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回歸的力量嗎?我所說的是「永劫回歸」。昨日國安法的消息確認後,我第一時間追蹤港匯指數、恒指adr,因為它反映了市場的即時反應。港匯大貶40點子,下一步要查的是金管局的反應——沒有注資維護,只說港元運作正常——到今朝港匯反彈,分析說是大量「北水」湧下來力撐,就盡見箇中的默契。不用香港動用外匯儲備單打獨鬥,燒多一些人民幣,固然是好事。在岸人民幣貶至7.13,傳媒除了「中美緊張」沒有寫其他理由。李克強宣佈中共將會發1兆的抗疫債,允許地方發債規模比去年增加了1.6兆,誰來買單?當然是韭菜們——你們快轉用數字貨幣,拿你的人民幣替國家買債。
香港會否意外地成為輸出全球金融風暴的風眼?這是無分藍黃都需關心的事。要報1998年的一戰之仇,當然要回到香港這個戰場。不過,有國家隊支持,打匯戰不再是那麼容易,去年香港爆發政爭時,就傳有探兵敗走。現在,東南亞、南美、中東的多個國家都陷入債務和貨幣危機的邊緣,會否形成投資者最愛說的「完美風暴」,這才是最需要分析的。距離5月29日,不足一個星期。
本來,《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最快要等到11月美國大選後才會推第一份檢討報告,但中共趕在5月尾開戰,似乎蓬佩奧未發的人權報告也要重寫。美國國會亦反應得極快,當地時間今早就推出《香港自治法》捍衛香港自治,措施包括「對違反《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中國對香港義務的實體實施強制性制裁(文本列明包括香港警察和中共官員),以及對與實體有業務往來的銀行施加強制性的二級制裁」。你能想像香港的各大銀行,跟被北韓牽連的丹東銀行面臨同一的制裁命運嗎?
這是否觸發外資銀行切斷與中共和港共的來往?跟中國和香港交易,將會變成一件麻煩的事。「在紐約交易時段,12個月港元遠期合約延續漲勢,截至15:06上漲0.36%至7.8036。」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敦促參議院立即審議這項法案,「顯然我們沒有時間浪費」,意味極有可能打尖審理,作為國會對人大5月29日表決的迅速回應。到那時,市場將會比今日更動蕩。(更新:還有一條有題無文的新法,承認香港為一個獨立國家。)
知道要兌美元的一早就兌了,剛買樓的又不可能趕在這個月放,現在香港抗爭者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有沒有需要演一場堅決反對惡法的戲。血的代價有多大,大家都知道,期望為了不送頭而沒有人號召出來,這是不切實際的。萬大事安全為上吧,鄧炳強已在磨拳擦掌,中共已送了核彈給美國,請善用你的子彈。
作者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些人仍然活在美國霸權之下,美元是世界上第三大貨幣。在人民幣和歐羅之後,當中人民幣排第一,歐羅排第二。歐羅和美元其實相差很少,會視乎匯率差距而出現變動。美元如果以港元計,大約等於幾十萬億。美國在美元中得到好處,因為別人用美元,於是可以發行這貨幣在國外用而不會引起通脹。這是美元的好處。其實美元有三分之...
港元兌美元即時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八卦
【畢打街閒人】金管局的信心危機從何來?(渾水)
聯繫匯率、走資乃金融系統的穩定,成為了中美角力的話題。尷尬的說,香港的金融一直都很穩定,香港的有錢人比想像中多。尤其經歷了反送中,金融無損分毫,股市仍上新高,環球集資number one。政府上下被罵慘,連最不入世搞環保的黃錦星也因公開催淚彈成份一事中過箭,香港金融官僚是相對安全。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針對香港人對聯匯有懷疑和錯誤認知,我有幾點觀察可以分享。
第一,原來很多政經名家、Youtube KOL或股評人對聯匯的認識是淺薄到令人難以想像,包括已認錯的林行止,他們居然會說「美國可以取消聯匯」,然後又來回幾千字戴頭盔。錯是無問題,但慘在這些人粉絲量廣。
其實一句就可以定論:「美國不能取消聯匯,但美國可以干擾聯匯運作」,這說法乎合正反合辨證邏輯,大家打和,Super。簡單來講,一般人是極需要關於聯匯的基本教育。
第二,「7.75港元兌1美元」是公眾對聯匯的最大認知,深入骨髓,不過對於currency board、金管局和聯儲局的關係,外匯的管理和一般金融工具卻很難掌握。即使正規的經濟學課程也多以數學模型為主,如不可能的三角或Mundell–Fleming model之類,實際的Treasury運作是複雜很多。
最近香港跟美國拿了一個FIMA Facility,涉及Repo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的帳口運作,這些東西問經濟系學生或投行分析員都未知即時答到,公眾如何看懂?又例如Central Bank Swap Line是常見的運作,新加坡都有做。08金融危機當歐洲缺美元時,他們也會做Swap解決短期美元流動性。Swap這個字太古怪,中文譯做「互換」。順望文生義是會有translation loss,因為一般人不會把「互換」認知成金融合約,例如描述「人民幣和港元互換協議」時,一般人多數會理解成「金管局出賣港人托水龍,把港元換走成不值錢的人民幣,貢獻大陸」。
第三,金管局有時把常態運作表達成特別安排。陳茂波無啦啦在媒體前自爆1000億人行互換安排,旁邊人以為是特別安排,點知原來是常態運作,是聯匯基礎上的「優化安排」,不過當中的運用和內容又欠透明度。信心危機往往來自於此。
第四,請給陳茂波買枝好的眼藥水。聶德權會手震、陳茂波會落淚,公眾自然覺得你們心虛講大話,尤其是政府已無誠信可信。連出鏡都做唔好,咁公關都點做好?
第五,官方網頁的版面不要轉換太密。官方的數據公布,不論是統計處、聯交所的披露易還是金管局的,都是非常極度不user-friendly,UI/UX是有很大改善空間。
第六,金管局不精於玩社交媒體,他們大可不說自己「穩如泰山」,自讚是中二病的表現,別人的稱讚才是信心的最大來源。正如金城武、吳彥祖、古天樂、Brad Pitt、Chris Evans......和我,是不會直接讚自己靚仔,我們慣了享受別人的認同。
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743895_0?utm_campaign=hknext_social_nextmagazinefansclub&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link_post&_branch_match_id=781051280282226048
—-
逢一、三、四出刊登文章,另設特別環節:每週解答觀眾問題、100萬模擬倉投資部署
訂閱《金融經濟精神食糧》: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muddydirtywater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muddywaterfinance
港元兌美元即時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八卦
香港人如何面對2047問題
近日香港社運終有點偃旗息鼓的迹象,整個社會都非常疲倦,真的需要休息了!林鄭犯下彌天大錯,但明顯因中央仍未批准辭職而被迫做下去。她開始嘗試派糖,建立所謂對話平台,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中,必有更多紓緩民生問題的措施。如能改善民生,尤其房屋(需時甚長),當然是好事,但抱歉,對解決今次社運的核心政治問題,幫助甚微。
香港是個19世紀,兩次鴉片戰爭,歷史遺留下來的畸胎,亦正因如此,香港才這麼獨特、迷人,和具有價值。但既然DNA是畸形的,怎可能成長為一個完全「正常」的社會(當然沒有絕對定義) ?
上周已敍述過1980年代初的故事,香港開始擔心九七問題,出現移民潮,社會和金融市場漸趨不穩定,港元兌美元滙率由5.6跌至9.6,後來推出聯繫滙率,才穩定下來。政制方面,更需等到鄧小平先生推出「一國兩制」,得到50年不變的承諾,香港人才放心,更開始大量投資到內地,建設祖國。所以我認為「一國兩制」,其實是為九七前,而並非九七後所設計的。回歸後第二天,即碰到亞洲金融風暴,衰足6年,到SARS後才開始復蘇,即使不是「一國兩制」的錯,但最少可說「腳頭」非常差。
兩個權宜之計 深種不穩禍根
上周也提過聯繫滙率和「一國兩制」,這兩個權宜之計,雖有效穩定上世紀80年代香港人的信心,但亦留下一大堆嚴重的後遺症,亦是現在香港再趨不穩定的禍根:
(1) 聯繫滙率有助穩定投資者信心,非常適合香港的開放式經濟,更對中國吸收外資非常有幫助。但由於過去35年,大部分時間中國的增長率和通脹都遠高於美國,而香港經濟跟內地的經濟愈來愈密切,本需要較高息口來壓抑通脹和更重要的地產泡沫,但在聯繫滙率機制下,貨幣政策早已「外判」給了美聯儲,息口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15厘以上,跌至GFC(環球金融危機)後的零利率,再加3輪QE。結果就是全球最昂貴的樓價,和最不合人道的人均生活面積。
(2) 「一國兩制」的2047時限問題。自回歸後,香港已不再是英國羞恥地搶來的所謂borrowed place,但竟然奇怪地竟仍活在非常有限的borrowed time。即使當年英國租新界,年期都有99年,但「一國兩制」竟然只有50年,即僅現在香港人均壽命的60%左右,對現在才十來歲的年青人來看,怎可以不擔心?過短的時限設計,是個極奇怪和嚴重的漏洞,即使深圳作為一個經濟特區,都沒有限期,為何已變回中國永遠屬土的香港,仍需再次面對此「租約期滿」問題?
(3) 《基本法》奇怪地也似乎故意留下多處憲法上的重要空白,包括23條,和更重要,如何達到普選的方法?為何當年不索性訂下一套完善的選舉法,或最少說清楚一條路線圖和時間表?在任何地方,從來修憲都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美國無法修憲控制槍械,就是個好例子。理論上,設計雙普選並非修憲,仍留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框架內,但實際上只是完成廿多年前,仍未完成的立憲工作。
貨幣貶值戰 聯匯將成犧牲
解釋完憲制問題的歷史根由,再探討一下未來吧。
我對聯繫滙率的觀點,大家都應該清楚。知道它的壞處,在適當時間可以檢討,但在危急時刻,絕不可碰。聯繫滙率,簡直是穩定香港的最重要支柱之一,尤其在連法治都已嚴重受損的今天。
我從來不擔心Kyle Bass之類的三流外國勢力來衝擊聯繫滙率,即使索羅斯(一流)也不怕。我最怕的是人民幣的半主動/半被動貶值,如真的只是一次性微調還好,但如不幸成為長期政策,真的以貶值來打愈來愈全球化的貨幣戰,我就非常擔心聯繫滙率將成為這場戰役的犧牲品。這不會是一個單純的經濟決定,必將是綜合經濟、外交和內政考慮的複雜決定,包括為何繼續支持美元為國際儲備貨幣,和內地人對香港的看法。
如果你認同現在香港的情况有點類似上世紀80年代初,面對九七問題,人心惶惶,動盪要等到出了「一國兩制」計劃才可平復下來。那麼是否現在的社會動盪,即使短期稍為平息,但除非2047的期限問題,得到明確解答,長期不安仍無法解除,社會動盪的頻率和幅度,必將隨着時間而加密和加劇?
大家可能有點猶豫,現在距離2047年仍尚有28年,比上世紀80年代初相對1997的時間點為早,是否太早杞人憂天?今次危機的導火線當然是反修例,因元朗事件而變為反警察暴力。但歸根究柢,最重要訴求就是真普選,亦認為有了真普選,才能保障其他權利。
但試想一下,如未能解決2047年這個期限問題,即使在3年後的下一屆特首選舉前,爭取到某形式的普選,有多大意義?還記得1997年前,英治年代最後一屆立法局選舉?彭定康取消功能組別,全部議席變為直選,遭中方指摘為故意搞局,結果「直通車」通不了,回歸後,馬上解散立法會,需要重新再舉行選舉,連功能組別制度都起死回生,一直沿用至今。我仍然主張先重啟普選立法會的討論,因為明年已到選舉,亦應較少爭議性,但或需要修改831框架。
所以即使能夠落實任何形式的普選制度,但如沒有能夠成功穿越2047年的擔保,結果也是徒然。如得到的只是短暫限於2047年前的普選制度,之後徹底取消一國兩制,更必令人失望和不滿。
所以這個看似仍有點遙遠的2047問題,最好能在不久將來內得到解決。如未能做到,恐怕社會動盪,不會完全平息,甚至愈來愈差。
3條出路 港獨危險難行
香港大概有3條政制出路,但機會並非均等。
(1) 不忌諱,少數極端分子其實是在追求「港獨」,成功機會絕對是零,亦當然極度危險。撇開民族大義,連食物和水源等實際問題都不講,只用兩段英治年代歷史來證明此舉的危險和不可行性。
1941年10月,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首相邱吉爾,雖很早在內閣會議上已承認軍事上,香港是無法抵禦日本侵略,但仍殘忍地增派兩營加拿大兵來港,近2000人。結果到了12月8日,即偷襲珍珠港的翌日,日軍果然從深圳發動攻勢南下,不到兩日已佔領新界九龍,但港島仍堅守至聖誕節才投降。聽過不少長輩講這場慘烈港島防衛戰的故事,缺食水和糧食,更遭不停炮轟。英勇的加拿大軍死傷慘重,近300名戰死,其後再有200多名死在集中營,他們都葬在赤柱軍人墳場。
第二個例證是1980年代初的中英談判,英方從未認真考慮過保留從《南京條約》得來應為永久割讓的香港島,和經《北京條約》得到的界限街以南九龍半島,因為他們知道香港仍是個無法防禦的地方。從1949年起,新中國早已否定清廷簽下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實際上仍尊重英國在香港的管治權。結果是等到了1997年新界租約期滿時,就收回整個香港。
有少數人更妙想天開,希望美國插手香港。但可以告訴大家,表面上不少美國政客針對中國,但私底下,我接觸過的美國高官和政客當中,不少都和中國有不錯關係,甚至金錢來往。
隨便舉兩個例子,昨天說美國應跟香港人站在一起,對抗北京的參議院共和黨大多數領袖Mitch McConnell,他是靠老婆運輸部長趙小蘭發達的,大量選舉經費亦來自老婆外家。早前,《紐約時報》曾作深入調查報道,披露趙小蘭爸爸,船運大亨趙錫成的大部分資金來自中國的銀行,業務亦以中國為主,他更是某前領導人的同窗兼好友。 美國前副總統Joe Biden,他兒子的私募基金,從2013年至今已接受了超過15億美元的中國資金。
我更求神拜佛,特朗普千萬不可插手香港。兩星期前,他在接見巴基斯坦總理Imran Khan時,隨口說他願意充當巴基斯坦跟印度在Kashmir(克什米爾)邊境問題上的調停人。印度總理Modi認為此舉為干預內政,即時取消整個Kashmir實行了70年的一國兩制(Article 370),拘留所有政府高官,執行軍事戒嚴。同樣,如特朗普干預香港事務,只會令到情况更差,主權遠比貿易重要。
(2) 有些人希望大致上不變形,不走樣,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可獲得續約,因為2047年的時限實在太短。當年鄧小平也口頭上答應過如有需要,可給予更多時間,但可惜沒有寫下來。在現今情况,我認為以同樣條件來「續約」的可能性不太大,且機會肯定因近月事件而降低不少。
首先既然香港已回歸22年,竟仍可活在borrowed time之下已相當奇怪,為何中央會讓這歷史遺留下來的畸形情况再延續下去。有朋友妙想天開,問有沒有可能,香港人以交稅來交換「續約」?中央絕不缺錢,根本不可能動之以財。且看丹麥,也絕不會考慮特朗普神經的Greenland(格陵蘭)收購建議!
除非香港能證明繼續實行「一國兩制」,對祖國和香港,都是個無可替代的雙贏局面。要不然,為何會答應?但這是個雞蛋和雞的問題,如2047的期限問題沒法解決,香港就很難平靜下來,而愈動盪的香港,就愈對誰都沒有價值。
當年香港前途談判上,英國出賣了香港人,既不賦予居英權,談判團中亦沒有香港人(彭定康不算),但最少是一次對等,兩個主權國的談判。但如現在香港真的想跟中央談2047年的問題,由誰來充當香港代表呢?特首和主要官員都是由中央委任的。正如我上周指出,香港沒有共產黨支部,整個體制內,香港都沒有代表,更遑論中央最高層,與上海在每屆常委都必有代表的情况,截然不同。香港最多只有一些政協和人大代表,主要功能都只是諮詢。
(3) 除非中央另作闡述,法理上,到2047年7月1日,《基本法》到期,將變為一國一制。當然大灣區發展,除幫助發展區內經濟外,似乎也有為此作出準備的意思。硬件上問題不大,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都通車了。本來的4+9,近日的深圳先行示範區等計劃都已出台,作好幾手準備。也歡迎港人搬到大灣區,未來應可享受到與內地人一樣的待遇。
移民潮再現 北京將鼓勵新移民
在這次重大社運後,亦必有大量香港人選擇移民,近日美、加和澳洲等地移民政策已收緊,所以連馬來西亞、台灣、葡萄牙和希臘都變為熱門點。估計中央反將加速鼓勵內地人移居香港,彌補人口的流失。
簡單研究一下香港的人口國籍結構。約150萬為大陸出生的新移民,外傭約有40萬(沒有居留權,不公平)。其他行業的外國人約20萬(住滿7年有永久居留,投票和參選權)。再加上估計約有100萬香港人擁有美、加、澳、英等其他國藉。即剩下來土生土長,沒有其他國籍的香港人,約430萬,佔740萬人口不到60%。到2047年,這比例可能將跌至40%或更低。
一國一制的最大問題是到了2047年,誰都不知道到時中國的一制是怎樣的一回事。會否大概和現在一樣,比現在更開放,還是比現在更收緊?
其實完全一國一制也不容易,我相信仍需要一些例外。簡單如交通,香港開車是右軚的,與內地相反。普通法下的公司法、合同法和破產法等,也與內地法律非常不同(內地仍未有個人破產法,可能快出台),要完全改變也不容易。 但這些都是在一國大前提下的小例外,不能算一國兩制。
從前偶然會去寧波旅港同鄉會食飯(臭豆腐超好味),但一直覺得它的名字很有意思。相信這個會的創辦人,初頭因戰亂而逃到香港,本以為小住三兩年,就可以回到家鄉。但想不到一眨眼,已「旅港」七十載。
香港是個華洋混集的國際大都會,生於大時代的動盪,成長於難民潮的血淚史, 孕育無數商界傳奇故事。大家都推崇備至的香港精神,其實也包含一點「旅港」的過客心態,未必是壞事。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港元兌美元即時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有些人仍然活在美國霸權之下,美元是世界上第三大貨幣。在人民幣和歐羅之後,當中人民幣排第一,歐羅排第二。歐羅和美元其實相差很少,會視乎匯率差距而出現變動。美元如果以港元計,大約等於幾十萬億。美國在美元中得到好處,因為別人用美元,於是可以發行這貨幣在國外用而不會引起通脹。這是美元的好處。其實美元有三分之一在國外使用,我當是十萬億左右。那好處是怎樣。如果要用經濟學量化,美元可以賺到1-2%一年。大約2-3千億美元收入。收入是怎樣來,大家都知道戰後美國是第一強國。
美國用了一種間接金本位制度,除了盧布或者閉關的貨幣外,所有貨幣都是和美元有兌換率,然後美元用35美金掛到黃金。但從來是沒有足夠的美金,只是當是有35美金。如果所有人都要去換,那是換不到的。但大家不換,就可以用35美金來交換黃金。黃金的價格由1945年去到1972年決定兌換,基本上金價是完全穩定。我年少時,總是二百多元換到一兩金。金價是保持不變。這體系就是一套金本位制度,是用金來作為「尺」去計算貨幣的制度,而不是真的用金來做儲備去發現貨幣的制度。
美國得到這好處。有人話這是美元霸權,覺得美國是為了戰爭來維持美元。現實不是這樣。一種貨幣在世界流行﹐是因為別人對他有信心。有信心即代表不會被毀滅,可以捍衛自己權益,有信用的。所以美元冒起之前,那是英鎊。中國貨幣以至全世界貨幣都是掛在英鎊。那時有英鎊有這利益﹐而那時英鎊有維持世界穩定的能力。同時也付出了代價。
假如美國放棄霸權,那即是不理世界的事,只顧美國國內的事,把世界的駐軍取消,不用太多常備武力。那也沒有人可以欺負美國,只要守住那幾千個核子彈已經足夠。要有常規武力,因為作出等級反應。原子彈不能隨便丟,但可以阻止別人侵略你。那樣美國的國防預算可以大減七八成,減五六千億國防預算。最貴的不是原子彈,反而是戰機那些。F22戰機太貴要幾十億,做了一百架已不敢再造。B2轟炸機又是近百億。航空母艦又要四五百億,更加要日常運作費。這是很貴。這可以完全節省,那對美元是有利的。
但世界又會怎樣?如果沒有人出來維持秩序,有些人會來搶劫。像俄羅斯那些國家會任意妄為。現在的小國是安全,是因為有約制能力,沒有人敢作出侵略。
第一,是國際道義。像汶萊這麼小又富有的國家,為何沒有人去搶他的油田,也沒有人會阿聯酋,所以才會做杜拜出來。瑞典挪威都是做自己的事。如果世界沒有秩序,這些國家便不能存在。如果真的是弱肉強食的世界,這些國家不能存在了。為何印尼不會吞併汶萊?因為不敢這樣做。汶萊沒有抵抗能力,靠的是世界的道義能力來維持的。而世界上最大的武力來自美國,美國的國防預算等於其他國家相加,而美國所用的武力是受聯合國限制,除了間中一兩次。過去幾十年只打過兩個地方,一個是阿富汗,因為容許阿爾蓋達。而伊拉克雖然沒有大殺傷武器,但伊拉克真的進兵科威特。這是不能容許。小布殊後來只是完結這戰爭,而且伊拉克有非常殘暴的獨裁者。除此之外還有打甚麼人。
我們還在向文明前進,國際秩序是靠全世界對文明的認識而存在。當有人做錯,全世界一同指責,作出道義的約制能力。這是第一點。第二,聯合國加起來維持國際秩序,而不能用大國欺負小國。這是害怕中國的原因。中國在南海,西沙南沙話是自己地方,別人一談及,就話不容許別人干涉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因為屬於自己的。菲律賓拿去國際仲裁,中國話不可以,但菲律賓又話屬於他的,那可以怎樣呢。大家看看西沙南沙,遠離中國多遠。但在越南菲律賓包圍之中。越南人出海百多里便到西沙,但中國要走千里才到,又話越南人沒有到過西沙,那是不講道理。美國經常講南沙西沙沒立場,但大家要談判,不能靠武力,侍自己大國去打破現有局面,這是危險。我不是講那是否中國,但不能用惡霸手法去達到目的。世界要制止惡霸。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港元兌美元即時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今日當然要講講股票的事,今日股票又再大跌。錄影時跌了六百多點。
美國昨晚沒有大跌,上證也是跌一些,但港股大跌。今次跌的是因為港元弱勢,已經去到7.82左右,接近7.85。以往當港元到了強方兌換保證,即7.75時,金管局會去接美元,對方因此從金管局手上得到港元。他有了港元便可以借給別人,借出去的錢又會存到銀行去。於是金管局的結餘,其實構成了一種新貨幣,金管局的結餘其實是貨幣基礎,而這個貨幣基礎會令香港的貨幣供應增加。我們現有的外匯結餘是由過去幾年陸續流入的,大約有三千多億。香港的存款準備金率是10%,因此這筆錢其實可以敷生出二、三萬億來。
港匯一旦到了7.85,整個過程便會逆轉。別人會拋售港元,金管局要用美元換回港元,外匯結餘因此減少。但現實上港元供應是不應該減少的。過去幾年資產升值得這麼厲害,正是因為貨幣供應增加。在這情況下,港元會出現收縮,而在這個通縮環境下,資產泡沫是會爆破的,無論樓或股票也是如此,所以今日股市如此恐慌。他們恐怕最後就要用金管局的外匯基金來接港元,令金管局的結餘陸續流出。香港通縮,對於資產泡沫影響非常嚴重的事。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港元兌美元即時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先講講世界經濟局勢,昨日美股再跌了一些。我想詳細解釋一下瑞士法郎,瑞士法郎因為金融海嘯的關係,成為一個較穩健的貨幣。它不停地兌歐羅升值。早幾年瑞士政府決定不准升穿1 瑞士法郎兌1.2歐羅,如果一到這一點,它就不停地買歐羅,然後印瑞士法郎丟出去。這幾年已經購入了很多歐羅。現在的局勢是歐羅開始量化寬鬆,歐羅對美金在下跌,即是瑞郎繼續維持在這個位。瑞士有兩個考慮,如果繼續買歐羅的話,就會儲下大量歐羅,如果有一日價格頂不住的話,在歐羅上會蝕很多錢。
第二,瑞士現在這樣對經濟也不好,所以突然放手,不再買歐羅,價格上升了。他希望和美金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匯率。那是否以後瑞士會否讓兌換價自由浮動,我想又不會的。大約會用一籃子的貨幣的比值,但是短期內瑞士法郎會升一些值,但全世界經濟在歐羅日本中國三大貨幣寬鬆之下,美元會繼續走強,而港元也會繼續走強。而恒生指數又因為大陸A股走勢強而保持強勢。雖然昨日杜指跌了,恒指也跌了二百多點,跌回之前所升的,因為深圳指數還在上升,結果挽住香港股市。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港元兌美元即時 在 美金融大鱷盯上港幣200倍押注1年半內聯繫匯率失守 非凡財經 ... 的八卦
近期持續走強的港元,今天(11)回落,最低一度來到7.7508兌1美元,貶值不到0.01%,是近一周來最低水準 ... ... <看更多>