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鄉文集《靠岸》第六章 舞浪鼓
農曆五月仲夏,吹東南風,當血紅的夕陽像觸礁的輪船,慢慢沉沒在海平線下,豔麗的紅霞渲染了海天,喧騰的色彩,隨著湧浪,在海面跳躍著,直到落日完全沒頂,一切才回歸平靜。此時,一輪明月像被一波波海浪推起似的,悄悄升上夜空,皎潔的月光灑在墨藍的海面上,像海中之湖,又像某處仙境的入口,吸引著航海的人,航向一段古老又美麗的傳說。
此時大陳島的近海,正值一年一度的小黃魚(又名黃花魚)季節,曾祖父羅洪亮領著水手們,揚起風帆,分乘二艘單帆帆船,趁著明亮的月光,在島的近海巡航,只要將一張張漁網投入海中,由二艘帆船拖曳著,就能捕撈一網又一網金黃斑斕的小黃魚,肉豐質細,入口滑嫩的小黃魚,對漁民而言,那可是一尾又一尾的活黃金。
羅家約莫是在清光緒年間,曾祖父羅洪亮那一代才遷移到大陳島的。原本在大陸浙江就有田產的曾祖父,為什麼不留在大陸守著祖產,卻要冒險遷移到大陳島拓荒?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看中了當時大陳島還是一處人湮稀少的荒島,遍島無主的土地,誰先開墾就歸誰的;再則就是大陳島是浙江第二大漁場,周遭海域漁產豐富,終年不絕。
當時在大陸,地籍制度已具規模,土地均繪有清丈圖冊,記載業主姓名、土地坐落、地積甲數等,因此大陸溫嶺的土地多半都已各有所屬,對於已擁有祖產的曾祖父,守成有餘,但已無圈地拓荒的空間。曾祖父算是最早來到大陳島拓荒的一批人,他率先圈了許多荒地,再逐步將之開墾為可耕種的農地,至於在大陸的田產則出租給佃農,然後每年從大陳島渡海回溫嶺老家去收田租。
但在大陳島擁有土地也不是「先到先佔」那麼簡單,口說無憑,而當時在大陳島也沒有「地契」這種東西,那要怎麼認定土地屬張家、李家還是羅家呢?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實際進行土地開墾。
「是你開墾的,就算是你的土地;你沒開墾的部分,就不能算你的土地!」父親說,這也算是曾祖父那批人初來大陳島時,大家彼此雖不成文,但一致遵守的潛規則。
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曾祖父十倍於其他鄉親的勤奮,日以繼夜地拓地墾荒。
「早不見太陽、晚不見太陽。」父親說,這就是曾祖父初到大陳島的生活的寫照,意思是曾祖父每天總是天還沒亮,就到圈下的土地耕種,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睡覺,十年如一日,無日歇息。
曾祖父把一大片無主荒地劃成自己的地界,然後在地界內,親手把土裡大小不一的岩石,一塊一塊地挖除;再把密密叢叢的雜草,一把一把地拔乾淨;繼而將又乾又硬的土壤一鋤一鋤地翻開;最後撒下農作的種籽,辛勤耕耘,等待秋穫冬藏。
就這樣,憑藉著異於常人的毅力與勤奮,曾祖父把一畝畝的荒地變成良田,開拓出羅家在大陳島的大片田產。
「勤勞,才是羅家真正的地!」所謂身教更重於言教,父親認為,曾祖父是用一生的汗水,替羅家的後代子孫,樹立了代代相傳的治家家訓。
除了對墾地的執著,大陳島周遭海域的豐富漁場,更是被曾祖父視為快速累積財富的重要資源。在曾祖父的算計中,田地一旦開墾好了,可以出租給佃農收田租,也可以雇請長工耕作,不必再親力親為,騰出的時間,可以專於漁獲捕撈。環繞大陳島礁的海域,棲息著眾多享譽海內外的魚種,七星鰻、虎頭魚、黑鯛、石斑等,幾乎四季皆有漁產可供捕撈,曾祖父精準地掌握了大陳島陸地、海上的天然資源,加以過人的勤奮刻苦,羅家在他的經營下,自然愈加興旺了。
對許多大陳島漁民而言,大海是賴以維生的母親,從滔滔白浪的海裡,捕撈起來的漁獲,是大海對於辛勤漁夫的賞賜,也是一家溫飽的依靠。每一個曬得黝黑的漁民,臉上大大小小的曬斑,更是上天透過熾熱的陽光,所頒贈的驕傲勳章,為每一個甘冒海上風險,為家計生存而奮鬥不歇的漁民們,烙印出讓後代子孫永誌難忘的徽記。
如前所言,在大陳島的海域,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漁汛,每年農曆三月左右是烏賊季,漁民們會開始為捕烏賊做前置工作的準備。
「我們家每年農歷三月,都會到一座叫屏風山的小島附近,搭起草棚,待上一個多月捕捉烏賊。」父親說,只要算好潮流,在附近海域放下一個個用竹子編造的特製竹籠,就表示這是你的海區,其他人就不會越界到你所屬的標示區域捕捉烏賊,換言之,這個海區,也成為一種大家各自默守,互不侵犯的私有領域。
烏賊汛期裡,曾祖父與祖父這對父子,總是划著竹筏到屏風山小島旁,將竹籠布置在自屬區域的近海,他們會在竹籠子裡,放入一隻母烏賊,等漲潮時,會吸引公烏賊進來,這個特製竹籠在兩頭開了外大內小的束口,公烏賊一旦鑽進來就出不去,等到退潮時,就划著竹筏出去收拾一個個竹籠,滿載著烏賊返回島岸。
也有漁民用會漁網捕撈烏賊,這另一種捕法,漁網的上層繫著浮筒,下層綁著重物,讓漁網上邊浮在海面,下邊沉進海裡,算準了烏賊群聚的海域,駕駛著竹筏網捕烏賊。
「為了捉烏賊,我小時候有一次還差點淹死!」父親回憶起一段年少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的往事。
那時的父親大約十三、四歲,祖父因農、漁兩頭忙著,祖母也下田協助祖父幫忙農事,於是祖父交待父親負責炊煮全家人的午飯。由於大陳島風很大,生火不易,結果父親煮了半天,依然無法將米飯炊熟,害得一家人中午沒飯吃,祖父就把父親痛罵了一番,認為父親身為長子,卻連飯都不會煮。
挨了罵的父親,心情特糟,索性溜出家門,去到一家賣甜餅的店家,店家老闆娘對他說,現在是烏賊季,海面上有很多烏賊因為被魚咬傷,游不動,只能漂浮在海面上,只要去撿一隻烏賊回來,就可以和她換一個甜餅。年少的父親聽了大喜,心想就撿幾隻烏賊跟老闆娘換些甜餅帶回家,家人至少還有甜餅可吃。於是找了一位朋友,二個少年就划了竹筏出海去撿烏賊。
但他們這一對不自量力的小孩,根本不會操控竹筏,加上那一天的海象不好,海流又特別強勁,竹筏竟被海流愈帶愈遠,父親一急,使盡全身力氣划著竹筏,卻因為用力過度,竟把槳都划斷了,沒了槳的竹筏往外海漂離,離岸愈遠了。
所幸此時有一艘帆船駛過,二個孩子立刻大聲呼救,帆船上的漁夫發現父親的竹筏,快速靠了過來,父親趕忙向帆船拋繩,但因為過於緊張,繩子拋出的同時,一個重心不穩,就跌進了湍急的海流裡,還好繩頭已經拋上了帆船,而父親跌進海中時,腳適巧被繩索纏住,帆船上的漁夫趕忙拉繩,把父親拖到船上,此時父親早已精疲力盡,掉進海流裡的同時又喝了好幾口的海水,但總算保住了小命。
父親為了逞強,連一隻烏賊都沒抓到,還差點賠上性命,當時內心的沮喪和懊悔,實非筆墨可以形容了。飽受驚嚇的父親,深怕回家會被祖父責罵,於是一個人躲在家附近海邊的大岩縫裡,不敢回去,一直躲到晚上,滿天璀燦的星光,更增添父親內心的失落與寂寥,此時,祖父早已四處遍尋父親不著,好不容易,終於在岩縫裡找到孤身蹲坐岩石上的父親,祖父不發一語地牽起父親的手,就著星光,默默走回家去。
農曆五月,烏賊季結束,黃魚季開始登場,曾祖父、祖父和幾位水手,會分駕二條單帆帆船拉著漁網去捕黃魚。
其中一條是母船,包含船長在內共有水手四個人,另外有一船則是子船,配有二個水手,一正手一副手。他們都是選風平浪靜的夜晚,在吃完晚飯後出發,白天回航,天候不佳則不出航。在當時,曾祖父是船長,負責操帆及指揮二船,後來曾祖父過世後,就由祖父操帆和指揮。曾祖父和祖父這對父子操帆的技術,在當時的大陳島是遠近馳名的,必須熟悉海象,精算風向和風力,才能將帆船駕馭自如。於是卓越的駕船技術,加上對漁汛海域瞭若指掌,曾祖父、祖父每次返航,幾乎都是滿載而歸。
到了冬天,則是帶魚與鰻魚季,此時船必須開到更遠的地方。因為捕小黃魚的近海帆船,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船型與設備都不相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大陳話叫「舞浪鼓」,漁船頭是尖長的,船型也比捕小黃魚船的體積大得許多。雖然一艘船一般也是配置四個人,但船身還有內艙,晚上可以睡在裡面。「舞浪鼓」一出海,通常要三、四天才回得來。
羅家雖擁有自請師傅專造的捕黃魚帆船隊,但「舞浪鼓」這種船,則是每年冬天去下大陳島,向人租來的。
漁民駕著「舞浪鼓」,船上配置一條很長的漁繩,一邊航行,一邊放繩,繩上有鈎、有浮筒,鈎上的餌則是用帶魚切片做成,用來誘使鰻魚上鈎。
「相較起來,冬天出海比夏天出海危險多了。」父親說。一來夏天作業的地方是在近海,天候若有變化,可以立即返航,就算遇到颱風來襲,但漁民們皆通曉觀看天象來判斷氣候,若有颱風接近,漁民從雲的形狀與海流湧浪,就可大致研判出來。但冬天的東北季風,卻是非常難掌握,有時突然颳起強大陣風,僅靠風力航行的帆船根本回不了頭,一不小心,整條船被風吹翻,也時有所聞,因此海難頻頻發生,亦不足為奇了。
羅家討海為生的家族事業,在大陳島大撤退後,便走入歷史,為了不讓島上的物資,在撤退後,被中共解放軍運用,包括家裡的帆船在內,島上所有帶不走的農耕工具、伙房炊具、漁用捕具,悉數遭到國軍銷毁,彷彿是替羅家先祖畢生的努力,劃下一個滄桑句點。
但也不是來到台灣就與漁業絕緣,當我們家被政府安置在花蓮的大陳一村後,政府曾讓大陳鄉親依自己的專長選擇職業,並給予輔導與補助,當時祖父選了「漁民」,政府便配撥一艘小噸位的漁船給祖父,祖父就靠著政府送的漁船,在花蓮近海捕了將近十年的魚,父親並曾陪著祖父出海捕過兩、三次魚。但因為不熟悉花蓮的漁場、魚種與魚性,所捕的漁獲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直到船損壞了,索性不去維修,完全放棄捕漁的念頭了。
父親後來因考上碼頭工人而定居在基隆,雖然他在基隆港當了一輩子碼頭工人,過得仍是傍海營生的日子,卻是在一艘一艘精鋼鍛造的現代貨輪上,靠著扛負重物的苦力,養家活口,相較於曾祖父、祖父在驚濤駭浪中打漁搏命的日子,終究成為家族的歷史記憶了。
「舞浪鼓」,在海之子民的人生中漸去漸遠,成了夢境中的幽靈之船。
「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羅智強 Facebook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羅智強 Facebook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林柏昇 KID Facebook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源興漁港買魚時間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源興漁港買魚時間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信助哥愛分享の大年初九來宜蘭大里源興定置魚場紀錄起漁 ... 的評價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2022光榮定置漁場時間-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2022光榮定置漁場時間-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宜蘭定置漁場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懷鄉文集《靠岸》第六章 舞浪鼓
農曆五月仲夏,吹東南風,當血紅的夕陽像觸礁的輪船,慢慢沉沒在海平線下,豔麗的紅霞渲染了海天,喧騰的色彩,隨著湧浪,在海面跳躍著,直到落日完全沒頂,一切才回歸平靜。此時,一輪明月像被一波波海浪推起似的,悄悄升上夜空,皎潔的月光灑在墨藍的海面上,像海中之湖,又像某處仙境的入口,吸引著航海的人,航向一段古老又美麗的傳說。
此時大陳島的近海,正值一年一度的小黃魚(又名黃花魚)季節,曾祖父羅洪亮領著水手們,揚起風帆,分乘二艘單帆帆船,趁著明亮的月光,在島的近海巡航,只要將一張張漁網投入海中,由二艘帆船拖曳著,就能捕撈一網又一網金黃斑斕的小黃魚,肉豐質細,入口滑嫩的小黃魚,對漁民而言,那可是一尾又一尾的活黃金。
羅家約莫是在清光緒年間,曾祖父羅洪亮那一代才遷移到大陳島的。原本在大陸浙江就有田產的曾祖父,為什麼不留在大陸守著祖產,卻要冒險遷移到大陳島拓荒?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看中了當時大陳島還是一處人湮稀少的荒島,遍島無主的土地,誰先開墾就歸誰的;再則就是大陳島是浙江第二大漁場,周遭海域漁產豐富,終年不絕。
當時在大陸,地籍制度已具規模,土地均繪有清丈圖冊,記載業主姓名、土地坐落、地積甲數等,因此大陸溫嶺的土地多半都已各有所屬,對於已擁有祖產的曾祖父,守成有餘,但已無圈地拓荒的空間。曾祖父算是最早來到大陳島拓荒的一批人,他率先圈了許多荒地,再逐步將之開墾為可耕種的農地,至於在大陸的田產則出租給佃農,然後每年從大陳島渡海回溫嶺老家去收田租。
但在大陳島擁有土地也不是「先到先佔」那麼簡單,口說無憑,而當時在大陳島也沒有「地契」這種東西,那要怎麼認定土地屬張家、李家還是羅家呢?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實際進行土地開墾。
「是你開墾的,就算是你的土地;你沒開墾的部分,就不能算你的土地!」父親說,這也算是曾祖父那批人初來大陳島時,大家彼此雖不成文,但一致遵守的潛規則。
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曾祖父十倍於其他鄉親的勤奮,日以繼夜地拓地墾荒。
「早不見太陽、晚不見太陽。」父親說,這就是曾祖父初到大陳島的生活的寫照,意思是曾祖父每天總是天還沒亮,就到圈下的土地耕種,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睡覺,十年如一日,無日歇息。
曾祖父把一大片無主荒地劃成自己的地界,然後在地界內,親手把土裡大小不一的岩石,一塊一塊地挖除;再把密密叢叢的雜草,一把一把地拔乾淨;繼而將又乾又硬的土壤一鋤一鋤地翻開;最後撒下農作的種籽,辛勤耕耘,等待秋穫冬藏。
就這樣,憑藉著異於常人的毅力與勤奮,曾祖父把一畝畝的荒地變成良田,開拓出羅家在大陳島的大片田產。
「勤勞,才是羅家真正的地!」所謂身教更重於言教,父親認為,曾祖父是用一生的汗水,替羅家的後代子孫,樹立了代代相傳的治家家訓。
除了對墾地的執著,大陳島周遭海域的豐富漁場,更是被曾祖父視為快速累積財富的重要資源。在曾祖父的算計中,田地一旦開墾好了,可以出租給佃農收田租,也可以雇請長工耕作,不必再親力親為,騰出的時間,可以專於漁獲捕撈。環繞大陳島礁的海域,棲息著眾多享譽海內外的魚種,七星鰻、虎頭魚、黑鯛、石斑等,幾乎四季皆有漁產可供捕撈,曾祖父精準地掌握了大陳島陸地、海上的天然資源,加以過人的勤奮刻苦,羅家在他的經營下,自然愈加興旺了。
對許多大陳島漁民而言,大海是賴以維生的母親,從滔滔白浪的海裡,捕撈起來的漁獲,是大海對於辛勤漁夫的賞賜,也是一家溫飽的依靠。每一個曬得黝黑的漁民,臉上大大小小的曬斑,更是上天透過熾熱的陽光,所頒贈的驕傲勳章,為每一個甘冒海上風險,為家計生存而奮鬥不歇的漁民們,烙印出讓後代子孫永誌難忘的徽記。
如前所言,在大陳島的海域,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漁汛,每年農曆三月左右是烏賊季,漁民們會開始為捕烏賊做前置工作的準備。
「我們家每年農歷三月,都會到一座叫屏風山的小島附近,搭起草棚,待上一個多月捕捉烏賊。」父親說,只要算好潮流,在附近海域放下一個個用竹子編造的特製竹籠,就表示這是你的海區,其他人就不會越界到你所屬的標示區域捕捉烏賊,換言之,這個海區,也成為一種大家各自默守,互不侵犯的私有領域。
烏賊汛期裡,曾祖父與祖父這對父子,總是划著竹筏到屏風山小島旁,將竹籠布置在自屬區域的近海,他們會在竹籠子裡,放入一隻母烏賊,等漲潮時,會吸引公烏賊進來,這個特製竹籠在兩頭開了外大內小的束口,公烏賊一旦鑽進來就出不去,等到退潮時,就划著竹筏出去收拾一個個竹籠,滿載著烏賊返回島岸。
也有漁民用會漁網捕撈烏賊,這另一種捕法,漁網的上層繫著浮筒,下層綁著重物,讓漁網上邊浮在海面,下邊沉進海裡,算準了烏賊群聚的海域,駕駛著竹筏網捕烏賊。
「為了捉烏賊,我小時候有一次還差點淹死!」父親回憶起一段年少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的往事。
那時的父親大約十三、四歲,祖父因農、漁兩頭忙著,祖母也下田協助祖父幫忙農事,於是祖父交待父親負責炊煮全家人的午飯。由於大陳島風很大,生火不易,結果父親煮了半天,依然無法將米飯炊熟,害得一家人中午沒飯吃,祖父就把父親痛罵了一番,認為父親身為長子,卻連飯都不會煮。
挨了罵的父親,心情特糟,索性溜出家門,去到一家賣甜餅的店家,店家老闆娘對他說,現在是烏賊季,海面上有很多烏賊因為被魚咬傷,游不動,只能漂浮在海面上,只要去撿一隻烏賊回來,就可以和她換一個甜餅。年少的父親聽了大喜,心想就撿幾隻烏賊跟老闆娘換些甜餅帶回家,家人至少還有甜餅可吃。於是找了一位朋友,二個少年就划了竹筏出海去撿烏賊。
但他們這一對不自量力的小孩,根本不會操控竹筏,加上那一天的海象不好,海流又特別強勁,竹筏竟被海流愈帶愈遠,父親一急,使盡全身力氣划著竹筏,卻因為用力過度,竟把槳都划斷了,沒了槳的竹筏往外海漂離,離岸愈遠了。
所幸此時有一艘帆船駛過,二個孩子立刻大聲呼救,帆船上的漁夫發現父親的竹筏,快速靠了過來,父親趕忙向帆船拋繩,但因為過於緊張,繩子拋出的同時,一個重心不穩,就跌進了湍急的海流裡,還好繩頭已經拋上了帆船,而父親跌進海中時,腳適巧被繩索纏住,帆船上的漁夫趕忙拉繩,把父親拖到船上,此時父親早已精疲力盡,掉進海流裡的同時又喝了好幾口的海水,但總算保住了小命。
父親為了逞強,連一隻烏賊都沒抓到,還差點賠上性命,當時內心的沮喪和懊悔,實非筆墨可以形容了。飽受驚嚇的父親,深怕回家會被祖父責罵,於是一個人躲在家附近海邊的大岩縫裡,不敢回去,一直躲到晚上,滿天璀燦的星光,更增添父親內心的失落與寂寥,此時,祖父早已四處遍尋父親不著,好不容易,終於在岩縫裡找到孤身蹲坐岩石上的父親,祖父不發一語地牽起父親的手,就著星光,默默走回家去。
農曆五月,烏賊季結束,黃魚季開始登場,曾祖父、祖父和幾位水手,會分駕二條單帆帆船拉著漁網去捕黃魚。
其中一條是母船,包含船長在內共有水手四個人,另外有一船則是子船,配有二個水手,一正手一副手。他們都是選風平浪靜的夜晚,在吃完晚飯後出發,白天回航,天候不佳則不出航。在當時,曾祖父是船長,負責操帆及指揮二船,後來曾祖父過世後,就由祖父操帆和指揮。曾祖父和祖父這對父子操帆的技術,在當時的大陳島是遠近馳名的,必須熟悉海象,精算風向和風力,才能將帆船駕馭自如。於是卓越的駕船技術,加上對漁汛海域瞭若指掌,曾祖父、祖父每次返航,幾乎都是滿載而歸。
到了冬天,則是帶魚與鰻魚季,此時船必須開到更遠的地方。因為捕小黃魚的近海帆船,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船型與設備都不相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大陳話叫「舞浪鼓」,漁船頭是尖長的,船型也比捕小黃魚船的體積大得許多。雖然一艘船一般也是配置四個人,但船身還有內艙,晚上可以睡在裡面。「舞浪鼓」一出海,通常要三、四天才回得來。
羅家雖擁有自請師傅專造的捕黃魚帆船隊,但「舞浪鼓」這種船,則是每年冬天去下大陳島,向人租來的。
漁民駕著「舞浪鼓」,船上配置一條很長的漁繩,一邊航行,一邊放繩,繩上有鈎、有浮筒,鈎上的餌則是用帶魚切片做成,用來誘使鰻魚上鈎。
「相較起來,冬天出海比夏天出海危險多了。」父親說。一來夏天作業的地方是在近海,天候若有變化,可以立即返航,就算遇到颱風來襲,但漁民們皆通曉觀看天象來判斷氣候,若有颱風接近,漁民從雲的形狀與海流湧浪,就可大致研判出來。但冬天的東北季風,卻是非常難掌握,有時突然颳起強大陣風,僅靠風力航行的帆船根本回不了頭,一不小心,整條船被風吹翻,也時有所聞,因此海難頻頻發生,亦不足為奇了。
羅家討海為生的家族事業,在大陳島大撤退後,便走入歷史,為了不讓島上的物資,在撤退後,被中共解放軍運用,包括家裡的帆船在內,島上所有帶不走的農耕工具、伙房炊具、漁用捕具,悉數遭到國軍銷毁,彷彿是替羅家先祖畢生的努力,劃下一個滄桑句點。
但也不是來到台灣就與漁業絕緣,當我們家被政府安置在花蓮的大陳一村後,政府曾讓大陳鄉親依自己的專長選擇職業,並給予輔導與補助,當時祖父選了「漁民」,政府便配撥一艘小噸位的漁船給祖父,祖父就靠著政府送的漁船,在花蓮近海捕了將近十年的魚,父親並曾陪著祖父出海捕過兩、三次魚。但因為不熟悉花蓮的漁場、魚種與魚性,所捕的漁獲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直到船損壞了,索性不去維修,完全放棄捕漁的念頭了。
父親後來因考上碼頭工人而定居在基隆,雖然他在基隆港當了一輩子碼頭工人,過得仍是傍海營生的日子,卻是在一艘一艘精鋼鍛造的現代貨輪上,靠著扛負重物的苦力,養家活口,相較於曾祖父、祖父在驚濤駭浪中打漁搏命的日子,終究成為家族的歷史記憶了。
「舞浪鼓」,在海之子民的人生中漸去漸遠,成了夢境中的幽靈之船。
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林柏昇 KID Facebook 八卦
越想越生氣,我單獨來回一篇:(可隨意分享)
台灣曼波魚的故事
Mola Mola ,平均體重近一噸(12/04補充:漁民表示在台灣出現的一般200-300公斤),海中非常溫馴的龐然大物,原本在台灣是被稱作翻車魚,根本也沒有人愛吃,這個特殊的魚因為在演化上有特殊性(他演化過程似乎忘記長尾巴,但是鰭超大) 因此造成特別可愛的形狀,他們因為喜歡曬太陽,因此常常跑到水很淺的地方曬太陽,看起來好像掛掉一樣,所以被台灣人稱作翻車魚,外國人則有些稱他們為太陽魚(sunfish)。
這個魚原本在台灣東部生活得很快樂,因為難吃,所以沒有人要特地抓他們,常常很開心地在離岸邊很近的地方曬太陽,但是所有美麗的生物在台灣好日子都是不長久的
--
有一天,花蓮政府官員在想:別人都有黑鮪魚祭,撈超多,那我們有什麼? 很快的官員想到翻車魚,於是就想弄個類似的東西來撈錢。 有人說:翻車魚很難吃,官員就找了很多名廚來研究怎麼讓他變好吃。有人說:翻車魚這名字很不吉利,官員說﹕名字這東西簡單,是不會換一個嗎。於是官員就把翻車魚的名稱硬改成曼波魚。這一切都是為了把這倒楣的翻車魚順利端上台灣人的餐桌。
(大家看過甄嬛傳,裡面皇帝為了要讓甄嬛回宮,不但改了年紀,連姓都改掉,就是那樣的任性,你懂的)
---
在2003年,花蓮曼波魚祭首次登場,政府不但不斷洗腦人民"曼波魚肉質含有著豐富的膠原蛋白和鈣質"(但不告訴你他身上有50種以上的寄生蟲),而且還針對曼波魚和台灣人的特殊習性做了一連串的行銷活動。這個活動大家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一個圍起來的曼波魚場,帶著你浮潛體驗一下曼波魚多可愛,我貼一下當年文宣是這樣說的:
"首度推出「與曼波魚共游」等多項體驗活動。
體態特殊的曼波魚,有著圓圓扁扁的碩大身軀,及大大的眼睛、像是嘟嘴般的小嘴巴,在水中緩慢游泳的模樣甚為可愛,就像是水中芭蕾舞者般,搖曳著身軀輕盈舞曼波;而不怕人的柔順個性,加上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上,懶洋洋地做日光浴,讓人可浮潛近距離觀察牠、觸摸牠。"
"近距離與曼波魚一同起舞,並拍照製成證書留念" (2005年新聞文宣)。
接著帶你去旁邊的曼波魚屠宰場,現殺曼波魚煮來吃。一人兩千元,要前一天預訂。
三小?你可以告訴我這是三小????怎麼會有這麼讓人人格分裂的行銷活動設計??今天如果我把主題換成貓,大家來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貓咪公園和可愛親人的貓咪玩耍一下午,接著帶你去隔壁的貓咪屠宰場,讓你親自選擇想吃的貓咪以及選擇希望做成的風味,需要前一天預訂,一人兩千元。
幹!能接受的人,請你現在解除和我的朋友關係好嗎?我覺得你的人格有很嚴重的問題。
無論如何,曼波魚的可愛並沒有深植人心,但是台灣人從此發現新的可以吃的魚,還富含膠原蛋白以及鈣。(補充2006年曼波魚祭已經停辦)
你們可能不知道台灣人吃海鮮是世界聞名,"台灣人愛吃海鮮世界排名第4!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國人愛吃海鮮超越全球平均值的1倍,每人每年平均食用34公斤" (2016年09月13日中國時報),被台灣人愛上的海洋生物幾乎都只能走向滅亡。因為濫捕,IUCN將此種魚類放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還是最危險等級,包含教授在內的愛魚人士出面呼籲,你知道政府怎麼說的嗎?
農委會漁業署長蔡日耀表示,IUCN並非政府組織,相關報告可能欠缺全球性評估或科學證據支持,雖然我國宜花東漁民會捕撈曼波魚提供民眾食用,據目前漁民捕撈的漁獲與往年相比,並未出現數量減少的情況,推測沒有瀕臨絕種的立即性危機,」(2015-11-30 自由時報)
你知道漁會怎麼說的嗎?
"漁會痛斥根本是危言聳聽,由於不是華盛頓公約,IUCN對國家沒有約束力"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那你知道漁民怎麼說的嗎?
"市場的魚販,直呼不可能,花蓮曼波魚不只銷量好,產量也大,每年3、4月盛產期,一天可以抓到100、200尾,而且花蓮曼波魚遠近馳名,要是因此停止捕撈,對花蓮漁業影響可不小。" "花蓮漁民反彈,表示說曼波魚快要滅絕的消息,從10年前就聽過了,漁會也說數量並沒有減少。"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好,我們來看2015年發生什麼事情
"往年一天捕獲的數量,平均只有10尾左右,今年一天就能捕獲一、兩百尾是往年的十多倍,運回台東新港漁市也讓魚販驚呼不已,也因為數量真的太多,價格跟著下跌,原本每公斤可以賣到130元左右,一條曼波魚平均50公斤,等於賣出一條就能賺將近7000元,但今年每公斤只剩下70元,跌了將近一半,1位漁民表示,一、兩百尾量多,量多市場容納不下,都要冷凍起來。"
有發現在台灣的翻車魚從200-300公斤的體型掉到平均50公斤嗎?這就是濫捕造成的結果,大魚來不及長大就被撈走,越撈越小。價格還越來越賤,學者也不斷呼籲正視此問題,但是誰鳥他?政府帶頭說你們這些臭學者懂個屁,世界三小組織又沒有法律強制性叫個屁。
2015年還發生什麼事情? 沒什麼,台灣之光正常發揮:
"2015年10月,全球最大水產市場歐盟向台灣發出一張「黃牌」警告,言明若不限期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者「不規範」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 IUU) 的漁業行為,將改發「紅牌」,把台灣水產品「判決出場」,禁止銷入歐盟。"(2016-08-25端傳媒)
你知道在台灣人,對不起是中國台北人瞧不起的印尼怎麼對待翻車魚嗎?印尼峇里島的水晶灣,也有大量的曼波魚,但當地人卻不捕撈、不吃曼波魚,而是發展曼波魚觀光文化,把曼波魚當作「海洋金雞母」,每天吸引3000人租船,讓潛水客與曼波魚拍照,賺取大量的觀光財。(2015-12-14 工商時報) 我親自跑去水晶灣過,就是希望能看一眼曼波魚,花了一大堆錢,搭船吐了一小時一隻都沒看到但我還想著再去。
反觀台灣(對不起阿猴 我一定反觀一下) 這種觀光財和通通撈起來吃掉,我們永遠選擇後者。
那我們來看之後發生什麼事情。2016的曼波魚新聞
"花蓮漁獲枯竭 今春僅剩54% 特產曼波魚 捕獲量1成 "(2016年05月10日中國時報)
不是還講很大聲說不可能抓光光嗎?我們再來看一則研究: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與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研究結果刊登在去年12月國際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中(2016/01/03聯合報)
----
我會在留言貼很多相關新聞,有興趣的可以慢慢看。
我生氣的是什麼?我覺得今天如果是不會用google 的長輩也就算了,今天一個知識分子,看到一個議題和他想的不一樣,在未經查證也沒有仔細思考別人在講什麼的時候,隨便丟了幾句很像謠言的評論:台灣漁獲量都是因為日本擅自劃了海域,害台灣漁民漁獲量大減。這中間如果你提出數據或是文章引用,我還不會那麼生氣,但什麼都沒有,這就是造謠。知識份子也在跟人家傳遞謠言,這就是國將滅亡的徵兆。 台灣漁獲量下降,是事實,但台灣漁獲量分布是這樣(2016) 遠洋漁獲量226379公噸,近海漁業158702公噸,自己看看比例是怎麼分配的,"近海係指在我國經濟海域12浬-200浬內",跟日本高度重疊的區域是"近海",台日早在2013年就已經簽訂協議,除了很小的區域還是有爭議,但是要把台灣漁獲量降低通通推給日本,不去檢討濫漁、濫捕、沒有生態保育觀念,不討論產業轉型的可能,漁獲量下降通通推給別國根本是笑話。我不tag你,我希望你自己好好檢討一下
更新:
經過兩天的發酵,有在第一線的朋友回應我補充如下
台灣常出現且會捕撈的有Mola mola (圓尾mola)以及Sharptail Mola(Masturus lanceolatus) (矛尾mola) ,Mola mola列為 vulnerable, Sharptail Mola列為 least concern,定置漁場多數捕捉到的是矛尾mola,圓尾也會有,但數量極少,而鏢漁船在鏢的是圓尾mola,兩者在台灣都是合法的。
希望大家有時間也把下面連結看一看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48399285199895/permalink/2171086896264456/?hc_location=ufi
https://www.facebook.com/…/a.12060809294…/1259565394108624/…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63479187012755&set=a.205046492856047&type=3&theater
照片來源: www.flickr.com/photos/nmfs_northwest/42290165994
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2022光榮定置漁場時間-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八卦
2022光榮定置漁場時間-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資訊討論,找光榮定置漁場時間,明發定置漁場價目表2021,光榮定置漁場時間,源興定置漁場買魚 ... ... <看更多>
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2022光榮定置漁場時間-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八卦
2022光榮定置漁場時間-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資訊討論,找光榮定置漁場時間,明發定置漁場價目表2021,光榮定置漁場時間,源興定置漁場買魚 ... ... <看更多>
源興定置漁場起魚時間 在 #信助哥愛分享の大年初九來宜蘭大里源興定置魚場紀錄起漁 ... 的八卦
信助哥愛分享の大年初九來宜蘭大里源興定置魚場紀錄起漁2021/2/20[影音]|大溪老街. 2021/2/20 早上在港邊等了1個多小時竹筏才作業完畢進港起漁卸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