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中火檢討】
應以員工安全、供電穩定、增氣減煤為優先
今早我正在台北進行紓困預算詢答登記,7:25分群組訊息告知台中火力發電廠發生火災,我立刻邀請台電發電處周副處長與燃料組盧組長來辦公室報告現場狀況,也請團隊龍井區主任帶民眾提供的飲料到場支援;會議結束後搭了最近一班高鐵回到龍井,與中火許廠長到現場了解問題所在,以下簡單說明。
1.大家關心的工安狀況
台電表示,過去曾有起火紀錄,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但都即時撲滅;因供電需求全自動的運煤作業,今日凌晨06:3X有滾輪疑似故障,導致馬達持續帶動的輸送帶與不動的滾輪產生較高的摩擦力作業,而後在7:03起火燃燒,黑煙是橡膠輸送帶燃燒產生與發電機組或煤倉無關,緊急消防設備正常啟動但仍無法撲滅火勢,加上前日大雨使揚塵室內的粉塵受潮推積後結塊,自然風乾後反而產生有利的延燒因素,但確切起火點與起火原因仍待現場降溫安全無虞後,由消防隊鑑定提供。
2.民眾反映供電的問題
燃燒毀損的輸送帶是由碼頭直接運進中火煤倉,且是在中火入口的TR62-TR2段,因此修復期間將無法使用自動運輸運煤入倉,台電表示無供電疑慮,因台中港有台電專屬碼頭,在輸送帶建置前就是透過大車在運煤,煤倉內也還有15天的存量。
3.修復期間工作狀況
因運輸帶全長近47公里,除燒毀約300公尺外另有出入口負責煤倉與機組端,元機電組人員、工安委員會與工安處,將立刻對其他運輸帶做全面性檢查,失火段鋼構作安全鑑定,施工復原期約一年。
我們具體要求確認失火原因後
1.檢討現有流程不足的,如消防、乘載量、溫度濕度因子等、增加儀器判斷現場是否安全,包含滾輪故障是否停止作業等。
2.盡速與陸運公司談妥合約,確保供煤正常、穩定發電。
3.因應減少煤運與碳排,應盡速增加燃氣機組以減少輸煤量。
火災不是天災,台電應就此次事件來龍去脈向大眾解釋清楚,檢討改善過程應以員工安全、供電穩定、增氣減煤為目標。
--
此次事故幸賴辛苦的警消人員和工作人員通力合作,在早上10:23控制住,無人員傷亡。在此要特別對救災的第一線人員道謝。
火力發電 流程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八卦
開場白先說
「我們都中年人了,醒醒QQ」
會來小弟這逛的,依照年齡層來看,也有一點年紀了,說實在的啦,自稱青年都害臊了,中年就中年,清醒點。
都出來混十年以上,也該曉得事情怎麼運轉,上一篇有人提出不一樣的見解,也私下問我說困局怎麼解?
呃,再說一次,都混十年以上了,答案還不清楚嗎?
以前還在跑業務的時候,就清楚感受到這種錯誤但協調的作法,明知道產線這樣調,跟原始條件根本不一樣,而且很多根本是錯的,會嚴重影響到製程的速度跟良率。
但如果你直接把錯誤的更正,改回原來最佳條件呢?理論上可以,實際上不行,因為問題的根源可能出在工廠本身就沒完全照規定蓋,機器的配置都有微妙的差異。現狀是線上人員辛苦地依照經驗去調整的,就算效率只有原廠標準的80%,但也是人家慢慢從50%調上去的。
現在依照這流程,一樣接單一樣賺錢,利潤還可以養活20多個家庭,每年都還可以收一兩個學經歷真的不行的人來上班,薪水低但至少有出路。所以,我們真的要調回最佳化條件?你有把握三天內搞定,絕對不會影響這個月的獲利?
坦白說,我沒自信。遇過幾次就知道,真正了解操作狀況的是現場產線組長,甚至是外勞,你直接去問還不會告訴你。搏感情超久才知道,喔喔喔原來是溫度不對、排水不對、窗戶位置不對等等等
沒先把人的問題搞定,從上到下都支持你,絕對失敗。我自己就跌過兩次,後來磨到人家認同你,才可以一步步的修正部分問題。而且你還得把功勞做給大家,變成不是你一個協力廠的功勞,是線上人員跟所有其他部門的人,都有盡到一份心力。
這就是常常,你會發現怎麼好像沒有英雄的組織反而獲利好,有個大英雄的工廠反而最先爆掉?沒人喜歡被收割的,尤其是曾經或多或少幫過你的,就算只是掃地阿桑,他也想被你稱讚兩句。全部都你的功勞,那很好啊,以後都你自己來就好。
下場如何,可想而知。
前兩年,看朋友弄一些再生能源的東西,協助這些中小企業的法條,就會知道實際問題沒有那麼簡單。電視上講的好像你總統指示方向,院長下令動作,下面就要照幹了,根本作夢。
首先,法條可能來自於根本沒有再生能源的年代,所以修法的時候,提出條例的公務員只是照抄火力發電,所有規範都長得一樣。但你要修法,有那麼簡單嗎?一樣沒有。
其次,問題出在,再生能源的中小企業,不夠大的通常沒有心力擬定一份規範,好一點的會找國外的版本來改,若沒有經驗就會水土不服,或是你提出一個可以用的版本,送到工業局、農委會等單位就被打槍。因為違反其他的法律,尤其是環保跟衛生相關。
再者,這些環保公衛的法條,真的是為了再生能源而設立的嗎?當年當然不是啊,近年的修正也沒有,執政黨的中央幕僚左的過頭,只會弄趨近世界標準的環保法規,中小企業有沒被問過?根本沒有。
接著,朋友那邊怎麼處理?公文一來一往,時間通常是以天計算,有時候跳過程序自己先去看,回辦公室發現駁回,又得找廠商來談一次。直接找立委可以吧?問題是他也不知道怎麼辦,你總不能逼公務員違法吧。所以變成一個多方法條都修正。
但是,真的這樣修正就OK?沒有,因為你一動了某些法條,尤其是特別關愛相關法規的立委,就會來找你麻煩。這個立委是個左膠還是背刺收割型?不重要,因為他的認知就是你動了這個環保法規,鐵定是要圖利「財團」。是啦,資本額不到一億的財團一百家,加起來的確很大,對不對?
就算這個立委知道,但他的立場可以改嗎?支持他的群眾,大多是反商情結重的20-30代,以及一輩子住在都市對中小企業認知薄弱的文藝青年,跟他們解釋鬆綁環保法規就可以。。。還沒講完人家就翻桌了,連替代方案跟實際有效的都不想聽。
全部跟你論理,不跟你談實際運作,一個資本額五千萬的公司,要他弄台一千萬的後處理機,然後一毛錢都不准補貼,連低利貸款都不行,做不到就去死,沒資格開公司。靠杯啦,這種玩法當然只有大財團才玩得下去,也只有他們有時間金錢可以跟你磨法條,磨到公務員覺得沒得擋為止。
回到開頭,所以再生能源這些廠怎麼面對技術的限制?其實沒有,法規的問題比較大,而台電相關的人知不知道狀況?知道,所以打一開始就去碰比較沒這問題的風電跟電子業相關的太陽能,把困難的留給其他人。
所以,解答是什麼?
「磨」
你真的得磨下去,跟公務員磨到他不會被關、立委不會擋還有票、中小企業利潤還夠他看見未來。想要達成有意義的溝通,就得需要夠多的人力,一個這種可以到處跑還能協調成功的,必定是有業務經驗、政治經驗等,素人絕對做不到,薪水要開多少?35k誰理你啊。
算算帳就知道,想一次把這個相關法規推到底,還能被接受,又能夠以各方傷害最小的目的達成。找個年薪百萬的算是基本,人數起碼要十個八個,才能在短時間內辦到。這還不算相關公部門主管刻意要擋你的狀況,你就得透過政治力量把他拔掉,拔掉還得要藉口,不能讓他跑去上電視哭哭綠色恐怖。
=====
最後回頭再說一次,各位啊。。。我們都中年人了
可不可以不要再用十幾年前剛出來混的心態,覺得每件事情都硬幹過去就對了?
有些的確要硬幹,例如銀行團只想對中國放貸,電子業有人想要弄自經區,同時有中國的低人力成本以及台灣標籤賣出去。這時候就得用力擋,硬幹下去在所不惜。
但面對中小企業,可不可以有點同理心?台灣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中小企業出身的,還能留在台灣沒出走,沒被逼著去中國的,都算是對台灣還有感情了。
貼標籤說人家又髒又差倒一倒最好,究竟為了什麼?
人家書念得少,不會跟你們這些博士吵架,只會默默地用選票跟捐款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被修理了,就要面對現實,難道要繼續自嗨這些人可割可棄嗎?
火力發電 流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 從霧霾伏天走向藍天白雲,煤都山西大同轉型的故事:中國是世界煤儲量第一的國家,如果世界上有無污染的煤炭電廠,中國將是世界上第一大無污染煤炭發電技術設備進口國。中國決心整治霧霾,各大城市天天測PM2.5,不達標,即採取措施。國家能源政策是”去煤改氣” ,不使用自產的煤礦,從國外進口天然氣,包括俄羅斯,馬來西亞,卡達,這對中國當然增加了龐大的財政支出。中國最著名的煤都山西大同,原是古都,後來曾經是個被霧霾籠罩的城市。現在連這個煤都,也揮別煤炭電力,在土地瘡痍釣煤礦採礦區設置太陽能板發,在臨風區發展風力發電,輸出電力給其他城市。而大同本身的城市電力則以垃圾生質燃料做為它的電力供應來源】
全世界有乾淨的煤嗎? 當然沒有!你只能說盡量在過程中減低它的汙染
中國的古都大同,是中國大陸主要的產煤城市。因為產煤,它又稱為煤都,也是中國重要的電能源輸出城市,整個山西省的發電量佔全大陸的第八名,但是用肺換來的GDP能長久嗎?
因為產煤,所以整座城市一天到晚灰濛濛的,這裡不只有灰濛濛的天空,還有無比強勢的風 和烈日,強風烈日導致土地一片荒蕪,寸草難生,這是中國大陸最貧困的土地之一
這是個逆境求生的故事,大同現在正努力改變它與生俱來的命運,除了在運煤 燃煤的過程中,盡量減低污染,更開啟了再生能源的使用,也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大同雖然現在主要的發電還是火力,但大同自己本身電力來源,卻是靠城市垃圾來發電,你沒聽錯,正是垃圾,在大同市南郊區,占地205畝的工廠,每天這裡都會有300到400輛的垃圾,在封閉的廠區,轉換成電能,相當於整個大同市的城市居民用電,趙平林,是垃圾發電的總工程師
「這個垃圾的處理方式有很多種,主要以垃圾填埋和垃圾分燒發電為主,現在我們這個廠,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
垃圾焚燒發電,聽起來並不複雜,就是通過垃圾焚燒加熱水,產生高溫高壓的熱乾蒸氣,推動氣輪機進行發電,這種發電方式和燃燒煤炭,進行火力發電的流程是一樣的,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因為垃圾的種類複雜,處理難度也隨之加大
在開始焚燒垃圾之前,就有著一套複雜的垃圾分撿流程
「在大同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垃圾是無法燃燒的,其中包括金屬 玻璃,以及建築垃圾」
這些垃圾匯聚在垃圾庫之後,經過巨型抓斗,投放在分選陷入料口,經過人工分選,磁力分選,和金屬探測,將無法燃燒的垃圾選出來,餘下可以燃燒的垃圾,再經過剪切破碎,變成十厘米左右的碎塊,返回垃圾庫,再由抓斗投入鍋爐進行燃燒
「這坑很深啊,這地方大概有多大,能裝多少垃圾呢,這個左右長度是80米,前後寬度是30米,深度是30米,這個地方能儲存10000噸垃圾,我們每天能處理1100噸到1200噸,整個大城市產生的垃圾,每天在1100噸左右」
除了垃圾發電之外,大同還發展風力發電,大風曾經是大同市的一害,因為風大讓這裡的土地荒涼,毫無經濟價值,而現在大同市在這些荒涼的土地上,設立了18座這樣的發電廠
這風電廠,總裝機容量20萬,年發電量達3億度,減少煤發電量12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0萬噸
這些靠風發電的發電機,沒有大氣、水汙染問題,和廢渣堆放問題,除了風電, 太陽能發電更佔了山西省全省43.4% ,為全省第一
大同除了風電,太陽能發電更是佔到了山西省全省的43.3%,因為大同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同的太陽能輻射量,達到每平方米 5760兆焦耳,屬於二類地區
太陽能發電,除了要有強烈日照之外,還有一個土地問題,因為它的太陽板用地面積非常大,很多地方都是因為土地問題解決不了,所以無法蓋設太陽能電廠,而大同,因為在長時期的煤炭開採中,形成了約1687平方公里的採煤沉陷區,隨著採煤沉陷區整體搬遷,到處是耕種條件遭到破壞的閒置土地,荒地,和植被覆蓋率很低的林地,採煤沉陷區成了城市的瘡疤,這些已經失去活力的土地上,建設了光伏電站,這些土地,成了新能源的用武之地,1000多畝4萬光伏版,1700多萬度,給這些農民多一點租金收入,光伏板下的陰涼,給喜陰植物提供了生長條件,靠這些草來養羊,又給當地農民新的生路
「這邊的草比山上好」
目前全大同市的電力裝機124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達到362萬千瓦,占全市電力裝機的29%,曾經幾乎全靠煤炭進行火力發電的大同市,經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從煤礦大城,打造成中國大陸新能源的示範城市,沒有走不出來的道路,這就是,這個城市的故事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