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影片來了。我在演講中談到AI時代的三個想像圖:1)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2)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3)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演講全文如下:
【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全文】
謝謝台灣大學邀請我參加今天的盛典,能和全台灣最頂尖的一群畢業生,以及各位的家人、親友齊聚一堂,分享你們的喜悅,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我要向所有的畢業生表達祝賀,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還記得34年前,我跟各位一樣坐在大學畢業典禮台下。當年的我,大學四年,找到了我的兩個最愛。第一個最愛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畢生摯愛,我的妻子。
而今天,不是來講我的初戀,而是來講我另外一個大學期間的最愛:人工智慧,就是現在最火的AI。我最近找到我大學畢業時,申請博士作文,最後我的總結是:「 AI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力的理解。AI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步,我希望加入到這個一個全新但是最能改變世界的科學。」
畢業那天之後的34年,我在AI科研、開發、投資方面不斷耕耘。今天,我很有把握地告訴大家:未來10年的AI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
有什麼證據呢?最近最大的科技新聞就是AlphaGo 打敗人類最頂尖的棋手柯潔。棋聖聶衛平點評:AlphaGo可以說是20段,人類要打贏AlphaGo唯一的希望就是拔掉電源。
AlphaGo只是一個例子,在過去的兩年,AI在人臉辨認、語音辨認都超越了人類。 我們投資的一家AI貸款公司,每筆貸款只要8秒鐘,比人花8個小時還要精確。這家公司成立兩年後,今年將會發放3000萬筆貸款,幾乎超越了所有的銀行。
如果把這些技術和成果往後延伸,我們可以很確定地預測:未來十年, AI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AI將取代人類50%左右的工作。AI會取代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操作員、分析師、會計師,司機、助理、仲介等,甚至部分醫師、律師及老師的專業工作。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富足的豐產時代,因為AI作為我們的工具,將為我們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降低甚至消除貧窮和飢餓。我們每個人也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們愛做的事。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焦慮的迷惘時代,因為AI將取代人類一半的工作,許多人會因為失業,失去原本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而變得憂鬱和迷茫。
接著,我想跟各位分享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三個想像圖:金字塔,魔法棒,和愛心。
首先來想像一個金字塔。隨著AI到來,職場的金字塔結構將會重組。
金字塔頂端的人叫做創新者。AI優化某一個領域的精確度,遠超人類,但是AI是不會創新的。每個理工科系畢業的學生,你們的機會在於創新和發明前所未有的技術。這不只是為了避免被AI取代,也是作為頂尖學府畢業生的責任和機遇。
那些資工系畢業的學生,請不要認為自己必須去面試所有半導體公司,挑個最高薪的工作,請慎重考慮去世界最頂尖學府深造或最頂尖科研公司從事科研。
那些醫學院畢業的同學,請不要只追逐高薪的醫師工作,請考慮做醫學研究工作。因為你有機會延長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這是AI做不了的。這點是我和哈佛癌症醫學院的院長交流時達成的共識。
對於這些有創新能力的同學,我想分享一個我當年讀博士時,我的系主任對我的期望:「在你的博士論文領域,成為世界第一人。」因為他的期望,我放棄了兩個簡單的課題,最後才做出了世界第一套不指定語者的語音辨認。
金字塔第二層是各行業的專家。這包括了各垂直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對於新聞系的同學:雖然我認為大部分記者會被AI取代,尤其是財經新聞、體育新聞AI今天已經比大部分記者寫得更快,更好,而且不會犯錯。但是AI肯定無法寫出比高希均教授更好的經濟評論。雖然AI已經開始寫小說,但是AI肯定寫不出比龍應台更好的散文。對於商學院的同學:雖然AI可以在炒股方面打敗絕大多數電視上的股市名師與名嘴專家,但是AI無法取代我們創新工場對科技趨勢預測和早期投資的眼光。
我想給台下法律系的畢業生特別打打氣:作為律師費用的最高消費者之一,我有親身經歷,頂尖的律師是不會被取代的。雖然重複性的和簡單的律師工作,比如說搜尋資料、篩選證據,甚至梳理辯證邏輯,肯定會被AI取代。但是當我2005年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跳槽訴訟案的時候,我對我的律師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呈堂辯證的絕佳口才、審問對方證人的犀利程度,都讓我歎為觀止。他感染了法官和全場,他的個人魅力完全不亞於電影A Few Good Men裡的Tom Cruise,這是AI永遠沒法做到的。
AI時代,將會是藝術及文化創作者的美好時代,會有更多的藝術家、 設計師、詩人、歌唱家、演員的出現。AI無法做到感性自由的創造。有些人可能已經看過AI可以把一張畫做成莫內的風格,但如果給AI一張白紙,它沒辦法像一個五歲小孩天馬行空地去畫畫說故事。AI不懂美,不懂幽默。有一個識別笑話的軟體,看到它認為有笑點的地方就會說“哈哈”。當我們輸入今天的報紙的時候,他看了每句話都是“哈哈”。我看到很多台灣的創作者和設計師正在文創領域中努力,也有不少在國際上有亮眼的成績,期待你們當中學習藝術、戲劇、音樂等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運用藝術和美學,甚至在文化娛樂領域創業,進一步提升台灣的軟實力。
AI時代,也將會帶給文科生各種希望。前一陣有篇採訪標題:“李開復說文科生的時代來了。”有位大學生看了問我:是不是文科生好找工作了?抱歉,不是的,而是別科的也變得一樣難了!但是進入AI時代,各種文科真的變得各更有意思了。比如說:我們可能一百多年沒有看到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了,但是AI時代,哲學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人能被AI複製,那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心理學也更有意思了,如果AI能解決人類溫飽問題,但是又有那麼多人失業,那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問題怎麼辦呢?同樣的,社會學、歷史、人類學都因為AI可以有好多新課題。
我上個月參加哥倫比亞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有機會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兩位同學聊天,我問他們兩位覺得最有價值的學科是哪一門,他們兩位理工科學生同時回答「當代文明」,居然和當年讀理工的我一樣!如果不是當年這門課,也許我今天只會專注AI技術,而不會考慮到AI對社會的影響而寫下我的新書《人工智慧來了》,更不會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人類的願景。我覺得理科生如果能有人文關懷,未來會有更大的價值,因為AI是無法在做這麼大的跨越的。
以上提到的各種行業機會都讓人振奮,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畢業生只要努力都能爭取到這些機會。但是務實地說,這些金字塔頂層的機會不是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AI大量取代重複性工作的時候,被取代的人怎麼辦呢?我認為工作結構金字塔的基層,80-90%的就業機會將是:人與人之間的服務業,這群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黏著劑:服務、參與、聯繫、情感。這些都是AI不能做的。
當未來人有了更多的時間,人們會希望能有更貼心又有人情味的服務,和真正用心做出來的產品與服務。比如說,餐飲業的從業者會把餐廳的經營收拾工作交給機器人去處理,把時間用來研發更具特色的美食,店主人也更有空能跟上門的客人聊天交朋友。再舉個例子:在中國大陸的家政服務領域,開始有了細分,甚至有些高收入的服務。比如說,上門廚師、按摩師、換季疊衣師、孕婦需要的有:月嫂、育嬰嫂、甚至還有催乳師。
近年我把家搬回台灣後,我特別看好台灣的服務業。比如說:我的朋友朱平創立的肯夢學院,培養的不只是美髮設計師,更是風格生活家,帶給顧客美和快樂。我的大陸朋友發現台灣不但鳳梨酥、牛扎糖好吃,連四川牛肉麵都那麼好吃!最有人情味的。我有一位朋友幾年前來台灣,親身體驗了台灣計程車司機和眼鏡行服務的誠信、專業、友善、可愛、認真。還有一位大陸朋友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在台灣社會擔心台灣競爭力的時候,其實我認為只要走上街頭小巷,感受一下周圍的人情味,體驗一下世界頂尖的服務業,就會發現這就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大家可能在想:服務業值錢嗎?當然值錢!創新工場投資台灣創業者最成功的三個案子不是科技公司,而是服務公司,分別是:“藍領服務”,“快剪”,和“麵包”。我們幫助這三個公司引入大陸市場,都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快速發展。我認為三年內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成為十億美元的獨角獸。
接下來再想像一根魔法棒。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所說的:「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
無論你是否是主修技術,你應該開始把AI視為引領未來的超強魔法,你要用它不斷升級進步,才能在你的專長領域中發光發亮。你可以把AI想像成Internet,我們過去20年的生活體驗已經被網路全盤改造,下一個10年將會被AI改造。這也代表,無論你專長在哪一個領域,都要成為第一個善用AI工具的人。如果你是軟體工程師,你要利用AI工具來檢查和優化程式、甚至編寫新的程式。如果你自己開公司,你要使用AI工具來管理帳務成本,最大化你的變現和利潤。如果你是腫瘤科醫生,你需要用癌症分析和診斷工具,和你一起診斷病人。AI工具和人類的關係應該是1+1=3,如果在100個癌症患者中人類醫生能救70人,AI能救60人,兩者相加也許能拯救80人,人工智慧會繼續進步,未來也許救80人,那時兩者相加也許就能拯救90人。
我觀察到台灣社會有一種被動、推卸、無奈的氛圍。經濟沒有進步是政策的問題,薪資低是企業的問題,房價高是房地產商的問題,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是大環境的問題。那麼,作為在AI時代來臨即將要踏入社會的新血,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去解決困難的問題。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機器很快就能勝過人類的事。不要接受沒有挑戰的工作,對自己設定積極而嚴格的學習目標,選定某個具體領域勤下苦工,成為AI無法取代的人才。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做更有智慧的職涯選擇。不要只追求時下看來很酷的流行工作,選擇能改善社會和世界的工作,選擇能幫助人們而不貶低他人的工作,選擇有同理心和愛心的公司企業,而不加入透過不法獲利壟斷市場的公司。魔法棒在你手上,你必須勇於冒些風險,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揭發不正義,為台灣社會施展更正面積極的魔法。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重建台灣和世界的連結。你們的世界觀應該不止於天天上網彼此點讚或轉發八卦。要多上有養分的英文網站,讓自己的英文更加進步,每天吸取國際知識時事,認識和你同一個領域、同年齡層其他國家的優秀年輕人在做些什麼、關心什麼。你的專長有沒有國際會議、國際獎項、國際型計畫可以積極參與報名?你是否要考慮留學,或到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多花時間結交更多跨國城市的朋友,引爆思想火花的碰撞,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最後,讓我們想像第三個圖像,愛心。
四年前,我被診斷得了第四期淋巴癌。當時我面臨一個冷酷的事實,我當時認為自己生命可能要用月來計算。
在接受治療那段充滿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對人生反思良多,我才意識到,我追逐的事業、名聲、甚至是等待了30多年終於到來的AI,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我意識到,過去我人生的優先次序完全本末倒置。我忽視了我的家庭。我的父親已經去世,我媽媽幾乎認不得我,而我的孩子不知不覺中都已經長大。
幸運的是,我的病情已經穩定,所以今天能來到台大和你們相聚。我現在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我搬回台灣離母親更近,無論在北京和台灣我太太都會與我同行。當孩子放假回家的時候,我不是休兩、三天假,而會休兩、三個星期。
我也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人交心。週末,我和好朋友們一起爬山或出遊。我帶整個公司同仁到矽谷一個星期參訪全球創業聖地,我和在社交平台上向我提問的年輕朋友碰面。我向幾年前我冒犯過的人聯絡請求他們原諒。我寫下《我修的死亡學分》這本書、拍攝一部紀錄片,跟更多人分享我從和死神擦肩而過的經驗中所學到的事情。
這段經歷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啟發了我對於AI之於人類存在意義的一個全新觀點。的確,AI在許多分析型的工作已經明確的擊敗我們,AI勝過人類的領域只會一個個增加。但是,工作能力並不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原因。身為人類的獨特之處,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能力。
當我們見到新生兒的喜悅心情,當我們一見鍾情時怦然心動,當朋友用心溫暖聆聽我們的傾訴,當我們幫助別人之後的愉悅感。我們距離完全掌握人的「心」還早得很,更別說想要複製它了。唯有人類,能夠去愛和被愛。人類想要愛人及被愛,愛和被愛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有了這個信念,我們現在知道自己必須做什麼。至少要感恩我們被愛。更好能回饋我們所得的愛。最好能要把愛傳出去,不期待回報地去愛。
回到AI的主題,我們跟AI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有愛。雖然你們看到科幻電影裡面的AI有愛,但是那是虛構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AI程式沒有愛的能力,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感受或自我意識。AlphaGo擊敗了柯潔,但是AlphaGo下棋沒有任何樂趣,贏棋感覺不到一絲快感,贏了之後也沒有擁抱它愛的人的慾望。AI是冷冰冰的。
將來,即使AI診斷工具比醫生精準10倍,病人不會想要從AI機器人那裡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診斷說:「你得了第四期淋巴癌,5年內有70%的死亡率。」病人會想要一位願意聆聽我們病痛、鼓勵我們的「愛心醫生」說:「李開復也得過同樣的淋巴癌,經過治療後現在很健康,所以你也要加油。」在AI分擔了繁重的理性工作後,醫生終於有時間到家裡去探病,有時間和我們說話。這種愛心醫生不僅使我們感覺更人性,更有信心,而且也會產生安慰劑效應,增加病人康復的幾率。
這有可能解決我前面提到AI取代人類工作的問題。「愛心醫生」的人數將超過現在的醫生人數。失去工作的人可以去做傳播愛和分享經驗的服務業,無論是做熱情的導遊、貼心的飯店禮賓人員,或是風趣的調酒師。有了這類全新的「愛心服務專家」職位,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人情味服務業工作。它們不一定是「職業」,也可以是在孤兒院或養老院的志工類工作。我回到台灣居住的這段時間,多次被台灣的志工打動。我在佛光山、慈濟、甚至圖書館、區公所,都經常碰到彬彬有禮,充滿人情味,有感染力,而且永遠帶著笑容的志工。我相信台灣的志工精神,可以感染世界,可以讓更多人找到AI無法取代的服務業工作。這不但能帶給人自我實現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這會讓我們的地球充滿愛與歡樂。
我們已經創造了許多任務導向、比我們大腦厲害的AI,那是我30多年前的夢想。對於資工系科班出生的我來說,我感到相當自豪。但是生病後的我更意識到,我這三十多年把重點放在錯誤的器官上。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大腦,而是我們的心。
這一課,花了我太長的時間才學到。我希望今天每一位同學,在你們正要邁入人生下一章的轉捩點,用你們過人的大腦面對人生,但更重要的是,用「心」創造有意義的新生活。
我希望今天參加完畢業典禮後,你能花一些時間思考我演講中的三個想像圖: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還有,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
恭喜各位畢業生,祝福你們!
澄 澄 全日餐廳 評論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沒有誰比誰高貴](六之五)
反修例運動此前多場審訊,不論是襲警、藏武器、暴動案,在法庭裡的檢視方法,採取視覺較微觀。示威者在這條街被捕,隔一條街發生的事,不會視為相關。時間上檢視也收得狹窄,例如7.21元朗襲擊,或831太子站事件,示威者受事件影響之後上街,法庭不會視為有參考價值(relevant).
然而國安法第一審,唐英傑開電單車涉衝向警察防線,車上插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旗幟,案件搬到法庭,被提升到「恐怖活動」「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層次。
法庭對刑事案件審訊,多檢視可觸摸之物,如翻看閉路電視、檢視直播片段、化驗被告背包或手袋的物件。
但驗視一句話的意義,用甚麼方法,拉闊到歷史何年何月,翻查幾多本字典,還是要揭開人腦看看人的思想?
早幾天,辯方專家證人,港大學者李詠怡當被控方逼問舉殖民旗的人心裡想甚麼,梁天琦設計口號的心底意思。Eliza一度在庭上表示:「我沒法子有讀心術 (I am not a mindreader).」
如何去讀一場社會運動的集體心理?社會學家,明顯和法律專家有不同看法。
這天,彭寶琴法官問及Francis,他如何理解「反修例運動的時間線(timeline)」。作為專研社運的學者,Francis認為運動由2019年6月9日開始,延續至大約2020年中,但難說某一日正式結束。彭官反問:「逃犯條例不是撤回了嗎?在2019年9月條例撤回後,李教授你仍然覺得運動繼續下去?」Francis說是。
彭官亦問Francis,「你在問卷中問示威者,那一個口號有代表性,但每一個集會不是有主辦單位嗎?大會不是有他們的主題?」(亦即民間所謂的大台)
Francis回應道,每次遊行雖有個別主題,但整場大型反修例運動不只是個別遊行。「例如人們最初對『齊上齊落』口號感到有共鳴,因為此口號表達了整場運動裡,示威者感到的團結精神和聯繫感(togetherness)。很多時候,口號不是直接與政策訴求有關,而是表達示威者的情感和感受。」
這天,辯方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進入第二天作供。高個子的他,頭髮長及頸,穿了淺灰色西裝外套,外套布料質地有反光效果,西裝上的縐紋特別顯眼。他出現在證人枱時,拿着橙色的布袋,把厚厚的文件塞在布袋內,擱在證人枱。
Francis喜歡把手踭擱在枱上,竪起前臂,長長的手指揮舞着,談起他熱愛的社科方法論,語速越說越快,微微地左右搖動帶輪辦公室椅子。法官不只一次請他說慢一點。
有些時候,三位法官們發問的問題,比雙方大狀們更多。
Francis說,曾向全香港市民抽樣撥打電話作民意調查。為了要有隨機性,撥打住戶家居電話時,會向聽電話的人問,若家居住戶多於一人,那一位同住者的生日日期較接近,則邀請該人來回答民調。
唯一的男法官陳嘉信,手指之間常夾着筆,雙眉上下舞動,立即發問:「為何打電話去家居要這樣問,而手機則不用問?」
Francis解答道:「在外國,曾有研究發現,在家庭中負責接電話的人,永遠都是家庭主婦。」法官杜麗冰聽到後,臉上綻放出會心微笑,更向陳官互相交換笑容。Francis續說:「又或者是年輕人搶着電話聽,這樣,民調做出來就會有偏差。」
另一個社會學方法論的提問,也是由陳嘉信法官追問出來的。Francis團隊亦曾於廿多場遊行或集會活動中做現場調查。調查員會被分派在集會或遊行現場,邀請參加者填問卷。
但隨着運動變得更流水式,出現更多變數,甚至出現衝突。為了保護調查員安全,例如7.27元朗遊行,他們會派出少量資深調查員到現場,派發含有QR Code的單張,示威者可以事後上網填寫。
無論是代表控方的周天行檢控專員,抑或法官都問Francis,讓人拿單張回去跟QR Code填問卷,怎樣肯定填的人真是去過現場?
陳嘉信法官問:「你說,填問卷的人很熱心,你怎知他們會不會『熱心』過頭,上網虛構答案?」他雙手在空中比劃着括號,把「熱心」二字強調。
Francis說,他們巧妙地在網上問卷中加入了一條題目:「這天在那一個示威地點加入隊伍」,亦有一個選項是:「我今天沒有參加遊行」。填表者並不知道,研究員會剔走沒參加遊行的人的意見。
「他們填的時候,不知道這條題目若答了,其實篩走了自己,最終我們便可以只分析參加過示威的人的數據。」三法官聽罷,明白學者一早想到這些漏洞,點頭表示明白。
法庭裡,尋找「光時」意義之旅,控辯雙方均花心力指斥對方研究方法有漏洞。
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嘗試從Francis的研究裡,找尋不足之處。Francis和團隊以5種研究方法:全港性電話民意調查、示威現場問卷調查、焦點小組、連登討論區大數據分析、公共討論分析(時評人在傳媒的言論),多管齊下來理解社會運動中口號的意義。
周專員指,調查大部分於2020年初之前進行,而本案發生的日子(2020年7月1日)之前一段時間,即2020年2月至7月,Francis沒有相關研究。周專員問:「沒有任何事阻止你進行更多研究吧。」
Francis指,當他自己知道要做專家證人時,已是2021年4月底,時光追不回了。「我不能坐時光機回到過去(I cannot travel back in time to do it.) 周專員堅持追問,可以做電話民調呀。此時陳嘉信法官插嘴表達其看法:「即係你叫李教授在2021年問番啲人9個月前在想甚麼?」
Francis望着陳官說:「你說的我認同,即使可以問,搜集回來的數據也不會可信。問人今日在想甚麼會較可信,你問人一年前想甚麼,可信性甚低。」
周專員轉以「以子之矛」嘗試再去進攻。「你曾說過口號的意義會隨時間改變,你在案發前一段相關時間,無研究喎。」Francis再解釋,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口號的意思隨時間改變,基本上是以年計,或以十年計,「口號意義改變,並非分分秒秒在變動」。
Francis在庭上首次披露,他團隊進行的「連登討論區」大數據研究,份量之浩瀚,他和團隊從連登「時事台」從2019年6月到8月21日的討論帖子及回應留言,涉及2千5百萬個,電腦檔案足有38GB。
周專員從枱底拿出幾疊白紙,原來他的團隊從連登討論區,人手萃取了一些帖文,叫Francis即場示範如何做Coding (編碼)工作。
西裝骨骨的Francis翻閱着文件,開始說:「呢位網民【四葉妹妹】有提及過「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沒提及「港獨」及「五大訴求」,可算為「1, 1, 0, 0」; 網民【英國男孩】完全沒提,電腦會記為「0, 0, 0, 0」;這位【草尼馬仔】貼了光時旗的照片,不含文字留言,我們技術上沒法認出。但不改變們這個整個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在嚴肅法庭,聽到鬼馬的網名,旁聽者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控辯雙方過招,誰的「方法和總結」算是合理,光時究竟意義何在,是否違犯國案法?
Francis今天較完整披露他的看法。他認為,控方專家劉智鵬教授,以歷史及語言學角度去看「光時」這口號的意思,作出一個聲稱,就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只有唯一一個解讀,並為所有人共知」,「但我認為劉教授沒有提供充足證據去證明這個聲稱」。
Francis解釋,劉教授報告中用了「necessarily」一字,即口號詮釋的唯一可能「必然」是這樣,這是Francis自己認為需要用多種社科方法驗證的假設。
口號究竟是由喊的人那端衍生意思,還是從接收者那邊決定意思?
陳法官指,他理解控方劉專家報告中指的是,「喊口號的人懷有分裂國家意圖和目的」。但Francis卻說,喊口號基本上是一個「傳播行為」,不只是一個人單方面「個人表達」那麼簡單。
一個口號喊出來,是由嗌的人承擔意義發送者責任,還是接收的人也有份貢獻意義?如此哲學性問題,在法庭的空氣裡交鋒。
Francis又像在講課一樣,「作為傳播學者,我認為,喊口號是一個溝通行為,不只是一種自我表達。我嗌一個口號,會考慮接收者如何理解。」
小個子的法官杜麗冰,左手手指戴了綠寶石戒指,她一邊說話一邊以手部語言輔助她的比喻:「好像我跟一百個人說,我喜歡西瓜,有人會覺得我愛吃紅色的生果,另一個人覺得我愛吃綠色皮的水果。我發送一個訊息,但別人接收不同。」
Francis補充:「不止這樣,說話的人會小心用字。例如有一句句子意義明確,另一句句子的意義含糊,如果我要表達自己,減少誤會,我會選較明確的那句。」陳官提出,智力不同的人也會用字不同。
Francis反駁:「不只,也看大家出身甚麼背景,像你們法庭背景的人理解『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和我們社科人便不同,不只是智力差異的問題。」聽到這句話,杜官和陳官都作深思狀。
控方曾挑戰,指若文字意義多樣,人們便沒辦法溝通。Francis在此反駁:「劉教授說,人們會跟社會慣例(convention)去用字,但問題是,社會有很多慣例。文字使用很複雜,也有修辭學(rhetoric)作為一種慣例。劉教授把語言意義解得太過死板(too rigid),語言意義多樣,修辭令人們變通調適,否則世界便沒有創意寫作了(creative writing)。」
控方周專員指出,劉教授也有其「證據」,就是警方跟據示威錄影片段,數算有多少次出現「光時口號」,而這口號與「顛覆元素」如港獨訴求、暴力行為同時出現。Francis反駁,這數據只在「點算上」可靠,但兩件事同時出現(co-appearance),並不等於有關。
Francis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說明兩種同時出現的東西,無必然關係。「在大學,學生在班房可以自由入座,兩個大學生每次課堂都一起坐,可以解讀為他們是朋友;但在中學,課室座位是被編排的,兩個中學生常並排而坐,只能說他們是一起坐。」
然後,Francis就望着控辯雙方大狀的方向:「就像在這個法庭,李先生和周先生也一起坐,要考慮這是個法庭場景。」眾笑。
至於示威場景,有其特性,Francis解釋:「好像每年香港七一遊行,於同一個示威裡出現的團體,訴求可以不共容。如性小眾、勞工及外傭團體也會各自有訴求。」
即使大型示威有一些共同訴求,各人理解也有差異。Francis指,他有研究2014雨傘運動,其口號為「我要真普選」,「但落實到具體解釋,甚麼是『真』的普選?『真』字既開放又抽象,讓人各自己想象。」
文字容易於不同場景被誤解,Francis特別澄清了一個可能的誤會。焦點小組討論的指引中,研究員需要留意討論覆蓋不同範疇。其中一個範圍呈在法庭文件中,寫道:「社會運動意識形態和激進化(social movement ideology and movement radicalization」。
Francis特別澄清「激進」二字的在的學術意思:「激進化,在研究社運學術世界裡,意思是與社會常態的距離(deviation from social norm ),涉及更重大改變的意思,並沒有『好與壞』的評價。」
「好像反修例運動最初,有人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訴求較溫和,因為過去香港也曾成立過,相比起來,『解散警隊』這口號則較激進」。陳官補充:「即是要求更徹底的社會改變。」
陳官亦引述文件中的資料,好奇地向Francis查問:「為何你認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比『五大訴求』更激進呢?」Francis解釋:「修辭學上,『革命』比『訴求』所涉及的改變,幅度更大,這是明顯的。」
在香港的刑事審訊上,「不爭辯事實、客觀存在」是常用術語,去指控一個人做了一件事,作為刑事案的入罪條件。然而一支旗,一句口號,如何建基於事實,使用這種法律語言,又出現了奇特的交雜和火花:
周專員指出,警察報告中點算示威口號出現次數是「客觀、不爭辯的事實」。
Francis反駁道:「你們只是提供了口號在示威現場,曾出現過的這個事實。」
周進逼:「你們只是倚賴別人的意見。」
Francis:「我們紀錄了人們表達意見的這個事實。我們分析的文章、人們論述過這些意見,都是一種『社會現實』(social facts)」
周再問:「你是否同意,劉智鵬教授報告裡,他對光時口號的解釋,是對的(correct)?」
詮譯變成了對和錯,二元對立,二選一,社科學者抗議了。
Francis:「我們的總結是,口號是開放的,抽象的,不只一個解釋,每人有每人的論述。我不會評價一個時評家對口號的解釋,正如我不會評價焦點小組裡一個平凡人的解讀。(I wouldn’t judge)我不會說,這個人的解讀是正確,這只是他自己的說話 (I wouldn’t say if this guy is correct, it is his own articulation)。」
周不放棄:「你不會異議,若我說劉智鵬教授的解讀是對的。」
Francis斬釘截鐵回應:「我會異議,問題並不在對與錯」。
杜麗冰法官嘗試插話,問Francis:「你會否覺得劉教授可以作這樣的解釋,即使你不贊同其解讀?」
Francis說:「我個人不會對口號作這樣的詮釋。劉智鵬教授的詮譯,只是『其中一個詮釋』。其解讀的地位沒有特別高,也沒有特別低。相比起某一個時事評論員,或者我們焦點小組的某一個參與者。」
周天行在盤問到最後,拋出了這個問題:「我說,我方對口號的理解方法(approach)更可靠。」
Francis噗哧笑了,全場亦爆出陣陣笑聲:「哈哈,肯定不是。警察在『點算口號』上或許是可靠,但我挑戰警察報告中『對數據的理解』,當口號與顛覆元素共同於示威場合出現,根本不是支持口號有顛覆意義的證據。我對警察報告是完全不贊同。」
此時,周天行專員彎腰,跟坐在他旁的同事耳語了逾三十秒。
周專員回過頭,橫空拋出這句話:「我向你指出,你的報告不可靠,不相關。」
Francis咬字清晰,語氣肯定回應:「我的報告,既可靠,合乎標準,亦相關。」
誰的解讀更有權威?控方專家認為喊口號的人必然意圖顛覆;辯方則指出,口號是開放和曖昩的,任何人的解讀,都沒有比另一個人的解讀更有權威。
一支旗,八個字,意義之爭,連繫着多位國安法被告的命運。
國安第一被告唐英傑,身型壯碩,年輕的他坐在犯人欄,由幾個懲教署職員押送。
唐的學歷不算高,是一位日本餐廳的厨師,然而穿着深色西服的他,還押了一年後,出席他自己的審訊,連日聽學者解讀他舉過的一支旗,都堅持翻閱着厚厚的法律文件,專心地聽着耳機,坐在他旁邊隔了犯人欄的翻譯先生,即時以廣東話傳譯。
「Rhetoric….修辭學」英語對話,小聲的廣東話,在法庭後方響起了,兩條聲道有些重疊。
幾名穿墨綠色制服的懲教署職員, 和唐一起坐在寬闊的犯人欄內。懲教職員的身體,慢慢挪移越近唐的方向,他們偶爾也竪起耳朵,跟進學者們的辯論進程。連穿着保安制服的叔叔,都聽得懂英語,都留意到辯論擦出火花,露出驚訝的表情。
八個字,有罪還是無罪,全城關注。誰的解讀更高貴?
時鐘已到下午四時半,明天Francis繼續作供。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等法院)
澄 澄 全日餐廳 評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306新加坡聯合早報
*【無視國際壓力 緬軍方再向示威者開槍一人喪命】
緬甸軍政權無視國際社會施壓,繼續使用武力鎮壓反政變示威者,昨天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向一名參加示威活動的男子開槍,導致對方喪命。緬甸軍方連日來的暴力鎮壓行動已經造成至少55人身亡,但親民主派人士絲毫沒有畏懼,昨天繼續走上街頭示威,要求軍方還政於民和釋放原民選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306-1129105
*【緬甸多個城市出現大規模停電】
緬甸全國多個地區星期五(5日)出現大規模停電,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緬甸北部密支那(Myitkyina)、仰光、首都奈比多、南部毛淡棉(Mawlamyine)城市的居民稱,5日下午電源中斷。緬甸能源部官員沒有立即對此事給予任何評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11
*【YouTube撤下緬甸軍方五個電視頻道】
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的短視頻平臺YouTube將緬甸軍方的五個電視頻道撤下。YouTube發言人回應路透社詢問時說:“依照我們的社區準則和法律,我們終止了多個頻道,並從YouTube刪除了一些視頻。”YouTube說,被刪除的頻道包括緬甸國營廣播電視臺(MRTV)以及軍方擁有的Myawaddy Media、MWD Variety和MWD Myanmar三個頻道。緬甸國營廣播電視臺的臉書網頁2月被該社群媒體平臺封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8987
*【美國限制原料出口 全球疫苗生產恐陷瓶頸】
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及世界衛生組織同聲警告,美國限制冠病疫苗原材料出口,恐將使全球冠病疫苗的生產出現瓶頸,導致產能滯後。與此同時,義大利首次啟動歐盟在1月底實施的冠病疫苗出口管制機制,阻止25萬劑在義大利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出口到澳洲。美國拜登政府上月宣佈,將援引《國防生產法》確保美國製藥商輝瑞(Pfizer)優先獲得生產冠病疫苗所需的原材料和關鍵設備,以便能順利交付疫苗。輝瑞先前曾一度因原材料不足,被迫縮小冠病疫苗的生產規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06-1129123
*【法國衛生部長支持義大利管制疫苗出口】
當地時間5日,法國冠病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85萬起。法國衛生部長當天表示支持義大利管制冠病疫苗出口。法國衛生部當晚發佈的疫情資料顯示,法國5日新增確診病例23507起,累計確診病例達3859102起,累計死亡病例現為88274起,新增死亡病例439起。法國冠病住院患者現為24765人,重症患者現為3680人。巴黎大區衛生局5日表示,當地重症患者人數已經超過900人,醫療系統面臨很大壓力,衛生局呼籲巴黎大區的民眾週末應盡可能減少外出。巴黎計畫從本週末起採取一系列新舉措遏制冠病疫情惡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6-1129213
*【美擬將中國防疫商品關稅豁免期延長半年】
美國將把針對中國產口罩、清潔用品及其它個人防護設備的關稅豁免期延長六個月,以免抗擊疫情之際相關成本上升。據彭博新聞社看到的美國貿易代表通知草案,這會影響99種產品。豁免期已於去年12月延長過一次,這次將持續到9月末。美國上一屆總統川普政府依據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理由是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和強迫美國公司轉讓技術。一年前在疫情爆發時,美國對肥皂、口罩、醫療物資和實驗室設備等豁免了關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06-1129206
*【南非中國查獲假疫苗 國際刑警:僅冰山一角】
在國際刑警組織發佈全球警告後,南非查獲約2400瓶假冠病疫苗,中國查獲一個銷售假疫苗的網路。南非方面已有四名涉案人落網,中國則扣押了約80名嫌疑人。國際刑警的公告指出,這可能只是疫苗相關犯罪的“冰山一角”。南非警方4日發公告說,他們在約翰尼斯堡以東的傑米斯頓的一個倉庫中發現了約400安瓶(相當於約2400劑)的假疫苗,並逮捕了三名中國人和一名尚比亞人。倉庫內還有大批偽造的3M口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06-1129124
*【韓國七人接種疫苗後死亡】
韓國上月26日啟動疫苗接種工作以來,已超過22萬人打了第一針,但是在這當中已有七人死亡,死者均為接種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為消除民眾對疫苗的憂慮,韓國總統府青瓦台表示,總統文在寅也願意接種阿斯特捷利康疫苗。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昨日表示,過去七天共有22萬5853人打了第一針疫苗,占韓國5200萬總人口的0.44%。其中22萬人接種阿斯特捷利康疫苗,3909人接種輝瑞疫苗。同時,當局昨日表示,當天又傳出兩人接種疫苗後死亡,三天內累計已有七人接種後死亡,死者都是療養院患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06-1129125
*【一組科學家籲對冠病溯源展開獨立調查】
由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組織的冠病溯源調查的可靠性引發日漸激烈的爭議,一組科學家已經公開呼籲進行獨立調查。《華爾街日報》週四刊發了一封公開信,20多名科學家指現有代表團不夠獨立,要求展開新的調查,將病毒源頭的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在內。他們指出,聯合團隊中有半數成員是中國公民,他們的科學獨立性可能受限。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06-1129127
*【逾半成年人口超重國家 冠病死亡率較其他國家高10倍以上】
世界肥胖聯合會報告,全球冠病死亡病例大多數出現在肥胖人口多的國家。世界肥胖聯合會4日發出的報告說,逾半成年人口超重國家的冠病死亡率比其他國家高出10倍以上。在截至2月底的250萬起冠病死例中,有220萬起(占90%)在肥胖率高於50%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06-1129128
*【日本首都圈緊急狀態再延長兩周】
首都圈一都三縣從今年1月8日開始實行緊急狀態,最初設定期限到2月7日,之後延長到3月7日。由於新增冠狀病毒的病例數和病床使用率依然較高,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再次延長這些地區的緊急狀態。實施緊急狀態期間,當地民眾應儘量避免在20時後外出,餐廳等得在20時後停止營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54
*【越南下週一開始冠病疫苗接種計畫】
越南先前向阿斯特捷利康訂購3000萬劑疫苗,其中11萬7600劑2月24日從韓國運抵越南。這是越南收到的首批冠病疫苗。在與韓國共同評估完成這批疫苗的品質後,阮清龍在越南冠病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會議上說,疫苗已經可以施打。越南衛生部星期六(6日)將召開全國培訓會議,討論實施大規模接種,以及疫苗注射、使用、保存與併發症處理等情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52
*【研究:科興疫苗無法對巴西變異冠病產生足夠抗體反應】
巴西一項小型實驗室研究顯示,中國科興生物開發的冠病疫苗可能無法針對巴西出現的P.1變異病毒株觸發足夠的抗體反應。研究人員在一篇論文中說,他們從八名接種科興生物疫苗的人中抽取的血漿樣發現,他們未能有效地對抗P.1冠病變體。巴西聖保羅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其他一些機構的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表明,科興生物冠病疫苗可能無法有效對P.1病毒產生抗體反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19
*【今年難恢復充分就業 美聯準會料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不太可能在2021年恢復充分就業,美聯準會因此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美國勞工部週五發佈的資料顯示,2月份的失業率維持在6.3%,私營部門就業人數預計增加20萬,比前一個月的4萬9000份多,指向就業市場有復甦跡象。不過,鮑威爾週四在《華爾街日報》線上就業峰會上說,接種冠病疫苗計畫持續推進和政府援助之下,雖然有充分理由預期美國就業增長在未來幾個月會改善,但經濟復甦的道路仍然漫長,今年恐仍無法達到充分就業水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06-1129129
*【重構特首選委會 北京:推動建立香港特色民主選舉】
中國全國人大將通過重新構建並增加對特首選舉委員會的賦權,對香港選舉制度進行深度改革。官方宣稱,此舉是推動建立香港特色的民主選舉。外界分析,香港的管治權今後將牢牢掌握在親北京力量的手中,泛民主派的空間將顯著收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06-1129111
*【美國譴責中國修改香港選舉制度】
中國全國人大將通過重新構建並增加對特首選舉委員會的賦權,對香港選舉制度進行深度改革。繼歐盟後,美國也表態稱,譴責中國“對香港民主機構的持續攻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Ned Price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改變香港選舉制度是對其自由及民主進程的直接攻擊,將進一步嚴重損害香港的民主體制。
Ned Price表示,若北京落實這些措施,將與《基本法》列明要朝向普選的方向背道而馳。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06-1129199
*【李克強: 中國今年GDP目標為6%以上 今後五年轉向創新驅動發展】
李克強指出,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於與今後目標平穩銜接,有利於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全球經濟尚未走出冠病疫情陰霾,率先恢復增長的中國已為今年經濟設下6%的增長底線,並在今後五年轉向以創新驅動發展,構建有強大國內市場的新發展格局,確保中國崛起進程和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不因外部逆風而中止。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306-1129177
*【美股週五反彈 道指800點大逆轉】
美股週五反彈收高,道指實現800點大逆轉。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至1.62%後回落,加上就業資料比預期好,推動美國股市回彈。道瓊工商指數漲572.16點,漲幅1.85%,收在31496.30點;納指漲196.68點,漲幅1.55%,收在2920.15點;標普500指數漲73.47點,漲幅1.95%,收在3841.94點。三大股指反彈收高,道瓊工商指數從盤中最低30766.81點拉升逾800點,最高上漲至31580.33點。納指一度漲500點大逆轉,盤中最多曾下挫超過320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6-1129200
*【聯合國報告:全球17%糧食白白浪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據估計,2019年全球共有9.31億噸食品進入了家庭、零售商、餐廳和其他食品服務企業的垃圾桶,占可供消費者食用的食物總量的17%。這些浪費掉的食物可以裝滿2300萬輛載重量為40噸的卡車,這些卡車首尾相接,可繞地球整整七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50
*【伊朗革命衛隊成功挫敗一起劫機事件】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週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部隊於4日晚上成功挫敗了一起劫機事件。法新社報導,革命衛隊在聲明中表示,險遭劫持的是一架隸屬於伊朗航空公司的Fokker 100型飛機,航班編號334。該航班於當地時間4日離開阿瓦士機場前往東部城市馬什哈德。聲明表示,該飛機在伊斯法罕機場緊急迫降,肇事者已被逮捕。根據最初的供詞,肇事者試圖劫持飛機並降落在某個波斯灣地區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46
*【胡塞叛亂分子稱對沙烏地機場發動襲擊】
葉門的胡塞叛亂分子週五(5日)表示,他們對沙烏地的一個軍事基地和一個機場發動了無人駕駛飛機襲擊。此次襲擊事件加大了對沙烏地能源和安全設施的進攻。據報導,在這次攻擊前一日,胡塞叛亂分子使用Quds-2巡航導彈攻擊了位於沙烏地吉達、沙烏地阿美的一個燃油庫,擾亂了石油市場。胡塞叛亂分子週五對沙烏地南部城市Khamis Mushait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的襲擊,是兩天來的第二次襲擊。胡塞武裝部隊發言人沙裡在聲明中說,他們還襲擊了沙烏地特南部阿巴哈國際機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41
*【教宗方濟各抵達伊拉克進行訪問】
教宗方濟各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展開他上任以來一次最“危險”的訪問。一架載有方濟各和他的隨行人員,保安隊伍,以及約75名新聞工作者的義大利航空公司飛機於當地時間5日下午2點前抵達巴格達國際機場。84歲的方濟各是首位到訪伊拉克的教宗,這也是他自冠病疫情爆發以來首度外訪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34
*【國際原子能機構下月初與伊朗舉行技術專家級會談】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於4月初與伊朗代表舉行技術專家級會談。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長葛羅西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說,經過密集磋商,伊朗方面接受了他提出的會談建議。伊朗同意通過“有重點、有系統”的程式,澄清有關伊朗核活動的一些不明朗問題。葛羅西說,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對伊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達成的諒解表示歡迎。他希望這一努力能在將於6月舉行的下一次理事會會議前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05-11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