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 搬了出來住, 為見爸爸, 有時便約他出來飲茶.
老人家嘴碎, 也喜歡提及過去, 但我喜歡聽.
一邊聽, 一邊滿有興趣地向他問這問那, 他也樂意地細心為我解釋.
‘老豆, 你細個時食咩架?’
‘吃番薯囉!’
‘有無零食架?’
‘鄉下很窮, 哪會有.’
這幾年, 聽下聽下, 得知我們是來自潮州的一條叫葵嶺的鄉村.
祖先在那裡世代務農, 然多年仍是十分清貧, 用現代講法可謂根正苗紅就是.
‘十一, 二歲, 才第一次穿褲子!’
‘窮到咁嘅?’ 我不忍心問老豆怕唔怕醜.
‘是的, 我爸爸, 即你呀爺, 在我兩, 三歲時便走了. 我也不曉得他是什麼樣子的.’
聽到’你呀爺’三個字, 我本想笑, 但這時笑不出.
不少人, 當爸爸還在跟前時, 永遠不珍惜;
偏偏有些人, 求見爸爸一面而不得.
小時侯的我, 曾怨爸爸不懂和我玩;
看到爸爸和媽媽吵架時, 也永遠覺是爸爸的不是.
事實上, 他小時候哪有爸爸去學習及效法?
鄉下的生活, 也是現今的人永遠不能想像的.
爸爸提起祖母時, 常用潮州發音‘呀摩’(即母親).
可能, 他從小到大便這樣喚娘, 改不了口.
‘阿摩一個女人, 便這樣養大了七個子女.’
‘種菜及番薯, 自家不敢吃多, 都拎去賣給人, 或換些米回來.’
‘平時都是吃粥的, 但很稀的, 插不上筷子.’
‘我們七人, 嚷著不夠吃, 阿摩便叫我們去睡.’
‘後來, 才發現, 呀摩自己沒有吃, 都給了我們子女.’
‘咁你點知架?’ 我插嘴問.
‘有一日, 我們嗌呀摩, 呀摩正坐在椅中, 但腰伸不直, 雙手也不夠力撐起身來, 我們才知道她幾天沒吃東西.’
沒有祖母, 沒有爸爸, 更沒有我,
這樣親的一個人, 我未曾親過.
我聽著, 眼濕濕.
留在鄉下, 是死路.
爸爸在十多歲時, 偷渡來港.
臨離開鄉下時, 阿摩只給了爸爸一個像饅頭的東西, 好讓他沿途充饑.
這個又乾又硬饅頭, 卻已是阿摩的所有.
‘每天, 只敢吃一點點, 然後揣在懷中, 不敢丟掉.’
赤腳小子, 一個饅頭, 便如此走過來.
‘走呀走呀, 怕人, 更怕野狗追殺.’
‘忍痛爬過鐵絲網時, 後面有人發現了, 追過來, 我不顧一切地跑.’
‘終於, 入了香港境內, 只覺腳下濕漉漉, 還道是汗水, 原來是血!’
‘老豆你中槍呀?’ 我緊張地問.
‘不是. 不過爬過鐵絲網時, 腳甲被倒勾勾了出來, 當時太緊張, 完全不覺痛, 這時才殺豬價地叫痛……’
我聽落, 腳趾都不自覺地感到有D痛……
從此, 努力工作.
沒有技能, 只一身氣力, 日日去送貨.
‘一年只休年初一至三! 日日七時開工, 夜晚收八九點!’
‘試過踩單車運幾十斤貨, 由九龍城車去調景嶺, 上山時單車上不到, 唯有揹貨在背由山下徒步上山!’
我對斤兩沒有什麼概念, 但從九龍城到調景嶺的距離總算是知道的.
‘那時候, 個個都是如此, 人人靠自己, 死慳死抵, 渾無娛樂!’
老實說, 初時和爸爸說話,
只道是膝下承歡, 有點應和他的成分;
但後來, 覺得從與他說話中, 我覺得有些東西, 是我們這一代所缺乏的.
‘每月出糧, 九成寄回鄉下.’
‘第一封從香港寄返鄉下的信, 是”命令”阿摩從此要吃飯, 不准再吃粥!’
‘腰要板得直一直的!’
每一年, 他總回鄉下.
‘回去時, 總要買數十包大米, 送給葵嶺的窮人.’
‘我窮過, 知道沒有得吃的苦.’
現在, 不少年青人覺得回鄉是老土乏味, 接濟貧苦是自找苦吃時, 其實這種人情味我們又知道得幾多?
‘在那裡小學的老師, 每人也要一兩套衫褲.’
‘為何買衫褲給老師?’ 我問.
‘因為他們教小朋友識字, 但收入不多.’
尊師重道, 不是只在嘴上說的.
阿摩之前走了.
爸爸說, 他來香港後, 這是第一次哭.
那晚, 淚水不停湧出.
那時候還小, 我看不到, 這是爸爸說的.
我問他, 有沒有第二次?
他說, 第二次的哭, 是因為我.
‘那一天, 在電話聽到大學取錄了你, 我便哭了.’
‘當時我在VAN仔上, 淚水也不停湧出, 我怕其他人看到, 不停抹, 但淚水不停流, 很肉酸呢.’
‘因為那時我覺得, 我終於培養了一個兒子成材了, 我對得住呀摩了!’
可能是, 我一直不了解爸爸.
小時候, 家窮, 但窮得硬正.
後來, 他不單是一個滿分的爸爸,
更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那個小小的饅頭,
雖乾又硬,
卻代代傳承.
同時也有1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萬的網紅張媽媽廚房Mama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媽媽自家製【蝦餃】,晶凝通透,皮薄餡靚,經典點心,將茶樓帶回家。請like我的Video同訂閱我的頻道呀! 如喜歡的話,請分享給朋友家人。謝謝。 訂閱追蹤最新影片:https://goo.gl/6n9DuQ 逢星期四有新片 更多點心食譜影片:https://goo.gl/afQLxt ✤✤⬇︎⬇...
潮州菜茶 在 張欣欣 Facebook 八卦
放假, 約媽媽飲茶.
甫坐下, 她便問:
‘要不要休息多點? 你剛從外國回來……’
其實, 我已回來了十多天.
她沒怪我十多天沒找她, 只擔心我仍未適應香港.
有點慚愧.
扯問話題, 我說:
‘呀媽, 外國人D嘢食好悶架, 佢地唔識蒸魚啦, D菜又永遠生食, 食雞又淨係食雞胸……’
說了一車話, 怎知媽媽想的還是我, 忙問:
‘那麼有餓著你嗎? 你不慣外國的東西……’
說完, 便把檯面上的點心, 不斷夾給我吃.
然後, 成程便望著我,
直到我吃完了, 才像鬆了一口氣.
飲完茶, 扶媽媽上我的車.
車開了不久, 咇咇作響.
原來, 媽媽沒扣好安全帶.
我說:
‘媽, 係你左邊後面黑色果條, 你試下掹出黎就得.’
可是, 媽媽身子轉不好, 頸也擰得不多, 也看不出椅上同色的安全帶.
我發覺, 原來一些我們以為容易的動作, 對老人家都是艱難的.
停好車子, 像以往親自為媽媽拉出安全帶, 捉她的手穿過一邊, 再扣好.
就像我小時候, 她為我穿皮帶, 扣鈕子一樣.
媽媽喜歡舊歌.
因此, 我總預備定一些葉麗儀, 葉振棠, 鄭少秋, 林子祥, 汪明荃, 羅文等的CD, 好讓她在車上欣賞.
因為, 媽媽容易暈車浪.
播她喜歡的歌曲, 邊哼邊走, 便可分其心神, 不易暈浪.
但有時聽得多, 連我自己都鐘意咗!
因此, 老婆常笑我:
‘我嫁咗俾個呀伯!’
行駛期間, 和媽媽雞啄唔斷, 我做埋DJ.
‘呀媽, 呢首係林子祥嘅阿里巴巴, 佢成日要跟蹤土匪好細心……’
‘是的, 細心d好呀!’ 呀媽應道.
原來, 無論兒子說什麼, 做媽媽的都會附和.
只要, 你肯和她說話.
‘呀媽, 黎緊套衝上雲霄, 都好似搵咗林子祥唱呀! 不過有d人話……’
話未說完, 媽媽便截著我, 說起潮州話來 (通常她說潮州話時都是很認真的!)
‘說人好話便可, 做人要有口德.’
當頭棒喝.
因為我不時也犯口孽.
這時, 我又想起一句話, 好像是:
‘不要論斷人, 免得你被論斷.’
還在想這句出自哪裡, 我瞥向媽媽.
原來, 媽媽右手食指常伸直的, 左手不斷撫摸其中的關節.
這個小動作, 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問:
‘呀媽, 你玩手指呀?’
‘不是. 但不知何故, 伸直會舒服些. 可能是以前用手洗衫, 用力不當……’
‘咁你條腰呢? 仲有無痛?’
‘午夜時有點兒. 有時睡醒, 想轉身, 但用不了力, 動不了, 也罷, 唯有睡下去.’
淡淡然說, 就像別人的事.
但就是自己的母親, 為人子的我竟不知她連睡覺轉身也艱難.
然後整天, 我覺得凡事皆可問多一點, 問深一點, 問碎一點.
在商場中, 媽媽坐下時, 與我相對話時, 雖近在咫尺, 說話聲卻很大.
才毅然發現, 原來媽媽要聽到自己所說的.
後來, 在偏僻之處, 她把鞋脫了.
我怕途人側目, 問:
‘呀媽, 你隻腳要呼吸新鮮空氣呀?’
‘不是, 不過走得路多, 有些踵了, 鞋有些蹩腳.’
突然, 我望見媽媽的腳趾尾, 原來是沒有腳甲的!
‘早十幾年已沒有了! 也不知何故……’
聽後, 我心中一緊.
這時候, 我記得有些老人家腳趾發炎,
因為他/她們的腰硬了, 彎不下剪腳甲, 甲生了入肉所致.
我突然發癲:
‘呀媽, 第日我要幫你剪腳甲, 因為剪少一隻好著數!’
媽媽傻笑著, 覺得這個兒子有點問題.
或者是, 我們常以己度人.
一些我們覺得理所當然容易的事, 原來對父母親來說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轉腰, 擰頭, 上落車子, 睡覺轉身, 辨別顏色, 剪腳甲……
凡此種種, 我們有沒有想過要嘗試, 才可成功?
是的, 他/她們沒說嘛!
但老人家為何不說?
就是不想子女們擔心,
不想影響子女的日常生活,
更不想子女覺得他/她們好麻煩是一種負擔!
為人子女者,
長大後,
何妨做多點‘問題子女’ ?
潮州菜茶 在 Discover Hong Kong Facebook 八卦
去香港上茶樓,除了蝦餃燒賣叉燒包,還有甚麼值得一試?
去試試新一屆「美食之最大賞」的得獎菜式吧!潮州粉果、肉餅、蔬菜菇菌、雞煲……
別再計算卡路里了,趕快來規劃一個說走就走的香港週末美食旅程吧。得獎菜式在這裡:http://bit.ly/1hhYnLq
#HKShopEatPlay
潮州菜茶 在 張媽媽廚房Mama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張媽媽自家製【蝦餃】,晶凝通透,皮薄餡靚,經典點心,將茶樓帶回家。請like我的Video同訂閱我的頻道呀! 如喜歡的話,請分享給朋友家人。謝謝。
訂閱追蹤最新影片:https://goo.gl/6n9DuQ 逢星期四有新片
更多點心食譜影片:https://goo.gl/afQLxt
✤✤⬇︎⬇︎往下有材料份量⬇︎⬇︎✤✤
⤄⤄⤄⤄⤄⤄⤄⤄⤄⤄⤄⤄⤄⤄⤄⤄⤄⤄⤄⤄⤄⤄⤄⤄⤄⤄⤄⤄⤄⤄⤄⤄⤄
MamaCheung's Har Gow Prawn Dumpling, a popular dim sum served in Chinese restaurants. I hope you like it. Please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give me a thumbs up and share this recipe to other foodies! Thank you.
#張媽媽 #蝦餃 #dumpling
更多推介食譜 Recommended recipes:
。燒賣 Siu Mai Dim Sum
https://youtu.be/RVzvSZlEy5o
。潮州粉果 Chiu Chow Style Dumplings
https://youtu.be/hf0IAfRjajU
。蘿蔔糕 Turnip Cake
https://youtu.be/oZXMMgmFJxw
跟我聯繫 Connect with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macheungcooks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amacheungcooks/
Blogger: http://mamacheungcooks.blogspot.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amacheungcooks
Pinterest: https://www.pinterest.com/mamacheung
Tumblr: http://mamacheung.tumblr.com
請大家幫幫忙做不同語言的字幕, Please help translate my video into different languages: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Xwdv_B9WPSqOmi5EARYknA&tab=2
材料 Ingredients (十六隻蝦餃 16 dumplings)
蝦餃皮材料 Wrapper:
八十克澄麵粉 80g wheat starch
八十克生粉 80g potato starch
一百七十毫升滾水 170ml hot water
一茶匙菜油 1tsp vegetable oil
蝦餃餡材料 Filling:
一百八十克蝦肉,切大粒 180g prawn, diced
三十克冬筍,切絲 30g winter bamboo shoot, sliced
三十克肥豬肉,切丁粒 30g pork fat, diced
調味料 Condiments:
四分三茶匙鹽 3/4tsp salt
四分一茶匙糖 1/4tsp sugar
四分一茶匙胡椒粉 1/4tsp ground pepper
半茶匙紹興酒 1/2tsp Shaoxing wine
一湯匙蛋白 1tbsp egg white
一茶匙菜油 1tsp vegetable oil
半茶匙麻油 1/2tsp sesame oil
一茶匙半生粉 1.5tsp potato starch
食譜: https://mamacheungcooks.blogspot.com/2018/08/har-gow-prawn-dumpling-dim-sum-recipe.html
關鍵字 Keywords:
#蝦餃 #點心 #張媽媽 #食譜 #dimsum #recipe #mamacheungcooks

潮州菜茶 在 張媽媽廚房Mama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張媽媽自家製【 潮州粉果】,美味可口,經典點心,將茶樓帶回家。請like我的Video同訂閱我的頻道呀! 如喜歡的話,請分享給朋友家人。謝謝。
#張媽媽 # 潮州粉果 #dimsum
訂閱追蹤最新影片:https://goo.gl/6n9DuQ #逢星期四有新片
更多點心食譜影片:https://goo.gl/afQLxt
✤✤⬇︎⬇︎往下有材料份量⬇︎⬇︎✤✤
⤄⤄⤄⤄⤄⤄⤄⤄⤄⤄⤄⤄⤄⤄⤄⤄⤄⤄⤄⤄⤄⤄⤄⤄⤄⤄⤄⤄⤄⤄⤄⤄⤄
MamaCheung's Chiuchow Dumpling, a popular dim sum served in Chinese restaurants. I hope you like it. Please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give me a thumbs up and share this recipe to other foodies! Thank you.
更多推介食譜 Recommended recipes:
。叉燒包
https://youtu.be/rGOKhqIzWKA
。燒賣 Siu Mai Dim Sum
https://youtu.be/RVzvSZlEy5o
。潮州炸花生 Chiu Chow Style Fried Peanuts
https://youtu.be/6Le063lI5Mc
。蝦餃 Har Gow Prawn Dumpling
https://youtu.be/Hs-goqnMyDk
跟我聯繫 Connect with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macheungcooks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amacheungcooks/
Blogger: http://mamacheungcooks.blogspot.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amacheungcooks
Pinterest: https://www.pinterest.com/mamacheung
Tumblr: http://mamacheung.tumblr.com
請大家幫幫忙做不同語言的字幕, Please help translate my video into different languages: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Xwdv_B9WPSqOmi5EARYknA&tab=2
材料Ingredients
皮的材料 Wrapper
一百四十克澄粉 140g wheat starch
一百八十克生粉 180g potato starch
六十克粟粉 60g corn starch
三百六十毫升清水 360ml water
十毫升菜油 10ml vegetable oil
四分一茶匙鹽 1/4tsp salt
餡料 Filling:
四十克浸腍的蝦米粒 40g rehydrated dried shrimps, diced
兩隻冬菇,切幼粒 2 shiitake mushrooms, diced
五十克菜脯粒 50g pickled radish, diced
一百八十克梅頭豬肉碎 180g pork, minced
二十克肥豬肉碎 20g pork fat, diced
二百五十克沙葛粒 250g jicama, diced
兩個紅蔥頭,切碎 2 shallots, sliced
五十克潮州花生 50g fried peanuts
一百克韭菜粒 100g chives, chopped
八十克芹菜粒 80g celery, chopped
三棵芫茜切幼粒 3 cilantro, chopped
一百二十毫升浸了冬菇的水 120ml water
醃豬肉 Pork Marinade:
兩茶匙生抽 2tsp soy sauce
半茶匙糖 1/2tsp sugar
半茶匙生粉 1/2tsp potato starch
少許麻油 sesame oil
少許胡椒粉 ground pepper
調味料 Condiments:
一湯匙蠔油 1tbsp oyster sauce
兩茶匙生抽 2tsp soy sauce
兩茶匙砂糖 2tsp sugar
半茶匙胡椒粉 1/2tsp ground pepper
半茶匙五香粉 1/2tsp five spice powder
一茶匙麻油 1tsp sesame oil
一湯匙生粉加一湯匙半清水 1tbsp potato starch in 1.5tbsp water
兩茶匙紹興酒 2tsp Shaoxing wine
食譜: https://mamacheungcooks.blogspot.com/2018/03/salted-egg-yolk-layered-cake-recipe.html

潮州菜茶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這一晚,他們這一家很熱鬧,人人吃得津津有味,他就是這頓私房菜的幕後功臣,袁美龍師傅。「我不是上海人,是潮州人,十三四歲入行做上海菜。」那年頭很難找工作,潮州菜在本地不盛行,多是大牌檔,不像上海菜於港島區盛行。「當時有老正興、三六九、四五六,還有國際飯店、大上海等。」
入行五十年,袁伯一口流利上海話。說起經典的上海菜例如鱔糊,坊間通通不入流,真正的鱔糊叫響油鱔糊。「炒好鱔糊時,用鑊鏟壓一個洞,放蒜頭下去,加熱油和麻油,爆香倒進去,喳一聲才對辦。」烤麩是另一個例子。「烤麩不要切,一定要手撕,口感食法不一樣。如果刀切成骰仔,口感不太好。」炒過後更要用水沖,洗走油膩。
他見識過上海菜的流金歲月,胡楓、林黛都是食客。「何莉莉來老正興吃蟹,不用動手,有侍應在旁拆給她吃。趙世曾最喜歡吃青菜燴麵,吃剩的都打包回去。」回想入行時,半點不容易。「學師的時候,要幫師傅鋪床,洗內衣褲。拜師時,要看師傅是否願意,收的話要跪下,跪在神枱前,讓他用杓扑頭,扑醒你。」
在老正興工作,未做廚,先學做樓面。合格了,才可入廚房。先做雜工,「每天最少清洗過百隻鑊,做大約3年左右。」他不是上海人,更要花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要很辛苦自學,死記啦,偷看啦。」做好本分,才有機會晉升。「若第三煤爐的師傅走了,大師傅才給你機會上位做三煤爐,然後一級級升至二煤爐、一煤爐。」 怎樣才可以有機會晉升大廚,一在機會,二在師傅肯教。「不只教功夫,還包括廚德。」
現在他退休了,為了興趣,一個月偶有一兩次去人家裏做到會。但他始終本着一個信念,「我煮給你吃,當是煮給自己吃一樣。」正因為這樣,材料一定新鮮。上門煮私房菜當天,袁伯晨早7時做準備,去街市搜羅新鮮海鮮外,亦要花時間準備圓蹄、素鵝等。至於海參,在數天前開始浸發。當中有好多功夫,這一輩廚師未必懂,懂亦未必會做。像這道雪菜薯茸蝦球,食雪菜不見菜,皆因事先已經榨成汁。「就是不讓你吃到渣,因為雪菜這些渣會黐牙,以及令人消化不良,待會烚好薯仔,淋上雪菜汁配蝦球才好吃。」
只有老一輩才有這種心機。老一輩亦重視原味,煮砂鍋雲吞雞,用原隻鮮雞、豬肉、火腿去燉。「一定要用新鮮雞,若用史雲生,那就吃雜質味道吧。」燉好雞湯,才加袁伯包的手剁菜肉雲吞,怎會不好吃?食客不只一味喜歡吃,更喜歡從中學藝。「我喜歡煮食,如果有袁伯這級數的來我家煮,當然開心。可以跟他學習,袁伯用的都是古老方法,很多時候在坊間吃的,已不是這種味道。」看袁伯煮菜,可以學到物盡其用。像薺菜冬筍,照理味道好清,但食落有濃濃的鮮味,半點不寡。秘訣在於,他下了雲吞雞湯的雞油,半點不浪費。
不時不食,冬天豆苗當造,但想不到袁伯這樣調味。未炒前已撒下鹽,「這樣融化得又快又均勻,豆苗和草頭就要這樣。」上海人食生煸豆苗,下油時鑊火要猛,一拋再拋,豆苗又嫩又鮮美。袁伯煮私房菜,更會帶上自己的法寶。麻油,由內地朋友帶來,用優質芝麻磨成。還有自家製的橙皮醬,用曬乾的鮮橙皮,以蜜糖等醃製。沒有陳皮的醇厚,但多一分果皮的鮮活。「炒烤麩,煮糖水都不能少。」
袁伯由早忙到晚,以為要請得動袁伯,一定很貴價,又不是。「除了買材料外,我人工一定要有$1,000-$2,000。我不喜歡收得貴,夠喝咖啡、飲茶,以及給我精神寄託就可以。」袁伯打工30年,做老闆30年。「五十餘歲就自己創業,我在西營盤開過四家店,兩家唱片公司,兩家餐館。」一家叫北京拉麵,一家叫滬粵一品香。「我中了六環彩,反正這些錢來得易,後來去盡,我一樣哈哈笑。」沙士期間,餐廳生意不好,蝕了錢,唱片又有翻版問題,蝕了四五百萬。滬粵又加三倍租,袁伯就不做了。「平常心,一定開心。」最近他開始一段非常的鍛煉。「$29過半個月,這些日子你試過未?」
家庭開支不計,只計個人生活。「試下沒有茶飲的滋味,用$29我買餅乾、豆腐;家中有公仔麵,又有米。」其實,家中有許多物資,有辣椒醬魚露等,袁伯就可以炒一味美味的辣椒醬炒蛋。「我的廚藝永遠也花不完,有健康,有才藝,就永遠都不怕。」
採訪:關廣恩
攝影:陳永威、陳秉謙、方心悠
袁美龍師傅
電話:9533 8225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