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觀光局舉辦南投四鄉鎮結盟觀光圈聯合行銷的活動,將仁愛、魚池、國姓、埔里等著名觀光四鄉鎮結合為一觀光圈,提供國人至南投觀光時,能有一個良好完善的觀光行程,協助發展南投地方特色觀光。南投一直以來就是觀光大縣,深受國人所喜愛,今年因遇到疫情的關係,國內旅遊較往年興盛,本就是國內重點觀光地區的南投,今年又更加受到矚目,有鑑於此觀光局與南投縣政府特別規劃四鄉鎮觀光資源與節慶活動,包含清境的火把節、魚池的日月潭紅茶文化季、國姓的客庄12大節慶及南投、國姓搶成功活動,還有埔里每12年一次的庚子年清醮主題活動,期待結合資源讓國人在南投能夠達到深度旅遊的功效。
淑華過往在立院曾多次質詢,南投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然而因為沒有妥善的資源整合與聯外交通不足,造成縱有良善的觀光景點卻沒辦法給國人更好的觀光體驗也無法塑造在地的觀光品牌,僅能靠特殊景點吸引遊客,本次觀光局從善如流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出觀光圈的概念,未來將會協助南投觀光發展更上一層樓。我們也期許中央部會能以南投觀光圈為敲門磚,若試行成功未來可套用在其餘縣市,協助台灣整體觀光產業正向發展。我們也會持續爭取交通建設的設置,追縱相關計畫的進行,確保本計畫能妥善運行。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貴廣高速鐵路又稱貴廣高鐵、貴廣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00km/h,目前運行速度250km/h,預留提速空間,自貴陽北站,經黔南州、黔東南州、廣西柳州、桂林、賀州、廣東肇慶、佛山終至廣州南站。貴廣高鐵全長861.7公里,橋隧共660多公里,其中橋樑210公里,隧道209個,總長度456022公里,僅僅隧...
火把節 在 MIT 台灣誌 Facebook 八卦
2019清境火把節
火把節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龍岡米干節歷經10年蛻變,已經成為桃園最具魅力的文化慶典。今晚的火把饗宴,我們也邀請各國使節代表一起點燃篝火、打歌同樂,體驗火把節的魅力,為活動劃下精彩句點。
龍岡米干節不只保存雲南異域金三角的文化和歷史,也透過潑水節、長街宴、火把節等系列活動,展現異域孤軍因為戰爭,輾轉來到桃園龍岡落地生根,也帶來不一樣的文化和歷史記憶,和豐富的滇緬料理,成為桃園和台灣最獨特的文化慶典。
#龍岡米干節
#火把饗宴
#異域金三角
火把節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貴廣高速鐵路又稱貴廣高鐵、貴廣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00km/h,目前運行速度250km/h,預留提速空間,自貴陽北站,經黔南州、黔東南州、廣西柳州、桂林、賀州、廣東肇慶、佛山終至廣州南站。貴廣高鐵全長861.7公里,橋隧共660多公里,其中橋樑210公里,隧道209個,總長度456022公里,僅僅隧道就超過全長的一半,達到53.2%。大歌——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複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參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隊,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隊。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更為有趣的是村與村,寨與寨舉行對歌比賽活動。那時,男女青年們不斷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對方,彼此含情脈脈,他們常常通過唱大歌的這種形式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漢字有書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這首侗家的歌謠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從古至今,他們敍事、傳史、抒情等都是通過口傳心授。侗族最有特色的還是要數客人進寨時特殊的迎賓儀式——“攔路酒”了。侗家人在進入寨子的在門樓邊設置“路障”,擋住客人,飲酒對歌,你唱我答,其歌詞詼諧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礙物,恭迎客人進門。入座後又是換酒“交杯”,鄰居或自動前來陪客,或將客人請到自己家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YCPWyH3uP8/hqdefault.jpg)
火把節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彝曆是彝族的曆法。目前已知有十月太陽曆、十二月陰陽曆、18月太陽曆數種。彝族自古採十月太陽曆。十月太陽曆與《夏小正》同出一源,直到明清改土歸流以後,才有些人改用十二月陰陽曆。又因生活區分散,眾族人過年沒有固定日期,常以村落為單位,擇日舉行。當前復原彝曆之行動多以十月太陽曆為主。現行彝曆多指十月太陽曆,一年以五行木火土銅水分成五季(春、夏、長夏、秋、冬);每季72日分雌雄兩個月,一年10個月(360天);如一月為「木公月」。另有以10種動物紀月者。剩餘彝曆年節5天(閏年6天)稱為過年日,過彝族年。十月太陽曆以十二屬相紀日,每個月三輪生肖計36日。首年(東方之年)以虎為首,依序紀日不間斷,因此其他年可能出現年內每個月以兔為首的情況。彝曆紀年採用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方紀年。依傳統,據至點來確定冬夏,北斗星的鬥柄指向定寒暑。歲末過年日多在冬至,即冬至日開始過彝曆年。過年日於曆演算法中,古稱「歲餘日」;依序音譯彝語為玖龍知、秙詩、詩居、詩末、阿普祭。夏至日過火把節。停用太陽曆的彝族,將新年和火把節訂於農曆十二月十六和六月廿四。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兩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彝族“十月太陽曆”是在“十杆測影法”的啟示下,融合我國傳統的圭表和地平日晷系統,直觀、形象地表現出太陽的周日和周年視運動。利用其中地平日晷晷針日影的投向和影端位置即可得出當日所處節令和當地當天地方真太陽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0LBrRkCy3M/hqdefault.jpg)
火把節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臘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雲南、貴州、甘肅隴西、陝西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甯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幹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幹。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薰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裏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VQ6xx9Adyo/hqdefault.jpg)
火把節 在 清境火把節-清境農場官方網站 的相關結果
火把節 是源自大陸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基諾族、普米族、阿昌族等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以彝族為主,視其為新年,又稱為「星回節」 ... ... <看更多>
火把節 在 雲南傳統節慶豐富多彩火把節迎福潑水節消災 - 聯合報 的相關結果
有「東方狂歡節」之稱的火把節,是雲南彝族、白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等同於上半年的過年日,因此又稱過大年,具有深厚民俗文化意涵。火把節大多是在農曆的 ... ... <看更多>
火把節 在 火把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