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正式定義粵語為一種語言,
真是好消息,這一回廣東人都叻番次!此乃全球近1億2千萬粵人的大囍事!
在所有華語中只有(粵語和普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
聯合國正式定義粵語為一種語言(Language),而不再被稱為方言(Dialect),並且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六種語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English(英語),Chinese(中國普通話),Cantonese(粵語),Russian(俄語),French(法語),Spanish(西班牙語),Arabic(阿拉伯語)。
粵語是語言,有粵語字,有自己的發音。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澳洲的日常用語有英語、義大利語、希臘語、粵語、阿拉伯語),加拿大第三大語言(加拿大日常用語有英語、法語、粵語),美國第三大語言(美國日常用語有英語、西班牙語,粵語)。粵語在東南亞有廣泛的使用人群,在馬來西亞影響力非常強。粵語在香港、澳門享有官方語言地位。此外,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方言,亦是唯一沒有正式文字系統的大語種。
粵語,英文為CANTONESE,正式被聯合國定義為語言,並且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六種語言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USE)。
所以,粵語不是“鳥語”。
每種語言都有其用法、發音上的特點。
我們尊重國家有關推廣使用普通話的政策和要求,但是語言往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有其超越一般溝通功能的意義,所以推廣普通話與保留、使用、保護方言並不矛盾。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7萬的網紅阿滴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精神分裂的Julia吳卓源來踢館阿滴,到底誰的澳洲英文比較好? 全新專輯MV有達哥:https://www.youtube.com/c/JuliaWu/videos 【加入頻道會員】http://bit.ly/3qIZjfT 每週一晚上七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阿滴...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八卦
通篇就是歧視
通篇就是用爛邏輯包裝的護家盟個別立場
轉貼文:(版主覺得寫得值得參考,所以經護家盟同意轉貼,請不用那麼憤怒,每天看新聞,總有各自喜歡或不喜歡的新聞,請尊重我們也有自己的自由選擇權)
護家盟秘書長臉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
【護家盟秘書長 張守一】針對阿妹邀請歌手開演唱會倡議婚姻平權新聞的回應︰
第一, 在此,是我們邀請大家共同來看一個問題,不是護家盟的個別立場,或站在對立的立場去訴說或訴求什麼。這是在此首先要說清楚的。所以不要用個人立場去看大家的看法或分析。
第二, 針對演唱會的口號:「愛最大~其實我們都一樣(Love is King It makes us all Equal)」,首先,應該完全贊同「愛最大」,毫無保留的給予支持與擁抱。
其次,對於「其實我們都一樣」語句,顯然是一個模糊的、語意不清的詞句。雖然標題沒有指出我們是誰?誰應該一樣?但是顯然是指「異性戀與同性戀的人格權,或同性戀的婚姻權」應該一樣。我們也完全贊同如果指的是人的生存權利等等人權,「我們都一樣」是站得住腳的。
可是人與人哪會一樣?身高、長相、聰明才智、出身家庭、命運、男女性別…等等「現實」都不一樣,如何「其實」呢?
如果是指同性戀與異性戀的生存權要一樣,則從來就沒有人說過同性戀的生存權或人格權不一樣,其實不必刻意去強調「我們都一樣」,還說「其實」,如果是這樣想,顯然是自我對應與自我矮化。
如果指婚姻權要一樣,則等等說明,其實這不是一樣的。其三,英文上看到了一個邏輯的連結,(Love is King It makes us all Equal),「愛是王(最大),所以讓我們全部平等」,這個邏輯的因果關係有問題,我們平等並非因為有愛才讓我們平等,我們是「天賦人權」,生而平等,是在生存的條件上,社會應該給予平等待遇,有存在、受教育…等等的權利與平等。
我們也應該明白,同性戀者只是性行為上與一般人有差異,並不妨礙他們的生存權、人格權…等等。
一個語句要讓大家去猜,而且有邏輯上的含混,這個口號有問題。
第三, 認為婚姻平權法案代表了同志可否在台灣被視為「正常人」,這個邏輯有問題。
其一,同志是否被視為正常人,不需要去爭取婚姻的平權,兩者的邏輯關聯沒有必要性。多年來同性戀者訴求婚姻平權,是架構在錯誤的邏輯連結上。
異性戀結婚是因為要負責照顧、養育下一代,而有婚姻的制度,同性戀者只是自己覺得沒被當成正常人,而去主張異性戀的婚姻權,從而企圖模糊或破壞傳統婚姻的定義,這既不負責任,也會是歷史的罪人。
社會上絕大多數頭腦清明的人,不會去支持「同性戀者為了自我的肯定,而去模糊或破壞傳統婚姻的定義」。目前民調確實有人贊同,應該是粗糙認知或未能清楚議題下的一個立場或選項。
附註:在此只說同戀者的訴求,首先,同志一詞是一個語意不清的模糊名詞,國際上用LGBT代表四個族群,台灣只用一個名詞企圖代表模糊的族群。其次,實際上有婚姻訴求的只有同性戀者,雙性戀與跨性別者並不會在婚姻上做訴求。為了避免名詞定義混淆,以及敘述邏輯上的含混,必須分開說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等等。
其二,社會上一直有人強調「同志是否被視為正常人」?我們分析起來,包括護家盟或社會人士,應該從來就不會把同志當成「不正常的人」吧?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同志的性行為,應該說同性戀者的性行為,並非被視為常態或正常。
即使今天同性戀者獲得婚姻平權,也無法改變社會大眾對於同性戀者的性行為是無法認同的事實。因此同志費盡心力去爭取「婚姻平權」,也不會改變社會對「同性戀者性行為是異常的」的認知與態度。
第四, 針對「婚姻是基本人權」,這是錯誤的認知與推論。首先,包括國際上的認知:
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內容並不包括同性婚姻在內,該公約第23條,「(一)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元,並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二)已達結婚年齡的男女締婚和成立家庭的權利應被承認。(三)只有經男女雙方的自由的和完全的同意,才能締婚。」已指明婚姻是男女雙方之間的事項。
二、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6條,「(一)成年男女,……有權婚嫁和成立家庭。(二)祗有經男女雙方的自由的和完全的同意, 才能結婚。(三)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元, 並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也明確指出婚姻是男女之間的事情。
三、1.歐洲人權法庭2010年的判決指出,歐洲人權公約並未賦予成員國有承認同性婚姻的義務。2.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也在2013年的手冊上指出「國際人權法不要求各國允許同性伴侶結婚」p.51,同時再次重申人權宣言的男女之間的婚姻。3.歐洲人權法庭在2014年的判決中又再次指出「一男一女結婚及建立家庭是基本權利」、「應將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間的傳統觀念納入保障」。
因此從人權觀念與國際法來看,正確的是「婚姻不是基本人權」,也無同性婚姻的根據。
其次,如果婚姻是基本人權,同性戀者的婚姻必須被平等對待,則
1.包括同性性行為在內的非常態的性行為有50多種,包括戀物、戀童、偷窺戀、雙性戀、屍戀…甚至是同志遊行在街頭拿標語吶喊的「人貓爽爽,跨物種成家」的人獸交…等等,這些非常態的性行為也都有結合或結婚需要,都是基本人權嗎?
2.異性戀的性行為,包括一夫多妻、亂倫結婚…,等等,是否也都應該是基本人權? 如果是,美國一男子要求與自己的50部汽車結婚、澳洲一男子申請和摩天輪結婚,都應該予以核准,何以都被駁回呢?
婚姻是男女雙方的身心靈多層次的結合與享受(個人),是養育與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下一代幸福),也是國家社會穩定的基石(社會發展價值),最根本的架構是在能夠生育自己血緣的下一代為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後天制度,並非先天就有。
從來,婚姻就是一種社會制度,是在人類文明發展上逐漸形成的,並非人類天生就有的權利。也因男女雙方的情感依戀、排他性、血緣純度等等,絕大多數國家都發展成為一男一女的婚姻文明制度,並且用法律予以規範。
男同性戀者可以長期住在一起,但是各自玩各自的,互不干涉;女同性戀者雖有情感依附,希望有長期穩定的關係,但未必要求婚約束縛。既然需求不同,何以同性戀者卻要去破壞、改變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呢?
第五, 同性戀要求婚姻去肯定自己,除了在邏輯上不通之外,根本上最重要的是,同性婚姻之所以不宜納入法制化的原因,在於法制化代表背後的性行為的公開認可。
這是國人應該予以反對的。當國家或社會對於非常態的性行為給予法制上的依據,會對下一代孩子在性行為產生認知錯亂,從而嘗試非常態的性行為,將遺害下一代,男生因為需要生理反應,尤其受害最大。
許多人對同志議題的認知不是非常清楚,很容易因為簡單口號「人權、平等」、「因為愛所以要給予婚姻平權」的影響,去倡議並附和同性戀婚姻平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開去倡議、推動婚姻平權,則等同推動同性性行為,這是有「因果」的,因果不是宗教用語,是原因會造成結果的自然規律,當你的推動同性性行為,造成別人家男孩子嘗試同性性行為,成為同性戀者,無法生育,斷了家族煙火,這難道不是不道德的嗎?難道不是在造因果嗎?
第六, 人的頭腦會因為一個基本連結而予以邏輯上的擴大,例如身邊有娘娘腔的同學,就以為是同志,擴大為這個人應該被尊重,應該有人權,應該給予婚姻平等權,誰不贊同就是沒有愛。
這是邏輯上的錯誤跳躍,實際上,每個環節都有細目,並非一個連結一個,同志議題不複雜,卻很繁雜,需要邏輯清明與詳細理解,例如娘娘腔不一定是會去與同性產生性行為的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未必娘娘腔,目前同性戀者完全找不到任何天生造成性傾向如此的依據,來自後天影響的研究成果卻非常多,頭腦的邏輯認知往往容易產生錯誤推論與不容挑戰的立場,我們自己必須小心,凡事都應該仔細去研究、認知與理解,切莫因為簡單直覺與簡化反應,就公然去倡議不宜的事項,製造不良的後果。很多事情不是「本來就理所當然的」。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小樹文策 Facebook 八卦
2016年3月我到了西貢,準備前往越南華碩實習。
早在2015年我就曾經率團考察過,帶著亞細安研究會第一期,11個跟我一樣對越南有興趣的朋友(現在有6個都在越南工作)一起到當地考察。
所以又訪西貢,也算熟門熟路的,我到為於第一郡的公司報到後,就轉往居住的飯店放好東西,剩下半天,可以讓我自由運用。
我就在西貢亂晃,累了,就在范五老公園坐著發呆。坐我旁邊是一個看起來40到50歲的伯伯,雖然叫伯伯,不過因為矮矮瘦瘦的,看起來很機靈,所以比較謝長廷那種感覺。
我不經意跟他對到眼,就微笑點頭,他也跟我問候。
我禮貌性的用很破的越南文回他你好。他一聽發現我是外國人,覺得很有趣,就用英文跟我聊很多。
原來這位伯伯是胡志明交通大學的教授,他叫阿清伯伯。他是土生土長的西貢人。
這之後,我們換了臉書,他常常帶我吃了很多在地小吃,騎著機車穿越胡志明大街小巷,也讓我認識很多人,他的學生、朋友等等。
那段時間,讓初來乍到的我,吃了很多次越南家庭的晚餐。
他常常帶我去咖啡廳,我們就是坐在戶外,看著車水馬龍的人潮。談天談地的瞎聊,他問我台灣是怎樣的地方,也告訴我他認識的越南。
他說,他的父母原本在統一前,是幫美軍做事的,爸爸還當過南越軍官,媽媽則是翻譯,後來解放後就躲到肯特鄉下去。這也是為什麼他英文特別好的原因。
我在西貢的時候受到清伯伯很多照顧,我後來問他,為什麼要對我這個素未謀面的外國人這麼好呢?
他回我:「因為你一個年輕人隻身來越南,離家這麼遠,互相幫忙是應該的。我們很歡迎你們這樣的外國人來建設越南!」
這句話讓我很驚訝,也很感慨。
我以前在台灣的時候,有認識很多越南留學生,但也很少深入接觸「移工」——這些離開家鄉,也為台灣做出貢獻的朋友們。
後來,我到了首都河內旁的省分,北寧工業區工作。那裏就向桃園一樣,是為於首都旁的工業區,很多日商韓商在那設廠,生產電子相關的產品。在那我也是沒事會跟當地人聊聊天。
有次跟一個計程車司機聊天,他問我在什麼公司。
我心裡想,講出來你八成也不知道吧,雖然我在一家很大的電子製造企業,但是在越南的投資遠遠比不上台塑寶成有名,隨口直接用公司的中文名說了。
很意外是當我講出來以後,他說:「我知道你們公司,我還知道你們台灣跟中國的糾葛。就是內戰結束後對立分裂吧?」
聽到這裡我瞪大眼睛,我北中南越都走跳過,大部分的越南人對台灣的認識,就一中政策下,台灣屬於中國這樣簡單而已。
他能這麼深入,讓我很意外。
原來,他的弟弟在台灣工作過。
在北寧,很多年輕人來過台灣工作。
「我很多親戚朋友都去過台灣工作,他們說台灣很棒,很先進。」
他講得讓我很害羞,作為一個台灣人,放眼世界,台灣或許沒他說的這麼好。
有次,跟一群華人幹部一起,在北寧的一家中餐廳,問問服務生有啥推薦的蔡,那服務生能講流利的漢語,但是她一句話露了餡。
「我們這裡番茄炒蛋也很好吃。」
我猛然一聽,又再看看菜單,就脫口而出:「妳之前是不是待過台灣?」
換她很驚喜的問,我怎知道的。
因為,我看到菜單寫著大陸說法的「西紅柿雞蛋」,而番茄炒蛋其實是台灣的用語。
她說,她待過台灣,而且來來回回總計待了12年。
要不是有限制,而且要回越南結婚,她想繼續待在台灣。
這些越南朋友的故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我常常在想,台灣的人們又是怎樣看待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呢?
誠然,有很多的誤解,我曾經到很多大專院校演講,常常就談到我在東南亞時的經歷。
有些是自主報名的講座,那種來到學生都對東南亞有了解,或者就想前往東南亞發展。跟他們分享,都能在同一個頻率上。
但突破同溫層厚,往往是實令人震撼。後來我受邀到一些通識課分享,東南亞對這群學生來說又是很陌生的。
就曾經有個通識講座的學生在結束後問我:「為什麼不去歐美,而想去比較落後的東南亞?」
這句話讓我驚呆了,原來在政府不斷推廣新南向下,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東南亞是落後的,而且,到了今天還不在少數。
其實就如同我到海外工作,這樣的地域流動下,我們都是移工,同樣地每一個在海外的台灣年輕人,大家也都是移工,本質上跟那些從其他國家來台灣打拼的年輕人沒兩樣。
當我們聽到台灣青年,在澳洲打工度假,受到黑心雇主剝削時,或者發生意外時,大家的心一定會很痛,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孩子。
那另一群一樣也懷抱夢想,來到台灣打拼,為台灣做出貢獻的年輕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可以用同樣的心情去理解呢?
不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人,我們都一樣。
我寫很多文章也想讓大家對東南亞這個土地,跟來自這片土地的,現在在台灣打拼的年輕朋友,期待能因此,在台灣這片土地能不再有歧視。
但,又有人說,歧視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台灣人到歐美,也會被歧視。
不應該像道德魔人一樣,一直講一直講,令人感到厭煩。
誠然,歧視無所不在,即便在台灣內部,不同地域,不同族群,階級都可能存在歧視。
但或許,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正是連「政治正確」的意識都沒有,也根本不把歧視當成問題。
我在北寧時,我們公司提供的宿舍是承租的透天厝,跟當地的人民混居在一起。鄰居可能就是越南人。那個社區,就一半是台幹,一半是越南當地人。
走出去一點,是一片田,我在附近的河粉店吃完晚餐,常常在附近散步。
有一次回到社區,我看到兩個男孩在玩耍。
他們好像兄弟一樣,玩得很開心。
後來,我注意到,這兩個人溝通用的完全是兩種語言。
一個小朋友講中文,另一個卻是越南語。
我問了講中文的弟弟「這是你兄弟嗎?」
他立刻揮揮手「不是,我是台灣人,他是越南人。我今天下午才認識他。」
這種情況讓我瞬間濛了,這兩個小朋友一點關係都沒有。原來這台灣孩子是寒假跟來媽媽派駐地玩的。
我回頭用越語問那越南孩子「弟弟你會講英文嗎?」
那看起來才五六歲的孩子,回我他不會,到底,他們是怎麼溝通的?也或者,他們根本不需要語言作為媒介,只要一顆單純想認識對方的心吧!
那畫面深深的印在我腦海,這兩個小朋友來自不同家庭,甚至不同國家。他們語言也根本不通,卻親暱的好像兄弟一樣玩在一起。
而到底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是經歷過什麼,讓我們失去這種童貞的能力。學會分辨你我、族群?或者用一個人的出身判定他是怎樣的人。
或許我們一直談的「不歧視」,根本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能找回那個像孩子純真的心吧。
台灣一直希望走出目前的「亞細亞的孤兒」困境,而我深信,只要願意真誠的了解他人,了解其他國家,在這樣交流互動中,也能讓對方看到台灣最真誠美善的一面。
最近換日線編輯太陽跟我說,他們正在辦一個講座,這個講座很特別。
請了一位來台灣工作許多年的印尼女孩尤絲妮跟在印度打拼的台灣女孩尤芷薇。(好巧都是尤開頭)
來分享他們各自在異國的「移工」經歷,這實在是很冷門的講座。
既不是什麼成功大人物分享經驗,談論的主題也不主流。
或許很多人知道這活動後會問:「為什麼要辦這種擺明不會『爆場』,還在這樣大的場地,花這麼多精力(每個參與的人會有精美禮物)。」
太陽告訴我:「想透過這樣來自基層的聲音,讓大家知道『其實我們都一樣』,就像許多懷抱夢想去海外打拼的台灣年輕人,這些來自東南亞的青年也是一樣的。」
然而,很多刻板印象,卻讓我們少了認識他們的機會。
太陽很用心,在一流的場地、線上線下的宣傳,還會贈送每個與會者禮物。
然而,或許因為主題太冷門,加上顧及成本有酌收入場費,讓這場活動比較少人關注。
但我很認同換日線想要辦這場活動的初心,就想讓台灣青年,看到不一樣的國際,聽到不同於一般成功大人物,屬於每個跨國移動青年的生命歷程。
我告訴太陽,我願意贊助五張門票,支持這場活動。
她回我:「沒關係,只要讓更多人知道,就好了。」
我深信,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與的活動,也是目前台灣最需要的一堂課。太陽還偷偷告訴我,這場活動會有的神祕驚喜,知道真相以後,讓我超級想參加。
這場活動 換日線 Crossing聯合了台灣知名的東南亞組織 One-Forty,跟華人最大印度介紹媒體,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認識印度,從這裡開始 ,這樣堅強的陣容跟神秘的豐富禮物,真的很值得去。
雖然我不在台灣,沒能參與這場活動,但是我還是誠摯的推薦給想看到世界不同面貌,那年輕的你。
因為成本關係,讓這場活動需要收費,我在想,或許因為這樣,讓一些有興趣,卻有現實考量的青年卻步。
在這裡我有個提案,寫給還是學生的朋友們,如果你覺得這個活動很棒,但因為經濟考量而猶豫的話,歡迎私訊我,我願意私人贊助支持你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
因為我大學時也因為家境不好,錯失很多很棒卻需要付費的活動。
也在這裡,推薦給每一個對世界好奇的朋友,一起參與,試著聽聽不同以往主流成就人物的故事,聽見不一樣的台灣故事。
最後,如果你很認同這樣的理念,可惜還是許多現實因素不能參與,誠摯的邀請你分享這篇文章,或者就簡單的按讚、留言,讓更多朋友有機會了解。
活動連結:我們都是移工── 交換身分,移地工作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精神分裂的Julia吳卓源來踢館阿滴,到底誰的澳洲英文比較好?
全新專輯MV有達哥:https://www.youtube.com/c/JuliaWu/videos
【加入頻道會員】http://bit.ly/3qIZjfT
每週一晚上七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阿滴數學|文組生VS末代指考數甲! 誰能突破零分? https://youtu.be/rE5_M1hsFBk
下一部影片 敬請期待!
阿滴英文的人氣影片:
■ 英式英文挑戰! 你聽得懂電影中的英國用語嗎? https://youtu.be/x9qlyy86LxE
■ 去外商公司工作英文要多好? 阿滴突襲Google台灣辦公室! https://youtu.be/ES73LXd4LGg
■ 三點就放學! 回家都在玩? 芬蘭學生怎麼看台灣的教育制度? https://youtu.be/VHnyCM6iG7o
■ 連阿滴都唸錯的常見英文!? 學會用『回音法』練習發音! https://youtu.be/16kkr2eGSdE
■ 阿滴跟大謙的公開! ...英文自我介紹教學 😂 https://youtu.be/WIMq3aIExyU
■ 阿滴英文砸招牌! 同步翻譯議會質詢超崩潰!? https://youtu.be/jpmu6u24MNo
■ 超失控成語翻譯! 重量級來賓嚇到滴妹『花容失色』 https://youtu.be/BRniFD91j6E
其他連結: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OEswmi_ZPA/hqdefault.jpg)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澳洲週GO! 來學學日常生活中澳洲人(OZ)的英文用語吧 mate! 真的是什麼都會縮短...
訂閱我們的頻道 ▶ http://bit.ly/rde-subscribe
10月雜誌主題【滴妹生日特輯】搶先訂閱 ▶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1. Let’s go to Maccas! 一起去麥當勞吧!
2. He chundered all over the floor. 他吐了整地都是
3. Put some onions on the barbie, mate. 幫我把一些洋蔥放在烤肉上
4. Check out these new thongs I got! 看看這我買的夾腳拖!
5. He carked it in the terrible car crash. 他死於嚴重的車禍
6. Hard yakka 努力奮鬥工作
7. Mom bought me fairy floss from the fair. 媽媽去市集幫我買了棉花糖
8. What’s for tea? 晚餐要吃啥?
9. You got smashed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mate. 我昨天在派對上喝醉了
10. Got any snag? 需要一些香腸嗎?
11. No worries mate. 不客氣
每週一四晚上9點、六晚上6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日常英文單字【文具大賞】
https://youtu.be/aGuteiLAxLg
下一部影片 澳洲限定! 這些特有動物的英文名稱你知道嗎?
https://youtu.be/uv1LStIzTVg
阿滴英文的人氣影片:
■ 最有效背英文單字方法 https://youtu.be/gkVpNq4-wqs
■ 三個訣竅講出流利英文 https://youtu.be/6JeTQb3YKYY
■ 這群人超瞎翻唱翻譯解析 https://youtu.be/uT4V2fbWFC4
■ 英雄聯盟打LoL必懂單 https://youtu.be/VG_njlfMXhk
■ 挑戰15分鐘完成學測考題 https://youtu.be/l95ey_v5XTg
■ 50個關於滴妹的事 https://youtu.be/GdgNYMD0pNQ
■ 阿滴滴妹參賽世大運 https://youtu.be/JHDF-SFvLFQ
其他連結: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weibo.com/rd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Bmiv6iPD78/hqdefault.jpg)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AVIStralia [愛維絲 愛澳洲] Youtube 的評價
登登登登登登~~~ PART 2 來摟!!
好久沒在室內錄了,比較習慣哈~
我就不發內容了,點進去有驚喜😆
希望總和Part 1後,之後來澳洲或是去其他英語系國家有些都可以應用喔😃
ENJOY!
A WAY FOR ME by Nicolai Heidlas Music 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Q-yp9a8gKD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C28trMdZnI/hqdefault.jpg)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澳洲沒人在說You're welcome?打工度假必看的澳洲特殊日常 ... 的相關結果
你知道澳洲除了英文腔調特別,超多慣用俚語更特別,而甚至連對Thank you 的回應都不是我們習慣的You're ... 打工度假必看的澳洲特殊日常用語! ... <看更多>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20個遊澳洲必備的「超實用英文」!搭車、購物、基本禮儀全都 ... 的相關結果
1)基本禮儀、打招呼 · 1. How are you? · 2. How's it going? · 3. Good day! (G'day) 這是澳洲人特有的打招呼方式. ... <看更多>
澳洲 英文 用語 在 【澳式英文】搞懂澳洲英文/俚語,來澳洲打工度假必學當地用語 的相關結果
是澳洲人最具代表性的打招呼方式,而澳式發音是發音為[gəˈdeɪ],而mate代表的是夥伴、兄弟的意思,非常口語化的用法,現在最常聽到的澳式英文問好就是G'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