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冰箱是家中不可或缺的電器,經濟部標檢局為電冰箱的安全性和能源效率把關,從一般電器經銷商及3C大賣場隨機購樣10件廠牌型式的樣品檢測,進行「標示檢查」、「溫升試驗」、「洩漏電流及絕緣耐電壓」、「變壓器及相關電路之過載保護」、「構造檢查」、「重要零組件比對」及「能源效率檢測」,結果全部樣品都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標檢局也會在未來繼續不定期從市面抽查,為民眾監督和把關電冰箱的安全性。
更多資訊請見:
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漏電流 標準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八卦
#醫療電子 #穿戴式裝置 #生命體徵監測VSM #生物阻抗 #半電池電位 #轉阻放大器TIA #IEC60601
【將醫療保健進行到底:生命體徵監測】
用於生命體徵監測 (VSM) 的穿戴式設備正在改變醫療保健行業生態,以便隨時隨地監控自己的生命徵象和活動。在眾多關鍵參數中,有些資訊可透過測量身體阻抗取得。為達到良好效果,穿戴式設備必須具備體積小巧、成本低及功耗小的特性。此外,在測量生物阻抗時,還牽涉到使用乾電極和安全要求的挑戰。
所謂的「電極」,是指在電子電路與人類皮膚這類非金屬物體之間,形成接觸的電換能器 (electrical transducer)。在這種相互作用中,會產生一種被稱為「半電池電位」(half-cell potential) 的電壓,此電壓會降低 ADC 動態範圍。半電池電位還會隨電極材質的不同而變化;當沒有電流流過電極時,可觀察到半電池電位。
此時,量測到的電壓在直流電流流過時會增加,該「過電壓」會阻礙電流的流動、使電極極化,並降低其性能,特別是在運動狀態下。值得留意的是,對於大多數的生醫測量來說,非可極化 (濕) 電極通常比可極化 (乾) 電極更受歡迎;但行動式消費電子基於低成本和可重複使用考量,通常會使用乾電極。
在設計類比前端時,由於涉及到高阻抗,電極—皮膚間阻抗是很重要的考量點。該阻抗主要由低頻下的 Rs 和 Rd 的串聯組合所支配;當處於高頻時,由於電容效應,阻抗值會降低為 Rd。當電極—皮膚間阻抗在激勵頻率下接近 10MΩ 時,此設計會存在一些限制。
法規則是另一個關注焦點。IEC 60601 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針對醫療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制訂的一系列技術標準。其規定在正常條件下,通過人體的最大容許直流漏電流為 10μA;在單一故障 (single-fault) 時的最壞情況下,最大容許值為 50μA。最大交流漏電流則是取決於激勵頻率,這些人體電流限制都是電路設計上的重要參數。
阻抗的測量,需要用到「電壓/電流源」和「電流/電壓表」,因此通常會採用 DAC 和 ADC。精密的電壓參考基準和電壓/電流控制迴路非常重要,且通常需要一個微控制器 (MCU) 來處理數據,並獲得阻抗的實部和虛部。穿戴式設備通常是由單極性電池來供電,在設計上必須考慮到低功耗、高 SNR、電極極化以及 IEC 60601 安全要求。欲知詳情的工程師看過來:www.analog.com/…/an…/volume-48/number-4/articles/bio_imp.pdf
延伸閱讀:
《穿戴式系統的生物阻抗電路設計挑戰》
http://compotechasia.com/a/ji___yong/2017/0113/34491.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亞德諾ADI #ADuCM350 #AD8226
〔本文將於發佈次日下午轉載至 LinkedIn、Twitter 和 Google+ 公司官方專頁,歡迎關注〕: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ompotechasia
https://twitter.com/lookCOMPOTECH
https://goo.gl/YU0rHY
漏電流 標準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交通大學產學大聯盟發表三維通訊無線網路突破技術
5G時代來臨,具備高傳輸量、低延遲、高穩定性的無線通訊系統至為關鍵。國立交通大學執行科技部「產學大聯盟-三維通信網路技術及其在智慧校園之應用」計畫,開發三維通訊新技術與其相關應用,28日舉辦成果發表會,由計畫主持人林一平教授主持,以「毫米波寬頻無線電陣列天線系統與單晶片」、「無人機三維異質網路」及「校園物聯網地圖」三大主軸發表成果,期以產學端鏈結的方式,達到「Smart campus today. Smart city tomorrow.」的目標。
計畫採用台積電28奈米CMOS製程,成功開發60 GHz寬頻收發電路與頻率合成電路。為解決過往高頻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團隊使用氮化鋁(AlN)作為成核層,成長出高品質氮化鎵(GaN),實現具有低漏電流、高崩潰電壓的HEMT電晶體,再優化閘極結構與鈍化層成長條件,提升元件特性。其技術硬體開發,將可作為新一代無線傳輸技術WiGig的先驅。天線系統方面,提出創新三維分散式饋入結構,可增加主動電路散熱面積,降低天線陣列系統整合難度,成功展示60 GHz無線通訊功能。
在網路技術層面,此計畫成功開發毫米波追蹤及接取技術、飛船無人機三維異質網路及佈建技術、高低頻帶無線傳輸系統整合(WiFi/WiGig/LTE)技術,實現60 GHz WiGig平台及5G核心網路(free5GC),為世界第一個符合3GPP R15版本服務化架構(SBA)標準的開源核心網路;未來可依應用需求提供新5G服務,滿足物聯網(IoT)、巨量資料存取等行動網路服務需求,並整合邊緣運算技術(MEC),提供更快速有效的移動邊緣服務。
為建構校園立體安全防護網,交通大學將三維通信網路技術套用到智慧校園中,開發「三維模型即時影像融合技術」,在空拍機上裝設多支攝影機,即時串流監控校園動態,加上節點優化和深度學習技術,室外、室內都可進行人形檢索。此外,整合毫米波傳輸技術與無人機,使無線傳輸更穩定,並以領先世界的全新視覺定位法,結合IoTtalk技術首創無人機信件遞送系統。
因應安全駕駛輔助、無人機避障等話題,交通大學也開發深度感測技術。當機器人規劃路徑時,透過輕量化的Visual SLAM演算法,能有效降低CPU運算負擔,使移動過程更為順暢。相關技術也可套用於數位教學平台、智慧節能及智慧建築等領域。
「產學大聯盟計畫」於102年由科技部與經濟部共同成立,連結國內頂尖院校和學術研究機構,攜手產業界聚焦前瞻科技創新研究,使國內產業順利接軌國際市場。交通大學整合資訊工程、電子工程、材料工程、電機工程、機械工程等系所資源,與廣達電腦、漢民科技、聯發科技、中華電信、光環科技等企業攜手合作,成功在三維通訊無線網路技術上獲得關鍵突破。
漏電流 標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i75tOwmDQ/hqdefault.jpg)
漏電流 標準 在 漏電流測試 - YouTube 的八卦
漏電流 測試說明. ... 稀薄空气和 标准 气压下哪个高压放电更容易,试验解决的我的疑问. Crazy electronics New 117 vi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