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口氣看完這位資深部落客,已出書的作家Phyllis著作疑似被抄襲的系列文章。
別說網路上的文字了,Phyllis寫成書還是照樣被抄襲,且檢方採信對方的說詞,認定她不構成抄襲,並認為1,500字在全書約6萬字中「所佔比例相當懸殊」,因此判定林敏玉不起訴。
我不禁想起當時桂冠旅遊抄我的VF汐留旅館文章的事情。法律上的抄襲和道德上毫無關係,這就是當時我為何不會對桂冠旅遊提出法律行動的關係。我根本不想讓一個法官的心證,來告訴我這是或不是抄襲。
法律是最後的道德防線。但法律只是最最基本的道德。
這也真的滿悲哀的。
當時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件:
桂冠旅遊/新台旅行社不告而取林氏璧的文章去賣東京旅館機加酒行程
http://linshibi.com/?p=1144
林敏玉「涉嫌抄襲案」懶人包
1. 《零雜物》是資深部落客Phyllis的首部著作(2012/5/24,方智出版),同年8月曾榮登博客來網路書店單週銷售冠軍。2013/5/14,Phyllis意外發現《清爽的人生》一書(2013/3/26,晶冠出版)中有整段文字與《零雜物》雷同,買回比對後又發現兩書內文有近1,500字高度相似,但《零雜物》比《清爽的人生》早了10個月出版。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1)一盜再盜」:
http://goo.gl/IOAh7C
2. 《清爽的人生》作者林敏玉出版過十餘本著作,曾獲台灣省新聞處散文獎,是小有名氣的資深多產作家。Phyllis擔心不了解出版順序的讀者,會因為林敏玉出版經歷較深,而誤以為《零雜物》抄襲《清爽的人生》,因此決定提告以澄清是非。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2)等了又等」:
http://goo.gl/V3RPtk
3. 此案經Phyllis以違法著作權法為由提告後,於2013/9/13首度開庭。被告林敏玉當庭承認讀過《零雜物》,但堅決否認抄襲,並批評《零雜物》「缺乏原創性」。檢察官建議就雷同部分送交鑑定,雙方皆表示同意。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3)首次出庭」:
http://goo.gl/LXv59e
4. Phyllis推測被告林敏玉在法庭上毫無愧色,應非首次「涉嫌抄襲」,因此持續比對《清爽的人生》,並發現部分內文與另外5本他人著作高度雷同,字數總計逾3,000字。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4)驚人發現」:
http://goo.gl/sigKor
5. Phyllis繼續比對林敏玉的舊作《懂得放開雙手,才是懂得生活的人》(2009/12/29,晶冠出版),竟又發現書中有近8,500字疑似抄襲另外11本他人著作,連黎智英、吳淡如等名人著作亦赫然在列。至此,共計有17本著作、多達13家出版社的出版品疑似遭林敏玉侵權。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5)名人入列」:
http://goo.gl/slSWva
6. 2013/10/14,Phyllis向新北地檢署補充比對證據,並陸續知會13家出版社,但只有3家回應。本案後續無聲無息,亦未送交鑑定。2014/2/5(大年初六),Phyllis收到「不起訴處分書」,檢方採信林敏玉說詞,認定她不構成抄襲,並認為1,500字在全書約6萬字中「所佔比例相當懸殊」,因此判定林敏玉不起訴。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6)只剩悲憤」:
http://goo.gl/KCKp51
7. Phyllis認為,一本東拼西湊而成的書,即使沒有一篇文章是作者原創,按檢方的邏輯依舊不構成抄襲。她憂心此例一開,「以後市面上將充斥這種讓原創者拿它沒輒的山寨拼裝書,如果你是文字創作者,難道不擔心嗎?」
詳見「忍一年也夠了(完)繼續努力」:
http://goo.gl/QnMel7
2014/2/10,Phyllis針對此案聲請再議。2/25,再議被駁回。3/5,高檢署通知本案「業已發回續查」。目前靜待下一階段的司法程序中。
補充說明:
如果各位讀過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就會知道我曾提及:「著作權保護著作的表達方式(expression),但並不保護觀念(idea)。換句話說,世間成千上萬的作者都能具有同樣的觀念,書寫同樣的主題(不然寫佛學書的人要怎麼辦?),然而表達方式(文章的結構或遣詞用字等)卻不容許有實質相似之處,否則即構成違法。」
另外,從古希臘時期就有簡居的概念,1854年梭羅的《湖濱散記》更是帶起另一股風潮。這些觀念從來不是近期的日系暢銷書所原創,這些作者都是承襲古人或前輩的概念,再以自己獨到的方式將這種簡居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清除雜物的觀念是來自大量閱讀和親身體驗,但書中內文全是我一個字一個字費心寫出來的,而且我在書中非常詡實地標明了所有的引用出處。也因此,新莊社大才能根據我的著作內容,列出一大份延伸閱讀的清單(如下)。當然,相關的日系暢銷書中譯本我也讀過,書單也全列在書裡。事實上,我也替《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和《空出位子給幸福》等中譯書寫過推薦序。請查照。
http://98reading.blogspot.tw/2012/11/128.html
----------------- 2015/03/19 UPDATED -----------------
Dear all,
關於《零雜物》被抄襲一案,去年經我申請再議後,被告已於今年一月底被高雄地檢署依「違法著作權法」提起公訴。昨日我南下高雄出庭,全案目前已經由調解庭達成和解。
在被告始終沒有道歉,但願意賠償少許金額,而我也決定依法官建議「以和為貴」(同時免除日後舟車勞頓)的前提下,我答應被告律師會在今天(三月十九日)結束前,刪除去年五月份我針對此案所撰寫的「忍一年也夠了」等七篇系列文章,並不再就此案發表任何公開言論及相關評論。
我沒有做錯任何事,也不是因為心虛而決定刪文,更沒有什麼把柄落在被告手上,單純只是一件官司搞了兩年我真的好累。在被告律師和法官的強力勸說下,我同意和解。我喜歡高雄這塊土地,我不希望因為這件事情,讓我想到高雄就滿腹怨氣。我要清掉心裡的垃圾。
為免各位質疑我刪文的目的,特此為文告知。往後也請各位繼續支持原創好書,謝謝大家。
湖濱散記譯本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新書到府!周末常常因俗務纏身無暇上山,但透過書籍還是能神遊一下這廣大的世界,尤其跟「山」有關的最好。
另一個原因是登山裝備跟服飾已經買得快塞爆衣櫃了,不可小看包裹被看見後慘遭剁手的可能,但假如是書籍的話,起碼還可以藉著增加知識的崇高理由,堂而皇之的申請入庫、通過審查!!
至於買了這麼多書是否有一天能看完,倒是另一回事了 ...
.
這三本書我都有考慮買原文版過,但之前啃了本《黑暗之心》(因為對於殖民地之於原住民和自然環境的議題有興趣),還是覺得速度太慢了。然而中譯本 ... 也要小心踩到雷喔,我以前在親戚家的書架上抽了一本《湖濱散記》,明明是中文,看了幾段就因為翻得太糟糕讀不下去。這是什麼感覺呢?就是翻得太過生硬了,我都可以從中文的結構和句型推敲出原文的樣子,刀削斧鑿的痕跡太重。
這三本書兩本英國,一本美國。
要論影響力跟歷史地位,梭羅的《湖濱散記》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我所研究的美國自然保育制度與政策,一部分都可以說是來自這本著作的精神啟發。大家的腦子裡裝了什麼,跟制度長什麼樣子有很大的關係。
武斷一點來說,認同這本書的人也會認同爬山應該要自給自足,東西全部自己背,獨攀也不打緊。夥伴很重要,但不是我們該汲汲營營尋找的關係,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學習自理和自處,才能從中獲得啟發。
雖說歸隱山林的生活方式對於多數人來說不太可行,但透過多日的登山健行活動,徜徉荒山野嶺之間,還是能體會其精神一二。
《輝耀之山》和《山之生》一個是超硬派的青春登山行紀,另一個則是從自然環境中瞭解自己的靈魂。後者所描述的境界:不追求登頂、不追求紀錄,只求在山裡面領略生命,相信也是不少非主流山友所追求的吧!
關於這兩本書的事,我有空再想想、寫寫。
湖濱散記譯本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廖玉蕙老師今年出了好多本書,她自己笑說到處放煙火,也因為她很少請人寫推薦序,所以特地宴請幫她最近3本書寫序的朋友,在她兒子開得”行冊”餐廳,圖中前排中間是洪仲清老師.左右2位是編輯多誠與麗玲,第2排是我.廖老師跟曾文娟總編輯.後排是時報趙董事長與小野老師.
梭羅的啟示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場時,只要看到「湖濱散記」的譯本就會購買,不知不覺也買了將近二十種不同出版社的翻譯版本….全文請見連結
https://vocus.cc/weiwenreading/5ec5bcfefd8978000173d5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