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殘忍有很多面,其中最讓人脊背發涼的,就是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從來就沒有什麼懶洋洋的自由,真正內心嚮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
對於成功者來說,自律已經融入了血液和骨骼,成為身體和靈魂的一部分。他們在自律中超越自我、慢慢成就自我。他們的自律不是被迫的,他們在自律中找到樂趣和意義,自律是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取自《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
各位朋友,還有每天經歷勞動節的媽媽們,早安,母親節平安:
接在設立界線之後,我想拿萬特特的書作為例子。還沒參與贈書活動的朋友,可以點連結參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81062349754318/
萬特特花了很多力氣談拒絕,我在直播裡面舉了不少例子,盡是血淚。可是,我想透過文章,再凸顯這本書的另一個特色—作者萬特特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女性。
「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20到30歲這段時間,很多人渾渾噩噩就錯過了。這段時間正在社會扎根,正在關係中浮沉,正緩緩地累積經濟獨立、情感獨立的資本。所以談自律、談愛自己,都是這個年紀很接地氣的議題。
可是,這個階段沒把握,30歲以後,不管進入家庭,或者腦力、體力開始衰退,我們沒有離開關係的勇氣,我們還沒抓住自己的核心價值,我們就容易開始覺得哪裡不對勁,卻又難以抽離。於是一退再退,於是步步妥協,沒看到期待中的海闊天空,卻感覺自己快要翻倒在陰溝。
他人不會因為我們的妥協與順從,就還給我們尊重!
萬特特熱愛自己的生活,對操之在己的事上心、動心,於是活出了屬於這個年紀的光彩。她提醒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自己,得要保持清醒的覺知才行。
在媽媽這個職務開始之前,請記得多擁抱自己!
祝願您,活在滋養的關係裡,別拿年紀來限制自己!
*********************************
一個人的自律來自他的自尊
【文/ 萬特特】
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釐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連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
每年冬天,都會找時間和朋友一起去三亞度假。
有時是幾天,有時是一週,說是度假,其實每天差不多就是無所事事。每天昏昏沉沉睡到中午才醒,滑一會兒手機,跟朋友聊幾句八卦,然後爬起來填飽肚子。下午我們坐遊艇在海上航行,天空藍得格外清澈,遠處的海和天連接在一起。
遛達,閒逛,看人,看海。
小島上有高聳的椰子樹和各種喚不上名字的灌木叢,陽光熾熱,空氣裡夾著陣陣熱浪,襲擊在每個人身上。女孩們往身上塗防曬霜,有人躲在屋子裡享受空調、無線網路、西瓜,也有人拿出了筆記型電腦。
有朋友叫他一起下海游泳。他嘴上應著「你們先去,我一會兒就到」,手指卻在鍵盤上一刻都沒有停。
我走過去輕聲問:「有事嗎,要不要幫忙?」
「也沒什麼,我要把今天寫好的稿子整理好傳過去,不然編輯那邊要等急了。」
「你沒有跟他們說你在度假嗎?」
「沒有,而且我不習慣整天無所事事,只有每天完成當日寫稿量,我心裡才踏實,才能心無顧忌地放鬆,不然總覺得心裡沉沉的,玩不痛快。」
說完,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他對自己的管理能力讓我吃驚。反觀我自己,沒寫完的稿件,沒做完的工作,沒有看完的書,沒有背牢的單字……簡直無地自容。
的確,我們沒有完成的那些事,並不如我們放棄的那麼輕鬆。我們在偷懶的時候,也並非心無旁騖地玩耍,心好像被懸著。
從來就沒有什麼懶洋洋的自由,真正內心嚮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也從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堅守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楚主次,分得清什麼是本職,什麼是玩樂。自我放縱帶來的負罪感,讓我們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
這位朋友的事,讓我想到在報刊上,看到過小說家嚴歌苓在採訪中被問到作品高產的原因。
嚴歌苓坦言自己每天堅持寫作兩個小時。哪怕是與家人和朋友出去旅行,也會寫作。因為旅行帶著電腦,常常需要找能坐下的地方寫字。在做出遊計畫的時候,別人關心景點是否有看頭,而她關心的則是路程會不會過遠而影響到自己今天寫作。
朋友打趣問她:不寫會死嗎?她苦笑說:不寫會死。
她說瞭解她的朋友,慢慢地不再約她一起旅行,約她去旅行的,必然接受旅途中也帶著寫作欲望的她。
嚴歌苓坦言,對於自己來說,寫作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欲望,不寫的話,就好比一天裡缺了一頓飯或一個覺。
除了從不間斷地每天堅持寫作,她還保持著健身的習慣,比如跑步和游泳。
這樣便不難理解,年過五十歲的她依舊身材窈窕,面龐清秀,並保有旺盛的創作力。
社會的殘忍有很多面,其中最讓人脊背發涼的,就是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對於成功者來說,自律已經融入了血液和骨骼,成為身體和靈魂的一部分。他們在自律中超越自我、慢慢成就自我。他們的自律不是被迫的,他們在自律中找到樂趣和意義,自律是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自律,也是一種自珍,你用珍愛自己的力量塑造出的品德,像一件藝術品般散發出迷人的光芒,沉默無語也會被別人奉若珍寶。
自律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論文通常都是在deadline來臨時,匆匆忙忙熬幾個晚上才拼湊完成的。在這之前,是逍遙地看劇打遊戲,約會逛街。
想起大學時,每逢期末就兵荒馬亂。都是直到真正考試的前幾天,才開始死趕活趕地複習。將原本充裕的時間,洋洋灑灑地浪費在無數件沒意義的事情上,才不得不起早貪黑臨時抱佛腳。
可是也有人,要求自己從不曠課早退,輕鬆修滿學分。每天兩三個小時的自習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複習資料應對考試。這便是自律帶給他們的自由,平日裡不拖沓和律己的品質,會為自己節省下大把的時間。
網路上有段很熱門的話: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地做好本職工作。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在文章底下留言的人,無一不在哀號:膝蓋中箭。
沒有自制力的人,總是覺得時間還有,偶爾偷個懶做點別的並不影響大局,直到期限逼近時才亂了陣腳,才意識到自己過高地估計了自己hold住場面的能力。
你看,若是在該出力的環節,你攜帶著懶惰落荒而逃,日後一定有加倍的苦頭,讓你補上。
春天偷的懶,秋天很難還上。當你沒有把時間利用好,時間便會懲罰你。當你提前透支了過多的安逸與享樂,最後追逐而來的、加量的焦慮與崩潰,便是你應得的報償了。
這樣的經歷你有嗎?
為減肥下載的運動APP,你從來沒有打開過。為英語考試買的字典,翻了幾頁後便被你閒置。你銀行戶頭裡的餘額已經寒酸得可憐,卻用大把的時間追劇。你也想健身、閱讀,做個靈魂有香氣的人,偏偏窩在沙發上滑滑手機看看臉書感覺更輕鬆。
是啊,年輕的時候,我們捨不得讓自己受苦。總以為來日方長,現在偷個懶也沒什麼。
可是慢慢地,你覺得每個人都比你幸運,只有自己最倒楣,你發現混沌和喪氣成了自己生活的常態,始終不見好轉,你對命運充滿怨懟,嚷嚷著它欺負了你,把溫柔相待都給了別人。
在你的工作量一拖再拖,心裡還安慰自己「反正工作永遠也做不完,明天再說嘍」的時候,有人在積極尋找創意靈感;在你聊天八卦購物絕不錯過的時候,有人在為明天的會議認真準備著簡報;在你下班後無用的聚餐也是場場不能落下的時候,有人一邊健身一邊思考銷售群體的需求……
你羨慕身邊比你優秀、比你有錢、比你厲害的人,覺得他們總是隨隨便便就擁有你想要的東西?其實,你羨慕的生活背後,可能有你吃不了的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事無成的人,必然有一個不自律不自省的人生旅程。
我們從前說,當學生真好,有人催促著你快點往前趕,一個階段過去了,下個階段接上來,像沿著鐵路走,不怕迷路,還有準確的列車時間表。
成年了以後,才明白真的一切靠自覺。
要不斷給自己定下目標,不能太低,否則無聊,不能太高,不然活得會很頹喪。在躊躇滿志和自我否定中搖搖擺擺,到處都是懸崖,稍不注意就往下坡溜。
動不動就感嘆時間太快,機遇的車四處嗖嗖亂開,搞不好就一輛都沒趕上。
山本耀司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堅守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在向樂觀、自律、成功這些可以讓你上升的東西繳械投降後,人生的複雜程度大大地增加,遠超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人才茫然、恐慌。
在紛擾的世間,我們會面臨很多誘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如果缺乏定力和遠見,不懂得約束自己,生活的方向就很容易失控,以致隨波逐流,迷失自己,成為受外在牽制的奴隸。
我知道,這一路你總要面對迷茫和喪氣、誘惑和牢籠、荊棘和野獸。
但我希望你能記得,自律是你最好的武器,殺妖斬魔,開山闢路。不讓自己放縱生活,堅持一些讓自己越來越好的習慣。
你只管好好管理自己,剩下的交給時間。它會淘汰那些對你無限制寬容的人,這是最公平的。總有一天,你日積月累的力量,會帶給你他人望塵莫及的光環。
人生呀,總該是先苦後甜的。倘若一下子把生活的蜜罐打翻,傾倒在黏膩的甜蜜裡,那等待我們的,必定是甜味盡散後,難以承受的酸澀苦楚。
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釐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連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
以上文字取自
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78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50的網紅魏暉倪Nin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魏暉倪Nini 全新編曲的『今年夏天』 更象徵揮別過去、迎向未來 整齊的搖滾架構,透露出暉倪縝密的思緒 澄澈穿透的聲音,精準的情感表達 無論是軟語、竭力、吟詠或高亢 暉倪都有一股經歷成長後的從容自若 唱出她對展開全新生活的期待 - 魏暉倪嶄新出發 !! 畢業歌曲『今年夏天』,送給即將踏出校園,...
「澈見電腦版」的推薦目錄: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陳雪 Facebook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魏暉倪Nini Youtube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APP操作教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pc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直播、讚頌永恆、澈見電腦版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直播、讚頌永恆、澈見電腦版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Youtube 電腦版app = gogoro 感應解鎖 - Ig 限時動態觀看紀錄 ...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Youtube电脑版安装~ powerpoint 中文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youtube 電腦版下載[2021年最新]YouTube影片/音樂下載方式總 ...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m youtube com 电脑版| 「m.youtube.com」に関するQ&A - Yahoo ...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電腦版| 指考準備dcard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Https m youtube com 电脑版. 嘰哩咕與女巫完整版 的評價
- 關於澈見電腦版 在 Youtube 電腦版app 的評價
澈見電腦版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2017年9月12日下午,曲全立導演耗時十載拍攝的臺灣首部3D紀錄片《美力台灣3D》在臺北市信義威秀影城舉行媒體試片,我有幸受邀而先睹為快。
曾於2013年獲得「世界3D大獎」肯定的曲導果然名不虛傳!這部電影所呈現的3D效果,是我所看過的3D電影裡最有感覺的!工匠打鐵時四濺的火花就像是要噴到我的身上!漫天飛舞的蝴蝶和悠遊海中的魚兒,彷彿躍出了銀幕穿梭於戲院裡,感覺我只要伸手便能摸到他們,而一根根舉向鏡頭的雞毛撢子,更是讓3D的體驗達到極致,令人讚嘆不已!
映後,我向曲導以及為此片撰寫劇本及擔任旁白的小野老師表達我的感受時,提到「80分鐘的片長讓我感到意猶未盡!」小野老師聽到後像是鬆了一口氣地說「那就好,我還擔心你們會坐不住啊!」小野老師,您多慮了,我已經在期待續集了!
最後,我要感謝曲導,不光是因為這部電影以3D技術紀錄了臺灣許多瀕臨消逝的傳統職人技藝與難得一見的大自然美景,還有您開車走遍臺灣偏鄉巡演3D電影(至今已到過328個鄉鎮,繞行臺灣123圈,在超過1000所的學校及弱勢機構播映過),讓更多的孩子們得以觀賞3D電影,點燃他們心中更多的夢想!
謝謝你們!加油!
《美力台灣3D》偏鄉巡演計畫:www.formosa3d.com
片名:《美力台灣3D》Formosa 3D
導演:曲全立
聯合出品:吉羊數位電影有限公司、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上映:2017年12月22日
片長:78分鐘
級數:普遍級
電影粉絲頁:美力台灣 Formosa
《劇情大綱》
台灣,一個美麗的小島。在這個島上,有高聳入雲的山脈,有湛藍清澈的海洋,在山林和海濱之間還有辛勤工作、永遠保持笑容的人民。《美力台灣3D》在近十年間,走遍台灣的每個角落,從山林拍到海底,從鄉村拍到城市,不但有令人驚嘆的美麗自然景觀,更記錄下超過百位傳承台灣傳統民間工藝的國寶級工匠。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是這些單純而深刻的工匠精神。導演曲全立運用最先進的3D技術,知名作家小野獻聲相挺、一手包辦全片旁白,金獎常勝軍鍾興民量身打造的電影配樂,《美力台灣3D》巧妙地將台灣的自然風貌與匠人代表的文化底蘊結合在一起,在八十分鐘之內,帶領觀眾走入前所未見的,不一樣的美「力」台灣……。
《美力台灣3D 緣起》
只是一個單純的念頭:做,就對了!台灣影史上首部3D紀錄片《美力台灣3D》隱藏著一段導演曲全立與他的團隊們,走了將近10年,至今都仍然沒有走到盡頭的浪漫旅程。說它浪漫,其實也不太浪漫。《美力台灣3D》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幅畫面,都是揮灑汗水、燃燒熱情所留下的結晶。
從澎湖外海到中央山脈之巔,從滿眼青翠的農村到大廈林立的都市叢林,曲全立在影片中記錄下了台灣這個小島上多采多姿的各種自然與人文風貌。宛如火花要飛濺到面前的打鐵製劍傳統工藝、深海中就像要游到你眼前的五彩熱帶魚、陽光下在綠葉間拍著翅膀的紫斑蝶...《美力台灣3D》捕捉住了每一個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以獲得大獎肯定的國際級技術,呈現出你意想不到的台灣之美。再加上知名作家小野親自跨刀撰寫腳本,並且以充滿情感的嗓音為本片配音,更為《美力台灣3D》增添了無法替代的厚度。
從2008年起,在全台灣沒有一個人知道「3D」為何物的情形下,獨自摸索3D拍攝技術,從辦公桌上的藥罐子、簡陋的紅藍雙色眼鏡做起,甚至連吃了3個月暈車藥,只為了揣摩3D影片剪接時難以捕捉的空間感,土法煉鋼、一步一步累積出他的3D世界。從自然景觀開始,再延伸到台灣各鄉鎮傳統技藝工匠,曲全立在將近10年間拍下了檔案容量超過400T、很可能是全台灣最大的3D影像資料庫。曲全立說,一開始真的不知道這些影像拍下來之後能做什麼,也看不到市場在哪裡,「真的就是靠著一股熱情,因為喜歡,就這麼做了」。
曲全立先後利用這些影像,推出台灣第一套高畫質藍光DVD「世紀臺灣」(2008)、在公視高畫質頻道播出的「來自臺灣的明信片」(2009),以及「3D FORMOSA」系列影片「海洋篇」、「建築篇」、「地質篇」、「生態篇」、「人文篇」(2010)等作品。2009年,曲全立大膽挑戰嘗試拍攝了全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人實拍的3D電影「小丑魚」,隨後更在2013年與李安一同獲得有3D奧斯卡之稱的「世界3D大獎(Creative Arts Award)哈樂德獎(Harold Lloyd Award)」。
就在「小丑魚」在院線上映之後,曲全立突發奇想,決定把3D「小丑魚」帶到台灣許多偏鄉學校,讓平時難以接觸外界的偏鄉兒童,也能欣賞到最新科技的影視娛樂。他帶著自己的團隊,扛著遠從國外飄洋過海訂回台灣的放映器材,「小丑魚」跑遍全台灣30多個學校,儘管歷經許多波折,有時還被誤以為是要到學校推銷教材的詐騙集團,但影片放映時孩子臉上的笑容,總能帶給曲全立無限的滿足。
也正因為喜歡看到孩子的笑容,曲全立決心要持續用3D影片與孩子們溝通,為這些孩子們打開一扇不可能的窗。於是在歷經「小丑魚」播放器材損毀,無力維修的窘境之後,曲全立仍然決定在2013年賣掉當時的工作室,把所有資金用來繼續推動「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計畫。
直到現在「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已經走遍22個縣市、328個城鎮、1000多學校、100多間弱勢機構,一共累計1257場演出。而3D車的里程數123375公里,可繞行台灣123圈,甚至最遠到達完全沒有放映資源的蘭嶼,累計觀眾超過十萬人。曲全立每年都必須為行動電影車下鄉巡迴計畫募款,數字高達新台幣一千多萬。而過程中播放與拍攝的一系列影片,也就形成了如今台灣影史上第一部3D紀錄片《美力台灣3D》的前身。
問:為什麼選擇拍攝工匠?
答:我拍完「來自台灣的明信片」後,發現如果片子裡面有「人」,可能會更精彩。所以當我對3D有一點心得之後,從2009年就開始挑戰拍人。其實拍人不是我拿手的,但是我當過綜藝節目外景攝影師,經驗是有的,也受過很多業界人士的肯定,所以我想,還可以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時我們在日月潭拍蛇窯做陶的老伯伯,他用一條一條的陶土,以手工做甕。我們一面拍,他就很沒耐心催我們「好了沒啦」,很好玩,他一煩,我們就要派代表去陪他抽菸。那時候九二一大地震已經過了幾年,蛇窯重建了,老先生打著赤腳在那裡夯土,自然光灑下來,他臉上的皺紋清晰可見,我在現場都激動得想哭。
我在大陸工作的時候,經常告訴大陸朋友,台灣的價值就是片中的這些工匠,還有他們的精神撐起來的,台灣有這些人,就是底蘊,只要有他們的精神在,台灣就不會垮。你看像北港朝天宮,就在朝天宮方圓五百公尺之內,有多少工匠圍繞著它生存,文化就是從那一座廟宇開始向外輻射出來,但是像這樣細膩的生活底蘊,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呢?我希望《美力台灣3D》能夠開啟觀眾的視野,讓大家很自然地,置身在最美、最貼近真實的台灣文化當中,進而可以讓你去思考,你還能為台灣多做一點什麼事。
在《美力台灣3D》裡面我拍的這些工匠,我覺得他們就是最自然、真實而質樸的台灣精神,他們靠著一雙手撐起整個台灣。比如說片中那個做竹籠的年輕人,他曾經也想過要去都市工作,但是無法適應,所以又回到鄉下,跟爺爺一起做竹籠,一開始他說也覺得很煩,可是後來漸漸做出趣味,那就是他「懂了」。還有那對做香的父子,我們在那裡拍的時候,爸爸一直「ㄉㄧㄤ」兒子,但是背後都是愛,是喜悅。我們要走的時候,他們還送我們鹿港最好吃的包子,還有一大堆香
你看他們做的事情,好像都很簡單,可是不簡單的是,他們如何把這些很簡單的事做了一輩子。這也是我最佩服的地方,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如果可以把核心價值回到這一點上,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整個台灣就會不一樣。
《關於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巡演》
「一部能夠展開雙翅的廂型車,伸展開後,不是能夠飛行的語意,而是一屏黑黑大大的螢幕。孩子戴上一副『駭客任務』裡的眼鏡,按下開關,台灣的珊瑚礁、紫斑蝶、海底世界全部都映入眼簾,活生生地飛舞在面前,彷彿伸手就可以抓住眼前的那份顫動。這是一部能夠施展3D魔法的行動電影放映車!」——TVBS【善耕台灣】
2002年,曲全立35歲,他的腦中被檢查出長了一顆拳頭大小的腫瘤,當時被醫生判定不開刀的話,只剩下半年不到的性命。曲全立冒險開刀之後,也還是留下了半聾半盲、顏面神經麻痺的後遺症,而且更被警告,很可能在十年之內會舊病復發。曲全立因此對於生命有了全新的看法,他開始認為開刀之後的生命,都是他「撿回來的第二條命」,他必須更加珍惜,更加努力,把握時間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就在曲全立獲得「世界3D大獎」之後沒多久,他受邀在TED發表演說,當時他一邊與台下聽眾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腦瘤開刀後的心路歷程,一邊也在思考,如何利用3D為更多的孩子帶來歡樂。就在演說結束之後,他靈光一閃,決定推出「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巡演計畫。
其實曲全立本來打算等到退休後,理想狀態是有錢又有閒的時候,才輕輕鬆鬆地跟太太兩個人,開著車子一邊玩一邊放電影給孩子們看。但是就在那一天,曲全立突然明白,自己的生命如此寶貴,為何要等到不知何時才來的「退休之後」?現在,就是現在。曲全立決心要提前實現他的夢想。他要讓住在海邊的孩子,看到台灣山林的秀麗雄偉,也要讓住在山上的孩子,看到台灣的海洋蔚藍廣闊。他更要讓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們,對於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這塊有如母親的島嶼上深厚的文化底蘊,產生無法替代的情感。
然而這件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首先「3D電影行動車」這件事情就沒有人做過。曲全立拿著自己畫的設計圖,跑遍台灣大小車廠,沒有人願意配合他的想法,不計成本協助他打造一輛足以符合3D電影播放,又能同時上山下海的「變形金剛」。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車廠,承諾「可以試試看」之後,許多一開始表示熱心、願意支持的單位,在曲全立真的需要資金協助時,又臨時推說「預算不足」。最後反而是靠著許多多年老友情義相挺,再加上曲全立自己心一橫,把相當於「起家厝」、使用多年的工作室給賣了,才湊足了銀彈,開著由完全台灣本地黑手打造的「美力台灣3D電影行動車」正式上路。
曲全立經常自嘲,「總有人說,會做『美力台灣』的人,不是瘋子,就是『頭殼壞去』。剛好我兩者兼備」。曲全立喜歡指著自己後腦勺長長的疤痕,取笑自己真的是「頭殼壞去」。在他熱衷於3D拍攝技術,而推掉收入豐厚的商業案子的時候;在他為了推動「美力台灣3D電影行動車」而賣掉工作室的時候,總有朋友說「誰來救救小曲?他瘋了!」但是聽在曲全立的耳朵裡,他反而覺得這些話都是最好的「讚美」。
曲全立說,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對我來說,現在已經是撿回的第二條生命,我一路衝,一路往前進。能否活過下一秒,自己都不知道,能給偏鄉小朋友或給更多人看到3D,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幸福和鼓勵。」在曲全立心中,時時刻刻都有一種急迫感,「有些事情,我們必須即時把握去做,我們必須不斷努力去記錄。因為我擔心...如果有一天,這些美好的地方消失了,該怎麼辦?」
《關於美力台灣AR》
在「美力台灣3D電影行動車」上山下海之後,曲全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引進最新的AR(擴增虛擬實境)技術,自主研發出「美力台灣APP」,結合大量台灣相關影像素材,透過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掃瞄之後,原本平面的照片,瞬間就能轉變成動態影像,就像《哈利波特》電影裡出現的「預言家日報」一樣。
曲全立喜歡在巡演期間,偷偷在小朋友面前展示「美力台灣AR」,每次都會得來孩子們又驚又喜的反應,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直說「嚇死了嚇死了!」但更多時候,孩子們會纏著曲全立問:「為什麼?這個照片為什麼會突然動起來?」曲全立說,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他就是想創造這種時機:「當孩子問你『為什麼』的時候,就是他最想學習的時候。」曲全立希望,除了「美力台灣3D電影行動車」巡演之外,他也能夠利用「美力台灣AR」APP,更加縮短城鄉差距,為孩子們擴展更寬廣的視野。
未來曲全立也計畫結合實體書籍,集結30-50張以台灣為主題的照片,出版《美力台灣AR魔法書》。平時打開閱讀就是普通的書籍,但如果搭配「美力台灣AR」APP,就會變成一本有聲、有色、會動的高科技魔法書。不只服務偏鄉小朋友,更能夠讓每一個對台灣有感情、有興趣了解的人,更加親近這塊土地的美。他也期望能夠透過AR魔法書的跨界應用,籌措巡演經費,讓偏鄉巡演之路走得更長遠。
《導演曲全立與吉羊電影》
曲全立於1967年在基隆出生,畢業於基隆商工電子科,陸軍樂隊退伍後,進入傳播公司工作,從攝影助理開始,歷經攝影師、外景導演等工作,也拍過卡拉OK伴唱帶、MTV、廣告等。曾經參與過的綜藝節目例如90年代當紅的「金曲龍虎榜」、「強棒出擊」、「百戰百勝」,MTV作品包括周華健、梅豔芳、張清芳、崔苔菁、高明駿、殷正洋等天王天后,早期剛出道模特兒時期的舒淇也曾經是曲全立鏡頭下的MTV女主角。2008年開始投入3D世界,曾獲多項世界大獎,被譽為「台灣首席3D導演」。
1994年,曲全立創立「吉羊廣告有限公司」,並在2009年更名為「吉羊數位電影有限公司」,正式轉換跑道以數位影像與3D攝影技術發展為主,從無到有,胼手胝足建立起台灣最早的3D立體影像技術。重要作品包括台灣第一部真人3D實拍電影「小丑魚」、台灣第一部3D生態時拍短片「庫克任務」、2010年上海世博台灣館以18台投影機打造出的360度立體影片「台北的一天」,以及2017年推出的台灣首部3D紀錄長片《美力台灣3D》。
曲全立獲獎紀錄:
2015年度韓國釜山電影節3D KIFF最佳影片
2013年世界3D大獎(Creative Arts Award) 哈樂德獎(Harold Lloyd Award)
2013年金鐘獎創新技術獎
2012年度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3D影視作品獎最佳獎
2012年度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3D影視作品獎最佳獎
2012年度3D影視作品獎優秀獎
2012年度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組委會兩岸交流優秀電視作品獎
曲全立歷年作品:
S3D系列
2009年/《酷客任務》/臺灣首部3D生態實拍電影短片/導演
2010年/《小丑魚》/臺灣首部真人3D實拍電影/導演
2010年/《臺北的一天》/上海EXPO臺北館 360°S3D立體環景電影/侯孝賢監製
2011年/《追夢3DNA》/五月天/立體電影S3D技術總監/3D導演
2011年/《重返島給納》/立體電影S3D生態紀錄片導演
2011年/《臺北市花卉國際博覽會》/S3D立體影片/導演
2012年/《奇幻海底森林》/S3D紀錄長片/監製/導演(亞州首部3D海底微距紀錄片)
2012年/《愛上花仙子》/S3D紀錄長片/監製/導演
2012年/《愛上藍色珊瑚礁》/ S3D紀錄長片監製/導演
2012年/《3D臺灣動影之旅》/ S3D紀錄長片/監製/導演
2012年/《3D一筆字》佛光山星雲大師S3D紀錄長片/監製/導演
2012年/《青空》臺北藝術大學/立體電影S3D技術指導
2013年/《3D發現瑰寶秘境》/消失的百工系列/監製/導演
3D FORMOSA系列;
2010年/《陶茶篇─請用茶》(Please Drink Tea)/導演
2010年/《海洋篇─海洋之夢》(Ocean Dreams)/導演
2010年/《建築篇─歷史起立》(History Stands Out)/導演
2010年/《地質篇─腳下的秘密》(Secrets of the Ground)/導演
2010年/《生態篇─蝸牛散步》(A Snail’s Way)/導演
2010年/《人文篇─神人之間「官將首」》(Guan Jiang Shou)/導演
紀錄片:
2008年/《世紀臺灣》/臺灣第一套高畫質藍光DVD/導演
2009年/《來自臺灣的明信片》/公視Hi-HD高畫質頻道/導演
2017年/《美力台灣3D》/3D紀錄長片/導演
電視劇劇情片:
2003年/《美麗的歌》/導演/大愛劇場8點檔
2005年/《香草戀人館》/導演/ TVBS偶像劇
2005年/《觀世音》/導演/人間衛視
2006年/《貞愛人生》/導演/大愛劇場8點檔
2008年/《幸福的抉擇》/監製/ TVB年度大戲
2011年/《真的漢子》/導演/壹電視
動畫:
2012年/《佛陀的一生》/監製/導演
2014年/《貧女一燈》/4D動畫影片/監製/導演
澈見電腦版 在 陳雪 Facebook 八卦
和紀大偉認識是1995年吧,早在我出書之前,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作家朋友,我們在女書店的島嶼邊緣編輯會議上見面,知道彼此不久前都才剛參加了一個小說新人獎,兩人都入圍,也都沒得獎,並且我們兩的小說寫的都是「女同志」。
猜想命運是當時就將我們以及「同志文學」連結在一起了,我不記得當天我們說了什麼,倒是當場交換了電話號碼,我幾乎是一回到台中就給他打了電話,此後展開了我們長達二十多年「超越時空」的友誼。
記憶裡總是在寫信或打電話,我們一直保持著距離,不管是他人在台北而我在台中,或是他到了美國而我在台中、或台北,早在還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我們就寫信打電話,我開始使用電腦以後,就時常寫信給他,伴隨著我四處賣衣服、送貨、各種營生的同時,夜裡寫小說的時間,有一小段時光,我總是在「寫信給紀大偉」,感覺上談戀愛也沒有這麼認真寫信,所有關於寫作、生活、愛情、或者各種亂七八糟難以向他人訴說的事,我全都寫給他看,當時我的生活裡充滿了債務、手錶、支票跳票危機、各種龐雜的勞力工作,即使我已經出版了兩本小說,然而那與我現實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沒有跟「紀大偉」聯繫的時光,我根本就只是一個工人而不是一名作家,沒有任何事可以讓我相信自己是個作家,還可以繼續寫作,他的名字以及他這個人的存在,象徵著「文學」與我的微弱關連,記憶最深是一次公司面臨跳票危機,我求助無門,硬著頭皮打電話給大偉,開口跟他借了幾萬元,我從沒想過自己會這樣做,大概是不這樣的話就只好去跳河或賣身了,我記得大偉回答我,他想了一下他願意借錢的名單,「名單很短」他說,「但是覺得你開口不可能不答應你。」
當時他救了我一命。
當然比起借錢,我們之間還有更為緊密或重要的連結,都發生在時光的流裡,大偉是什麼情緒都不表達的人,讀他的信通常也要反著讀,才能讀出言外之意,他到美國讀書之後,我因為藉口去看他,有了人生第一次到美國的經驗,那次的旅行影響我甚為深遠,因為他我認識了兩個至今仍為至交的好友Y與M(他們也是我的救命恩人),談了一場毀天滅地的戀愛,也是因為那趟美國行,有機會遠離家人與家鄉,才因此才開始寫作<橋上的孩子>,並下定決心要辭掉工作專業寫作。
剛到台北的幾年裡,我有嚴重的「憂鬱症」,精神狀況可說時常處在發瘋邊緣,那時可以讓我不跳樓自殺的,就是靠著不斷寫小說,以及寫一封又一封長而亂的電子郵件給大偉與Y和M,那個四人的群組信是我救命的繩索,即使他們都遠在美國,鞭長莫及,那時我生活裡什麼依靠也沒有,貧窮、錯亂,命懸一線,我什麼事都告訴他們,好像只要還可以寫寫寫,我就能夠逃過死神召喚活下去。
那時大偉已經在準備現在讀者所即將看到這本「同志文學史」,雖然他並沒有明說,但各種信件裡,他總是提到他在什麼地方讀到那個小說裡有什麼樣的同志書寫,他做什麼都瘋魔,非得研究到徹底,我記得他信裡問我有沒有讀過郭良蕙的<第三性>,我說沒有,他立刻到圖書館影印越洋郵寄了一本給我。
許多細節的討論我都不記得了,記得的是那時我在熱線當義工,有時開會到一半,會接到他打來的越洋電話,電話理我們一律嬉笑怒罵,每句話都是玩笑帶過,然而那段時間,我們兩各自因為寫作、現實的困難都很辛苦,那些開玩笑的句子背後每個字都藏著難以說出口的困擾與痛苦,我猜想,那些電話也埋藏著後來爆發出這一個重要史料整理與書寫的基底。
一個史觀的建立不是書寫的這十年,而是開始觀看、整理、思索的整整二十多年,雖然我還沒看到書的內容,但光是看著那些非常紀大偉風格的「目錄」、詞條、小標題,我不免會心一笑,卻也像心臟被拳頭打中了似地,大嘆著:「你真的寫出來了!」龜毛如他,這樣一本書的完成會是多少自找苦吃、自己撞牆,外人難以察覺的苦工在裡頭,我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即使後來各自忙碌,我們早已沒有那樣瘋狂地寫信講電話,甚至密切的來往,然而年少的時光種下的印象,以及我對他做學問、寫文章與「為人處事」的瞭解,那看似厚重的書甚至無法完全傳達他這二十年來為此付出的代價,他一如往常地舉重若輕,還是交出了如此厚重的作品,我們能看到的是冰山一角,這是「滴雞精」等級的史書。
我彷彿看到二十年的時光在眼前流轉,大偉一如往常地,瘋狂、專注、堅持,讓我非常感動。
大約有十年時光我作為「同志文學」的一名逃兵,等我已經到了中年,見山又是山,也無須再逃避了,我彷彿才又深深地理解,那曾經是我必需逃離,以及逃無可逃終究會留下的,所謂「同志文學」這個台灣的發明,這像是緊箍咒一樣的一個名詞,也是理解我們一整個世代精神核心的一種方式,確實必需要有人帶著更為清澈、宏觀,且棄而不舍的精神將這些作品從龐大的書海之中耙梳出來,告訴我們箇中原委,還可以如何去看,如何去解讀,那屬於歷史、性別、政治,作品背後影響更為深遠、各個世代的LGBT的生命如何展現在文學之中,而可以做這件事的人,除了紀大偉,我想不出有第二人。
我要鄭重向我的讀者們推薦這本書<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祝福紀大偉,並紀念我們「綿延不絕」的友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1630?loc=P_002_086
澈見電腦版 在 魏暉倪Nini Youtube 的評價
魏暉倪Nini
全新編曲的『今年夏天』
更象徵揮別過去、迎向未來
整齊的搖滾架構,透露出暉倪縝密的思緒
澄澈穿透的聲音,精準的情感表達
無論是軟語、竭力、吟詠或高亢
暉倪都有一股經歷成長後的從容自若
唱出她對展開全新生活的期待
-
魏暉倪嶄新出發 !!
畢業歌曲『今年夏天』,送給即將踏出校園,踏入未知的人,希望能再次陪伴所有莘莘學子的心!
六年前,因為「今年夏天」這首歌,讓大家認識了這個坐在電腦前唱歌的女生。剛畢業,覺得終於可以用力做夢了,但在踏上了社會的時光軸,曾經校園裡那個眼中閃著光芒、勇敢自由的自己,卻漸漸地失去了方向。現實壓力下,似乎每個人都容易忘記自己是這個世界獨特而美好的存在,唯一還可以堅持的是保持真誠。
六年後,重新詮釋的「今年夏天」,獻給每位畢業生,請記住現在這個滿懷夢想、勇敢的你,會是未來的自己最大的後盾。也帶大家認識一個不一樣的魏暉倪,在重創後重生,在迷茫中找回初心的魏暉倪。
-
《 各大數位平台》 熱播中
🎧 (台灣) KKBOX: ► https://kkbox.fm/Oa29VL
🎧 (台灣) MyMusic:► https://bit.ly/2snt6hI
🎧 (全球) Spotify:► https://spoti.fi/2xvM2jw
🎧 (全球) iTunes:► https://apple.co/2soyUYp
-
詞曲:魏暉倪 編曲:吳俊毅
一樣的夏天 不一樣的情節
平凡的鐘聲 不平凡的想念
年輕像一場 瘋狂的表演
炙熱的心 不輕易妥協
回首這些年 你一直在身邊
青春的歲月 任性而耀眼
目光裡有著 天馬行空的夢
徬彿你和我 都在倒影中
今年夏天 波斯皂莢黃爭豔
美好畫面 難以忘卻
怎麼捨得說再見
每一個昨天 謝謝你帶給我的甜
擦乾眼淚 勇敢向前
回頭再看你一眼
漫步在 回憶肆虐的校園
我的心 止不住 想起你的笑靨
《MV幕後團隊》
導演:蘇家弘
企劃:林宜慧
攝影師:潘長緯
燈光師:孫義衛
梳化:洪佳淇、洪佳佳
攝影助理:林雨生、林宛萱、盧怡誠、薛慧定、翁祺仁
場務:陳雨鋅
道具:林坤毅、陳薇竹
吉他手:林慧如
double bass:郭任瑋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enrmeini/
IG:https://www.instagram.com/renrmeini/

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直播、讚頌永恆、澈見電腦版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澈見幸福電腦版」直播功能,全新上線! 只要4步驟,就可以在大螢幕看直播,享專注聞法體驗: 1.下載安裝(更新) 澈見幸福電腦版(https://17up.luciditv.app/home) 2 ... ... <看更多>
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直播、讚頌永恆、澈見電腦版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澈見幸福電腦版」直播功能,全新上線! 只要4步驟,就可以在大螢幕看直播,享專注聞法體驗: 1.下載安裝(更新) 澈見幸福電腦版(https://17up.luciditv.app/home) 2 ... ... <看更多>
澈見電腦版 在 澈見幸福APP操作教學 - YouTube 的八卦
此教學的部份包含有如何下載APP以及註冊帳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