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汁絕對清澈的- #滷三層肉
高畫質的影片請看這裡:https://youtu.be/HTFZh_GqLxM
-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這麼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絕對不可能像母女一樣』。
其實這話說得沒錯!
我也相信大部分的婆婆和媳婦,還是有著一種『安全距離』。
但是誰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要有如親生母女般的融洽(因為真正的母女之間,也不一定可以相處的融洽),這根本就是不需要勉強的事。
母女、父子、婆媳、朋友……等等,不用一定要怎樣的親密吧!如果現在我們處不來,可以先給彼此一點空間、時間嗎?何必急呢?又何必強人所難呢?(別人急、別人為難你,妳可以慢、你可以不為難你自己)
-
婆婆和我一開始是這樣的!
我想~她很驚訝!
我成為他兒子的女朋友(後來還成為媳婦),因為長久以來,她只在電視裡看過我主持節目,怎麼會來到她的家中,還是兒子帶回的女朋友。(若是換成我,我也是一時很難反應的過來吧!)
在當時婆婆的心裏,我顯然不是她心中想要的媳婦。
因為我離婚還帶著媽媽和兒子,還是個藝人。我猜想這幾個原因,都讓婆婆覺得,這樣的媳婦有點不一般。所以婆婆一開始對我“很冷感”。
『怎麼跟你說的差這麼多,你不是說你媽很喜歡看我主持的節目嗎?』我納悶的問著老劉?
『我媽很慢熱,要慢慢來,她還不習慣你』老劉輕鬆地回答我。
只是這慢熱和不習慣我,大概在我們婆媳之間“存在了好幾年”。
後來那些年,我們每次回家都一樣(冷感)……
但是那時的老劉都會告訴我,你感覺舒服就待久一點,感覺還可以的時候,就多說一些話。冷感、沒有話題時,就少說少互動,不用勉強裝熟。
我記得那些年,我一回老劉家,就會快快地到廚房去,可能是廚房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喜歡待在廚房,看著婆婆做菜然後在一旁協助她,我喜歡默默地成為婆婆的助手,看著她、聽著她如何分享她做菜的技巧和方法。
結果從那時候到現在,這個習慣始終都一樣,我每次只要回婆婆家,一定會先進廚房和婆婆待在廚房裡。
幾年下來,真的就是幾年下來,從看著、聽著婆婆做菜,到這兩年來,我會跟我婆婆說我是怎麼做菜的,怎麼照顧她的兒子的,和怎麼照顧我們共同的家,我們之間真的就慢慢的“熱起來了”。
-
那些年謝謝老劉,一直在我們之間扮演一個平衡的角色,不急不除,不偏不倚,他讓婆婆和我慢慢磨合,慢慢的發酵出一種,專屬於我們婆媳之間的特殊情感“風味”。
也讓我慢慢地瞭解,原來老劉的慢熱和默默的貼心還有美感,都是來自我婆婆的遺傳。
婆婆教我的滷肉是我好喜歡的一道家常菜,也是我和她學的第一道菜,從只是都看著、吃著婆婆做的,到自己動手親自做這道菜……雖然花的時間有點久,但這一切都值得呀!
『下次我炒花生的時候,你一定要在我旁邊,我教你怎麼做。我告訴你喔,炒花生的時候是很辛苦的,一定要一路站著顧火候到花生炒好』我的婆婆帶著很有把握,我可以接受進階的考驗對我說著。
『好喔!媽~我沒問題的』我開心的回答的很有自信。
從慢熱、冷感、到不習慣,到今天我的婆婆會經常在廚房跟我講一些貼心話,也會跟我分享很多家裡的事,最重要的是她的經驗食譜願意教我這媳婦。
這一切真的是我們婆媳,一路上慢慢來,慢慢的讓彼此認識,讓彼此接受。
想想我們之間的婆媳過招(也有許多互相說的悄悄話),真的都在廚房進退之間的互動裡,慢慢磨合出來了的!
-
高畫質的影片請看這裡:https://youtu.be/HTFZh_GqLxM
Thanks for watching~
-
『滷三層肉來自婆婆口訣』食譜
1. 蒜苗斜切。
2. 三層肉800g切5公分寬。
3. 熱水川燙,洗淨。
4. 放入鍋中排列整齊(這會影響後面要加的醬油水)。
5. 鍋中倒入醬油200cc+水600cc(等於婆婆口訣1杯醬油、3杯水)水要微微蓋過三層肉,這時三層肉放整齊,倒入的醬油水就會容易蓋過肉)。
6. 大火煮滾後改為小火慢慢滷30分鐘
7. 再放入蒜苗煮10分鐘,熄火後悶一下(當然隔夜食用更入味)。
-
✽我的婆婆說:這樣小火慢滷的滷肉,湯汁才會清澈。
✽哎呀~有句話忘了補充到,我的婆婆還說滷汁要清澈,一定不能亂加東西一起滷喔!
✽天啊~好大的錯誤,醬酒是老劉上字的時候筆誤,我們在檢查影片的時候居然都沒有看到,是醬油不是醬酒!抱歉,抱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滷汁絕對清澈的- #滷三層肉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這麼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絕對不可能像母女一樣』。 其實這話說得沒錯! 我也相信大部分的婆婆和媳婦,還是有著一種『安全距離』。 但是誰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要有如親生母女般的融洽(因為真正的母女之間,也不一定可以相處的融洽),這根本就是不需要勉強...
「滷肉要先川燙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Facebook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妞媽分享愛 Facebook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問題] 五花肉要先用滾水燙過嗎? -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燉滷肉類食材的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主廚來解答】肉烹煮前需要先清洗或汆燙嗎? (微微蔡老師) 的評價
- 關於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生鮮食材蔬果料理- 滷肉要先川燙嗎的味道與口感,PTT 的評價
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妞媽分享愛 Facebook 八卦
一個禮拜前收到一個包裹
裡面放了「筍乾」
我按照上面的手機號碼
寄了訊息給這位堡友
謝謝這份手工禮物🎁🎁
妞媽:謝謝你,好媳婦,收到你的愛心筍。真是不好意思還特別寄過來!真的太感動了~^^
堡友:老闆娘,請不要客氣
因為有說出,所以就先寄出一包!
一斤的份量
大概可以吃3-4回
要食用時
請在前晚
抓一把的量
泡水至天亮
或者
用滾水川燙過
再放入高湯或雞湯
或滷肉裡
請品嚐囉
^_^
妞媽:寫的好詳細,真的很謝謝你!已經去買豬肉,打算來滷一鍋囉!
堡友:真的不客氣,老闆娘^_^ 是妳不嫌棄
妞媽:我們都超愛吃的!自己手做真是無價之寶!
#實在太好吃妞爸首次主動提出要帶便當
#好媳婦我可以再打電話給你訂購嗎?
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八卦
【這真的好好「豬」喔!】
你是臺灣豬肉料理的愛好者嗎?
下面這幾道,吃過的來簽到!
🐖#豬耳朵、#嘴邊肉:說它們是小菜界的霸主,肯定是不為過,幾乎所有小吃攤都有牠們的身影,川燙過後再沾點醬油膏、搭配薑絲,真的是~阿嘶!好吃到不行呀!(偷偷說小編喜歡吃有一半原因是肚子太呃,等不到主菜來得先填飽肚子!)
🐖#滷肉飯:最能代表臺灣的美食非滷肉飯莫屬,要說臺灣人是滷肉飯堆起來的絕對不誇張!不論是南部的還是北部的,是鹹的還是甜的(?),只要是滷肉飯,都是好的滷肉飯!(其實還有細分肉燥飯、控肉飯等等,歡迎在留言處開戰場。)
🐖#排骨:小時候很單純,光是營養午餐有排骨就可以開心一整天,身為豬里肌的排骨,油脂不會太多,咬起來既嫩又有嚼勁,對臺灣人來說,也是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因為太喜歡排骨了,所以每次都會小口小口慢慢地吃,捨不得一下吃完,一定要留到最後!)
🐖#卜肉:你有吃過宜蘭特有的名產—卜肉嗎?「卜」字在宜蘭有「炸」的意思,所以卜肉就是炸肉,做法是將豬里肌去除油脂後,裹上粉油炸而成,再撒上胡椒鹽,就完成這一道了經典美食了!(是不是有點像鹹酥雞?)
🐖#豬腳:就算沒有吃過豬腳的人,也會知道豬腳前面一定會有兩個字—「萬巒」,沒錯,豬腳是屏東萬巒的名產,當地甚至有一條豬腳街,各家都有各個家的特色,下次去屏東玩,千萬不要錯過!(本公司前天剛吃完豬腳麵線,好吃!)
🐖#鹹豬肉:鹹豬肉是一道可以讓人連吃三碗飯的神奇料理,帶有脆皮、油花的五花肉,經過調味料醃製過後,就成為完美的鹹豬肉,是許多家庭最愛的料理之一~(因為可以放很久。)
🐖#大骨湯:還記得第一次喝大骨湯,直接被湯鍋裡各個部位的大骨嚇道,沒想到經過長時間熬煮後,吸收精華的湯汁是如此的美味,而且很有營養價值喔!身體虛的話,喝大骨湯補一補是很好的選擇~(大骨湯搭配蘿蔔,小編個人認為是絕配。)
🐖#豬肝:對外國人來說,臺灣人吃動物內臟的習慣,令他們感到震驚,但是身為臺灣人,我們懂得這些部位的美味,而且烹調得宜的話,甚至比肉還要好吃!豬肝,就是其中一道臺灣人愛吃的部位,不管是香煎豬肝、涼拌豬肝還是純粹的豬肝湯,都是很好吃的!(小編就是那種看到菜單有豬肝湯一定點爆的那種~)
🐖#四神湯:八仙過海的時候因為不小心跌進海裡,所以被做成四神湯……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則唬爛的典故,其實四神湯之所以取名為四神,主要是因為其中的蓮子、淮山、芡實、茯苓這四味,而在臺灣,讓四神湯畫龍點睛的就是豬腸和豬肚,既好喝又營養!(小編超愛某割包店的四神湯,可以天天喝都不會膩!)
看了這麼多,你是否好奇為何臺灣人這麼愛豬料理呢?
其實,臺灣人和豬的關係早在幾百年前就很親密了!欲知詳情,歡迎看我們的七月關鍵字:#超級豬隊友:https://bit.ly/tshi-ti-tua-hu-kui
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評價
滷汁絕對清澈的- #滷三層肉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這麼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絕對不可能像母女一樣』。
其實這話說得沒錯!
我也相信大部分的婆婆和媳婦,還是有著一種『安全距離』。
但是誰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要有如親生母女般的融洽(因為真正的母女之間,也不一定可以相處的融洽),這根本就是不需要勉強的事。
母女、父子、婆媳、朋友……等等,不用一定要怎樣的親密吧!如果現在我們處不來,可以先給彼此一點空間、時間嗎?何必急呢?又何必強人所難呢?(別人急、別人為難你,妳可以慢、你可以不為難你自己)
-
婆婆和我一開始是這樣的!
我想~她很驚訝!
我成為他兒子的女朋友(後來還成為媳婦),因為長久以來,她只在電視裡看過我主持節目,怎麼會來到她的家中,還是兒子帶回的女朋友。(若是換成我,我也是一時很難反應的過來吧!)
在當時婆婆的心裏,我顯然不是她心中想要的媳婦。
因為我離婚還帶著媽媽和兒子,還是個藝人。我猜想這幾個原因,都讓婆婆覺得,這樣的媳婦有點不一般。所以婆婆一開始對我“很冷感”。
『怎麼跟你說的差這麼多,你不是說你媽很喜歡看我主持的節目嗎?』我納悶的問著老劉?
『我媽很慢熱,要慢慢來,她還不習慣你』老劉輕鬆地回答我。
只是這慢熱和不習慣我,大概在我們婆媳之間“存在了好幾年”。
後來那些年,我們每次回家都一樣(冷感)……
但是那時的老劉都會告訴我,你感覺舒服就待久一點,感覺還可以的時候,就多說一些話。冷感、沒有話題時,就少說少互動,不用勉強裝熟。
我記得那些年,我一回老劉家,就會快快地到廚房去,可能是廚房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喜歡待在廚房,看著婆婆做菜然後在一旁協助她,我喜歡默默地成為婆婆的助手,看著她、聽著她如何分享她做菜的技巧和方法。
結果從那時候到現在,這個習慣始終都一樣,我每次只要回婆婆家,一定會先進廚房和婆婆待在廚房裡。
幾年下來,真的就是幾年下來,從看著、聽著婆婆做菜,到這兩年來,我會跟我婆婆說我是怎麼做菜的,怎麼照顧她的兒子的,和怎麼照顧我們共同的家,我們之間真的就慢慢的“熱起來了”。
-
那些年謝謝老劉,一直在我們之間扮演一個平衡的角色,不急不除,不偏不倚,他讓婆婆和我慢慢磨合,慢慢的發酵出一種,專屬於我們婆媳之間的特殊情感“風味”。
也讓我慢慢地瞭解,原來老劉的慢熱和默默的貼心還有美感,都是來自我婆婆的遺傳。
婆婆教我的滷肉是我好喜歡的一道家常菜,也是我和她學的第一道菜,從只是都看著、吃著婆婆做的,到自己動手親自做這道菜……雖然花的時間有點久,但這一切都值得呀!
『下次我炒花生的時候,你一定要在我旁邊,我教你怎麼做。我告訴你喔,炒花生的時候是很辛苦的,一定要一路站著顧火候到花生炒好』我的婆婆帶著很有把握,我可以接受進階的考驗對我說著。
『好喔!媽~我沒問題的』我開心的回答的很有自信。
從慢熱、冷感、到不習慣,到今天我的婆婆會經常在廚房跟我講一些貼心話,也會跟我分享很多家裡的事,最重要的是她的經驗食譜願意教我這媳婦。
這一切真的是我們婆媳,一路上慢慢來,慢慢的讓彼此認識,讓彼此接受。
想想我們之間的婆媳過招(也有許多互相說的悄悄話),真的都在廚房進退之間的互動裡,慢慢磨合出來了的!
-
『滷三層肉來自婆婆口訣』食譜
1. 蒜苗斜切。
2. 三層肉800g切5公分寬。
3. 熱水川燙,洗淨。
4. 放入鍋中排列整齊(這會影響後面要加的醬油水)。
5. 鍋中倒入醬油200cc+水600cc(等於婆婆口訣1杯醬油、3杯水)水要微微蓋過三層肉,這時三層肉放整齊,倒入的醬油水就會容易蓋過肉)。
6. 大火煮滾後改為小火慢慢滷30分鐘
7. 再放入蒜苗煮10分鐘,熄火後悶一下(當然隔夜食用更入味)。
✽我的婆婆說:這樣小火慢滷的滷肉,湯汁才會清澈。

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燉滷肉類食材的問題 - Mobile01 的八卦
滷肉 一定要川燙過,不信的話,妳川燙過一次就知道了,那些血水、泡泡、雜質、絕對會讓你傻眼的多,即使是要價不斐的高檔肉類也一樣唷!川燙的話用會冒煙的水就可以了,血水 ... ... <看更多>
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主廚來解答】肉烹煮前需要先清洗或汆燙嗎? (微微蔡老師) 的八卦

煮肉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是否 要先 過水汆燙可是往往過水後營養價值都流失掉了好可惜喔.....微微蔡老師要來教大家小撇步其實烹煮=殺菌! ... <看更多>
滷肉要先川燙嗎 在 [問題] 五花肉要先用滾水燙過嗎? - 看板cookclub 的八卦
這幾天爬文 每篇文章都是煮控肉前會先把肉燙過
我看過我媽媽煮的方式是:把肉洗淨 切塊 直接下鍋逼油
省去「燙」這個步奏
請問這可行嗎? 我吃起來是沒什麼異狀
因為這幾天要煮 控肉 還摸不著頭緒.....
到底是 要燙肉 還是不用燙?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55.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27962427.A.3BC.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