要殺手,每年全球已有700萬人 因空污而死亡
這一次為期兩周的COP25有兩大目標,一是建立一個全球碳交易市場,二是說服巴黎協定的簽署國,明年提交更大膽的氣候目標。人類的科學知識與技術有辦法遏止地球暖化,但現在只缺"政治意志"的臨門一腳了。
災保法施行細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志祺七七團隊誠徵「全職企劃」與「特約作者」🔥
歡迎點擊官網看更多職缺資訊: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太魯閣號事故 #捐款專戶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47「志祺七七徵企劃夥伴」廣告段落
02:49「公益勸募」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04:14 政府機關可以發起「公益勸募」嗎?
05:32 政府募款曾發生過的爭議
06:46 覺得政府不適合發起勸募的想法
07:32 支持政府發起勸募的想法
08:40 我們的觀點
10:44 提問
11:0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整理包/台鐵史上最嚴重!太魯閣號重大事故 為何傷亡如此慘重? - 聯合新聞網:https://bit.ly/2Rhs4TP
→太魯閣號事故肇事工程車 疑卡住脫困時不慎滑落:https://bit.ly/3dLIKKV
→「0402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專區 - 台鐵網站:https://bit.ly/3fWJWgY
→【台鐵出軌】「是人禍不是天災」衛福部設捐款專戶挨轟轉移焦點 - 上報:https://bit.ly/3dQqpMv
→衛福部設「捐款專戶」引質疑 網4點怒駁:募款用在哪? - 鏡傳媒:https://bit.ly/2RgkjgR
→《公益勸募條例》:https://bit.ly/3wFOUVw
→《公益勸募條例施行細則》:https://bit.ly/3dKB8bC
→《公益勸募許可辦法》:https://bit.ly/31WKziw
→余孟勳專欄/塵爆捐款:如果我們在意的是未來 - NPOst:https://bit.ly/3uG7meX
→【台鐵出軌】衛福部成立捐款專戶挨批 陳時中親上火線保證:不會替政府付理賠 - 蘋果新聞:https://bit.ly/3mvNGHE
→太魯閣號事故送暖 衛福部專戶3天湧入2億元善款:https://bit.ly/3uGvOwJ
→【台鐵花蓮出軌】專戶捐款3天破1.7億 衛福部將成立「捐款監督委員會」:https://bit.ly/39TeJaD
→為何要針對太魯閣號事故開設捐款專戶 衛福部一次說清楚:https://bit.ly/3wJ9C71
【 延伸閱讀 】
→隧道盡頭,終究有光:太魯閣號事故後,請把溫柔留給受難者與家屬:https://bit.ly/3mxyQQR
→余孟勳專欄/你的愛心捐款,是救災還是釀災?:https://bit.ly/3mx44rg
→余孟勳專欄/批評紅十字會之前,你需要了解的幾件事:https://bit.ly/3dL4pTr
→黑名單也能接標案?太魯閣號事故後,談《政府採購法》兩大漏洞:https://bit.ly/3mAM67A
→「安全」不是靠運氣:太魯閣號事故後,如何反省台灣的安全文化?:https://bit.ly/39Xe2g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sBO-jkAf8E/hqdefault.jpg)
災保法施行細則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業務部門報告我針對台北市林森錢櫃大火案,台南市的反思及預防方案質詢消防局。
林森錢櫃大火案,從檢討報告中可以得知,造成本次嚴重傷亡的主因在於,#業者擅自關閉五大消防系統設備及 #施工造成防火區劃破壞。在事件發生後,各縣市都展開大動作的稽查,台南市長黃偉哲也率領各機關聯合稽查台南市錢櫃KTV。
首先,我必須要說這樣的聯合稽查是否有效,我抱持高度懷疑,本次業者擅自關閉消防系統設備的行為係屬 #動態違規,也就是你來查我就打開、你走了我就關掉,此類違規難以藉由聯合稽查的方式加以發現改善,消防局也指出,此場所過去已經有6次稽查,結果檢查合格。如果我們不從制度面加以檢討改善,單純想要用重複稽查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很有可能既無法達成目的又虛耗了消防基層夥伴的戰力,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提案要求台南市政府設置「#火災受信總機遠端連線系統」;要求相關營業場所設置「 119 火災通報裝置」。
針對業者擅自關閉消防系統設備的問題,我希望消防局可以研擬設置「#火災受信總機遠端連線系統」,將這些業者的受信總機統一連線到局本部,倘若有業者的裝置出現問題或擅自關閉都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加以查核。局長指出目前已經有與幾大業者協調,拉線到消防局做控管,但我希望這些東西不能夠只是頭痛醫頭,哪些業者發生事故就要求納管,而是要從制度面建立,檢討哪些場所確實是有動態違規的高度風險,從法規面修正相關規範。我也了解火災受信總機會有許多誤報的訊號,希望後續消防局可以研擬妥善機制,兼顧消防局可負擔量能及火災預防有效性。
此外,針對高危險、密閉、群聚之營業場所,我認為消防局應要求裝設「 119 火災通報裝置」,目前依據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第22-1條,中央已要求條文中所列之機關裝設上開裝置,在119 火災通報裝置設置指導綱領第三點也明確指出宜優先指導裝設之場所,「 119 火災通報裝置」可加快火災發生到通報消防局的時間,大家都知道火災搶救分秒必爭,我們的努力或許就能減少下一個遺憾發生。
上述所提到的「火災受信總機遠端連線系統」、「 119 火災通報裝置」,我希望消防局可以透過研擬修正「台南市火災預防自治條例」將相關規範納入,根本的將制度建立起來,也讓民眾可以得知市府的努力,不要總是用私底下協調、與業者私下溝通發文的方式。
#消防局與工務局應建立良好溝通管道
針對施工造成防火區劃破壞問題,據了解在本次事件中,係因電梯井施工造成垂直防火區劃失效,火災發生時濃煙向上竄升,進而導致嚴重傷亡。正常在建築物申請室內裝修時,倘若達一定規模以上建築物(消防法施行細則第13條),需檢附「施工中消防防護計畫」,我認為消防局應與工務局建立通暢之橫向溝通管道,避免台北市的狀況再度發生。局長指出目前溝通都還算順暢,接獲通報後也會派員前往查看是否有須要注意的地方,我希望市府繼續努力。
每一次的火災,都意味著一個個不可逆的財產、健康甚至是生命損失,事件發生後我們可以做的,不能夠僅僅是究責,更多的必須是深切檢討事件的成因及往後預防其再度發生的方法。雖然我寧願這些事件從未發生,大家一切安好,但站在當下我只能夠更努力的從已經發生的悲劇中盡力吸取經驗,感謝在火災當下衝入火場救援的消防夥伴們,謝謝,我們一起加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QzJmjOdXX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