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永和豆漿記憶】
永和豆漿在永和的原創店,你去過嗎?
生意鼎盛,尤其是消夜
舊時光裡沒有24小時連鎖超商
深夜裡想吃個燒餅喝碗豆漿
真的是搭計程車的車資比豆漿還貴
#永和好吃的還有很多
#店開不夜通宵營業
#驅寒妙品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8/09/23
圖說:台北市交通,永和清晨即景車輛行駛逆向車道,交通警察網開一面。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進榮
歷史新聞節錄
【1978-10-11/民生報/08版/餐飲】
南北各式點心早餐各有所長
【本報訊】港式、蘇式、北方飲茶之外,大小咖啡廳都賣西式早餐,三十五元至五十元之間,土司、火腿蛋、咖啡、果汁,一成不變,西式早餐最考究的是希爾頓飯店的早晨西式自助餐,菜式豐盛,二三知友,所費不多,足以增進友情,如偕情侶同餐,情調尤美。台北原始性的早點是豆漿大餅油條,本來豆漿店都開設在永和,為了要吃豆漿,不惜乘計程車長征,一套大餅油條,一碗豆漿,至多十幾元,車資卻要化一百多元。永和的豆漿店,它的特點是一天一夜廿四小時不歇,成為台北夜市觀光節目之一。自從「喜萬年」在忠孝東路開設以後,吃豆漿油條原始早點的不必捨近就遠了。最近市區內又陸續開了幾家,裝潢衛生都勝於永和。
【1978-02-25/聯合報/08版/萬象】
永和鎮上的小吃
豆漿、燒餅、油條 早已馳名大台北
油粿、肉羹、煎包 排隊立等蟹殼黃
【顧景唐】台北縣永和鎮與台北市不過半座中正橋之隔(北半橋屬北市。南半橋屬北縣),別看它地方雖小,十餘年來的發展卻很迅速,特別是小吃,種類繁多,物美價廉,且各有它的特出處,很值得做一個介紹。
過中正橋在頂溪站下車,行數十步,兩旁就是遠近馳名的豆漿店。
永和豆漿厚稠稠的,是它的特色,若干年前,端上一碗,浮面起衣,這種情形近年已較少見,雖然如此,永和的豆漿比起台北市或是其他地方那些淡薄得喝不出豆漿滋味的程度,還是勝上一籌。至於油條、燒餅由於調配得法,鬆脆適口,不黏牙齒,絕沒碱味,可說是老少咸宜。
每家除了歷史悠久的甜、鹹爐餅外,近年都有蔥油餅、蘿蔔絲餅和蛋餅的供應,此外加上小籠包、餃子等以增廣號召,花式上已不像過去那樣單純、保守。
永和豆漿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特色,是打從傍晚六、七時起至翌日上午九、十時止,店開不夜,通宵營業,給那些夜戲晚歸以及影視、歌星、演員、舞女、新聞從業人員……等人不少方便,尤其隆冬季節,熱騰騰一碗下肚,確是驅寒妙品。
走前數十步,右為文化街、左為竹林路,這裡匯集不少南北口味的小吃店攤,包括冷熱飲,點心、如肉羹、肉圓、麵線、魷魚羹、粽子、湯圓、包子、餃子、兔肉、牛肉、螺肉、火鍋、海鮮……各式俱全,彷彿台中市中華路的縮影,其中比較特色的是文化街永和戲院前的蝦仁羹和蛋包蝦仁,花枝魷魚羹(兩種混合)。竹林路原十七巷口(中信公司附近對面)有個江浙籍的露攤,專烘蟹殼黃、有蔥油、芝麻二種,每天早上六至十時,下午三至六時各製作一次,每爐六十個,上下午各出一、二十爐,特點是質料道地,香甜酥口,風味佳美,所以攤內全家夫婦兒女動員;攤外顧客立候,雖沒有大排長龍,但每製一爐,瞬息即罄;也有一人包下一爐,常使後到者徒手而返,現在雖已漲到二元五角一只,十餘年來盛況始終不衰。
永和路(竹林路附近)大康西藥房隔壁有家不過半間店面專賣紅豆湯、綠豆湯的小店,他的紅豆經過一番挑選,甜濃適中,火候到家,不像一般偷工減料,看起來濃稠稠,其實是加了太白粉的紅豆湯,吃不出一點紅豆味來,另外粥拌豆和苦茶,也有其與眾不同處,是愛吃甜點的老永和常喜光顧的地方。
復興街口華南銀行旁邊有個專賣油粿(芋艿和米粉製成的圓糕)的小攤,別看它到處有售,是浸在油鍋中文火慢煎瞧不入眼的點心,由於配料合宜,吃起來香噴噴的極有風味,很多常臨的老顧客,於裹腹充飢之餘,還要包幾個回去帶給家人甚至餽送親友哩。
隔壁小攤的蒸排骨,也是上菜市場主婦們喜歡解饞的所在,一到晚上,同一地點,代之而起的是個專賣各種蛇肉、蛇丸、蛇粉和蛇湯的攤子,可以說是永和最早、最久的獨門生意(現在樂華戲院對面也開了一家大店)。
仁愛街永和路口,有家店面不大的板鴨店,除了門市零售外,還兼代客燒烤、油淋、鹽水雞鴨,工候到家,味鮮肉嫩,鹹淡也適中。
仁愛街的右邊(原郵局對面),聚集了許多當歸鴨、當歸羊肉、鵝肉擔、海鮮等小吃攤,也是消夜、充飢的好去處。
一路前行,鄰近教會中和堂,近年開了家揚州食堂「味和園」,以硝肉、乾絲、豆沙鍋餅見長,干絲作料講究,滋味鮮美,鍋餅別有風味、硝肉也頗不惡。缺點是必須耐心等候,急性子和有事在身的人不宜作座上客。
樂華戲院對面(永和國劇社樓下)有一家賣生煎包的上海飯店,包的全是瘦肉,較之時下只見白菜和肥肉的生煎包子,確有霄壤之別;這家的油豆腐線粉湯也不賴,為便利上班人員進早點,早上特在戲院門口加設一攤供應。豆沙粽子的豆沙,全是炒製的真正純紅豆,非常可口。
肉粽也是揀選上肉醃製數天後才包,所以非常入味,絕非一般急就章浸泡醬油後即行包製的鮮肉粽所可同日而語。樂華戲院旁邊有個出售肉圓、魷魚羹、四神湯的小攤,營業不錯,其實隔壁巷子內類似的小吃店何止五、六家,但是生意可就比不上這個露攤熱鬧了。
樂華戲院的後門旁(自強路站下車的右邊巷子內)有幾家小吃店攤,其中最叫座的要算香肉,牌子很老,幾乎終年有賣,經常可以看到人們一杯在手,嚼皮吐骨,其樂陶陶。要吃香肉,中山路、保平路上也有公開寫出招牌的,目前售價每碗三十元,火鍋六十元,香肉的來源是否有問題(如經過毒殺等等),筆者不敢保證,有意嚐試的吃客,請你自己鄭重考慮。
每屆夜晚,保福路一段是各種地攤薈集之區,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其中有家專賣赤肉湯圓(帶有五香味的瘦豬肉湯糰)和芝麻湯圓的小店,祇要你走過,經常可以見到陳列著三、四十碗預先置就作料的湯碗,準備隨時將已經煮熟的湯圓,滾熱後供應顧客(唯恐臨時忙不過來),純粹台省口味,風味絕佳。
如果你搭二三八號公車或公路車去南勢角或中和鄉,在永和路站下車,對面有家餛飩大王,他們家的大餛純,堪與中華商場二樓的老牌溫州餛飩媲美;還有豆沙蟹殼黃,香酥甜美,恰到好處,算得上獨步永和。
福和路永和路口,有兩家毗鄰而居的吃食店:一是天津肉餅和肉粥,每種六元,調味得宜,食量不大的人,一個肉餅、一碗肉粥,十二元錢就可吃飽,稱得上價廉物美。一是隔壁孫東寶鐵板牛排、豬排(其實與台北中山北路某條巷子內的孫東寶扯不上關係)不過火候到家,不像有些店家烤得老老的咬它不開。
福和路中正路口有家掛著「雞肉飯」大招牌的小吃店,供應蚵仔煎、雞肉飯、肉飯、魚圓燙、肉羹、豬血湯………售價為五元至十三元,純粹台省口味,吃客用流不息,看似便宜,其實每種吃下來,一算數十元,胃口大的老饕也許肚皮還難填飽哩!
福和路上有家裝璜得很古典型的餅舖,綠豆糕、花生糕、杏仁糕、豆沙、豆蓉小月餅、老婆餅、雞油餅、盲公餅、核桃酥、鮑魚酥、還有每屆中秋的各式月餅……純粹廣東風味,十年前開設在中正路大新巷口,名既不彰、店也不大,由於製作精良,信用保證,始終如一(毫不減味),現在產品遍及台北市各區大小食品店(而且還有仿製品一較短長),那位由港來台打天下的中年女主人,終日周旋於店堂、顧客間,經營有方,業已名遂利就,成了富婆啦!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萬的網紅張媽媽廚房Mama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媽媽【咖喱魚蛋】,港式街頭小食,正!請Like我的Video和訂閱我的頻道呀! 如喜歡的話,請分享給朋友家人。謝謝。 MamaCheung's "Hong Kong Style Curry Fishball Platter", a popular street food! I hope you ...
「港式哩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張媽媽廚房Mama Cheung Youtube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唔熟唔食 Cook King Room Youtube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Stephen Leung 吃喝玩樂 Youtube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轉錄]Re: [心得] 香港話與繁體中文對照整理- 看板travian 的評價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港式哩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港式哩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港式英文潮語】|「HEHE」不是笑聲?遇到「Girlfriendable ... 的評價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廣東話諺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港式哩語 在 #問#粵語#廣東話#香港話 - 語言板 | Dcard 的評價
港式哩語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八卦
【香港人,Add oil ! 】
Chris 是一個記性不太好的人,但有一件他永遠記得的事,就是加油的英文絕對不是「Add oil」。
英文底子相當差的Chris,小時候被父母安排入讀了一所國際學校。為了不被同學取笑,他整天都非常認真惡補英文:練習英式口音,温習生字,連去廁所也要說自己去「Loo」而不是去「Toilet」。而且,還要盡量避免和新加坡或印度同學交朋友,生怕自己學錯了奇怪口音。
他一直下苦功,就是想身邊的同學明白,他是懂英文的——他和其他人都是一樣的。
然而,老師的一個問題,便讓Chris走入了窘境:
「加油的英文是甚麼?」
Chris怎樣也想不到,自己竟會被這個簡單如此的問題難倒——但他平常真的不曾思考過,要怎樣用英語表達加油的意思,於是毫無頭緒的Chris,硬着頭皮說了一句:
「Add oil…...」
隨即引來哄堂大笑。
經驗豐富的外藉老師自然不願讓Chris尷尬,於是笑着問Chris究竟是如何得出「Add oil」這個答案。原來,汽車要前進要先加入石油燃料,因此華文習慣說加油來鼓勵人。又,香港人向來喜歡自創英文新詞,於是就把加油翻譯為『Add oil』⋯⋯⋯⋯
「廣東話非常可愛呢,是把自己當成汽車了嗎?不過在英語,一般情況說『Go on』 , 『Go for it』,甚至是簡單的『Go go go!』都可以了⋯⋯」老師打圓場地說,但這時候的Chris,經已尷尬得甚麼外界的聲音都聽不見了。
放學後,仍然不知所措的Chris,獨自坐在操場角落的長櫈上。
「嗨!」忽然,同班的林安娜坐到了Chris的身旁,「你身旁沒有人吧?」
而Chris並不知道,這位來自新加坡的標緻女生為甚麼要突然介入他的傷春悲秋。
「我有件事情想問你很久了。」她說,「你那口說得這麼刻意的英式口音,是看BBC學回來的吧?」
「呃⋯⋯」被揭開了底牌的Chris頓時害羞得漲紅了臉。
「現實中可沒有英國人會這樣說話啊,」安娜笑說,「除了二戰時期的德國間諜。」
「我只是...不想被人取笑我的港式口音。」Chris說,「反過來問你,你不怕別人取笑你說『Singlish』嗎?」
「港式口音抑或新加坡口音又有甚麼問題呢?新加坡人才不會怕被別人取笑,更加不會學習其他國家的口音。為甚麼人不可以做自己?」安娜說,「本來,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口音,不用怕被別人歧視——會擔心被別人取笑,是因為你先在心底裡取笑了別人吧?」
安娜單刀直入地道出了Chris的心底話,以至於Chris有一刻還以為,自己完全被眼前這位女生看穿了一切。
「呵呵,我們還常說『Ok lah』,我就是不明白為甚麼香港人不敢說『lah』和『leh』。」她續道,「偷偷告訴你喔,有時我和朋友聊天時也會將加油說成『add oil』,剛才上課時聽你這樣回答,還以為你想刻意挑戰老師哩!所以,你不用傷心喔。」
「但錯就是錯啊,」Chris回應道,「無論如何,『add oil』就不是正式的英文。」
「世事無絕對。不論是甚麼語言都有吸收外來詞語的習慣,英文當然不例外。『Long time no see』現在不也是英文嗎?只要心中有信念,一直堅持下去,無論多麼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發生的。總有一天,連『add oil』也會變成正式的英文。」
Chris頓時無語。
「不是有人這樣說過嗎?地上本沒有路......」她說。「⋯⋯甚麼的。總之,『add oil』吧。」
說着,她便轉身離去。
真是拿她沒辦法......Chris輕嘆一口氣。雖然心中仍有些微不安,但他竟然被這位新加坡女生的「怪論」說服了。自從這天起,Chris就不再給自己那麼多壓力,也不再感到自卑,只希望做回自己就好。
「你看,我不是早說了嗎,『add oil』也可以是英文啊!」
時間轉眼過去,這位新加坡女生早就成為了Chris的身邊人。這天,她告訴Chris「add oil」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成為了正式的英文。
真是一位讓他驚訝不斷的女生呢。於是,他又想起他和她因「add oil」結緣那天,她想對他說但沒有成功說出口的話: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在變,世界也不斷在變,沒有甚麼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香港人,加油。
香港人,Add o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式英文的add oil(加油)剛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OED解釋這個add oil源自香港英文,主要也是香港人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的英文說法,相當於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Illustration by 麻甩 Ma Lut หม่าลั่ด
Storyteller: 黃宇恒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港式哩語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八卦
【香港人,Add oil ! 】
Chris 是一個記性不太好的人,但有一件他永遠記得的事,就是加油的英文絕對不是「Add oil」。
英文底子相當差的Chris,小時候被父母安排入讀了一所國際學校。為了不被同學取笑,他整天都非常認真惡補英文:練習英式口音,温習生字,連去廁所也要說自己去「Loo」而不是去「Toilet」。而且,還要盡量避免和新加坡或印度同學交朋友,生怕自己學錯了奇怪口音。
他一直下苦功,就是想身邊的同學明白,他是懂英文的——他和其他人都是一樣的。
然而,老師的一個問題,便讓Chris走入了窘境:
「加油的英文是甚麼?」
Chris怎樣也想不到,自己竟會被這個簡單如此的問題難倒——但他平常真的不曾思考過,要怎樣用英語表達加油的意思,於是毫無頭緒的Chris,硬着頭皮說了一句:
「Add oil…...」
隨即引來哄堂大笑。
經驗豐富的外藉老師自然不願讓Chris尷尬,於是笑着問Chris究竟是如何得出「Add oil」這個答案。原來,汽車要前進要先加入石油燃料,因此華文習慣說加油來鼓勵人。又,香港人向來喜歡自創英文新詞,於是就把加油翻譯為『Add oil』⋯⋯⋯⋯
「廣東話非常可愛呢,是把自己當成汽車了嗎?不過在英語,一般情況說『Go on』 , 『Go for it』,甚至是簡單的『Go go go!』都可以了⋯⋯」老師打圓場地說,但這時候的Chris,經已尷尬得甚麼外界的聲音都聽不見了。
放學後,仍然不知所措的Chris,獨自坐在操場角落的長櫈上。
「嗨!」忽然,同班的林安娜坐到了Chris的身旁,「你身旁沒有人吧?」
而Chris並不知道,這位來自新加坡的標緻女生為甚麼要突然介入他的傷春悲秋。
「我有件事情想問你很久了。」她說,「你那口說得這麼刻意的英式口音,是看BBC學回來的吧?」
「呃⋯⋯」被揭開了底牌的Chris頓時害羞得漲紅了臉。
「現實中可沒有英國人會這樣說話啊,」安娜笑說,「除了二戰時期的德國間諜。」
「我只是...不想被人取笑我的港式口音。」Chris說,「反過來問你,你不怕別人取笑你說『Singlish』嗎?」
「港式口音抑或新加坡口音又有甚麼問題呢?新加坡人才不會怕被別人取笑,更加不會學習其他國家的口音。為甚麼人不可以做自己?」安娜說,「本來,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口音,不用怕被別人歧視——會擔心被別人取笑,是因為你先在心底裡取笑了別人吧?」
安娜單刀直入地道出了Chris的心底話,以至於Chris有一刻還以為,自己完全被眼前這位女生看穿了一切。
「呵呵,我們還常說『Ok lah』,我就是不明白為甚麼香港人不敢說『lah』和『leh』。」她續道,「偷偷告訴你喔,有時我和朋友聊天時也會將加油說成『add oil』,剛才上課時聽你這樣回答,還以為你想刻意挑戰老師哩!所以,你不用傷心喔。」
「但錯就是錯啊,」Chris回應道,「無論如何,『add oil』就不是正式的英文。」
「世事無絕對。不論是甚麼語言都有吸收外來詞語的習慣,英文當然不例外。『Long time no see』現在不也是英文嗎?只要心中有信念,一直堅持下去,無論多麼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發生的。總有一天,連『add oil』也會變成正式的英文。」
Chris頓時無語。
「不是有人這樣說過嗎?地上本沒有路......」她說。「⋯⋯甚麼的。總之,『add oil』吧。」
說着,她便轉身離去。
真是拿她沒辦法......Chris輕嘆一口氣。雖然心中仍有些微不安,但他竟然被這位新加坡女生的「怪論」說服了。自從這天起,Chris就不再給自己那麼多壓力,也不再感到自卑,只希望做回自己就好。
「你看,我不是早說了嗎,『add oil』也可以是英文啊!」
時間轉眼過去,這位新加坡女生早就成為了Chris的身邊人。這天,她告訴Chris「add oil」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成為了正式的英文。
真是一位讓他驚訝不斷的女生呢。於是,他又想起他和她因「add oil」結緣那天,她想對他說但沒有成功說出口的話: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在變,世界也不斷在變,沒有甚麼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香港人,加油。
香港人,Add o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式英文的add oil(加油)剛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OED解釋這個add oil源自香港英文,主要也是香港人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的英文說法,相當於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Illustration by 麻甩 Ma Lut หม่าลั่ด
Storyteller: 黃宇恒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港式哩語 在 張媽媽廚房Mama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張媽媽【咖喱魚蛋】,港式街頭小食,正!請Like我的Video和訂閱我的頻道呀! 如喜歡的話,請分享給朋友家人。謝謝。
MamaCheung's "Hong Kong Style Curry Fishball Platter", a popular street food! I hope you like it. Please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give me a thumbs up and share this recipe to other foodies! Thank you.
請大家幫幫忙做不同語言的字幕, Please help translate my video into different languages: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Xwdv_B9WPSqOmi5EARYknA&tab=2
張媽媽完全餃子手册 Dumpling/ Jiaozi/ Gaoza/Potsticker recipe: https://youtu.be/RhkkK1TgxcM
跟我聯繫 Connect with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macheungcooks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amacheungcooks/
Blogger: http://mamacheungcooks.blogspot.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amacheungcooks
Pinterest: https://www.pinterest.com/mamacheung
Tumblr: http://mamacheung.tumblr.com
材料Ingredients(六至八人份量 6-8 people portions)
一條蘿蔔(九百克)900g daikon
一百五十克炸豬皮 150g fried pork skin
三百克魚蛋(十八粒)18 fish balls (300g)
一隻魷魚鬚(三百克)1 cuttlefish (300g)
八瓣蒜頭 8 cloves of garlic
三個紅蔥頭 3 shallots
四片薑 4 slices of ginger
半茶匙黃薑粉 1/2tsp turmeric powder
一湯匙咖哩粉 1tbsp curry powder
一湯匙柱侯醬 1tbsp chu hau sauce
兩湯匙沙茶醬(沙嗲醬)2tbsp satay sauce
一湯匙蠔油 1tbsp oyster sauce
一湯匙淡奶 1tbsp evaporated milk
一湯匙半砂糖 1.5tbsp sugar
半茶匙幼鹽 1/2tsp salt
一湯匙麵粉和一茶匙生粉加一湯匙水 1tbsp flour and 1tsp potato starch in 1tbsp water
三片月桂葉 3 bay leaves
兩隻辣椒乾 2 dried chilli
食譜 Recipe:
https://mamacheungcooks.blogspot.com/2017/08/hong-kong-style-curry-fishball-platter.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TgowQGBmm8/hqdefault.jpg)
港式哩語 在 Stephen Leung 吃喝玩樂 Youtube 的評價
外賣 香港美食 最新介紹 全部$20 蚊
佳人餐廳 焗豬扒飯 $20
旺角洗衣街149號A地下
曰常料理 日式咖哩雞飯 $20
旺角彌敦道575號Ladder Dundas 5樓
??♂️溫馨提示:
所有體驗均屬於個人分享,食品質素及服務只代表當天的評價。歡迎留言及分享你們的用餐體驗。互相尊重。如有推廣及贊助定必在影片中提及。不需懷疑, 多謝!
▄▄▄▄▄▄▄ ⚡️⚡️⚡️ 精選影片 ⚡️⚡️⚡️ ▄▄▄▄▄▄▄▄
??♂️全港自助餐大集合,一次過睇晒全港最受歡迎自助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hkiUhIqRk&list=PLkPmZi_hiLifriBJpDQ8MOl3pKaWNIPLC
??♂️香港素食自助餐推介 , youtube 最強素食自助餐清單☕️????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Il84841uQ&list=PLkPmZi_hiLidlxQEmhXmaHua6mMljSav8
??♂️跟我去日本尋找最好的當地美食 , 遊關西 大阪自由行 京都 美食 2019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khXTFb5SA&list=PLkPmZi_hiLiczXcH0QsMw9EforrkGcZTS
没有盛大製作,没有強勁器材,没有制作團隊,更没有財團支持有的只你的一個訂閲
吃喝玩樂 ►Facebook: http://bit.ly/2HIr701
吃喝玩樂 ►IG: http://bit.ly/2Ol1tjq
吃喝玩樂 ►訂閱我們: http://bit.ly/2OibRYQ
商務合作 ►Email: ctakfan@gmail.com
#外賣 #吃喝玩樂 #焗豬扒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ga8q4L2S_s/hqdefault.jpg)
港式哩語 在 港式哩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關於「港式哩語」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香港粵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香港粵語(英語:Hong Kong Cantonese)亦稱港式粵語、港式 ... ... <看更多>
港式哩語 在 港式哩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關於「港式哩語」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香港粵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香港粵語(英語:Hong Kong Cantonese)亦稱港式粵語、港式 ... ... <看更多>
港式哩語 在 [轉錄]Re: [心得] 香港話與繁體中文對照整理- 看板travian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CGI-Game 看板]
作者: shamank611 (諾依) 看板: CGI-Game
標題: Re: [心得] 香港話與繁體中文對照整理
時間: Mon Sep 3 14:01:24 2007
我再在這裡作出了整理
※ 引述《james60338 (阿棠)》之銘言:
才剛聊起來港語就在聯盟論壇上找到這個XD
港式中文對照匯整
之前在S2時有加減整理一下,
邊看邊學習中@@....
港 : 中
代名詞相關(人稱、指示、疑問)
佢= 他/她。
佢地 =他們
我地 = 我們
果=那。‧‧‧嗰個、果個(那個);果度(那裡)〔感謝S2-calbee更正〕
咁= 這、那。‧‧‧
用在句前=[那]/[那麼];
用在句末=[這樣];咁樣(這樣)
例句: [咁...就咁啦]= [那麼...就這樣啦]〔感謝S2-calbee更正〕
呢、伊、依、哩= 這。‧‧‧哩個 呢個、伊個、依個(這個);
呢度(這裡)〔感謝S2-calbee提供〕
度= 處。‧‧‧呢度(這裡)
哩邊 = 這裡 果邊 = 那裡
度度=到處。〔感謝S2-calbee提供〕
邊 = 哪。‧‧‧邊一個(哪一個)邊度 = 哪處? (發問意思) 邊個 亦可解作 誰
乜= 什麼、怎麼。
咩= 什麼、怎麼、嗎。
野=東西 咩野 = 什麼東西?
咁, 咁樣 = 那麼 咁正? = 那麼棒?? (正 = 棒)
係 = 是 你係邊個? = 你是誰?
例句:[係咩? 咁係咩呀?]= [是嗎? 那麼是什麼呀?]〔感謝
S2-calbee提供〕
動詞
話= 說
諗= 想
睇= 看
嚟、黎=來
傾= 聊天
英文縮寫
fd= 朋友(FRIEND)
add= 加入
acc = account = 帳號
語氣助詞類
架= 的。
喇= 勒。
尚未分類
既、嘅、D= 的 你既 = 你的; 我既 = 你的; 我D筆 =我的筆
D 亦可解作 些 果D野 =那些東西 哩D紙 = 這些紙
D 亦可解作 少, 但要兩D同時出現"DD" 我只有DD = 我只有少少
冇= 無
係= 是
定係= 還是
唔= 不。‧‧‧唔打(不打)、唔得(不行)、唔明(不明白)、唔知(不知道)、唔係
(不是)、唔好意思(不好意思)、 唔駛/唔馳 = 不用
唔馳客氣/ 唔駛客氣(不用客氣)、唔該晒!(謝謝呀)
仲= 還。‧‧‧仲會(還會)、仲有(還有)
點解= 為甚麼
晒/ 左 = 了 (某動作已結束) 。 食哂飯/食左飯 = 吃了飯
嘢
架= 啊
同= 跟
噚/琴 = 昨。‧‧‧噚日(昨日)
o岩o岩 = 剛剛 我o岩o岩食完飯 = 我剛剛吃完飯
常用句型
[仲咩呀?]/[仲咩野呀?] = [什麼事呀?]〔感謝S2-calbee提供〕
[唔係下化?]=[不是吧?]〔感謝S2-calbee提供〕
[點?] = [怎樣?]〔感謝S2-calbee提供〕
大家參考看看吧~:)
有知道的大家繼續補全~~
--
"Knowledge is no more expensive than
ignorance, and at least at satisfying."
-Barrin, master wizrar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217.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186.243.1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205.2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