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設定小補帖-列奧尼達斯篇】
巴比倫尼亞動畫第八話中,我們看見了列奧尼達一世開啟寶具坦了一波傷害
列奧尼達一世-斯巴達國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溫泉關擋下波斯大軍的那一任
無論劇情或遊戲中也都強烈還原能坦住傷害的本職,他也是FGO中有最多手段幫隊友坦傷害的角色(寶具與技能都可以替自己上嘲諷)
或許有人惠對FGO動畫演出中列奧尼達斯擲出標槍把戈爾貢肚子開甜甜圈的畫面感到疑惑
『蛤?這已經是標槍.改了吧』
『Gae Bolg?』
我們就來聊聊列奧尼達斯的寶具設定吧,這剛好是角色梗取向的無篇幅提及的部分
#炎門的守護者:此寶具惠召喚召喚當時一同參與溫泉關戰役的斯巴達戰士們,大概擁有C~E等級耐久,可以當作小型板王之軍勢。他們會與列奧尼達一同坦敵人的攻擊。
受到敵人攻擊的傷害越多(不過要活下來才能)。下一波反擊傷害的威力也就越大的反擊寶具。
小安:反彈傷害
列奧尼達:受到的傷害影響自己的傷害加成
也正是因此那發標槍才惠有看起來與外表不一致的威力啦
其他關於列奧尼達一世的趣聞:https://cloud.pros.is/NHBES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tinyurl.com/y3hfw7du cheap世紀帝國 專屬遊戲頻道 波希戰爭#1 雅典、斯巴達與波斯的愛恨情仇 https://youtu.be/nG1PhaLkvjk 波希戰爭#2 最強帝國-波斯 vs 最強呼呼嘿嘿-西徐亞 -野蠻對決! https://youtu.b...
溫泉關戰役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八卦
【贈書】【好書分享:世界史地《拿破崙並不矮:歷史寫錯了!》】)
『十八世紀英國詩人亞歷山大•波普曾說:「一知半解是件很危險的事」。歷史上有許多似是而非的「偽史實」,因為記載錯誤或以訛傳訛,使得許多「偽真相」演變成確實存在過的「歷史」。』
埃及金字塔是奴隸建造的、拿破崙是代言金蜜蜂冬瓜露(非葉配)的矮冬瓜、埃及豔后的容姿傾國傾城(可惜還差我一點)、溫泉關戰役僅有斯巴達300猛男死守抵抗、威廉泰爾一箭射中兒子頭上的蘋果(快打113保護專線,通知有人家暴兒童)、探險家庫克船長成為夏威夷食人族的buffet(使用餐券打九五折優惠)、進入法老王圖坦卡門的陵寢會遭受劇烈增胖,不幸「卡門」的詛咒(胡說)?諾貝爾發明了甘油球...呃,不對!是硝化甘油。
以上何者為是?何者為非?
答案通通是:大錯特錯!不要來~污辱我的美!(年關將近,古早偶像中國娃娃在此向大家拜個早年)(一個拉春聯、一個執鞭炮)
歷經時代更迭,歷史上的名人軼事、稗官野史,經過後人一代代口耳相傳、添筆增彩,化為一頁頁兼具羶、色、腥賣點之重口味水果日報,未經證實的逸聞消息被神化、美化,或捏造醜化,賦予歷史事件不同時代意義和階段性任務,成為現代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甚或被誤認成不可動搖之歷史真相,氣到法老王差點從棺木裡彈出來(並沒有好嗎)。
而英國作家和研究者Andrea Barham認為,這個世界上的謬誤已經太多了(比如女明星的體重永遠是48公斤)(這是我個人觀點),故立志投身探究龐雜史料、期刊論文與專書,從中抽絲剝繭,一步步挖掘出歷史上的真相,糾正錯誤、還原史實。
以本書標題《拿破崙並不矮:歷史寫錯了!》而言,史稱「小巨人」的拿破崙,身高其實有167公分,與當時法國男性的平均身高165公分相較,還高了一些呢哼~之所以有「矮子矮,一肚子拐」(咦)之誤解,原因在於19世紀初的「法呎」略長於「英呎」,兩者度量單位不同,故法國人與英國人對拿破崙的身高見解也相異。不過比起身高,拿破崙本人應該更在意躺下來有沒有比別人高吧?(被拖走)
再以「奴隸建造了埃及金字塔」來說,作者遍讀、整理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編撰的《歷史》(輯二)、芭芭拉華特森的《埃及人》、瓊曼奇懷特的《古埃及日常生活》、猶太祭司兼歷史學家弗拉維約瑟夫所著之《猶太古史》,以及史畢羅考斯托的《建築史》和米洛斯拉夫維納爾的《金字塔》後(擦汗),條理明晰地敘述:
埃及金字塔並非純粹壓榨奴隸之成果,當洪水氾濫無法耕種時,農民為了獲得口糧,會一起去建造金字塔;且建造金字塔的人當中,不乏石匠、工匠等正規工作者。依此看來,興建金字塔是一種特別設計的就業方案,工人甚至曾因不滿建材遲遲未送到,發起了有史以來第一場的「罷工運動」(也有可能是幹了六年石匠,建造金字塔的起薪卻只有22k,一怒之下就跑回家擀麵包)(咦似曾相識的情節)。
總言之,《拿破崙並不矮:歷史寫錯了!》是本建基在詳實史料和嚴謹考據精神上的趣味人文史地作品,全書共收集七十六個歷史謬誤,還原傳說、王室、文化、戰爭、宗教、科學等面向之真實歷史。
作者的研究歷程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寫作筆法卻妙趣橫生,語調輕鬆幽默、文字洗鍊,每則歷史花絮約兩、三頁即可讀完,並佐以多幅插圖配合說明。閱讀《拿破崙並不矮:歷史寫錯了!》非但沒有沉甸甸史書之沉重負擔,反而能盡情享受獲取知識之樂趣,在此推薦給喜歡人文歷史的輕閱讀群眾,看完請告知周遭親友「拿破崙有167公分」,拿破崙在天之靈會很感謝你的(雙手合十)。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新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留:『《拿破崙並不矮:歷史寫錯了!》:全面破解歷史上的假新聞!』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12/18(二)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12/19(三)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拿破崙並不矮 #歷史寫錯了 #安卓雅芭 #AndreaBarham #WhenHistoryGetsitWrong #NapoleonWasntShortandStPatrickWasntIrish #創意市集 #英國衛報年度推薦圖書 #蟬聯英法美韓巴西土耳其多國暢銷榜單 #解構歷史謬誤 #打破歷史謠言 #世界史地 #文化 #戰爭 #宗教 #科學
★博客來:goo.gl/AY59Xp
★城邦讀書花園:goo.gl/Rgai8f
★誠品:goo.gl/mF9bRK
★金石堂:goo.gl/KreJX9
★TAZZE:goo.gl/x9Gdib
溫泉關戰役 在 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Facebook 八卦
什麼是怒衝的節奏?
.
今天為了走一發斯巴達,都是該死的300壯士害的!!
怒衝一發後,發現溫泉關戰役在底比斯那,所以斯巴達戰士是手牽手跳著優雅的節奏從斯巴達一路往300公里外的溫泉關前進打波斯。
.
好吧!
搭單程3.5小時的公車來到了斯巴達,靠腰,在這閉眼睛走路撞到車的機率也太低。
.
叫了計程車前往山頂之城,竟然悲桑的發現關門了,管理員還說明天再來= =,想說那就邊走邊拍下山吧,意外的荷蘭人問我們要不要搭便車,並載我們到了公車站。
.
一路上的聊天又問到關鍵問題,你會不會不喜歡中國,像他們就不喜歡川普?
以我去過三次的感覺,只要不談政治都好,哪裡有壞人就有好人。
而暖男的女友是哥倫比亞人,介紹著哥倫比亞的低物價、美麗風景、熱情民眾,還有是個快樂國度⋯⋯
.
要不,
我們揪團衝一發哥倫比亞吧!
溫泉關戰役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https://tinyurl.com/y3hfw7du cheap世紀帝國 專屬遊戲頻道
波希戰爭#1 雅典、斯巴達與波斯的愛恨情仇
https://youtu.be/nG1PhaLkvjk
波希戰爭#2 最強帝國-波斯 vs 最強呼呼嘿嘿-西徐亞 -野蠻對決!
https://youtu.be/xX-W8DVS93A
波希戰爭#3 波希戰爭#3 愛奧尼亞起義-雅典點燃波斯王 復仇之火
https://youtu.be/G_5nIKenIhc
波希戰爭#4 馬拉松戰役 不畏懼強權 以少極多的經典
https://youtu.be/37RXfbZHU4A
波希戰爭#5 斯巴達三百壯士逆襲►溫泉關戰役
https://youtu.be/4a4Kah-X7xU
波希戰爭#6 ►薩拉米斯海戰
https://youtu.be/4z9sBHMnD2U
馬拉松戰役-希臘人首次戰勝強大的波斯帝國
參考資料:
希羅多德的歷史
古希臘的智慧 作者: 劉潼福、鄭樂平
還有海獅的文章
--
成為VIP訂閱戶 每月台幣30元起 享有不同的專屬粉絲福利
https://tinyurl.com/y2b43ap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編輯的頻道

溫泉關戰役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這部影片將讓你認識打了40年的波希戰爭
波斯 vs 希臘
雅典、斯巴達與波斯的愛恨情仇
波希戰爭#1 雅典、斯巴達與波斯的愛恨情仇
https://youtu.be/nG1PhaLkvjk
波希戰爭#2 最強帝國-波斯 vs 最強呼呼嘿嘿-西徐亞 -野蠻對決!
https://youtu.be/xX-W8DVS93A
波希戰爭#3 波希戰爭#3 愛奧尼亞起義-雅典點燃波斯王 復仇之火
https://youtu.be/G_5nIKenIhc
波希戰爭#4 馬拉松戰役 不畏懼強權 以少極多的經典
https://youtu.be/37RXfbZHU4A
波希戰爭#5 斯巴達三百壯士逆襲►溫泉關戰役
https://youtu.be/4a4Kah-X7xU
史上最強傳令兵-馬拉松的由來-原來不只跑42公里-而是超過600公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XMtSrQALo
--
成為VIP訂閱戶 每月台幣30元起 享有不同的專屬粉絲福利
https://tinyurl.com/y2b43ap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大編輯的頻道

溫泉關戰役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歐亞非大帝國波斯vs南歐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波希戰爭#1 雅典、斯巴達與波斯的愛恨情仇
https://youtu.be/nG1PhaLkvjk
波希戰爭#2 最強帝國-波斯 vs 最強呼呼嘿嘿-西徐亞 -野蠻對決!
https://youtu.be/xX-W8DVS93A
波希戰爭#3 波希戰爭#3 愛奧尼亞起義-雅典點燃波斯王 復仇之火
https://youtu.be/G_5nIKenIhc
波希戰爭#4 馬拉松戰役 不畏懼強權 以少極多的經典
https://youtu.be/37RXfbZHU4A
波希戰爭#5 斯巴達三百壯士逆襲►溫泉關戰役
https://youtu.be/4a4Kah-X7xU
Cheap保證沒收錢的真心推薦~!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771
海獅說歐洲趣史:歷史課本一句話,背後其實很有事
備註:
西徐亞人
原文是:
「如果你們是自由人,那就是世界上最卑鄙和懦弱的自由人,如果你們是奴隸,則是最忠誠的奴隸」
參考資料:
希羅多德的歷史
古希臘的智慧 作者: 劉潼福、鄭樂平
還有海獅的文章
--
成為VIP訂閱戶 每月台幣30元起 享有不同的專屬粉絲福利
https://tinyurl.com/y2b43ap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編輯的頻道

溫泉關戰役 在 溫泉關戰役-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希臘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率領三百名斯巴達精銳戰士與部分希臘城邦聯軍於溫泉關抵抗波斯帝國,成功拖延波斯軍隊進攻,爭取到雅典及其他城邦準備戰役的寶貴時間,為之後 ... ... <看更多>
溫泉關戰役 在 [問卦] 國軍的刺槍術可以打贏溫泉關戰役嗎- Gossiping 的八卦
如題列奧尼達斯與他的斯巴達三百壯士在溫泉關浴血奮戰最後全滅如果換成口號常喊精實的國軍平常要練習刺槍術可以用只用刺槍術擊退波斯嗎有沒有八卦---- Sent from BePTT ... ... <看更多>
溫泉關戰役 在 [心得] 瑞士版本的溫泉關戰役-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_19.html
--
瑞士版本的溫泉關戰役
到14世紀結束的時候,瑞士邦聯與哈布斯堡家族間的鬥爭已分出勝負,實質獨立已然
確立 。伴隨著瑞士國土防禦完善的,是其他加盟者的增加與瑞士的向外擴張。15世紀初
,首先入盟的是森林州東邊的阿彭策爾(Appenzell)與聖加崙(St. Gallen),前者與森林
州一樣是個山間自由農民的自治體,後者則是直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自治城市。這兩個自
治體反抗的主要是作為領主的聖加崙修道院,他們的造反受到瑞士邦聯接連擊敗哈布斯堡
領主的鼓舞,後來也得到邦聯軍事同盟的直接援助,而頂不住壓力的聖加崙修道院最後則
是向哈布斯堡家族求援。1403年,在Vögelinsegg戰役中修道院和與其同盟的奧地利援軍
戰敗;整場戰役的過程、戰果與瑞士建國第一戰的莫爾加騰(Morgarten)戰役如出一轍,
因此也被稱作是阿彭策爾版的莫爾加騰。到了1406年,情勢顛倒了過來,修道院被迫臣服
於阿彭策爾與聖加崙市,而這兩個自治體(阿彭策爾在1411年,聖加崙在1412年)則被納為
瑞士邦聯的「加盟者」,實則相當於保護國(protectorate)的地位──與瑞士邦聯最原始
的八個州(canton)地位不同,他們不再獨立行使與他國交戰的自主權,而是將對外結盟和
作戰的權力交給邦聯,換取邦聯對他們的軍事支持;直到1513年阿彭策爾才取得了完全的
主權州的資格 。
哈布斯堡家族威脅瑞士的最後一塊要地──位於瑞士邦聯的蘇黎世西邊、盧塞恩北邊
的被夾著的阿爾高(Aargau),也在1415年被瑞士邦聯征服。與阿彭策爾不同,這塊純粹依
靠征戰得來的領土,由於其居民沒有自發地造哈布斯堡領主的反,被併入邦聯時也就沒能
取得哪怕是內部自治的權利。阿爾高成為第一塊由邦聯全體成員共同領有的領地,賦稅由
邦聯共同徵收,官員由邦聯共同指派。對阿爾高的居民來說,臣服於領主的地位並未改變
;瑞士邦聯對待其臣屬人民並不比封建貴族好多少,有時甚至更壞。這種共同領地雖然讓
瑞士早期的「民主」形象略顯尷尬,卻是團結邦聯不可或缺的黏著劑──共同管理意為著
邦聯成員彼此間非為此合作不可 。後來穩固瑞士擴張與統治的兩種形式就此確立下來:
將對外交涉的大權交出,但維持自治的加盟成員;另一種則是純然臣服於邦聯的屬地。
阿彭策爾與阿爾高被併入瑞士之後,邦聯便把目光轉向阿爾卑斯山南麓;在西南方的
瓦累(Valais)河谷中,除了領主與教會的地產外,也散布著許多農民自治體;兩者間的衝
突與瑞士十分神似,而瓦累最終在瑞士的幫助下贏得其自主,並進一步被吸納為瑞士邦聯
的加盟成員之一(1422)──這個獨立自主的地位是相當不容易的,征戰到最後還是付了一
大筆贖金給Rarogne領主,才買全一個完整的瓦累。四百年後瓦累才取得主權州的地位。
在瓦累當地,與瑞士不同,說的主要是羅曼語族的各種方言;這些方言日後逐漸被法語給
「統一」,成為未來瑞士法語區的先聲。
而在阿爾卑斯山東南側,則是規模比瑞士邦聯永久同盟較小的三個自治體同盟:「灰
色同盟」(Grey League)、「教會同盟」(League of the House of God)、「十法庭同盟
」(League of the Ten Jurisdiction, League of Ten Courts)。與瑞士一樣,由農奴、
自由農民自治體所組成的「灰色同盟」,也是在與哈布斯堡家族的鬥爭中逐漸發展壯大的
;另一個「教會同盟」則是由幾個主要教會領地的農奴所發起,共同對抗依附於哈布斯堡
的教會領主而自我解放。至於「十法庭同盟」則比較新鮮,他是由於領主死絕後繼無人,
突然發現領主沒有了,全體居民於是決定自己管理自己,發展成十分民主的自治體。這三
個同盟先是彼此結盟,而後大約在1450年代以後,也加入到瑞士邦聯之中,成為加盟成員
的一部分 。
相較於阿爾卑斯山南麓東、西兩側自行加盟的成員,正南方的屬地則是單純被瑞士聯
邦的武力打下來的。這塊以貝林左納(Bellinzona)為中心的地區,同時也是穿越阿爾卑斯
山的要道聖哥達(St. Gothard)隘道所在之地,是掌控山路南北兩側貿易的重要關鍵,15
世紀以前原本是米蘭公國的屬地,卻在1403年被瑞士邦聯侵入,1419年正式併吞。米蘭與
瑞士為這領土爭議曾經發生過數次軍事衝突;雖然在1422年發生的阿爾貝多(Arbedo)戰役
中瑞士一度遭重創,但到了1440年瑞士終究還是穩固地掌握了該地。該地一直維持沒有政
治權利的屬地狀態,直到350年後被承認為一個主權州為止;而瑞士也因此多出了一塊使
用義大利語的領土 。
在瑞士與米蘭之間爭奪聖哥達隘道的戰爭中,阿爾貝多戰役自然有其重要性;不過這
場戰役影響更大的地方還在於,大敗使得瑞士人擺脫盲目自信,推動了一場戰術革新。戰
役發生於1422年6月30日,米蘭人先催動戰馬發起衝鋒,三番兩次被瑞士人的方陣逐退之
後,米蘭主將下令全軍下馬,6,000名騎士徒步進攻敵陣。米蘭全軍大約有16,000人,相
較之下,組成方陣的瑞士民兵不過4,000人(一說2,500人 )。騎士的騎槍(lance)與長劍,
同民兵的長戟(halberd)和長矛(pike)戰了個平分秋色,但數量優勢的一方將瑞士人壓得
喘不過氣來,後者雖然背靠著一道斜坡,仍一再被逐出陣地。戰況是如此之激烈,以至於
邦聯內部的盧塞恩(Lucerne)城邦主將一度將長戟插在地裡,表示要投降了。但米蘭主將
也被熱烈的戰況衝昏了腦,一邊前進,一邊大喊「不寬宥對手的敵人也得不到寬宥」──
瑞士人從來不抓戰俘,從來是逮著就殺;但米蘭人的冷酷無情反而逼使瑞士人寧死不屈。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600名外出打點糧秣的瑞士人突然出現在米蘭大軍的後方;其實這些
人真的就是打草穀的,壓根兒沒有對米蘭人發動攻擊,但瑞士人以為是援軍到了,一番振
作之下殺出重圍,免於全軍覆沒的厄運 。
根據瑞士的史料,瑞士陣營一共損失了四五百人;米蘭雖然損失得多些,但就全軍的
傷亡比例而言可沒有瑞士人慘重。這是就瑞士史料而言;義大利方面,如馬基維利就誇張
地說瑞士人的傷亡數以千計。即便是瑞士人自己的記載,也提到盧塞恩議會中的議員參戰
的就陣亡了44人;出征時需要10艘駁船載渡的大軍,回來時僅用2條船就完事了,可見其
傷亡之慘。在此之前的森帕赫(Sempach)戰役 中,瑞士人就已經吃過下馬騎士持騎矛亂槍
戳來的虧,事不過三,阿爾貝多戰役之後沒多久,盧塞恩議會便通過了議案,要求全軍大
量裝備長矛(pike)──在此之前,瑞士人的主戰兵器是戟;阿爾貝多戰役中三分之二的士
兵手持的是長戟,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矛手與十字弓手──日後瑞士人長矛方陣馳騁歐陸
的威名,便濫觴於此。
瑞士長矛方陣的典型戰術是這樣的:在方陣當中最前方的四行橫排水平持矛,第五排
以後則垂直持矛,並隨時準備往前排遞補。在前四排當中,第一排單膝著地,長矛離地面
很近;第二派則微微彎腰俯就,右腳頂住矛桿末端,矛尖朝向斜前方;第三排將長矛平舉
在腰間,第四排則將長矛高高平舉於頭部的位置。這一來就製造出上中下密集分布無死角
的矛籬,足以抵擋任何騎兵的衝鋒。不過,瑞士人可不單靠防禦取勝;在進攻時,長矛平
舉與胸部齊平,左手在前右手在後,矛尖微微下指,衝鋒時有很強的威力 。
新戰術的試煉是與瑞士史上的另一次重大考驗一道進行的。從一開始,瑞士邦聯中由
三個森林州代表的農民自治體,與另外三個自治城市──蘇黎世、伯恩、盧塞恩,在政治
組織上就十分不同;一方是深具解放思維的民主政體,另一方則是富裕市民主導的寡頭政
治。除去思想上的差異,各自保有主權的各主權州往往也因為領地劃分或者商業上的糾紛
彼此起衝突。當哈布斯堡家族不再能威脅日益壯大的瑞士邦聯時,外部壓力的消降也意味
著內部矛盾越來越難以壓制轉移。當阿爾卑斯山東南麓出現權力真空時,森林州就與北方
的蘇黎世為了爭搶領土糾紛不斷;於是哈布斯堡一挑唆,蘇黎世便於1442年與哈布斯堡的
奧地利結盟,以取得阿爾高為交換條件,蘇黎世退出了邦聯,大街上的紅底白十字旗都換
成了哈布斯堡紋章上的孔雀尾羽。邦聯自不能善罷干休,在1443年向蘇黎世宣戰,是為舊
蘇黎世戰爭(Old Zürich War)。這是邦聯鞏固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內戰。
野戰不利,但憑著城牆堅厚,蘇黎世與邦聯的圍城大軍打打談談,還能堅守一陣子。
壞就壞在一旁使勁教唆的奧地利此時卻隔山觀虎鬥高高興興看戲。此時的奧地利大公腓特
烈三世(Frederick III)還未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實力不足以介入戰局,但不妨礙
他動用擅長的外交辭令,再挑動一個局外人來淌渾水。此時英法百年戰爭行將結束,英國
已是強弩之末,只剩幾塊飛地等著法國去收復;英法間簽了一紙為期18個月的休戰條約,
法王查理七世(Charles VII)正愁一幫兵勇無用武之地,怕這些散兵游勇四處搶劫出亂子
,奧地利大公腓特烈三世此時邀請他出兵,正是再好不過。原本腓特烈三世只請兵五千,
查理七世卻忒大方,恨不得把麻煩送到國外似的,竟然出兵三萬(一說四萬 )。這支大軍
一路燒殺擄掠而來,在1444年8月間,正屯紮在巴賽爾(Basel)城南準備入侵。邦聯也派了
一小支部隊前往監視。這支1,200~1,300人的小支隊接獲的訓令是到比爾斯(Birs)河沿岸
偵查,切勿與敵軍交戰。他們一路前行,途中遇到的教士勸阻道敵人勢大,回頭是岸;瑞
士人豪氣干雲,卻回說「那咱就支使著咱們靈魂見上帝,咱們身軀見阿爾馬涅克
(Armagnacs,代指法軍;這支部隊原先歸屬於阿爾馬涅克伯爵)!」。
與法軍一連串小規模的接觸叫瑞士人殺得興起,打得正爽利的瑞士人竟然渡過比爾斯
河追擊敵人;加上援軍,此時他們也不過才1,500人。法蘭西大軍還在集結當中,瑞士人
卻打死不退,將渡河撤退的機會輕輕放過,全軍組成三個方陣嚴陣以待。超過四分之一的
瑞士民兵裝備著18英呎(約5.5公尺)長的長矛,面對法軍騎兵毫不動搖不說,還主動向敵
騎衝鋒,竟然從清晨到晌午勢均力敵的交戰了四小時整。戰鬥進入第五個小時後,傷亡逐
漸支撐不了持續的戰鬥,瑞士人且戰且退,保持良好秩序撤向聖雅各(St. Jacob)醫院。
法軍將其團團包圍,火砲與弓箭手的火力不斷加重瑞士人的傷亡。醫院建築幾乎被圯平後
,發起一次次突擊而未能得手的法軍被瑞士民兵的死纏爛打打懵了,屢次提議暫時休戰;
瑞士人卻冥頑不靈堅決抵抗,戰至最後一人──據說只有200個瑞士人倖存下來,全是輕
重傷患。而在他們面前堆積的法軍屍體竟多達四千。
關於這場戰役最詳細的紀錄,主要來自瑞士人的對手;而瑞士民兵的勇悍是敵人親身
體驗過後加以認證的。未來的教皇庇護二世(Pius II)此時正在法軍軍中,在給朋友的私
人信件裡他寫道,「瑞士人…從身上扯下血淋淋的箭頭,就算雙手都砍沒了還是整個人埋
身投入敵陣,不親手把謀殺他們的兇手殺掉不嚥下最後一口氣」。其他參戰者則評論說「
從未見過在防禦時如此剽悍、那樣狂暴、毫無懼色地犧牲性命的漢子」,而某位法國史家
乾脆說幹出這檔事的瑞士人令法軍覺得要征服的這國家既怪異又令人驚異,還是早早放棄
打道回府的好。於是在1444年10月,法國人在和約簽上了字,竟爾罷兵旋師。
這場所謂的比爾河畔的聖雅各之戰(Battle of St. Jakob an der Birs),被譽為瑞
士人的溫泉關(Thermopyilae)之戰。比斯巴達三百壯士的犧牲更驚人的是,1,500名瑞士
民兵的犧牲就成功地勸退了入侵的法軍;一場戰役的失敗,最終卻換來整場戰爭的勝利
。1446年,瑞士邦聯又擊退了一支援救蘇黎世的奧地利援軍,儘管這支哈布斯堡的軍隊卻
有四倍於敵的兵力優勢。雙方先是休戰,接著在1451年,在保證恢復戰前領地的條件下,
蘇黎世放棄了與哈布斯堡家族的同盟,重新成為瑞士邦聯的一分子。瑞士邦聯內部的第一
次內戰至此終結。
除了驗證了瑞士方陣的驚人威力之外,這場戰爭還促使瑞士人認清,除了東方邊界上
的宿敵哈布斯堡家族外,封建王侯的威脅也可能來自西方。令人保持警覺的這份危機意識
,在內戰結束後三十年化為現實──15世紀下半葉,將迎來瑞士史上的重頭戲之一、首尾
三年的勃艮地戰爭(Burgandian War, 1474-1477)。
--
https://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55681387.A.D3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